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九号天宫一号飞船相关物理知识点与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高考物理知识点专题之万有引力与航天 专题04 神州飞船(解析版)

04 神州飞船—万有引力与航天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入飞船技术的飞船。

神舟号飞船是采用三舱一段,即由返回舱、轨道舱、推进舱和附加段构成,由13个分系统组成。

神舟号飞船与国外第三代飞船相比,具有起点高、具备留轨利用能力等特点。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基地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收地点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

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正在进行正(试)样产品组批生产。

各型号概览1. 一质量为8.00×104 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 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 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 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解析】(1)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20021mv E k =① 式中,m 和v 0分别是飞船的质量和着地前瞬间的速率。

由①式和题给数据得8kp 4.010J E =⨯②设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飞船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为212h h E m mgh =+③ 式中,v h 是飞船在高度1.6×105m 处的速度大小。

由③式和题给数据得122.410J h E =⨯④(2)飞船在高度h' =600 m 处的机械能为21 2.0()2100h h E m v mgh ''=+⑤由功能原理得k0h W E E '=-⑥式中,W 是飞船从高度600m 处至着地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天宫一号”热点题分析

“天宫一号”热点题分析

解 据 =孚 √ , 舟 为 舱 源之再 ,, 析根 G m 得= 易 八 别验 资 。 , 神 实 和 舱 后发 ⑧ 射 。 、
‘ 天 : 接 。 如 图 4 所 示 中 的 。是 ‘ 宫 一 图4
发生 向心运动才能实现 , 因此速度减小 , B正确 ; G 由
号” 6 神舟八 号” “ 舟八号 ” 和“ 宫一 号” 接 , , 为“ ,神 要 天做 圆周运动 , 要实 现变 <m , 飞船将做 离心 飞船将
B“ . 神舟八号 ” 在轨道 Ⅱ上经过 A的速度小于“ 天宫一 轨 , 有两种情景 : 飞船加 速时 , G
号 ” 轨 道 I 经 过 A 的速 度 在 上
运动 , 飞船上 到高轨道 ; 飞船减速 时 , 丁m>m GM 2
力提供 , 有 G 则

:蚴 z : ( ), , 21z :m( " 1 " 2
球做匀速 圆周 运 动 的轨 迹 如 图 1所 示 , 线 为各 自的 轨 虚
道 。 由此 可 知 ( )
A“ . 天宫一号 ” 的线 速度大于“ 神舟八号 ” 的线速度
我首目飞器 宫号 射 萋 \ 标行 ” :=兰、\  ̄天 我国 国 个 l9 一 发 标 “ 二 成,天一 ”空再射 曰 A 功 “宫号升后发无 ( 在
参 考。 热 点 1 “ 宫 一 号 ” 行 问 题 天 运 例 1 我国已于 21 0 1年 9月 2 9 日发 射 “ 宫 一 号 ”目标 飞 行 器 , 将 天 并
:m 目, 天 宫 。 “
与即将发射 的“ 神舟八号” 飞船 实现对 接 , 时将要有航 天员 在轨进 行科研 , 届 这在我 国航 天史 上 具有 划 时代 意 义。 “ 天宫 一号 ”A和 “ 舟八号 ”曰绕 地 神 图1

“天宫一号”中的物理知识

“天宫一号”中的物理知识

要 使火 箭绕着 地 球 飞行不 落 到地球 上 来 ,那 就
需 要 使火 箭 达 到 7 . 米/ 的第 一 宇 宙速 度 : 9千 秒 要 使 它飞 向月 球 . 就需 要 达到 1. 1 2千米/ 的第 秒
二 宇宙速度 。 要达 到这样 的速度 , 要依 靠火 首先
箭 本身 的推力 , 可是 如果 火箭 在 赤道 上发 射 , 那
圈, 再将 铁饼 投掷 出去 。这都是 利用 惯 性 , 使人 在 起跳 前 、铁饼 在 出手 时 , 有 了一 定 的初速 就
度, 可以 比静 立跳 得更远 、 投得更 远 。
“ 宫一 号 ” 天 之所 以要 顺着 地 球 自转 的方 向
发 射 , 理正 跟跳 远 和投掷 铁饼 一样 , 道 因为 地球 上 的物 体都 随着 地球 的 自转 一起 转动 。根 据惯
l 与 活 坤科 生 亨

