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电子模块五(任务4)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模块5任务2 WCDMA基站日常操作与例行维护

WCDMA基站操作与维护
任务1 认识WCDMA基站硬 件 任务2 WCDMA基站日常操作与例行维护 任务3 WCDMA基站应急维护与故障处理
WCDMA基站日常操作与例行维护 --课程内容
第1单元 WCDMA基站日常操作
第2单元 WCDMA基站例行维护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ML命令行客户端界面
3
MML命令介绍
6
WCDMA基站日常操作与例行维护 --课程内容
第1单元 WCDMA基站日常操作
第2单元 WCDMA基站例行维护
7
WCDMA基站例行维护
每日维护 每月维护 季度维护 年度维护
8
课程总结
总结
基站日常操作
基站例行维护
9
MML命令功能
NodeB的MML命令用于实现整个基站的操作维护功能。
MML命令格式
MML 命令的格式为:命令字:参数名称 =参数值;命令字是必须 的,但参数名称和参数值不是必须的。
包 含 命 令 字 和 参 数 的 MML 命 令 示 例 : SET ALMSHLD ; AID=10015, SHLDFLG=UNSHIELDED;
包含命令字的MML命令示例:LST VER:;
MML命令字
MML 命令字采用“动作+ 对象”的格式。“动作”的类型相对比 较少,而且尽量使用缩写,方便用户记忆和使用。
4
命令字含义说明表
动作 ACT ADD BKP BLK DLD DSP SET LST MOD RMV RST STR STP UBL ULD 激活 增加 备份 闭塞 下载 查询动态信息 设置 查询静态数据 修改 删除 复位 启动(打开) 停止(关闭) 解闭塞 上载
移动通信技术课后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课后答案【篇一: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薛晓明期末复习材料(终极版)第二版课后答案】考到哪份卷子,使用者请记住了,不要考得太好了,不然容易出事的,不要太贪心,差不多就好!a卷单项选择:1. 无线小区形状的选择,正六边形小区的临区中心间距离为_____【】a.rb. 1.414rc. 1.732rd. 0.5r2. 3g设备wcdma载波最小带宽为_____【】a.5mhz b. 1.6mhz c. 1.25mhz d. 1.23mhz3. gsm系统所用的多址方式为_____【】a.码分多址b. 时分多址 c. 频分多址 d. b与c都用4. 在gsm系统中,bsc与bts之间的接口称为____接口。
【】a.abisb. a c. b d. f5. 1992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arc)根据itu对于imt-2000的业务量和所需频谱的估计,划分了_____带宽给imt-2000。
【】a.60mhz b. 230mhz c. 170mhz d. 120mhz填空题1.鉴权的作用是______防止_______,同时通过拒绝_______用户的______而保护gsm移动网络的_______。
2.vlr是存储用户____的动态数据库,当漫游用户进入某个______区域时,必须在msc相关的vir中______,vir分配给移动用户一个_______(msrn)。
3.信道编码主要包括纠错编码和______。
纠错编码的______是通过对信源编码的数据增加一些________对信源编码的数据进行_______。
以使在接收时能从接收的______中检出由于传送过程中引起的_______从而进行纠错。
4.由于码分多址的码是采用________,这样就给信号带上了伪装,如果对方不知道所用的码,是______破译的。
即便知道码,窃听者也_______靠近_______才能收到_________。
名词解释1. 信源编码:信源编码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取样、量化、编码,并对编码后的信号去掉信源多余的冗余信息,以达到压缩信源信息率,降低信号的传输速率、缩小信号带宽,从而提高通信的有效性2. 频分多址(fdma):把通信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互不重叠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3. 同频干扰: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4. 位置登记:移动台向基站报告其位区状态、身份标识和其他特征的过程5.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本课程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概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具备设计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根据以上目标分为多个模块,详细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相关内容。
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教学课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着重讲解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信号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等步骤。
通过掌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可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频谱分配: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原理和方法。
频谱是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合理的频谱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通信容量和干扰抵抗能力。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频谱分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频谱分配方法以及频谱的管理与规划。
调制解调: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解调方法。
信道编解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解码技术。
