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稻盛和夫:爱人与利他

合集下载

稻盛哲学四字词

稻盛哲学四字词

稻盛哲学四字词
稻盛哲学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的一系列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以下是一些与稻盛哲学相关的四字词:
1. 敬天爱人:这是稻盛哲学的核心观念,强调要敬畏自然、尊重他人,并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

2. 利他之心:稻盛和夫认为,企业经营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

3. 持续精进:指不断努力、进取,追求自我提升和完善。

4. 坦诚之心:倡导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对待他人,建立互信关系。

5. 感恩之心:培养感恩之情,感谢周围的人和事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6. 谦虚谨慎:保持谦虚的态度,谨慎行事,不断学习和成长。

7. 自我反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8. 乐观积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9. 团队合作:强调团队的力量,通过协作实现共同目标。

10. 脚踏实地:踏实做事,注重基础和细节,逐步积累成果。

稻盛和夫思想

稻盛和夫思想

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思想“敬天爱人”出自明治维新三杰西乡隆盛的《西乡南洲翁遗训》,“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为“敬天”;而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以仁慈之心关爱众人就是“爱人”。

做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把员工放在首位,这就是稻盛先生对“敬天爱人”的诠释。

稻盛先生相信,所谓经营只能是经营者人格的投影。

因此,只要具备做人的正确的判断基准,就一定能在经营实践中有效发挥它的作用。

不论在企业经营方面还是在人生中,只要心怀纯粹的愿望并不懈努力,就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日本著名大企业家稻盛和夫一生培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被誉称为当代的松下幸之助。

稻盛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还是一位企业思想家,从企业家上升到思想家是他成功之根本。

他的经营哲学集中到一点就是:“敬天爱人”,这对企业家们很有启发,深受教育。

所谓“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

这里的“天”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

他坚持以将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为准则,提出了十二条经营原则,即:1.明确事业的目的与意义为什么办企业,从事这项事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自己必须想明白,不明白就必须不断自问自答。

这里的要谛是:必须树立光明正大的、高尚的事业目的。

如果办企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私利私欲,员工就会讲“经营者为了自己赚钱来驱使和剥削我们”,他们就不肯由衷地协助你,企业就很难办好。

为了唤起员工的共鸣,使他们全力以赴,努力工作,就需要经营者超越一己的私利,树立高层次的事业目的。

话虽然这么讲,但在美国,创办企业就是为了自己赚钱,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为了得到干部的协助,他们会说“我把你当合伙人,只要你尽力,我就给你高薪”。

就是说用金钱和利害来构筑公司内的人际关系。

那么公司上层即使摆平了,一般的员工仍难免牢骚满腹。

特别是工会力量强的地方,就会不断发生各种冲突。

所以,越是像美国这样讲究利害得失的社会,就越应该树立符合大义名分的事业目的。

敬天爱人,利他哲学-稻盛和夫

敬天爱人,利他哲学-稻盛和夫

有位中国老板开始禅坐并追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试了几天后,这位老板哭了:我盘腿坐在那里想了半天,脑子里还是跑车和美女。

他问我们,自己是不是没救了?禅的启示录□文/本刊记者樊力摄影记者雷辉车门打开,重庆嘉陵江边。

稻盛和夫从助理手中接过一支烟,点上。

2012年6月,这个季节的山城重庆已经有些闷热,街上卖栀子花的小贩都躲在了树荫深处。

稻盛和夫穿着深色的西装,对路边贩卖的荸荠、车厘子充满了兴趣,如果不是他从衣兜里掏出的那把日本小折扇,周围的人绝不会将这位80多岁的老头与东方德鲁克的形象串联到一起。

今天,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家将目光转移到稻盛和夫身上。

他的理论似乎更接地气,其商业人生的精彩程度也更能瓦解今天中国人在彼此忽悠中养成的自我警惕——其先后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50年从未亏损。

2011年他的京瓷与第二电电(KDDI)合并销售额5万亿日元,税前利润近6000亿日元。

而年近八十,稻盛和夫又以门外汉的身份去了日航,6个月后日航扭亏为盈。

更重要的是,这位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企业家,如今还住在一间不过140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保姆,由78岁的夫人操持家务。

