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风格——明清风格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是中国古典室内设计的代表,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以宫廷和富豪家庭为主要对象,追求华美、精致和讲究纹饰的特点。

下面将从家具、陈设和装饰艺术等方面详细介绍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

在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中,家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明清家具以檀木、紫檀木和鸡翅木为主要材料,具有华丽的雕刻工艺和精湛的木工技艺。

家具的造型多为传统的架构,强调稳定、实用和美观。

例如,明清时期的大红木床,常见于富豪家庭的卧室,床头雕刻着吉祥富贵的图案,床脚的龙头和蟠龙雕刻都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除了家具外,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还注重陈设的摆放和装饰品的选择。

摆设的艺术是明清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审美,还是社会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明清时期,家中常常摆放着各种文房四宝,如砚台、笔筒、文板等,以及各种名贵的陶瓷器和玉器。

这些陈设物品的选材和设计都体现了主人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在装饰艺术方面,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主要侧重于绘画和雕塑。

墙壁上常常挂着名家的山水画和花鸟画,营造出室内空间的雅致和和谐。

而雕塑作为另一种装饰手法,常常出现在家具和建筑的细节中,例如床头、窗花和楼梯扶手等地方。

这些雕塑作品以人物、动植物以及神话传说为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

总的来说,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以华丽、精致和讲究纹饰的特点著称。

家具的雕刻工艺精湛,摆设和装饰品选材讲究,绘画和雕塑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室内设计上注重光线利用和空间划分,营造出明亮、舒适和有序的居住环境。

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不仅为后世的中式室内设计提供了灵感,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中国室内设计 的风格演变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传统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注重对称、和谐、天人合一等理念 现代风格:以西方现代设计思想为基础注重简洁、实用、功能性等理念 融合方式: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 融合特点:传统与现代风格的融合使得室内设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
民国时期:中西合 璧室内设计开始融 入西方元素
当代中国:多元化 发展室内设计风格 多样注重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
中国室内设计 的发展历程
近代室内设计的兴起
19世纪末中国开始引进西方建筑和室内 设计
20世纪3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开始注重功 能性和实用性
20世纪初中国室内设计开始受到西方影 响
20世纪40年代中国室内设计开始注重装 饰性和艺术性
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体现
北方地区:以粗犷、豪放为主注重实用性 南方地区:以细腻、婉约为主注重装饰性 少数民族地区:以民族特色为主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现代室内设计:融合中西方元素注重创新与个性化
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生态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不同流派的风格特点与影响
传统中式风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注重对称、和谐、庄重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
现代简约风格:以简洁、实用、舒适为 主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空间感和线 条感。
欧式风格:以欧洲古典建筑风格为基础 注重华丽、典雅、高贵强调细节和装饰。
美式风格:以美国文化为基础注重自由、 随意、舒适强调实用性和舒适性。
中国室内设计发 展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解读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解读
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
中外对照简史
中国
云南元谋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 炎黄尧舜禹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
外国 史前时期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 古希腊 特洛伊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约前21世纪-----前3世纪
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 (汉与罗马当时世界文明的两极)
罗马帝国分裂 三世纪-----六世纪 文明举世无双 七世纪----十三世纪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军事上阿拉伯可以与唐一争高下) 郑和七下西洋 康乾盛世
5. 宗教建筑 明清时,汉、藏、回宗教建筑均有发展。 喇嘛教建筑在清代发展快:除北京外,西藏、甘肃、 内蒙等蒙藏族聚居的地区喇嘛教建筑尤多。此外。北京的 雍和宫、承德的外八庙等,也是成就很高的实例。 伊斯兰教建筑在明清已经发展得很具中国特色。基本 形式有2种:一种是内地回族礼拜寺;一种是维吾尔族的 礼拜寺。新疆香妃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群。吐 鲁番城东苏公塔礼拜寺可容千人做礼拜,并有风格独特的 砖塔苏公塔相配,无论是技术和艺术,都是值得称道的。
最早的遮蔽所
石桌和坟墓
最初的固定居民点
• 对人类文明具有重大发明或发现的关键是对火的 应用、语言的发明和农业的发展。在这三项发明中,农业 起着定居农耕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建造住屋的设计。 由于许多人用各种技术建造了比较耐久的建筑、村庄 和乡镇,于是逐渐形成了永久性的居民点。 所有这些发展在各个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它们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 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 古中国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 }
成与萌 长 芽 高与成 峰 熟 完与总 善 结
西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演化
古 欧 洲 中 世 纪 兴欧 运洲 动文 时艺 期复 可巴 可洛 时克 期与 洛 19 世 纪 中 期 近 现 代 时 期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

