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苏科版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苏科版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的答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第一单元分数

1.1 课时作业一答案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1)3/4,2/3哪一个大? 3/4大。

(2)与1/2相等的分数有哪些?2/4,4/8等都与1/2相等。

2. 分数的比较

(1)比较大小:同分母或同分子的比较,可转化为比较分子或比较分母的大小。异分母的比较,通分后比较分子大小。

(2)练习:比较大小:4/5与5/6。

由于5/5=1,所以5/6>4/5。

1.2 课时作业二答案

1. 分数的加减

(1)同分母加减法:分别加减分子。

(2)异分母加减法:通分后,分别加减分子。

2. 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1.3 课时作业三答案

1. 分数的乘除

(1)分数的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分数的除法:分子乘以被除数的倒数,分母乘以除数。

2. 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二、第二单元代数初步

2.1 课时作业一答案

1. 代数的基本概念

代数:研究运算、未知数和代数式的一门数学分支。代数应用广泛,包括数学、物理等各个领域。

2.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一类数学式子,包括未知量、常量和运算符。

3. 代数式的运算

代数式的加减法:将同类项合并即可。

练习:将以下代数式进行合并。

2x+3x=5x

4y-6y=-2y

4a+5b-3a-4b=a+b

2.2 课时作业二答案

1. 代数式的乘法

代数式的乘法:将各项分别相乘并合并同类项。

2. 特殊的代数式

单项式:只有一项的代数式。

多项式: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的代数式。

练习:将以下代数式分类。

2x:单项式

2x+3y:多项式

3x^2+2x+1:多项式

2.3 课时作业三答案

1. 代数式的除法

代数式的除法:将除数从被除式中提出,进行约分。

2.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将多项式表示为若干个单项式的乘积的过程。练习:将以下多项式分解。

3x^2+3x=3x(x+1)

6x^2-2x=2x(3x-1)

三、第三单元方程式初步

3.1 课时作业一答案

1. 方程的基本概念

方程:等式两边各有一个未知数的运算式。

2. 解方程的方法

解方程:将方程的未知数求出来的过程。

解方程的步骤:合并同类项,移项,系数化为1,检验解。

练习:求出以下方程的解。

2x-3=7

2(x+2)=12

3.2 课时作业二答案

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形如ax+b=0的方程。

解法:移项,系数化为1。

2. 实际应用中的方程

运用方程式求解实际问题,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式,引申为代数方程应用问题。

练习:用方程式求解以下问题。

Linda现在7岁,她的妈妈比她大18岁,求她的妈妈的年龄。

解:设她的妈妈年龄为x,则x-18=7,解得x=25,所以她的妈妈年龄为25岁。

3.3 课时作业三答案

1.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含有两个未知量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求解方法:消元法或代入法。

2. 实际应用中的方程组

能够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同样可以用代数方程组应用问题求解。

练习:用方程组求解以下问题。

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12,它们的差是2,求这两个数的值。

解:设这两个数为x和y,则可列出方程组为{x+y=12,x-y=2},解得x=7,y=5,所以这两个数的值分别为7和5。

本文对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的答案做了详细的讲解,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1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探索例题和同步练习(含练习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探索 【直线平行的条件和性质】 【学习目标】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2.会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基础知识梳理】 1.如图,同位角的是; 内错角的是; 同旁内角的是. 2.直线平行的条件:(1)基本事实:,两直线平行; (2)定理:,两直线平行; (3)定理:,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1)基本事实:两直线平行,; (2)定理:两直线平行,; (3)定理:两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 一、三线八角模型 例1:如图所示,同位角一共有对,分别是;内错角一共有对,分别是;同旁内角一共有对,分别是. 【变式】 已知:如图是一个跳棋棋盘,其游戏规则是:一个棋子从某一个起始角开始,经过若干步跳动以后,到达终点角.跳动时,每一步只能跳到它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位置上.例如:从起始位置∠1跳到终点位置∠3写出其中两种不同路径,路径1:∠1一同旁内角→∠9一内错角→∠3.路径2:∠1一内错角→∠12一内错角→∠6一同位角→∠10一同旁内角→∠3. 试一试:(1)从起始∠1跳到终点角∠8; (2)从起始角∠1依次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顺序跳,能否跳到终点∠8? 二、平行线的判定 例2: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给出四个条件:①∠1=∠2;②∠3=∠4:③∠A=∠DCE;④∠D+∠ABD=180°.其中能判断AB∥CD的有.(填写所有满足条件的序号) 三、平行线的性质

