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住山洞》
幼儿园小熊住山洞大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住山洞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熊住山洞的原因。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讲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小熊住山洞2. 故事大意:小熊原本住在森林里的树洞里,但因为树洞被占用,它不得不寻找新的住处。
在寻找过程中,小熊遇到了很多困难,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山洞作为新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讲述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小熊在寻找新家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故事情节。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小熊道具、相关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富有情境感的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森林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小熊的家园。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住处变化及其情感变化。
3. 讨论:故事结束后,提问幼儿关于小熊住山洞的原因,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小熊在寻找新家过程中的情景。
七、活动延伸:1.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绘制小熊住山洞的故事情节。
2. 手工活动:制作小熊道具,增强幼儿对故事的体验。
3. 环境教育: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动物的家园,培养环保意识。
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幼儿在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
3. 幼儿环保意识:分析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中的讨论和行为表现。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故事选择的适合度,以及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小熊住山洞》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小熊住山洞》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1.2 能够正确表述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事件。
1.3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素养。
1.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故事课件:《小熊住山洞》2.2 小熊手偶道具2.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2.4 音乐CD:《大自然的声音》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猜猜小熊今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3.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课件和手偶道具,讲述《小熊住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故事中最喜欢的情节,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4 创作环节:1)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故事内容。
2)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
3.5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展示,共同见证幼儿的进步。
4.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主题墙上,供全体幼儿和家长欣赏。
4.3 区域活动:教师在语言区设置“小熊的故事”主题,提供相关书籍、道具等,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和表演。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对幼儿进行评价。
5.2 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5.3 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创作。
6.2 注意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
6.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引导幼儿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6.4 注重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不受伤害。
《小熊住山洞》教案(15篇)

《小熊住山洞》教案(15篇)《小熊住山洞》教案(15篇)《小熊住山洞》教案1教学目的1、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辛,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保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2、在原有识字根底上,能独立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矱字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教孢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总112电100一、教学目的: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辛,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保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四、教学难点:(一)、设疑揭题,激发兴趣1、出示课件2小熊的家--山洞2、师范背课撇第一、二段,随朲圠课件上出示:砍树、造房子。
3、设疑: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却没有砍树造房子,猜猜看这是为什么?(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全文。
要求:拿好书,坐端正;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多读几遍。
2、检查读情况:哪段话诳得好,读给大家听?正音:结满了果子、舍不、一束束(三)、细诺课文,讨论解疑1、抛出问题:他们为什么没有砍树造戻子?2、研读课文第3~6段:⑴课文哪几段写小熊舍不得砍?读3~2段。
口头完成填空:( )砌他们走进森林。
树上( ),小熊舍不得。
⑵出示课件:四季图。
四个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季节,说说小熊会怎样说服爸爸不砍树的?想象说话:树上( )小熊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指导朗读:读出小熊的舍不得。
多种形式朗读。
⑷表演朗读3~6段。
同桌分工,自由准备,报名表演。
(课件做背景。
)(四)、认读生字1、出示:砍树、造房子、长满、舍不得、结满2、认读词语。
3、显红生字:砍、造、满、舍、结4、交流识字方法。
大班语言小熊住山洞教案

大班语言《小熊住山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熊住山洞的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故事。
3. 学习诗歌朗诵,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熊住山洞》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诗歌《小熊住山洞》的朗诵技巧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诗歌的朗诵。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诵技巧和创造性地表现故事。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诗歌打印稿和背景音乐。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熊住山洞的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小熊住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诗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小熊住山洞》,指导幼儿朗诵技巧,让幼儿体会诗歌的意义。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绘画小熊住山洞的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和诗歌的主题,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和图片的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和诗歌朗诵。
4. 绘画活动法: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小熊住山洞的故事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生动讲述《小熊住山洞》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诗歌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诗歌《小熊住山洞》,指导幼儿朗诵技巧,让幼儿体会诗歌的意义。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绘画小熊住山洞的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和诗歌的主题,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小熊住山洞大班语言教案

小熊住山洞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熊住山洞的原因和结果。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小熊住山洞》2. 故事简介:小熊原本住在森林里的树屋里,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搬到了一个山洞里。
在山洞里,小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2. 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图片、动画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幼儿观看故事课件,让他们对故事产生兴趣。
2. 向幼儿介绍故事主要角色:小熊、树木、小鸟等。
二、故事讲解(10分钟)1. 讲述故事《小熊住山洞》,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理解小熊搬家的原因和结果。
2. 讲解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型,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互动讨论(5分钟)1. 提问:小熊为什么搬到一个山洞里?他在山洞里过得怎么样?2.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实践活动(5分钟)1. 情境表演: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2.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教育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 推荐相关故事书籍,鼓励幼儿课后阅读,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大班语言活动小熊住山洞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小熊住山洞教案一、背景信息在大班幼儿园中,语言活动作为每日必修课程之一,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与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对于幼儿来说,充满激情、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本次教案以小熊住山洞为主题,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实现对幼儿情感和思维的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运用,达到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了解小熊的故事内容,掌握读、写和表达相关单词;•能够通过故事情境,建立起物品、环境与生活的联系;•能够通过故事情境,理解生活中的人与物之间的互相依存。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讲故事、画画、做游戏等方式,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综合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学习尊重和照顾他人;•提高幼儿对自然、生命和环境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讲故事在开始教学前,教师将故事道具(小熊、山洞、树、果子等)放在讲台上,以情境创设的方式讲述小熊住山洞的故事,通过语音、动作和形象化展示,使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表达方式。
2.绘画教师以小熊住山洞为主题,给每个幼儿发放纸和笔,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展开自由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故事观点。
3.游戏教师安排游戏环节,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模拟小熊与其他角色的交流场景,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反思本次实施的教案以故事情境为教学主线,结合多种形式的语言运用,为幼儿创设了一场全方位的语言互动之旅。
通过故事情境,幼儿不仅能够理解故事内容,还能够加深对生活中各个物品、环境与生命之间互相依存关系的认识。
通过听、说、写、画和游戏等多种方式的语言运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后,教师还通过此次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良好品德,增强幼儿综合素质发展。
精选《小熊住山洞》教案3篇