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一、本文概述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其室内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演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流变,从清末民初的西风东渐,到民国时期的中西合璧,再到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简约与中式新古典,梳理出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脉络。

我们将深入探讨各个时期室内设计风格的特点、成因及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案例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出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

本文还将关注室内设计风格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分析它们在推动室内设计风格演变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当今室内设计界提供有益的启示,推动中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和创新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流变,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变迁的推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这一过程中,室内设计风格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开始传入中国,对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产生了冲击。

一些富有的商人和官僚开始模仿西方的室内设计,引入了欧式家具、壁纸、地毯等装饰元素,形成了“西化”的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尤为盛行,成为了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追求时尚和现代化的象征。

20世纪初至中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一批留学归国的设计师的出现,中国室内设计开始逐渐摆脱单纯的模仿,开始融入本土元素和民族特色。

这一时期,设计师们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装饰纹样和家具形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求,成为了当时室内设计的主流。

20世纪后期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室内设计风格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的趋势。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作者:李亚茹来源:《人间》2016年第28期摘要:中国的室内设计在明清两代的时候就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都是利用对称的形式来布置厅堂。

早在明清时期先辈们就特别重视室内设计,直到今天这种复古的风格依旧被人们继续关注,效仿。

此论文就简短的来分析下明清时期的室内陈设与装饰风格。

关键词:明清时期;装饰;家具陈设中图分类号:J5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194-01一、明清室内陈设概述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开始建造房屋的那一刻起,室内家具就初步形成。

从商周到明清,家具陈设样式随着改朝换代不断变化着,室内陈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古人的起居生活。

“室内陈设”是什么,通俗来说就是经常被提及到的家具,照明,室内装饰织物,装饰工艺品,盆景,插花,挂饰,内饰和颜色,不同风格的门窗加上不同纹理的墙面装饰,搭配精致窗帘杆,流苏腰带,使得空间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室内陈设”,则是本论文探索认识的主体,室内陈设与古建筑之间的连接。

元佑宫,平房瓦舍,这么多的建筑形式陈设各异。

简单的几千字把所有内容详细说清,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只能捕捉其中一两个点。

二、明清住宅格局明清时期住宅格局一是以京式四合院为代表;二是以苏式住宅风格为代表。

就以北京四合院来说,典型的方形布局,由房屋和墙包围,正房坐北朝南,规模最大,也在最重要的方位上,两边为东西两厢房,在明清时代人们认为正门朝向院子的东南角最吉利,轴线对称是北京住宅建筑的典型代表,四合院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院和内院。

卧室是传统居住空间的中心地带,家居摆设需要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私密性强。

一些空间大的四合院中,正房后面有一个后罩房用来给妻子、女儿或女佣等女眷居住,通常户主或长辈住在向北的房子的东西卧室,院子东边卧室就是大厅的东侧,给年轻一代的男性晚辈居住,女性晚辈则住在西厢房。

厅堂是北京四合院非常重要的室内空间,在中国古代较早形成了前堂后寝的空间格局。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室内设计风格

明清时期民居的室内设计摘要:明清时期民居的室内设计主要由室内陈设和室内空间形态两大部分构成。

本论文主要的以明清传统民居徽州民居为例,讲述明清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探讨室内空间形态和室内陈设两个不同体系对于民居的影响。

