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功能加忠诚原则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作用_王瑞

合集下载

功能加忠诚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加忠诚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研究

功能加忠诚原则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有关功能加忠诚原则的大量研究都在笔译范畴内进行,而现在我们所能查阅到的相关著作、文献也大都跟笔译有关。

此外,关于交替传译的著作和文献少有涉及功能加忠诚原则。

本文就研究功能加忠诚原则在交替传译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应用,希望能为中国的口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促进国内口译研究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功能加忠诚交替传译应用研究1.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一个分支广泛应用于会见会谈、新闻发布等场合。

鉴于会见会谈、新闻发布等场合中发言的正式性、权威性,以及文化特殊性等诸多特性,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对等策略,而必须在尊重发言人意图及考虑译文接受者期望的情况下,使用增译、省译、灵活选词等翻译策略,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逻辑、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这就要求有一种既能尊重发言人意图,又能考虑译文接受者期望的翻译理论对交替传译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

功能加忠诚原则建立在功能和忠诚两大基石之上,它的应用对笔译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将其应用在口译尤其是交替传译中,是不是也能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是值得翻译学者,尤其是口译工作者研究的一个课题。

2.功能加忠诚原则概述谈到翻译,首先,不同的读者层对译文的期望不同,翻译目的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译语读者;其次,翻译目的和原文写作意图可能相违背。

鉴于这两点,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其著作《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中首次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翻译理论。

功能指的是“使译文对译语文化接受者起作用的目的”,即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方式运作的因素。

“忠诚”是一个能动的、宽容的概念,它强调的是译者应同时对原语文本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语文本发送者(或发起人)和目标语读者负责。

“加以考虑”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按照别人期望去做”(因为这样做,如果交际各方期望完全不同,译者就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而是指译者必须考虑各方的主观意见,当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三方达成共识。

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加忠诚原则及其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应用1 忠诚原则忠诚原则是一种普遍性的做事准则,即要把实现组织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统一目标,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要有正确的概念,上下一心,实事求是地思考,全力以赴实现有关任务。

在服从上级指示,严守纪律,积极配合同事,成就工作目标上,它有效地激励了分支机构,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性积极性。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忠诚原则的个性可以被宽容,但这不意味着不需要贯彻忠诚原则。

适当地遵守规则和法律,并且把为优先考虑忠诚原则作为实施之前的准则是必要的。

2 忠诚原则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应用忠诚原则在官方文件英译中具有重要作用。

专业的翻译工作者需要坚持忠诚原则,一贯坚持严格的译者行为准则,坚守普世价值,始终将翻译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文本翻译精准,准确把原文精神意思和格式传达到英文文本中。

此外,官方文件的翻译工作者,还需要坚持忠诚原则,不断增强文化交流,时刻研究官方文件的特殊表达方式,以便以最准确的汉英翻译工作满足官方文件的专业性要求。

3 忠诚原则的实践在翻译实践中忠诚原则在实践中实施的一般程序如下:(1)翻译前仔细读懂原文,了解英汉文化差异,记录所有可能需要翻译的词汇和语言特点。

(2)注意主题,状语,成分,连接词,常用标题等技巧,以保证源文和译文组织结构一致。

(3)根据忠诚原则严谨守纪,确保细节都吻合原文,不可肆意增减或更改。

(4)完成翻译之后,再做一遍审查,使每一句翻译与原文准确无误,完整而准确传达信息。

(5)译文可以适当缩短以及优化以满足接收文化的表述习惯。

4 结论由此可见,忠诚原则在官方文件英译中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既可以激励分支机构,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性,又能帮助翻译工作者把正确的概念传达给译文,培养准确、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翻译能力。