——稻盛和夫在重庆驻留了70多个小时,我们近距离跟访,想还原一个真实的稻盛和夫,因为这三十多年来被拔高和神化的人太多了。

敬天爱人。

几十年来,稻盛和夫不断在东方哲学基座上汲取商业智慧,反复强调商业的利他之心,但商场毕竟也必然是一个利己主义昌盛的地方啊,不然哪里会有需求,哪里会有供给?于是,两种逻辑在起点上的相互对抗,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营养。

这些营养,我们都知道,但稻盛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真信。

这一点以下的篇章可以证明。

只是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并不新鲜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基本价值观的“营养“,真能让数千年来精神上并没有根的中国商人群体产生质变——进而改变他们的活法吗?八十年,成就稻盛和夫的六个关键时刻6月4日,大足石刻圣寿寺,稻盛和夫从钱包里掏出20元人民币,买了3支香、两支烛。

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

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大纲)一、稻盛和夫简介1.1稻盛和夫生平经历1.2稻盛和夫的主要成就二、利他之心理念2.1利他之心的定义2.2利他之心在稻盛和夫哲学中的地位三、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3.1故事一:创办京瓷公司1.1.1京瓷公司的创立背景1.1.2利他之心在创业过程中的体现3.2故事二:救助日航1.2.1日航陷入困境的原因1.2.2稻盛和夫运用利他之心拯救日航四、利他之心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4.1培养利他之心的重要性4.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利他之心五、利他之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5.1企业经营中的利他之心5.2利他之心对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六、总结与启示6.1稻盛和夫利他之心故事对我们的启示6.2如何将利他之心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一、稻盛和夫简介稻盛和夫简介:1.1 稻盛和夫生平经历稻盛和夫,日本著名企业家,生于193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与奇迹。

在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曾就职于日本自卫队,并在退役后进入了一家名为“松风工业”的公司。

然而,由于公司经营困难,稻盛和夫决定辞去工作,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1959年,他创立了“京瓷公司”,专营精密陶瓷产品。

此后,稻盛和夫带领京瓷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全球精密陶瓷行业的领导者。

[转载]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转载]敬天爱人,利他之心

[转载]敬天爱⼈,利他之⼼原⽂地址:敬天爱⼈,利他之⼼作者:⼩兔⽇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培育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他说他所有的成功之道,不过这⼋个字 ——敬天爱⼈,利他之⼼。

稻盛先⽣在各种艰难、复杂的决策⾯前,始终坚持“作为⼈,何谓正确”这个根本的判断基准即出发“原点”,“敬天爱⼈利他”就是稻盛经营企业和为⼈的原点。

许多企业家的传记,企业家奋⽃过程中的谦虚、坚韧与执着,曾经⼀次次打动过我们。

可是,他们成功后除了不厌其烦地述说那些成功往事,很难再有更深⼊的主题。

有时候陶醉在⾃⼰的成功中不能⾃拔。

稻盛和夫,是少有的能够把主题深化的商业领袖。

他在51年的经营⽣涯中,⼀⼿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皈依佛门,转⽽去追求⾄⾼财富提炼⼼智。

他认为,⼈⽣就是提升⼼智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超脱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拥有了俯瞰⼈⽣的视野。

他在著作《⼈为什么活着》中指出:“成功和失败都是⼀种磨难。

有⼈成功了,觉得⾃⼰了不得,态度变得令⼈讨厌,表⽰其⼈格堕落了;有⼈成功了,领悟到只凭⾃⼰⽆法有此成就,因⽽更加努⼒,也就进⼀步提升了⾃⼰的⼈性。

⽽真正的胜利者,⽆论是成功或者失败,都会利⽤机会,磨炼出纯净美丽的⼼灵。

”⼼存敬畏,⽅能⾏有所⽌古⼈说⼈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

这⾥所说的畏,其实就是敬。

敬畏之⼼源⾃于⼈的信仰,⼈的⼼⾥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的⾔⾏举⽌。

常怀敬畏之⼼的⼈显得格外谦逊。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骄⽓,⽆怠惰之⽓。

”他认为只有⼼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不分⼼,不浮躁,不被私⼼杂念所扰,不为个⼈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的执著和清静,恪守⼼灵的从容和淡定。

