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合集下载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参考文献】
[1]陈珊妍.《构成进行时——色彩》.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4 P18~20.P114~128
[2]张如画.金永日.黄丽丽.张鑫焱.《设计色彩与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P2~6 P186~189
[3]郭茂来.秦宇.《构成色彩》.[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P36~41
抽象的:生命、发育、春天、青春、旺盛、健康、休息、和平、自然、诚实、永恒、新鲜、理想。
情绪的:平静、冷静、舒适、休闲、安慰。
蓝色的联想:具象的:天空、海洋、湖泊、远山、冰雪、星空。
抽象的:严寒、纯洁、透明、深远、清凉、科学、智慧、善良、青年、弱小、幽灵。
情绪的:平静、安详、冷漠、压抑、悲伤、忧愁、寂寞。
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在工业用色上黄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
绿色: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绿色在大自然中所占的面积最大,草、叶植物几乎到处可见,它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等。
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色相中最冷的色彩。纯静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遥远、永恒、黎明、理智、高深、冷酷、沉思、简朴、忧郁的特点。随着人类对太空事业的不断开发,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
情绪的:激动、兴奋、喜悦、满足、愉快。
黄色的联想:具象的:金子、太阳、光芒、腊梅、菊、油菜花、向日葵、香蕉、稻谷、土豆。
抽象的:温暖、明快、活泼、光明、胜利、希望、崇高、华贵、威严、酸涩、颓废、浅薄。
情绪的:憧憬、快乐、自豪、冲动、嫉妒。
绿色的联想:具象的:物、蔬菜、水果、草、树林、山、宝石、医院、药店。
现代色彩大师约翰·伊顿曾这样形容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了一般。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1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1

三 1.冷暖错视
实际上图中的灰色区域是没有温度的,但是在背景色不同的情况下,我们会感受 到右边灰块的“温度”比左边更高一些。这就是冷暖错视,也就解释了,冬季女士的 衣服会鲜艳些,给人的感觉更温暖。
2.对比错视 图中的圆盘也是不动的,在巧妙的色彩搭
配下,就产生了动的效果。
3.色相错视
同样是由于背景色的原因,我们感到右边的小色块颜色更重些,实际上他们还是 一样的。
《向日葵》 梵高 加上每个人想法都是不相同的,一千个读 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幅图画,一 种色彩就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以及感受。我们无 法断然的评价谁对谁错,往往只能够在众多观点 中选择出认可数目最高的来解释,来分析。比如 梵高的《向日葵》,就有人觉得这画作表达了梵 高对于人世间的不公的憎恨。我们无法说他是错的,但是多数人还是看到了其中的昂 扬的绚丽的生命向往。
统一所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是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 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形象的说就是把这些“棱 角”互相隐藏,不至突兀。简单地说,调和可以分为色彩的同一与近似调和,色彩的 对比调和以及色彩的比例调和。
那么形状与色彩呢?和谐的色彩面积比值可以将对比双方保持在一种安定的效 果之中给心理带来平静感和舒适感,色彩形状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色彩的对比效果。同 样,形状对于色彩的表现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状对色彩的影响体现在形的局域 三方面。形状越集中,色彩对比效果越强。二者的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
由此就引申出我今天这篇论文的主题——色彩的感知现象。 一
什么是色彩的感知呢? 我们看到的色彩,实际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眼在接受光的刺激 后,视网膜的兴奋在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每个人的视觉并不是完全相同 的。在正常的视觉群体中间,也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每个人的色彩感受有所差异,而 且与当时的周围环境,生理状况,心理情绪都有关。因此,我们说色彩是主观量,而 非客观量。”另外一层意思是:我们所说的物体颜色都是针对人眼而言的,在我们眼 中黄色的小花,在蜜蜂眼里却是紫色的,而在其他动物眼里可能又是另外的颜色。 人眼是主要的色彩感知器官,绝大多数色彩都是通过眼睛接收得到的。关于眼睛 的工作原理,以及大脑中枢的成像原理,在此不作赘述。本文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及现 象。 现代色彩理论主要有两大类,他们都是从两个较为古老的理论发展而来。一是: 杨—赫姆霍尔兹三色学说;另一个是赫林的对立色彩学说。前者立足于物理学规律, 后者更多的是从色觉现象出发。虽然都能解释大量现象,但是也都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环境,心理以及各种光,色等因素的干扰,人们会对客观物体的感知往往发 生错误,这就是错觉。错觉分为色彩的对比错视,大小错视,冷暖错视,轻重错觉以

