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冠心病慢性压力源调查

合集下载

2023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报告

2023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报告

2023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提供关于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情况的综合分析。

心血管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和心力衰竭等。

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口在心血管病方面的健康状况,为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发病率分析---------根据我们的研究,2023年中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类型,占发病总数的50%。

高血压位居第二,发病率约为40%。

中风和心力衰竭则分别占据剩余的10%。

这些数据揭示了中国人口普遍面临的心血管病风险。

风险因素分析-----------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导致心血管病发病的各种风险因素。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包括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

另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我们建议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预防和治疗策略------------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应对中国心血管病的挑战:1.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习惯。

2. 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心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3. 加强监测和研究:建立完善的心血管病监测体系,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对心血管病的认识和防控水平。

结论----通过对2023年中国心血管病发病情况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这是一个持续且严重的健康问题。

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水平和加强监测与研究,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冠心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共患率很高,而抑郁症的一个早期的临床表现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作为二者的共同临床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睡眠障碍与冠心病和抑郁症的关系还尚不清楚。

本文就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的综述。

1冠心病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

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41%-48%的50岁以上的脑力劳动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

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高30%-40%[1]。

研究显示,61%的抑郁症患者最初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睡眠障碍[2],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不仅是抑郁症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而且是一个预测抑郁症的因子。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形式,早醒和睡眠感缺乏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其它临床表现还包括入睡时间过长、夜间觉醒次数增多和晨起无新鲜感等。

抑郁症的人群当中,80%的男性和7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入睡时间长、睡眠状态维持困难和早醒的症状[4]。

抑郁症睡眠障碍与年龄、性别存在高度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在20 岁以前很少有睡眠障碍的发生,20 -40 岁关于睡眠障碍的主诉逐渐升高,在抑郁症患者中老年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2]。

研究发现:男性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于女性。

抑郁症睡眠障碍不仅与环境有关,而且与遗传有关,对抑郁症患者家族研究中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睡眠障碍的概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这说明了抑郁症睡眠障碍存在家族遗传的可能性[3]。

2睡眠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更注重环境、心理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睡眠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和行为因素与炎症过程和免疫系统有关。

嗜睡的增加被认为是响应于组织损伤的急性阶段的一部分,睡眠对免疫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睡眠损失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

慢性压力与冠心病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关系

慢性压力与冠心病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关系

慢性压力与冠心病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关系胡恩元(综述);张敏;肖践明(审校)【摘要】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one of the diseases that is among the world's highest mortality rates and Chin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ates has been listed the second in the world .Modern medical view believes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a process of chronic in -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the chronic stress can promote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indu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en people are under long-time chronic stress,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nd result in the imbalance of cortisol level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relevant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will be elaborated in the thesis .%冠心病是全球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中国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上升趋势。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冠心病的发病率、高危人群、风险因素以及地区差异等方面探讨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方面,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700万人因冠心病引起的死亡。

冠心病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欧洲等地,而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冠心病患病率相对较低。

高危人群方面,冠心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特别是男性。

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冠心病,并且发病年龄相对较早。

然而,随着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更长寿命的影响,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逐渐增加。

此外,冠心病也存在家族聚集性,即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患有冠心病,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在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风险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因素都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冠心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们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糖尿病患者也具有较高的冠心病发病风险,这可能与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有关。