忠诚原则严格要求自身,翻译工作者在执行职责的同时,要按照忠诚原则的要求进行翻译,以实现英汉文化交流的完美结果。

浅析忠诚原则在商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忠诚原则在商贸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忠诚原则1oyaltyprinciple是由第二代功能主义翻译学派代表人诺德提出的其要旨是说要考虑翻译行为所有参与者原文作者翻译的客户或委托人译文的目标读者对象的意图和期望但这并不是说要按照别人的期望行事而是说译者的翻译目的或者策略可能有违背其他参与者的期望或者关于翻译的主观理论时就必须向他们解释nord2001


引 言
随着 中国加入 WT 0,中国与其他 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也 愈见频 繁 , 如何准确恰 当地做好商 贸类文 本翻译 , 促进商 贸活动顺利开展成为了许多译者不断努力 的方 向。 纵观中国 商 贸翻译的现状 , 从事商贸文本翻译 的大多数为非英语专业 且 没有 商贸知识 背景 的人 士。撇开英语语言功底 的问题不 说, 最值得人担忧的是其翻译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此外 , 由于
( Z h e j i a n g Go n g s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1 8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i l h he t f r e q u e n t b u s i n e s s c o m m u n i c a i t o n s b e t w e e n C h i n a a n d o t h e r c o u n t r i e s ,b u s i n e s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h a s b e c o m e i n c r e a s i n d y
p l e o f f a i t h f u l n e s s i n he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 En g l i s h b u s i n e s s t r ns a at l i o n , he t a u ho t r ims a t o p r o mo t e t h e q u a l i y t o f b u s i n e s s t r a n s at l i o n

“功能加忠诚”下文学作品与广告语翻译对比研究

“功能加忠诚”下文学作品与广告语翻译对比研究

“功能加忠诚”下文学作品与广告语翻译对比研究作者:黄亚敏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3期摘要:功能加忠诚原则是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于20世纪90年代在目的论的框架下提出的。

诺德认为,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手段和策略,译文达到其应有的效果。

但与此同时,译者也应最大限度忠实于源语文本,以处理好和原文作者的关系。

本文从功能加忠诚原则出发,以《傲慢与偏见》及麦氏咖啡广告的汉译为例,探讨文学类文本翻译与广告类文本翻译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功能加忠诚;文本类型一、功能加忠诚20世纪90年代,诺德基于“动态对等”理论的局限性和目的论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功能加忠诚(functionalism plus loyalty)”原则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及研究。

功能加忠诚原则并重“功能”和“忠诚”两点。

一方面,译者应充分理解尊重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将其清晰、无误地呈现在译作中。

另一方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以及译文的可读性。

要达到这一点,译者要对不同的源语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读者所期望的效果。

同时,诺德还提出了四种文本功能类型,即指涉功能、表情功能、诉求功能和寒暄功能。

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都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二、文学作品与广告语的文本类型特点(一)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文学作品是一种文艺创作。

而长篇小说则重在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因此,大多文学作品都属于表情功能类文本。

《傲慢与偏见》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男主人公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多对白,这些对白充分地表现了每一个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二)广告语广告语属应用类文本,也是一种微型劝说文。

(苏淑惠,1996)广告语除了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和文体规约外,它还是一种诱导性功能文本。

商业广告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语言劝说功能的典型,因而翻译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劝说功能要优先于描写功能。

(赖斯)。

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这类文本时要充分考虑目标语听众的期待。

商务广告语英汉翻译探讨(全文)

商务广告语英汉翻译探讨(全文)

商务广告语英汉翻译探讨1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在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遵循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其中,目的原则是三者之间最为重要的原则,忠实原则低于连贯原则,但后两者都要服从于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是指翻译的目的性,译者应使翻译的译文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下发挥对应的译文功效;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具有相应的可读性和语言连贯性;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应忠实于原文翻译,尽量还原原文含义。

译者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只有遵循以上三个原则,才能翻译出最地道的文章。

2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商务广告语英汉翻译实践功能目的论作为一种基本的翻译理论,对商务广告语翻译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广告传播的目的是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宣传商品或者服务的特性,吸引更多的顾客买家以实现卖家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市场经济的进展。

在准确了解广告目的和接受对象的基础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综合各个因素,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的翻译英语商务广告语。

