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真假黄精

合集下载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判断熟地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判断熟地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判断熟地的质量熟地,又称黄精、熟地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然而,随着市场上熟地的品种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如何判断熟地的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材辨别技巧,帮助大家准确判断熟地的质量。

一、外观特征判断1.颜色:优质的熟地颜色为棕黄色或红棕色,色泽均匀且鲜亮。

若熟地颜色较浅或有明显的杂色,则质量可疑。

2.形态:外观呈块状或块茎状,质硬而不易断裂。

若外观有破碎、碎屑或粉末等现象,则质量存疑。

3.气味:优质的熟地具有独特的香气,气味浓郁而持久。

若气味较淡或有刺激性气味,则质量可疑。

二、质地特征判断1.质地:熟地应质地坚硬,能用手指压碎而不易破碎,有韧性。

若质地松散、易碎,则存在质量问题。

2.纤维:熟地应具有明显的纤维状结构,纤维间距均匀,越密越好。

若纤维稀疏或间距不均,则质量可疑。

三、水浸试验判断水浸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熟地质量的方法。

将一定量的熟地放入清水中,观察其泡发情况和水的变化。

1.泡发情况:优质的熟地泡发后外观基本不变,颗粒完整。

若泡发后熟地颗粒变大、变软、易糊化,则质量可疑。

2.水的变化:优质的熟地水浸后,水应逐渐变黄,有明显的药味。

若水变色不明显,无药味或异味,则质量可疑。

四、化学成分分析判断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借助专业仪器,对熟地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判断其质量。

1.有效成分含量:优质熟地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药典规定,如金丝熟地苷、黄精苷等。

若含量偏低或无法检测出有效成分,则质量可疑。

2.重金属含量:熟地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能超过允许范围。

若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含量超标,则质量存在问题。

总结:通过外观特征判断、质地特征判断、水浸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对熟地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估。

在购买熟地时,建议选择正规的中药材市场或药店购买,并注意查看相关的质量证明和产品合格证明,以确保购买到质量可靠的熟地,避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黄精的挑选方法及功效与作用

黄精的挑选方法及功效与作用

黄精的挑选方法及功效与作用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是一种中药材,服用黄精对人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润肺生津、健脾补肾。

但是你们知道该如何选购黄精吗?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怎么挑选黄精1、黄精根茎结节状一端粗,类圆盘状,一端渐细,圆柱状,全形略似鸡头,长2.5-11cm,粗端直径1-2cm,常有短分枝,上面茎痕明显,圆形,微凹,直径2-3mm,周围隐约可见环节;细端长2.5-4cm,直径5-10mm,环节明显,节间距离5-15mm,有较多须根或须根痕,直径约1mm。

表面黄棕色,有的半透明,具皱纹;圆柱形处有纵行纹理。

质硬脆或稍柔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企多黄棕色给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

2、多花黄精根茎连珠状或块状,稍带圆柱形,直径2-3cm。

每一结节上茎痕明显,圆盘状,直径约1cm。

圆柱形处环节明显,有众多须根痕,直径约1mm。

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

质坚实,稍带柔韧,折断面颗粒状,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散列。

气微,味微甜。

3、滇黄精根茎肥厚,姜快状或连珠状,直往2-4cm或以上,每一结节有明显茎痕,圆盘状,稍凹陷,宜往5-8mm;须根痕多,常突出,宜径约2mm。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明显环节及不规则纵皱。

黄精有哪些功效与作用1.抑制血糖过高科学家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实验发现,黄精泡水喝之后能够有效的抑制体内肾上腺素所导致的血糖过高的情况,保持身体健康。

2.抗疲劳日常服用黄精水,或者是黄精浸膏,能够很好的提高体力、抵抗疲劳。

在平时加班的时候,其实不要一直用喝咖啡来提神,冲泡一杯黄精水,不仅能够提神醒脑,还具有保健身体的作用。

3.抗结核病研究发现,黄精在身体之后对于酸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这种细菌是导致身体出现结核病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可以经常将黄精泡水喝,能够很好的改善健康状况。

4.延缓衰老研究发现,黄精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令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获得很好的提高,令肌肤越来越年轻,越活越年轻。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生地、熟地、制黄精三种饮片都是黑色的,都有甜味。

其中生地价格最低,制黄精价格最高。

有人用生地片冒充熟地片和制黄精片,不仔细看还真容易上当。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个仔细介绍:
用生地冒充的熟地
此饮片表面也是纯黑色,折断一看不对了,外层黑色,中间多呈棕红色甚至棕黄色,这是生地断面常见的情况(熟地断面应与表面一样黑)。

