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举多得的意识 学习古文,同时也在为第1、2、3、4题打基础。 2.充分利用教材
3.多看多练 翻译可利用课内典型材料训练;精选训练材料。
三、如何解题?
1.整体阅读 (初步把握文中写了几件事,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 格品质、议论文则注意观点); 2.看问题,认真审清题干。 3.信息筛选题:弄清题干的中心内容(人物的性格、 品质)是什么;结合原文弄懂每一句话所表现的人 物侧面(性格、品质、经历);进行筛选。注意区 分题干中的关键词和修饰语,如“直接表现”和 “表现”、“全都是”等。 4.文意理解题:将每一选项在文中找到对应点,看与 原文是否一致,或看选项分句间逻辑上是否成立。 注意审题认真,看选对选错;对选项仔细辨别比较。
因为丁氏传出的:“吾穿井得一人”的话过于简洁, 有歧义,结果以讹传讹,闹出笑话。(2分) “晋师三豕涉河”有违常理,“三豕”与“乙亥”字形相 近。(2分)

18. 将文章最后一句话(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并 说说它的含义。(6分)
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来审查自己听到的传闻, 就可以知道真实的情况了。(3分)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事理人情的重要性,提出了察言的 原则和方法。(2分)
关于文言文
关于文言文
一、成考文言源自文库命题特点
1.文言文总分: 16分左右 2.选段数量:1-2段。 3.文体种类:趋多,由传统的传记、游记向议论、说 明发展。
4.考点类型:主要是翻译、理解表达。趋向于对文章 的理解和创造性的主观表述。考点集中在文意上, 其次是人物形象、品质、才能、句意理解。
二、如何复习?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 效果。(4分)




16. 把文中划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王于是任命赵括为将军,替代廉颇。蔺相如说: “赵王根据名声来任用赵括,如同把柱胶住来弹琴啊。赵 括只能读读他父亲的兵书,不懂得活用应变。”赵王不听 从,还是任命他为将军。(意思对即可)。(5分)

17. 从赵奢对赵括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赵奢是一个怎 样的人?

16. 文中能够表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是什么?采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分)
举例论证。(2分)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分)

17. “丁氏穿井”闹出了什么笑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笑话?子夏为什么敢于质疑书上的记载?(6分)
明明是丁氏打了井,可以节省一个劳动力,却误传为 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2分)
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赏析、背诵有效) 起、承、转、合 起句:写景叙事。 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 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 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2.
3.
4.
第六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1.
以诗作本身为本,从“文本”出发,深入理解其 意,力求评价客观、公正。 应抓住关键诗句,透视其思想内容
2.
3.
要从诗作的意象中发掘其思想内容
要顾及全篇,顾及全人,要联系时代背景
4.
考纲与命题
《考纲》的鉴赏评价,有三方面,可以概括为: (一)写了什么
七十岁的老人们穿上丝织品的衣服,吃上有肉的饭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食,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不能为王,是没有 答: 这种情况的。(意思相近即可)



第五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和表现手法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1.
要正确地解读 通过吟诵达到动情 把握意象,深入意境 仔细品味诗的情致理趣
赵奢是一个行事谨慎、以国家利益为重、有预见 性的人。(意思对即可)。(5分)

18. 赵国的长平惨败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
(1)决策者用人不当,一意孤行(意思相近即可,3分) (2)指挥者纸上谈兵,脱离世界(意思相近即可,3分)
关于诗歌鉴赏
一、如何鉴赏诗歌
(一)消除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乃至恐惧心理
诗言志 对诗歌感情的理解几乎是诗歌鉴赏的主要出发 点。所以,鉴赏诗歌其实主要是对诗人的情感理解。


