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3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以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不同的状态存在。

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的高低与植物的生长及抗性有密切关系。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时,植物组织或器官的代谢活动旺盛,生长也较快,抗逆性较弱;反之,则生长较缓慢,但抗性较强。

因此,自由水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植物组织代谢活动及抗逆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自由水和束缚水测定的原理和意义及测定的方法2、熟悉阿贝折射仪的使用二、原理:自由水未被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吸附而可以自由移动、蒸发和结冰,也可以作为溶剂。

束缚水则被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吸附而不易移动,因而不易被夺取,也不能作为溶剂。

基于上述特点以及水分依据水势差而移动的原理,将植物组织浸入高浓度(低水势)的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自由水可全部扩散到糖液中,组织中便留下束缚水。

自由水扩散到糖液后(相当于增加了溶液中溶剂)便增加了糖液的重量,同时降低了糖液的浓度。

测定此降低了的糖液的浓度,再根据原先已知的高浓度糖液的浓度及重量,可求出浓度降低了的糖液的重量。

用浓度降低了的糖液的重量减去原来高浓度糖液的重量即为植物组织中的自由水的量(即扩散到高浓度糖液中的水的量)。

最后,用同样的植物组织的总含水量减去此自由水的含量即是植物组织中束缚水的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2、仪器设备:1.阿贝折射仪;2.分析天平或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1mg);3.烘箱;4.干燥器;5.称量瓶;6.打孔器(面积0.5cm2左右);7.烧杯;8.瓷盘;9.托盘天平(1/100g);10.量筒。

3、试剂:重量百分浓度为60%的蔗糖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60g,置烧杯中,加蒸馏水40g,使溶液总重量为100g,溶解后备用。

四、实验步骤(一)阿贝折射仪法1.植物组织中总含水量的测定(1)取称量瓶1只。

(2)在田间选取生长一致的待测的植物数株,各选部位、长势、叶龄一致的有代表性叶子数片。

植物生理学实验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名称:植物含水量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测定植物组织的含水量的方法实验原理:利用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汽的原理,可用加热烘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或干重 % 表示,有时也以相对含水量 % (或称饱和含水量 % )表示。

后者更能表明它的生理意义。

实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植物鲜组织。

(二)仪器设备:天平(感量1/1000g);烘箱;干燥器;剪刀;搪瓷盘;塑料袋;纸袋;吸水纸等。

实验步骤:⒈鲜重测定迅速剪取植物材料,装入已知重量的容器(或塑料袋)中,带入室内,用分析天平称取鲜重(FW)。

⒉干重测定提前把烘箱打开,温度升至100~105℃。

把称过鲜重的植物材料装入纸袋中,放入烘箱内,100~105℃杀青10min,然后把烘箱的温度降到70~80℃左右,烘至恒重。

取出纸袋和材料,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干重(DW)。

⒊饱和鲜重测定将称过鲜重的植物材料浸入水中,数小时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立即称重;再次将材料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次取出,吸干表面水分,称鲜重,直到两次称重的结果基本相等,最后的结果即为饱和鲜重(SFW)。

若事先已知达到水分饱和所用的时间,则可一次取得饱和鲜重的测量定值。

⒋取得以上数据后,按公式计算组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思考题:测定饱和含水量时,植物材料在水中浸泡时间过短或过长会出现什么问题?实验名称: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实验目的:学会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实验原理:将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当找到某一浓度的溶液与植物组织之间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时,则可认为此植物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溶液的水势。

因溶液的浓度是已知的,可以根据公式算出其渗透压,取其负值,为溶液的渗透势(ψπ),即代表植物的水势(ψw)。

ψw=ψπ=-P=-iCRT实验材料与设备:(一)材料:小白菜或其它作物叶片(二)仪器设备:1.带塞青霉素小瓶12个;2.带有橡皮管的注射针头;3.镊子;4.打孔器5.培养皿。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倪吾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植物含水量的表示及测定方法;2. 掌握植物样品采方法及注意事项;3. 学习分析植物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1. 植物样品采集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可分为两类:全量养分分析和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营养成分测定,即植物组织速测。

它们在采样方法及样品制备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

本实验采集样品用于全量养分分析。

1) 采集样品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样品对总体的代表性。

因此样品的采集除需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一般原则外,还因各样品植物特点而有具体要求。

