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方体和正方体的认长

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一、本周主要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三、考点分析: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其展开图,能够知道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

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分析与解:

例2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②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③正方体不仅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④长方体除了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

分析与解: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③是对的,④中说“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除这两个面外的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指出右图中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厘米

厘米

40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从一点发出的三条棱长分别是长、宽、高.而这道题的长、宽、高都不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只要将对应的长和宽写正确就可以了.

答:右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

上、下面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

前、后面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

左、右面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例3、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分析与解:

可以把其中一个正方形作为底面,想象一下,其它的正方形围绕这个正方形应如何去拼.

点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同的图,用剪刀剪开去拼一拼,看能不能

拼成正方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如果出现4个连排的正方形,那么还有两个正方形就应该放在四个的正方形的左右两侧.

例4、一个饼干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做这样一个饼干盒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求这个饼干盒要用硬纸板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这个长方体饼干盒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宽、高都已经知道,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20×15+20×30+15×30)×2

=(300+600+450)×2

= 1350×2

= 2700(平方厘米)

答:做这样一个饼干盒要用2700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点评: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由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出前面、后面和下面三个面的面积,再乘以2,就可以求出表面积了.

例5、做一个正方体纸盒,棱长是2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分析与解:

求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就是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根据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20×20×6 = 24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2400平方厘米的纸板.

点评: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时只要算出其中的一个面,再乘6就可以了.

例6、一个抽屉,长50厘米,宽30厘米,高1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抽屉,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一个抽屉有5个面,分别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底面.所以做这样一个抽屉所需要的木板,只要算出这5个面的面积就可以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2+长×高×2+宽×高×2

50×30+50×10×2+30×10×2

=1500+1000+600

=31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木板3100平方厘米.

点评:在解决一些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想清楚要算几个面.在解答时,可以把这几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再相加,也可以先算出六个面的面积总和,再减去不需要的那个(些)面.

例7、做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

错误解法:120×10+10×10×2+10×10×2

=1200+200+200

=1600(平方厘米)

通风管顾名思义是通风用的,没有底面.所以只要算四个侧面就可以了.

正确解答:120×10×4 = 480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铁皮4800平方厘米.

点评:这也是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同时,这也是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由于它的四个侧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先算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4.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联系一下生活中的几件物体,看看它们具有几个面?

(1)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油箱、罐头盒、纸箱子等;

(2)具有五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池、鱼缸等;

(3)具有四个面的长方体、正方体物品:水管、烟囱等.

熟悉了这些生活中的实物的形体特征,我们在解答有关形体的表面积应用问题时,就应先认真分析面的情况,再计算,切不可马虎.

【模拟试题】

一、基础巩固题

1、长方体有()个面,有()条棱,有()个顶点.

2、在一个长方体中,()的面完全相同,()的棱的长度相等

3、右图是()体,长是(),宽是(),高是(),5厘米

这个形体的底面积是();它的右侧面是()形,长是(),

宽是(),面积是();它的前面是()形,长是(),厘米宽是(),面积是(),它的棱长总和是(). 6厘米

4、右图是一个(),它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它的棱长是( )分米,所有棱的长度的和是( )分米.

分米 它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

)形,边长是( )分米, 分米 每个面的面积都是( )平方分米. 4分米

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冷库,长12米,宽8米,高4米.这个冷库的地面面积是( )平方米,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把一根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共增加了( )平方米. 二、思维拓展题

7、填一填.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与面相对的是( )面,与面相对的是( ), ( )面与( )面是相对的面.

8、用铁皮做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9、礼堂内有四根长方形状的柱子,底面是正方形,边长6分米,高5米.要油漆这四根柱子,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0、实验中学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白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 三、自主探索题

1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个长方体最大面的面积比最小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

12、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试题答案】

一、基础巩固题

1、长方体有(6 )个面,有(12 )条棱,有( 8)个顶点.

2、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平行)的棱的长度相等.

