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合集下载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级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级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国家级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推进,产学合作已经成为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一种国家级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经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首先,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参与实际项目,接触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能够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经验,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要求,接触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

这种实践经验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再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高校开展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支持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同时,通过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企业也能够培养自身的人才队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通过产学合作,企业和学校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国家级的教育政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

政府在产学合作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通过国家级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可以促进知识与技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一种重要的国家级教育政策,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经验,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产学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就业竞争力,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力拓科技公司“产学合作移动教学课程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申报书(A类)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拓网络科技2018年5月申报说明1.本类别(A类)项目按学校申报和建设,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填表申报。

2.有志于进行教学容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并已经进行过类似研究,或已经有完善的研究计划,能够代表该课程在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3.对移动教学云有一定研究,具备基本的移动教学云素养,已经尝试或准备尝试一些移动教学方法;4.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任务引领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并能够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建设中;5.有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经验,能够胜任移动微课件和精准课堂对多媒体数字资源的制作要求;6.确保能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一年;7.校、院领导应大力支持教学创新及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力拓科技公司“产学合作移动教学课程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申报书(B类)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院系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拓网络科技2018年5月申报说明8.本类别(B类)项目按二级院系申报和建设,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填表申报。

9.有志于进行教学容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并已经进行过类似研究,或已经有完善的研究计划,能够代表该课程在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10.对移动教学云有一定研究,具备基本的移动教学云素养,已经尝试或准备尝试一些移动教学方法;11.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任务引领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并能够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建设中;12.有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经验,能够胜任移动微课件和精准课堂对多媒体数字资源的制作要求;13.确保能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一年;14.校、院领导应大力支持教学创新及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引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各个国家都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为了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运而生。

这一项目旨在通过与产业界紧密合作,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优秀的项目案例。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项目如何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1.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意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作为现代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意义:1.1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传统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通过参与真实的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并培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1.3 丰富教育资源:合作企业、高校和政府等各方资源的整合,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生可以接触到企业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2. 协同育人项目的优秀案例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优秀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项目的实践成果和教育效果。

2.1 北京大学与某互联网公司合作的人工智能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大学与某互联网公司联合开展,旨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

项目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参与实际的人工智能项目,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得以亲身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过程,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017-2019年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7-2019年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4
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建设研究
5
校企合作新道云财务实践教学 基地建设
6
基于SPOC的《国际结算》课践 基地建设项目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序号
立项课题名称
1
金融大数据分析实验室
课题来源
2017-2019教育部•协同育人
项目类别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哈尔滨金融学院.中软国际产
2
学合作协同育人校外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建设
3
校企共建“衡信财税工商订单 班”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教授
计算机系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2018.10
段洪成
副教授
会计系
1.2
1.2
上海卓越睿新数码 科技有限公司
2019.01
程英春 副教授
金融系
深圳集智软件开发 有限公司
2019.12
李玲玲 副教授 商务英语系
19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
合作单位
立项时间 主持人 职称
北京普开数据技术 有限公司
2017.08
齐景嘉
教授
所属部门 下拨经费 匹配经费 经费合计
教务处
中软国际有限公 司
2017.08
吴波
教授 计算机系
浙江衡信教育科技 有限公司
2017.12
姚旭
教授
管理系
北京华育兴业科技 有限公司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最新版】目录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背景和意义2.优秀项目案例的介绍3.优秀项目案例的成果和影响正文【提纲】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于 2018 年启动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该项目旨在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优秀项目案例的介绍在众多申报项目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项目案例。

以下对部分优秀项目案例进行简要介绍:案例一:某高校与某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设“互联网+”人才培养实验班。

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实际案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案例二:某高校与某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新材料领域产学研项目。

双方共建新材料实验室,共享科研资源,引导师生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

案例三:某高校与某地方政府合作,共同实施“乡村振兴”项目。

高校为地方政府提供科技支持,培养农村产业振兴急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优秀项目案例的成果和影响这些优秀项目案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深远的影响:首先,项目案例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产学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项目案例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最后,项目案例服务了国家战略。

