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并购的常见方法
反并购策略

二、设置反并购条款
在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是公司对潜在收购者所采取 的一种预防措施。由于反收购条款的实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 收购成本,甚至形成“胜利者的诅咒”那样的局面,因此在一定 程度上会迫使收购方望而却步。
董事轮换制是指在公司章程中规定,每年只能更换1/3(或 其他比例)的董事。这意味着即使并购者拥有公司绝对多数的股 权,也无法对董事会做出实质性改组,难以获得对董事会的控制 权。此外,由于原来的股东掌握着多数表决权控制着公司,即使 公司被恶意收购,他们还可以决定采取增资扩股或其他办法来稀 释收购者的股票份额来达到反收购的目的。 绝对多数条款是指在公司章程中规定,公司的合并需要获得 绝对多数股东的赞成票,并且这一反并购条款的修改也需要绝对 多数的股东同意才能生效。超级多数条款一般规定,目标公司被 并购必须取得2/3或80%以上的投票权,甚至高达90%以上。因 此,如果敌意并购者想要获得具有绝对多数条款公司的控制权, 通常需要持有目标公司很大比例的股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并购成本和并购难度。
三、普通股驱鲨
普通股驱鲨是目标公司在资本结构之间插入一些防 御措施来抵制并购,通常包括多种普通股、分段投票的 普通股以及空白股等。 多种普通股。许多西方反并购专家称只有那些拥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普通股,而每种又分别具有不同的投票 特权的企业才能真正抵挡住袭击。例如通常的普通股每 股仅有一票投票权,但公司章程可规定另一种普通股可 能达到每股十票投票权。此外,如果附带投票权的多种 普通股掌握在内部人员手中,就可以有效地抵制敌意的 报价。 分段投票的普通股。在公司的章程中规定:普通股 票的投票权随着股东拥有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投资者在 开始购买股票时,每股仅一票,但投票权可以随着拥有 时间的增加而不断递增,每股最高可达到千票投票权。 空白股是企业领导者发行一种新的普通股,它的期 限和投票权将在以后确定。空白股可以保存下来,一旦 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威力,挫败收购者。
5大战术及典型案例

尤诺卡还有一招杀手锏,宣称最大股东美沙合伙公 司并不在"自我股权收购"之列,这显然违反必须平等 对待所有股东的法定原则,尤诺卡的报价只是做个 样子罢了,他们把美沙摒除在外。又说美沙不先买, 他们就不买回自己公司的股票。他们知道美沙不会 最先买进,因为尤诺卡隐藏着"债务炸弹",绝对会因 为以过高价格买进股票而导致公司倒闭。
这个道理很简单,被逼得没办法了,烧把火、搞点破事把 自己的摊子砸了,就象国民党跑到台湾之前炸电厂炸大桥 一样,丢个烂摊子给你,降低企业的并购价值,使得收购 者丧失收购意愿从而保住公司。
典型案例
说起来,毒丸战术的形式也不算复杂,就是: 目标公司向普通股股东发行优先股,一旦公司被收购,股东持
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换为一定数额的股票 一旦目标公司10%至20%的股份被恶意收购,毒丸计划就会启动,
毒丸计划在平时不会生效,只有当企业面临被并购的威胁 时,毒丸计划才启动。 毒丸计划的办法多种,一种是大 量欠债,比如大量赎回股票、立即偿还所有贷款,总之是 搞到账面上一个子都没有,还欠别人一屁股债,就算你收 购了,马上就要面临这个大窟窿;要么就是跟公司的高层 管理人员签个集体跳槽协议,你一收购,咱们立马集体走 人等等之类。。。
收购完成后,融创中国将与九龙仓并列成为绿城中 国最大股东。
然而收购仅仅半年后,宋卫平就重回绿城,并引入 “白衣骑士”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最终融 创被赶走,中交集团成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Hale Waihona Puke 帕克曼防御战术这是目标公司先下手为强的反并购策略。当获悉收 购方试图启动收购目标公司的计划时,目标公司针 锋相对,抢先收购袭击者的股票,或策动与目标公 司关系密切的友好公司出面收购袭击者,从而迫使 收购公司转入防御,或至少赢得一定的时间以重新 制定防御措施。
企业的反并购措施