采样前需指定采样计划,考虑采样目的、时间、地点、样品数、植物名称、植物器官组织名臣、采样间距、步骤等因素。

本次实验采集原始样品用对角线取样法。

取样地点应远离田埂、地边一定距离,活在特定的取样区取样。

采集植物如需要不同器官测定,应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剪碎样品过多时,可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要量。

2) 制备样品需经过清洗、杀青、烘干、摩细、过筛、装瓶等过程。

植物样品应在刚采集后的新鲜状态冲洗,后用湿棉布或者纸巾擦净表面污染物或泥土等杂质,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淋洗1-2次。

一般测定时用干燥样品,为保持样品化学成专业: 农资1202 姓名: 平帆学号: 3120100152 日期: 2015.3.22 地点: 农生环B249装 订 线分不发生转变和损耗,应将样品置于105℃烘箱中15min以终止样品中的酶活动。

杀青后,应立即降低烘箱的温度,维持在70-80℃直至恒重,减少体内因呼吸作用和霉菌引起的生化变化。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的水分生理是一种复杂的现象。

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使地上部分各器官保持一定的膨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植株又通过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掉,这一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只有相互协调统一才能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

充足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水分缺乏,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其原因是:第一,水分是植物细胞扩张生长的动力。

植物细胞在扩张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使细胞产生膨胀压力,如果水分不足,扩张生长受阻,植株生长矮小。

禾谷类作物在拔节和抽穗期间,主要靠节间细胞的扩张生长来增加植株高度,此时需要水分较多,如果严重缺水,不仅植株生长矮小,而且有可能抽不出穗子,导致严重减产。

第二,水分是各种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植物生长首先需要一定的有机物作为建造细胞壁和原生质的材料,这些材料主要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水是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缺水光合作用降低。

同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生长部位运输也需要水分。

缺水时,有机物趋于水解,呼吸作用急剧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植物生长。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很快,个大枝长,茎叶柔嫩,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不发达,植株的抗逆能力降低,易受低温、干旱和病虫的危害。

1.水分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1 对植物形态的影响植物通过水分供应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其积累量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株高、茎粗、叶面积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上。

在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枝条节间变短,叶面积减少,叶数量增加缓慢;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减慢或停止;细胞伸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大大降低。

遭受水分胁迫后的植株个体低矮,光合叶面积明显减小,产量降低。

1.1.1 对叶片变化的影响叶片是光合与蒸腾的主要场所。

叶片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特征和位置等从本质上决定了叶片对入射光的吸收和反射,影响叶温,从而影响到叶片界面阻力;叶片的内部结构影响叶片的扩散阻力及水汽运动的总阻力。

叶肉细胞扩张和叶片生长对水分条件十分敏感。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 2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一、原理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是反映植物组织水分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水果、蔬菜含水量的多少对其品质有影响,种子含水状况对安全贮藏更有重要意义。

利用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汽的原理,可用加热烘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或干重 % 表示,有时也以相对含水量 % (或称饱和含水量 % )表示。

后者更能表明它的生理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一)实验材料植物鲜组织。

(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剪刀,烘箱,铝盒,干燥器,吸水纸,坩埚钳。

三、实验步骤l. 自然含水量的测定( 1 )铝盒的恒重将洗净的两个铝盒编号,放在 105 ℃恒温烘箱中,烘 2 小时左右,用坩锅钳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再于烘箱中烘 2 小时,同样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重,如此重复 2 次( 2 次称重的误差不得超过 0.002g ),求得平均值 W 1 ,将铝盒放入干燥器中待用。

( 2 )将待测植物材料(如叶子等)从植株上取下后迅速剪成小块,装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盖好,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重量,得铝盒与鲜样品总量为 W 2 ,然后于 105 ℃烘箱中干燥4 ~ 6 小时(注意要打开铝盒盖子)。

取出铝盒,待其温度降至 60 ~ 70 ℃后用坩锅钳将铝盒盖子盖上,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用分析天平称重,然后再放到烘箱中烘 2 小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重,这样重复几次,直至恒重为止。

