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电磁搅拌器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连铸电磁搅拌研究

(完整版)连铸电磁搅拌研究
由于磁场以一定的速度(V)切割处于交变磁场之中的金 属熔体,使其内部产生感应电流(I):I= (V B)
2. 该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F): F= I B 电磁力作用在金属熔体上,从而驱动金属熔体运动。
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旋转电磁搅拌)
iA(t)=Imsint iB(t)=Imsin(t -120o) iC(t)=Imsin (t + 120o)
两相区凝固模型固液界面前沿流动对晶体形态的影响
旋转钢液碰到结晶器壁或初始 凝固坯壳后,形成上下两股分 流,即二次流场;
搅拌作用越强,影响区域越大 。向上流场可到达弯月面,向 下流场可以直达结晶器出口;
影响区域大小取决于钢液的搅 拌速度。
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
电磁搅拌扩大等轴晶区示意图
电磁搅拌可通过流动金属液 对树枝晶前端的动力折断及 熔蚀作用造成大量枝晶碎片 供作晶核;
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旋转电磁搅拌)
电磁搅拌器的结构
凸极式
圆环形轭铁上嵌有六个凸极 铜扁线绕制(外冷) 每个凸极上套一个O形绕组 冷却不均匀且有死角; 冷却水量大;冷却 效果差;制作较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 低;使用寿命较短
环形式
一圈环形轭铁;铜管绕制(内冷) 12个绕组全部套在轭铁上(克兰姆绕组) 冷却均匀无死角;冷却水量小;冷却效果 好;制作较复杂;体积稍大;成本较高; 寿命较长
器;奥地利进行了结晶器工频旋转电磁搅拌的工业试验。 1973年,法国SAFE厂,在方坯连铸机采用电磁搅拌技术。 1979年,法国采用新型搅拌辊,进行板坯连铸电磁搅拌。 1982年,英国人首次提出MHD在冶金中应用的明确概念。 1985年,ISIJ把MHD在冶金中的应用称为电磁冶金。 1989年,电磁冶金改称为材料电磁加工(EPM)。 1990‘s,电磁搅拌技术日趋成熟,在大、小方坯,圆坯和板坯

板坯连铸高磁力电磁搅拌辊PPT课件

板坯连铸高磁力电磁搅拌辊PPT课件
第1页/共23页
• 按照热模型理论,认为电磁搅拌的作用加速了钢液的流 动,从而改善了热传导条件,使得钢液过热度更容易消 除。而过热度消除并且钢水温度下降到液相线和固相线 之间,更有利于等轴晶的生长,可获得较大的等轴晶区。 由于钢水的冷却速度在结晶器内最快,因此电磁搅拌安 装在结晶器段效果是最好的。
图1 工作原理 在板坯二冷区合适的位置面对面布置一对行波磁场电磁搅 拌器,它们之间会产生一个N-S极始终对应的交变磁场B,并按一 定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行波磁场)。该行波磁场B在铸坯内 会感应出感生电流j,而此电流又会与B相互作用,在铸坯的钢液 内产生电磁力F,F的方向始终与行波磁场的运动方向一致。
不改变辊列结构; 使用寿命长
高磁力辊电磁力较大,可适应大部 分钢种的搅拌; 2对并列可适应对所有钢种的搅拌; 不改变扇形段及辊列结构;
可根据不同钢种灵活调整安装位置
缺点
需特制扇形段; 安装位置辊间距加大 会引起鼓肚
电磁力小; 安装位置不可调
使用寿命不长; 维护较麻烦
第11页/共23页
4、高磁力电磁搅拌辊技术
第18页能
型号 运行方式 冷却水量
DJST-19025SGZ 连续、交替、间歇 6m3/h
适用断面 电压
180-250*1000-1900 最大400V
技 电流
400A
术 频率
6-20Hz(10Hz)
参 数 有功功率 ≤90kW
绝缘等级 F级
中心推力 85mmFe
第4页/共23页
• 在板坯连铸特别是宽厚比大于6以上的板坯连铸中采用 结晶器旋转磁场搅拌,并不合适。那么在板坯连铸结晶 器中会采用哪些技术呢?主要有结晶器电磁制动,结晶 器电磁铸流控制,结晶器电磁加速,结晶器电磁减速等。 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控制结晶器中钢液的流场,使钢液 流动平缓,液面保持稳定。这与方圆坯结晶器电磁搅拌 有较大的区别。

