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配制、标定及复标记录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氯酸滴定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完整word版)高氯酸滴定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高氯酸滴定液配制操作规程,正确配制。

范围:适用于QC高氯酸滴定液的配制。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1. 本标准引自《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

2. 程序2.1. 仪器:药物天平、量筒、烧杯、玻棒。

2.2. 试剂:无水冰醋酸、水、醋酐、高氯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晶紫指示剂、二氧六环、异丙醇、丙二醇、甲基橙—二甲苯蓝。

2.3. 操作方法: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SOP-QC-000-01)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0.2%。

2.4.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 /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如需用高氯酸滴定液(0.05或0.02mol /L)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用无水冰醋酸稀释制成。

并标定浓度。

本液也可用二氧六环配制。

取高氯酸(70%-72%)8.5ml,加异丙醇100ml溶解后,再加二氧六环稀释至1000ml。

标定时,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丙二醇25ml与异丙醇5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二氧六环30ml与甲基橙—二甲苯蓝FF混合指示液数标准操作规程滴,用本液滴定至由绿色变为蓝灰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即得。

2.5. 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 /L)按下式计算:2.204)()/(01⨯-=V V M l mol C 式中:M 为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mg):V 1为标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V 0为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204.2为与每1ml 的高氯酸滴定液(1.000mol /L)相当的mg 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复标记录

标准溶液配制标定及复标记录
称量与标定计算结果
称量计算
标定平均F值
相对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








称量计算
复标平均F值
相对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
标准溶液F值
二次相对偏差
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
有效期至
年月日
备注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复标记录
标准溶液名称
硫酸铈滴定液
浓度
0.1mol/L
数量
标定用基准物名称
基准草酸钠
级别
配制时间
年月日
标定方法
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根据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的消耗量,算出本液浓度,即得。
初标
标定平均F值
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1%)
复标
标定平均F值
相对平均偏差(不得大于0.1%)
标准溶液F值
二次相对偏差
(不得大于0.1%)
有效期至
年月日
备注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复标记录
标准溶液名称
氢氧化钠滴定液
浓度
数量
标定用基准物名称
年月日
标定人
复标时间
年月日
复标人
配制方法
取碘g,加碘化钾g与水ml溶解后,加盐酸滴与水适量使成ml,摇匀,滤过。
标定方法
精密量取本液25ml,置碘量瓶中,加水100ml与盐酸溶液(9→100)1ml,轻摇混匀,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配制与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标定与复标工作。

四、职责:质量检验主任、滴定液配制人、复标人、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五、操作程序:1、试剂:(1)高锰酸钾(2)基准草酸钠(3)硫酸(4)纯化水2、仪器和用具(1)天平(2)称量瓶(3)50mL酸式滴定管(4)量筒250mL 25mL 10mL (5)吸量管(6)滴定架⑺烧杯⑻干燥器⑼温度计3、分子式和分子量:KMnO4158.034、配制浓度所需溶质量及体积3.16g→1000ml配制: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

5、反应原理2KMnO4 +3H2SO4+5Na2C2O4→2MnSO4+K2SO4+5Na2SO4+8H2O+10CO2↑6、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25ml与硫酸10ml,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待退色后,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退;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每1ml的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6.70mg的草酸钠。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草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如需用高锰酸钾酸滴定液(0.002mol/L)时,可取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加水稀释,煮沸,放冷,必要时滤过,再标定浓度。

7、计算公式C(mol/L)=M/V×335.0式中:M 为基准草酸钠的称取量(mg);V 为本滴定液的消耗量(ml);335.0 为与每1ml的高锰酸钾滴定液(1.000mol/L)相当的以mg表示的草酸钠的质量。

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标配操作规程

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标配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程规定了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配制标定的操作内容和方法。

1.2本规程适用于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和操作。

2.引用标准2.1《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2.2《中国药品检验操作规范》2010年版3.操作内容与方法3.1仪器用具电热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感量0.1mg)、称量瓶、量杯、量筒、移液管、棕色具塞玻璃瓶、取样勺、滴定管。

3.2试药与试液高氯酸(AR)、冰醋酸(AR)、醋酐(AR)、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结晶紫指示液。

3.3配制3.3.1分子式:HC1O分子量:100.4643.3.2欲配浓度:10.05g→1000ml3.3.3操作: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附录ⅧM第一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3.4标定与复标3.4.1取在105℃于干燥至恒重的其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3.4.2本滴定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mC(mol/L)=(V1-V2)×204.2式中 m为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mg);V1为标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V2为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204.2为与每1ml的高氯酸液(1.000mol/L)相当的以毫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2020版《中国药典》高氯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高氯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

一、目的:配制、标定操作内容、方法与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和标定操作。

三、职责:化验室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1、仪器与用具: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万分之一)、锥形瓶(250m1)、量筒(500ml 、1000m1)、滴定管(50.0m1、A 级)、取样勺、称量瓶、刻度管(25ml )2、试药与试液:2.1高氯酸(AR)2.2无水冰醋酸(AR)2.3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2.4结晶紫指示液(见EK/SOP-QC8003指示剂与指示液配制操作规程)3、配制:3.1分子式:HClO 4 分子量:100.463.2预配浓度10.05→1000ml3.3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 水加醋酐5.22ml )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 ,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 ,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 ,摇匀,放置24小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见EK/SOP-QC7008水分检验操作规程)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4、标定与复标:4.1原理:4 + KClO 4 4.24.2.1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 0.16g ,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 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浓度,即得。

4.2.2如需用高氯酸滴定液(0.05mol/L 或0.02mol/L )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用无水冰醋酸稀释制成,并标定浓度。

