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电力行业测定绝缘油的击穿电压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绝缘油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3)按本标准有关规定不需取油的
简化分析
1、准备注入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套管的新油,应按表20.0.1中的第2~9项规定进行
2、准备注入油断路器的新油,应按表20.0.l中的第2、3、4、5、8项规定进行
全分析对油的ຫໍສະໝຸດ 能有怀疑时,应按表20.0.1中的全部项目进行
11
油泥与沉淀物(%)(质量分数)
≤0.02
按《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51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12
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色谱分析
见有关章节
按《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T17623或《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7252及《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722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3
酸值,mgKOH/g
≤0.03
按《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BTB)法)》GB/T7599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4
闪点(闭口)(℃)
不低于
DB-10
DB-25
DB-45
按GB261中的有关要求进行试验
140
140
135
5
水分(mg/L)
500kV:≤10
20kV~30kV:≤15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20
20.0.5?SF6气体在充入电气设备24h后方可进行试验。
GB50150-200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0??绝缘油和SF6气体
20.0.1绝缘油的试验项目及标准,应符合表20.0.1的规定。
表20.0.1绝缘油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
绝缘油耐压试验是电力设备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检测绝缘油的绝缘性能和设备的泄漏电流。
以下是绝缘油耐压试验的一些基本标准:
1. 试验电压: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绝缘水平,选择合适的试验电压。
一般情况下,试验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75%-90%。
2. 试验时间:试验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设备的类型和大小来确定。
3. 泄漏电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泄漏电流应不超过规定值。
4. 击穿电压:在绝缘油耐压试验中,击穿电压是衡量绝缘油耐压能力的重要指标。
不同的电压等级和设备类型有不同的击穿电压要求。
5. 介质损耗因数: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也是衡量其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试验中,应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并与规定值进行比较。
6. 温度:在绝缘油耐压试验中,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绝缘油变质或损坏设备,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可能会因设备类型、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绝缘油耐压试验时,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
绝缘油是电力设备中常用的一种绝缘介质,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可靠
运行。
为了确保绝缘油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耐压试验,以验证其在高压条件下的绝缘性能。
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是对绝缘油进行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下面将介绍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应包括测试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在进行绝缘油的耐
压试验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测试设备,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测试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等都应该在标准中明确规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还应包括测试的参数和指标。
在进行绝缘油的耐压
试验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绝缘油制定相应的测试参数和指标,如测试的电压、温度、时间等,以及测试结果的判定标准,这些都应该在标准中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实际测试时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另外,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还应包括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要求。