精选《小熊住山洞》教案3篇精选《小熊住山洞》教案3篇《小熊住山洞》教案篇1 一、教学要求1.自读生字和课文。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独立识字,自主识字。
能独立识记本课10个生字中的5~6个。
3.初步感受森林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小熊一家的喜欢之情。
二、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认清局部生字字形;初步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区分平翘舌音,掌握(或理解)局部识字方法。
四、教具准备1.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用课件配合进展)(二)听讲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朗读课文(配合正音)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形式有:自由读、比赛读、评读(相机正音)、全班齐读。
(四)识记局部生字字形(展示方法)1.课件出示生字;2.开火车读生字;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4.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5.老师小结。
(五)课中操师生一起唱唱、跳跳《小熊住山洞》。
(六)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以课件展示森林四季之美,让学生感受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1.播放课件;(看一看、想一想。
)2.组织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从哪里看出它很美(说一说。
)3.小结过渡。
(七)播放课文谱成的歌曲,师生一起唱唱、跳跳,表达对小熊一家的喜欢之情。
(下课)《小熊住山洞》教案篇2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才能2、在学习中理解森林对于动物们的意义,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了小熊家了,他们住在大森林里。
你们看,小熊和爸爸妈妈在门口迎接我们呢。
〔播放〕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看。
呦!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习。
我们来猜猜字谜,和它比一比。
石头打哈欠。
《小熊住山洞》教案6篇

《小熊住山洞》教案6篇《小熊住山洞》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子,可走进森林,他们始终舍不得砍树。
多少年过去了,他们仍旧住在山洞里。
文章以“小动物们对小熊一家的“感恩”作结尾,潜移默化地使儿童懂得爱惜树木,爱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学情分析:本课不注拼音,但由于同学有了肯定的识字基础,可以用“猜读”、看生字表或请教别人等多种形式独立认字、阅读。
设计理念:《小熊住山洞》一文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行文精美、图文并茂、适合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课文。
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漂亮的景色之中。
因而,在设计中,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境,依据同学的需求爱好安排教学,给同学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同学领进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使同学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在美读课文中,培育同学的感悟。
另外,同学已接触过无拼音标注的课文,且文中部分内容结构相像,用字重复涌现,课文对同学来说难度不大。
因而,在认读生字和读课文上,引导同学采用相互援助,以会带不会的方法进行。
一、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育口头表达技能。
3、能理解小熊一家宁可自己住得艰苦,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护林之心,懂得爱惜树木,爱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惜树木、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三、信息资料:森林四季景色的课件,小熊、熊爸爸及几种小动物的头饰,课文录音及生字词课件。
四、教学时间: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独立正确地朗读。
2、认识10个生字,学懂课文1、2自然段。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1.播放课件:小熊从山洞里走出来兴奋地对大家说:“嗨,小伙伴们,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家要造房子啦!我们一家就不用住这又阴暗、又潮湿的山洞啦!到时候,我请你们都到我家来作客,好吗?”〔同学依据已有生活阅历认为他们的家又阴暗又潮湿,应当重新造房子把同学带入情境,拉近了孩子们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教案《小熊住山洞》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大树在四季中的变化,感知四季的主要特征,知道大树与自然的关系。
2. 领悟小熊一家没有砍树造房,一直住在山洞里的原因。
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3.学习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活动准备:
四季背景图片,小熊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通过四幅图片初步感知四季变化
提问:1.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四幅图片,请你们仔细看看,分别是什么季节?
2. 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4.学习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一年四季真美啊!
二、讲述故事《小熊住山洞》,理解故事,感知四季轮换
1. 出示小熊
有一只可爱的小熊,它也走进了这美丽的四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好听的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就叫《小熊住山洞》。
2.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2)小熊最后住进漂亮的房子里了吗?为什么?
(3)小熊几次走进森林?分别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没有砍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听一听!
三、根据活动图片讲述故事,初步感知四季的主要特征,体验故事的语言美
1.小熊几次走进森林?分别在什么时候?
2.第一次在什么季节去砍的?为什么舍不得砍?故事里也用了一句好听的语言,它是怎么说的?
3.第二次在什么季节去砍的?为什么舍不得砍?能不能用故事里好听的话来说!
4.第三次在什么季节去砍的?为什么舍不得砍?(要求
孩子用完整的话来表达)
5.第四次在什么季节去砍的?为什么舍不得砍?
6.小熊没有造新房,为什么还是高高兴兴地?
小结:小熊虽然没有造房子但它保护了大树林,这样春天可以看到嫩绿的叶子,夏天可以看到美丽的鲜花,秋天可以看到美丽的鲜花,秋天可以看到满树的果子,冬天可以听到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
7.引导幼儿讲述故事。
8.小动物为什么送鲜花给小熊?
幼儿:小松鼠也需要树,小鸟都需要树。
老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说得很有道理。
想想要是树林里得树都砍光了,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土地会变成沙漠。
幼儿:许多小动物无家可归。
幼儿:再也看不到美丽得树林了。
小结:那这样真可怕,所以小熊没有砍树是对的,他保护了大树林,保护了小动物美丽的家。
四、拓展延伸:
我们能为可爱的小动物做些什么呢?(种树、不砍树)就让我们种一些小树给小东门把。
总结:你们都说得很好!谢谢你们。
那让我们从我做起来保护我们的森林、我们的家园!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