企业的反并购措施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并购已成为当今商业世界中常见且重要的策略之一。
并购活动通常可以带来规模、资源和市场份额的扩大,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增长潜力。
然而,并购也有其风险和挑战,使企业需要考虑并实施一系列的反并购措施。
本文将介绍企业在面对并购威胁时可采取的反并购措施。
提前制定战略计划在面临并购威胁之前,企业应提前制定战略计划,以确保能够应对并购的挑战。
这些计划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企业应明确自己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便在并购威胁出现时能够更好地抵御压力并保持自身独立性。
2.加强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企业应注重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一个有强大品牌和市场地位的企业更有可能抵御并购压力。
3.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核心团队:企业应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并吸引和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核心团队。
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能力,并增加企业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反并购的关键方面之一。
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评估自身价值,并提高自身投资吸引力。
以下是一些针对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反并购措施:1.完善财务报告和分析:企业应加强财务报告和分析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这将有助于潜在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潜力,从而减少被并购的风险。
2.优化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提高财务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加自身的投资吸引力。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回购股票等方式增加股东价值,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忠诚度。
3.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业务稳定性。
减少成本和控制风险,可以使企业在面对并购压力时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是其竞争力和抵御并购威胁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针对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反并购措施:1.加强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对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划重点!反并购常用的4大策略及10个手段

在当今公司并购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投资银行等外部顾问机构的帮助下,开始重视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防御性措施进行反收购,以抵制来自其他公司的敌意收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反并购策略:一、反收购的经济手段反收购时可以运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四大类: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收购收购者、适时修改公司章程等。
1、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1)资产重估: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中,资产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来估价。
普通的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往往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
多年来,许多公司定期对其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把结果编人资产负债表,提高了净资产的账面价值。
由于收购出价与账面价值有内在联系,提高账面价值会抬高收购出价,抑制收购动机。
(2)股份回购:公司在受到收购威胁时可回购股份,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公司将可用的现金分配给股东,这种分配不是支付红利,而是购回股票;二是换股,即发行公司债、特别股或其组合以回收股票,通过减少在外流通股数,抬高股价,迫使收购者提高每股收购价。
但此法对目标企业颇危险,因负债比例提高,财务风险增加。
(3)寻找“白衣骑士”(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是指目标企业为免遭敌意收购而自己寻找的善意收购者。
公司在遭到收购威胁时,为不使本企业落人恶意收购者手中,可选择与其关系密切的有实力的公司,以更优惠的条件达成善意收购。
一般地讲,如果收购者出价较低,目标企业被“白衣骑士”拯救的希望就大;若买方公司提供了很高的收购价格,则“白衣骑士”的成本提高,目标公司获救的机会相应减少。
(4)“金色降落伞”:公司一旦被收购,目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将可能遭到撤换。
“金色降落伞”则是一种补偿协议,它规定在目标公司被收购的情况下,高层管理人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离开公司,都可以领到一笔巨额的安置费。
与之相似,还有针对低层雇员的“银色降落伞”。
但金色降落伞策略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支付给管理层的巨额补偿反而有可能诱导管理层低价将企业出售。
反并购的几种常用策略

反并购的几种常用策略--------------------------------------------------------------------------------在现在公司并购之风流行的状况下,愈来愈多的公司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投资银行等外面顾问机构的帮助下,开始重视采纳各样踊跃有效的防守性举措进行反收买,以抵制来自其余公司的敌意收买。
以下是几种常有的反并购策略:(一)反收买的经济手段反收买时能够运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四大类:提升收买者的收买成本、降低收买者的收买利润、收买收买者、合时改正公司章程等。
1.提升收买者的收买成本( l)财产重估: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中,财产往常采纳历史成原来估价。
一般的通货膨胀,使历史成本常常低于财产的实质价值。
多年来,很多公司按期对其财产进行从头评估,并把结果编人财产欠债表,提升了净财产的账面价值。
因为收买出价与账面价值有内在联系,提升账面价值会抬高收买出价,克制收买动机。
(2)股份回购:公司在遇到收买威迫时可回购股份,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公司将可用的现金分派给股东,这种分派不是支付盈余,而是购回股票;二是换股,即刊行公司债、特别股或其组合以回收股票,经过减少在外流通股数,抬高股价,迫使收买者提升每股收买价。
但此法对目标公司颇危险,因欠债比率提升,财务风险增添。
(3)找寻“白衣骑士”(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是指目标公司为免遭敌意收买而自己找寻的好心收买者。
公司在遇到收买威迫时,为不使本公司落人歹意收买者手中,可选择与其关系亲密的有实力的公司,以更优惠的条件达成好心收买。
一般地讲,假如收买者出价较低,目标公司被“白衣骑士”挽救的希望就大;若买方公司供给了很高的收买价钱,则“白衣骑士”的成本提升,目标公司获救的时机相应减少。
1 / 4(4)“金色下降伞”:公司一旦被收买,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将可能遇到撤换。
“金色下降伞”则是一种赔偿协议,它规定在目标公司被收买的状况下,高层管理人员不论是主动仍是被迫走开公司,都能够领到一笔巨额的布置费。
反并购策略与运用