信道编解码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本课程将介绍信道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解码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通过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动通信技术(第2版)》电子教案 第四章4.1节

GSM系统的业务综合能力较高, 能进行数据和话音的综合, 但终端接入速率有限(最高仅为9.6 kb/s)。
1986年在巴黎,该小组对欧洲各国及各公司经大量研究和实 验后所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实验。
1987年5月GSM成员国就数字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 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RPE一LTP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 键控GMSK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1988年,形成泛欧数字蜂窝通信网标准,此标准主要包括两 个系统:GSM900和DCS1800,两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使用的频 段不同。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表 4 – 1 GSM 标准主要内容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4.1.1 GSM体制的特点
一、 GSM体制的优点
1. 在GSM体制的构建过程中, 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WP3。 该工作组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开放的网络接口、建立通用 的接口标准。 因此, GSM是一个不仅空中接口, 而且网络内部 各个接口都高度标准化、接口优化的网络。 这就使它不仅能与 目前的各种公用通信网(如PSTN、 ISDN及B-ISDN)互连互通, 而且能够适应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具有不断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 4 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4.1 GSM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4.2 GSM移动通信系统的编号 4.3 GSM系统的传输信道 4.4 GSM系统的接续和移动性管理 4.5 GSM的安全性管理 4.6 GSM系统的业务 4.7 GPRS系统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 4章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5. 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 GSM系统比以往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增大了3~5倍, 其主要原因系统对载噪比(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的要 求大大降低了(为9 dB), 另一个原因是半速率语音编码的实现, 使信息速率降低, 从而占用带宽减小。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1·介绍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是指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本文档提供了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的习题答案,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2·信号传输与调制2·1 信号传输●什么是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有哪些常用的方法?●请解释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的特点及其应用场景。
2·2 调制技术●什么是调制技术?调制技术的作用是什么?●请解释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方式。
3·无线传输与信道编码3·1 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有哪些特点?请解释其与有线传输的区别。
●请说明无线传输中常见的天线类型及其特点。
3·2 信道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作用是什么?●请介绍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及其特点。
4·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与接入技术4·1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请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
●请解释移动通信系统架构中的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
4·2 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接入技术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其原理和特点。
5·LTE与5G移动通信技术5·1 LTE移动通信技术●请介绍LTE移动通信技术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请解释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和MIMO技术。
5·2 5G移动通信技术●5G移动通信技术有哪些特点和应用场景?请解释其与LTE的区别。
●请介绍5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技术。
6·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习题的完整答案及相关示意图,以供参考。
7·法律名词及注释●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用于在移动终端之间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