色彩的感知

色彩的感知


四、色彩与触觉

五、色彩知觉通感的运用 黄色:声音是明亮的,味道是青色的水果味,气味是淡淡的雏菊 香,手感像阳光一样不可把握

红色:声音是响亮的,味道是纯正的,气味是浓烈的,手感温暖
又坚固。

蓝色:声音是深沉的,味道是清苦的,有海水的味道,手感较凉。

二、同时对比 色彩的另一种对比是同时看到两种色彩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同时 对比,指眼睛同时受到色彩刺激时,色彩感觉发生互相排斥现象,刺 激的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性质的感觉对应方面发展。

1、色相异化

2、明度异化

3、纯度异化
光效应图形



“通感,又译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 色彩视觉有冷、暖的感受,听到某种声音犹如看到某种色彩等。”--《艺术与幻觉》 色彩的联觉,指人自身几种感觉器官在感知色彩过程中互相作用 后引起的联想性知觉反映。 色彩的联觉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着重从生理因素或感觉经验出发的共性联觉; 一类是色彩的特殊联觉,即使对色彩的知觉通感,着重从心理因素与 多种感受器官的通感经验得出的联想。
?1正后象?2负后像?二同时对比?色彩的另一种对比是同时看到两种色彩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同时对比指眼睛同时受到色彩刺激时色彩感觉发生互相排斥现象刺激的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性质的感觉对应方面发展

视觉后像:当时觉作用停止之后,感觉并不立刻消 失,这种现象叫视觉后像。 1、正后象 2、负后像


一、色彩与听觉 “一般说来,色彩直接的影响着神经。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 琴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钢琴的手,他有 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

高中美术教学总结加强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总结加强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利用数字绘画工具和平板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 示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效果,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 趣和感知能力。
创设艺术鉴赏环节
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绘画作品和当代艺术展览,引 导他们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表现技巧,拓宽 学生的艺术视野。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增强代入感
设定主题性绘画任务
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设定如“自然风景”、“城市 印象”、“节日氛围”等主题性绘画任务,让学生在特定 情境中感知和运用色彩。
拓展创作思路与表现手法
色彩感知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 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通过对色彩的运用,学生 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创作出更具个性和 创造力的作品。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组 合和搭配来表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 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拓展创作思路,探索出更加多样化的 表现手法。
角色扮演与情感投入
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扮演特定角色,如艺术家、设计师等 ,引导他们从角色角度出发思考色彩搭配和运用,增强情 感投入和创作动力。
模拟真实场景进行实践
利用校内外的美术场馆、画廊等场所,模拟真实场景让学 生进行写生或创作实践,感受真实环境中的色彩变化和氛 围营造。
小组合作交流促进思维碰撞
01
分组合作完成绘画作品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绘画主题、构图和色彩方案,分工合
作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02
开展课堂讨论与分享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创作心得,引导他们围绕色彩
运用、表现技巧等话题展开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灵感激发。
03
互相评价与反馈提升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中,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色彩包围着。

尽管我们看到的视觉效果是真实的,并没有欺骗的成分,但它的性质类似魔术表演。

探索色彩现象的实验像一种特殊而朴实的魔术。

谜底就摆在眼前,它并不依靠藏匿真相来欺骗眼睛,恰恰相反.它所创造的假象借助于观察者的想象力,让人能真实地感受到现实世界与人为虚构的关联,帮助我们看清现实的主观构造。

关键词色彩感知联想心理正文1.色彩心理及联想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直接界的影响。

心学家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也有所升高,情绪有所升高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

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脑电波,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红黄色的光本身有暖和感,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

紫蓝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白炽灯,打开荧光灯,就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颜料也是一样,如在冷饮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调,视觉上会引起人们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联想有关。

冷色与暖色还会带来一些其它感受,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两者相比,冷色有透明感,暖色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有迫切感,这些感觉是受我们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属于一种心理错觉。

2.色彩三要素2.1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指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不同的色彩感受。

红、橙、黄、绿、蓝、紫等每个字都代表一类具体的色相,它们之间的差别属于色相差别。

在应用色彩理论中,通常用色环来表示色彩系列。

处于可见光谱的两个极端红色与紫色在色环上联结起来,使色相系列呈循环的秩序。

色彩视觉分析综述

色彩视觉分析综述

得分:_______摘要:色彩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色彩视觉是受大脑支配的认识和辨别颜色的感觉机能。

