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本文向你介绍理解、体会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教师如何向学生传授这些方法。
基本步骤:理解重点词→弄清句子本意→体会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基本方法:⑴抓语、关键部分理解含义[弄清词义,句义也就理解了]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人在画中游”是关键部分,意思是说人好像在图画中游玩一样,[我们还得想想:为什么作者会这样说呢?→原来是作者觉得这山水太美了],句子的意思是--人们画着小船在漓江上游玩,就好像是进入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一样,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⑵联系上下文、注意时代背景体会言外之意。
这类句子的表面意思好懂,但更深刻的意思就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以出来。
例“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荔枝》。
这句子表面看是说:到现在荔枝和以前一样年年都红、都成熟。
[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句子全文的结束呢?联系上下文和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此时作者的母亲已经去世,在母亲生前作者时常买荔枝孝敬老人家,可是现在母亲已不在人世了,作者看到年年红润如前的荔枝自然忆起母亲],可见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上有很多山山水水,红军都不怕。
但句子所蕴含的意思是:红军把长征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只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表现了红军战士蔑视困难的英雄主义气概。
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的练习,让学生理解了“体会句子含义就是要体会句子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感情和思想”。
这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二、让学生掌握体会的方法其实学生感到体会句子难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怎样去体会,因此,教给学生体会的方法,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的有效途径。
1、抓住关健词的方法如:《伟大的友谊》中的“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的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争论”这三个词想一想,它们指的是什么?在学生弄清词语意思的基础上2、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如:《金色的鱼钩》中“小梁,别浪费东西了。
语文教学论文: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一篇文章,往往会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分析句子的含义,就是要搞清楚这个句子包含着怎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怎样去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呢?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例如《穷人》一课中,“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
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孩子没有了母亲抚养,十分可怜那两个孩子,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善良的本性。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就是先指导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非这样做不可”的意思,然后再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桑娜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从而理解到后面的意思。
2、抓住话中的要点,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唯一的听众》中的那句话:“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作者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这样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从老人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对“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所以”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表达了”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3、提几个问题,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一句话”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去了。
“为什么说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呢?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是什么地方?这一句话其实是说,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死了才能摆脱这一切,死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行而已。
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就是天堂吧!可见小女孩活着时是多么的可怜与悲惨,可见那个社会是多么的黑暗与不公。
当学生回答出了这两个问题,这句话的含义学生也就理解了。
4、弄清时代背景,联系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了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就知道这句话其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对革命者的压迫,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社会的无比憎恨。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五种方法

一、理解句子类题型1、理解句子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意思。
2、问题的主要形式有:上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揣摩文中画线句子,回答问题。
3、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类句子多是文章的论点、观点、议论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观题出现。
4、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这类句子多是在文章结构中起着关键作用,比如过渡衔接、前后照应、揭示主旨、升华主题等。
5、指出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考纲》要求初中生识别:比喻、拟人、夸张、设问、反问、引用、对比等八种修辞方法。
考生对这八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形式掌握不好,是无法解答这种题的。
问题的主要形式有:请指出语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根据理解句子题目所考查方面多少的不同,可分为单一题型和综合题型两大种,在解答时要具体区分,分别对待。
二、理解句子解答法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
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三、把握中心整体领悟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为无论记认、叙事、状物或抒情,都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
一般说来,需要我们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针对全文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我们说,通览全文,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是正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
四、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
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
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 借助句法句 子的间架结构勾勒出来,用缩句的方法去 理解;有的句子用了修辞手法,要分析修 饰成分,找出表达的重点;有的句子是复 句,要理清逻辑联系准确体会。