吸烟和肥胖也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还与地区差异密切相关。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文化习俗、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冠心病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由于饮食结构偏高脂肪、高盐、高糖,以及高压、高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冠心病患病率较高。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饮食结构偏向传统以农产品为主的饮食方式,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中老年男性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因素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同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也与地区的差异密切相关。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风险,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是 : 郁 、 虑 、 性 特 征 、 社 会 的 隔 绝 和 慢 性 压 力 [ 。 中青 年 抑 焦 个 与 1 ]
2 1 研究对象 一般资料 .
本次研究 共调查 了 8 5例 病 人 , 中 其
男6 5例 , 2 女 o例 ; 大 年 龄 5 最 5岁 , 小 年 龄 3 最 1岁 , 均 年 龄 平 4 . 6 。婚 姻 状 况 : 婚 者 8 91 岁 已 3例 , 9 . 。受 教 育 程 度 : 占 76 以 初 中 及 高 中 ( 专 ) 数 较 多 , 别 为 3 例 ( . ) 3 例 中 人 分 8 4 7 4 、 3
人 数 较 多 , 别 占 3 . 和 2 . 、3 5 。 分 76 1 7 2 . 2 2 中青 年 冠 心 病 病 人 慢 性 压 力 与 人 格 特 征 的 相 关 分 析 中 .
l1 对 象 _
选取某两所 医院 20 0 8年 2月 2 O o 8年 1 1月 住 院
征 、 制 感 及 个 体 的 生 活 经 历 有 关 [ 。本 研 究 旨在 探 讨 中青 控 3 ’ 年 冠 心 病 病 人 慢 性 压 力 与 人 格 特 征 的 相 关 性 , 期 有 针 对 性 地 以 对 中青 年 人 群 进 行 心 理 疏 导 及 健 康 教 育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的8 5例 病 人 , 符 合 以下 条 件 : 选 择 按 W HO 冠 心 病 诊 断 标 并 ① 准 确 诊 的冠 心 病 病 人 ; 均 为冠 心病 首 次住 院 , 视 力 和 智 力 障 ② 无 碍 , 精 神 病 史 及 脑 器 质 性 疾 患 ; 一 般 情 况 好 , 交 流 困难 , 无 ③ 无 无
(8 8 ) 3 . 。月 收入 集 中在 5 0元 ~ l 0 0元 及 10 0元 ~ 30 0 0 0 0 0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地区分布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地区分布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地区分布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了解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地区分布,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甚至坏死。

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年龄特征: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男性。

通常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上升,70岁以上的人群中更为普遍。

2. 性别差异:冠心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中年男性中更为显著。

而女性在绝经后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逼近男性。

3. 家族史因素:家族史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4.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如高脂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和过量饮酒等习惯。

5. 慢性疾病关联:冠心病与慢性疾病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这些疾病可引起血管壁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二、冠心病的地区分布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其地区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地理区域之间以及城乡间的差异。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由于长期高脂高盐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2. 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冠心病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分布也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城市地区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同时,高海拔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可能与氧气稀薄、寒冷气候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3. 城乡差异:城市地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而农村地区由于相对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冠心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评估及干预措施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如焦虑、抑郁等,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冠心病患者常常担心疾病的发作、治疗效果以及未来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可能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

2、抑郁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身体功能的下降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抑郁的表现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自罪、食欲不振等。

3、恐惧对疾病的恐惧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他们害怕疾病突然恶化、死亡的威胁,这种恐惧可能导致患者过度紧张和焦虑。

4、心理应激患病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经济负担、家庭关系变化等都可能成为患者的心理应激源,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二、心理健康评估方法1、心理量表评估常用的心理量表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

这些量表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2、临床访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情绪变化、应对方式等,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全面评估。

3、观察法观察患者的表情、行为、言语等,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4、家属提供信息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绪状态,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估信息。

三、影响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1、疾病本身冠心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从而影响心理状态。

2、治疗过程手术、药物治疗等可能带来副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3、个人性格性格内向、敏感、神经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社会支持良好的家庭支持、朋友关怀和社会关爱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反之则可能加重心理问题。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被狭窄或阻塞引起的。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本文将针对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展开讨论。

一、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高发疾病,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患病率更高。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1700万人因冠心病死亡,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在中国,冠心病也是一种高发疾病,目前已截至工作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的第六次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冠心病患病率已高达11.0%。

由此可见,冠心病的高发状况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二、冠心病的风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据调查,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达12亿,其中有70%的人群患有冠心病。

高血压可引起心脏负荷增加,致使心肌缺氧,从而使冠状动脉的粘滞程度增加。

2.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高发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血液内胆固醇含量过高,会使动脉壁内积聚斑块,形成血栓,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塞。

3. 糖尿病糖尿病是影响血管功能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当血糖浓度长时间高于正常值,会使心血管系统受损,加剧血管粘滞,引起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4. 吸烟吸烟是引起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烟草吸入口中的尼古丁、氰化物等物质会使血管壁变硬,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的风险。