在进行绝缘
油的耐压试验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并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结果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测试的具体条件、测试结果及评定,以及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
综上所述,绝缘油耐压试验标准是对绝缘油进行质量检测的重要依据,其内容
应包括测试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测试的参数和指标,以及测试结果的评定和报告要求等内容。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才能确保绝缘油的质量达到要求,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

极,球极经五次击穿后也要更换。
7.2.5 在发生击穿之前,试样至少已接受了三次冲击试验才算有效。若击穿发生在三次冲击
之前,则应根据情况将起始电压降低 5kV 或 10kV 重新进行试验。
7.2.6 记下五次击穿时的各电压峰值,将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击穿电压值。
7.2.7 当试样的击穿电压 Ue 不能预先确定时,则使用 15mm 的间隙 50kV 起始电压和 10kV 级电压。
∑ f.平均击穿电压
X
=
1 5
5 i =1
Xi
∑
g.平均标准偏差
S
=
[1 4
5 i =1
( Xi
−
1
X )2 ]2
。
式中: Xi——第 i 次的击穿电压,kV。 8 方法 B——序贯试验法 8.1 方法概要
对某种绝缘液体施加一雷电冲击电压,当其峰值接近于方法 A 所测得的击穿电压时, 可能使该绝缘液体发生击穿,也可能不发生击穿。因此,应引入击穿概率 P 的概念,它是 未知的冲击电压 U 的函数。击穿电压 Ue kV
50≤Ue≤100
100<Ue≤250
Ue>250
间隙 mm
25±0.1
15±0.1
10±0.1
起始电压 Ui kV
1.5Ue-25
Ue-50
150
级电压 kV
5
5
10
注: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的变压器油,建议对国内使用的变压器油的电极间隙,在负极性下采
正庚烷:分析纯。 6 准备工作 6.1 采样
根据 GB 7597 进行绝缘液体的样品采样。 6.2 油杯的清洗
试油杯的所有部件(包括球电极和针电极)都应该用正庚烷除油污。再用洗涤剂清洗,然 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最后用无油干燥压缩空气干燥各部件,亦可放在干净的烘 箱(温度不高于 80℃)内烘干,并保存在干燥器内备用。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 507--2002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156:1995《绝缘油工频击穿电压测定法》,对GB/T507--19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进行修订标准与IEC 156:1995的差异:1.部分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相应现行国家标准;2.增加方法概要和试剂两章。
本标准与GB/T 507-1986的差异为:I.名称不同;2.测定范围不同;3.增加对切换系统的要求;4.变压器和相配装置应能在电压大于15 kV时产生的最小短路电流不同;5,电压峰值因数范围不同;6.试样杯体积不同;7.电极间距规定了公差;8.原标准变压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本标准变压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48 H- 62 Hz;9.两次测定之问停等时间不同;10.断路器切断时间不同;H.增加了搅拌装置和电极制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507--19860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卜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贞艳、陆丽华。
本标准于1965年1月首次发布,1986年6月第一次修门。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eqv IEC 156:1995代替GB/ T 507 1986(91)Determination of theInsulating liquidsbreakdown voltageat power frequenc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绝缘油击穿电压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40 C粘度不大于350mm'/s的各种绝缘油,适用于未使用过的绝缘油的交接试验,也适用于设备监测和保养时对试样状况的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7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IEC 52 球隙(一球接地)电压测定法IEC 60高压试验技术3方法概要向置于规定设备中的被测试样上施加按一定速率连续升压的交变电场,直至试样被击穿。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论文:浅析绝缘油击穿试验测定方法

IEC156《绝缘油电气强度测定方法》来进行制定,简称为方法一);第 到合格。这种做法虽然加大了绝缘油的绝缘性,但是,从美国经济
二,DL/T429—1991《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简称为方法二)。这两 方面考虑,它会增加处理的成本。GB/T7959—2000 附录 B 中对采用
种标准的测试方法有很大的差别:①有着不一样的电极形状。方法 3 种电极(①平板倒角形电极②球形电极③球盖形电极)测定的击
T7595—2000《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标准》中规定击穿电压的测定
3 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在 GB/T50150—199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