例3:如图,图1是AD∥BC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折叠并压平,再沿BF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CFE=18°,求图2中∠AEF的度数. 【变式】 如图,AB⊥BC,DC⊥BC,E是BC上一点,EM⊥EN,∠EMA和∠END的平分线交于点F,求∠F的度数. 四、综合运用 例4:填空并完成以下证明: 已知,如图,∠1=∠ACB,∠2=∠3,FH⊥AB于H,求证:CD⊥AB. 证明:FH⊥AB(已知) ∴∠BHF=. ∵∠1=∠ACB(已知) ∴DE∥BC() ∴∠2=.() ∵∠2=∠3(已知) ∴∠3=.() ∴CD∥FH() ∴∠BDC=∠BHF=.°() ∴CD⊥AB. 例5:(1)如图(1),若∠B+∠D=∠BED,试猜想AB与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要想得到AB∥CD,则∠1、∠2、∠3之间应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说明理由. 【变式】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苏科版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苏科版课时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的答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第一单元分数 1.1 课时作业一答案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1)3/4,2/3哪一个大? 3/4大。 (2)与1/2相等的分数有哪些?2/4,4/8等都与1/2相等。 2. 分数的比较 (1)比较大小:同分母或同分子的比较,可转化为比较分子或比较分母的大小。异分母的比较,通分后比较分子大小。 (2)练习:比较大小:4/5与5/6。 由于5/5=1,所以5/6>4/5。 1.2 课时作业二答案 1. 分数的加减 (1)同分母加减法:分别加减分子。 (2)异分母加减法:通分后,分别加减分子。

2. 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1.3 课时作业三答案 1. 分数的乘除 (1)分数的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分数的除法:分子乘以被除数的倒数,分母乘以除数。 2. 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二、第二单元代数初步 2.1 课时作业一答案 1. 代数的基本概念 代数:研究运算、未知数和代数式的一门数学分支。代数应用广泛,包括数学、物理等各个领域。 2. 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用数学符号表示的一类数学式子,包括未知量、常量和运算符。 3. 代数式的运算 代数式的加减法:将同类项合并即可。 练习:将以下代数式进行合并。

2x+3x=5x 4y-6y=-2y 4a+5b-3a-4b=a+b 2.2 课时作业二答案 1. 代数式的乘法 代数式的乘法:将各项分别相乘并合并同类项。 2. 特殊的代数式 单项式:只有一项的代数式。 多项式:由多个单项式相加或相减而成的代数式。 练习:将以下代数式分类。 2x:单项式 2x+3y:多项式 3x^2+2x+1:多项式 2.3 课时作业三答案 1. 代数式的除法 代数式的除法:将除数从被除式中提出,进行约分。 2.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将多项式表示为若干个单项式的乘积的过程。练习:将以下多项式分解。 3x^2+3x=3x(x+1) 6x^2-2x=2x(3x-1)

[数学课时作业本七上答案]课时作业本七下数学答案江苏版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上答案

[数学课时作业本七上答案(d右an)]课时作业本七下数学答案江苏版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上答案 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kOngjidn)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下面是范文小编整理的课时(kPsh。作业本七下数学答案江苏版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上答案,供大家参考!课时作业本七下数学答案江苏版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以下(yixid)“禁毒(jindd)"、“和平"、“禁毒志愿者"、“节 水〞这四个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是小华画的正方形风筝图案,他以图中的对角线AB所在直线为对称轴,在对角线的下方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得新的风筝图案成为轴对称图形,那么此轴对称图形是() 3.在以下某品牌T恤的四个洗涤说明图案的设计中,没有运用旋转或轴对称知识的是() 4.以下现象属于旋转的是() A.摩托车在急刹车时向前滑动 B.飞机飞向空中的过程 C.幸运大转盘转动的过程 D.笔直的铁轨上奔驰而过的火车 5.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按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那么展开后图形是() 6.如图,三角形乙是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那么其旋转中心是()

