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拉延模设计
发动机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发动机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序言 (1)1.1 概述 (1)1.2 冲压技术的发展 (1)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2)1.4 模具CAD/CAE/CAM技术 (2)1.5设计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1.6 汽车油底壳的相关知识补充 (4)1.6.1 前言 (4)1.6.2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材料的发展历史 (5)第二章发动机油底壳成型工艺的总体分析 (6)2.1油底壳结构及工艺难点分析 (6)2.2油底壳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 (7)2.2.1工艺流程初定 (7)2.2.2 拉深次数的确定 (7)2.2.2.1 常规计算模式: (7)2.2.2.2 有限元模拟分析 (10)2.2.2.3工艺流程的最终确定 (11)2.2.2.4 落料毛坯尺寸确定 (11)第三章拉深及法兰面冲孔的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14)3.1落料 (14)3.1.1工艺分析 (17)3.1.2 工艺方案的确定 (18)3.1.3冲裁间隙的确定 (18)3.1.4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8)3.1.4.1凸、凹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8)3.1.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20)3.1.5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20)3.2 拉深 (23)3.2.1油底壳的拉深工艺分析 (24)3.2.1.1对拉深件形状的要求 (24)3.2.1.2对拉深件的圆角半径和拉深件精度的要求 (25)3.2.2拉深工艺力的计算 (25)3.2.2油底壳拉深模具设计及其结构设计要点 (27)3.2.2.1结构设计要点 (27)3.2.2.2模具工作过程 (28)3.2.2.3模具的导向 (28)3.2.2.4凹模圆角半径及凸凹模间隙参数的确定 (28)3.2.2.5成型凹模及顶件块的设计 (29)3.2.2.6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9)3.3整形 (32)3.4切边 (32)3.5翻边、校平 (32)3.6冲法兰面孔 (33)3.6.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33)3.6.2 模具结构特点 (33)3.6.3 模具工作过程 (33)3.6.4 模具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相关冲裁力及部件尺寸的计算.. 343.6.4.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34)3.6.4.2凸、凹模的设计 (35)3.6.4.3模板的设计 (37)3.6.4.4卸料弹簧的选用 (38)3.6.4.5冲压设备的选用 (38)3.6.4.6 压力中心的计算 (41)3.7冲放油塞孔 (42)第四章总结 (43)第五章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附录 (45)附录一:外文文献 (45)附录二:外文翻译 (52)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材料学院成型061404 陈翔宇指导教师:曹建新摘要本设计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油箱盖拉深模具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油箱盖拉深膜设计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陈童学号 0843021196 年级 08级指导教师林光春教务处制表二ΟΟ年月日油箱盖拉深模具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学生:陈童指导老师:林光春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它是“无以伦比的效益放大器”。
没有高水平的模具,也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因此模具技术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模具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模具工业一直被提到很高的位置。
在现代工业中,由于模具能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操作简单,还能省料、节能,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模具作为一种重要的成型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由于产品的材料和工艺特性不同,生产的设备各异,因此所采用的模具类型也各不相同。
论文主要简要介绍了模具(包括冲压模)方面的一些概况和autoCAD技术的情况。
重点对油箱盖生产的拉深膜进行了设计,先后对零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计算、模具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说明。
其中还包括了对部分零件的强度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保证与其它部件的配合。
最后采用atuoCAD画出一套模具装配图和各非标准零件图。
关键词:模具拉深设计校核T ank cover Blanking mold designMajor:Machine Design and AutomationStudent: Chen tong Supervisor : Lin guangchunAbstractThe mold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t is unparalleled efficiency amplifier. High levels of mold, there is no high level of industrial products, mold technology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symbol of one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a national manufacturing,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ld and it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mold industry has been been referred to the very high position.In modern industry, because mold can ensure high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simple operation, but also material saving, energy saving,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therefore, mold as an important shaping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o practic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production equipment, widely different types of molds used also vary.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old (including stamping mold) some aspects of overview and autoCAD technologies. Focus on the tank cover was designed, ha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part design, proces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old design and assembly of parts for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It also includes some parts of the strength check, so the structure can be designed to ensure reliable use of mold work to ensure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components. Finally draw in the hope of a mold assembly autoCAD drawings and plans of various non-standard parts.Key words: Mold Blanking Design Check目录1 绪论 (6)1.1模具工业的地位及现状 (6)1.2模具CAD/CAM技术地位及现状 (7)1.2.1模具CAD/CAM技术地位 (7)1.2.2模具CAD/CAM技术的特点 (7)1.2.3 国内外CAD/CAM技术的情况 (8)1.3 模具的发展趋势 (8)1.4冲压模具简介 (9)1.4.1冲压成形与冲压模具的概念 (9)1.4.2冲压模具的分类 (10)1.5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0)1.6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1)2 冲压拉深零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拉伸模设计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拉伸模设计
董秋烈
【期刊名称】《模具工业》
【年(卷),期】1995()3
【摘要】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拉伸模设计济南汽车制造总厂(250031)董秋
烈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我厂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如图1所示,是难度较高的冲压件,属于薄板深拉伸件,其左端拉伸深度为175mm,而右端拉伸深度达245mm,高度差为70mm,四角的圆角半径为R55m...
