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浏阳河教案
三年级音乐浏阳河教案

三年级音乐浏阳河教案【篇一:浏阳河教案】【教学目标】浏阳河教案1、能熟练演唱《浏阳河》的一二两段,并引导学生用不同演唱形式来表现。
2、通过学唱《浏阳河》,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学生自主演绎歌曲之后,了解歌曲的不同的演唱或演奏形式。
【教学重点】能运用各种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歌曲的不同的演唱或演奏形式,提高音乐感受力。
【教学方法】情境法、对比法、教唱法、合作法【教学准备】音响设备、钢琴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今天老师会带大家跟随音乐一起走入一条十曲九弯、碧波荡漾的河流,请欣赏同一首曲子的不同表现形式,听完后说说他们的演唱或演奏形式分别是什么?这条河流名叫什么?(欣赏男声独唱,钢琴独奏,古筝独奏)生:回答2、师:你觉得这段旋律情绪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生:抒情、舒展、流畅……二、歌曲新授——创造表现师:(评价)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在传唱着相同的旋律,他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人毛主席。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畔的歌声,仔细听,这首浏阳河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
(欣赏歌曲)生:对答或问答式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1)师范唱(2)随琴单句模唱、(3)随琴轻声跟唱。
(4)纠正演唱时歌曲中出现的问题(5)完整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6)师:之前我们欣赏过各种形式的《浏阳河》,我们能否用自己的演唱形式来丰富、表现这首歌曲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老师想在你们创意中挑选一到两种来尝试着演唱哦,其他同学也可以仔细聆听,选出你所喜欢的方式。
生:齐唱、独唱、拌唱等想法……(师尝试一两句表现)(7)师:可不可以将我唱你来和的形式加进去呢?我们来尝试一下他的想法好吗?(师生合作——生生合作)(8)用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案
一、前言
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因此,优质的美术教案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围绕《浏阳河》这一经典诗歌展开展开,介绍一份适合初中生的美术教案。
二、教案概述
《浏阳河》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是一首景观诗歌。
教案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并通过画出自己的心中所想,表现出对诗歌的理解和对美的感受。
三、教案分析
3.1 思维导图
在引导学生理解《浏阳河》诗歌意境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将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以及自己对于美的感受进行分类、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系统。
3.2 诗歌赏析
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可以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
比如,可以将诗歌中提到的“春眠不觉晓”、“明月照沟渠”等情景通过幻灯片等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美感。
3.3 绘画实践
在教案的绘画环节中,可以采用分层绘画的方法,先画出底层大致的框架和主体,再根据具体意境进行修饰。
同时,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色彩搭配的合理性,通过掌握色彩知识和技巧,让学生的作品更加生动、细腻。
四、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与美术的结合,学习到更多的绘画技巧。
五、总结
本教案是一份针对初中生的美术教案,结合经典诗歌和美术创作,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绘画技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水平。
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8 《浏阳河》

《浏阳河》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聆听古筝独奏《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的主题旋律,听辨出主题音乐的变化。
2.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3.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绪体验,爱国思乡的情怀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进一步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浏阳河》的主题旋律的感知。
2.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三、教学难点:听辨主题音乐的四次变化。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我们中国拥有无以数计的江河湖海,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一方的人和歌,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哪些河流?(二)教学内容1.歌曲内容:《浏阳河》是一首在我国流行很广的湖南民歌,人们在歌唱着他们的母亲河,也歌唱着从浏阳河边走出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后来此曲被改编成同名古筝独奏曲。
2.初听古筝独奏《浏阳河》。
3.提问:(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古筝又叫“秦筝”,是我国古老的乐器,战国时代流行于秦国。
已经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构成:21跟琴弦(1.2.3.5.6)筝头筝尾筝码面板琴弦(2)古筝的音色给人什么感觉?音色清雅秀丽、优美动听4.师:我们一起来聆听《浏阳河》的主题旋律。
出示主题旋律的谱例,指导学生边唱边划一划旋律的进行。
提问:(1)说说主题旋律的进行有什么特点?(连贯起伏的还是大起大落的?)(2)给你怎样的感觉?(优美抒情的)(3)找一找,旋律主要有那几个音组成的?(1 2 3 5 6五个音)这就叫“五声调式”,因为五声调式起源于中华民族,所以我们也称之为“民族五声调式”。
(4)再次哼唱主题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提问:(1)《浏阳河》的主题旋律有了哪些变化?第一次:独奏第二次:加花第三次:变化节奏(琶音) 第四次:同第一次旋律进行了节奏上的变化,同时旋律进行了加花处理,使得乐曲更加欢快。
(2)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4次)(3)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6.第二次完整聆听,清楚听辨出主题音乐的四次变化。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浏阳河》