A.M点 B.N点 C.P点 D.Q点 7.以下不是图形的旋转、平移、轴对称的共同特征的是() A.对应线段与对应角不变 B.图形的大小不变 C.图形的形状不变 D.对应线段平行 8•假设点A距离直线L1.5cm,那么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距离 直线l() A.1.5cm B.3cm C.2cm D.无法确定 9.如图①所示,魔术师把4张扑克牌放在桌子上,然后蒙住眼睛,请一位观众 上台,把某一张扑克牌旋转180°,魔术师解除蒙眼的道具后,看到4张扑克牌如 图②所示,他很快确定了哪一张牌被旋转过,那么被旋转的是() A.方块4 B.黑桃5 C.梅花6 D.红桃7 1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ZCAB=65°,将三角形ABC在平面内绕点A旋转 到三角形AB'C'的位置,使CC‘〃AB,那么旋转角的度数为() A.35° B.40° C.50° D.4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1.如图,AB左边是计算器上的数字“5",以直线AB为对称轴,那么与数字 “5〞成轴对称的数字是. 12.我国传统木质结构房屋,窗户常用各种图案装饰,如下图是一种常见的图 案,这个图案有条对称轴. 13.如下图的乙树是由甲树经过变换得到的.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202105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202105 1. 如图,∠1的邻补角是(). [单选题] * 本题的图 (A)∠AOC (B)∠BOC和∠AOF (C)∠AOF (A)∠BOE和∠AOF(正确答案) 2. 4的平方根是()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C. 4 D. 2 3. 1.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单选题] * A. B.(正确答案) C. D. 4.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 () [单选题] * A. 0个 B. 1个(正确答案) C. 2个 D. 3个

5.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 [单选题] * A.恰好相同(正确答案) B.恰好相反 C.互相垂直 D.夹角为100° 6. 的平方根是() [单选题] * A(正确答案) B C D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已知线段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C.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答案) 8. 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CM是AB边上的中线,点C到边AB所在直线的距离是() [单选题] *

本题的图 A.线段CA的长度 B.线段CM的长度 C.线段CD的长度(正确答案) D.线段CB的长度 9.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单选题] * A B C(正确答案) D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本答案参考

统计调查(1) [知识梳理] 1、全体对象 2、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具体数据百分比交化趋势 [课堂作业] 1、C 2、 D 3、 C 4、 1080 5、 (1) 6 20 30 (2) 3 12

统计调查(2) [知识梳理] 1、部分对象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3、简单随机抽样 [课堂作业] 1、B 2、A 3、C 4、七年级980名新生的视力情况 一个班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 5、(1)被调查的有330÷22%=1500(人), a=1500-450-420-330=300 (2) 360°×450/1500×100%=108° (3)∵12~35岁的网瘾人数约为2 000万, ∴12~23岁的网瘾人数约为2 000×300+450=1000(万) [课后作业] 6、 C 7、 C 8、 A 9、 520 10、 1200

11、292 12、(1)总体是全校同学喜欢球类运动的情况样本是小明所在班的43名同学喜欢球类运动的情况 (2)不合适理由略 13、(1)8÷16%=50(名) (2)略 (3) 360°×(10÷50)=72° (4) 500×(12- 50)=120(名) 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本答案参考(三)直方图 [知识梳理] 1、个数 2、(1)最大值最小值 (2)组距组数 (3)频数分布表 (4)频数分布直方图 [课堂作业] 1、C 2、 C 3、 B 4、 15 5、 (1) 8 5 (2) 155