3、右图是(长方)体,长是(6),宽是(4),高是(5), 5厘米 这个形体的底面积是(24);它的右侧面是(长方)形,

长是(4),宽是(5),面积是(20);它的前面是(长方厘米 长是(6),宽是(5),面积是(30),它的棱长总和是(60). 6厘米 4、右图是一个(正方体),它有(6)个面,(12)条棱,

(8)个顶点.它的棱长是(4)分米,所有棱的长度的和 分米 是(48)分米.它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边长是(4)分米,每个面的面积都是(16)平方分米. 4分米

5、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冷库,长12米,宽8米,高4米.这个冷库的地面面积是

(96)平方米,最小的一个面的面积是(32)平方米.

6、把一根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木料锯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共增加了(128)平方米. 二、思维拓展题

7、填一填.

与a面相对的是(c)面,与e面相对的是(f ),

(b)面与(d)面是相对的面.

8、用铁皮做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6×6×6 = 216(平方分米)

9、礼堂内有四根长方形状的柱子,底面是正方形,边长6分米,高5米.要油漆这四根柱子,求油漆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分米= 0.6米0.6×5×4×4 = 48(平方米)

10、实验中学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2米.请你算一算.

(1)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25 = 1500(平方米)

(2)在游泳池底面和内壁抹一层水泥,抹水泥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0×25 + (60×2 + 25×2)×2 = 1840(平方米)

(3)沿游泳池的内壁1.5米高处用白漆画一条水位线,水位线全长多少米?

(60 + 25)×2 = 170(米)

三、自主探索题

1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3厘米、7厘米,这个长方体最大面的面积比最小面的面积多多少平方厘米?

7×5 - 5×3 = 20(平方厘米)

12、把两个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比有没有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长方体表面积:6×3×4 + 3×3×2 = 90(平方厘米)

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3×3×6×2 = 108(平方厘米)

两个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比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大.

数学趣味园

信不信由你

▲在晴朗、无月的夜间,人站在山顶上能看到50英里以外划着的一根火柴.

▲人们笑的时候牵动着17块肌肉,而皱眉时则要牵动43块肌肉.一个人活到72岁,心脏要跳动三十亿次左右.

▲在一盘国际象棋中至少有17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种方法来走开局的十步棋.

(完整版)高中物理经典选择题(包括解析答案)

物理 1.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解析] 1.设中子质量为m,则原子核的质量为Am。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度分别为v0、v1,碰后原子核的速度为v2,由弹性碰撞可得mv0=mv1+Amv2,m=m+Am,解得v1=v0,故=,A正确。 2.很多相同的绝缘铜圆环沿竖直方向叠放,形成一很长的竖直圆筒。一条形磁铁沿圆筒的中心轴竖直放置,其下端与圆筒上端开口平齐。让条形磁铁从静止开始下落。条形磁铁在圆筒中的运动速率( ) A.均匀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增大,趋于不变 D.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不变[解析] 2.对磁铁受力分析可知,磁铁重力不变,磁场力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重力等于磁场力时,磁铁匀速下落,所以选C。 3.(2014大纲全国,19,6分)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 )

A.tan θ和 B.tan θ和 C.tan θ和 D.tan θ和 [解析] 3.由动能定理有 -mgH-μmg cos θ=0-mv2 -mgh-μmg cos θ=0-m()2 解得μ=(-1)tan θ,h=,故D正确。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分别为A1和A2的相干简谐横波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为|A1-A2| B.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始终为A1+A2 C.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位移总是小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位移 D.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的振幅一定大于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的振幅 [解析] 4.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相干波相遇叠加,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仍做简谐运动,其振动位移在0到最大值之间,B、C项错误。在波峰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差,在波峰与波峰相遇处质点振幅为两波振幅之和,故A、D项正确。