-例:教师可以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达成一致,再逐渐合并成全班协调,通过实践提高协调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浏阳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表达对家乡深深思念的歌曲?”(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浏阳河》这首歌曲的奥秘。
-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协作:合唱及打击乐器伴奏要求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的准确掌握: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掌握是难点,可能需要反复练习。
-例:在歌曲的副歌部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一句中的切分音,需要教师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和掌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浏阳河》是一首表达对家乡眷恋的歌曲。它的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同时提升我们的音乐素养。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浏阳河》这首歌曲。通过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在难点解析部分,我发现通过对比、示范等方法,学生们对歌曲中的节奏难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因此,我打算在课后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难点。
此外,今天的课堂氛围整体较好,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课堂纪律方面,仍有少数学生在小组讨论时显得有些过于兴奋,影响了课堂秩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学生们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专注地进行音乐学习。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浏阳河》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8课《浏阳河》教案一. 教材分析《浏阳河》是一首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民歌,曲调优美、旋律流畅。
歌曲描述了浏阳河的美丽景色和农民的幸福生活。
这首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音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湖南地方特色音乐尚不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浏阳河》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浏阳河》,使学生了解湖南地方特色音乐。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部分音高和节奏的掌握。
2.重点:歌曲《浏阳河》的学唱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浏阳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学唱、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歌谱:《浏阳河》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浏阳河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地方特色音乐。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浏阳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韵味。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高和节奏错误。
分小组进行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全体学生再次跟唱,巩固学习成果。
5.拓展(5分钟)介绍其他湖南地方特色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浏阳河》的特点和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提高音乐素养。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浏阳河》的歌词和旋律,方便学生复习。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1浏阳河|人音版(简谱)(2023秋)

3.调整讨论主题,使之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兴趣;
4.改进提问方式,关注学生思考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后加强作业布置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歌曲《浏阳河》的旋律与节奏: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浏阳河》的旋律和节奏。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听、唱、演奏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记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准确唱出歌曲。
举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然后通过教唱、分声部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8.1浏阳河|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8.1浏阳河|人音版(简谱)(2023秋)》涉及以下内容:本章节以我国著名民歌《浏阳河》为主题,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教学内容包括:
1.学唱《浏阳河》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2.表现与创造:运用所学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动作,培养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文化理解:了解《浏阳河》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4.团队合作:在合唱和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能力,提升集体荣誉感;
5.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高音乐素养。
其次,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并通过示范演唱和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个别辅导。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对知识点掌握不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浏阳河(教案)

《浏阳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乐曲原是上世纪50年代的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
70年代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张燕改编为筝曲,虽然对原曲调未作发展,但由于各段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技法,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乐曲具有了更强烈的感染力。
乐曲中采用变奏曲的形式,深情地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古筝曲《浏阳河》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乐器,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操。
2.完整聆听乐曲《浏阳河》,在整个聆听体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速度,能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
3.通过聆听古筝曲《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主题旋律,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古筝曲《浏阳河》,能哼唱《浏阳河》主题旋律,认识古筝并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浏阳河》课后评价标准。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

音乐课《浏阳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民歌的风格特点,感受《浏阳河》歌曲的美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唱《浏阳河》,锻炼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集体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浏阳河》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分析。
3. 学唱《浏阳河》,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重点:1. 感受并理解《浏阳河》歌曲的中国民歌风格。
2. 学会《浏阳河》的歌词和旋律。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歌唱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特殊的节奏和音准把握。
2. 气息控制和声音的稳定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浏阳河》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介绍:教师讲解《浏阳河》的背景、旋律特点、歌词意义等。
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音准和歌唱技巧。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集体合作练习,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环节:每组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浏阳河》歌曲和教学示范。
2. 乐谱:提供《浏阳河》的乐谱供学生学习。
3. 教学视频材料:如有相关的教学视频,可用来更直观地展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风格。
4. 教学用具:如节拍器、音高标准板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音乐元素等,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歌唱技巧:评估学生在歌唱过程中音准、节奏、气息控制等方面的表现。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配合默契程度。
4. 课后作业:通过布置相关的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三年上册
吉林市中兴小学安晓花
课题:浏阳河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古筝曲浏阳河引导学生熟悉热爱自己祖国的民族乐器。
增强民主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在听、说、唱、演的过程中感知乐曲主题旋律以及古筝音色
3. 认识并学习民族乐器古筝欣赏古筝曲,学生能够听辨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变化。
教学重点:
聆听乐曲,感知乐曲主题旋律以及古筝音色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听辨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的变化。
具准备: 教材、电子琴、音响、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