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合集下载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汉字的一个历史阶段,主要流传于汉朝以前的时间。

在这个时期,古代汉语的词汇组成有一些系统的特点。

古汉语的词汇来源主要有两大类,即原始词和派生词。

原始词是指最早期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往往具有象形、指事或会意的特点,表达具体的人、物或动作。

派生词则是通过对原始词的加工和组合形成的新词,包括了假借、合成、转化、引证等方式。

这两类词汇的组合丰富多样,使得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更加丰富和复杂。

古汉语的词汇构造上具有明显的形声义结构。

形声义结构是指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关系。

古代汉语中的大部分汉字都是由形声字构成的,即通过一个表意的部分和一个表示声音的部分来表示一个字的意思。

这种形声义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字的含义和发音。

古汉语的词汇系统还体现了很强的时代特点。

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的。

农业词汇和社会礼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农耕经济和礼仪文化的重要性。

古代汉语中也有很多描述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词汇,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认识。

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还具有严格的音韵和字形规律。

在古汉语中,字音和字形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音韵学和文字学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这种规律性的存在有助于人们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中的词汇,对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主要包括词源的多样性、形声义结构的复杂性、时代特点的显著性和音韵字形规律的存在。

这些特点使得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不仅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也给人们研究古代汉语和理解古代文献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工具。

通论一 2古汉语词汇构成 4

通论一 2古汉语词汇构成 4

(2) 偏正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天下、足下、陛下、先生、天子、君子、公子、童子、小人、没人(会潜水的人)、白鹭、黄鹂、太医、太史、太守、县长、县令、屯长、亭长、寡人、寡君,等等。

这类合成词是由词组凝固而来,结构稳定,整体表义。

(3) 附加式合成词是以一个实义语素为中心,在它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虚义语素组成的。

根据虚义语素的位置,可分为:前加式后加式①前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前加上词头。

古汉语中常见的词头有:有、其、言、于、薄、阿等。

有,常用于专有名词、一般名词、形容词之前。

如:有周、有夏、有殷、有虞;有政、有帝;有忡、有洸、有溃。

其,一般用于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前面。

如:(诗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八月其获,十月陨蘀。

言,用于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于,用在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薄,也用在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阿,一般用于名词前,例如:阿爷、阿母、阿叔、阿姊、阿兄、阿弟、阿妹、阿子、阿公、阿姑、阿姨、阿娇(人名)、阿瞒(曹操小名)、阿蒙(人名)、阿环(仙女名)。

②后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后添加词尾。

古汉语中常用的词尾有:然、乎、焉、尔、如、若一般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带词尾的双音词几乎都是形容词。

例如:潸然、喟然、欣然、飘然、勃然、沛然、填然、焕乎、确乎、惄焉、率尔、莞尔、荣如、辱如、纷若、沃若。

◎词尾也可用在双音词之后,构成三音节的形容词,如:飘飘然、欣欣然、恂恂如、徐徐焉。

(4)其它格式合成双音词除了上述偏正式、联合式、附加式三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如:动宾式(将军、司马、司徒、司空、执事)述补式(匡正、扑灭)主谓式(人定)………………这些数量相对较少,个别结构产生较晚。

(5)复杂格式也有少数双音词与典故有关,其结构比较复杂,难以用正常方法分类。

通论二 词汇(二)

通论二    词汇(二)

注意区分偏义复词与由相同语素组成 的并列结构的合成词 “得失”: “尽思虑,揣得失, 智者之所难也。”(《韩非子·八 说》)
三 、古汉语中的复音词 (一)复合词
2.同义复词:由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双音 词,叫做“同义复合词”,简称“同 义复词”。 宾客、干戈、悦怿 而帅偏师,以修封疆。 跋履山川,踰越险阻。

古代汉语
词汇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主讲教师 许秋华
一 单义词和多义词 (一)单义词