3.1 方法标准要向国际标准贴近 当前,绝大部分的国家都认
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中规定绝缘油的电气强度试验采用方法一, 可 IEC156 的试验方法。它的通用性以及先进性是不用受到怀疑的。
录中另有小电极、小油杯、小间隙的试验方法)。在 DL/T429—1991 得的击穿电压都加上三到六千伏。对于个别的油样来说,差别或许
中有一条注释:“经过滤处理,脱气和干燥后的油及电压高于 220kV 很小,或许很大。
以上的电力设备,应按 GB507《电气用油绝缘强度测定法》,采用球
由于方法一使用的油量很大,这就需要在电气设备中经过多次
关 键 词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方法 Key words: insulating oil;breakdown voltage;test method
0 引言
距为两点五毫米,测定的结果是四十六千伏,这明显达不到 GB/
当前国内电力行业测定绝缘油的击穿电压采用了几种不同的 T7595—2000 规定的击穿电压不小于 50kV 的要求。然而,由于依据
绝缘油耐压测定仪在变压器油击穿电压试验中的应用

绝缘油耐压测定仪在变压器油击穿电压试验中的应用摘要:击穿电压是绝缘油强度的重要指标,是电气设备绝缘油强度的衡量标准。
事实上,穿刺应力反映了油中存在水分、杂质和导电颗粒,以及它们对绝缘油特性的影响程度。
绝缘油的性质对电子设备的填充至关重要。
在对使用石油产品进行经验分析时,发现设备存在潜在故障的早期阶段。
油脂的恶化通常是一个信号,表明部分设备的工作方式是错误的,通过比较多个油料试验的指标,可以在规定的停机时间内制定维修计划,从而精确而及时地纠正故障,以确保安全和经济地使用电动设备。
关键词:变压器油;测试绝缘;绝缘油取样电压的定义实际上是由绝缘油中的杂质量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机械混合物中,绝缘油取样的电压被用来测试油绝缘强度。
因此,不同参数对绝缘油击穿电压的影响有助于精确定位和及时修复故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现状目前在电力工业特别是供电系统和安装系统,其中绝大多数采用第二种方法测试绝缘油击穿电压,即电力系统主要用第二种方法试验,绝缘油击穿电压的形成原因、历史变化以及大量石油的使用方法。
多年来,石油行业主要采用了第二种测量取样电压的方法,而设计的设备,如油脂和电极,已经适应了第二种方法。
在橄榄碗和电极不同的情况下,应严格遵守标准,这给研究人员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在许多情况下,取样器使用杯子和电极来确定所有的石油样品,如果取样电压标准得到满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测量的值对应于标准而不是标准,那么同样的问题就会出现。
根据这种油的适应性,应该使用电极球盖和一个大杯子来取样。
因此,实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一些单位仍然使用平坦的角质电极,直到其测量值达到足够的水平。
2 影响主要因素按照标准(例如不含水分)是电场中单个石油分子极化和电离的结果,其化学成分对穿刺应力没有重大影响。
在不同的油田和绝缘油类型中,取样电压基本相同,并行实验结果与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相对较小。
(完整版)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GB/T 507--2002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156:1995《绝缘油工频击穿电压测定法》,对GB/T507--1986《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进行修订标准与IEC 156:1995的差异:1.部分引用标准采用我国相应现行国家标准;2.增加方法概要和试剂两章。
本标准与GB/T 507-1986的差异为:I.名称不同;2.测定范围不同;3.增加对切换系统的要求;4.变压器和相配装置应能在电压大于15 kV时产生的最小短路电流不同;5,电压峰值因数范围不同;6.试样杯体积不同;7.电极间距规定了公差;8.原标准变压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本标准变压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48 H- 62 Hz;9.两次测定之问停等时间不同;10.断路器切断时间不同;H.增加了搅拌装置和电极制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 507--19860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卜海高桥分公司炼油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贞艳、陆丽华。
本标准于1965年1月首次发布,1986年6月第一次修门。
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eqv IEC 156:1995代替GB/ T 507 1986(91)Determination of theInsulating liquidsbreakdown voltageat power frequency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绝缘油击穿电压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40 C粘度不大于350mm'/s的各种绝缘油,适用于未使用过的绝缘油的交接试验,也适用于设备监测和保养时对试样状况的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
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都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7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IEC 52 球隙(一球接地)电压测定法IEC 60高压试验技术3方法概要向置于规定设备中的被测试样上施加按一定速率连续升压的交变电场,直至试样被击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内电力行业测定绝缘油的击穿电压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和标准, 各方法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导致测定结果不同。
