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ppt课件

准性繁殖
类似于有性繁殖的一种方 式,通过准性生殖过程产 生遗传变异。
真菌的遗传物质和基因组结构
遗传物质
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具有双 螺旋结构。
基因组结构
真菌的基因组相对较大,包含多 个染色体,基因组中包含编码蛋 白质和酶的基因,以及其他调控 序列。
真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基因转移
真菌基因可以通过转化、转导和基因 重组等方式在种内或种间转移。
真菌的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真菌概述 • 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 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理特性 • 真菌的繁殖和遗传 • 真菌的多样性和进化 • 真菌的应用和价值
01 真菌概述
真菌的定义
真菌是一种生物,属 于真核生物界,与动 物和植物都有区别。
真菌通过无性繁殖和 有性繁殖进行繁殖, 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 适应性。
06 真菌的应用和价 值
食用和药用真菌
食用真菌
蘑菇、木耳、银耳等,富含蛋白质、 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具有 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药用真菌
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具有抗肿 瘤、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被 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领域。
有害真菌及其防治
有害真菌
霉菌、酵母菌等,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农作物病害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农 业产生危害。
真菌在各种生态环境中都有分布 ,从热带雨林到极地冰川都有真
菌的存在。
真菌与植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
瘤。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 的角色,能够分解有机物并将其
转化为无机物。
02 真菌的形态和结 构
真菌的形态
01
真菌的形态主要有丝状 、酵母状和子实体三种 类型。
常见真菌

繁殖:无性繁殖产分生孢子;大多数 有性阶段不明,归为半知菌类。少数 种可形成子囊孢子,归为子囊菌亚 门。 代表种:产黄青霉(Pen.citrinum)
展青霉(Pen.patulum) 应用: 是生产抗生素的重要菌种,如产黄青 霉和点青霉都能生产青霉素。 生产有机酸,如葡萄糖酸、柠檬酸。
点青霉菌落
1.形态结构: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具有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核、细胞浆和内含物。
2.菌落特征
菌落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粘性,颜色单调。 常见白色、土黄色、红色。
白色假丝酵母
3. 生长繁殖:生长规律与细菌相似
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主要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等,以芽殖为主。 有性繁殖:主要是产生子囊孢子。
(四)青霉(Penicillum): 多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少数属于半
知菌亚门。 分布: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粮食和 水果上,可引起病害或霉腐变 形态特征:与曲霉类似,菌丝也是由有 隔多核的多细胞构成。但青霉无足细 胞,分生孢子梗从基内菌丝或气生菌丝上生出,有横隔,顶端 生有扫帚状的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多呈蓝绿色。扫帚枝有单 轮、双轮和多轮,对称或不对称。
蔬菜、粮食等植物的病害。例如马铃薯晚疫病、小麦的麦 锈病和水稻的稻瘟病等等。 引起动物疾病:不少致病真菌可引起人体和动物病变。浅 部病变如皮肤藓菌引起的各种藓症,深部病变如既可侵害 皮肤、粘膜,又可侵犯肌肉、骨骼和内脏的各种致病真菌, 在当前已知道的约5万种真菌中,被国际确认的人、畜致病 菌或条件致病菌已有200余种(包括酵母菌在内)。 引起食物中毒:霉菌能产生多种毒素,目前已知有100种以 上。例如:黄曲霉毒素,毒性极强,可引起食物中毒及癌 症。
二、丝状真菌——霉菌
微生物学课件-真菌

真菌致病性
• 致病性真菌感染 • 真菌机会性感染 • 真菌毒素样疾病 •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2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深部感染真菌 ❖ 机会致病性真菌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 皮肤感染 包括:皮肤癣菌 角层癣菌
• 皮下组织感染 包括:申克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 酵母型真菌:无菌丝,由母细胞以芽生方式繁殖, 其菌落与细菌的菌落相似。
• 类酵母型真菌:芽生方式繁殖,其延长的芽体可 伸进培养基内,称假菌丝(pseudohypha)。
单细胞真菌形态
新生隐球菌
酵母菌出芽繁殖
类酵母型真菌
假菌丝
出芽
白假丝酵母菌
• 组成:菌丝(hypha) 孢子(spore)
5、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所致疾病:肺孢子菌肺炎(PCP) (pneumocystis pneumonia, )
思考题
• 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哪些? 分别引起什么疾病?
3. 丝状型菌落(filamentous type colony):大多数丝 状真菌
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
青霉菌落(丝状菌落)
三、变异性与抵抗力
• 变异性 形态、结构、及生理性状(毒力)等。
• 抵抗力
– 对热抵抗性不强; – 孢子一般60℃经1 h即可被杀灭; 对干燥、紫外线及多种化学药物等耐受性较强;
白色念珠菌致病性
机会致病菌: 皮肤粘膜感染:鹅口疮,阴道炎 内脏感染:肺炎、关节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鹅口疮(thrush)
小儿感染口腔黏膜
2、新生隐球菌: 菌体为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荚膜, 菌体常见有出芽,不生成假菌丝。
微生物 真菌