5. 运动不足缺乏运动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长期坐着工作,久坐不动,会使人体内脂肪积累,加剧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塞住动脉,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三、结论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全球健康和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和缺乏运动等因素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戒烟限酒,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宣传宣教,提高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素养,共同促进冠心病防治工作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青年冠心病慢性压力源调查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分析中青年冠心病压力源分布,提出为中青年人群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正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自制的一般情况慢性压力调查表和实地访谈,调查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压力的来源。

结果: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以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子女压力为主要来源,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健康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结论:中青年(≤49岁)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的来自多方面,中青年人群应加强压力的管理控制,及早的进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干预等,做好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

【关键词】中青年冠心病;慢性压力源;压力管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602-02
1 观察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取湖北省钟祥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心内科住院确诊的冠心病病人(≤49岁),并符合一下条件:①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的冠心病病人,②均为冠心病首次住院,③无智力和视力障碍,无精神病史及脑器质性疾病,④一般情况较好,无交流困难,无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

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其中中青年组33人,老年组34人。

1.2 调查工具:一般情况慢性压力调查表,访谈记录
1.3 调查方法
1.3.1 一般情况访谈记录: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工作情况,体质,嗜好等。

1.3.2 慢性压力调查表包括子女压力、婚姻压力、社会压力、工作压力、健康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住房压力和重大事故压力等9个分量项目。

在制表时根据本次的调查目的和钟祥市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特点,生活习惯以及一般生活事件,经过仔细查看《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 和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slers)[2]在《心理社会压力调查表》基础之上综合考量制作的慢性压力调查表。

1.3.3 由每位患者填写慢性压力调查表并加以访谈记录。

1.3.4 统计学方法将测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汇总。

2 调查结果
根据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填写一般情况慢性压力调查表,实地访谈,结果发现中青年冠心病发病率为18.48%,33例患者中男性24例(72.7%),女性9例(27.3%)。

通过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出以下结果。

结合本市地区中青年冠心病压力源特点,通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压力影响因素对比,本地区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以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子女压力为主要来源,工作压力的影响尤为主。

其他压力经过相互对比后存在差异,但差异度并不大,可能是由于调
查基数太小所造成。

3 分析讨论
3.1 冠心病的性别分布与分析经过调查首次住院的冠心病病人,男性占72.7%,女性占27.3%,符合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的中中青年组男性冠心病病人远较女性为多。

本研究与相关文献符合[3],男性对于工作的目标,责任,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协调上都易产生心理应激,形成慢性压力,更多的男性在家庭里面处于顶梁柱作用,他们对于经济的压力更大,而女性更容易对家庭、生活等冲突产生不良应激,导致心理问题(与男性相比) [4]。

3.2 工作压力的分析通过此次调查查发现,工作压力在冠心病慢性压力源处于首要位置。

3.3 经济压力的分析物价的飞涨超过的经济的增长,物质需求的不断增长。

有经济压力的个体不能控制他们的处境,就可能长期感受慢性压力。

3.4 子女压力及其影响此次调查过程中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最
关心的就是子女受教育问题与子女之间相处问题。

中青年人子女大多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与子女关系处理不好,会增加担心,焦虑因素,均会诱导慢性压力的形成。

3.5 健康压力的分析所调查患者中,家中主要经济来源大多都靠他们的工作薪酬,而疾病带来的经济花费,以及家人的健康,家人的生活都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变化。

3.6 社会压力的分析社会压力的来源广泛。

它包括法律、规章
制度和某些行为规范,也包括风俗、习惯和道德。

社会气氛、社会舆论以及社会风尚等都会无形中给予个体以某些压力。

3.7 认知水平对冠心病的影响分析此次调查的受教育程度与
慢性冠心病的发生呈现正相关.
4 小结
中青年冠心病病人慢性压力的来自多方面,以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子女压力为主要来源,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健康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中青年人群冠心病慢性压力源不仅应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还应对压力源有足够的认识,中青年人群应加强压力的管理控制,针对中青年人群的压力源的形成因素,应及早的进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干预等,做好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1993(增刊):127-239.
[2] 郑延平,杨德森.中国生活事件调查(一)紧张性生活事件在正常人群中的基本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6):263-267.
[3] 张斌,王纯,许辉,等.中中青年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丛刊,2003,3(12):1-3.
[4] maciejewski pk,prigerson hg,mazure cm. sex differences in event-related risk for major depression[j].
psychol med,2001,31(4): 593-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