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合集下载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 (84)二、手工电弧焊工艺守则 (90)三、埋弧自动焊通用工艺守则 (93)四、气割通用工艺守则 (98)五、手工碳弧气刨工艺守则 (102)六、产品焊接试板通用工艺守则 (106)七、热交换器管板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10)八、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13)九、焊缝外观质量检验通用守则 (115)十、手工钨极氩弧焊通用工艺守则 (117)十一、空气等离子切割工艺守则 (122)十二、不锈钢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124)一、钢制压力容器焊接通用规程第一条适用范畴1、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焊接的钢制压力容器。

2、本规程规定了碳素钢、一般低合金钢、不锈钢、珠光体耐热钢,焊接工艺要求。

本规程及各类焊接工艺守则均为通用工艺文件,当产品设计与规程有不同要求时,按图纸技术要求和专用焊接工艺文件执行。

3、容器施焊前,应按《容规》和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进行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

第二条焊工1、钢制压力容器焊接的焊工,必须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焊工合格证后,才能在有效期间担任合格范畴的焊接工作,并建立焊工技术档案。

2、焊接钢制压力容器的焊工,必须了解所焊产品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求及有关技术要求和工艺文件。

3、严格按图纸、工艺文件和技术标准施焊,领用焊接材料时必须严格执行“发放治理制度”规定,严防用错。

4、焊后,焊工应对所有的焊缝进行自检,合格后打上钢印按质量手册“焊缝标记规定”执行。

第三条焊接材料1、压力容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应的焊材标准,并具有质量合格证明书。

依照质保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焊接材料入库验收、保管、烘干、发放、回收制度。

2、焊接材料的代用手续,经图纸原设计单位批准后方可进行使用。

3、焊接材料的选用,应依照母材的化学成份,力学性能、焊接性能,焊后是否热处理以及容器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综合考虑。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6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6

焊缝返修管理制度
1.总则
本制度规定了焊缝返修的要求、程序和返修工艺的审批。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返修。

2.职责
焊缝返修工作由品保部归口管理,无损检测人员跟踪、监督,对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工艺人员编制返修工艺。

3.焊缝返修的要求
3.1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当发现焊缝出现超标缺陷按相关规范、
标准的要求进行返修。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3.2筒部无损检测的焊缝超标缺陷经返修后,重新检测,还应增加
检测长度,为该焊缝长度的10%,且不小于250mm。

若以有超标缺陷则对该焊缝进行100%检测。

4. 返修程序
4.1无损检测人员发现焊接接头超标缺陷后,立即通知车间停止产品(工件)的流转,确定缺陷性质、部位,判断缺陷发现方向。

在该焊接接头上画出缺陷位置—返修长度、深度。

4.2第一次返修焊接工艺人员编制返修工艺卡。

制造部指定该焊接接头原施焊焊工(或其他有资格的熟练焊工)根据画出的缺陷位置气刨、打磨、清除缺陷,按工艺施焊。

无损检测人员和工艺人员跟踪、监督返修过程。

4.3第二次返修
焊接工艺人员组织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订返修方案(工艺)技术责任人审核。

制造部实施,焊接工艺人员现场指导、监督。

4.4第三次(或三次以上)返修
焊接责任人员组织分析原因,对不合格评审出对策,制订返修方案(工艺)经质保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审批。

制造捕确定熟练焊工实施返修。

焊接责任人员现场监督指导返修工作。

4.5返修焊工不是该焊接接头的原施焊焊工、应在返修后在返修部位打上返修焊工的钢印。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

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钢制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艺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返修和修补的操作工艺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制造的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和修补工作。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程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程的条文。

在规程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规程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质技监局锅发[ 1999 ]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HG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3、焊缝返修3.1焊缝经检验后如发现有列不允许存在的缺陷时,允许返修。

3.2焊缝多次返修会降低焊缝质量且增加成本,故力求一次返修合格,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返修前应经制造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3焊缝的返修工作必须经由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并有经验的焊工担任,返修工艺措施应得到焊接责任工程师的同意,超过2次以上的返修,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字样记入压力容器质量证明书的产品制造报告中。

3.4返修前应对缺陷性质、形状和位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方案后才能返修。

3.5返修焊工应根据检验科返修通知单和无损检测测定划出的缺陷位置,在正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返修。

3.6返修时采用碳弧气刨或砂轮打磨等方法来清除焊缝缺陷。

磨至金属。

3.9对于不要求抗晶间腐蚀的不锈钢,允许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刨后应打磨去除渗碳层,对于某些不能使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的不锈钢,应用其它方法清除缺陷。

3.10返修时应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条烘干温度比原烘干温度适当提高20℃。

3.11有预热要求的产品返修前同样要预热温度适当提高30~50℃。

3.12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一般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