各部门对方法和标准的认识、理解不尽统一, 对结果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1测试方法1.1 标准的比较目前关于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方法的标准比较常用的有GB/ T 507 -1986 《电气用油绝缘强度测定法》和DL/ T 429 - 1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 其中GB/ T 507 -1986 主要参照IEC 156绝缘油电气强度测定方法制定, 与IEC 156 差别很小。
GB/ T 507 1986 和DL/ T 429 1991 这两种标准的测试方法( 前者简称方法一, 后者简称方法二) 差别较大, 主要差别有两点: 一是电极形状不同, 方法一采用球形和球盖形电极,方法二的电极为平板倒角形; 二是测定油杯容量不同, 方法一规定油杯容积为300~ 500 mL, 而方法二规定油杯容积不得小于200 mL ( DL/ T 429 1991 的附录中另有小电极、小油杯、小间隙的试验方法) 。
在D L/ T 429 1991 中有一条注释: 经过滤处理, 脱气和干燥后的油及电压高于220 kV以上的电力设备, 应按GB 507 电气用油绝缘强度测定法, 采用球盖形电极进行试验。
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在相关变压器油质量测定标准中有明显的规定: GB/ T 2536 1990 变压器油和SH0040 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中规定击穿电压的测定采用方法一; 在GB/ T 7595 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质量标准中规定击穿电压的测定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 在GB/ T 50150 1991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中规定绝缘油的电气强度试验采用方法一, 但试验电极采用平板倒角形电极。
1.2 标准的执行现状目前国内电力行业, 尤其是供电系统和安装系统, 绝大多数采用方法二测试绝缘油击穿电压, 即以平板倒角形电极和较小的油杯进行测试, 但又忽略了D L/ T 429 1991中的注释, 无论是什么状态的油, 从什么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中采集的油样, 统统都用方法二进行测试。
1.2.2 原因分析在电力系统中基本上采用方法二测试绝缘油击穿电压, 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历史沿革的原因, 也有方法一用油量大的原因。
多年来, 各用油部门一直采用方法二进行击穿电压的测试, 相应的试验设备( 如电极、油杯) 都为适应方法二而设计。
要严格执行标准, 针对不同油样, 随时更换油杯、电极, 必须对测试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这给试验人员增添了许多麻烦。
绝大多数情况下, 试验人员就用一种电极、一种油杯测试所有油样, 若试验结果能满足不同等级要求的绝缘油击穿电压标准,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分歧, 但是, 如果测定值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 麻烦就出现了。
例如, 需测定一台500kV 运行中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 采用平板倒角形电极和小油杯, 以及相配套的升压设备等试验设备, 电极之间距离2 5 mm, 测定的结果为46 kV,这显然不满足GB/ T 7595 2000 规定的击穿电压不小于50 kV 的要求。
但是此时并不能判断此油样不合格, 因为按照D L/ T 429 1991 中的注释规定, 电压高于220 kV 的电气设备的油击穿电压试验应按方法一进行。
要判断此油样是否合格, 就必须再取样, 用球盖形电极和大油杯进行试验。
这样无疑给试验工作带来更大的麻烦。
有些单位则采取加深本体油处理的手段, 仍用平板倒角形电极, 直至测定值合格为止。
这样做使绝缘油的绝缘性更可靠, 但却加大了处理成本, 是极不经济的。
用平板倒角形电极、球形电极和球盖形电极测得的击穿电压值有显著的差异, GB/ T 7959 2000 附录B 中对采用3 种电极测定的击穿电压值进行了比较: 采用球形电极比采用平板倒角形电极约高6 kV; 采用球盖形电极比采平板倒角形电极高3~ 6 kV;当油的击穿电压值在30 kV 以下时, 球形和平板倒角形电极的测定值基本一致。
但这只是一种统计规律, 不能简单地把采用平板倒角形电极测得的击穿电压值都加上3~ 6 kV , 对单个油样来说差别可能很大, 也可能很小。
方法一用油量大, 需从电气设备中多次取样,对于互感器、电抗器和少油开关等少油电气设备,多次取样后, 油量不足就必须补油。
因此很多单位都选择方法二, 以小油杯进行测试。
1 3 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a) 方法标准应向国际标准靠拢。
目前IEC 156的试验方法是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的, 其通用性、先进性不容置疑。
在标准化工作中, 优先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的标准制订本国的标准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GB/ T 507 1986 基本上是参照IEC 156 制订的, 要求基本相同。
b) 考虑到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油量稍少及测试油杯的容量稍小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的情况, 可对GB/ T 507 1986 中油杯容量的限制放宽, 例如从300~ 500 mL 放宽至200~ 500 mL。
c) 方法一比方法二更接近于绝缘油的实际使用情况, 充油电气设备中发生油隙击穿是在场强较高又相对集中的区域, 与球形或球盖形电极间隙更相似, 而不同于平板倒角形电极间隙。