反并购策略与运用1.收购防御策略收购防御策略旨在制造一系列障碍,使得潜在买家实施收购变得困难和昂贵。
常见的收购防御策略包括:-优先股发行:发行优先股使得潜在买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收购公司股份。
-加码收购:企业主动发起收购对手,使得潜在买家面临对手可能加入的威胁。
-全员持股计划:通过向全体员工发放股票或期权,增加员工的身份认同感,提高他们反对并购的可能性。
-法律制裁:利用反垄断法律或其他法律手段阻止或延缓收购的进行。
2.资本市场策略资本市场策略旨在通过影响股价或增加股东的成本,阻止或降低被并购的可能性。
常见的资本市场策略包括:-股票回购:企业回购自己的股份,以提高每股股价,使得潜在买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收购公司股份。
-分红政策:增加分红金额或频率以吸引股东支持,并提高股价。
-前瞻性指导:提供超过市场预期的盈利预测,以增加市值,使得潜在买家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才能收购公司股份。
3.企业重组策略企业重组策略旨在改变公司结构,增加价值或降低收购的吸引力。
常见的企业重组策略包括:-出售资产:出售低价值或非核心资产,以减少公司规模,降低潜在买家的兴趣。
-分拆业务:将不同业务分拆成独立的子公司,以提高企业整体的价值,并增加并购的复杂性。
-改变公司治理结构:增加董事会的权力或引入关键股权人,以增加并购的障碍。
4.其他策略除了上述策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反并购策略:-寻求战略合作伙伴: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增加实力和资源,提高公司的市场地位,降低被并购的可能性。
-改变业务模式:调整公司业务模式,进入新的高增长领域,增加公司的价值,使得潜在买家更难以实施并购。
-打击收购者声誉:通过舆论宣传、诉讼或其他手段打击潜在买家的声誉,降低其对目标公司的兴趣。
总之,反并购策略是企业面临并购威胁时的应对举措,其目的是保护公司的独立性、提高股东权益和提升公司价值。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反并购策略,并且在运用这些策略时要考虑各种利弊因素,以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反并购策略。
企业恶意并购与反并购策略分析

企业恶意并购与反并购策略分析一、企业恶意并购的定义企业恶意并购是指一家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市场份额或者垄断地位等目的,通过非法手段或者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不公平对待,来进行恶意并购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被并购企业的利益,也会对市场竞争秩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市场秩序的破坏者。
企业恶意并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 虚假宣传:恶意并购企业可能通过虚假宣传来误导投资者和公众,对被并购企业进行不实的负面描述,以降低其市场声誉和企业价值。
2. 抢占资源:恶意并购企业可能通过竞争为名,以不正当手段抢占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包括人才、客户资源、技术成果等。
3. 挖角和打压:恶意并购企业可能通过挖角员工、打压竞争对手等手段,来削弱被并购企业的竞争实力,以达到迫使其被迫出售股权的目的。
4. 恶意压降价格:恶意并购企业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来压低被并购企业的股价,以便以更低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三、企业反并购的策略在面对恶意并购的情况下,被并购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反并购策略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持企业独立性和竞争力。
主要的反并购策略包括:1. 寻求合作伙伴:被并购企业可以寻求合作伙伴来共同抵御恶意并购者的攻击,通过合作来共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也可以通过合并来增强自身实力。
2. 接受其他收购者的收购:如果有其他符合条件的收购者,被并购企业可以主动寻求其他收购者的收购,以此来防止被恶意并购者的攻击。
3. 寻求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助:被并购企业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寻求协助,向相关部门举报恶意并购者的非法行为,要求其制止对自己的恶意行为。
4. 提高企业内部竞争力:被并购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来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例如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扩大市场份额等。
企业恶意并购的存在对市场秩序和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恶意并购容易导致市场垄断,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了巨大损害。
恶意并购行为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长期损失,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企业反并购的十大技法