敬畏是⼈⽣的⼤智慧,不仅是⼀种⼈⽣态度,也是⼀种⾏为准则。

仁者爱⼈,道德的最⾼修养“仁者爱⼈”,出⾃《孟⼦》,“仁”的基本涵义,就是爱⼈。

稻盛和夫: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

稻盛和夫: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

稻盛和夫: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今天推荐的文章选自稻盛和夫的新书《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在本书的导读里,稻盛和夫阐述了自己写这本书的根本目的。

他认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条件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严重的社会问题,每个人只追求事情的结果和个人胜利的果实。

所谓的道德、同理“心”已经丢失了。

他由此向世人发出郑重的嘱托:只要凭着利他之心、感谢之心、谦虚之心、知足之心、强韧之心,坚持贯彻正道,时刻培养美好心根,积极实践,没有人不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就是这些看上去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方法,蕴藏着人生转机的力量。

本文选自第二章“动机良善”,在本章中,稻盛和夫先生通过回顾其一生的重要时刻,揭示了做人、做事动机良善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你的“心态”会对工作和经营会产生重要影响,只要“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命运自然就会好转”。

共勉。

01在利他的地基之上建立成功的大厦京瓷创建之初提出的经营动机是:把我个人的技术发扬光大。

让我开发的精密陶瓷技术广为人知,并用这个技术制造优良的产品,这曾是京瓷公司的使命和存在的意义。

换句话说,创办京瓷公司,是为了实现我作为技术人员的个人梦想。

但是,创业第三年的某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存在的意义。

十余名上一年刚录用的高中毕业的员工,突然来到我的办公桌前,排成一列,递上一纸“要求书”,态度强硬。

其中罗列了加薪、奖金额度等待遇改善以及未来保障等要求。

他们说:“如果不答应这些要求,我们就全体辞职。

”成立不久的公司,没有什么实力,对他们的要求不可能照单全收。

而且,对无法兑现的事情做出承诺,是不诚实的行为。

我把他们带回我当时的住所,那是只有三小间的市营住宅。

我拼命说服他们,经过三天三夜的促膝长谈,最后,他们总算全都理解了我的想法,接受了我的意见。

但是,那一夜我却失眠了。

“所谓企业经营,难道是这样的吗?我竟然走上了这条艰苦的道路!”我心里既迷惑又后悔。

爱和利他的理解和践行

爱和利他的理解和践行

稻盛和夫:爱的本质是利他,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自己的人生不由其他任何人决定,完全由自己决定。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决定了一切。

不要发牢骚、鸣不平;时时保持谦虚,不骄不躁;感谢生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即便做出自我牺牲,也要努力为社会、为世人尽力。

这种“祈愿他人更好”的、充满关爱的、美丽的“利他之心”,实际上也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积善行、思利他,看上去似乎绕了远路。

但实际上,就像“好人有好报”这句老话所表达的那样,充满关爱的心灵和行动,不仅能够利于他人,也必定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用水的流动做比喻的话,简单易懂。

比如说,自己和对方之间有一个水盆,水盆里放足了水。

如果将盆中的水推向对方,就会水波漾起,结果水还是回到自己这边。

和这个道理一样,关怀他人,让他人喜悦,好的结果就会回到自己身上。

我认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这不是说,“因为我为对方做了什么,希望对方有所回报”,而是对方因我的付出而感到喜悦,我也因对方的喜悦而心情愉悦,也感到自豪。

把“让对方高兴”“帮上了对方的忙”这样的事看作自己最高的喜悦。

达到这样的精神水准时,人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这种人还能获得天助,自己也能取得成功。

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自利利他”的精神。

稻盛和夫:爱的本质是利他,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有一个故事可以通俗易懂地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个修行僧来到某个寺庙修行,他问寺庙长老:“地狱和天堂到底有什么区别?”长老回答道:“地狱和天堂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场所。

”地狱和天堂都有一口相同的大锅,里面都煮着热气腾腾的美味面条。

但是,要吃到锅里的面条,必须用长筷子,像晾衣杆一样长的筷子。

堕落到地狱里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

他们都叫嚷着:“我先吃,我先吃。

”争先恐后地围住锅子,把很长的筷子伸到锅里,夹起面条,想要先吃。

但是筷子太长,锅里的面条夹不住,就想抢走别人已经夹起的面条,于是相互争夺起来。

结果面条撒了一地,一口都吃不到。

即使运气好夹住了面条,也因为筷子太长而无法将面条放入口中。

2024年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三篇)