2 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严格地讲, 不含水分、灰尘和纤维等杂质的纯净油, 击穿起始于个别油分子在电场中的极化、电离, 其化学组成对击穿电压影响不大, 不同牌号和产地的绝缘油应该具有大致相同的击穿电压, 并且同一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分散性也不大, 击穿电压值能达到200 kV 以上( 电极距离2 5 mm) 。
但实际应用中的油和纯净油有极大的不同, 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净化设备多次处理后的绝缘油, 其含水量也往往大于2 mg / kg, 每100 mL 油中长度大于5 m 的杂质颗粒不少于数千个; 另外在取样测定过程中油样也不可避免地与周围大气接触, 大气中的水分、飘尘会不可避免地混入油中。
这些油中的杂质和溶解于油并与油分子紧密结合的水分子, 在纯净的油分子远未在电极之间极化和电离之前, 就沿电场强度方向排列、聚集, 进而电离形成微小通路, 即所谓小桥, 小通路连接贯穿两极,导致油迅速击穿。
油中杂质越多, 越易形成小桥,击穿电压越低。
测定绝缘油的击穿电压, 实际上是在衡量绝缘油中杂质含量的多少, 即判断绝缘油被污染的程度。
油的击穿过程实际上是随机的, 与油隙电场的瞬间状态密切相关。
油中杂质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杂质颗粒的运动, 导致油隙间杂质颗粒的分布随时间改变而不同, 因此小桥在电场中的位置是不可预知的。
尤其是对于平板倒角形电极而言, 相对均匀的电场比球形和球盖形电极所形成的同等强度的电场所占的空间体积要大得多, 小桥形成的位置更加不可预知, 形成的概率也要大得多。
这也是平板倒角形电极测定油的击穿电压值比另两种电极的测定值低的根本原因。
由以上击穿机理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油隙的击穿虽然是短暂的一瞬间, 其过程却是复杂的, 即使是一杯试样, 在多次击穿试验中的测得值也是分散性很大的, 各种试验标准都规定取6 次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这种规定在一般的测试中是不多见的。
把一些显而易见的影响因素作人为的严格规定, 使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维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2 1 试验仪器的影响试验仪器包括升压装置( 手动或自动) 、油杯和电极、搅拌装置( 手动或自动) 、数据输出装置( 模拟仪表或数显打印机) 、计时装置等, 每一部分的异常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误差, 全自动的仪器较好, 在测定过程中基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21 1 升压装置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波形是否近似正弦波, 输出电压是否与输出显示一致, 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测试仪器, 其升压装置的性能必须确保符合标准的规定。
升压装置的此项性能应由生产厂家在仪器的设计生产中予以保证, 用户可在选购仪器时向生产厂家索要升压装置输出电压频谱分析和输出电压峰值的检测报告。
21 2 油杯和电极电极的形状不同, 电极周围空间的电场也截然不同, 平板倒角形电极之间的电场可以大致看成是均匀电场, 而球形和球盖形电极之间的电场为不均匀电场, 绝缘油在不同电场中的表现也完全不同。
油杯的容量大小、电极浸入绝缘油的深浅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影响, 为此相关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实践表明, 电极的加工和装配水平、油杯的形状和材料等不同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明显的差异。
2 2 环境的影响大气中的飘尘和水气不可避免地要混入待测油样中, 从而使测定值偏低, 因此标准中有油杯加防尘盖和尽快完成测定的提法, 有条件的话, 应尽可能在有空调的洁净、干燥的试验室内进行测定, 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潮湿多雨的季节和北方沙尘较大的季节, 防止环境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3 1 试验数据的分散性一个绝缘油油样6 次击穿电压试验的测定值,其分散性是较大的, 根本原因在于击穿瞬间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场分布状态和绝缘油中所含杂质的分布状态都是随机的。
数据处理中, 不论6 个数据分散性有多大统统进行平均, 或者按照数处理原则舍弃离散值再进行平均, 都不十分合适。
笔者认为, 有些仪器使用说明中建议当6 个数据的标准差s 10kV ( 电极距离2 5 mm) 时重新取样测定, 这一提法值得推荐。
较准确地说, 我们测得的击穿电压值只是说明该绝缘油在平均值附近发生电击穿的概率最大, 偏离此点较多的过高值和过低值出现电击穿的概率较低, 并不是说该绝缘油在此点一定被击穿。
选择击穿电压值较集中的范围, 取不少于6 个测定值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是较为合理的, 这样更能较真实地反映绝缘油的平均被污染水平。
3 2 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得到准确可靠的绝缘油击穿电压值, 是击穿电压试验的最终目的。
若对试验结果产生怀疑, 建议用下述办法处理:a) 检验升压装置输出电压波形和幅值。
此项工作一般生产厂家都已做了, 在正常使用中发生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在使用中若没有发生明显的损坏,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能性很小。
b) 在测得值介于合格与不合格之间时,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验证油杯和电极对结果的影响,即同时在不同的试验室, 用不同的电极和油杯测定同一油样, 在确保两对电极间距离都是( 2 5 01) mm 的前提下, 测定值较高的应更接近于真值。
这是因为只有电极间距离过大才会使绝缘油的击穿电压测定值的误差为正误差, 其余各种影响因素, 包括电极形状、加工精度和表面状态, 油杯的材料、形状等, 都会使测定值出现负误差, 即测得结果小于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