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 (2)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导语: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哪天?今天开的。
”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二)《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复习生字词语;2、学习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朵杏花现代文阅读答案

第一朵杏花现代文阅读答案第一朵杏花现代文阅读答案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____不能使用___大概___也许___这类字眼____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请在第二段的“____”处加上标点符号。
2.“大概”和“也许”这类字眼,你知道的还有_________。
3.假如以“清明节”为谜底,你认为最恰当的谜语是____(填序号)。
a.既是节气,踏青赏春;又是节日,扫墓安魂。
b.祭祀祖先,缅怀英烈。
c.春回大地时,万象更新日。
4.“秋天,高粱涨红了脸”这样的表达很生动,短文中与它类似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画“____”的句子表现了竺爷爷_________的特点。
参考答案:1.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2.可能、估计、大约3.A4.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5.精确观察、认真严谨散文分类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里所要谈的是狭义散文。
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
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
议论散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
2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2、第一朵杏花(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赏读品味有关描写杏花的句子。
教学重点:
读通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吗?
3、板书《第一朵杏花》。
4、读课题,质疑。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后的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
2、自由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杏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文章为何要写第一朵杏花?
3、读了课文你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情况。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读文后的生字,并组词。
2、指名分节读读课文。
3、说说你读了课文后有了哪些新的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的价值的问题则留作第二课时解决。
)
4、概括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赏读品味:
本文多处描写了杏花,请你找一找,读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红……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抄写词语。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附答案)

苏教版四下课内阅读(附答案)课内阅读一:走,我们去植树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1、用波浪线标出上面两节诗中出现的叠词,它们是式词语,我还能写出俩个来:、。
2、诗中画线句子是说植树造林的。
课内阅读二:第一朵杏花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花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1. 根据选段填恰当的词语。
窗外一个小孩子急切的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的问:“什么事情啊?”小孩子()的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的问:“什么时候?”小孩子()的说:“刚才。
”竺爷爷()的问:“是第一朵花吗?”小孩子()的说“是。
”2、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3、文中加点的词句让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内阅读三:第一朵杏花(二)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的时间。
搞(),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和()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文中“顷刻间”的意思是,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竺可桢爷爷当时的心情。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看出竺可桢爷爷是一个的人。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多篇

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多篇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15篇第一朵杏花课文原文(1)《第一朵杏花》课文朗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 第一朵杏花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哪天?今天开的。
”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16 第一朵杏花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哪天?今天开的。
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

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1(1)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①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和写作方法。
②运用其中一种写作方法写一句话:。
(2)“什么事情啊?”竺爷爷。
“竺爷爷,杏花开啦!”孩子。
“什么时候?”竺爷爷。
“刚才。
”孩子"。
“是第一朵吗?”竺爷爷。
“是。
”孩子。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曰子:清明节。
①仿照课文第二、三、四小节,在文中横线上将竺爷爷和小男孩对话时的动作、神态、表情等补充完整。
②请你写出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三个即可)③从“年轻了几十岁”“兴冲冲”“快步”“郑重”等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竺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更能够感受到他对科学研究的态度。
“捧”这个词用得真好,它让我体会到了。
参考答案:(1)①比喻排比②示例: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
(2)①提示:想象合理即可。
②示例:刹那间一瞬间霎时。
③激动的心情一丝不苟竺爷爷和孩子对杏花的喜爱之情。
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写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至少三个)顷刻间、2、“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快步”反应了竺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心情。
第一朵杏花的阅读答案2022

第一朵杏花的阅读答案2022一阵风吹过,杏花那迷人香味便飘满人间,见到第一朵杏花的人是幸运的,因为它既朴素又高雅。
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第一朵杏花的阅读答案2022,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朵杏花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
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这时,杏树的主人正领着她的孩子走过来。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
”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哪天今天开的。
”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醒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1(1)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①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和写作方法。
②运用其中一种写作方法写一句话:。
(2)“什么事情啊”竺爷爷。
“竺爷爷,杏花开啦!”孩子。
“什么时候”竺爷爷。
“刚才。
”孩子"。
2、第一朵杏花(2)

时间像飞箭,转 眼又是一年。春风吹 绿了柳梢,吹青了小
草,吹皱了河水,吹
鼓了杏树的花苞。
“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
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 急切 )的声音: “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奇怪 )地问:“什么事情啊?”
①课文为什 么以‚第一朵 杏花‛为题? ②,杏花开啦!”
竺爷爷( 激动)地问:“什么时候?”
孩子( 自豪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半信半疑 )地问:“是第一 朵吗?”
孩子( 肯定 )地说:“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 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 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 明节。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 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 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
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竺可桢的自然日记
他进公园,不是像一般人那样为了游览, 而是为了对公园里山水、花草等进行观察。他 想知道:哪天北海的冰开始融化,哪天桃花开 放,哪天白色的柳絮飞舞,哪天布谷鸟初次鸣 叫……几十年对大自然的观察,练就了竺可桢 一双敏锐的眼睛。他能从千树万枝中发现长出 的第一片绿叶,从喧闹的城市噪音中听出第一 声蛙鸣,透过空中密如蛛网的电线看到第一只 燕子,从春风中辨认出第一丝柳絮……他把看 到的都记录在大自然日记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拉!‛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 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地杏树,捧出了第一朵 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 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 节。
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 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O0多万字。他去世前一 天,还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 在科学研究中,竺可帧一丝不苟,喜欢事事 躬亲。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 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帧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 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 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71岁时,还 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 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 深受广大学者推崇。
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 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 经有四多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 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 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 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 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 树的花苞。
我需要的是 精确的时间。搞 科学研究,不能 使用‘大概’、 ‘也许’这类字 眼,也不能用估 计和推断代替观 察。
2、第一朵杏花
奇怪
高兴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激动
自豪 半信半疑“刚才Βιβλιοθήκη ”“是第一朵吗?” “是。”
肯定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为什 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2、第一朵杏花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把课文 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自己不了解的词句。
zhū chéng zhàn 一株 程度 绽开 zhǎng jīngquè qǐng 掌握 精确 顷刻间 yǎng zhòu fàn 仰 皱 泛
gū 估计
一株 掌握 仰
程度 精确 皱
绽开 顷刻间 泛
估计
请按时间顺序给文章分段。
讲述你喜欢的科学家 的故事
• 1—— 5 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 什么时候开的,孩子答不上来。 • 6——15 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 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 郑重记下了这个日子。 • 16 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精确、 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 规律。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 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 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 ‘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 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 是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 气候变化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