定义:只有一个意义,只概括的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或某种行为,某种性状。 觥:“觥筹交错”(欧阳修《醉翁亭记》) 膢:“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韩 非子· 五蠹》 膑:“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报任安 书》) 屦:“屦大小同,则贾相若。”(《孟子· 许行》)
偏义复词的特点
(1)当两个语素的意义无好坏之分时,偏义 复词的意义偏向第一个语素 “异同”: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 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车马”:《礼记· 玉藻》:“年不顺成---大夫不得造车马。”
(2)当两个语素的意义有好坏之分时,偏义 复词的意义偏向贬义或消极意义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后汉书 何进传》) “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则作数日 恶。”(世说新语 言语)
一 单义词和多义词
(三)注意词义和字义的区别
要注意词义和字义的区别,把一词多义现 象和同音同形词区分开。凡是用同一字形表 达的词,只要它们之间意义有联系,就是一 个多义词;反之,则不是一个词,而是几个 同形的词。
二、词的本义及其探求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供 参证的最早的意义,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词本来的 意义。 及 《说文》:“及,逮也。”本义是追上、赶 上。《左传》:“故不能推车而及。” 既: 韩愈《进学解》:“言未既,有笑于列 者曰。” 即:《说文》:“即,即食也。”《易经· 鼎》: “鼎有食,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焚:《说文》:“焚,烧田(畋)也。从火 林。” 殷墟卜辞:“癸卯允焚,获兕十一、豕十 五……”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1.单音节词的多样性:古汉语中存在很多单音节的词语,这些词语可
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并且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或词组。

2.词义的广泛性和多义性: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具有非常广泛的词义,一个词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含义,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3.多音字的普遍存在:在古汉语中,存在很多的多音字,一个字可以
有不同的读音和发音,这增加了阅读和理解古文的难度。

4.词形变化的规律性:古汉语中的词语可以通过加前缀、后缀、修改
声调等方式进行词形变化,例如添加“之”、“者”等后缀,以及进行音
韵调整等操作。

5.字义的义项分类:古汉语中的字义通常可以分为多个义项,每个义
项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包括单音节词的多样性、词义
的广泛性和多义性、多音字的普遍存在、词形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字义的义
项分类等。

这些特点使得古汉语词汇具有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和适应不同
语境的能力。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词汇是指古代汉民族使用的汉语词汇,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汉语词汇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其系统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字形规范化古汉语词汇在字形上比较规范,字的形状和结构相对固定,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则。

古汉语中的字通常都是由左右结构组成,左边部分称为“偏旁”,右边部分称为“声旁”。

而且,字的笔画一般也比较简单,很少涉及繁复的笔划。

二、音韵系统严谨古汉语词汇的音韵系统较为严谨,音节结构相对简单。

古汉语的音节结构主要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古汉语的声母以单辅音为主,韵母以简单的单元音为主,而且古汉语只有四个声调。

古汉语的音韵系统相对较为稳定,这也是古汉语词汇传承和演变的基础。

三、词义丰富多样古汉语词汇的词义丰富多样,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

古汉语词汇的词义往往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式来表示,这种方式使得古汉语的词汇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由于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古汉语词汇里也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使得词义更加深邃、抽象。

四、词法规则严谨古汉语词汇的词法规则相对严谨,词法构造基本上是通过字的组合实现的。

古汉语的词法构造主要有一字冠、两字冠、三字冠等,即一个词可以由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等组成。

古汉语的词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构词方式,如合并、借用、衍生等,这些构词方式丰富了古汉语词汇的形态。

五、句法结构灵活多变古汉语词汇在句法结构上比较灵活多变。

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是主语 + 谓语 + 宾语的结构,但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古汉语的句法结构相对自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词类和句法成分的转换,表达方式比较灵活。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主要包括字形规范化、音韵系统严谨、词义丰富多样、词法规则严谨和句法结构灵活多变等方面。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古汉语的语言特点,也体现了古代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素养。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是汉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声字构词法:古汉语词汇的构词法主要是形声字构词。

形声字是指汉字中既有意义的“形”部分和表示发音的“声”部分的字。

在古汉语中,许多词汇是由两个或多个字组合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词语,这种构词法是形声字构词,即通过组合不同的形和声部分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形声字构词法为古汉语词汇的丰富多样提供了可能。