【总页数】4页(P7-10)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拉延模;设计
【作者】董秋烈
【作者单位】济南汽车制造总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4.13;TG385.4
【相关文献】
1.汽车发动机油箱下体盖盒拉伸模设计 [J], 周磊;周敏;陈世兴
2.汽车发动机湿式油底壳的完善与改造——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新型实用专利[J], 杨立平
3.机油压力与油底壳:记某依维柯汽车发动机油压力过低故障的排除 [J], 桂健生
4.一辆依维柯30-10型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增多 [J], 惠东杰;侯俊
5.发动机油底壳成形工艺及拉深模模具设计 [J], 王慧敏;范炳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底壳拉深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端 底 部 对 称 分 布 压 有 六 条 加 强 筋 , 端 底 部 有 一 右 向 内 凹 凸 台 。壳 体 右 端 宽 于 左 端 5 mm , 何 形 0 几
状 复 杂 。 有拉 深 、 形 , 形 阻 力 很 不 均 匀 , 力 胀 变 应
收 稿 日期 : 0 2—0 —0 20 5 8
摘
要 :分 析 了油 底 壳 零 件 的 工 艺特 点 , 绍 了一 次拉 深 模 具 和 二 次拉 深 模 具 的 结 构 、 介 工作 过
程 以及 模 具 的 调 试 过 程 。
关 键 词 :油 底 壳 ; 深 工 艺 ; 深 模 ; 模 拉 拉 试
中 图分 类 号 :T 5 G3 6 文献标识码 : B
能 一 次 拉 深 成 形 。 但 是 油 底 壳 底 部 成 台 阶构 造 ,
在拉 深 时 , 端底 部较深 , 求材料 大量 流进 , 右 要 以 补 充 成 形 的 需 要 , 免 开 裂 , 较 浅 的 左 端 底 部 要 避 而 求 在 同 一 时 间 里 , 料 流 进 量 要 少 , 免 产 生 材 料 材 避 的重 叠 、 皱 , 右 端 底 部 的 加 强 筋 和 内 凹 凸靠 局 起 左
示 ) 然 后 再 进 行 盒 形 件 式 的 拉 伸 成 形 ( 3所 , 图
示 ) 。
油 底 壳 冲 压 成 形 工 艺 为 :剪 毛 坯 料一 一 次 拉 深一二 次拉 深一 整 形切 边一 整形 翻边 一 冲 2 6一
 ̄2 1 mm 孔 一 冲  ̄ 6 2 mm 孔 。拉 深 工 序 是 决 定 整
应 变 较 复 杂 。采 用 几 道 工 序 拉 深 成 形 , 整 个 产 是
0 引 言
油底 壳 属 于 形 状 复 杂 的 长 盒 形 拉 深 件 , 难 是
裙边油底壳拉伸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只= . x = 3 gm 27 8 2 k / m 8
弹性 模 量 , 21 1  ̄gm 钢 .x . k / m' 0
矩 形 宽度 。 mm
^ ——矩形高度 。 m m
对 圆 形轴 :
对 于铝 制茶 壶 身 旋 压 , 棒 ( 。r 与 圆筒 工件 赶 W。 V) C 旋 压 面积一 般近 似 A= mm 3
・
旋 轮 W 4 代用 材 料 9 ri 火 6 ~ 2 C 。 8 V( C CS 淬 0 6HR )
. 回 2
3 8・
《 具 制造)o6年 第 8期 模 2o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a3 — . 8 _ 07 0 =
() 2
在 强力 旋 压 情况 下 , 压 力 过 大将 使轴 发 生 弹性 旋 弯 曲 ,其 位 移 的精 确 式 可 由能量 法 卡 氏定理 计 算 . 在
日用 器皿 上 可用 材 料力 学 的公 式计 算 :
对 于塑性 金 属材 料 Mie SS屈服 条件 :
( — 22 ( 一 I 2 ( 厂 )= l ) 2D ) 122 + 3+ = () 3
式中 为塑性材料的屈服限 ,将危 险点 主应力
代人 上式 解 出 :
2 8' . o 7 ,
限
y器 = 一
对矩 形 轴 :
k
( 6 )
() 4 式 中 卜
一
式( ) 4 可作为旋压力 的最小近似值 , 的屈服 铝
o t s el e d ob rm a n a ed ea ln od r b t m h l n e st e da t o c v i d ba kh le. o c n Ke r s s it i b t m h l p n h c n a ede ba k h l e; rwigde ywo d : hr ol t s el u c ; o c v i; l od r d a n i o o ; n
汽车前罩盖和拉延模具设计说明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曲面逆向重构及拉延模设计摘要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逆向工程是现代汽车行业中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南京菲亚特派朗汽车发动机罩外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汽车发动机罩外板逆向曲面重构及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拉延模具设计。
本文对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得到点云数据,对所得点云数据使用逆向工程软件CATIA进行预处理。
包括点云的过滤、修剪、补洞、形成三角网格等;用CATIA软件对其进行逆向曲面重构,得到重构出的发动机罩外板曲面;以重构出的曲面为基础,设计出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拉延模具结构外形,在CATIA软件中做出凸模、凹模和压料圈等结构;并对拉延模具进行有关的工艺计算和参数确定。
最终,做出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加工动画。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逆向工程;曲面重构;拉延模具ABSTRACTAutomotive panel die design and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are the modern automobile industry in the hot research field. In this paper, we as the car engine hood outer panel of Nanjing Fiat Perla to study, carried out the car engine hood outer panel surface reverse remodeling and car hood cover mold design.In this thesis, we use the Three-dimensional to scan the car engine hood outer panel, and we achieve the point cloud. Then we choose CATIA, which is a high-class software of Inverse Engineering, to process the data. Next, it’s the processing of the point cloud an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s the surface finished, the drawing dies need to be modeled;To meet the challenge, we construct them by the software of CATIA.