长方体正方体经典题型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典型习题 棱长和问题: 1.一个长方体长是10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6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2.用一根长80分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体框架,高是多少分米? 3. 是15厘米、11厘米、4厘米,如右图那样捆扎一道并留下18厘米长为手提环, 这样一共需要多少厘米长的塑料带?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与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和是15分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6.用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8CM,宽5CM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 7.把一根长84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多少分米? 8.一个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分别是10厘米,5分米,6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分米? 9.有一个长方体木块正好可以切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方块,已知长方体木块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求切成的每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总和。 表面积问题: 1.一个长方体的无盖铁皮水桶,长和宽都是3分米,深5分米。做一对这样的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2.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如果商标纸的接头处是4厘米,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有一块正方形铁皮,从四个顶点分别剪下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后,所剩部分正好焊接 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铁皮盒。原来正方形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 园南小学方莺教学内容:课本第41、42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切一切或剪一剪,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展开图的探究得 出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学生利用受中的长方体纸盒,请将这个长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 (学生操作) 我们将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就得到了一个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出示学生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 [学生通过操作得到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由于沿着不同的棱剪开,就得到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也不同,因此会有多种展开图。] 二.中心阶段: 1.引导学生观察得到的长方体的展开图,思考: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组成,共有6个面。 2.想一想可以怎么求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方法(1):先分别求出前面的面积,再求出上面的面积,再求出左面的面积,然后将这3个面的面积相加再乘以2,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方法(2):先分别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再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最后将它们相加,就是这6个面的面积总和。 3.请你试着求一求你手中的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总和。

注意:先测量棱长的尺寸,再计算,取整厘米数。 (学生计算) 4.刚才我们计算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呢?书上有具体的介绍,请打开书,翻到P41,看书回答:(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长方体有三组相同的长方形面,共六个面,六个面的面积总和称为长方体的表面积。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S=2(ah+ab+bh) [学生通过对自己手中的长方体表面的展开图的观察,自主探究,得出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的结论。最后通过看书规范自己的结论。] 三.练习阶段: 1.P42/1 可以请学生利用附页2中的图形折一折,加深理解,怎样的图形可以折成长方体,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进行记忆。 2.P40/2 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解:S=2(ah+ab+bh) =2×(6×8+6×4+4×8) =2×(48+24+32) =2×104 =208(平方分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08平方分米。 3.计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S=2(ah+ab+bh) =2×(7×3+7×2+2×3) =2×(21+14+6) =2×41 =82(平方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2平方米。

高中物理电磁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电磁学部分) 25、如图22-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 的中央各有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 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 N孔继续下落。 图22-1 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 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 应选A。 若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 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和D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 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与两板 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 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离子通过平行 板所需的时间恰为T(与电压变化周图23-1 图23-1(b)

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典型例题

教学目标:在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其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高底面积积长方体(正方体)的体(可看作高)棱长(底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体积高(底面积)宽长长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容积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 意义不同; ② 计算时测量方法不同,体积要从物体的外面测量,容积要从物体的里面测量; ③ 有容积的物体一定有体积,但有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有容积。 联系:① 容积大小可以通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显示出来; ② 计算方法相同。 注意:只有容器才能有体积,如果是实心的木块等,是不会有容积的。 2.单位换算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dm,长是0. 7dm,例题1 如图所示的一种长方体的钢坯,横截面的面积是82 10个这样的钢坯的体积是多少 练习1 1. 一个长方体的横截面是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长是5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 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底面积是64平方分米,水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3. 有沙16立方米,要垫在长8米、宽2. 5米的沙坑里,可以垫的厚度是()米。 4. 填出下表中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相关数据。

子重1400千克。这个沙坑里共装沙子多少吨 例题2 一块正方体的方钢,棱长是20cm,把它锻造成一个高80cm的长方体模具,这个长方体模具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练习2 1.一个棱长是12厘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鱼缸里,水有多深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V =a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 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一、填空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5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 4、把一根长8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5、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在这个长方体中,长度为4分米的棱有()条,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面有()个。 8、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1、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 cm、4 cm和4 cm,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相等。()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D 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 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 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 ( 答案:ABD 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 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 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 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v2

答案:A 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 .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30s 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 ( A.0.3m/s2B.0.36m/s2 C.0.5m/s2D.0.56m/s2 答案:B 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 30 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 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 10 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Δv v1-v36-18

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BC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x AD=84.6mm,x AE=121.3mm __________m/s,v D=_________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长方体和正方体经典题目