光源、呈现颜色的物体、正常视觉系统是产生色彩视觉的三要素。

对于色彩视觉的分析与研究产生了许多理论和成果。

关键词:颜色;视觉;颜色模型1 光与颜色1.1 颜色物理基础光是一种能在人眼的视觉系统上引起明亮感觉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大。

从最短的宇宙线(10-14-10-15m)到最长的交流电(数千千米)中,只有380-780nm波长范围内的那部分电磁辐射能引起视觉响应,这段波长叫做可见光谱。

其他波长的电磁辐射,不管是与可见光谱短波段相邻的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光化学作用)、与可见光长波段相邻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发热性能),还是宇宙线、交流电,人眼都是看不见的。

图 1 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能引起人的不同颜色感觉。

色散实验表明白色阳光可分解成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光谱色组成的谱带;反之,这些单色光又可以合成原来的白光。

每一种颜色只有一种波长。

这种只含有一种波长而不能再分解的光称为单色光,也称为光谱色。

真正的单色光并不存在。

由于人眼的分辨能力,平时所谓的单色光就是指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光,其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该色光的单纯性或单色性。

试验指出,可见光区除了572、503和478 nm这三个光谱点不受光强变化的影响外,其它各波长的单色光颜色感觉都会随光强度的不同而变化[1]。

大自然中的太阳光、火光以及人造光源日光灯等发出的光都是复合光。

这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合而成的混色光。

复色光的不同波长辐射的相对功率分布决定了人们对它的颜色感觉。

所以,一定组分的复色光对应一种确定的颜色。

1.2 颜色名词用语言描述一个颜色、在互联网上传递一个颜色、用数学方法换算一个颜色都涉及到颜色属性的应用,颜色属性是人眼对于视觉光谱响应的语言描述或量化的数据描述,定位一个具体的颜色需要三个属性:描述色相的属性、描述彩色强度的属性和描述颜色明暗的属性[2]。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摘要:我们看到的色彩,实际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

色彩是人眼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膜的兴奋在传递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色彩对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时产生的色彩差别,这种相互比较关系就是色彩的对比关系。

色彩知觉的形成过程,是色彩的相互作用下对人的情绪,思维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的过程。

色彩的感知是一个科学化、系统化的色彩训练方式,使我们对色彩美的构成形式获得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感知、色彩与情感、色彩与艺术正文:1.概述色彩是光源的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在人眼中引起的不同视觉反映。

色彩来源于光的照射,也就是说没有光就没有色彩,光是人们感知色彩存在的必要条件。

色彩是我们视觉感知的首选,它随处可见,只要是有光的地方就有色彩。

在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力总是直接而快速的。

色彩总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着诱人的神奇魅力。

源于生活的色彩丰富而灿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为创造,它既满足了我们的视觉享受,又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

色彩是艺术设计者传情达意的最佳表述方式,而色彩的传达方式是视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80%以上取自视觉。

“所谓视觉,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

”视觉是人的眼睛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构成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识,是在视感觉的基础上依赖于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思维产生的。

色彩随视觉与光影的不同,可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色彩视觉效果,同时色彩又由于所表现的物体与环境的不同,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都不相同。

2.有彩色系的分类:红、黄、蓝三色可以调配衍变出其他各种色彩,而其他色彩无法调出它们故称三原色,又称三元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色料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

间色:有称为“二次色”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

复色:又称为三次色,是由间色与原色混合而成。

补色:凡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颜色相混呈现灰黑色,这两种色光或这两种颜色即互为补色。

色彩的知觉和情感

色彩的知觉和情感

色彩的知觉和情感色彩在心理上的反应着重在知觉与悄感方面。

一、色彩的知觉一切色彩,不但各自具有它独特的性格,而且还因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另一种性格。