如:《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句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受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 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 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三 联系生活实际法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 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 息已经与文中的句子建立了对应联系。我 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这些含义深 刻的句子。
如《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 有这样一句话: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 境界是耐人寻味的。
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就可以思考生活 中有没有做过或见过类似的事,有没有感 受过类似的方法来帮助来理解。
一 抓关键词语法
关键词语,显然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 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并不取 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 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
如《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 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们仔细阅读这个句子,不难发现“不可估量”这个词 语在句子中出现了两次,充分表达了圆明园的毁灭是十分 惨重的:首先从范围上来讲,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而且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损失;其次从程度上来讲,到了没有 办法来计算的程度。这说明损失实在是太重了,重到没有 办法来弥补了,我们任何人都无法补偿,决不能让这样的 历史重演。我们抓住了关键词语“不可估量”也就理解了 整个句子。
它的间架简单,“漓江的水静,漓江 的水清,漓江的水绿”,针对它的修饰成 分“静得让你感受不到它在流动;清得可 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那是一块 无瑕的翡翠。”加以分析,就能明白这句 话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赞 叹不已的感情。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六大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六大方法1. 阅读前后文当遇到一句话理解困难的时候,可以多读几遍前后的内容来帮助理解。
特别是在小说或文章中,作者通常会在前文或后文中解释或补充前面的内容,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2. 寻找上下文线索有时候一句话的含义可能隐藏在上下文线索中,读者可以通过寻找上下文中的线索来解开句子的含义。
通过解释词语、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的发展等,来理解句子的真正意图。
3. 分析句子结构句子结构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句子的主谓宾结构、修饰成分等,可以更好地把握句子的意思。
另外,一些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可能需要拆解成简单的短语或分句来理解。
4. 推测词语含义有时候句子的含义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文字中的,这时读者可以通过推测词语的含义来理解句子。
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或词语的词性、搭配等来推断词语的真实含义。
5. 借助词典和工具书遇到不理解的句子时,可以利用词典和工具书来查找生词或术语的含义。
这对于理解句子的含义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在阅读外文文献或专业性强的著作时。
6. 增加阅读量阅读量的增加可以提高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更多的词汇、阅读经验和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多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前后文的阅读,寻找上下文线索,分析句子结构,推测词语含义,借助词典和工具书以及增加阅读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希望读者在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
以上述方法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实际的阅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句子,有时即使我们反复阅读也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
针对这些情况,下面将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解析,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1. 阅读前后文在阅读时,当遇到理解困难的句子时,不要孤立地看待这个句子,而是应该将其放回到文中,仔细阅读前后的内容。
有一句话是“他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如果单独看这句话可能会理解成他松了一口气。
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同学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弄懂这些句子的意思,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巩固所学的内容。
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有这样几类:1.含义深刻的句子,深沉储蓄有哲理;2.言约意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不已;3.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本质。
理解这些句子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
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这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内容,并在阅读中找出句子的关键词语。
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我们可以抓住“焦急”、“耐心”这两个关键词去理解课文。
这两个词看起来似乎矛盾,但却反映了老奶奶急切想见到总理的灵车,以及不见到灵车绝不离去的那种对总理无比热爱的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些句子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这种句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只有联系上下文,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课文的内在联系入手,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明确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例如《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如果从句子本身看,我们会认为这句话是写作者初次看到草原美景时的心情的。
但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认真读一读,就会明白,这种理解虽然正确,但却很肤浅、笼统。
草原的景色奇异而美丽,是作者从未见过的,景色的美丽出乎他的意料,所以他才感到惊讶,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景色。
“愿久立四望”反映了作者想尽情欣赏的心情,此时作者的感情已由初见草原时的激昂豪放转为细腻深沉,心中充满了遐想,他被这“奇丽”的美景陶醉了,所以“低吟”一首小诗最能表现此时的心境,而不再是“高歌”一曲。
浅谈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以《浅谈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句子是使用语言表达想法、表达精神的最佳方法,它既可以描述事实,也可以表达深刻的思想。
小学语文教育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十分重要,能够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其语文分析的能力。
因此,本文拟以“浅谈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为题,从识记、理解、拓展三个方面系统探讨如何有效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首先,要想理解小学语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首先必须做好识记工作。