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应再做热处理。

3.13压力试验后需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制度范文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制度范文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制度范文1、总则1.1 本制度适应于本公司压力容器产品的焊缝返修过程。

1.2 当焊缝发现以下缺陷时,应对焊缝进行返修。

外部缺陷:焊缝余高过高,过度突变,应对焊缝进行修磨;裂纹、气孔、夹渣,应对焊缝进行返修;咬边进行补焊。

内部缺陷:根据超标缺陷具体情况确定局部返修或全部返修。

2、焊接接头返修的要求如下:2.1 应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返修方案。

2.2 焊缝返修应编制相应的返修工艺,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返修焊工的指定;焊材牌号及规格;返修工艺编制人、批准人的签字。

2.3 焊缝同一部位(指焊补的填充金属重叠的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焊缝的一、二次返修工艺须经焊接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批。

超过2次焊缝返修工艺,应经质保工程师批准。

并应将返修的次数、部位、返修长度的无损检测结果记入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档案和质量证明书。

2.4 焊缝返修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坡口型式、尺寸、返修长度、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后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焊材牌号及规格、焊接位置等)和施焊者及其钢印等。

2.5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压力容器,应在热处理前完成焊缝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进行焊缝返修,返修后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2.6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压力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2.7 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后需焊缝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并重新进行试验。

3、焊缝返修操作要点:3.1 补焊前要修整坡口,清理干净,以便于施焊,不锈钢需清洗,待干后才能进行施焊。

3.2 若焊前需预热的材料,返修前要预热,预热温度比产品焊接预热温度高30—50℃,返修过程中保持此温度不变,如有予热工艺,则按予热工艺进行。

3.3 严格控制层间温度,注意引弧和收弧,并各焊道间的引弧和收弧距离错开,每焊一层要仔细检查,确无缺陷后方可继续施焊,不锈钢层间温度不得大于60℃,不允许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 引用标准GB/T711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扎厚钢板和宽钢带GB3531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板GB7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5117 碳钢焊条GB/T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4957 熔化焊用钢丝GB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14976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3.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a. 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 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2)焊工要求a. 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合格的焊接工艺可用于返修焊。

温度及最大层间温度见表1。

表1注:“*”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预热i. 要求焊后热处理的焊件,返修后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j. 在返修焊过程中,除焊缝底层及盖面焊道外,可采用锤击法释放应力,锤击方向、次序见图370。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返修通用工艺守则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焊接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的有关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受压元件焊缝的返修,其它各类焊缝的返修可参照
执行。

2、引用标准、法规(下列标准法规如已被修订,则按最新版本执行)
TSG 21-201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大容规》)第4.2.4条
GB150.4-2011 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第7.4条)
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第3.7条、第4.7条)RHZY.0801-2017 焊接通用工艺
3、返修一般要求
3.1 焊接返修除遵守本守则规定外,还应符合RHZY.0801-2017《焊接通用工艺》规定要求。

3.2 焊接返修工作,必须由按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规定考核合格,持有该合格项目资格的的焊工担任。

3.3 第一、二次返修时,原则上由原焊工担任;第三次返修,由焊接
责任人指定技能熟练且持有该合格项目持证焊工承担返修工作。

3.4 返修焊工按检测人员在产品上所标出的缺陷部位及返修工艺卡
进行返修,检验员监督返修。

3.5 焊接返修工艺。

焊缝返修工艺

焊缝返修工艺

1 目的为加强焊缝返修工艺管理,明确焊缝指定修工艺要求,特制订本工艺规程。

2 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焊缝返修。

3 引用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T4709-92《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4 内容4.1 焊工4.1.1 从事返修工件的焊工必须由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

4.1.2 返修前,焊工要明确焊的返修的位置的材质牌号,返修次数,导致返修的原因发及返修工艺。

4.2 返修要求4.2.1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返修前均应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方案,之后由总负责人批准。

4.2.2 要求热处理的容器,一般应在热处理前进行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时,补焊后应做必析热处理。

4.2.3 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奥氏体不锈钢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的要求。

4.2.4 返修后应在焊缝所规定的部位打焊工钢印,有特殊要求者,按图样规定。

4.3 焊接材料4.3.1 返修所用的焊接材料,原则上与焊缝所秋用的焊接材料相同。

若原焊缝为埋弧自动焊接而成,当焊缝返修为局部(小于500毫米)需采用手工电弧焊时,必须采用与原焊缝母材适应且合格的电焊条进行焊接,所采用的电焊条必颀经焊接工艺工程师同意。