真菌的培养特性
• 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
• 常用沙保培养基 :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 和琼脂。
• 温度:22~28℃,但某些深部感染的真菌为 37℃。
• pH:4.0~6.0
• 生长速度:较慢
“三低两高”
常用的培养基
• 沙氏琼脂培养基Sabouraud's Agar • 蛋白胨 10.g
葡萄糖 40.0g 琼脂 20.0g • pH值5.6 ± 0.2 • 蛋白胨提供碳源和氮源;葡萄糖提供能源; 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55
真菌性感染
真菌病 (mycoses): 由真菌引起感染并表现临床症状者 真菌的致病力比细菌弱 致病性真菌、条件致病性真菌
原发性感染:
球孢子菌(Coccidiodes)、 皮炎芽生菌 (Blastomyoes dermatitidis)、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
继发性感染: 机体防御机能显著低下时。 致病机理:真菌的粘附能力,对免疫系统功能的 抑制,胞壁中的酶类
无性两类。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
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的区别
真菌孢子
细菌芽胞
抵抗力 不强, 60~70℃短时间即死
强, 煮沸短时间不死
数目 一条菌丝可产生多个孢子 一个细菌体只形成一个芽胞
作用 为繁殖方式之一
不是繁殖方式
形状 形状多种多样
圆形或椭圆形
22
二相真菌
• 二相真菌:一些真菌可因寄生环境及培 养条件(营养、温度、氧气等)的不同 而交替形成两种形态,即在室温中呈霉 菌型,在37摄氏度或体内呈单细胞的酵 母型,这类真菌有双向性,所以称之为 双态真菌或二相真菌。如球孢子菌、组 织胞浆菌及芽生菌。
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真菌所具有。
真菌【33页】

假菌丝和厚膜孢子
31
2、致病性
(1)入侵原因 ➢ 机体抵抗力下降(AIDS) ➢ 大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2)入侵部位 ➢ 皮肤粘膜感染:以鹅口疮、阴道炎最多见。 ➢ 内脏感染:有肺炎、肠胃炎、心内膜炎等,偶
而也可发生败血症。 ➢ 中枢神经感染:脑膜炎、脑炎。
32
霉菌性口腔炎
真 菌 学 mycology
1
概念
❖ 真菌(fungi)是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 型的细胞核和完善的细胞器。
❖ 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有10余万种。 大多对人无害,只有少数可引起人类疾病。
2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结构
(1) 单细胞真菌 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常见于酵母菌或类酵母 菌。它们以芽生方式繁殖产生子代。
主引起的超敏反应。
23
5、 致病性
➢特点:一种皮肤癣菌可在不同部位引起病 变,相同部位的病变也可由不同的皮肤 癣菌引起。
➢临床疾病:各种癣症。
24
6、 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根据病变部位取材 2.直接镜检:观察菌丝和孢子结构
浅部感染真菌的病变标本如毛发、皮屑、甲屑置玻片 上,滴加10%KOH,加盖玻片微热熔化角质层,再将玻片 压紧,用吸水纸吸去周围多余碱液,在显微镜下观察,见 皮屑、甲屑中有菌丝,或毛发内部或外部有成串孢子,即 可初步诊断为癣菌感染,但不能确定菌种。
12
多细胞真菌菌落
13
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出现 两种形态,称二相性真菌(dimorphic fungi),即 在机体内或含血培养中37℃孵育,呈现酵母型菌 落,而在沙保培养基上室温孵育,则形成丝状菌 落。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皮炎芽生菌等。
真菌生物知识点总结