下文就举例分析,功能目的论是如何指导商务广告语进行英汉翻译。

例如,某款荣威轿车的广告语为:“It’snotenoughthtwedoourbest,wehvetodowht’srequired.”如果仅仅按照忠实性原则翻译,可以将其翻译成:“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依旧不够,还要去做那些需要我们所做的。

”虽然句子还原了译文的本意,但是繁琐的句子没有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任何的印记。

译者可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从语言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运用一系列修辞方法,甚至在语言排列基础上考虑押韵的方法,以求语言的工整、对仗。

为此,译者可将译文翻译成:“人尽其力,力尽其能。

”这类商品的消费者多为富裕并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以用雅致和富有文采的书面语既能够烘托商品的完美高贵品质,又能够彰显消费者非凡的自我气质和使用高档商品的品味。

再比如,麦当劳的广告语:“Everytimegoodtime.”这是一则英文省略句,商家以求用最短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达到最佳宣传效果。

简析“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广告翻译

简析“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广告翻译

简析“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简析“功能对等理论〞运用于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展,商务英语广告的恰当翻译在商务沟通和交流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功能对等理论是翻译的重要理论之一。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广告翻译中的运用的研究能够使广告的译本更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广告语所承载的产品内涵也能更好地得以表达。

关键词:功能对等;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研究商务英语广告是企业对外宣传其商品信息和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商业活动的必要组成局部。

商务英语广告和日常口语在用词特点、句法特点、修辞特点等方面极不相同,再加上中西方文化、消费观念、风俗习惯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在商务英语广告语的翻译过程中,做不到完全对等,而应该是动态或形式对等。

一、功能对等理论美国的尤金・奈达博士在1964年出版的? 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翻译可分为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两种类型。

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指的是译入语应该尽可能地使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

动态对等强调译文只要能表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无需拘泥于形式、语义到语体的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理论就是要求译入语与译出语的语言价值相等,即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后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体相同的感受。

功能对等理论把重心放在了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上。

二、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特点作为商品传播和推销的重要方式,广告英语具有语言清晰明白、简明扼要等根本特点。

另外,广告英语的目的在于劝购,因此,广告英语的另一个特征是语言的高度感染力,能刺激消费者产生购置欲望。

在广告英语中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杜撰新词或错拼。

新词不失原意更添新意,创造的新词以其特别的构成吸引顾客的眼球,给广告受众者造成一种新奇的视觉感。

如:如某橙汁广告orangemostest暗示这个品牌的橙汁高浓度、高品质。

广告语在句法上习惯使用简单句、祈使句和疑问句等。

如:Nothing is impossible。

Just do it。

功能加忠诚理论视角下的应用文体翻译的开题报告

功能加忠诚理论视角下的应用文体翻译的开题报告

功能加忠诚理论视角下的应用文体翻译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功能与忠诚理论是翻译研究中较为基础的理论。

其中,功能理论强调翻译的功能性质,即翻译是为达到特定的功能,而进行的一种言语传递活动。

忠诚理论强调翻译
的忠诚性质,即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精神。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人员
需要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根据翻译任务的具体需求,在确保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尽可能实现翻译的功能目标。

因此,将功能和忠诚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是十分重要的。

而应用文体翻译则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文体,其特点是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实
用性和技术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运用功能与忠诚理论,探讨应用文体翻译的基本特征,翻译目的和意义,探讨在确保翻译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实现翻译的功能目标。

三、研究内容
1. 应用文体的定义、特征和类型分类
2. 功能与忠诚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
3. 应用文体翻译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翻译策略探讨
4. 在应用文体翻译实践中,功能与忠诚理论的应用原则和实现方法
四、论文结构
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选题的背景、目的、研究意义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构架。