前者是色彩的个性,后者是色彩的相关性。

个性是指某一色彩单独所给人的感觉,是新鲜还是混浊,是明快还是暗淡,是寒冷还是温暖,等等。

相关性是指一个色彩和其他色彩相比较,是比较新鲜、明快,还是比较混浊、暗淡等,以及这些色彩打动和影响知觉的程度。

色彩在人的知觉中可产生前进与后退的感觉。

这种进退感是通过眼睛和大脑进行比较、对比而得到的感知。

一种有色彩的前进与后退,可根据与无彩色、黑色、口色、灰色的对比关系来决定,也可根据与一种或多种其他色彩的对比关系来决定。

例如,一块深蓝色,以浅色作底色,就显得突出、前抢;若在深色底上, 就显得模糊、后退。

一块黃色,以白色作底,对比减弱,显得不突出;而以黑色作底,就显得明亮、易见度高,有明显的前进感。

黑色底上同时画两个红、蓝色圆,红色就显得明亮、有近感,而蓝色就正好相反。

一般来说,暖色比冷色有前进感.有彩色比无彩色有前进感;从明度来看,背景暗时,明色有前进感,深色有后退感:从纯度来看,纯度高的色彩比纯度低的色彩有前进感。

色彩在人的知觉中还可产生膨胀与收缩的感觉。

在一张白底上画一个黑圆和在一张黑底上画同样大小的一个白圆,相比较,给人的感觉白色网要大一些,而黑色圆要相对小一些。

凡是暖色,都具有膨胀和发扬的感觉.凡是冷色,都具有收缩和沉着的感觉。

山此,我们将看起来比实际显得大的色称为膨胀色,将看起来比实际显得小的色称为收缩色。

二、色彩的情感(-)色彩与情感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联想。

人们把这种对色彩感觉所引起的情感变化和联想称为“色彩的情感”,并利用色彩的这一特性来表达感情,制造气氛,等等。

人们对色彩的反应,以及由此所唤起的各种情绪、情感的原巾,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求: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文化面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钱志扬.《设计色彩》.[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P89~92
[5]周艳芳.《色彩构成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P41~45
[6]李绵璐.戴永恒.《色彩构成教学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P55~57
B.产生联想
红色的联想:具象的:太阳、火、血、苹果、红旗、口红、肉。
抽象的:温暖、热烈、饱满、甘美、成熟、革命、战争、扩张、斗争、危险、流血。
情绪的:紧张、愤怒、恐怖、热烈、热爱、热情。
橙色的联想:具象的:霞光、橙、柚、玉米、南瓜、柿子、菠萝、红砖、胡萝卜、果汁。
抽象的:华丽、辉煌、向上、充足、积极、亲近、迫进、秋天、暖和、跳动。
间色:又叫“二次色”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
复色:两个间色混合产生的色为复色。
补色:凡两种色光相加呈现白光,颜色想混呈灰黑色,这两种色光或这两种颜色互为补色。
二、色彩的情感效果与联想作用
人们对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这种心理反应,常常是由人们生活经验、文化特征、地域特征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联想造成的。
A.激发情感
紫色:具有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的气质,有时也感孤独、消极。由于对比的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富有鼓舞性。
黑色:黑色为无色相无纯度之色。给人沉静、神秘、严肃、庄重、含蓄的感觉,也易使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沉默、消亡、罪恶等消极印象。
白色:象征纯洁、神圣、清纯。可以表达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和无限的精神。
抽象的:生命、发育、春天、青春、旺盛、健康、休息、和平、自然、诚实、永恒、新鲜、理想。
情绪的:平静、冷静、舒适、休闲、安慰。
蓝色的联想:具象的:天空、海洋、湖泊、远山、冰雪、星空。
抽象的:严寒、纯洁、透明、深远、清凉、科学、智慧、善良、青年、弱小、幽灵。
情绪的:平静、安详、冷漠、压抑、悲伤、忧愁、寂寞。
黄色: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彩,具有轻快、光辉、透明、活泼、辉煌、希望、功名、健康等印象。在工业用色上黄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
绿色:除了天空和江河、海洋,绿色在大自然中所占的面积最大,草、叶植物几乎到处可见,它象征着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等。
蓝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它是色相中最冷的色彩。纯静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遥远、永恒、黎明、理智、高深、冷酷、沉思、简朴、忧郁的特点。随着人类对太空事业的不断开发,它又有了象征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
现代色彩大师约翰·伊顿曾这样形容过:“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了一般。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
分类:有彩色系
三原色:色彩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又称为三元色,它们可以调配衍出其他的颜色,但其他颜色没法调出它们。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紫,色料的三原色]陈珊妍.《构成进行时——色彩》.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4 P18~20.P114~128
[2]张如画.金永日.黄丽丽.张鑫焱.《设计色彩与构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P2~6 P186~189
[3]郭茂来.秦宇.《构成色彩》.[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P36~41