4.2.3本液也可用二氧六环配制:取高氯酸 (70%~72%)8.5ml ,加异丙醇100ml 溶解后,再加二氧六环稀释至1000ml 。

18-高氯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18-高氯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

高氯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制订高氯酸滴定液配制和标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高氯酸滴定液(0.1 mol/L)的配制和标定。

责任:检验室人员按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执行.程序:1。

仪器及用具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干燥箱、容量瓶、具塞锥形瓶、刻度吸管、量筒、滴定管等。

2.试剂及试液高氯酸、冰醋酸、醋酐、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结晶紫指示液.3.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

22ml)750 ml,加入高氯酸[70-72%(g/g )] 8.5 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 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 ml,摇匀,放置24小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费休氏水份测定法(按药典附录项下的SOP)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反复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

2%.4.标定4。

1取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

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 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4.2如需用高氯酸滴定液(0。

05 mol/L或0。

02 mol/L)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用无水冰醋酸稀释制成,并标定浓度。

5。

结果计算:644444/064)(O H KHC HClO O H KHC HClO T V V W F ⨯-=式中:F 表示滴定液的校正因子.W 表示基准物的取样量.V 表示基准物消耗滴定液的体积。

V 0表示空白消耗滴定液的体积。

T 表示滴定度.6。

注意事项6.1非水溶液滴定,所用仪器、试剂均不得含有水分,实验室内要绝对防止氨气. 6。

2冰醋酸试剂一般都含有水分,可加入醋酐脱水,反应如下:CH 3C =O O + H 2O → 2CH 3COOHCH 3C =O但必须注意不能直接将醋酐加至高氯酸中,因高氯酸与醋酐混合,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故配制时应先用冰醋酸将高氯酸稀释后,再缓缓滴加醋酐. 6。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与标定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与标定

高氯酸滴定液(L)的配制与标定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750ml,加入高氯酸(70%~72%),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4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需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

市售高氯酸为含HCl0
%~%的水溶液,故需加入计算量的醋酐除去水分。


4
%、相对密度的高氯酸,则为如,配制高氯酸(/L)溶液1000ml,需要含HCl0
4
除去高氯酸中的水分应加入相对密度、含量为%的醋酐体积为:
标定:《中国药典》使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高氯酸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

标定方法为: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高氯酸滴定液(L)相当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相当于1mo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分子量为,1mol的HCl0
4
所以1ml高氯酸滴定液(L)相当于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滴定液浓度的计算公式
为:
W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样量(g);
为滴定和空白试验时消耗高氯酸滴定液的体积(ml)。

V和V
由于冰醋酸的膨胀系数较大,所以若滴定样品和标定高氯酸滴定液时的温度差别超过10℃时,重新进行标定,若未超过10℃时,应对温度引起体积的改变进行校正。

高氯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745

高氯酸滴定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745

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高氯酸滴定液(0.1mol/L)配制与标定的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准确。

2 适用范围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的配制、标定与复标。

3 责任者质管部QC检验人员。

4 内容4.1 误差要求4.2 试剂与仪器a 指示剂:结晶紫指示液b 基准试剂: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c 具塞三角瓶(150ml),滴定管(10ml)4.3 配制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h。

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SOP-QC-720)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醋酐调节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4.4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 ,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 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20.42mg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如需使用高氯酸滴定液(0.05mol/L 或0.02mol/L )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用无水冰醋酸稀释制成,并标定浓度。

本液也可用二氧六环配制。

取高氯酸(70%~72%)8.5ml ,加异丙醇100ml 溶解后,再加二氧六环稀释至1000ml 。

标定时,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 ,精密称定,加丙二醇25ml 与异丙醇5ml ,加热使溶解,放冷,加二氧六环30ml 与甲基橙-二甲苯蓝FF 混合指示液数滴,用本液滴定至由绿色变为蓝灰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即得。

4.5 高氯酸滴定液的浓度C (mol/L )按下式计算:C (mol/L )=2.204)V V (M 01S⨯-式中: Ms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取量(mg )V 1:标定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 V 0:空白试验中本滴定液的用量(ml )204.2:每1ml 的高氯酸滴定液(1.000mol/L )相当的以mg 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精密称定,加无水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剂1滴,用本液滴定至蓝色,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如需用高氯酸钠滴定液(0.05mol/L)或(0.02mol/L)时,可取高氯酸滴定液(0.1mol/L)加无水冰醋酸稀释制成。
(3)W3= g V3= ml C3= mol/L
平均值:C=mol/L相对偏差:D=
滴定液复标记录
基准试剂恒重温度:℃恒重时间:h室温:℃湿度:%
天平编号:滴定管编号:
滴定管初读数:ml滴定管的末读数:ml
T:20.42mg/mlV0=ml
(1)W1= gV1=mlC1=mol/L
(2)W2= gV2=mlC2=mol/L
滴定液名称: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浓度校正因子F:
配制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
基准试剂名称:邻苯二甲酸氢钾含量:生产厂家:批号:
指示剂名称:结晶紫滴定液
配制方法:取无水冰醋酸(按含水量计,每1g水加醋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醋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
配据:《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滴定液标定记录
基准试剂恒重温度:℃恒重时间:h室温:℃湿度:%
天平编号:滴定管编号:
滴定管初读数:ml滴定管的末读数:ml
T:20.42mg/mlV0=ml
(1)W1= gV1=mlC1=mol/L
(2)W2= gV2=mlC2=mol/L
(3)W3=gV3= ml C3=mol/L
平均值:C=mol/L相对偏差:D=
两人相对偏差:D=两人平均值:C=mol/L
浓度校正因子F=
标定人:复核人:标定日期:年月日
复标人:复核人:复标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