象形字和指事字:古汉语词汇的一部分是象形字和指事字。

象形字是通过对事物的形态进行简化再加以表达的文字,而指事字则是通过对事物抽象属性或概念性的描绘而得到的文字。

这些象形字和指事字构成了古汉语中丰富的词汇资源,在古代的汉字使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音字和同音字:古汉语中存在许多多音字和同音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具有多种不同的读音,而同音字则是指不同的字具有相同的读音。

这种多音字和同音字的存在使得古汉语词汇在表达和理解上更加灵活丰富,同时也增加了词汇的复杂性。

字义的延伸和演变:古汉语词汇的字义具有延伸和演变的特点。

许多古代的词汇在语义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演变,这种现象在古文献和古典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延伸和演变現象使得古汉语词汇的含义更加复杂和深刻,也为文学创作和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摘要】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非常复杂而丰富。

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主要包括古代汉字、外来词和合成词等。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两种形式。

古代汉语词汇的音韵规律受到声、韵、声调以及词音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语义转变是词汇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常常受到历史、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书写方式主要通过汉字书写,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和字形变化。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

【关键词】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构成方式、音韵规律、语义转变、书写方式、系统特点。

1. 引言1.1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词源、构成方式、音韵规律、语义转变和书写方式等方面所体现出的系统性特征。

古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词汇系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在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方面,古代汉语词汇主要来源于古代汉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受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主要包括单音词、叠音词、复合词和派生词等形式,其中每种构成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古代汉语词汇的音韵规律则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音韵结构上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规律。

古代汉语词汇的语义转变是指古代汉语词汇在语义上的变化和演变,受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词汇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

古代汉语词汇的书写方式则包括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不同的书写体系,每种书写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2. 正文2.1 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古代汉语词汇的来源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原始词、借词、构成词和音变词。

原始词是指最早的、最基本的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很少。

这类词一般代表具体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如“人”、“天”等。

这些词往往是最原始的词根,构成了后来更多的词汇。

借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的词汇。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古汉语是指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汉语,主要泛指从古代华夏民族的文字开始演化直到隋唐时期的一系列汉语形态。

古汉语词汇的组成有以下几个系统特点。

一、假借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与其他民族发生文化交流而借来的。

例如:“礼”原本是指周朝的“祭祀仪式”,后来被借指为“重视”、“需要注意的事情”;“肉”原本是指动物的肉,后来被借指为“物品”、“东西”;“家”原本是指家庭,后来被借指为商业组织。

“假借”现象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使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丰富多样的意思。

二、叠字现象:古汉语中的很多词汇使用了叠字的形式,即将两个相同或相似的字放在一起组成一个词。

叠字能够增强词汇的表达力和形象感。

例如:“弹弓”、“哗啦”、“糊涂”等都是使用了叠字形式。

叠字的运用使得古汉语的词汇更加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三、合成现象:古汉语中有很多词汇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字合并而成的。