鼻嗅是生地气,口尝甜中带苦有土腥气,也是生地的气味(熟地甜中微酸无土腥气)。

可能是将生地切成片,用蒸熟地的蒸锅水中浸透,再烘干制成的。

生地、熟地虽然来源相同,但是功效截然两样。

生地是寒性的凉血药,熟地是温性的补血药。

用生地制熟地必须蒸透,这是祖先千百年的经验,药典也这样规定,没有根据擅改制法就是造假。

用生地冒充的制黄精
粗看生地片和制黄精片都是黑的、不规则的、略卷曲的,我们三招之内就断定谁是谁非。

①看颜色:制黄精是蒸黑的,里外都应该一样黑;生地是烤黑的,中心部往往没全黑。

②看纹理:制黄精属单子叶植物,切面和折断面都可见有散在的“筋脉点”(维管束),生地是双子叶植物,没有这样的纹理。

③尝味:制黄精纯甜,生地甜苦相兼。

制黄精炮制有将就
现在有不少制黄精不按传统的九蒸九晒加工,甚至连蒸都不蒸,用熟地蒸锅水或其他黑色液体浸泡再烘干。

这样的饮片外黑里不黑,可凭筋脉点和甜味鉴别。

黄精的种类及区分

黄精的种类及区分

黄精的种类及区分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燥根茎。

春秋⼆季采挖,去须根洗净。

置沸⽔中略烫或蒸⾄透⼼,⼲燥。

按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黄精三种。

姜形黄精的原植物多花黄精,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黄精(⼜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

三者中以姜形黄精质量最佳。

按原植物的味道,黄精⼜可分为甜黄精和苦黄精。

苦黄精的形状有点像姜形黄精,其最好的区别⽅法是品尝其味道。

甜的为甜黄精,苦的为苦黄精。

市场⽤药⼤部分都以甜黄精为主(2010年药典规定苦味不药⽤,可实际中不少⼈⽤苦黄精⼊药)。

黄精以根茎⼊药。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西、云南等省区。

黄精既是药材⼜是⾷品,是卫⽣部公布的87种⾷⽤药材之⼀。

在安徽省九华⼭地区有很多⼈⾷⽤黄精。

其伪品有长叶假万寿⽵,有的⼩黄精和⽟⽵很像要注意区分。

饮⽚ 【炮制】黄精除去杂质,洗净,略润,切厚⽚,⼲燥。

为不规则的厚⽚,外表⽪淡黄⾊⾄黄棕⾊。

切⾯略呈⾓质样,淡黄⾊⾄黄棕⾊,可见多数淡黄⾊静脉⼩点。

质稍硬⽽韧。

⽓味,微甜嚼之有黏性。

检查:⽔份同药材,不得超过15% 酒黄精制黄精取净黄精,照酒炖酒发或酒蒸发炖透或蒸透,稍凉,切厚⽚,⼲燥。

每100KG黄精,⽤黄酒20KG。

本品呈不规则的厚⽚,表⾯棕褐⾊⾄⿊⾊,有光泽,中⼼棕⾊⾄浅褐⾊,可见静脉⼩点。

质较柔软。

微甜,微有酒⾹⽓。

检查:⽔份同药材,不得超过15% 【性味与归经】⽢,平。

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

⽤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胃阴不⾜,⼝⼲⾷少,肺虚燥咳,精⾎不⾜,腰膝酸痛,须发早⽩,内热消渴等症。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肝益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
等功效。

在中药鉴定方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鉴别黄精:
1. 外观特征:
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长圆锥形,黄褐色或棕褐色,表面具有
深浅纵棱纹。

质地坚硬,断面平滑或有细小横纹。

茎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暗绿或暗紫色,有细纵棱纹。

叶片互生,披针形到披针状披
针形,边缘有绝缘状锯齿。

花呈顶生圆锥花序,分支密生,花冠黄绿
色或紫绿色。

2. 气味和味道:
黄精具有特殊的气味,味辛、微苦。

3. 理化鉴定:
黄精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含有皂甙、多糖、黄酮、黄精酸等。

可以通过常规的理化性质鉴定,例如煎剂的颜色、溶解性、挥发性等。

4. 显微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黄精的组织结构,可以鉴别其真伪。

黄精的根茎中有
明显的维管束,木质部的细胞壁呈黄色或红褐色,且具有纹孔。

以上是黄精的一些鉴定方法,但请注意,鉴定中药材最可靠的方
式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实验室分析和判定。

使用中药材时,
请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

黄精及其炮制品的薄层鉴别研究

3 .Gu i z h o u C e n t e r f o r Dr u g Ev a l u a t i o n a n d Ce r t i ic f a t i o n, Gu i y ng a 5 5 0 0 0 4,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U s i n g D i o s g e n i a s r e f e r e n c e s u b s t a n c e s t o e s t a b l i s h a T L C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me t h o d f o r P o l y g o n a t u m
1 .Gu i y a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r a d i t i o n a l C hi n e s e Me d i c i n e,Gu i y a n g 5 5 0 0 0 2, C h i n a;2 . Gu i y ng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Me d i c i n e, Gu i y a n g 5 0 0 0 4,Ch i n a;
h i g h p r e f a b r i c a t e d p l a t e . Rs u l t s By s t u d y i n g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me t h o d s ,d e v e l o p e r a n d d i f f e r e n t d e p l o y me n t c o n d i t i o n s ,
c e s s e d p r o d u c t s . T h e s p o t s we r e c l e a r a n d s e p a r a t e d g o o d . Co nc l us i o n T h i s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me t h o d h a d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s i m- p i e o p e r a t i o n, h i g h s e n s i t i v i t y,w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f o r t h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Po l y g o n a t u m me d i c i n a l h e r b s a n d p r o —