2024年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三篇)

2024年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稻盛和夫在《活法》这本书里阐述了很多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学原则原理,哪怕领会其中一条,也足够受用终生,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活法》的确是一部人生和心灵修行的灵魂之书,是独白式的关于人生在世苦修行,升华灵魂的修行之道。

在这里,我就其中的几条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爱人,人生的王道所谓“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天”是指客观规律,也就是事物的本性,也就是稻盛和夫一直强调的“作为人,何谓正确”的哲学原点,“做正确的人、事,正确的做人和事”,这与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一致的。

稻盛和夫的理念是坚持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作为企业,其所生产的产品要顺应社会、市场、客户的需要,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企业里的质量管理部门,要保证产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养殖动物对营养的科学合理的需要,加工质量指标符合养殖动物采食特点,以便生产出符合消费者各种需求的动物蛋白。

所谓“爱人”就是“利他”。

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他经营”,这个“他”是指客户,广义的客户包括顾客、员工、社会和利益相关者。

企业要从“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一切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顾客的要求,特别是质量要求,这就是“原理原则”。

二、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现今社会,物欲、名欲、权欲充斥进我们的生活,人们感到累了,为名权财所累。

但即使累了,却不甘心的想去获得更多的“欲”。

殊不知“欲壑难填”,欲不会轻易的得以满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挣扎中。

我们如果按照稻盛和夫的哲学思想,抛弃物欲、名欲、权欲,去提升心性,磨炼灵魂,那么大到社会、企业,小到个人,就充满和谐,我们就会活得很轻松、满足、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稻盛和夫:爱人与利他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用一年的时间创造了日本航空的奇迹,延续了他缔造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神话。

但是当你用心去聆听稻盛先生观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先生所毕生倡导并体行的仅仅是最简单的为人之道:爱人与利他。

稻盛先生2010年赤手空拳接手日航,一年多之后,日航就成为世界上盈利性最好的航空公司。

稻盛凭什么?他不是航空专家,也不是财务专家,更不是航空经营专家。

他知道,日航的没落是日航人一手造成的;日航的重新辉煌也只能靠日航人双手铸就。

*能量就在那里,他所要做的,就是果断走进日航人的内心,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释放能量,提升日航效益。

他好像在说,兄弟姐妹们,我这个78岁的老人准备好了,要与你们一起直面困难,垂直攀登。

你们准备好了吗? *稻盛的切入,深深地从内外改变了日航的场域。

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情被点燃了。

敬天爱人这种根本性的思维方式,被充盈到组织的每一根末梢。

倾听稻盛先生的演讲,让我不断地思考和印证一直坚持的观点:*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是员工、顾客和文化。

但是又有多少经营者认真地分析过这些资产,或者计划过如何保护这些资产。

多年前我在讲课的时候向企业家们提问:企业最重要三项资产是什么?接近300位企业家和经理人参与了这个课程,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能回答出来。

对于很多管理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盈利和规模的增长,更关心竞争对手所做的调整和变化,没有人花比较多的时间来思考,员工的创造力如何被发挥出来,如何给员工提供成长的平台。

*但是如果不能够注重利用和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公司最有效的一个创造性资产就被浪费了,而接触顾客最多,创造价值最直接的正是员工,公司只要把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与所有的顾客连接在一起,企业就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稻盛先生做到了,借助于日航5万名员工的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神话。

*认可并尊重员工是促进员工释放能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管理者应该借助于任何一个机会,表达对员工付出的尊重,尤其是对于一线员工来说,他们很少接触到高层管理者,而是经常接触顾客,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能够及时肯定他们的贡献,就会影响到员工们工作情绪和结果,也许你会认为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认同的重要性尤其对于一线员工,对于这些经常被遗忘
的人认同的意义却是非常深远的。

一则故事:
从京都到东京的飞机即将起飞,经济舱已经坐满了乘客。

空中小姐渡边像往常一样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突然,她在乘客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身影让她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她赶紧回到了工作室,试图镇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是他?不可能!渡边做了一下深呼吸,然后惶恐地走到了那位乘客面前,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之后,终于怯生生地喊出了一句:会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