情绪的:激动、兴奋、喜悦、满足、愉快。
黄色的联想:具象的:金子、太阳、光芒、腊梅、菊、油菜花、向日葵、香蕉、稻谷、土豆。
抽象的:温暖、明快、活泼、光明、胜利、希望、崇高、华贵、威严、酸涩、颓废、浅薄。
情绪的:憧憬、快乐、自豪、冲动、嫉妒。
绿色的联想:具象的:物、蔬菜、水果、草、树林、山、宝石、医院、药店。
戏剧欢腾热烈的场面,固然可以造成强烈的气氛,但单人的独白往往更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在繁华的色彩舞台上,我最喜欢用单纯的黑白独白。黑白最纯、最醒目,因为在远距离的视觉中,一切中间调子都会消失,简单而纯朴的理解,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洛克威尔·肯特
有色彩系是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的全部色彩,不同纯度、不同明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都属于有彩色系的色彩。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系之间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个色彩都属于有色彩系。从光学角度讲,当投射光与反射光在视觉中显现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色彩。有色彩系的颜色有三个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
【关键词】类别情感联想应用
【正文】
一、色彩类别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也就是说色彩来源于光的照射,人之所以能感知色彩的存在,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色彩的功能是指色彩对眼睛及心理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相、纯度、对比刺激作用,和心理留下的影响、象征意义及感情影响。
色彩的类别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国际指认的色彩分类主要根据这两大色系的内在共性规律分化而成的。无色彩系是指黑色、白色以及由黑白两色调和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光学角度来看,当投射光与反射光在视觉中并未显出某种单色光的特征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无色彩,即黑、白、灰。白与黑,是对色光的全部吸收与反射。中间的灰色变化,是对光吸收与反射的不同程度。无彩色系只有一个属性——明度,没有色相和纯度。因此,明度可以用黑白来表示。
【结论】色彩,最常见不过了。我们通过感知来形成对各种对色彩的印象,之后就慢慢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关于色彩的理论,比如三原色是什么,复色补色的概念,这些都是色彩最基础的理论。色彩是光源的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在人眼中引起的不同视觉反映。色彩通过人的感知,传入大脑,经过思维后,会形成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生活,也就是利用这一点,色彩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色彩在各个领域创造的巨大经济价值。
1、冷暖感
红色让人一看就感觉热,电扇的机能不管怎么好,涂红色的电扇恐怕一台也卖不出去。所以不能采用心理上产生热感的颜色。按色相而论,冷色相宜。同样的冷色加白变淡,则凉感增加。
2、清洁感
食品强调清洁卫生,因此与食品相关的产品,如冰箱、电饭煲、厨房用具大多用象征清洁白色等色。
3、重量感
机械设备等强调安定稳重,重量感,应选用较深的暗色。
色彩感知现象综述
【摘要】我们生活的世界是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色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色彩辨别形状相同颜色各异的物体,通过色彩感知云是白的,天是蓝的。色彩是人的一种感觉,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也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多彩环境,所以研究人类对色彩的感知现象始终是色彩研究的主要内容。我认为色彩会影响人的情绪,会使人产生错觉或幻觉。
有一个人叫贾德,他在无意中观察到集装箱颜色的变化竟然会使工人的运输效率有极大的差距。将集装箱的颜色由墨绿色换成浅绿色,收工的时候他发现运输浅绿色集装箱的这群工人明显比平时运输数量多,情绪看起来也比平时好。原来浅绿色和墨绿色比较起来,浅绿色显得轻得多,给人压力小,工人运输的东西一样,可浅绿色让他们在心理上觉得轻松,所以运输起来就没那么累了。
紫色的联想:具象的:紫葡萄、紫罗兰、茄子、鱼胆。
抽象的:高贵、优雅、奢华、浪漫、灵敏、不祥、神秘、疾病、病毒、诡异。
情绪的:矜持、华丽、傲慢、痛苦、忧郁、不安、失望。
三、色彩感觉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没有色彩的设计是缺少生命力的”。作为最清澈的视觉语言,作为最
强烈视觉冲击,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并处处彰显这设计师的个人魅力。色彩在工业领域以及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用最低的成本创造最高的附加值,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红色:是一种热烈、冲动、强有力的色彩,它能使肌肉的机能和血液循环加快。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的含义。在工业安全中,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志用色,也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橙色:与红色同属暖色,具有红黄之间的色性,是最温暖的色彩,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的含义,但也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