称得重量是铝盒与干样品总重量 W 3 。

烘时注意防止植物材料焦化。

如系幼嫩组织可先用 100 ~ 105 ℃杀死组织后,再在 80 ℃下烘至恒重。

( 3 )记录及计算表 1-1 植物组织含水量记录表编号铝盒重( W 1 )铝盒 + 样品鲜重( W 2 )铝盒 + 样品干重( W 3 )样品鲜重W f = W 2 – W 1样品干重W d = W 3 – W 12.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或称饱和含水量法)此法是以植物组织的饱和含水量为基础来表示组织的含水状况,因为作为计算基础的组织饱和含水量有较好的重复性,而组织的鲜重、干重不太稳定(鲜重常随时间及处理条件而有变化,生长旺盛的幼嫩叶子,常随时间而会显著增加,所以要进行不同时期含水量的对比就不恰当)。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测定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测定
计算:按ψw = -RTiC 计算组织的水势值
其中:
ψw 为组织的水势,MPa;
R 为气体常数=0.0083L·MPa /mol.K T 为绝对温度,K, 即 273℃+t℃ I 为解离系数,NaCl 的 i 值是 1.8 C 为等渗溶液的摩尔浓度。
所以,ψw = -RTiC=-0.0083*(273+16)*1.8*0.3=-1.295MPa≈-1.3MPa
五、实验结果:
1 号小瓶中,蓝色液滴下沉。 现象:出现蓝色线条。 2 号小瓶中,蓝色液滴下沉。 现象:蓝色液滴下沉速度较 1 号慢。 3 号小瓶中,蓝色液滴基本静止。现象:基本不动,有下降趋势。 4 号小瓶中,蓝色液滴向上升。 现象:向上浮动,速率较 3 快,较 2 慢。 综上,取试验溶液的浓度=3 号对照溶液浓度。
题目:实验一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测定 实验二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一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植物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方法。 2、学会电子天平和阿贝氏折射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如图: W:蔗糖溶液重量 C1:处理前蔗糖溶液浓度(%) C2:处理后蔗糖溶液浓度(%) Wy:植物组织鲜重
4、3,4 号瓶各加入蔗糖溶液 5mL,盖上瓶盖,称重,放在实验台上进行水分交换约 2~3 小时,
其间不时摇动,用阿贝氏折射仪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蔗糖的重量百分比浓度。
5、将阿贝氏折射仪的进样旋钮打开,用吸管吸取待测蔗糖溶液 1~2 滴,加入到射仪进样棱镜 的磨沙表面上,将棱镜关闭,调节色散旋钮至色散消失,调节读数旋钮,将黑白分界线调 到望远镜筒的十字交叉点上,然后在读数镜筒中读出蔗糖的重量百分浓度。

自由水和束缚水测定

自由水和束缚水测定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以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不同的状态存在。

自由水与束缚水含量的高低与植物的生长及抗性有密切关系。

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高时,植物组织或器官的代谢活动旺盛,生长也较快,抗逆性较弱;反之,则生长较缓慢,但抗性较强。

因此,自由水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可以作为植物组织代谢活动及抗逆性强弱的重要指标。

一、原理自由水未被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吸附而可以自由移动、蒸发和结冰,也可以作为溶剂。

束缚水则被细胞原生质胶体颗粒吸附而不易移动,因而不易被夺取,也不能作为溶剂。

基于上述特点以及水分依据水势差而移动的原理,将植物组织浸入高浓度(低水势)的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自由水可全部扩散到糖液中,组织中便留下束缚水。

自由水扩散到糖液后(相当于增加了溶液中溶剂)便增加了糖液的重量,同时降低了糖液的浓度。

测定此降低了的糖液的浓度,再根据原先已知的高浓度糖液的浓度及重量,可求出浓度降低了的糖液的重量。

用浓度降低了的糖液的重量减去原来高浓度糖液的重量,即为植物组织中的自由水的重量(即扩散到高浓度糖液中的水的重量)。

最后,用同样的植物组织的总含水量减去此自由水的含量即是植物组织中束缚水的含量。

二、试剂与仪器设备(一)材料白菜叶片(二)试剂重量百分浓度为60 %~65 %的蔗糖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60 ~65 g ,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40 ~35 g ,使溶液总重量为100 g ,溶解后备用。