如乡村振兴项目,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为地方政府提供科技支持,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高校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和国家战略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部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蓝墨科技公司“移动信息化教案青年师资培训”项目
申报书
申报培训课程:
申报负责人:
学校名称:
申报日期:
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年月
申报说明:
.项目申报人为院校,由院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等一线教师培训管理部门递交申请书;
.本项目按课程进行申报,分为四门:
●移动信息化教案理念、方法与案例;
●基于移动信息化教案的翻转课堂教案设计与实践;
●基于移动信息化教案的混合式教案设计与实践;
●(从教师到教案引导师)教案能力培训。

各院校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申报,可以申报一门,也可以申报多门。

.学校一次申报总人数不得小于人。

.学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案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校企双方协商解决师资培养费用;原则上蓝墨科技负责师资培训的组织及教案费用,学校负责师资差旅费用。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背景和意义三、优秀项目案例介绍四、项目实施的效果和影响五、结论正文【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就是为了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介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优秀项目案例,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教育改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学校、企业、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项目案例介绍】1.项目一:校企合作,共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该项目由某高校与一家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共同实施,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的核心技能。

2.项目二: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该项目由某高校联合多家新能源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实施,以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共同培养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发展,为将来从事新能源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项目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该项目旨在通过引进企业优秀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项目实施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项目实施的效果和影响】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些项目,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结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一项富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举措,通过学校、企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人才,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2020)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2020)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202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现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1月8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精神,加强和规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下简称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第三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服务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需求,鼓励相关企业不以直接商业利益作为目标,深化与高校产学合作,促进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的多方协同,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第四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行项目制管理,主要包括六类:(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

企业提供经费和资源,支持高校开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形成可推广的建设改革成果。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企业提供经费、师资、技术、平台等,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高校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可共享的课程、教材、教学案例等资源并推广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力拓科技公司“产学合作移动教学课程综合改革项目”项目
申报书
(A类)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5月
申报说明
1.本类别(A类)项目按学校申报和建设,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填表申报。

2.有志于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并已经进行过类似研究,或已经有
完善的研究计划,能够代表该课程在行业内的最新发展方向;
3.对移动教学云有一定研究,具备基本的移动教学云素养,已经尝试或准备尝试
一些移动教学方法;
4.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任务引
领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并能够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建设中;
5.有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经验,能够胜任移动微课件和精准课堂对多媒体
数字资源的制作要求;
6.确保能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一年;
7.校、院领导应大力支持教学创新及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力拓科技公司“产学合作移动教学课程综合改革项目”项目
申报书
(B类)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5月
申报说明
8.本类别(B类)项目按二级院系申报和建设,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填表申报。

9.有志于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并已经进行过类似研究,或已经有
完善的研究计划,能够代表该课程在行业内的最新发展方向;
10.对移动教学云有一定研究,具备基本的移动教学云素养,已经尝试或准备尝试
一些移动教学方法;
11.对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如翻转课堂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任务引
领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并能够将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课程建设中;
12.有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经验,能够胜任移动微课件和精准课堂对多媒体
数字资源的制作要求;
13.确保能按时完成项目的建设和交付,每个项目原则建设时间为一年;
14.校、院领导应大力支持教学创新及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

教育部2018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力拓科技公司“移动信息化教学
青年师资培训”项目
申报书
培训形式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负责人:_____________ _______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5月
申报说明
1.项目申报人为院校,由院校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人事处等一线教师培训管
理部门递交申请书;
2.学校领导应积极支持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优先考虑
具有创新发展思路的试点合作院校;
3.学校一次申报本校参训总人数不得小于100 人,除本校教师外,允许周边院
校教师参加培训(需由承办学校向周边学校发培训通知)。

4.由力拓科技公司提供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学校负责组织培训人员、提供场地
和设施,每场培训项目要求培训人数不得低于100人;
5.校企双方协商解决师资培养费用,原则上力拓科技公司负责师资培训的组织及
教学费用,学校负责师资差旅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