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drawing dies, which are punch, die and blank-holder, and drawing die for the calculation. Finally, make a car hood outer panel machining simulation.Keywords:Automobile Panels, Inverse Engineering, Surface Reconstruction, Drawing Die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2. 逆向工程及其发展状况 (1)3. 汽车覆盖件的含义及特点 (2)4. 汽车覆盖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3)4.2 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3)5. 现代模具工业发展趋势 (4)6.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4)第二章发动机罩外板点云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5)1. 发动机罩外板点云数据的采集 (5)1.1 三维激光扫描仪介绍 (5)1.2 点云数据的获取 (5)2. 数据点云的编辑处理 (6)2.1 点云导入 (6)2.2 点云过滤 (6)2.3 点云修剪 (6)2.4 建立三角网格 (7)2.5 补洞 (7)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曲面重构 (10)1. CATIA的逆向曲面重构 (10)1.1 由曲线构造曲面 (10)1.2 由曲面派生曲面 (11)2. 外板的曲面重构 (11)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拉延模设计 (15)1. 拉延模具概述 (15)2. 拉延模结构设计 (15)3. 工艺补充面设计 (16)4. 凸模和凹模的圆角设计 (17)5. 凸模和凹模的间隙设计 (18)6. 凸模、凹模、压边圈的设计 (18)7. 拉延模具主要零部件设置 (18)7.1模具的标准化 (18)7.2 导向装置 (18)7.3 卸料装置 (19)第五章拉延模实体建模 (20)第六章拉延模具的工艺计算及主要参数确定 (26)1. 毛坯尺寸的确定 (26)2. 计算拉深工序的力 (26)3. 压力机吨位的选择及拉深功计算 (27)3.1 压力机吨位计算与压力机的选择 (27)3.2 拉深功的计算 (28)第七章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型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汽车制造商能够在很短的时问内研究、开发并制造出高质量的汽车。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学院(直属系):材料科学与工程时间: 2010-3-29说明:一式两份,一份装订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一份交学院(直属系)。
太原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汽车发动机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其模具设计姓名 _ 陈翔宇___学院(系)_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 _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年级 __ 06级____________指导教师曹建新2010年 6月10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序言 (1)1.1 概述 (1)1.2 冲压技术的发展 (1)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2)1.4 模具CAD/CAE/CAM技术 (2)1.5设计的主要特点及意义 (4)1.6 汽车油底壳的相关知识补充 (4)1.6.1 前言 (4)1.6.2 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材料的发展历史 (5)第二章发动机油底壳成型工艺的总体分析 (6)2.1油底壳结构及工艺难点分析 (6)2.2油底壳冲压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 (7)2.2.1工艺流程初定 (7)2.2.2 拉深次数的确定 (7)2.2.2.1 常规计算模式: (7)2.2.2.2 有限元模拟分析 (10)2.2.2.3工艺流程的最终确定 (11)2.2.2.4 落料毛坯尺寸确定 (11)第三章拉深及法兰面冲孔的工艺分析和模具设计 (14)3.1落料 (14)3.1.1工艺分析 (17)3.1.2 工艺方案的确定 (18)3.1.3冲裁间隙的确定 (18)3.1.4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8)3.1.4.1凸、凹模具刃口尺寸计算原则 (18)3.1.4.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 (20)3.1.5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20)3.2 拉深 (23)3.2.1油底壳的拉深工艺分析 (24)3.2.1.1对拉深件形状的要求 (24)3.2.1.2对拉深件的圆角半径和拉深件精度的要求 (25)3.2.2拉深工艺力的计算 (25)3.2.2油底壳拉深模具设计及其结构设计要点 (27)3.2.2.1结构设计要点 (27)3.2.2.2模具工作过程 (28)3.2.2.3模具的导向 (28)3.2.2.4凹模圆角半径及凸凹模间隙参数的确定 (28)3.2.2.5成型凹模及顶件块的设计 (29)3.2.2.6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要求 (29)3.3整形 (32)3.4切边 (32)3.5翻边、校平 (32)3.6冲法兰面孔 (33)3.6.1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组成 (33)3.6.2 模具结构特点 (33)3.6.3 模具工作过程 (33)3.6.4 模具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相关冲裁力及部件尺寸的计算.. 