(三)仪器设备测糖仪,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感量0.1 mg ),注射器,打孔器(直径0.5 cm 2 左右),烧杯(200ml),量筒。

三、实验步骤1.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含量的测定( 1 )注射器称重W 1。

( 2 )选取部位、长势、叶龄一致有代表性的叶片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50 片(注意避开粗大的叶脉),装到注射器中,盖紧并精确称重W 2。

( 3 )加入60 %~65 %的蔗糖溶液5 mL 左右,再分别准确称重W 3。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一)目的植物组织中水份以两种不同状态存在:一种是和原生策胶体结合紧密的束缚水,它不参与代谢作用;另一种是与原生质胶体结合得不紧密,可自由移动的自由水,它参与种种代谢作用。

自由水/束缚水比率的大小,标志着植物代谢活性及抗逆性和强弱。

因此研究作物生理状态常要测定作物的自由水与束缚水的含量。

(二)原理把一已知重量的植物组织放入已知重量的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那么植物组织的自由水便会扩散到糖液中去,而束缚水是原生质胶本昆密结合在一起,不会扩散到糖液中去。

由于植物组织中的自由水扩散到糖液中去,这样降低了糖液的浓度。

因糖液的重理及原来的浓度是已知的。

根据糖液浓度降低的数值可计算出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即扩散到糖液中去的水)的含量。

另外,再测定同样植物组织中的总含水量,并由总含水量减去其中自由水的含量,这就是植物组织中束缚水的含量。

(三)材料及设备(1)待测的植物组织(最好是叶片),(2)公析天平,(3)折光仪,(4)注射器(10毫升),(5)称时瓶,(6)打孔器,(7)烘箱,(8)干燥器,(9)90%蔗糖溶液,(10)小橡皮塞(塞注射器小口用)。

(四)实验步骤1. 测定植物组织中总含水量选取一定部位及一定叶龄的叶片,用打孔器钻小圆片(避开粗的叶脉)50片,立即装入称好重(Wo)的称量瓶内精确地称重W1(克),置90℃烘臬至恒重(大约烘5小时),置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重W2(克)。

按下列公式计算含水量(%):式中:W0—称量瓶重W1—称量瓶+鲜叶重W2—称量瓶+干叶重2. 测定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含量(1)取1支干净的注射器在连接针头的口上塞上小橡皮塞(或用细橡皮管制一帽状小套也很好用),一起放在分析天平上称期重G2(克)。

(2)选取一定部位及一定叶龄的叶片,用打孔器钻取小圆片(避开粗大的叶脉)50片,立即装入注射器内,连同注射器带叶圆片一起在天平上称重量G2(克)。

(3)用折光仪精确地测出60%蔗糖溶液的(G1),然后用注射器吸取已知浓度的糖液5毫升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溶液的浓度不同其比重也不同的原理来测定试验前后溶 液浓度的变化,然后根据公式计算渗透势。
浸提液滴
(含甲烯蓝)
0 0.05 0.10 0.15 0.20 0.25
蔗糖溶液 (mol/L,试管中)
√ √ 10 √ 1 √ √ HG63P标配
质量管理
天平校验
50 g
加热单元校验
100/160˚C
称量指导
主动/被动
参数修改保护

符合GLP / GMP规范的打印输出 √
自动关机(5级)
该关机模式依据单位时间失重,只要在指定时间 内平均失重小于预设置,仪器就认为干燥过程完成,并 自动终止测量过程。在干燥过程中所显示的时间表示测 量过程经历时间。
HG63卤素水分测定仪技术参数
测量值
可读性水分含量
0.01 %
重复性(sd) 2 g样品 重复性(sd) 10 g样品
0.05 % 0.01 %
测定结果评估
水分和干重含量%