七下苏科版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七下苏科版数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1、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正确答案) tanθ>0,则θ是第()象限角。* 第一象限(正确答案) 第二象限 2、6.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能引出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单选题]* A.七 B.八 C.九 D.十(正确答案) 3、8.一个面积为120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米,苗圃长是()[单选题] * A 10 B 12(正确答案) C 13 D 14

4、4.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单选题]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同旁内角互补(正确答案) 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垂线段最短 5、9.点(-3,4)到y轴的距离是()[单选题] * A.3(正确答案) B.4 C.-3 D.-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正确答案) B.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 C.-a一定是负数 D.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7、从3点到6点,分针旋转了多少度?[单选题] * 90°

-1080°(正确答案) -90° 8、18.如果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4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单选题] * A.2cm B.6cm C.2或6cm(正确答案) D.无法确定 9、要使多项式不含的一次项,则与的关系是()[单选题] * A. 相等(正确答案) B. 互为相反数 C. 互为倒数 D. 乘积为1 10、22.如果|x|=2,那么x=()[单选题] * A.2 B.﹣2 C.2或﹣2(正确答案)

11、9.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 [单选题] * A+3m B+2m C-3m(正确答案) D-2m 12、44、如图,AC、BD相交于点E,AB=DC,AC=DB,则图中有全等三角形()[单选题] * A.1对 B.2对 C.3对(正确答案) D.4对 13、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 A.“向东10米”与“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B.如果气球上升25米记作+25米,那么-15米的意义就是下降-15米 C.如果气温下降6℃,记为-6℃,那么+8℃的意义就是下降8℃ D.若将高1米设为标准0,高20米记作+20米,那么-05米所表示的高是95米(正确答案)

05网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

05网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平行线的性质 [知识梳理] 1、相等 2、相等 3、互补 [课堂作业] 1、C 2、B 3、139°10' 4、35° 5、∵EF//BC, ∴∠BAF= 180°- ∠B=100°. ∵AC平分∠BAF, ∴∠CAF=1/2∠BAF=50°, ∵EF//BC, ∴∠C=∠CAF-50° [课后作业]6、B 7、B 8、A 9、34° 10、70° 11、∠BEF=40°,∠DEG= 50°

12、由题意知AB//CD,AD//BC, ∴∠A+∠D=180°,∠A+∠B=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D.同理可得∠A=∠C 13、AB//DC 理由:∵AD//BC, ∴∠DAB=∠3=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0°,∴∠CAB=∠DAB-∠1=80°-30°=50° ∵∠2=50°,∴∠2=∠CAB.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4、(1) ∠BED=∠B+∠D 理由: 过点E向右作EF//AB. ∴∠B=∠BE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AB//CD,∴EF//CD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D=∠F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F+∠FED=∠B+∠D, 即∠BED= ∠B+ ∠D. (2) ∠ABF(或∠FBE) ∠CDF(或∠FDE) 35° 课时作业本七年级数学下答案(二) 命题、定理、证明 [知识梳理]1、语句题设结论

2、真命题假命题 3、定理定理 4、证明 [课堂作业] 1、C 2、D 3、题设结论 4、(1)题设:∠1+∠2=180° 结论:∠1与∠2互补 (2)题设: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3)题设:两条直线平行于同=条直线结论:这两条直线平行 5、MN.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F AB同位角相等,两宣线平行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课后作业]6、C 7、A 8、①②④ 9、(1)假命题反例:如数字9能够整除3,但不能整除6 (2)真命题 10、(1)如果几个角是直角,那么它们都相等 (2)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5,那么它能被5整除 (3)如果一个图形是三角形,那么它的内角和为180° (4)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1、答案不唯一,如条件:②③,