关键词:室内陈设明清民居室内设计一简述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家具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家具的发展方向。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满足了正常的吃穿外,家具也开始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居住空间矮小,人们主要是席地而坐.为了避免潮湿、寒冷,在地面上铺设兽皮,干草.最早的家具—-席就产生了。

夏商周时期是家具的萌芽时期.在夏商周时期,人们最主要的方式是祭祀活动,通过祭祀活动来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所以部分礼器就起到了置物储存的作用。

青铜器达到鼎盛时期,并且出现了髹漆镶嵌家具。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呈现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家具一改商周时期的神秘庄重,春秋时期的家具精雕细琢,集绘画、雕刻于一身。

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鲁班这样高超的工匠,并且炼铁技术的发展也为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具的品种增多.生为漆器所代替,漆髹饰的出现,一则是为了美观,显示身份,二则是为了对家具的保护。

室内在中轴线上建有门堂两座主要建筑,没坐建筑的平面布置均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两汉时期,仍然是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漆木家具占主导地位,汉时期,以床榻为中心,经济的发展使建筑技术日益精湛,出现砖木结构,居室才用了帷帐,出现了屏风.民居建筑在结构类型、单体和组合等方面都达到相当成熟的状态。

中型以上的住宅都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并以四合院组成的建筑群体为基本单位。

中型大住宅用回廊包围起来的封闭式四合院。

东汉时期,在技术上已经使用了砖墙,也出现了木构架的几种形式,包括抬梁、穿斗式、干阑、井干结构等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出现了新的起居习惯,为隋唐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与席地而坐并存,席地而坐仍占主导地位。

室内设计简史 明清时期

室内设计简史 明清时期

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
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 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图案纹饰多样,善于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图案,尤其喜
欢使用有寓意的吉样图案。 形制严密,有明确的等级明确的规定。不同等级彩画在内容、
格式、设色上有不同的要求。
明清时期家具与陈设
园林特点
庭院错落
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藏
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
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 承,沿袭不衰
明清时期室内装饰与装修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 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
官式建筑
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 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 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
•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
材最精。
故宫
故宫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两侧。 作为整个体系重点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整个建筑群的高潮。其中以 太和殿尺度最大,用材最精,凸现了尊贵的地位。它是统治者举行重大仪式 (如皇帝登基、诞辰、出兵征伐及春节庆典)的地方。 规划特点: 太和殿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5间的高体制。 采用了3万多平米的、可容万人盛典的巨大殿庭。
在殿与庭的处理上,太和殿殿身没有凸入殿庭,前檐几乎与殿庭北 墙拉平,
由此保持了殿庭的最大深度和规整形态。 恰当的安排了殿庭的辅助建筑和陈列小品。
太和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室内装饰与装修
明清室内装饰装修规制区分严格。 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区分。
官式建筑
以北京为中心,流行于华北地区的建筑。包括宫殿、坛 庙、园林和王府,甚至包括受其影响民居和店铺。
特点:承袭唐宋传统,形成相对稳定、水平极高的体系。 民间建筑
民间工匠建造、受传统做法影响少的建筑。包括民间的 祠堂、寺观、民居。
北京的规划布局,以一条贯穿南北长达7.5km的中轴线为基 准,构思的核心是使宫殿、御花园居全城核心。
充分体现皇权至上,符合封建礼制的规范。
都城
紫禁城前期部分由南向北,形成7个庭院, 主要建筑全部位于轴线,次要建筑则配置于 两侧。
体系重点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 三大殿东西约236m,南北长426m,周围 以廊庑、殿门及体仁、弘义两阁等围成殿庭 三大殿依次配置,其中的太和殿尺度最大用 材最精。
中国建筑(室内)装饰简史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阶段
明清时期
01 建筑空间的发展状况 02 建筑装饰 03 家具与陈设
一 都城与宫殿
明清的都城与宫殿,均极力体现皇权至上的思想,由于集中 财力、物力和优秀的工匠,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了北京城。明清北京城,以宫城 (紫禁城)为中心,向外为皇城,再向外为内城,为三重城 垣的结构。
红色调剂。明代彩画以纯净偏绿的调子为主,故有 宁静、淡雅的风格,
清代彩画的特点:
色彩反差大,因而具有华美艳丽的特点。清代彩画往住直接 用原色,主要是因为采取几个有效的办法:一是退晕,使色 阶变化有层次,不突然;二是使用黑白色,因为黑白色是中 性色,能与任何颜色协调共处;三是使用金色。金色属光泽 色,能反射周围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风格
各地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具风格。

