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原油及油沙沥青的开发解析

合集下载

关注重油资源开发做好沥青研究工作

关注重油资源开发做好沥青研究工作

摘要
随 着 常规 石 油储 量 日益 减 少 , 有 着 巨大 勘 探 潜 力 和 广 阔 发 展 前 景 的 重 油 将 成 为
2 世 纪重要 的能源资源之一。我 国重 油开发潜 力 巨大 ,重 油有望成 为我 国重要 战略接 替 能 l
源。论述 了国 内外重 油地质储量及 开采情况 ,重油开采及炼制 需要 解决的问题 ,介绍 了我 国
20 0 8年 出 台 的全 国矿 产 资 源 规 划 ( 0 8~2 1 20 05
年 )指 出 ,如不 加强 勘 察 和转 变 经 济 发 展方 式 ,
到 22 00年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 上升至 6 %。 0
较 高 的对外依 存 度 ,将 使 国内油气 供 应面 临较 大
十分遥 远 。
量为1 . ×1 。 9 1 0t油砂预计 地质资源量超过6 0×
1 , 采 资 源量 超过 3 t可 0 0×1 。 页 岩 地 质 t油 0
收稿 日期 :20 0 9~1 2—2 。 8
作者简介 :姚德宏 ,男 ,高级 工程师 。现在齐 鲁公 司胜利 炼油厂从事沥青研究工作。
统计 资料 表 明 ,全世 界重 油 的地质 储量 约为
1×1 亿 多 吨 ,重 油 、常 规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地 质 0
要 的角色 ,有 望成 为我 国重要 战略接 替 能源 。 我 国是世界 石 油生产 和消 费大 国 ,伴 随着 经 济 的快速 发展 ,我 国油气 消费数 量 和增长 速度 十 分惊 人 。 自 19 93年 成 为 石 油 净 进 口国开 始 ,石 油进 口量 每年递 增 100×1 左 右 。20 0 0t 06年 我
21 0 0年 2月

石 油 沥 青

沥青矿中提取原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沥青矿中提取原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沥青矿中提取原油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石油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为了满足全球日增的能源需求,石油开采的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改进。

沥青矿成为了开采原油的潜在资源之一。

然而,沥青矿中提取原油却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案。

挑战一:粘稠的沥青矿沥青矿是一种非常粘稠的沉积物,含有大量的沥青和其他杂质。

这使得从沥青矿中提取原油变得困难。

由于其粘稠性,常规的石油开采技术无法有效地将原油分离出来。

此外,沥青矿中杂质含量高,使得提炼过程更加复杂。

解决方案一:热力处理热力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沥青矿提取原油的方法。

通过加热沥青矿,使其变得更加流动,从而便于分离和提取原油。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蒸汽注入、电加热或化学处理等手段实现。

热力处理不仅可以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和可提取性,还可以降低沥青矿中杂质的含量。

解决方案二:溶剂抽取溶剂抽取是另一种常用的沥青矿提取原油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溶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将沥青溶解,从而分离出原油。

溶剂抽取具有高效、快速和节能等优点。

同时,溶剂抽取还可以减少引入环境的副产物和排放,具有较低的环境风险。

挑战二: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沥青矿提取原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传统的沥青矿开采方式(如破坏性采矿)会破坏生态系统,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因素对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三:表面采油技术表面采油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沥青矿提取原油方法。

该技术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原理,而不破坏地表或破坏生态系统。

表面采油技术通常与热力处理或溶剂抽取相结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原油提取的效率。

解决方案四:再生能源为了降低沥青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使用再生能源也是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例如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为热力处理或溶剂抽取过程提供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促进全球能源转型。

