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强制性条文 版
输电线路工程质量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

前言为了加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工作,结合榆次北—马庄220kV送电线路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细那么?,认真组织有关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强制性条文,确保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和掌握强制性条文的相关内容,并在建设活动中自觉地严格执行和进行有效的监督。
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3、GB 50233 - 2005?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4、DL/T 5168 - 200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5、国家电网基建[2005]255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方法?6、山西省电力公司Q/SDO 1003-2007?110kV~500kV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二、工程概况及特点本段工程线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原市境内,起自新建榆次北500kV变电站,止于原220kV候榆线“π〞接点,线路全长。
全线路为双回路同塔并架,面向马庄站左侧为Ⅱ回,右侧为Ⅰ回。
〔一〕工程组织系统工程法人:山西省电力公司工程管理单位:山西省电网工程建设指挥部监理单位:山西锦通工程工程管理咨询设计单位: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施工单位:天津海能电力建设质量目标:达标创优施工工期:2021年9月—2021年12月〔二〕工程设计简介2.1工程名称:榆次北—马庄220kV送电线路工程2.2电压等级:220kV2.3线路回路数:双回同塔并架2.4线路全长:km2.5海拔高度:海拔高度850-1025米。
2.6污秽等级:全部为Ⅲ级。
2.7导线:两回均为JL/G1A-400/35型钢芯铝绞线(2根/相),分裂间距为400mm,垂直排列不加装间隔棒。
2.8地线:两根架空地线均为OPGW光缆。
2.9绝缘子:本标段导线金具连接共设计了6种,其中悬垂串2种,跳线串2种,耐张串2种。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条文说明

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条文说明附件: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条文说明目次1 范围........................................................................................................................ (1)4 总则........................................................................................................................ (1)5 路径........................................................................................................................ .. (1)6 气象条件........................................................................................................................ .. (1)7 导线和地线........................................................................................................................ . (2)8 绝缘子及金具........................................................................................................................ .. (5)9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6)10 导线布置........................................................................................................................ .. (19)11 杆塔型式........................................................................................................................ .. (19)12 杆塔荷载及材料........................................................................................................................ . (21)13. 杆塔结构........................................................................................................................ . (28)14 基础设计........................................................................................................................ (29)15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3016 环境保护........................................................................................................................ . (43)17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4418 附属设施........................................................................................................................ . (44)1 范围由于特高压线路在不同导线布置方式下电气特性有较大差异,本规定给出的部分电气参数主要适用于单回路架设方案,双回路参数有待今后进一步补充完善。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强制性条文

输电线路工程安全强制性条文1、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条文,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条文,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
2、对从事电工、金属焊接与切割、高处作业、起重、机械操作、爆破(压)、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
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5 、主要受力工器具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并附有许用荷载标志;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严禁以小代大,严禁超载使用。
6 、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有权制止他人违章行为。
7 、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8 、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9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10、遇有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水上运输、露天吊装、杆塔组立和放紧线等作业。
11 、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和保管应遵守下列规定:1)容器必须密封。
2)库房空气流通,并有专人管理。
3)醒目处应设置“有毒有害”标志。
12 、汽油、柴油等挥发性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1)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容器必须密封。
2)附近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
3)严禁靠近火源或在烈日下曝晒。
4)存放处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
13 、工地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有关设施必须经企业有关部门审查,并经当地县(市)公安部门许可。
14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库存放,并设专人保管。
15、在带电体附近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10 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2.0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1.7m ;35 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3.5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2.0m;63-110 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4.0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2.5m ;220 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5.0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4.0m ;330 kV 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6.0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5.0m ;500 kV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等与带电体的距离7.0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6.0m ;整体组立杆塔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倒杆距离(自杆塔边缘到带电体的最近侧为最小安全距离)。
1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篇一: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XX) 强制性条文 word整理版GB 50545-XX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 第条: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无线电干扰限值2. 第条: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可听噪声限值3. 第条: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条: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5. 第条: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条: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和表的规定。
表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2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风速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及相应气温。
3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4 500kV空气间隙栏,左侧数据适合于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地区;右侧是用于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750限值dB(A) 55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word整理版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word整理版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1.第5.0.4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限值dB(μv/m) 46 53 55 582.第5.0.5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3. 第5.0.7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 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6. 第7.0.9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110 220 330 500工频电压0.25 0.55 0.90 1.20 1.30操作过电压0.70 1.45 1.95 2.50 2.70雷电过电压 1.00 1.90 2.30 3.30 3.30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标称电压(kV) 750海拔高度(m) 500 1000工频电压I串 1.80 1.90边相I串 3.80 4.00操作过电压中相V串 4.60 4.804.20(或按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雷电过电压0.80配合)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第6部分:输电线路工程设计1范围1.0.1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控制,强化质量责任,规范质量行为,确保输变电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条文,保证工程质量及电网安全,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调试、监、试验和检测等单位均应遵照执行。
1.0.3本规程所称强制性条文,包括国家现行有效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且适用于最新版本,应及时更新替代、补充新增内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 50061—2010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45—2010 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17—2005 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3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3.0.1工程项目施工图编制前,设计单位应编制《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报设计监理单位审核后,建设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条文的完整性。
3.0.2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见表3.0.2。
表 3.0.2输电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4电气部分施工图设计执行强制性条文4.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4.1.1本条适用于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检查、记录。
4.1.2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见表4.1.2。
表 4.1.2 66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4.2 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设计4.2.1本条适用于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检查、记录。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强制性条文word整理版