其中以苏州、广州、北京制作的家具最为著名,“苏作”、“广作”和“京作”被称为明清家具三大流派。

一.“苏作”家具格调大方
“苏作”家具是指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生产的家具。

“苏作”家具历史悠久,名扬
中外的明式家具即以“苏作”家具为主。

明代“苏作”
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
例适度,精于用材。

与“京作”、“广作”相比,硬木
来源不及它们充裕,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
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
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很常见。

这种技术费工费时,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

进入清代以后,苏式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式家具超越。

总的来看,苏式家具的最大特点是造型上的轻与小和装饰上的简与秀,不如广式家具浑厚凝重,满身雕饰。

“苏作”家具常用小面积的浮雕、线刻、嵌木、嵌石等手法,题材多取自名人画稿,常用山水、花鸟、松、竹、梅等图案,并喜用草龙、方花纹、灵芝纹、鱼草纹及缠枝莲等图案。

二.“广作”家具技艺独特
广州地区制作的家具被称为“广作”家具。

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
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两广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

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式家具的发展,清中期以后,“广作”家具异军突起,超过了苏式家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

“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料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豪华气派。

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受西方建筑装饰风格影响较大,多为中西合璧之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式家具中的镶嵌技艺独特,堪称一绝。

三.气派豪华
“京作”家具不是指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

由于宫廷造办处财
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
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
求华丽,镶嵌金、银、玉、
象牙、珐琅等珍贵材料,
非其他家具可比,使“京
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
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

另外,由于过分追求奢华和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使其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四、明清装饰概述
明清装饰特征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具体表现,造型语言主要体现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

包括比例、结构、空间、以实构虚、形、线、疏密、节奏、力等。

其次装饰布局主要体现功能与审美结合的灵活性、多样性、程式性,装饰布局的形式可分为三种,一是装饰造型与材质纹饰相组合,二是,装饰造型与局部精饰相组合,三十在装饰造型上通体繁饰,再次装饰内容约定特定的文化内涵。

(一)明清装饰的内容
明清装饰内容已经成为一种约定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包括:结构型装饰纹样、花鸟虫鱼、历史故事与神化传说、反映民俗心态的内容。

明清家具装饰在效果方面而言,寓
于造型之中,显于造型之表,装饰
的部位多在立面的领、肩、档、角、
裙、足等处,用刻线、起鼓、镂空、
浮雕,圆雕等手法,略加雕饰。


“牙花”、“边花”、“团花”、
“足花”等。

“牙花”,牙子为结构附件左右对称,在小三角上变化多端,外缘有多种曲线,内加雕刻,或刻线、或镂花、或浮雕,进行不同纹样的装饰。

“边花”、“团花”在桌肩、柜裙、椅背等处,时有简练的镂刻装饰,“石花”在桌椅几案的足部,时有回纹如意等简单的刻饰,如著“绣履”。

或模拟雕形,如绣墩、台架等类,雕饰略多,但装饰精练扼要,不失朴素大方,以清秀雅致见长。

雕饰纹样仿古变化,有夔龙、蟠螭、夔凤、云纹、缠枝花、卷草、连环纹等。

时兴纹样,有团花吉字、锦纹、花草、鸟兽等,所有装饰以简练大方雅致取胜。

装饰纹样也浩如烟海,不胜枚举,在这选取24种:缠枝纹、忍冬纹、莲花纹、竹子纹、菊花纹、灵芝纹、石榴纹、牡丹花纹、云纹、回纹、方胜纹、八吉纹、纹、如意纹、博古纹、起麟纹、蝙蝠纹、鹤纹、象纹、龙纹、螭纹、凤纹、八仙纹、耕读渔樵四民乐。