实际上,句子中的每个字词都有它自身的含义,而且是有固定搭配的。
因此,学生在记忆句子时,除了记住句子本身的含义外,也要记住句子中每个字词的含义。
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句子的含义拆分成不同的字词,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其次,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重点在于理解。
当学生识记完所有句子时,就要开始着手理解句子,彻底弄清楚句子的含义。
这里,学生不仅要做好对句子的理解,还要做好对句子的分析。
这样,只有深入分析句子的内涵,搞清楚句子的意图,才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最后,小学语文理解深刻句子的方法还包括拓展。
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句子的含义拓展到更广的范围内。
比如,用所学句子比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把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深化理解。
总之,理解小学语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因此,教师、家长和学生本身都应该加强对小学语文句子理解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本文从识记、理解、拓展三个方面总结了小学语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以期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怎么理解句子的含义

怎么理解句子的含义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在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时,需要明确句子含义的构成要素,有效利用上下文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法,来深入分析句子的含义,加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以下是我分享的四点分析。
一、明确句子含义的构成要素
理解句子含义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出句子包含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其他修饰成分。
同时对于汉语的句子,需要特别注意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来推敲句子表达的含义。
二、有效利用上下文分析句子含义
句子的含义通常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上下文来理解。
因此,在分析句子的含义时,需要借助所处的上下文,尤其是语境、文化和背景知识等因素,从而推测出句子的具体含义。
三、关注语言表达方式分析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要关注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语气、语调、修辞手法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仔细观察,我们能够快速捕捉句子的细微变化,精准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多维度分析加强学生语言理解
在授课期间,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多维度分析句子含义,特别是在涉及复杂语言结构的句子时需要反复强调。
例如,涉及到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需要引领学生去深刻理解句子含义,同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是理解句子含义时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深入分析句子的含义,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能够更好地应对中高考考试等相关语言考试。
同时,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关注这些要素和技巧,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积极进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首先要弄明白怎样才算读懂句子呢?其基本要求有三点:(1)、懂得字词的意思,特别是关键词语;(2)、了解句子中各部分的关系;(3)、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中所含的思想感情。
一、抓重点词理解句子
题有题眼,文有文眼,句子也有句眼,句子的句眼就是重点词。
抓住了重点词就抓住了一个句子的命脉,理解了重点词就理解了该句子的全部。
例如在《永生的眼睛》一课中有这样一句父亲说过的话:“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该多么美妙!”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示:父亲这样做“美妙”吗?为什么说是“美妙”的?教学时这样直奔重点词“美妙”。
不仅可以理解句子,还能加深对父亲的认识,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所有的“美妙”都是由谁赐予的?是父亲。
让父亲的形象在"美妙"一词中得到升华。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以此类推,有何不可以试着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呢?因为任何一篇文章的内容前后都有紧密的联系,文中的任何一句话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文章之中。
比如在教学《中彩那天》一文时,课文一开始就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学生初读这句话,有些似懂非懂,即便心里明白,也难以表达。
这时,只要引导学生联系下文:父亲用诚实,用信用失去了什么,换来了什么?一个紧扣文章中主题的句子就如此应刃而解,化难为易了。
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来理解句子
中年级的课文中一些句子已经比较深奥,如果光去钻字眼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即便能“挤”出来一点,也让句子的含义显得空洞而苍白。
所以,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理解句子可以由浅入深,层层剥茧。
如《永生的眼睛》中还有这样一句父亲的话“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亡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句中所描述的,学生并没有亲身经历,更没有在身边见过,或许听说过一些,但也无法真正理解这种做法。
所以学生在理解这句话之前,教师可安排一个学生曾经怎样去帮助过别人的小采访。
然后总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给予别人的或许是一份安慰,一份财物,一份搀扶等。
但对自己的身体却是毫发未伤啊!如果要拿出你身体的一部分去挽救、延续别人的生命,你愿意吗?这样学生的内心就会荡起一层层涟漪,产生一种激烈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在这种矛盾与斗争的过程中,父亲的说法和做法就会在学生的内心得到内化。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和感受到父亲的无私和伟大。
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来理解
课文中有些句子,如写景写场面的,一般可以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情景去理解。
在四年级《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中“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多银灰色的花。
”一句,只要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句中的情景,就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们还可联想到电影、电视中的类似的镜头,脑海里马上绘制出一幅美妙的图画来,从而自然地进入到句子所示的意境中去。
五、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句子,阅读时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领会他的含义。
六、联系文章中心,理解句子意思
有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必须联系文章的中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含义
七、用缩句法,理解句子意思
理解长句子就得用这种方法。
句子一般由“谁(或什么)”和“做什么(或怎么样、是什么)”构成,如果能通过分析结构,先抓住“主干”,剔去“枝叶”,然后再分析这些“枝叶”的作用,就能掌握句子的意思。
八、用概括法,理解句子意思
比较复杂的句子,必须用概括法理解意思。
学会概括句子意思的方法,对以后概括层意、段意、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加深理解课文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