[课时学案作业本答案]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

[课时学案作业本答案]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课时提优作业本答 案 课时学案作业本七年级下册数学答案课时提优作业本答案 1.如图,在下列学习用具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6条 3.如图,已知四个图形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圆,它们全是轴对称图形,其中对称轴的条数最少的图形是() 4.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BAD=35°,则∠C的度数为() A.35° B.45° C.55° D.60° 5.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DE⊥AB于点E,DF⊥AC于点F,下列结论:①∠BAD=∠CAD;②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③BD=CD;④若点P在直线AD上,则PB=PC.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AB=6,CD=4,则△ABC的周长是. 7.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则另两个角分别是() A.30°,60° B.45°,45° C.45°,90° D.20°,70° 8.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 A.36° B.60° C.72° D.108° 9.如图,在△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 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 A.50° B.51° C.51.5° D.52.5° 10.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 B.17.5° C.20° D.22.5° 11.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D是等边三角形,则∠BPC等于() A.20° B.30° C.35° D.40° 1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角平分线,△ADE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①AD⊥BC;②EF=FD;③BE=BD.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3 B.2 C.1 D.0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 2015详细版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6(2015.6重印) 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页七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2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3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4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1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2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3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4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5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6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7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8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9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课时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苏科版期末素养评价卷

课时作业本数学七年级下册苏科版期末素养评价卷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1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填空题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第1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集合M=(r|VE<4),N=(x |3x>1),则MON =().

A:[r|0 0)的最小正周期为T.若〈T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二元一 次方程组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植树节这天有20名同学种了52棵树苗,其中男生每人种树3棵,女生每人种树2棵.设男生有x人,女生有y人,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某旅行团到森林游乐区参观,如表为两种参观方式与所需的缆车费用.已知旅行团的每个人皆从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且去程有15人搭乘缆车,回程有10人搭乘缆车.若他们缆车费用的总花费为4100元,则此旅行团共有多少人?() 参观方式缆车费用 去程及回程均搭乘缆车300元 单程搭乘缆车,单程步行200元 A.16 B.19 C.22 D.25 3、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2x+3y=6,那么k的值为() A.- B.- C. D. 4、《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有一段文字的大意是:甲、乙两人各有若干钱,如果甲得到乙所有钱的一半,那么甲共有钱48文;如果乙

得到甲所有钱的,那么乙也共有钱48文,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钱?设甲原有文钱,乙原有文钱,可列方程组是() A. B. C. D. 5、方程组的解是() A. B. C. D. 6、如图为某店的宣传单,若小昱拿到后,到此店同时买了一件定价x元的衣服和一件定价y元的裤子,共省500元,则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方程式?() A.0.4x+0.6y+100=500 B.0.4x+0.6y﹣ 100=500 C.0.6x+0.4y+100=500 D.0.6x+0.4y﹣100=500 7、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整数解,m为正整数,则m2的值为() A.4 B.49 C.4或49 D.1或49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电子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电子版 1、11.小文买了一支温度计,回家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小气泡(即不准确了),先拿它在冰箱里试一下,在标准温度是零下7℃时,显示为℃,在36℃的温水中,显示为32℃,那么用这个温度计量得的室外气温是23℃,则室外的实际气温应是()[单选题] * A.27℃(正确答案) B.19℃ C.23℃ D.不能确定 2、已知点A(4,6),B(-4,0),C、(-1,-4),那么()[单选题] * A、AB⊥AC B、AB⊥AC CAB⊥BC(正确答案) D、没有垂直关系 3、下列各角中,是界限角的是()[单选题] * A. 1200° B. -1140° C. -1350°(正确答案) D. 1850°

4、39.若(x﹣3)(2x+1)=2x2+ax﹣3,则a的值为()[单选题] * A.﹣7 B.﹣5(正确答案) C.5 D.7 5、5.在下列四点中,与点所连的直线不与y轴相交的是().[单选题] * A.(-2,3) B.(2,-3) C(3,2) D(-3,2)(正确答案) 6、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在轴上有点Q,它到点P的距离等于3,那么点Q 的坐标是()[单选题] * (0,3) (0,5) (0,-1) (0,5)或(0,-1) (正确答案) 7、-120°用弧度制表示为()[单选题] *