质量 g

ATRO Dry, ATRO Wet √
天平
最大样品量 最小样品量
61 g 0.1 g
可读性
1 mg
干燥单元
HG63卤素水分测定仪的特点
1、操作简便、测量准确。 2、采用镀金辐射体,确保样品加热的均匀性。 3、兼顾样品称重和干燥功能,在干燥过程中,水 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 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 示。
HG63卤素水分测定仪的特点
4、与国标烘箱加热法相比,卤素加热可以在高温 下将样品均匀地快速干燥,样品表面不易受损,其 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 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一般样品只 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
测量结果可靠性的相关因素
1. 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决定了测量速度和结果的准确性。
请注意样品制备的基本规则: 所选择样品应尽可能小(0.1~0.5 g). 样品量大需要更多干燥时间,因此而延长测量
过程。若样品量少,则测量结果不具代表性。
注意样品的取量和均匀。样品越不均匀,样 品量要求则越大。
2、仪器与用具:HG63卤素水分测定仪、剪刀。
顶 面 观
HG63卤素水分测定仪
主要由一台卤素加热单元和一台精密天平两 个仪器组成。
仪器根据热解重量原理:测定开始,水分测 定仪测定样品的重量,然后,样品由内置的 卤素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器快速加热。在干 燥过程中,仪器连续测定样品重量并显示失 去的水分。干燥结束时,显示水分含量和干 燥物质含量作为最终结果。
工作后,读取测量结果。
准备去 皮状态
准备称 量状态
准备启 动状态
干燥与测 量状态
注意:
本次实验要有平行! 结果要算出标准差。
含水量(%)= 78.9 ± 0.568
实验三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细胞水势概念及计算公式,
了解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
黄 果 树 瀑 布
组织含水量(占鲜重%) = (FW-DW/FW)×100 组织含水量(占干重%) = (FW-DW/DW)×100 组织相对含水量(RWC%) = (FW-DW)/(SFW-DW)×100 组织水分饱和亏(WSD%) = (1-RWC)×100
三、材料、仪器与用具
1、材料: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L.) (单数组)和海芋 (Alocasia macrorrhizos L.) (双数组)。
(出厂设置 ,适用于大多数样品) 选择
“结果显示类型”(样品水分含量以占鲜重%显

) 去皮重按

2、植物叶片剪碎,注意大小尽量一致(2 mm × 5
mm),取样均匀,快速。
3、按“打开/关闭自动加样室,按键

加样品0.1~0.5 g取出样品盘,将样品摆匀
再按一次
键关闭。
4、按start键,仪器开始工作。待仪器自动停止
样品要均匀分布于样品盘上,尽量增加样品 表面积,便于热量吸收。
2.主要测量参数的正确选择
干燥温度---根据样品正确选择干燥程序后 ( 或 ),设置好温度。
关机模式---可确定样品结束干燥的时间。 干燥时间。
四、操作步骤
1、开机按
,仪器自检 选择与设置“干燥
程序”(快速 ,75℃) 选择“关机模式”
德 天 瀑 布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细胞、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 分间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放在某一溶液中时,如蔗糖 溶液。
Ψw = ψл + ψρ + ψε Ψw 水势 = 渗透势 + 压力势 + 重力势
ψл 水分子的移动方向?
Ψw
H2O
ψл
Ψ,则植物组织失水,溶液浓度下降 ,液滴上升 。 2. Ψw < ψл,则植物组织吸水,溶液浓度增加 ,液滴下降 。 3. Ψw =ψл,则二者水分保持动态平衡,液滴不动。
干燥技术
环形卤素灯
温度范围
40~200˚C
温度调节增量 升温程序
1˚C 标准、快速
关机模式
时间控制(分钟)+手动 自动关机(5 级) 自由关机模式
0.5-480 √ √
用户支持
方法测试功能(Test) 自动进样腔 测定方法储存 测定方法命名(数字) 每个样品注释行 自由因子 LCD背亮液晶显示屏 内置打印机HA-P43
实验二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水分测定仪法
实验三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 小液流法
实验二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水分测定仪法
含水量是表示植物组织水分状况的常用指标。 对于正常生长的组织,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植 物的生长状况;对于水果、蔬菜,含水量的多少 对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贮藏中的种子,含 水量的多少对于能否安全贮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
了解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了解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区别 掌握HG63水分测定仪的使用
二、原理
表示组织含水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干重为基 数表示;二是以鲜重为基数表示。从而分为干重 法和鲜重法: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常用水分含量占鲜重或干 重的百分比来表示。在研究水分生理时,相对含 水量与水分饱和亏也是常用的水分生理指标。 测定植物组织的鲜重(FW)、干重(DW)、饱和 鲜重(SFW)后,用下式计算以上几个生理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