正方体与长方体得表面积练习题 一、填空 1、正方体就是由( )个完全相同得( )围成得立体图形,正方体有( )条棱,它们得长度都( ),正方体有( )个顶点。 2、因为正方体就是长、宽、高都( )得长方体,所以正方体就是( )得长方体、 3、一个正方体得棱长为A,棱长之与就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 )厘米。 4、相交于一个顶点得( )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得( )、( )、( )、 5、一根长96厘米得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得棱长就是( )厘米。6、一个长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80厘米,长10厘米,宽就是7厘米。高就是( )厘米、 7、至少需要( )厘米长得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就是18厘米,高3厘米得长方体框架。 8、一个长方体得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得表面积就扩大( )倍。 9、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面就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 )条棱长度相等。 10、一个长方体得长就是25厘米,宽就是20厘米,高就是18厘米,最大得面得长就是( )厘米,宽就是( )厘米,一个这样得面得面积就是( )平方厘米;最小得面长就是( )厘米,宽就是( )厘米,一个这样得面得面积就是 11、3个棱长都就是4厘米得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 )平方厘米、? 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它得体积就是( )立方厘米。?12、正方体得底面积就是25平方分米,它得表面积就是( )平方分米,它得体积就是( )立方分米。 13、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得长方体锯成最大得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 )个、 14、3个棱长4分米得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得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得表面积少( )平方分米。 15、长8cm,宽6cm,高4cm得长方体木块可锯成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得小正方体( )块、 16、长方体得体积就是96立方分米,底面积就是16立方分米,它得高就是()分米. 17、一个长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48cm,宽就是2cm,长就是宽得2倍,它得表面积就是( )。 18、长方体方木,长2m,宽与厚都就是30cm,把它得长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 )、 19、长方体中最多可以有( )条棱得长度相等,最少有( )条棱得长度相等。 20、完全相同得长方体,长10cm,宽7cm,高4cm,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得长方体后,表面积就是( ),比原来减少了( );如果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得长方体,表面积就是( ),比原来减少了( )。 21、正方体得棱长总与就是48厘米,它得表面积就是( )。 二、解决问题、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解析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填空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当A=5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 4、把一根长8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5、一根长9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 6、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和高都是4分米,在这个长方体中,长度为4分米的棱有()条,面积是20平方分米的面有()个。 8、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11、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60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 cm、4 cm和4 cm,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3、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相等。() 4、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它的体积大。() 5、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6、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 cm、4 cm和4 cm,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7、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体积与表面积相等。() 8、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它的体积大。() 三、选择题: 1、求金鱼缸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金鱼缸的() A. 表面积 B. 体积 C. 容积 2、至少用()个同样的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 4 B、8 C、 6 3、一个立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 A. 2倍 B. 4倍 C. 8倍 4、把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最多减少( )cm2 A.4 B.6 C.8 D.3

五年级下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

【知识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练一练1: 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10cm、7 cm、4 cm ,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160dm,其中,长是20dm,宽是8dm,它的高是多少?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的长度总和是多少? 3.将一根铁丝长720厘米做成正方体,则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4、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长是多少?

5、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焊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6、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 米,宽0.4米,高0.8米的玻璃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知识点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定义: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六个面)=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五个面)=长×宽+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有四个面)=长×高×2+宽×高×2 =(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有六个面)=棱长×棱长×6(因为正方体的六个面完全相同)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练一练2: 1.一个正方体纸箱,棱长8dm,做100个这样的纸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纸板? 2.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3.一个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2.4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4.一间教室的长是10米,宽是8米,高是4米,现在要粉刷教室的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面积25平方米,粉刷面积是多少? 5.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把它锯成3段,表面积至少增加多少? 6、2米长的长方体木料(如图),平均锯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4平方分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 )平方厘米材料。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7平方米=( )平方厘米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例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3-2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 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 【解析】本题主要研究a与F 合 殊模型的变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 运动性质。对物体运动过程及状态分析清楚,同时对物 =0,体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 合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a=g-kx1/m,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在C位置mg=kx c,a=0,物体速度达最大。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f m′,(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f m>f m′即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f m=μN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所以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原因,木块必然向中滑动,故D 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应为A、B、D。 【例3】如图3-1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度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解析】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 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 图3-12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 下产生向左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