GB 50545-2010 110KV ~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现批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545—2010.自2()⑷年7月1 H起实施-其中,第 5. 0.4. 5. 0,5. 5-0. 7, 6.0.3, 7. 0. 2. 7. 0* 9、7. 0, 10. 7.0. 17. 7.0.19, 13.0. K 13_ 0.2, 13. 0. 4.13.0.5. 13. 0_ 11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邸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岀版社出版发行。
1. 第5.0.4 条: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 5.0.4的规定。
表5.0.42. 第5.0.5 条: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3. 第5.0.7 条: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 条: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5。
2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1.5 。
5. 第7.0.2 条: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6. 第7.0.9 条: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 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
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
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6. 第
7.0.9条:
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7.0.9-1和表7.0.9-2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
(m)
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注:1 按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的相应气象条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取值。
2 按运行电压情况校验间隙时风速采用基本风速修正至相应导线平均高度处的值及相应气温。
3 当因高海拔而需增加绝缘子数量时,雷电过电压最小间隙也应相应增大。
4 500kV空气间隙栏,左侧数据适合于海拔高度不超过500m地区;右侧是用于超过500m但不超过1000m的地区。
7. 第条:
7.0.10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带电作业时,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应符合表7.0.10的规定。
表7.0.10 带电部分对杆塔与接地部分的校验间隙
注:1 对操作人员需要停留工作的部位,还应考虑人体活动范围0.5m。
2 校验带电作业的间隙时,应采用下列计算条件:气温15℃,风速10m/s。
8. 第条:
7.0.17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在居民区的无地线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
9. 第条:
7.0.19 钢筋混凝土杆的铁横担、地线支架、爬梯等铁附件与接地引下线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利用钢筋兼作接地引下线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其钢筋与接地螺母、铁横担或地线支架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2 外敷的接地引下线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其截面应按热稳定要求选取,且不应小于25mm2。
3 接地体引出线的截面不应小于50mm2并应进行热稳定验算。
引出线表面应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10. 第13.0.1条:
13.0.1 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导线运行温度40℃(若导线按允许温度80℃设计时,导线运行温度取50℃)情况或覆冰无风情况求得的最大弧垂计算垂直距离,根据最大风情况或覆冰情况求得的最大风偏进行风偏校验。
重覆冰区的线路,还应计算导线不均匀覆冰和验算覆冰情况下的弧垂增大。
注:1 计算上述距离,可不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
2 大跨越的导线弧垂应按导线实际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计算。
3 输电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交叉时,当交叉档距超过200m时,最大弧垂应按导线允许温度计算,导线的允许温度按不同要求取70℃或80℃计算。
11. 第13.0.2条:
13.0.2 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以及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3.0.2-1规定的数值。
表13.0.2-1 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m)
注:1 *的值用于导线三角排列的单回路;
2 **的值对应导线水平排列单回路的农业耕作区;
3 ***的值对应导线水平排列单回路的非农业耕作区。
2 在最大计算风偏垂情况下,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表13.0.2-2规定的数值。
表13.0.2-2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的最小净空距离(m)
12. 13.0.4条:
13.0.4 输电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可燃烧料的建筑物。
对耐火屋顶的建筑物,如需跨越时应与有关方面协商同意,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13.0.4-1规定的数值。
表13.0.4-1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2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表13.0.4-2规定的数值。
表
13.0.4-2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3 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表13.0.4-3规定的数值。
表13.0.4-3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4 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边导线与规划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应符合表13.0.4-2规定的数值。
13. 13.0.5 条:
13.0.5 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跨越非长期住人的建筑物或邻近民房时,房屋所在位置离地面1.5m处的未畸变电场不得超过4kV/m。
14. 13.0.11 条:
输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规定。
表输电线路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续表
注:1 邻档断线情况的计算条件: 15℃,无风。
2 路径狭窄地带,两线路杆塔位置交错排列时导线在最大风偏情况下,标称电压110、220、330、500、750kV对相邻线路杆塔的最小水平距离,应分别不小于3.0、4.0、5.0、7.0、9.5m。
3 跨越弱电线路或电力线路,导线截面按允许载流量选择时应校验
最高允许温度时的交叉距离,其数值不得小于操作过电压间隙,
且不得小于0.8米。
4 杆塔为固定横担,且采用分裂导线时,可不检验邻档断线时的交叉跨越垂直距离。
5 重要交叉跨越确定的技术条件,需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