343.6.4.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34)3.6.4.2凸、凹模的设计 (35)3.6.4.3模板的设计 (37)3.6.4.4卸料弹簧的选用 (37)3.6.4.5冲压设备的选用 (38)3.6.4.6 压力中心的计算 (41)3.7冲放油塞孔 (42)第四章总结 (43)第五章结束语 (43)参考文献 (44)附录 (45)附录一:外文文献 (45)附录二:外文翻译 (52)油箱底壳零件冲压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材料学院成型061404 陈翔宇指导教师:曹建新摘要本设计应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工作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怎样分析零件的工艺性,怎样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规范和标准,同时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
汽车前罩盖和拉延模具设计说明

.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曲面逆向重构及拉延模设计摘要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逆向工程是现代汽车行业中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南京菲亚特派朗汽车发动机罩外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汽车发动机罩外板逆向曲面重构及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拉延模具设计。
本文对汽车发动机罩外板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得到点云数据,对所得点云数据使用逆向工程软件 CATIA进行预处理。
包括点云的过滤、修剪、补洞、形成三角网格等;用 CATIA软件对其进行逆向曲面重构,得到重构出的发动机罩外板曲面;以重构出的曲面为基础,设计出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拉延模具结构外形,在 CATIA软件中做出凸模、凹模和压料圈等结构;并对拉延模具进行有关的工艺计算和参数确定。
最终,做出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加工动画。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逆向工程;曲面重构;拉延模具ABSTRACTAutomotive panel die design and the reverse engineering are the modernautomobile industry in the hot research field. In this paper, weas the car engine hood outer panel of Nanjing Fiat Perla to study, carried out the car engine hoodouter panel surface reverse remodeling and car hood cover mold design.In this thesis, we use the Three-dimensional to scan the car engine hood outer panel,and we achieve the point cloud. Then we choose CATIA, which is a high-class software of Inverse Engineering, to process the data. Next, it’s the processing of the point cloud and surface reconstruction. As the surface finished,the drawing dies need to be modeled;To meet the challenge, we construct them by the softwareof CATIA.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e drawing dies, which are punch, die andblank-holder,and drawing die for the calculation.Finally,makea car hood outer panel machining simulation.Keywords: Automobile Panels, Inverse Engineering, Surface Reconstruction, DrawingDies目录第一章绪论 . (1)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2.逆向工程及其发展状况 (1)3.汽车覆盖件的含义及特点 (2)4.汽车覆盖件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国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3)4.2国内研究现状与分析 . (3)5.现代模具工业发展趋势 (4)6.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4)第二章发动机罩外板点云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5)1.发动机罩外板点云数据的采集 (5)1.1三维激光扫描仪介绍 . (5)1.2点云数据的获取 . (5)2.数据点云的编辑处理 (6)2.1点云导入 . (6)2.2点云过滤 . (6)2.3点云修剪 . (6)2.4建立三角网格 . (7)2.5补洞 . (7)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罩外板的曲面重构 . (10)1.CATIA 的逆向曲面重构 . (10)1.1由曲线构造曲面 . (10)1.2由曲面派生曲面 . (11)2.外板的曲面重构 (11)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罩外板拉延模设计 . (15)1.拉延模具概述 (15)2.拉延模结构设计 (15)3.工艺补充面设计 (16).4.凸模和凹模的圆角设计 (17)5.凸模和凹模的间隙设计 (18)6.凸模、凹模、压边圈的设计 (18)7.拉延模具主要零部件设置 (18)7.1模具的标准化 (18)7.2导向装置 . (18)7.3卸料装置 . (19)第五章拉延模实体建模 . (20)第六章拉延模具的工艺计算及主要参数确定 . (26)1.毛坯尺寸的确定 (26)2.计算拉深工序的力 (26)3.压力机吨位的选择及拉深功计算 (27)3.1压力机吨位计算与压力机的选择 . (27)3.2拉深功的计算 . (28)第七章结论 . (30)致谢 . (31)参考文献 . (32).第一章绪论1.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型的快速更新换代,要求汽车制造商能够在很短的时问内研究、开发并制造出高质量的汽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2凹模的制造52