1连铸与电磁搅拌理论

1连铸与电磁搅拌理论

1 连铸与电磁搅拌理论随着用户对钢材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得提高铸坯质量成为连铸生产中的首要问题。

铸坯内部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铸坯内部是否呈现均匀而致密的等轴晶凝固组织。

但是在连铸坯实际凝固过程中,由于钢水冷却速度很快,造成铸坯凝固时柱状晶的发展,往往产生“搭桥”现象,带来缩孔偏析、疏松、夹杂物聚集等缺陷。

由于电磁场的作用具有非接触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高温钢水这种特殊场合,连铸机的电磁搅拌(electromagnetic stirring:ems)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它可以显著改善铸坯质量,因此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

目前,炼钢厂连铸机电磁搅拌装置已经成为冶炼高性能品种钢水必不可少的设备。

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载流导体处于磁场中就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

就此而言,电磁搅拌的工作原理和异步电机相同, 搅拌器相当于电机的定子,钢水相当于电机的转子。

由电磁搅拌器的线圈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在导电的钢水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磁场作用产生电磁力,对钢水起到了搅拌作用。

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是借助在铸坯液相穴中感生的电磁力来强化钢水的运动。

带有电磁搅拌器的结晶器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2 电磁搅拌对电源的特殊要求电磁搅拌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磁搅拌器和变频电源。

钢水之所以能被搅拌,是由于搅拌器线圈激发的交变磁场穿透到铸坯的钢水内,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从而推动钢水运动。

其中感生电磁力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电流越大,中心磁感应强度越高。

一般情况下,结晶区电磁搅拌器要求中心磁感应强度幅值>500gs;为保证达到磁感应强度要求,必须要有足够大的电流。

这就要求变频电源必须能够长时间提供大电流,通常要在达到400a以上。

电磁搅拌器作用在钢水中的电磁力和钢水搅拌的速度不仅与电流强度有关,而且受电源频率的影响很大。

频率的选择主要和结晶器铜管的导磁率、厚度、断面等因素密切相关,它们不仅影响最大电磁力的量值,选择不当还会弱化搅拌功率。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设计及应用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设计及应用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设计及应用岳阳中科电气有限公司李爱武、蒋海波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姚家华、刘强1.概述连铸电磁搅拌能有效地改善连铸坯内部的组织结构,减少中心偏析及中心缩孔,大大增加等轴晶率。

已成为连铸、特别是品种钢连铸必不可少的一种工艺手段。

连铸电磁搅拌的实质在于借助电磁力的作用来强化铸坯中末凝固钢液的运动,从而改变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达到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

结晶器电磁搅拌可以明显改善中碳钢、中低合金钢的内部及皮下质量,但对于高碳钢和高合金钢来说,仍存在中心偏析、中心缩孔、中心裂纹等问题,甚至在所谓的糊状区终点处形成“V”形槽即“V”形宏观偏析。

尤其对于象不锈钢这样的多合金高合金钢,由于枝晶发达中心裂纹及缩孔非常明显。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凝固末端上电磁搅拌。