学 例 Sd a i, 科 ty n L , u d f e
—一


:摹 C ,■ EH ’ 蓑窘 号 , ■ 艇 / jj● 串 J \i 1日物囊知识 二 \ -
o李 星 晓
子 ,可 以清楚地 看 到资 源舱外 表 局部 和 中继卫
火, 比如焊 接 。这就 涉及 到一 个有 意 思 的问题 :
“ ‘ 宫一号 ’ 能点燃火 焰吗 ?” 在 天 里 这个 问题 最早 由爱 因斯 坦 提 出来 ,原 版 问 题是 “ 完 全失 重 的条件 下 能点燃 蜡 烛吗 ? ” 在 自拍 照 。照片 中 ,天 宫一 号 ”只露 出半个 身 “
据 测 定 , 升 到 30 8 的高度 时 , 气压 上 4 m 大
力 已降低 了近一 半 ,氧气 的紧缺 会 使人 出现 高

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

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

2014年初中物理总复习(机械运动习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2.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3.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 点运动到B 点:第一次先从A 到D ,再从D 到B ;第二次直接从A 到B .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9.顾客站在商场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随自动扶梯匀速上升(如下图).顾客在上升过程中( )10.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11.根据右图中所给A 、B 两物体s ﹣t 图象,判断对应的v﹣t 图象哪个是正确的(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共11小题)13.如下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___ cm .14.如右图所示,用A 、B 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_______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_____ ,该物体的长度是 _____ cm .15.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 ,她在50m 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 ,跑完50m 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 m/s ,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上学的速度 _________ .16.同学们乘坐株洲市“杨莉”专线公交车时总听到播音员温柔的声音“10m 车厢是一个温馨的家,请您爱护车内环境卫生,主动为您身边的老、弱、病、残让座…”上班高峰期,若此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约为2s ,公交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_________ m/s ,路标相对与公交车是 _________ 的(填“运动”或“静止”).17.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18.沂河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_________s,以摩托车为参照物,晓军是_________的.19.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_________km/h.20.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_________m/s.(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_________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_________不变.2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____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2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23.勇超同学在校运会200米跑的比赛中,他冲过终点时裁判员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勇超同学200米的成绩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4小题)24.小唐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右图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_____h.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2d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填“大”或“小”)(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___.(填“大”或“小”)(4)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是,BC段的平均速度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高考物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天宫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目标飞行器,是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2013年6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6月20日3位航天员为全国中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物理课.已知“天宫一号”飞行器运行周期T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天宫一号”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地球的密度;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 (3)“天宫一号”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答案】(1)34gGRρπ=(2)v =h R = 【解析】(1)在地球表面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2MmGmg R =, 地球密度:343M M R Vρπ==解得:34gGRρπ=(2)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运行的速度,2v mg m R=v =(3)天宫一号的轨道半径r R h =+, 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2224MmGm R h TR h π=++,解得:h R =2.半径R =4500km 的某星球上有一倾角为30o 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1kg 的小物块在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力F始终与斜面平行.如果物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3μ=,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沿斜面向上方向为正),2s 末物块速度恰好又为0,引力常量11226.6710/kg G N m -=⨯⋅.试求:(1)该星球的质量大约是多少?(2)要从该星球上平抛出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至少需要多大速度?(计算结果均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1)242.410M kg =⨯ (2)6.0km/s【解析】 【详解】(1)假设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小物块在力F 1=20N 作用过程中,有:F 1-mg sin θ-μmg cos θ=ma 1小物块在力F 2=-4N 作用过程中,有:F 2+mg sin θ+μmg cos θ=ma 2 且有1s 末速度v=a 1t 1=a 2t 2 联立解得:g=8m/s 2. 由G2MmR=mg 解得M=gR 2/G .代入数据得M=2.4×1024kg(2)要使抛出的物体不再落回到星球,物体的最小速度v 1要满足mg=m 21v R解得v 1=gR =6.0×103ms=6.0km/s即要从该星球上平抛出一个物体,使该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至少需要6.0km/s 的速度. 【点睛】本题是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定律的综合应用,重力加速度是联系这两个问题的桥梁;第二题,由重力或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3.某课外小组经长期观测,发现靠近某行星周围有众多卫星,且相对均匀地分布于行星周围,假设所有卫星绕该行星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天文观测,测得离行星最近的一颗卫星的运动半径为R 1,周期为T 1,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

近六年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近六年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

2024-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专题分类汇总专题5:万有引力与航天1.(2024课标Ⅱ卷·19题·6分· 中)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 、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T 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M 、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 )A .从P 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T 04B .从Q 到N 阶段,机械能渐渐变大C .从P 到Q 阶段,速率渐渐变小D .从M 到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1.(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I)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 .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根据这些规律运动的缘由D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2.(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由于卫星的放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放射后须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 ,某次放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 1.55×103m/s ,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A .西偏北方向,1.9×103m/s B .东偏南方向,1.9×103m/s C .西偏北方向,2.7×103m/s D .东偏南方向,2.7×103m/s 3.(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匀称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匀称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 B .1+ C .D .4.(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II)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匀称分布的球体。

天宫一号物理题(5篇材料)

天宫一号物理题(5篇材料)