-2π/3(正确答案) 2π/3 -π/3 -2π/5 8、4(正确答案) 3(正确答案)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 解析式法(正确答案) 列表法(正确答案) 9、29.已知2a=5,2b=10,2c=50,那么a、b、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是()[单选题] * A.ab=c B.a+b=c(正确答案) C.a:b:c=1:2:10 D.a2b2=c2 10、15.已知命题p:“?x∈R,ex-x-1≤0”,则?p为()[单选题] * A.?x∈R,ex-x-1≥0 B.?x∈R,ex-x-1>0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习题答案平行线的判定第1课时 基础知识 1、C 2、AD BC AD BC 180°-∠1-∠2 ∠3+∠4 3、AD BE AD BC AE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题目略 MN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MN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两直线平行 5、B 6、∠BED ∠DFC ∠AFD ∠DAF 7、证明: ∵AC⊥AE BD⊥BF ∴∠CAE=∠DBF=90° ∵∠1=35° ∠2=35° ∴∠1=∠2 ∵∠BAE=∠1+∠CAE=35°+90°=125° ∠CBF=∠2+∠DBF=35°+90°=125° ∴∠CBF=∠BAE ∴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题目略 (1)DE BC (2)∠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BCF DE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水平提升 9、∠1=∠5或∠2=∠6或∠3=∠7或∠4=∠8 10、有,AB∥CD ∵OH⊥AB ∴∠BOH=90° ∵∠2=37° ∴∠BOE=90°-37°=53° ∵∠1=53° ∴∠BOE=∠1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已知互补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平行,证明如下: ∵CD⊥DA,AB⊥DA ∴∠CDA=∠2+∠3=∠BAD=∠1+∠4=90°(互余) ∵∠1=∠2(已知) ∴∠3=∠4 ∴DF∥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索研究 13、对,证明如下: ∵∠1+∠2+∠3=180° ∠2=80° ∴∠1+∠3=100° ∵∠1=∠3 ∴∠1=∠3=50° ∵∠D=50° ∴∠1=∠D=50°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4、证明: ∵∠1+∠2+∠GEF=180°(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且∠1=50°,∠2=65° ∴∠GEF=180°-65°-50°=65° ∵∠GEF=∠BEG=1/2∠BEF=65° ∴∠BEG=∠2=65°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1 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时提优(含答案)

8.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时提优 一.选择题 1.计算a•a2的结果是() A.a3B.a2C.3a D.2a2 2.若2n+2n+2n+2n=2,则n=() A.﹣1B.﹣2C.0D. 3.计算下列代数式,结果为x5的是() A.x2+x3B.x•x5C.x6﹣x D.2x5﹣x5 4.代数式3x2可以表示为() A.x2+x2+x2B.x2•x2•x2C.x+x+x D.x•x•x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a2=a6B.b4+b4=b8C.23=6D.27÷2=26 6.若整数n满足2n•2n•2n=8,则n的值为() A.1B.2C.3D.6 7.已知x+y﹣3=0,则2x•2y的值是() A.6B.﹣6C.D.8 8.计算(﹣a)3•a3的正确结果是() A.a5B.a6C.﹣a5D.﹣a6 二.填空题 9.计算:a2•a3=. 10.若2x=3,2y=5,则2x+y=. 11.计算:(﹣m)3•m4=. 12.计算x•x3+x4的结果等于. 13.若a3•a m=a9,则m=. 14.(﹣p)2•(﹣p)3=. 15.已知,15a=25和15b=9,a=﹣b﹣c,则15c=. 16.计算:105×(﹣10)4×106=.