挑战三:经济可行性沥青矿提取原油的过程涉及到高成本的技术和设备,对企业经济可行性提出了挑战。

地下开采重油和沥青的进展

地下开采重油和沥青的进展

Ol K 0 i” m m P 0 I ● l
图 1 垂 直 井 和 水 平 井 的 产 能
l 4
维普资讯
国 外 石 油 动 态
第 9期 ,总 第 1 ,20 . 0 1 9期 0 2 5 1
水 平 虚 线表 示 t产 量 1 3 0米 ,指 示 实 际产 量 的近 似极 限。对 这 一条 件 和其 他 参 数 的选 择来 说 ,油粘 度 必 须是 垂 直 井小 于 1 0 P . 、水 平 井 小 于 1 0 0 P . , m aS 0 0m a S 0
域 约粘 度 以便 达 到 经济 开 采 速度 而没 有 气锥 进 。 在 莓 汽辅 助 重 力 驱 中, 油 时 , 泄 注入 蒸 汽加 热油 并 注 满 油藏 、 量 可迭 7— 产 19 9 5 米 日、 沥青 采 收率 大 干 5 % 在 衰 竭 区域 建 立很 高 的气 浓度 可 节省 热 量 ( A P 。 。 0 SG ) 垄 V p x中 ,用挥 发 性 溶剂 稀 释 可 降低 粘 度 :这 是 低 粘 度 重 油 有希 望 的方 法 。 ae
项 互的成 功 ,浅层 A h b a沉 积 的采 矿 和 改质 方 法 已成 为加 拿 大 石 油 的主 要 来 t aa c s
源。
在采矿方法克服 了把 油运秽到地 面的困难 并获得 高开采量 的同 动 态
采 牧 率
奉文根 据产量 、呆收率 、能源需求和经济 因素讨论 了以下 几个 问题 。每个题
目都是 一 个步 骤 ,有 时是 横 向步 骤 ,在 经 济 约束 范 围 内探 索 一 种获 得 高产 手段 的
万法。

使 用 垂 直 井和 水 平 井 的冷呆 法 。

南美重质原油生产道路沥青技术现状

南美重质原油生产道路沥青技术现状

摘要 :分析南 美马瑞原 油和 波斯坎原油及 其减压渣 油性 质 ,介 绍 了中油燃料油股份有 限
公 司所属沥青厂的沥青 生产 工艺,并对生产的道路 沥青产 品进行 了评 价。 关键词 :重质原油 生产 工艺 沥青
南美洲是世界主要原油产地 ,拥有丰富的石 油资源。委内瑞拉又是南美洲主要 的产油区,已 探 明储量 2 亿多吨 ,名列世界第十、拉美第二、 7
5 8




2 1 年第 2 01 5卷
1 2 减压 渣 油性质 .
路沥青 ,大于 4 0℃ 的馏 分可 生 产 7 5 O号 道 路 沥 青 ,且所 得 沥 青 的 针入 度指 数 较 低 ;马瑞 一1 6 渣油 的蜡含 量 比波斯 坎渣油 对应 的馏 分 更低 ,粘
马 瑞 一1 、波斯坎 二种原 油 大于 40℃ 、大 6 0
1 南 美重质 原 油性质
1 1 原 油性 质 .
对 马瑞 一1 油 和波 斯 坎 原 油进 行 了综 合 6原
评 价 ,原油 基本性 质 见表 1 由表 1可 知 :马瑞 。

l 油 和波斯 坎 原油 2 6原 0℃ 的 密度 较 大 ,分 别
收稿 日期 :2 1 0 0—1 0 2—1 。
南 美第 一 ,重 油 和 超 重 原 油 占 到 了 8 % 。委 内 0 瑞 拉是 世界 上最 大 的重油储 藏 地 区之一 ,奥里诺 科 重 油带重 油 、超重 油 和天然 沥青 的地 质储量 高 达 1 0 360×1 ( 4 .4—210 8×1 ) 0 桶 202 0 4 . 0 t。 2 1 预 计 产 量 370×1 t 0 5年 将 达 到 00年 0 0 ,2 1 380×1 t中国 是 南 美 重 质 原 油 主要 进 口国 , 0 0 。

三种原油混炼制备道路沥青及防水卷材技术研究

三种原油混炼制备道路沥青及防水卷材技术研究

2021年2月石油沥青PET80LEUMASPHALT第35卷第1期三种原油混炼制备道路沥青及防水卷材技术研究郑贵涛(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北京100195)摘要:介绍了加拿大冷湖原油、伊拉克巴士拉原油和南美原油三种原油在高等级道路沥 青和防水沥青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室研究,开发出了混炼三种原油生产道路沥青的工艺路线:冷湖原油、巴士拉原油与南美原油以4:3:3比例蒸馏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良的A H-90号、A H-50号高等级道路沥青。

以混炼A H-90号沥青为原料,采用复合聚合物改性方法制备弹性体(SBS)改性沥青涂盖料及防水卷材。

对低温柔性、耐热性等指标进行检测,均满足NB/S H T〇981—2019《防水材料用沥青》和GB 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标准技术要求。