真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真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结构由菌丝、菌落和孢子组成。
菌丝是一种无核的管状结构,具有横向与纵向的延伸,是真菌体内的基本结构。
菌落是由许多并联的菌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有的菌落具有特殊的颜色、质地和气味。
孢子是真菌体外的一种无性或有性繁殖器官,可以分为分生孢子和性孢子。
通过这些结构,真菌可以在环境中进行繁殖与生长。
二、真菌的生活习性真菌具有多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营养吸收、共生与寄生。
营养吸收是指真菌利用分解外源有机物质的能力,从而获取营养物质。
共生是指真菌与植物、动物或细菌共存,并通过协同作用获得营养。
寄生是指真菌以其他生物体为寄主,通过寄生生活方式获取营养。
真菌的这些生活方式使得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三、真菌的分类真菌的分类有些复杂,主要可分为子囊菌、担子菌、霉菌和孢子囊菌四大类。
其中,子囊菌通过形成子囊颗粒(囊球孢子)进行有性生殖,如酵母菌和霉菌;担子菌则通过形成担子来进行有性生殖,如酵母菌、霉菌以及伞菌;霉菌主要指的是指在营养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一类真菌;孢子囊菌是指为子囊含裂孢子的真菌,如贝壳菌。
这种分类方法使真菌生物的研究变得清晰起来。
四、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分解有机物质、维持生态平衡、形成共生关系等。
它们可以分解植物残体、木材和动物粪便等,促进有机物质的循环。
同时,真菌还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例如菌根和地衣等。
此外,真菌有些可以产生许多有益的化合物,如抗生素、酶类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五、真菌在医学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在医学领域,真菌可以产生大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链霉素等,对抗病原微生物。
此外,真菌还可以用于制作抗真菌药物,如「康唑」和「伏立康唑」。
而在食品领域,真菌则可以用于制作酿造食品,如酒精、醋、酱油和豆豉等,同时也能用于食品的保存与发酵。
真菌在医学和食品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总而言之,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具有多样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方式,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及致病性

无肽聚糖,由多糖与蛋 白质 组成 不敏感
含固醇
有肽聚糖 敏感 不含固醇
大 小 , 复 杂 程 比细菌大几倍至几十倍, 小,简单
度
结构复杂
真菌不是植物
真菌不含叶绿素,无 根、茎、叶的分化。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真菌 圆形或卵圆形 酵母菌(yeast)
二相性(dimorphic)
和伊曲康唑敏感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致病性真菌感染:
外源性真菌感染,如皮肤癣真菌病
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
内源性真菌感染, 机体免疫力低下 如白假丝酵母菌、曲霉、毛霉等引起
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敏感患者吸如孢子或菌丝,引起超敏反应 如荨麻疹、哮喘、变应性鼻炎
真菌性中毒症:
粮食受潮霉变,摄入真菌或其产生的毒素后可 引起急、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 (mycotoxicosis) 。主要有: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 毒素
荚膜
• 致病性
外源性感染,肺是主要入侵途径 多数症状不明显,自愈;有的引起支气管肺
炎;严重肺呈暴发性感染,死亡
经血行传播至中枢神经及其它组织,引起慢 性脑膜炎
致病物质:荚膜
条件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 曲霉 毛霉 卡氏肺孢菌
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
多细胞---孢子 菌落:单细胞--酵母型菌落、
类酵母型菌落(假菌丝) 多细胞--丝状菌落 染色:乳酚棉蓝染色法
酵母型菌落
C. albicans菌落 (类酵母型)
曲霉属
青霉菌落
三、抵抗力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强 对热敏感,60℃1小时菌丝、孢子均被杀死 对2%石碳酸、0.1%升汞、2.5%碘酊或10%甲醛敏感 对细菌抗生素不敏感 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
真菌形态特征

(一)形态与结构 丝状菌能长出菌丝
(hypha),菌丝延伸分 支,有的菌丝上长出孢子, 各种丝状菌长出的菌丝与 孢子形态不同,是鉴别霉 菌的重要标志。
第6页/共15页
1.菌丝
(1)依功能分:
①营养菌丝(vegetative mycelium): 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质内的菌丝. 行 吸收养料之功能。 ②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
第8页/共15页
真菌菌丝片段
第9页/共15页
2.孢子(spore)
真菌的繁殖结构,一条菌丝上可长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 孢子又可发育成菌丝体。真菌孢子与细菌芽胞不同。
孢子分为有性和无性两大类: ❖一般不经两性细胞的结合(即细胞核的配合),是菌丝上的细胞
分化菌丝孢子或芽生而形成的孢子叫无性孢子,这一过程称为无 性繁殖。 ❖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这一过程为有性繁殖。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 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 (Reproductive mycelium )。
第7页/共15页
(2)按分化程度分:
①无隔菌丝(nonseptate hypha) 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的增多。 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②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 由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隔膜上有单孔 或多孔,细胞质和细胞核可自由流通。
第10页/共15页
(二)菌落特征
霉菌的菌落大、疏松、 干燥、不透明,多呈 绒毛状、絮状或网状 等,菌体可沿培养基 表面蔓延生长,菌落 可呈红、黄、绿、青 绿、青灰、黑、白、 灰等多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