三.解答题 17.已知x a+b=6,x b=3,求x a的值. 18.先阅读下列材料,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相乘,记为a n,如23=8,此时3叫做以2为底8的对数,记为(即) 一般地,若a n=b(a>0且a≠1,b>0),则n叫做以a为底b的对数,记为(即).如34=81,4叫做以3为底81的对数,记为.问题(Ⅰ)计算以下各对数的值:=;=; =. (2)观察(Ⅰ)中三数4、16、64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之间又满足怎样的关系? (3)由(2)的结果,你能归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吗? +=(a>0,且a≠1,M>0,N>0) 根据幂的运算法则a m•a n=a m+n以及对数的含义证明上述结论.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求5+52+53+…+5100的值. 解:令S=5+52+53+…+5100(1),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5得到:5S=52+53+54+…+5101(2), (2)﹣(1)得:4S=5101﹣5,∴ 问题:(1)求2+22+23+…+2100的值;(2)求4+12+36+…+4×340的值. 20.我们规定:a⊗b=10a×10b,例如3⊗4=103×104=107,请解决以下问题:(1)试求7⊗8的值. (2)想一想(a+b)⊗c与a⊗(b+c)相等吗?请明理由.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含答案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a﹣b﹣c|的结果() A.2b+2c B.2b﹣2c C.0 D.2a 2、如图,在边长为的等边△ABC中,点D、E分别是边BC、AC上两个动点,且满足AE=CD. 连接BE、AD相交于点P,则线段CP的最小值为 () A.1 B.2 C. D. 3、等腰三角形ABC的周长是30,且AB=2BC,则AB的长为() A.15 B.12 C.10 D.15或12 4、如图,∠ABC = ∠ACB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内角∠ABC 、外角∠ACP ,BE平分外角∠MBC 交 DC 的延长线于点 E ,以下结论:①∠BDE = ∠BAC ;② DB⊥BE ;③∠BDC + ∠ACB= 90°;④∠BAC + 2∠BEC = 180°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5、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那么这个正多边形是() A.正十二边形 B.正十边形 C.正八边形 D.正六边形 6、如图,△ABC中,∠A=70°,∠B=6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则∠ACD等于() A.100° B.120° C.130° D.150° 7、小明有两根3cm、7cm的木棒,他想以这两根木棒为边做一个三角形,还需再选用的木棒长可以为() A.3cm B.4cm C.9cm D.10cm 8、如图,直线AB平行于CD,∠1=60°,∠2=50°,则∠E=( ) A.80° B.60° C.70° D.50°

最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时作业(附解析)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时作业 7.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下列条件:①∠1=∠3;②∠2+∠4=180°;③∠4=∠5;④∠2=∠3;⑤∠6=∠2+∠3,其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 A.5 个B.4 个C.3 个D.2 个 【解答】解:①∵∠1=∠3,∴l1∥l2,故本小题正确; ②∵∠2+∠4=180°,∴l1∥l2,故本小题正确; ③∵∠4=∠5,∴l1∥l2,故本小题正确; ④∵∠2=∠3不能判定l1∥l2,故本小题错误; ⑤∵∠6=∠2+∠3,∴l1∥l2,故本小题正确. 故选:B. 2.下列图形中,已知∠1=∠2,则可得到AB∥CD的是() A.B. C.D. 【解答】解:A、∠1和∠2的是对顶角,不能判断AB∥CD,此选项不正确; B、∠1和∠2的对顶角是同位角,且相等,所以AB∥CD,此选项正确; C、∠1和∠2的是内错角,且相等,故AC∥BD,不是AB∥CD,此选项错误; D、∠1和∠2互为同旁内角,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不平行,此选项错误. 故选:B. 3.已知四条直线a,b,c,d在同一平面内,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c B.b⊥d C.a⊥d D.a∥d 【解答】解:∵a⊥b,b⊥c, ∴a∥c, ∵c⊥d, ∴a⊥d. 故选: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③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与相交. A.1个B.2个C.3个D.4个【解答】解: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 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正确; ③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正确;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与相交.正确; 故选:D. 5.如图,在下列条件中: ①∠1=∠2; ②∠BAD=∠BCD; ③∠ABC=∠ADC且∠3=∠4; ④∠BAD+∠ABC=180°, 能判定AB∥CD的有() A.3 个B.2 个C.1 个D.0 个【解答】解:①由∠1=∠2可判定AD∥BC,不符合题意; ②由∠BAD=∠BCD不能判定AB∥BC,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