长方体和正方体专项练习题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和()。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7厘米、6厘米和5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做这样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需要()平方厘米材料。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0020立方厘米=()升 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3.02立方米=()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4、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 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一段方钢长4分米,横截面是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这方钢的体积是()。 6、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米深。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瓶牛奶大约150()一个教室大约占地80() 油箱容积16()一本数学书的体积约是150( )。 8、一块长25厘米,宽12厘米的,厚8厘米的砖,所占的空间是( )立方厘米,占地 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10、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正方体的棱长是4米, 则这个长方体的侧面积是(),体积是(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 1、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2、长方体的相邻两个面不可能都是正方形。……………………………() 3、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相等。……………………() 4、把一块正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长方体后,虽然它的形状变了,但是它所占有的空 间大小不变。……………………………………………………………………( ) 5、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进行计算。……………() 6、至少要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7、长方体是特殊的立方体。()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典型例题

一、表面积 1.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的玻璃鱼缸,棱长为7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2.教室长为9米,宽为6米,高为3米,用涂料粉刷四壁和天花板,扣除门窗面积20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体育馆外形为长方体,长是177米,宽是177米,高为30米,他四周的总面积是多少?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一根48厘米的铁丝扎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为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把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锯成3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5、把3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6、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桶,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0.5分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7、某商店制作的广告箱是长方体,长1.5米,宽1.2米,高2.5米,如果在它的四周贴一圈广告纸,贴广告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学校要粉刷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是11.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3.5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 9、一个长为10米,宽为3米,高为6米的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它的右侧面的周长是多少? 10、某型号洗衣机,底面长10分米,宽5分米,高12分米,要给这个洗衣机做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 11、一个正方体,它的一个面的周长是6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2、把四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排成一排后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一、高的变化引起表面积的变化。 1、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减少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减少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典型例题解析1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典型例题解析 【例1】用细绳拴着质量为m 的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中张力可以为零 B .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零 C .小球刚好能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是Rg D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 反 解析:像该题中的小球、沿竖直圆环内侧作圆周运动的物体等没有支承物的物体作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有下列几种情况: (1)m g m v /R v 2当=,即=时,物体的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向心Rg 加速度恰好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恰能过最高点继续沿圆周运动.这是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2)m g m v /R v 2当>,即<时,物体不能通过最高点而偏离圆周Rg 轨道,作抛体运动; (3)m g m v /R v m g 2当<,即>时,物体能通过最高点,这时有Rg +F =mv 2/R ,其中F 为绳子的拉力或环对物体的压力.而值得一提的是:细绳对由它拴住的、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可能产生拉力,而不可能产生支撑力,因而小球过最高点时,细绳对小球的作用力不会与重力方向相反. 所以,正确选项为A 、C . 点拨:这是一道竖直平面内的变速率圆周运动问题.当小球经越圆周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小球经越圆周的其它位置时,其重力和绳子拉力的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法向分力)提供向心力. 【问题讨论】该题中,把拴小球的绳子换成细杆,则问题讨论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有支承物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时:

(1)v (2)v (3)v 当=时,支承物对小球既没有拉力,也没有支撑力; 当>时,支承物对小球有指向圆心的拉力作用; 当<时,支撑物对小球有背离圆心的支撑力作用; Rg Rg Rg (4)当v =0时,支承物对小球的支撑力等于小球的重力mg ,这是有支承物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能经越最高点的临界条件. 【例2】如图38-1所示的水平转盘可绕竖直轴OO ′旋转,盘上的水平杆上穿着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 和B .现将A 和B 分别置于距轴r 和2r 处,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已知两球与杆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是f m .试分析角速度ω从零逐渐增大,两球对轴保持相对静止过程中,A 、B 两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变化? 解析:由于ω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当ω较小时,A 和B 均只靠自身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A 球:m ω2r =f A ; B 球:m ω22r =f B . 随ω增大,静摩擦力不断增大,直至ω=ω1时将有f B =f m ,即m ω=,ω=.即从ω开始ω继续增加,绳上张力将出现.12m 112r f T f m r m /2 A 球:m ω2r =f A +T ;B 球:m ω22r =f m +T . 由B 球可知:当角速度ω增至ω′时,绳上张力将增加△T ,△T =m ·2r(ω′2-ω2).对于A 球应有m ·r(ω′2-ω2)=△f A +△T =△f A +m ·2r(ω′2-ω2). 可见△f A <0,即随ω的增大,A 球所受摩擦力将不断减小,直至f A =0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练习题 1、要制一个长方体油箱,长4分米,宽3分米,高6分米,一共需要多少铁皮? 2、做一个无盖的铁箱,长1米,宽5分米,高8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3、做20个棱长为30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硬纸? 4、要做一个棱长是45厘米的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 5、用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把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后,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7、一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铁箱,如果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这只铁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把三根相同的长方体木料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每根长1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怎样才能使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5、一间教室长8米、宽6米,高3米,现在要用涂料粉刷它的四壁和顶棚。如果扣除门、窗和黑板24平方米,求要粉刷的面积有多大?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1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涂料? 6、水泥厂要制作10根长方体铁皮通风管,管口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管子长2米。共需多少平方米铁皮? 7、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0米,宽15米,深2米,现要将它的每个面先抹上水泥,再贴上边长4分米瓷砖,需要这样的瓷砖多少块?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5千克,要用去多少水泥 8、一种长方体铁皮烟囱,底面是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高4米,制这样一节烟囱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9、一个正方体木块,若把它切成3个完全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这个正方本木块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2厘米,它的长是9厘米,宽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高一物理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集锦及典型例题 一. 各部分知识网络 (一)运动的描述: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x=aT 2 ,6543212 ()()(3) a a a a a a a T ++-++=

a与v同向,加速运动;a与v反向,减速运动。

(二)力: 实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F=KX.

(三)牛顿运动定律: . 改变

(四)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静止 平衡状态 匀速运动 F x 合=0 力的平衡条件:F 合=0 F y 合=0 合成法 正交分解法 常用方法 矢量三角形动态分析法 相似三角形法 正、余弦定理法 物 体 的平衡

二、典型例题 例题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11.28 cm,x7=12.84 cm. (1)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 象(以0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 /s2 例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例3.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求:(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4. 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求: (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 (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 例5.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方体和正方体的认长 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一、本周主要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三、考点分析: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其展开图,能够知道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 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分析与解:

例2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②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③正方体不仅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④长方体除了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 分析与解: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③是对的,④中说“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除这两个面外的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指出右图中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厘米 厘米 40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从一点发出的三条棱长分别是长、宽、高.而这道题的长、宽、高都不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只要将对应的长和宽写正确就可以了. 答:右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 上、下面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 前、后面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 左、右面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例3、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分析与解: 可以把其中一个正方形作为底面,想象一下,其它的正方形围绕这个正方形应如何去拼. 点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同的图,用剪刀剪开去拼一拼,看能不能

高中物理——磁场专题讲解+经典例题

磁场专题 7.【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底】如图所示,MN 是一荧光屏,当带电粒子打到荧光屏上时,荧光屏能够发光。MN 的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P 为屏上的一小孔,PQ 与MN 垂直。一群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相同的速率v ,从P 处沿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且分布在与PQ 夹角为θ的范围内,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圆形亮斑,其半径为mv qB B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条形亮线,其长度为 ()21cos mv qB θ- C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半圆形亮斑,其半径为mv qB D .在荧光屏上将出现一个条形亮线,其长度为()21sin mv qB θ- 10.【东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底】如图,电源电 动势为E ,内阻为r ,滑动变阻器电阻为R ,开关闭合。两平行极板间有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正好以速度v 匀速穿过两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带电粒子的重力)( ) A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上滑动一点,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B .保持开关闭合,将滑片P 向下滑动一点,粒子将可能从下极板边缘射出 C .保持开关闭合,将a 极板向下移动一点,粒子将继续沿直线穿出 D .如果将开关断开,粒子将继续沿直线穿出 4.【辽宁省丹东市四校协作体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如图所示,一粒子源位于一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的中点O 处,可以在三角形所在的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出速度大小为v 、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整个三角形位于垂直于△ABC 的匀强磁场中,若使任意方向射出的带电粒子均不能射出三角形区域,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为 ( ) A .mv qa B .2mv qa 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