天宫一号物理题(5篇材料)第一篇:天宫一号物理题1、中国将于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若天宫一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28000km/h,地球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km/s,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A.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转的周期比地球自转周期长B.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转的角速度比地球自转角速度大C.天宫一号比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小D.发射天宫一号比发射同步地球卫星需要的能量大2、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地球、月球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

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A、1∶6400B、1∶80C、80∶1D、6400∶13、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第二篇: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中国空间站计划简介编辑:聂振国“天宫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新的载人飞行器,它的总长度为10.4米,舱体结构最大直径3.35米,运行高度约为370公里,在轨道上的寿命是2年,未来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起中国在太空的首个空间实验室。

按照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将继续在载人航天和空间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初步规划在2020年前后建设完成一个基本型的永久性宇宙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所谓基本型宇宙空间站大致包括一个核心舱、一架货运飞船、一架载人飞船和两个用于实验等功能的其他舱,其中的核心舱需长期有人驻守,能够与各种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对接。

2015年物理中考仿真选择题系列7及其答案.doc

2015年物理中考仿真选择题系列7及其答案.doc

2015年物理中考仿真选择题系列71.“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太阳B .地球C .“天宫一号”D .“神舟九号”2.“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微粒。

它的浓度直接影响到空气的质量和能见度。

其中2.5μm 相当于 ( )A .2.5×10-1mB .2.5×10-3mC .2.5×10-6mD .2.5×10-9m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纯水和盐水(ρ盐水>ρ水),下面关于液体中a 、b 、c 三点(其中b 、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强大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p a >p b >p cB .p c >p b >p aC .p b >p a >p cD .p c >p a >p b4.2013年5月31日,一场大规模龙卷风袭击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

龙卷分实际是高速旋转的气流,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

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A .龙卷风使物体受到重力变小B .龙卷风内部的气体流速大,压强小C .龙卷风具有强大的磁性,将物体吸上天空D .龙卷风产生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5.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纯水盐水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定值电阻R 1的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为“20Ω 1A” .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 1消耗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W~ 0.9WB .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2A~0.5AC .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2Ω~20ΩD .电路消耗总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2W~3W7.小明家的饮水机具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当饮水机处于加热状态时,饮水机的红灯亮绿灯灭;水被加热到预定温度时,饮水机内部的温控开关S 自动切换到保温状态,此时饮水机的绿灯亮红灯灭,下列电路中与上述情况相符的是 ( )8.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使用,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九号九飞船相关物理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一:火箭发射台下的水池中的水是起冷却发射底座作用的,火箭发射时,底部形成庞大的“白气团”,“白气团”并非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这里涉及到物理知识是,水的汽化吸热,使发射底座的温度不致于升得过高,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后又液化成小水珠悬在空中形成“白气团”。

练习1、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练习1、汽化液化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二:火箭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也增加,也就是说机械能在增加,这些增加的机械能是从氢燃料燃烧中获得的。

很多学生以为火箭升空过程中的动能在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火箭发射上升时是内能(推进剂-燃料燃烧)转化为火箭的动能和势能。

练习2.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图2是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练习2答案:C练习3.神州号飞船在发射时,高度增大,速度增加,在这个过程中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练习3答案:C火箭发射知识点三:火箭的发射受地球的自转影响在不同纬度上发射所需燃料是不同的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面各点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从极点(0km/d)到赤道(20000km/d)越来越大而发射点的地理位置的线速度会为火箭的发射提供初始速度所以在世界各国发射火箭的时候都会选择纬度较低也就是距离赤道更近的位置使火箭具有较大的初始速度以便节省燃料增大有效载荷以中国为例在中国航天计划中载人航天计划(神舟)选择在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酒泉而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嫦娥)则选在四川西昌就是因为探月工程的轨道远高于只环绕与近地面的神舟飞船在西昌发射有利与提高有效载荷就是可以让卫星更大更重一些而之所以向东发射是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作用为火箭发射助力两者都能让火箭在消耗更少燃料的情况下发射更大质量的航天器练习4: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获得最大的推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是()①较高纬度②较低纬度③向东发射④向西发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练习四答案:B火箭发射知识点四:在地球表面上方不太高的范围内,质点因受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

也可以说:物体由于重力作用而获得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其它天体距离它很远,地球上其他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很小,所以读物体的重力皆指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其方向指向地心。

在地面附近,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在同一地点都相同,但在不同地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稍有不同。

这种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

经测定,在赤道附近,g=9.78米/秒2;在地球北极g=9.83米/秒2;在北京g=9.80米/秒2;在上海g=9.79米/秒2。

在一般要求不须太精确的计算中,可近似地取g=9.8米/秒2。

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这时它的加速度也就是重力加速度。

但是加速度的方向和物体开始竖直上抛时的初速度方向相反。

如果取运动物体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的方向应取负值,即a=-g=-9.8米/秒2。