为道路沥青及防水产品生产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冷湖原油巴士拉原油南美原油道路沥青防水卷材近年来随着对全球劣质化原油资源开采量的 不断增加,劣质化原油所占的比例日益扩大和提 高。

在2013年,我国进口劣质化原油的总量已 经高达2.82 % 10s t,对外的依存度已经接近58'。

至2019年我国劣质化原油进口的总量已 经首次超过5 % 10s t,对外的依存度已经超过 70%且逐年快速攀升,如何选择和加工这些重 质、劣质的原料油,寻找合适的炼油加工原料和 工艺已经成为我国炼油化工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 方向。

适量加工劣质化的原油已经逐渐成为国内 炼油厂进一步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 的重要手段之一>3]。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 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国内对用于道路工程的重交 道路沥青和用于建筑防水的防水沥青需求逐年增 长:4]。

然而国内适合生产优质沥青的原油种类 较少,导致生产沥青的原料中进口原油占多数。

其中委内瑞拉作为石油资源丰富的南美国家,该 国出产的马瑞原油、波斯坎原油具有胶质、沥青 质含量高,同时蜡含量低的特性,非常适合生产 沥青,因此在国内沥青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

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利用现状

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利用现状
c ud r e,whih c n’ ie ty pr c s e n c ve i a e i e i sdu o t i p ca o r i so c a tbe d r c l o e s d i on nton lr fn re e t he rs e i lpr pe te f l W O API ,hi h v s o iy,hi h s lurc n e t,hi h c r o e i e,h gh me a n g s ha t ne g i c st g uf o t n g a b n r sdu i t la d hi h a p le c t nt . Atpr s n 。t wo u o on e s e e t he t nc nve i na r de r a l d m anl n up a i g f c l i sne r nto lc u s a e h nd e i y i gr d n a ii e a t p od to s t s, p o cng y h tc c ud s t bl f r c n nto a r fne is o r uc i n ie r du i s nt e i r e uia e o o ve i n 1 e i re t pr du e o c
t a po t ton ue s a o he oi r ns r a i f l nd t r l pr du t . The e r c r n l f ur u r d n f c l i s i o cs r a e ur e ty o pg a i g a i te n i
文 献标 识码 :A d i 0 3 6 /.sn 1 0 - 7 9 2 1 . 3 0 7 o :1 . 9 9 j is . 0 18 1 . 0 2 0 . 2

沥青矿与其他矿石资源共同提取原油的研究比较

沥青矿与其他矿石资源共同提取原油的研究比较

沥青矿与其他矿石资源共同提取原油的研究比较摘要:沥青矿和其他矿石资源提取原油的研究比较对于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矿和其他矿石资源如页岩油和油砂提取原油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各种石油提取方式的特点及其对能源产业的影响。

1. 引言石油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石油储量逐渐减少,推动了对非传统石油资源的开发。

沥青矿、页岩油和油砂被广泛研究,以期发现更多可持续的石油储量。

2. 沥青矿提取原油的技术沥青矿是一种含有高浓度的天然沥青的矿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国。

沥青矿的提取过程包括开采、分离和精炼。

开采过程通常采用大型采矿设备进行,分离过程则借助于热处理和化学方法来将原油与其他杂质分离开。

沥青矿提取原油的技术相对成熟,但存在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3. 页岩油提取原油的技术页岩油是指在岩石中储存的有机质,包含着可提炼的原油。

页岩油的提取过程涉及到水力压裂和水平井等高强度技术。

通过注入高压水和化学添加剂,岩石中的原油被释放出来并通过水平井管送到地面。

页岩油提取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新,仍存在技术难题和环境问题需要解决。

4. 油砂提取原油的技术油砂是一种砂质沉积岩,含有未成熟的有机质,可以通过炼油工艺提取原油。

油砂提取原油的过程包括开采、破碎、分离和提炼等步骤。

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用水量,破碎和分离过程则借助于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分离原油和固体颗粒。

油砂提取技术的发展较早,但存在煤矿比地质灾害频发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5. 技术比较沥青矿、页岩油和油砂提取原油的技术各有优缺点。