●信号传输:指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的过程。
●调制技术:将低频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传输的过程。
●无线传输:指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传输到远距离的过程。
CDMA编码技术

模块一 3G基础模块 模块二 CDMA技术基础模块 模块三 WCDMA移动通信技术模块 模块四 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模块 模块五 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模块 模块六 WiMAX技术模块
模块二 CDMA技术基础模块
任务1 扩频通信概念
任务2 扩频通信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 任务3 CDMA码序列
图2-19 信道编码和交织实例
本任务要求
识记:语音编码、信道编码方式。
领会:交织技术。
应用:语音编码技术。
26
4)交织技术
为什么要采用交织技术呢?原因有两个: (1)无线传输干扰和误码通常在某个较小时间段内发生,影 响连续的几个突发脉冲。 (2)如果把话音桢内的比特顺序按一定的规则错开,使原来 连续的比特分散到若干个突发脉冲中传输,则可分散误码,使连 续的长误码变成若干分散的短误码,以便于纠错,提高话音质量 。
出Viterbi算法)、MAP(最大后验概率算法)等。由于MAP算法
的每一次迭代性能的提高都优于Viterbi算法,因此MAP算法的迭
代译码器可以获得更大的编码增益。
2)Turbo码
图2-16 Turbo编码器
3)Reed-Solomon码
Reed-Solomon码是一类具有很强纠错能力的多进制BCH码, 它由Reed和Solomon应用MS多项式于1960年构造出来。在线性分 组码中RS码的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是最高的。 R-S码常作为级联码的外码使用,CCSDS标准采用了R-S(255 ,233)与(2,1,7)卷积码加块交织的级联码编码方案,用于 卫星空间数据的传输。
1)卷积码
卷积编码器在任何一段规定时间内产生的n个码元,不仅取决 于这段时间中的k个信息位,而且还取决于前N-1段时间内的信息 位。此时监督码元监督着这N段时间内的信息,这N 段时间内的 码元数目nN称为这种码字的约束长度。
2024年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教案

移动通信技术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移动通信技术的全面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网络架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如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技术、扩频技术、编码技术等。
3.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协议,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方法。
4.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如5G、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内容1.移动通信技术概述(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3)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和特点2.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1)调制解调技术(2)多址技术(3)扩频技术(4)编码技术(5)信道编码和交织技术(6)数字信号处理技术3.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和协议(1)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2)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3)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4.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1)5G技术(2)物联网技术(3)移动互联网技术(4)其他新兴技术5.实践教学(1)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2)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3)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3.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网络规划与优化等技能。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考查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的掌握程度。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案 第22课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

1G(first generation)表示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如现在已经淘汰的模拟移动网。
1G无线系统在设计上只能传输语音流量,并受到网络容量的限制。
1G时代的街上随处可见公共电话亭以及等着打电话的人,大家腰带上都别着BB机【多媒体】展示BB机图片2.2G时代:手机能上网了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
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
不过手机短信在它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它在美国通常称为“个人通讯服务”2G时代手机还没有那么普及,只是一个打电话的工具,想上网的人只能跟玩游戏的人一起挤在网吧里,小灵通的信号也不好,所以出现联系不上的情况,人们还是会选择发电报和传真3.3G时代:随时随地无线上网3G时代,最火的手机还数iPhone 3G。