2.高碳钢、高合金钢连铸的凝固特征和可能出现的缺陷高含碳量、高合金含量有使凝固组织恶化的趋势。

高碳钢、高合金钢的液相与固相间温度区间较大,凝固间隙长度增加,粘稠区加宽。

因此容易形成中心偏析、中心裂纹和中心缩孔。

这些缺陷对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在不锈钢冷轧板中出现单相波纹。

宏观偏析是在凝固末端粘稠区内的溶质富集的钢液由于凝固收缩引起流动、沿粘稠区内枝晶间通道传输、聚集而成的。

显然它极大地受粘稠区内钢液流动和传质所控制,有时形成中心偏析,有时形成V形偏析。

中心偏析是由于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倾向于生成柱状晶,产生搭桥现象而产生的。

V形偏析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粘稠区内等轴晶凝固时产生的收缩力及对钢液的抽吸力和钢液沿树枝晶的渗透引起的,可以用著名的V形偏析凝固模型来解释。

偏析的严重程度与凝固时间有关,时间越长越严重。

由于高含碳量、高合金含量的钢凝固时间长,因此偏析也就更严重。

3.影响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措施影响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的冶金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1)是否有结晶器电磁搅拌作用。

2)电磁搅拌器能否提供足够大的电磁推力。

连续铸钢与电磁搅拌技术

连续铸钢与电磁搅拌技术

F-EMS安装位置示意图
国外凝固末端位置的确定
公司 Concast
1)180mm方 坯:液芯厚 度约为30~ 40mm; 2)240mm方 坯:液芯厚 度约为50~ 70mm
日本大同特钢
韩国 浦项
日本神户 制钢
含C=0.6%的 钢种,当液相 穴和铸坯断面 之比小于0.2 或粥状区中固 相分率在 0.1~0.2时进 行搅拌
方坯常见
与铸坯脱方有关
表面质量
表面横裂纹(角部横裂纹)
含AL高的钢种和含Nb、Cu、Ni、N等微量元素 的钢种
在钢的第三脆性区(600-900℃),沿粗大的 奥氏体晶界有AlN、BN等化合物析出 经常发生在振痕的波谷处,波谷中充填有保 护渣,此处冷却速度降低,凝固组织粗大,坯 壳强度低 结晶器锥度过大,振动参数不当,拉速不稳 定,二冷区铸坯冷却不均匀
A、电磁搅拌作用机理必须与冶金机理相结合,才能产生良好的冶金效果。
B、在采用电磁搅拌技术的同时,必须使铸机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C、在采用电磁搅拌技术的同时,仍须优化连铸工艺技术,如钢水洁净度控制、 过热度的控制、液面自动控制等。 D、电磁搅拌器具有良好的工艺设计。
3)影响电磁搅拌技术冶金效果的因素很多,只有在优化连铸 工艺技术和电磁搅拌工艺设计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该项技术 的最佳应用效果。
时多用较大断面的原因。
立式、立弯式连铸机
弧形连铸机
凝固组织对称
凝固组织不对称 外弧侧等轴晶比率大于内弧侧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90A 220A 190A 220A 190A 220A

连铸扇形段电磁搅拌支承辊设计

连铸扇形段电磁搅拌支承辊设计

连铸扇形段电磁搅拌支承辊设计张亚娜【摘要】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inuous casting technology, the quality of casting billet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 clean steel, solidified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 the quality of cast-ing billet homogenization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equiaxial crystal of billet and refine the solidification organization, reduce the inclusion content and promote composition homogenization, to improve slab in-ternal and surface and surface qua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provide a way to prevent electromagnet-ic stirring rod deflection deformation of the support structure.%随着连铸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连铸坯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超纯净钢的开发和应用对铸坯的质量、凝固组织和成分均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l连铸电磁搅拌器标准 -回复

l连铸电磁搅拌器标准 -回复

l连铸电磁搅拌器标准-回复连铸电磁搅拌器是一种常用于铸造和冶炼过程中的设备,是利用电磁力和传热原理实现金属液体搅拌的装置。

它通过在铸造液中施加电磁场,改善铸造液的流动性和均匀性,提高铸坯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连铸电磁搅拌器的标准规范,并分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连铸电磁搅拌器的基本原理连铸电磁搅拌器通过在连铸过程中施加电磁场,利用电磁力的作用改善铸造液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使其凝固过程更加均匀,得到高质量的铸坯。