[①]
这些装饰纹样大多用在家具的装饰之上,对于门窗也有较多的装饰运用,且门窗也有自己独特的纹饰。

(二)明清装饰的特点
明清装饰符号语言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她的设计理念和思想直接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观和思想。

其不论是直线,还是曲线,都共同具有流畅、挺秀的特色。

特别是明清家具中苏式的以线造型的
艺术语言,给人感受最强烈的常常是形体,线造型的线条美(曲线的美柔),在家具中线成为一种艺术语言,是我们民族艺术悠久的传统。

在具体风格上明清家具中也主要通过实体造型而展现线型装饰,另外是赋予形体上,运用不用工艺方法来装饰纹样。

(三)明清装饰的含义
明清家具运用不同的装饰语言以结构上的合理化与造型上的艺术化,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

并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一)现代装饰的内容和内涵
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提出了功能至上的观点,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先驱们,在现代设计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创造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设计理念,使用简洁的语言、实用和便于批量生产的的特点为现代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和经济,以及更为新颖的设计、生活思想理念。

同时也创造了全新的、单纯的、干净的审美感受。

现代主义设计也很快以一种国际风格在不同国家、民族、肤色、文化传统中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中国的现代设计也是在20世纪前叶从其引进而来。

在功能主义和人性化的口号下出现了以简洁、明快、实用为语言的设计。

也充分展现了一种国际化的人文风格。

(二)现代装饰与明清装饰的关系和必要性
现代装饰符号多为简约、轻快的环境塑造有
关,其不及小节、没有束缚,让自由不受承重
墙的限制。

而且工艺制作相对简单,造价低廉,
也被在生活环境中压力较重的工薪阶层所喜
爱,接受。

但是若在选材方面过于仓促,那么
简约风格很容易沦为一种简单的设计。

明清装饰符号语言较现代装饰符号语言复杂,
且从其发展到现代一直以手工制作为尚,虽然其装饰符号唯美、清雅,从里至外都透出一种文化的气息和传统的继承。

但其造价和选材相对高昂和苛刻,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所不能接受。

由此,我们在现代科技和生活文化急需再次提高的时刻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明清文化并将其高雅的文化气息传承并被普遍是必要的。

让更多的人在便利的同时感到幸福,精神上有一种归属感。

明清家具要求其作为建筑内部的物件(部件)必须应与建筑的整体布局和格调的协调。

家具的设计依人体学为依据要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还要在比例、结构、空间、疏密、节奏、形、线和力的处理上体现一种造型美学法则。

传统空间在现代的可继承性里,从空间的划分的角度来进行传统空间在现代空间的可继承性的分析,“柱体”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环境。

人们除了用“墙体”、“柱子”来进行空间划分之外,他们还聪明的想到“轩”,“家具”和“陈设品”来完成室内空间的划分,这种空间划分是通过人的意识来完成的。

在现代,像这种通过视觉启示和心理暗示所形成的空间称为“虚拟空间”这种划分划分空间的方式,不仅取得了实际的效果,而且还能保持空间的连续性,而在墙体、柱子、轩、家具、陈设品中是明清装饰符号语言主要的表达地区,物体,区域,运用现代的风俗习惯发展的思想去表示(达)家具陈设品在环境空间中的意义和审美趣味协调各种物品装饰符号语言之间的关系以使其更加统一,协调,已完成现代的中庸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