第二部分将对应用文体的定义、特征和类型进行详
细介绍。

第三部分是功能与忠诚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的介绍。

在第四部分中,
将运用前两个部分的理论知识解析应用文体翻译的实际案例,深入探讨翻译策略。

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试析翻译理论中的“忠诚”的走向]功能加忠诚理论

[试析翻译理论中的“忠诚”的走向]功能加忠诚理论

[试析翻译理论中的“忠诚”的走向]功能加忠诚理论奈达的对等理论和德国目的论同属于功能主义这一大的范畴。

奈达特别强调在翻译过程原文本地位,德国目的论里面的“fidelity”到“loyalty”的发展也是有证可鉴,可就此方面在两大理论中的贯穿,鲜有学者谈及。

2.“忠诚”的地位在对等理论中,奈达强调“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即是交际”,目的是寻求原语与接受语的“对等”。

要达到交际的成功,原文信息顺利传递,首先译者要忠于原文,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理应放于首位。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肯定不能篡改原作者的本意。

只不过与以往的“信”和“忠实”相比,奈达的这种“忠诚”又增添了交际的因素。

依照奈达理论,忠诚其实是首要因素,其他任何理论的扩展都应是建立在“忠诚”之上。

就目的论,在目的论中三大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是有等级层次的,其中目的法则是首要法则,目的论更侧重于对外部因素的探讨。

翻译行为已不再是以原语为中心寻找其在目的语中的等值,而是以翻译的目的为最终标准,判断译本满足翻译目的的充分程度,以及译本在目的语社会中产生的影响。

相比之下,原语文本则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开放实体,是译者所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中的一个,赖斯称之为信息的供给”(offer of information),译者之所以选择某些信息,是因为这些信息能够在目标文化中满足某种目的。

“目的论”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

“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追求的是目的首位原则。

3.“忠诚”的对象在奈达的对等理论中,源于《圣经》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对原文的“忠诚”上并无争议,奈达以虔诚的心态翻译圣经,遵从原文的信息内容,原文的创作目的。

在这点上有关奈达对等理论无需多提,关键是目的论中的忠诚。

目的论虽是理论的进步与发展,但是遭许多呼声质疑:“若是只追求目的,只是把原文当作一个信息来源,视目的为首要原则,岂不意味着照此原则,译者可以肆意地对原文断章取义、篡改甚至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吗?”目的论第一人弗米尔自己就此反驳的声音申明自己的观点:译者应该交代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是有文化特殊性的观点;目的论是普通翻译理论,没有文化特殊性,不带有价值判断,不能与道德问题混为一淡;将普通理论应用于实践,自然会受到各种文化规则的限制,但不应把这些限制写入普通理论,每种文化都可能有多种限制,没有理由单单列出必须忠诚这一限制;对一个人忠诚,可能导致对另一个人不忠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文 论 坛
212
INTELLIGENCE
浅析功能加忠诚原则在商务广告翻译中的作用
西安文理学院外语系 王 瑞
摘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并重点介绍了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

在分析了商务英语语篇及其翻译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一理论对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策略的指导意义,最后指出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是指导商务广告翻译的最佳理论。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加忠诚原则 商务英语翻译 广告翻译
引言
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核心,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并将翻译理论研究由“源语文本为导向过渡到了“的语文本为导向”,同时成功地将文化因素引入翻译研究,使得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单纯语言学的研究。

一、商务英语语篇的类型及语篇模式
商务英语语篇指在买卖所需商品或服务的商务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文件。

根据诺德的文本类型划分标准,商务英语语篇应属于信息型文本。

商务英语语篇注重实用性,具有浓重的行业特色,从实用角度出发可以将其细分为商务信函﹑备忘录﹑会议纪要﹑广告﹑报告﹑通知﹑说明书﹑协议或合同以及各种相关的单据与表格等。

商务英语的翻译要求译者熟悉商务方面的知识,了解商务各个领域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法。

王永泰先生曾说过:“翻译标准不宜苛求全面统一,应视不同文体而定;若用”信达雅”来衡量,则应有区别地有所侧重。

”因此,笔者认为,在“信达雅”的基础上,我们应根据商务英语语篇的目的和特点提出适合并能正确指导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即诺德的目的加忠诚原则。