当时的手机屏幕不大,有后置摄像头但是像素并不高清,虽然没有前置摄像头无法自拍,只能老老实实的听歌,根本不能同时用相机,而且网络慢得吓人,用的最多的还是短信和QQ,上网还需要拨号才能上4.4G时代: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且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
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解量子信息的研究领域载,比家用宽带ADSL(4兆)快25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5.5G时代:万物互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 (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后的延伸。
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峰值速率达到Gbit/s的标准,以满足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大数据量传输;空中接口时延水平需要在1ms左右,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频谱效率要比LTE提升10倍以上;连续广域覆盖和高移动性下,用户体验速率达到100Mbit/s;流量密度和连接数密度大幅度提高;系统协同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表现为多用户,多点,多天线,多摄取的协同组网,以及网络间灵活地自动调整⏹【学生】聆听、思考⏹【教师】小结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在便携式智能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上通过无线的方式(Wi-Fi或蜂窝网络)实现通信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被叫通信流程
图5-12
移动台终结呼叫框图
二、被叫通信流程
图5-13
MS终结呼叫流程图
二、被叫通信流程
移动台终结呼叫框图如图5-12所示,流程图如图5-13所示。流程说明如 下:
(1)通过No.7信令客户部分ISUP/TUP,入口MSC(GMSC)接受来自固定网 (ISDN/PSTN)的呼叫。 (2)GMSC向HLR询问有关被叫移动客户正在访问的MSC地址(即MSRN)。
立过程基本完成,MS等待B客户响应的证实信号。移动台始发呼叫框图见
图5-9。
一、主叫通信流程
图5-9
移动台始发呼叫框图
流程图见图5-10。图中主要流程说明如下: 接
(1)在服务小区内,一旦移动客户拨号后,移动台向基站请求随机
一、主叫通信流程
入信道。
(2)在移动台MS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之间建立信令连接的过程。 (3)对移动台的识别码进行鉴权.如果需加密则设置加密模等,进
(3)HLR请求拜访VLR分配MSRN。MSRN是在客户每次呼叫时由拜访VLR分配并通
知 HLR。 (4)GMSC从HLR获得MSRN后,便可寻找路由建立至被访MSC的通路。 (5)(6)被访MSC从VLR获得有关客户数据。 (7)(8)MSC通过位置区内的所有基站BTS向移动台发送寻呼消息。 (9)(10)被叫移动客户的移动台发回寻呼响应消息后,执行与上述出局呼叫 流程中的(1)、(2)、(3)、(4)相同的过程,直到移动台振铃, 向 主叫客户回送呼叫接通证实信号。 (11)移动客户取机应答,向固定网发送应答连接消息,至此进入通话阶段。
入
呼叫建立的起始阶段。 (4)分配业务信道的过程。
(5)采用七号信令的客户部分(ISUP/TUP),建立与固定网(ISDN
/PSTN)至被叫客户的通路,并向被叫客户振铃,向移动台回 送
呼叫接通证实信号。
(6)被叫客户取机应答,向移动台发送应答连接消息,最后进入通 话
一、主叫通信流程
一、主叫通信流程
二、被叫通信流程
9
二、被叫通信流程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MS作被叫,以PSTN的固定客户A呼叫GSM的移动客户B的 呼 叫建立过程为例(见图5-11),B客户号码为0139H0HlH2H3ABCD。
图5-11
GSM系统呼叫客户时接续示意图
二、被叫通信流程
A客户(如北京固定网某客户)拨打B客户(如上海数字移动某客户),拨 MSISDN(0139H0HlH2H3ABCD)号码。本地交换机根据A客户所拨B客户号码 中国内目的地代码(139)可以与GSM网的GMSC(GSM网入口交换机)间建立 链路,并将B客户SDN号码传送给GMSC。GMSC分析此号码,根据H0HlH2H3, 应用查询功能向B客户的HLR发MSISDN号码,询问B客户漫游号码(MSRN)。 HLR将B客户MSISDN号码转换为客户识别码(IMSI),查询B客户目前所在的 业务区MSC(如他已漫游到广州),向该区VLR发被叫的IMSI,请求VLR分配 给被叫客户一个漫游号码MSRN。VLR把分配给被叫客户的MSRN号码回送给 HLR,由HLR发送给GMSC。GMSC有了MSRN,就可以把入局呼叫接到B客户所在 的MSC(北京一广州)。GMSC与MSC的连接可以是直达链路,也可由汇接局 转接。VLR查出被叫客户的位置区识别码(LAI)之后,MSC将寻呼消息发送 给位置区内所有的BTS,由这些BTS通过无线路径上的寻呼信道(PCH)发送 寻呼消息,在整个位置区覆盖范围内进行广播寻呼。守候的空闲MS接收到 此寻呼消息,识别出其IMSI码后,发送应答响应。
任务4
小结
了解GSM主叫通信流程 了解GSM被叫通信流程
15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团队
课程目标
模块一 模块二 移动通信的认知 编码与调制技术
模块三
模块四 模块五 模块六 模块七 模块八 模块九
移动通信组网技术
移动通信特有的控制技术 GSM移动通信网络 CDMA移动通信网络 WCDMA移动通信网络 TD-SCDMA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工程技术
模块一 移动通信的认知
任务1 GSM移动通信系统认知
任务2 GSM移动通信网络结构
任务3 GSM信号处理过程
任务4 GSM通信流程
任务5 GSM基站设备及维护
一、主叫通信流程
二、被叫通信流程
4
一、主叫通信流程
假设一MS处于激活且空闲状态,客户A要建立一个呼叫,他只要拨被叫B
客户号码,再按“发送”键,MS便开始启动程序。首先,MS通过随机接 入控制信道(RACH)向网路发第一条消息,即接入请求消息,MSC即分配
给它一专用信道,查看A客户的类别并标注此客户忙。若网路允许此MS接
入网路,则MSC发证实接入请求消息。接着,MS发呼叫建立消息及B客户 号码,MSC根据此号码将主叫与被叫所在的MSC连通,并将被叫号码送至
被叫所在MSC(B客户为移动客户时)或送入固定网(PSTN)转接交换机
(B客户为固定客户时)中进行分析。一旦通往B客户的链路准备好,网 路便向MS发呼叫建立证实,并给它分配专用业务信道TCH。至此,呼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