11.3.3压边圈的制造53
第十一章模具的装配54
参考文献55
致谢56
第一章前言
摘要
本论文详细地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拉延模设计。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是汽车拉延件的一部分,与一般的冲压件相比,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结构尺寸大和表面质量要求高、硬度强度要求大等特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拉延、修边等才能完成。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拉延成型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而决定拉延成败和工件质量的是拉延成型的模具。对于这种复杂的拉延件,单凭经验是很难预先估计的,使得模具的准确定难以保证,要等到试模时才能发现问题,从而使生产周期加长,效率降低。利用成形过程模拟技术,可以及早的发现问题,改进模具设计。Autoform是利用有限元法对金属冲压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设计及模具开发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从而大大缩短了模具调试周期,降低制模成本。本文中利用Pro/E三维造型进行三维零件结构设计,用该软件对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拉延成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合理的拉延成型工艺,最后利用UG制造功能对模具进行模拟加工。
关键字:汽车发动机油底壳;拉延模;三维造型;有限元分析;CAM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Automobile Engine Oil Sump Drawing Die Design. Oil Sump is a part of automobile engine. Compared with general stampings ,with a thin material ,the shape of complex, large size, high surface quality requirements, high production costs,requirements hardness. Need to go through multichannel processes such as drawing ,punching ,such as trimming to complete. In this entire production of Drawing is a key process, Drawing the success of failure of the decision and the quality of sheet metal, the experience alone is difficult to anticipate, making it difficult mold desig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we often have to wait to die when the test revealed the issue of mold. We use sheet metal form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you can discover problems early, and to improve the mold desig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ool h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the debugging cycle and lower tooling costs.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latter hoardings Autoform Drawing to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drawing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use of Pro/e functiona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assembly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panel structure design Drawing Die.
Key words:Oil Sump; Drawing Di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Element analysis
目录
第一章.1油底壳结构特点2
2.2油底壳相关要求2
2.2.1表面质量2
2.2.2尺寸形状2
2.2.3刚性2
2.2.4工艺性3
第三章发动机油底壳成型工艺分析4
3.1工艺分析4
3.1.1产品材料分析4
3.1.2成型可能性分析4
3.1.3确定工序数6
3.2工艺方案7
第四章发动机油底壳拉深模具主要数据确定8
4.1模具压力机类型确定8
4.2模具的主要结构8
4.2利用Autoform确定产品坯料9
4.3压边圈确定10
6.3.1 Autoform软件特点18
6.3.2 Autoform建模18
6.3.3 Autoform过程设置21
6.3.4 Autoform力学分析过程25
6.3.5 Autoform板料成形分析及优化27
6.3.6材料的失败极限分析29
第七章优化方案31
第八章拉延模具主要部件结构32
8.1凸模的结构32
4.4拉延筋布置11
4.5冲压力的计算12
4.6压边力的计算13
4.7工艺补充13
4.8模具压力机型号确定14
第五章发动机油底壳修边模具的设计16
5.1修边模具的选择16
5.2修边线的确定16
第六章成型CAE分析17
6.1冲模工艺分析17
6.2冲模设计的技术关键17
6.3Autoform拉延分析过程18
8.2凹模的结构32
8.3压边圈的结构35
第九章拉延模小零件结构36
9.1排气孔36
9.2导料装置36
9.3拉延筋结构37
第十章铸件结构39
10.1铸件加工余量选择39
10.2铸造孔的确定39
10.3铸造减重孔39
第十一章模具的制造41
11.1拉延模制造工艺流程图41
11.2UG数控加工流程41
11.3拉延模主要零件制造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