连铸电磁搅拌器的基本原理包括磁流体力学和传热原理。

在磁流体力学原理中,电磁搅拌器利用导线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使得铸造液中的金属液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形成液流,并通过磁阻力和电磁涡流阻力的耗散作用使得液流层内不同位置的流速趋于一致,从而改善金属液体内部流动的均匀性。

传热原理中,连铸电磁搅拌器的作用是加快铸造液的传热速度,使得液体内温度分布均匀,从而避免热裂纹和内部偏析的产生。

搅拌的同时,连铸电磁搅拌器还能提高流体对坯壳内壁的冷却效果,有助于形成坯壳结构的均匀和致密。

二、连铸电磁搅拌器的标准规范(一)设备选型和安装1. 根据工艺要求和铸造工况,选择适用的型号和规格的连铸电磁搅拌器。

2. 确保设备的安装平稳、可靠,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设备应布置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方便观察和调整搅拌效果。

(二)参数设定1. 根据铸造工艺要求和金属液体特性,设置连铸电磁搅拌器的搅拌参数,包括电流、频率和时间等。

2. 连铸电磁搅拌器的电源和调节装置应具备精确可调的功能,以满足不同工艺需要。

(三)操作和维护1. 连铸电磁搅拌器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领,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线路和连接部分,确保无安全隐患。

3. 定期对搅拌器的工作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保证其稳定可靠地运行。

4.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包括清洁、涂抹润滑剂和更换易损部件等。

三、连铸电磁搅拌器的优势和应用连铸电磁搅拌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提高铸坯质量:连铸电磁搅拌器能够改善铸造液的流动性和均匀性,减少气泡和夹杂物的形成,提高铸坯质量。

5期: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的优化

5期:方坯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的优化

4
2010-12-23
用心铸造世界
1.2 MEMS的安装位置和有效作用长度 MEMS的安装位置和有效作用长度
(1)安装位置
MEMS的安装位置对搅拌器有效运用和获得良好冶金效果是至关重要的。MEMS的安装位置与铸坯断面、 MEMS的安装位置对搅拌器有效运用和获得良好冶金效果是至关重要的。MEMS的安装位置与铸坯断面、 的安装位置对搅拌器有效运用和获得良好冶金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的安装位置与铸坯断面 铜管长度、SEN浸入深度、弯月面的位置和液面测量装置等密切相关。 铜管长度、SEN浸入深度、弯月面的位置和液面测量装置等密切相关。 浸入深度 合适的安装位置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合适的安装位置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1)从SEN吐出的过热钢水尽可能多地滞留在结晶器上部,提高弯月面附近的钢水温度。 SEN吐出的过热钢水尽可能多地滞留在结晶器上部,提高弯月面附近的钢水温度。 吐出的过热钢水尽可能多地滞留在结晶器上部 2)弯月面附近的磁场应尽可能小,使电磁力也小,以避免弯月面的波动和卷渣。 弯月面附近的磁场应尽可能小,使电磁力也小,以避免弯月面的波动和卷渣。 3)弯月面附近的钢水要保持一定的流动速度。 弯月面附近的钢水要保持一定的流动速度。 根据实践经验: 根据实践经验: 对敞开式浇注方式:搅拌器安装位置应靠近弯月面, 对敞开式浇注方式:搅拌器安装位置应靠近弯月面,通常搅拌器铁芯上缘离铜管上缘的距离为 130~200mm,弯月面高取下限,弯月面低取上限。 130~200mm,弯月面高取下限,弯月面低取上限。 对SEN保护浇注方式:搅拌器铁芯的中心平面离铜管上缘的距离约为350~550mm,水口浸入深度浅 SEN保护浇注方式:搅拌器铁芯的中心平面离铜管上缘的距离约为350~550mm, 保护浇注方式 350 取下限,水口浸入深度深趋向上限。 取下限,水口浸入深度深趋向上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1)一、前言 (1)二、电磁搅拌的基本知识 (2)(一)、电磁搅拌技术的概述 (2)(二)、电磁搅拌器的组成与主要分类 (2)(三)、电磁搅拌器的工作原理 (3)(四)、电磁搅拌力的计算 (4)(五)、电磁场在铸坯中透入深度 (6)三、连铸电磁搅拌器设计过程 (7)(一)、电磁搅拌器电源的选择 (7)(二)、电磁搅拌器本体设计 (7)1、铁芯的设计 (7)2、线圈的设计 (11)(三)、电磁搅拌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13)四、课程设计体会 (15)五、参考文献 (17)一、前言(一)、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材料专业方向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对电磁冶金的了解和对电磁搅拌器设计的训练,是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主要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对电磁连铸和电磁搅拌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和全面的认识。