合成词汇的使用方便了表达,使古汉语的词汇量大大增加。

例如:“乌云”、“昨夜”、“清晨”等都是通过合并两个字而成的词。

合成词汇能够更直观地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古汉语更富于表现力。

四、衍生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很多是通过字义的衍生而形成的。

例如:“明亮”一词原本指天亮、光亮的意思,后来也被用于形容思维清晰、明察事理等;“厚”一词本指物体的厚度,后来也被用于形容人情深厚。

通过衍生,词汇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和属性。

五、借代现象:古汉语中的词汇有时会出现借代的情况,即将一个词汇的字义借用到其他领域。

例如:“山”原本指自然环境中的山,后来也被借代为人才、技术过硬的意思;“江”原本指河流中的江,后来也被借代为山之间的通道。

“借代”现象使得古汉语的词汇具有了多义性,能够更丰富地表达事物的内涵。

古汉语词汇组成的系统特点包括假借现象、叠字现象、合成现象、衍生现象和借代现象等。

这些特点丰富了古汉语的词汇,使其具有多样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30
(一)单音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 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参见) (2)灵活性(参见) (3)能产性(参见) 思考题:阅读《鼠璞不辨》,思考文中的单 音词的特点。
2020/3/30
比较:举
《新华字典》: ①向上抬,向上托:高~(红旗)|~重。 ②提出:~例|列~。 ③推选,推荐:推~|公~他作学习组长。 ④全:~国欢腾|~世闻名。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范畴的 转移)
2020/3/30
(3)能产性
构词能力强
和与之有同义、近义、反义、类义、上下义 关系的单音语素构成复合词:
2、6词与字的关系:多种对应。
2020/3/30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二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以重要性划分:基本词 一般词 以应用率划分:常用词 非常用词 以音节划分:单音词 复音词 以词义的多寡分:单义词 多义词 以词的来源分:本族词 外来语词/同源 异源 以语素划分:单纯词 合成词 功能:实词 虚词
2020/3/30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予采?」 堯又曰:“誰可者?” 尧帝说:“谁善于处理政务呢?”
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 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驩兜说:“嗯,共工防救水灾,已具功绩。”
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帝说:“哼!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其实对上
整体,具有单纯性。
2020/3/30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3从结构上看
是构成句子的建筑材料单位;作为造句的单位,它们 是不可再分的
2.4从功能上看
能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
2.5 词与字的区分
字不等于词,两者性质不同。研究古汉语词汇要以词 为单位,而不能以字为单位。
但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表现在书面文献中, 就是一个个的“字”。
2020/3/30
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 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词义引申 第五节 同义词
2020/3/30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词和词汇 1 词汇:词汇是语言里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语)的 总汇。 2 词:词是一种完备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是具有独立 而确定的语音形式、表示稳定而单纯的意义内容、能够 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符号。简言之, 词就是形式、意义、功能和结构四位一体的语言符号。 (P90) 3 固定语:固定语是比词大但作用相当于词的语言建筑 材料单位。
2020/3/30
1.联合式复合词
(1)同义复词: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社稷: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礼记·檀弓下》 )
比较: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礼记·王制》) 寻常: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
首》) 比较:夫目之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
天也轻慢不敬。”
2020/3/30
古今词语比较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意义有继承性。 同样的意义,古代用一个词,现代用另外的
词或短语来表示。
如:畴-谁;胤子-嗣子;启明-开明
同样的词,古代表示一种意义,现代表示另 一种意义。
古今词义有联系(如讼:争辩-诉讼) 古今词义截然不同(如克:能够-攻克)☆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1)多义性
比较:从同一个词来看,古代的义项多于 现代。单音词过去的部分义项,现代也往 往保留在现代复音词的语素义中。
提示:
在阅读古书时要谨慎地选择意义对当或者基 本对等的现代复音词(双音词)去理解。
2020/3/30
(2)灵活性
①单音词意义较多,而每一个意义的表达 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如: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国语·周语下》)☆
2020/3/30
1.联合式复合词
(2)对义复词: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春秋: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
定也。(《战国策·楚策》)
比较: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周礼》)
消息:遣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 (《三国 志·蜀志·张嶷传》 )
比较: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 况于人乎? (《周易·彖辞》)
敢告不敏,摄官承乏。(《鞌之战》)
2020/3/30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1从语音方面看
词一般都有固定的音节,各音节有固定的声韵调 词在和别的语言单位的联结处(无论是前是后),
一般会有小小的停顿。
2.2 从语义方面看
词义跟语言一样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稳定性 词的意义(就词的一个义位而言)是一个融合的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儒者博 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 墨家俭而难遵,是其事不可偏循;……法家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 矣。……(太史公论六家之要指) (程度的 不别)
2020/3/30
(2)灵活性
②在具体的语境中往往产生特殊的意义, 表现出词义的灵活性。如: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堯曰:“誰可順此事?” 尧帝说:“谁能顺应天时被提升任用呢?”
放齊曰:「胤子朱,啟明。」 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帝曰:「吁!嚚訟,可乎?」 堯曰:“吁!頑凶,不用。”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复合词
兵器 兵法 兵权 尖兵 甲兵 士兵 书信 书札 书简 书启 派生
2020/3/30
(二)复音词
古汉语中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的。可分为两 类:
1.复合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 素复合而成的词。
2.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020/3/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