二、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与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策略不同的商务英语语篇有不同的翻译目的。

商务广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销商品,增加商家的利润。

广告语言通常言简意赅,简洁易懂,并且使用大众化口语体,经常会采用家喻户晓的俗语、口语,要想创造出易懂易记,给人印象深刻的广告实非易事。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应根据原文的预期目的,迁就目的语的语言习俗和惯例,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手法对原文进行处理以便达到其预期目的。

1、意译
意译是指译者在保留原文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原文形式,产生一种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

在商务广告翻译中采取意译方法考虑了译文目标读者和原文读者背景文化的差异,因此产生的译文可读性较强,也较地道。

如:Every time a good time 是麦当劳的广告语。

若简单译为“每一次都是美好时光”就不太符合汉语广告词的习惯,而意译为“分分秒秒欢聚欢笑”则更能体现原文的味道,在形式上还使用了“对仗”手法来体现原文的押韵功效。

再如,百达翡力表的广告词“ Begin your own generation.”其汉语译文用了四字格,译为“代代相传,由你开始”, 读起来很有中国广告词的特点,琅琅上口。

2、创译
创译已基本已经脱离翻译范畴,是重新创造。

以下广告中文文本跟原文比已是“面目全非”,但被普遍认为是其英文文本的翻版,因此也称其为翻译。

如著名手机品牌诺基亚的英文广告语“Connecting People”, 不论直译还是意译都似乎很难创造出与其原文功效对等的译文。

而被创造性地译为“科技以人为本”后,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这句广告词。

尽管新的译文很难找到原文的蛛丝马迹,但却和原文达到了同样的功效。

更多类似的例子如:
It happens at the Hilton.希尔顿酒店有求必应(希尔顿酒店)
Music makes us.生有趣,乐无穷(2000/01年度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宣传语)
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雀巢咖啡)
3、增译或减译
增译是指有时译者需在译文里译出原文的隐含信息或者是出于中文表达习惯的考虑,有时会在译文后增加一个四字成语,使之成为对偶或押韵的句式。

以下是增译的一些例子:
Beyond your imagination.意想不到的天空 (Korean Air)
Live with focus. 生活有“焦点”, 才是真正享受!Elegance is an attitude. 优雅态度,真我性格(Longines-浪琴表)
Your future is our Future 与您并肩,迈向明天 (Hongkong Bank-汇丰银行)
减译又称浓缩型翻译,指在英文译文不精练的情况下,在译文中对其进行信息删减的翻译策略。

以下这个例子中由于原文中的两个“无论”读起来与后面的“总是(always)”有重复之嫌,因此译文只译最后一个句子。

这样并没有破坏原文的文意,反倒还更精炼。

Wherever you are. Whatever you do. The Alliance Group is always on your side.
安联集团,永远站在你身边(安联集团)4、不译
在广告中还有一些句子我们是不需要译出的,如原文特别短小精悍,译者很难找出同样惟妙惟肖句子的时候,这时可以不译。

如NEC Multimedia welcomes you home. (Slogan: Just imagine)翻译成:这里变成你家!(口号:just imagine).Just imagine 这个口号若译为“想象吧”就失去了原文口号的效果,因此,译者采取不译策略是很明智的做法。

一篇完整的广告所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篇广告的翻译中我们要用到不止一种以上的翻译策略。

结论
在广告翻译中,有时译者虽并不一定要按读者的期望去做,但在道德责任上,译者不能欺骗读者。

这些原则适合广告翻译的特点,既要达到宣传的产品的目的进而最终售出产品,又要考虑原语与译语间的文化差异,有时在不欺骗读者的前提下还要对原文进行必要的调整。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是最适合广告翻译的理论。

参考文献:
[1] 张美芳:《功能加忠诚――评克里斯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外国语,2005年。

[2] 朱文凤:《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商务广告汉英翻译的指导意义》,科技信息,2010年。

[3] 陈苏东、陈建平:《商务英语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