3.(20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一18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①,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 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 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②然鼓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 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③不入洿池④,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 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 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 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类。五亩之田,勿 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类;谨庠序⑤之教,申之以 孝悌之义,颁白⑥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四、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表达某种观点, 宣泄某种情感的载体。 阅读优秀的作品,常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 愉悦精神,同时也是在与作者进行一种跨越时 空的心灵交流。 阅读者在字里行间应能感受到作者那种时 代的心律和情绪的脉搏。读其书自然也就想见 其人了。
* 如何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 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 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①。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 独畏马服君②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 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③。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 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 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於王曰: “括不可使将。”……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 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 心。四十馀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 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 【注】①间:间谍。②马服君:赵奢的封号。③胶柱而 鼓瑟:瑟。古代弦乐器;柱是用来调弦的;鼓,弹奏。 把柱胶住,弦不能调,声音就没有变化了。




16.孟子在回答梁惠王的问话时,讲了一个“五十步笑 百步”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什么?(4分) 答:梁惠王的为政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 (意思对即可)
17.孟子提出的“仁政”措施,除了保障“黎民不饥不 寒”之外,还提出了什么措施?(用文中语句作答), 提出这一措施有什么意义?( 6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这一措施的意义是: 办好学校教育,提升民众素质,注重道德教育,形成文 答: 明和睦的社会风气。(意思对即可)
5.翻译题
文言文翻译中,句子不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重要原因,除 词义障碍外,就是每一句的主语不清,导致对词语的不同解释。 因此,翻译,首先弄清每个分句的主语,这样对句意的理解就 相对容易和准确。 审:先整体读一遍,补充完整每一句主语,弄懂大致意思。 切:能直译则直译,不能则意译。联系上下文将划线句子切 割成一个个语言单位(词),一定要一一对应翻译。 翻译的方法 留:人名、地名、朝代名、官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 度量衡;对:一一对译;换,删,补:主语、谓语、宾语、介 词;调:语序。 连缀成文。 答题时切记:字迹工整,不要有错别字,遇到不熟悉、拿 不准的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猜度。 ***往往翻译是觉得吃力的地方,就是给分点。这就需要特别 注意句中难解字词的翻译。 可以在草稿上翻译,最后誊抄上去。
* 读析
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古代诗词的一般结构:先写景,后 抒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分) 【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 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 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 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 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 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二)怎么写 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 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效果,最终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使“可见”(形象)通过技 巧表现(表达)“不可见” (思想感情) (三)为什么写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①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生意义、政 治意义; ②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③评析作者、作品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
成考语文
语文基础知识
古代诗文阅读和鉴赏
一、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二、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
首先, 尽可能地了解文意,这是提取信息的基础。 其次,在阅读中对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要特别关注。
其三,领悟题干所示,准确对信息进行删选、提取。
另外,有些信息就具有隐蔽性,需要仔细挖掘其潜 在的有价值的部分。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 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 所以大过③也。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 井④,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子夏⑤之晋,过卫,有读史记⑥者曰:“晋师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 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⑦,不可不分, 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 为⑧所闻,则得之矣。 【注】①玃(jué):大猿猴。②母猴:又叫沐猴、猕猴。 ③过:错误。④穿井:打井。⑤子夏:孔子的学生。⑥ 史记:史书。⑦经:界限。⑧为:这里是审察的意思。
一、从作品本身分析挖掘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1. 有的作品直接表露作者的观点态度,如直接议论的文字 2. 对于隐性和暗示的观点态度,要细心体会,仔细领悟才能 把握
二、要具体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1. 发掘文章的论点或由论点引发的感慨,这一般就体现了作 者的观点; 2. 发掘作者对事件的是非评价,这种价值判断是作者观点的 体现; 3. 发掘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情感的倾向性体现 了作者的态度; 4. 还可以从用词的褒贬色彩去发掘,推断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是非标准。
(二)读、译,解决诗歌写的问题
译诗,理解诗歌所写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环 节。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做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古诗一旦翻译,就没味道了, 所以不屑于译诗。但是对于赏析是必要的。如果对写 景、咏物的诗,描写对象都可能没搞清楚,就急着答 题,肯定很难切合诗歌内容。 正确理解诗歌所写内容,最简单的方法是弄清楚 每句诗的主语(描写的对象),这有助于正确理解诗 歌内容。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事物、景物、人物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 形象的典型意义。 (2)语言、语意。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 ① 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 含意义、暗示意义); ②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③ 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 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