沥青矿提取技术成熟,但能源消耗高和对环境影响大;页岩油提取技术相对较新,需要大量水资源和化学添加剂,且存在地震风险;油砂提取技术早期发展,存在能源消耗大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技术的选择应根据地质储量、经济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

6. 经济比较沥青矿、页岩油和油砂提取原油的经济效益也存在差异。

沥青矿中原油提取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方法

沥青矿中原油提取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方法

沥青矿中原油提取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方法沥青矿是一种含有高浓度沥青类物质的沉积物,其提取中的核心目标是获取其中的原油。

在过去几十年中,沥青矿中原油的提取一直是石油工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提取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发新的技术和创新方法。

近年来,一些新的技术和创新方法已经应用于沥青矿中原油的提取过程中。

其中最突出的进展是采用热水方法提取。

热水方法是通过加热水直接与沥青矿反应,从中提取原油。

它相对于传统的热溶剂提取和热解方法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

首先,热水方法不需要使用昂贵的溶剂,因此成本较低。

其次,由于只使用了水作为反应介质,因此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此外,热水方法提取的原油质量较高,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更加纯净。

热水方法的操作原理主要基于沥青矿中原油在高温条件下的热解行为。

当沥青矿与热水反应时,高温会导致沥青矿中的原油分子断裂,并从矿石中释放出来。

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可以直接用于维持反应的温度,并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

除了热水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创新的技术正在被用于沥青矿中原油的提取。

其中之一是微生物处理技术。

微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特定类型的微生物生物降解沥青矿中的原油,从而实现原油的提取。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无需高温和酸碱条件的优点,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改善提取效率和提高产率。

另一项潜在的创新技术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

超声波技术通过在沥青矿中引入高频声波来促进原油的分离和释放。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减少能量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和经济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和创新方法被研究和开发,旨在改善沥青矿中原油的提取效率和质量。

例如,使用新型催化剂、电化学方法、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限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优化。

总的来说,沥青矿中原油提取的最新技术和创新方法为石油工业带来了更高效、更环保和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开发和改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祖德光(1)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开发〔摘要〕世界上重质原油(稠油)和沥青砂等非常规原油资源较丰富。

据研究,今后全球能源的巨大缺口将主要依靠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等非常规原油来弥补。

因此炼油工业将面临新的挑战,故有必要了解国内外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等非常规原油的开采与改质情况,本文介绍了重质原油的定义及分类标准,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组成特点及资源情况,此外并介绍了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法。

关键词:重质原油,稠油,油砂沥青。

世界上重质原油和沥青砂等非常规原油资源较丰富。

据报导,仅加拿大已探明的油砂资源量就相当于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蕴藏量。

而目前,绝大部分常规原油已投入开发,且采出程度相对较高。

预计常规原油产量将在今后的I5—20年内达到峰值,然后进人递减期。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加。

据美国能源部信息管理局预测.从1995年至2015年间,世界能源消耗量将增长54%。

其中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将增长129%。

能源的巨大缺口将主要依靠重质原油等非常规原油来弥补。

至21世纪中期,非常规重质原油产量将占原油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我国国内情况也大致如此,在全国第二轮油气资源评价中,对我国石油资源质量有过估计,其中常规的石油资源量为530⨯108 t,占全国总石油资源量的56%。

而重质原油和低渗透原油资源量为410⨯108 t,占44%。

我国近期开发的渤海原油、塔河原油都是难加工的非常规重质原油。

因此,有必要了解国内外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等非常规原油的开采与改质情况,并进一步发展我国重质原油及渣油加工的技术,一重质原油的定义及分类标准通常将粘度高、密度大的原油称之为重质原油,以前各产油国对重质原油的定义及分类标准很不一致,为此联合国训练研究署(UNITAR)于1982年2月在委内瑞拉召开的第二届国际重油及沥青砂学术会议上提出了统一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1]:(1)重质原油和油砂沥青是天然存在于孔隙介质中的石油或类似石油的液体或半固体。

(2)这种原油可以用粘度和密度来表示其特性。

(3)在确定国际石油资源时,应当采用粘度给重质原油和油砂沥青规定界限,当粘度数据缺少时,则采用重度值(°API)。

(4)重质原油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为100~10000 mPa·s或者在15.6℃(60℉)及大气压力下密度为934~1000 kg/m3的原油。

而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小于10000 mPa·s,但在15.6℃(60℉)及大气压力下密度大于1000 kg/m3的原油则称为超重原油。