并初步掌握电磁搅拌器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的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观点。

(4)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5)通过创新意识的教育,初步培养学生的革新、创造能力。

(二)、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电磁冶金原理与工艺课程设计任务是对连铸电磁搅拌器的主组成(电源、电磁搅拌器本体、控制系统等)和电磁搅拌工艺进行分析和设计,并给出相关计算的过程、绘制部分结构的草图,画出连铸电磁搅拌器的总装图,最后编写说明书一份。

二、电磁搅拌的基本知识(一)、电磁搅拌技术的概述电磁搅拌技术应用于连续铸钢是连铸技术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应用电磁搅拌技术是提高铸坯质量,扩大连铸品种的有效手段。

电磁搅拌技术是利用不同形式的磁场发生装置,当连铸坯中的液态金属通过交变电磁场时,在液态金属中产生感生电流,感生电流与磁感应强度的作用产生电磁力。

通过电磁力来控制连铸过程中钢水的流动、传热甚至凝固,从而提高钢的清洁度,扩大铸坯的等轴晶区,降低成分偏析,减轻或消除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实现生产优质、高等级钢材的目的。

电磁搅拌可以扩大铸坯的等轴晶体区,细化晶粒,减少偏析及裂纹,消除疏松和中心缩孔,对于目前提出的钢材料实现超纯净度、超细化及超均质化的要求,电磁搅拌更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二)、电磁搅拌器的组成与主要分类1、电磁搅拌器的基本组成一般来说,无论那种类型的电磁搅拌器,其基本结构都由三部分组成:电源系统、电磁搅拌器本体、控制系统。

其中,电磁搅拌器本体主要是有铁芯、线圈、水冷却系统组成。

2、电磁搅拌器的主要分类到目前为止,电磁搅拌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磁搅拌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根据电磁搅拌器在连铸机上的安装位置不同,主要分:结晶器电磁搅拌器、二冷区电磁搅拌器、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

根据电磁搅拌的原理或供电方式不同,主要分:感应式电磁搅拌器、传导式电磁搅拌器、永磁式电磁搅拌器。

根据电磁搅拌器本体产生磁场的特点或引起液态金属运动形式不同,主要分:旋转型电磁搅拌器、线型电磁搅拌器、螺旋型电磁搅拌器。

根据电磁搅拌器在连铸机上的配置不同,主要分:单面电磁搅拌器、双面电磁搅拌器。

根据电磁搅拌器供电频率不同,主要分:工频电磁搅拌器、低频电磁搅拌器。

根据电磁搅拌器本体线圈的绕线形式不同,主要分:集中绕组的电磁搅拌器、分散绕组的电磁搅拌器、克兰姆绕组的电磁搅拌器。

(三)、电磁搅拌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搅拌装置(Electromagnetic stirrer :EMS )的工作原理与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电磁搅拌是借助在铸坯的液相穴内感生的电磁力,强化液相穴钢水的运动。