$
# +
,
) - ) $ , % .源自1. 有毒股票在一 般 情 况 下 ! 这 些 股 票 都 属 于 优 先 股 一 类 ! 没 有 投票 权 或 每 股 只 有 一 票 投票 权 " 在 企 业 受 到 袭 击 时 ! 它们 成 为 具 有 超 额 投 票 的股 票 !
借
鉴
Reference
甚至可达每股 10 票 !
56
!"#$#%"$& ’
$ # $ ( ) ’ ) # *
款合同! 使得目标企业一旦被收购 会造成贷款合同立即偿还的局面" & 2’ 在 雇 佣 合 同 中规 定 ! 在 控 制 权 转 移 时 ! 不得 解 雇 原 有 公 司 的 主 要 管 理 人 员 ! 如 果 要 解 雇 原 经营 者 ! 便 被 视 为 雇 用 终 止之 事 项 ! 收 购 公 司 必 须支付巨额补偿金给原来的经营 者 * 金 色 降 落 伞 策 略 的出 现 ! 受 到 美 国 大 公 司 经营 者 的 普 遍 欢 迎 * 据 悉 ! 美国 500 家大 公 司 中 ! 就 有 一 半 以 上的 董 事 会 通 过 了 该 项 议案 * 例 如 ! 美 国 著 名 的 克 朗,塞 勒 巴 克 公 司 就 通过了 ( 16 名高级负责人离开公司 之际 ! 有 权 领 取 3 年 工 资 和 全部 的 退 休 保 证 金 %* 这 笔 费 用 总 计 高 达
1. 翘翘板
法律 上 称 之 为 类 板 * 主 要 存 在 于领导者的任期为 3 年! 每年由股 东 选 举 淘 汰 董 事 会 成 员 的 1/3 这 样 的企业中* 翘翘板的目的是防止恶 意 收 购 者 通 过 击 垮 董 事会 而 获 得 全 部 或 大 部 分股 份 * 在 实 行 翘 翘 板 的 公 司中 ! 即 使 收 购 者 并 购 成 功 ! 拥 有 公 司 一 半 以 上 的 股票 ! 也 无 法 控 制 公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并购的常见方法
反并购是指企业或个人对被收购公司进行抵制和反抗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并购是企业成长和扩张的一种常见手段,但并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企业稳定发展,被收购方可以采取以下常见方法进行反并购。
一、防御性收购:被收购方可以选择主动进行收购,以实现反向并购。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保持控制权和独立性,避免被动被收购的局面。
防御性收购需要被收购方在收购对象中持有一定的股权,以便发起收购并获得控制权。
二、策略合作:被收购方可以与其他竞争对手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强大的联盟力量,抵制并购者的收购行为。
通过策略合作,被收购方可以共同利益,实现资源共享,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寻找合适的投资者:被收购方可以主动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引入新的资本和资源,增加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投资者,被收购方可以增加筹码,争取更有利的谈判地位,以抵制并购者的收购意图。
四、寻求政府支持:被收购方可以向政府申请并购审批,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干预,以阻止并购的进行。
政府在并购审批中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对并购进行限制或干预,保护国家利益和市场秩序。
五、法律诉讼:被收购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抵制并购。
比如,被收购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并购或索赔。
法律诉讼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和保护被收购方的权益。
六、舆论引导:被收购方可以通过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来进行反并购。
通过舆论引导,被收购方可以扩大舆论影响力,制造负面声音和舆论压力,影响并购者的决策和形象。
七、采取毒丸措施:被收购方可以制定一些毒丸措施,加大并购的难度和风险。
比如,被收购方可以增加债务,进行资产重组,设立特殊股权等,以防止并购者获取控制权。
八、寻求国际支持:被收购方可以寻求国际组织或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以抵制并购。
国际支持可以增加被收购方的力量和影响力,形成国际舆论压力,制约并购者的行为。
九、加强内部管理:被收购方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被收购方可以增加自身的价值和吸引力,降低被收购的风险和可能性。
十、积极回应市场预期:被收购方可以积极回应市场预期,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积极回应市场预期可以增强市场信心,降低被收购的可能性。
反并购是被收购方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和企业稳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
列措施。
这些常见方法旨在抵制并购者的收购意图,保持企业独立性和控制权。
被收购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的反并购方法,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