(5)油砂沥青是指在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超过10000 mPa·s,或者在15.6℃(60℉)及大气压力下密度大于1000 kg/m3(小于10°API)的石油。

(6)将上述以外的原油分类为中质原油及轻质原油。

我国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刘文章教授根据中国重质原油(稠油)的特点,推荐的中国重质原油(稠油)的分类标准,见表1[2]。

表1 中国重质原油(稠油)分类标准①指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无①者指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二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组成特点据研究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形成,主要受盆地后期构造抬升的影响,使早期形成的古油藏抬升而接近地表,使古油藏顶盖层封堵条件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致使油藏中的轻组分大量流失,并且由于受地表水的氧化及生物降解作用,油藏中的环烷烃氧化成环烷酸,芳香烃氧化成酚、芳香酸;烷烃氧化成脂肪醇、酮、酸等;此外并使石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增加,石油被微生物降解会使其中某些烃类消失,烃类降解大致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少环环烷烃、多环芳香烃。

一般来讲,甾、萜类化合物比较稳定[3]。

轻组分流失、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的综合效应是形成密度大,粘度高的重质原油,重质原油中轻馏分含量低,不含蜡或含蜡很少,胶质及沥青含量高,一般在20%~50%之间,强烈的后期运移改造可使原油转化为天然沥青,表2、3是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质原油的性质。

表2 国外某些重质原油性质表3 国内某些重质原油的性质三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资源全球重质原油资源非常丰富,据研究全世界常规原油的可采贮量为1428×108 t,而重质原油的可采贮量则比其高数倍,据统计全世界有1046个重质原油和超重原油油藏,地质贮量约15500×108t,在现有技术下可采贮量达3000×108t,世界上重质原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有加拿大、委内瑞拉、美国和俄罗斯,而我国重质原油资源量则位居世界第五(见表4)[4]。

表4 世界主要重质原油资源国家的储量我国重质原油分布广泛,在已经勘探或开发的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都有发现,据不完全统计,在22个盆地中有152个重质原油油藏,至1990年底,全国探明的重质原油储量为29.5×108 t。

在“七五”期间我国东部发现的埕岛、绥中36-1、流花11-1等都是亿吨级的重质原油油藏,过去由于开采重质原油的难度大,其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1989年全国仅动用了重质原油地质储量的四分之一,而且采收率仅为5.4%,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引进、吸收国外的重质原油开采的先进技术,先后在辽河、胜利、新疆等重质原油油区进行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我国重质原油的产量大幅度增长,预计未来重质原油在我国油气能源增长及产量构成方面的作用将日益显著。

四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开采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开采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可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的方法。

1.重质原油及油砂沥青的地下开采重质原油的地下开采通常可采用蒸汽吞吐、蒸汽驱的方法,但对于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上述方法经济上或技术上并不非常有效,需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例如:蒸汽辅助重力量驱油(SAGD),蒸汽-氮气辅助重力驱油,超临界溶剂萃取驱油等。

(1.)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油技术(SAGD)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油是开采重质原油的一项前沿技术,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蒸汽作为热介质通过流体热对流及热传导作用的结合,依靠重力作用开采重质原油,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油可以有不同的应用方式,一种是平行水平井方式,即在靠近油藏的底部钻一对上下平行的水平井,上面的水平井注汽,下面的水平井采油,另一种是水平井与直井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油藏底部钻一水平井,在其上方钻一口或几口垂直井,垂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

(2). 蒸汽-氮气辅助重力驱油(SAGP)此项技术就是在SAGD的过程中将非凝析气体例如氮气随蒸汽一起注入油藏,气体聚集在蒸汽腔的上部,这样可使同一油层压力下的蒸汽腔室得到进一步扩展,同时由于氮气的导热系数小,所以减少了向上岩层的热损失。

由于此项技术使所需的蒸汽量减少,因而节约了费用,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3.)重质原油注气体溶剂萃取的开采技术(V APEX)注蒸汽是开采重质原油的有效技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油藏都适合注汽开采,薄油层、粘土矿物等易发生变化的油层,以及底水油藏都不适宜用注蒸汽的方法开采,这些油藏需要有成本较低的冷采技术开采。