4.4 焊缝返修4.4.1 根据探伤人员的标准或参考X光底片记录,将缺陷清除干净,必要时采用着色检查,直到确认缺陷清除掉为止。

4.4.2 当无法确认缺陷是否清除干净时,在补焊前可增加探倭。

4.4.3 视探倭结果,确定在壳体内还是外进行返修,优先考虑要里面返修。

4.4.4 当用电弧气刨清理缺陷完毕后,用砂轮除去表面氧化膜及氧化瘤,同时修磨成坡口。

4.4.5 补焊时采用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施焊。

4.4.6返修焊时的焊接质量要求与原焊缝质量要求相同中4.4.7 焊缝返修程序必须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程序》进行,并认真做好记录。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

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主要针对集箱)焊缝缺陷修正与焊补工艺守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锅炉受压元件焊缝缺陷修正与返修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锅炉受压元件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2.焊工要求:2.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并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2.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2.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2.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3.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3.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3.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4.焊缝缺陷修正及返修要求4.1 返修程序4.1.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1.2 焊缝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首次返修时,由车间技术员根据焊接工艺卡(规程)制定返修方案,经工艺部同意方可返修,第二次返修前,应由工艺人员制定返修工艺卡,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返修,第三次返修前,应由焊接责任工程师制定返修工艺卡,经质保(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返修。

4.2 返修的一般技术要求4.2.1 焊缝外形缺陷如超高,流溢、焊瘤、焊缝与母材不圆滑过渡等,均应打磨修整。

4.2.2 焊缝表面可见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均应彻底清除缺陷后按原工艺补焊,对超标咬边,可补焊后打磨。

4.2.3对于经无损探伤发现的超标缺陷,须按返修工艺彻底清除后补焊,清理前必须找准缺陷部位,清理中应仔细观察是否已将缺陷清除干净。

4.2.4清理缺陷可以机械手段去除,亦可用碳弧气刨。

4.2.5采用碳弧气刨清理的要求:4.2.5.1挖到缺陷所在深度,直到用肉眼或3~5m倍放大镜见不到缺陷为止,必要时,可进行射线探伤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焊接接头返修的技术要求及工艺管理;
本守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受压元件制造过程中的焊接接头返修;
2引用标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3技术要求
3.1材料要求
a符合GB3531、GB713、GB/T711、GB4237、GB/T14976的钢板及无缝钢管等标准;
b符合GB/T5117、GB/T14957、GB/T5293、GB/T12470的焊条、焊丝及埋弧焊用焊剂;
3.2焊工要求
a指定专人担任返修焊工,并按《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进行考试,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b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接接头返修方案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c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焊缝返修单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点进行返修,并做好焊接接头返修记录;
d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3.3焊接接头返修用设备及工装
a设置焊接接头返修专用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b配备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机、角向磨光机、扁铲、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c配备适用于焊接接头返修的工装,如滚轮架、螺纹支撑等;
3.4焊缝缺陷种类、位置及尺寸的标定;
返修前,根据焊缝射线照相评定记录,在焊缝上标出缺陷的种类及位置;缺陷尺寸标注在缺陷种类之后,球形气孔、夹渣注明直径;条形气孔、夹渣注明长度与宽度;链条状未焊透、未熔合、裂纹注明长度(见图1);
图1
3.5焊缝缺陷的清除
3.5.1刨除缺陷前,返修焊工可查看射线照相底片,以判断缺陷的深度;
3.5.2清除方法可采用碳弧气刨或机械磨削:
a采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时,应按《碳弧气刨工艺守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并根据已标定的焊缝缺陷位置,刨除全部焊缝缺陷;
b采用机械方法清除缺陷时,可用角向磨光机、砂轮机、扁铲等工具;
3.5.3对缺陷的清除是否彻底有怀疑时,可在返修焊前进行照相验证;
3.6刨槽形状及要求
a刨槽长度L根据已标定的缺陷长度尺寸,在刨除中至少向缺陷两端各延长20mm,刨槽两端的斜度应小于15°,且圆滑过渡;当相邻两刨槽的间距E小于5δ(板厚)时,可以将两刨槽连接在一起;若刨槽深度不同时,应刨成斜度小于15°的缓坡;刨槽深度H及宽度B与缺陷位置及选用碳棒直
径有关;(见图2)
;
;
;经
,一3.7.7对易引起筒节变形部位的返修,在返修焊前应考虑加支撑;
3.7.8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在返修焊前也应预热,并在返修焊过程中始终保持此温度;预热温度及最大层间温度见表1;
注:“*”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预热
3.7.9返修后热处理要求
3.7.9.1下列容器在焊后热处理后进行任何焊接返修,应对返修部位重新进行热处理:
a盛装毒性为极度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bCr-Mo钢制容器;
c低温容器;
d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
3.7.9.2热处理后的焊缝返修应征得用户同意,除上述外要求焊后热处理的容器,如在热处理后进行返修,当返修深度小于母材厚度的1/3,且不大于13mm时,可不再进行焊后热处理,返修焊接时,应先预热并控制每一焊层厚度不得大于3mm,且应采用回火焊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