以上各地的重力加速度,都是就平均海平面处而言。

在离地面极高处,重力加速度就显著减小。

又因地球是椭圆球,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小0.3%,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域所受重力略有不同。

地面附近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转动,万有引力还必须提供其向心力,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域所受的重力不仅数值略有不同,而且方向也并不指向地心。

因此在不同地域的重力加速度也略有不同,方向也并不指向地心。

G可简单的看做是自身重量的倍数,超重1个g相当于你背着一个和你体重一样的人,2个g就是背两个人,一般人也就能3到5个g,飞行员、宇航员最高能到10个g,不过要有特殊保护。

国家现行的战斗机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是8个G,也就是说,超过这个值,飞机就会有解体的可能。

所以,战斗机飞行员在训练的时候,不可能超过8个G的超重值。

而事实上,一般战斗机的飞行不会超过5个G,所以战斗机飞行员的超重训练一般不会要求超过5个G。

练习五: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55秒后关闭发动机。

其速度-时间图像问:(1)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ms-1(2)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h=()m(3)火箭的整个飞行速度时间t=()s答案1)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8 )ms-1;注:由于55秒后关闭发动机,所以火箭只有重力作用,则BC段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200/(80-55)=8m/s^2;(2)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h=(8750)m注:图中可以看出,火箭速度一直为正值,所以它在前80秒内是一直上升的,所以图中所围面积即为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8750m;(3)火箭的整个飞行速度时间t=(126.77)s首先:前80秒肯定是在飞行的,且80秒时速度为零;其次:80秒后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为8,初速度为0,路程为8750,所以耗时间约为46.77s;最后:将两时间加起来,就是总飞行时间=126.77s 了火箭发射知识点五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电源系统会被充满电,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了。

在火箭发射后,人们都会非常关注飞船太阳能帆板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因为电源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光伏系统,像一个小“发电场”,能源的来源就是太阳能,只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了,电源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而依靠太阳能发的电,一部分供给飞船使用,一部分则用蓄电池储存起来。

那么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小时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它的电功率只有1800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

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度。

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练习六:如上所述:神九每天飞行下来的耗电量为——————kWh,太阳能电池板是把——————能转化为——————能,它给蓄电池充电是把————能转化为————能。

答案:43.2 太阳能电能,电能化学能。

火箭发射知识点六: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速可达7.9千米/秒,它与空气摩擦生热,产生高温,特别是飞船的返回舱,会产生2000摄氏度的高温,可以熔化任何金属,因此在火箭头部和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层,利用烧蚀层的熔化并汽化吸热来防止温度过高。

练习七: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答案:B神九与天宫对接知识点七2012年6月16日发射的神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中午抵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彼此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5公里、400米、140米……飞船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进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

两个飞行器上的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

练习八:神九在与天宫一号在对接以前是相对————的,对接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的。

从30米停泊处到对接的时间大约是————秒。

答案:运动静止150练习九:我国将于今年实施“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是(1)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若“神舟九号”在太空中短时间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它5秒钟飞行39.5千米,它的飞行速度为(2)千米/秒。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可以通过(3)把宇航员的信息传送回地球。

练习答案:(1)静止;(2)7.9;(3)无线电波。

神九与天宫对接知识点八:某神九与天宫对接后的组合休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近地点离地面高度h1=300千米,远地点离地面高度h2=1400千米。

在运行过程中,练习十: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速度————,动能————,重力势能————此过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若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速度————,动能————,重力势能————此过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答案:减小减小增大动能重力势能增大增大减小重力势能动能。

神九返舱知识点九: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是航天员用来返回地球的舱。

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

抛弃轨道舱之后减轻了重量,因此更容易实现。

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返回舱首先是确保密闭性。

与飞船其它载人舱段一样,返回舱有很高的密封性。

但与轨道舱不同的是,返回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仍需保证气密性。

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

这种材料是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材料。

直径2.5米的神舟返回舱表面积有22.4平方米,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

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有滚转调姿发动机,会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有了这么多保护措施,仍要考虑座舱破裂的可能性。

届时身着密闭航天服的航天员将接管自动驾驶仪、通过手动操作备份系统,控制飞船紧急返回。

安全进入大气层后,还需进一步控制落地速度。

航天飞船的返回舱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

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

它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返回舱。

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通信衰减,甚至中断。

这种现象就称为黑障。

答案:无线电神九返回舱着陆知识点十: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速度会迅速下降。

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公里时,飞船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稳定在200米/秒左右。

如果飞船以这样的速度冲向地面,航天员着陆时所受到的冲击,仍然如同从100层高楼上飞身跳下。

飞船减速首先依靠降落伞。

当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返回舱自动打开伞舱盖,引导伞打开后,再拉出减速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