目前应用水平井注气体溶剂的办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重质原油冷采技术,该方法是蒸汽辅助重力驱油的一种发展,在V APEX中,不是注蒸汽而是注烃类气体,烃类气体包括乙烷、丙烷、丁烷,既可以是一种气体,也可以是几种气体的混合物,注入的气体在地层的温度及压力的条件下,处于临界状态,原油被气体溶剂溶解,轻组分被抽提出来并形成稀释溶液,流动性大为提高,采出液在地面经过加热很易分离,分出的烃类气体又可注入地层,与SAGD相比,V APEX所需设备便宜,操作简单。

2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的露天开采虽然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可用地下开采方法开采,但在加拿大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中只有1/3是用地下开采方法开采出来的,主要原因是地下开采方法能耗高,沥青开采收率只有10~30%,而露天开采,沥青采收率可高达90%。

加拿大是当前世界上大规模露天开采油砂沥青的国家,年采掘沥青油砂3~4×108 t,通常2吨油砂可生产1桶沥青。

沥青油砂是一种沥青、水、粘土及石英砂粒的混合物,沥青含量在6%~20%的范围内,平均为12%左右,沥青含量低于6%则认为开采价值不高。

水含量为3~6%,其余为粘土及石英砂粒。

石英砂粒是沥青油砂的主要成分,其外部为含粘土的水所包围,沥青则沉积在有水作外壳的石英砂粒间之空隙中,所以沥青可以通过热水抽提的方法从沥青油砂中分离出来。

沥青油砂开采前,一般需用2~3年的时间排干沼泽和剥离平均厚度约15M 的表土层,之后使用链斗式挖掘机对油砂进行开采,开采出来的油砂通过传送系统或卡车运送至筛分工厂。

一个生产能力为1000×104 t/a的合成油工厂,每天需开采油砂45×104 t,宽为1.8M的皮带运输机长度达数十公里。

沥青油砂运送到筛分工厂以后,经过破碎,与95℃热水在大型转鼓混合罐中混合制成固体含量为80~85%的浆液,为使沥青与矿砂容易分离,在制浆过程中加碱使浆液的PH值保持在8.0~8.5的范围内。

此后,制成的浆液通过振动筛分出浆液中的大块油砂,并进一步用热水稀释使浆液中固体含量降低至50%左右。

然后进入第一沉降分离器。

浆液在第一沉降分离器中停留时间约20分钟,沥青以稠粘浮渣的形式从器顶分出,而矿砂则自器底排出并用泵抽送至尾矿池,而某些不易漂浮的沥青则与粘土在一起形成中间层。

为从中间层进一步使沥青分离,将中间层抽出送至另一分离器,通过吹气及搅拌,使中间层中的沥青以第二浮渣的形式自器顶分出,粘土则自器底排出并送入尾矿池。

经热水制浆分离得到的第一、第二沥青浮渣,通常沥青含量只有60%左右,仍含有30%左右的水和约10%的固体物质,因此这些浮渣需进一步精制,首先利用蒸汽与沥青浮渣逆流接触,使沥青浮渣中所含空气被汽提出来,以避免空气与石脑油接触产生爆炸,脱气后的浮渣然后与重量比约0.7的石脑油混合进入一级离心机,除去一部分较大的矿渣,再进入二级离心机以除去较细的固体粉末及水分,这样得到的油砂沥青其性质见表5,沥青油砂热水抽提的流程见图1,热水抽提的物料平衡见图2[5-6]。

表5 油砂沥青的性质1-转鼓混合罐 2-震动筛 3-第一沉降分离器 4-第二沉降分离器 5-脱气塔6-一级离心机 7-二级离心机 8-尾矿池图1 油砂热水抽提流程图–2 沥青油砂热水抽提的物料平衡重质原油特别是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粘度很大,并且含有大量的硫、氮及金属化合物,因此很难输送或炼制,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采出后,故需在油田附近改质成可输送的或可炼制的合成原油,作者将在下一篇文稿中进一步介绍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国家超重原油及油砂沥青生产及改质的经验参考文献[1] 刘文章. 国际重质原油开采会议论文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2] 刘喜林. 难动用储量开发稠油开采技术.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3] Hu Jiangi. 7ch Unita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vy Crude and Tar Sand,Beijing, China, 1998[4] 曾凡刚. 中国重质原油的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19[5] D.G. Adam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vy Crude and Tar Sand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