黄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黄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

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

味苦者不可药用。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目前药店卖的制黄精多为切片,众所周知,切片就易掺假,因为原药材形状看不到了,尤其是制黄精,颜色乌黑,难以分辩。

黄精切片后,其最明显的特征“结疤”就看不到了,看见上图的九制黄精“结疤”没有?要是切片了,就无法看到,所以容易掺假,通常掺假是用山楂、红薯等制作成假黄精片,颜色都是乌黑,外表很难鉴别,区分就得靠口感了,山楂味道发酸,还能感觉出来,但红薯干味道和黄精差不多,很难分别。

所以,购买制黄精,最好买整个的,不要买切片的,买整个自己回去切片也很容易,制黄精质地柔软,很容易切。

因为黄精必须蒸煮晒干7,8次以上,颜色才会自然发黑,所以一些商家就采用人工上色的方法来使黄精变黑。

人工上色,如果采用黑豆一起熬煮,那还可以,但也得蒸晒5,6次才行。

于是一些商家就加焦糖色素,也就是做酱油用的,很容易就变黑,还发亮!可怕的是个别黑心商人不惜在炮制的时候加化学物品,比如硫酸亚铁,更容易变黑。

你买到制黄精后,不妨看下切片上有没有粉末一样的东西,拿一点泡开水喝茶看看,是否掉色,如果水色泛黑,那就不要喝了。

正品的制黄精不管是整个还是切片,泡开水是不可能水变黑色的,而是水色发黄,跟泡茶一样,水的味道也是糯甜宜口的,如果水味发酸或发苦,那也不用喝了,不是假货就是劣货。

所以:九制黄精的鉴别主要为三:1、看:A,根块上看有没有结疤,有是正品,无是假货B,看黄精上有没有黑糊糊一样的东西,有就是加了粉上色的注意:正品九制黄精表皮脱落,看上去也是一些黑渣渣,但如果把正品九制黄精再蒸一下,摸起来手上就没有黑色或黑渣,但上过粉的黄精再怎么蒸都有粉渣2、泡:用开水泡,如果水色发黄为正品,水色发黑为假货或劣品3、尝:正品制黄精味道糯甜,入口无渣,假货或劣品味道发苦或发酸,或甜味太腻(陈年旧货上糖精)最后归纳,最好的方法就是买整个,整个的造假难度太大,因为黄精上面的“结疤”还真没法人工搞出来!这是黄精独一无二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真假黄精
黄精又称黄芝、太阳草,为百合科植物黄精的根茎,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

在商品中分为鸡头黄精、囊丝黄精、热河黄精、滇黄精、卷叶黄精等多个品种,同属植物玫瑰红黄精、甘肃黄精、弯花柱黄精、红果黄精、长梗黄精、深山黄精等在少数地区亦作黄精使用。

其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损寒热、肺痨咯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对结核菌、伤寒杆菌、堇色毛癣真菌及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还有降压作用。

由于黄精的产地各异、品种较多,故有以同科植物湖北黄精冒充正品使用者,应注意鉴别。

本文仅就正品鸡头黄精和伪品湖北黄精的不同来辨别真伪。

真品鸡头黄精:外形呈不规则圆锥状,头大尾细,形似鸡头,故习称鸡头黄精,分枝少而短粗,长3~10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全体有细皱纹及隆起呈波状的环节,地上茎痕呈圆盘状,中心凹陷,根痕多呈点状突起,分布在黄精全身或多集生于膨大部分。

干燥后质硬,易折断,断面淡棕色,呈半透明角质样或蜡质状,并有多数黄白色小点;气微,闻之无臭,口尝味甜,嚼之有黏性。

伪品湖北黄精:外形呈连珠状,长2~3.5厘米,明显比正品短,外表为黄棕色,具有不规则较粗的皱纹,质
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不具有角质样或蜡质状,散在有多数椭圆形棕色小点;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甜而带苦头,嚼之也不粘口。

除湖北黄精为伪品外,还有马钱科植物胡蔓藤与黄精相似,称为钩吻,蔓生,惟茎不紫,花不黄为异,叶头极尖而根细,其根、茎、叶都有剧毒,《雷公炮炙论》载:“凡使黄精,勿用钩吻,真相似,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是别认处,若误服,害人。

”采集和使用时要仔细辨别,以免误服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