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树、落叶树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公开课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大班级别的科学公开课,教学内容为常绿树和落叶树,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与区别。

教学目标1.能够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2.能够描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3.能够通过观察和感受,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学内容1.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常绿树和落叶树是两大类树木,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常绿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而落叶树的叶子在秋季会变黄、变红,然后掉落;•常绿树会在年底和新年前后开花结果,落叶树则在春季发芽、开花,到秋季的时候果实成熟;•常绿树的枝干和叶子都比较细,而落叶树的枝干和叶子比较粗。

2. 植物的生长变化告诉学生,植物和人一样都有生长的变化。

我们经常会发现它们会发芽、开花、结果等等。

可是对于小小的孩子们来说,这些都是很神奇的事情。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物来展示植物的生长变化。

3. 观察常绿树和落叶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采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

然后在教室里展示这些叶子,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1. 导入通过音乐、视频等方式导入本堂课程,让学生进入一个开心、好奇的学习状态。

2. 介绍植物的生长变化通过图片或者实物,让学生看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如花的开放、树叶的变化,等等。

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

3. 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通过图片、卡片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以帮助孩子们记忆常绿树和落叶树之间的不同点。

4. 反复强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通过实物展示、图片比较等,不断反复强调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之处。

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

5. 实验观察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带领学生采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并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叶子的细节,引导学生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6. 总结通过随堂小测验或者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并梳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教案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教案

《常绿树和落叶树》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自然科学启蒙》第四章《奇妙的植物世界》第三节《常绿树和落叶树》。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特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重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及生长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或图片、教学PPT、树叶模具。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公园观察周围的树木,让学生注意树叶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讲解两者的特征和区别。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并分享给大家。

4. 制作树叶画(15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树叶形状,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幅树叶画。

六、板书设计1. 常绿树:叶子四季常绿,如松树、柏树等。

2. 落叶树:秋天叶子变黄并脱落,如枫树、银杏等。

3. 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区别:叶子颜色、生长环境、生长周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5种常绿树和5种落叶树,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更多有趣的植物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清晰度4. 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及生长环境的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区分两者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常绿树和落叶树》。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能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

2. 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3.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分。

教学重点: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认识它们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挂图、PPT、录音机。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树叶是绿色的,有些树叶会变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讲解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引导幼儿关注树叶的颜色、形状和质地等方面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张挂图,让幼儿根据挂图上的提示,找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并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4. 小组讨论(5分钟)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树木,记录下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并画一幅画展示出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绿树和落叶树》2. 板书内容:常绿树:叶子全年绿色,如松树、柏树等。

落叶树:叶子在秋天变黄并掉落,如枫树、梧桐树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树木,记录下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并画一幅画展示出来。

2. 答案示例:常绿树:叶子全年绿色,如松树、柏树等。

落叶树:叶子在秋天变黄并掉落,如枫树、梧桐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

大班科学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

大班科学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一、教学目标:2.能够将植物分类为常绿树或落叶树。

3.通过观察植物的外观和特征,培养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大纸板。

2.学生准备: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植物的两种类型:常绿树和落叶树。

”2.教学(20分钟)(1)常绿树的特征教师出示常绿树的图片和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常绿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在四季变化中,常绿树的叶子是否会掉落?”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常绿树的特征:“常绿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不会掉落。

”教师可以将常绿树的名字(如松树、冷杉)写在大纸板上,让学生读一读。

(2)落叶树的特征教师出示落叶树的图片和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落叶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在四季变化中,落叶树的叶子是否会掉落?”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落叶树的特征:“落叶树的叶子在秋天时会变黄、变红、变褐色,然后掉落。

”教师可以将落叶树的名字(如枫树、榉树)写在大纸板上,让学生读一读。

(3)分类游戏教师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混合在一起,让学生根据叶子的颜色和形状,将它们分类为常绿树或落叶树。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观察叶子的特征,如常绿树的叶子通常是深绿色的、长而尖,而落叶树的叶子通常是黄色、红色或褐色的、宽而圆。

学生分类完毕后,教师带领学生检查答案。

3.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植物的两种类型:常绿树和落叶树。

常绿树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不会掉落;而落叶树的叶子在秋天时会变黄、变红、变褐色,然后掉落。