具体地讲,电磁搅拌器激发的交变磁场渗透到铸坯的钢水内,就在其中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是体积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从而能推动钢水运动。

由此,强化钢水的对流、传热和传质过程,从而控制铸坯的凝固过程,有效地细化铸坯晶粒、扩大等轴晶区、减少中心偏析,改善铸坯表面和内在质量。

它遵循两个基本规律:①电磁感应:)(B V E j ⨯==σσ 它们遵循右手定则右手定则②感应电流与当地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B j F ⨯= 它们遵循左手定则电磁力是体积力,作用在钢水体积元上,从而驱动钢水运动。

左手定则(四)、电磁搅拌力的计算旋转型电磁搅拌器本体通以三相交流以后,产生旋转磁场。

当液态金属防于旋转磁场内,液态金属的每一截面都被旋转磁场的磁力线切割,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810d E dtϕ--=⋅ 式中 BS ϕ= (磁通量) Wb ;B ——磁感应强度,2T m ;S ——垂直于磁力线切割磁场的面积,2m ;t ——时间, s ;假设被搅拌的液态金属为一个环,产生的感应电流为E I R = 式中 R ——液态金属环的电阻,ΩI ——感应电流, A 。

h R Sρ=⋅, 式中 ρ——液态金属的电阻率,m Ω;S ——液态金属的截面积,2m ;h ——液态金属环的高度, m ;因此 EI h S ρ=⋅这种简单情况下的电磁力由式: F I B =⨯决定.以上所述指的是旋转运动的电磁力,即旋转磁场在液态金属中产生的电磁力的周向的分量为F 。

正是由于液态金属在切线方向上受到的一个体积电磁力,这样液态金属在距离中心不同的位置上就受到一个力偶的作用,再由于液态金属内部的粘性,是液态金属进行运动。

然而,在实际的连铸机上应用的旋转型电磁搅拌器的电磁力的计算可就要复杂多了,液态金属受电磁力的周向分力经过严格的分析推导,得到:2(1)2200(2)4 sin ()2P r s P r P F H w t P R αϕμμ--=- 式中 P ——搅拌器的极数.0H ——旋转磁场的周向磁感应强度,2T m (周期变化的振幅的最大值); R ——搅拌器的半径, m (内径);r ——液态金属的半径, m ;α——涡流常数, α=m s f w w w =-;s w ——涡流角频率,rad sm w :液态金属的角频率, rad s ;f w ——旋转磁场的角频率, rad s ; 4f w f P π=;t ——行波磁场的一个周期的时间, s ;f ——电源频率,Z H ;σ——液态金属的电导率;μ——导磁率,r o μμμ=⋅;r μ——非磁性材料的导磁率, 1r μ≈。

o μ——自由真空导磁率,61.2610 ,H m o μ-=⨯。

ϕ——相位角,rad 。

一般说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两极电磁搅拌器(2P =)最为常用,在一个周期内取磁感应强度的平均值B ,这样就把旋转磁场在液态金属中产生的电磁力的周向的分量F 简化为下式:212s F B r σω=(五)、电磁场在铸坯中透入深度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变磁通穿过导体时,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该电流的流线呈闭合涡流状,简称涡流。

涡流在导体内又产生磁场,由于磁场间相互作用便表现为磁的集映现象,称为集映效应。

固集映效应的影响使电磁行波透入铸坯表面后逐渐衰减,搅拌时的电磁力仅在电磁波达到的范围内产生,这是电搅的理论依据。

当搅拌器的极矩τ≥π时,透入深度h 可以写成下式:h ==式中 S ——滑差率,i i V V S V -=i V ——行波磁场的速度,2i v f τ=,m/s ;τ——极矩,n ; (1)V S ωα=-液态金属流动的平均速度;μ——磁导率,h/m ;σ——电导率,s/m ;对于某一种结构和电磁参数的搅拌器,液态金属的性能相对稳定时,σ值一定,u 和s 的值变化也很小,因此只有改变f 值才能使透入深度h 值发生变化。