”教师可以再次出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复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并通过观察叶子的颜色和形状,将植物分类为常绿树或落叶树。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常绿树和落叶树》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我们的环境》,涉及第四章《自然界的秘密》中的第三节《常绿树和落叶树》。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了解它们在四季中的变化,以及它们对环境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区分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让幼儿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点,理解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观察四季中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或图片、四季变化图、环保宣传册。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他们注意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2)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树木特点,引导他们发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2. 例题讲解(1)出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实物或图片,讲解它们的特点。

(2)通过四季变化图,让幼儿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在四季中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画纸和彩笔描绘出常绿树和落叶树。

(2)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树叶,进行分类粘贴。

4. 讲解环保知识(1)让幼儿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1)请幼儿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常绿树:四季常绿,叶子形状和颜色不变。

2. 落叶树:四季变化,秋天叶子变黄并掉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常绿树或落叶树,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认识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户外开展植树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

大班科学《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

大班科学《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科学领域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章节,详细内容如下:1. 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2. 学习如何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3. 探讨常绿树和落叶树在季节变化中的作用;4. 培养对大自然中树木的观察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两者;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两者;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图片、PPT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周围的树木,提出问题:“大家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关注树木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实物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两者的区别。

(2)通过PPT展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讲解两者的特征,让幼儿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在户外寻找常绿树和落叶树,进行观察记录。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绿树和落叶树》2. 板书内容:常绿树:叶子全年绿色,不掉落落叶树:叶子秋季变黄,掉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5种常绿树和5种落叶树,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2. 答案:常绿树:松树、柏树、冬青、茶树、桂花树落叶树:枫树、梧桐树、杨树、柳树、银杏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树木的生长环境、习性等。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区别常绿树,落叶树。

我们都知道树木里面有个标新立异的东西,常绿树,它真的常绿吗?与落叶树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让店铺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

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区别常绿植物:常绿植物主要是常绿树,也有常绿灌木等。

大多数松、柏科植物是属于常绿树(也有属于落叶树的,如落羽松)常绿树是指它终年常绿,但不代表它不会掉叶子,它与落叶树不同点在于落叶树在秋冬季时会多数或全数落叶,常绿树在四季都有落叶,但同时它也有再长新叶,有些松、柏科的叶子在老了、枯黄后会留在干上,不会落下(如杉木)。

并不只有松柏会长青,阔叶树中也很多是常青的(如椰子、乌心石、青刚栎、第伦桃、桑、榕、白千层、莲雾等非常多)常绿树:常绿树是指一年四季都有绿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

常绿树的叶子并非永不凋落,只不过叶子寿命比落叶树的叶子寿命长一些,如冬青叶可活1年~3年,松树叶可活3年~5年,罗汉松的叶子可活2年~8年。

常绿树每年春天都有新叶长出,同时也有部分老叶脱落,但茎上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所以称作常绿树。

另外,常绿树有阔叶和针叶两类:常绿阔叶树多半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般不耐寒,如棕榈、香樟、柑橘、珊瑚树等;常绿针叶树多半是裸子植物,如松树、柏树等。

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和地理分布中国主要植被类型有哪些森林中国森林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少数零星分布到西北山地,从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地带性分布。

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国针叶林普遍分布于国内各地山区,可区别为寒温性、温性和热性针叶林。

寒温性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在中国仅见于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400米) 和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1300~2100米),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的向南延伸。

此外,出现于各高山的亚高山或至高山带,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寒温性针叶林的建群树种约有50种,主要是各种冷杉、云杉、落叶松和圆柏林。

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较简单,发育良好的冷杉、云杉林,林相整齐,乔木层高20~30~50米,郁闭度0.6~0.9。

《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精选

《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精选

《常绿树和落叶树》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植物学》第四章第三节“树木的生态特征”,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两者在我国的主要种类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生态特征和生长习性。

2. 能够识别并描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主要形态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树木生态习性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生态特征、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环境。

难点:如何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以及它们在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适应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实物标本。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校园内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树在冬天依然保持绿色,而有些树则会落叶?”2. 知识讲解:a. 概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及生态习性。

b. 详细讲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形态特征及其生长环境。

c. 举例介绍我国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种类。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常绿树和落叶树的适应策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树木,分辨常绿树和落叶树,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

5. 小组讨论:探讨常绿树和落叶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树木资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生态特征》2. 主要内容:a.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b. 生态特征与生长习性c. 主要形态特征d. 我国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种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主要区别。

b. 请举例说明常绿树和落叶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2. 答案:a.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叶习性。

常绿树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绿叶,而落叶树在秋冬季节会落叶。

b. 常绿树和落叶树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包括: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及生态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区分具体树种时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物观察和识别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