三、连铸电磁搅拌器设计过程(一)、电磁搅拌器电源的选择电磁搅拌器的通常是采用专用电源,经过多年来的试验、应用、,不断有所改进,现在基本上已经规范化、标准化了。

电磁搅拌器的电源多是低电压高电流的供电器。

而电磁搅拌器的电源频率则为低频,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磁场透入深度,除了个别的工况条件下,像二冷区电磁搅拌器是工频电源供电,其他一般是50Hz 以下的低频电源。

(二)、电磁搅拌器本体设计1、铁芯的设计铁芯在搅拌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磁导率、构成磁路以及固定线圈的,它在本设计中主要是采用若干个硅钢片叠加起来构成的。

本设计之所以采用叠加的硅钢片主要是为了减少铁芯中的涡流损耗,同时在各个硅钢片之间要涂刷绝缘漆。

铁芯型式决定了电磁搅拌器的磁场性能与冶金效果。

尤其对凝固末端电磁搅拌而言这方面尤其重要。

下面从芯型式、磁场的空间分布和磁路的有限元分析等三个方面对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器的选型作一分析:(1)电磁搅拌器根据铁芯结构的不同可分为: 齿槽型铁芯和环形铁芯, 其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 1 齿槽型铁芯结构图图 2 环形铁芯结构图齿槽型铁芯结构紧凑,齿部靠近铸坯,这样磁场气隙较小,利用率高;环形铁芯离铸坯较远, 磁场气隙较大, 但此结构线圈产生的磁场相对较为均匀.(2) 电磁搅拌器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外水直冷式和铜管内冷式两种结构(见图3和图4). 即俗称的扁铜线结构和铜管式结构.图 3 外水直冷式导线冷却图图 4 铜管式冷却图扁铜线结线结构冷却水在杜邦膜外对铜线进行冷却, 一般冷却水的温升控制5℃以内; 此结构绝缘材料为杜邦膜, 冷却水中导电离子对膜的分解会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铜管式结构冷却水在铜管内对铜管进行冷却, 冷却效率高, 但铜管内通过水的截面积有限, 一般冷却水的温升控制在 30~35℃左右; 此结构在冷却时水电是直接接触的, 这样冷却水要求不能导电, 需采用纯水, 同时电磁搅拌器的水、电在与外部供水、供电设备连接前需要分开, 这会增加产品的故障点.(3)结晶区电磁搅拌器根据与结晶器的关系不同, 可分为外置式和内置式两种(见图 5和图 6).图 5 外置式电磁搅拌器图 6 内置式电磁搅拌器结晶区电磁搅拌器采用外置式备件较少,在更换时不需要拆换搅拌器,生产效率更高,相对内置式而言耗电多;内置式电磁搅拌器耗电较少,但备件较多,而且内置式电磁搅拌器安装在结晶器内随结晶器一起振动,增加振动机构的负荷。

(4)电磁搅拌器铁芯结构不同,则其磁路结构不同,磁场分布不同,下面采用Maxwell磁场分析软件对齿槽铁芯和克兰姆绕组铁芯的瞬态磁场进行分析对比,图 7 齿槽型铁芯结构瞬态磁场分布图图 8 环形铁芯结构瞬态磁场分布图齿槽型铁芯结构的电磁搅拌器外围基本无漏磁, 但齿槽部分存在部分漏磁; 而克罗姆绕组环形铁芯结构的搅拌器内外两条磁路基本相当, 外围漏磁较大,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经验, 在其外围采用高导电率的纯铜板对其进行磁场屏蔽, 以减少其对周围人员与设备的磁场干扰.2、线圈的设计线圈主要是用来产生电磁的,它的绕制方式将直接影响电磁搅拌器的功用和效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