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无处不在的能量

合集下载

2无处不在的能量

2无处不在的能量

无处不在的能量1、物体做功或使物体发生位置变化的本领就是能量。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3、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

我们生活离不开能量。

4、能量的单位是千焦。

10-13岁儿童每天消耗约9623千焦的能量;从事轻体力劳动成人每天消耗约10032千焦的能量;从事重体力成人每天大约需要11704千焦的能量。

5、过多或过少的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6、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这一过程,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7、光合作用的意义:制造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对稳定。

8、保护绿色植物的措施:合理砍伐森林;大量种植树木和草;禁止过度放牧;建立自然保护区。

9、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防风固沙加速降尘;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吸收毒物杀死病毒。

10、食物链: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至少有三个环节)11、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12、食物链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

13、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包括一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高等植物、藻类和地衣。

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

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不仅可以生产有机物,而且也能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生成的有机物中。

14、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其中直接取食植物的叫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取食植食性动物的肉食性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取食肉食性动物的叫三级消费者。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0无处不在的能量》word教案 (2)

青岛小学科学六下《10无处不在的能量》word教案 (2)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
无处不在的能量
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相应地有多种形式,如机械能、电能、光能、风能、核能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人口的增加,能源逐渐减少,学习有关能量的知识以及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显然非常重要。

这一课的教学,我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我做好了充分的实验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探究问题离不开实验材料,充分的材料准备是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所以我每次在认真地备好课后,先把整个实验做一次或多次,并理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然后我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很多材料学生学具里都没有,然后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兴致很高,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起完成实验。

第二点,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由于这学期时间充裕,所以我没有按照教参的进度,而是根据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几课的内容都分为两课时,甚至三课时,充分地带领学生亲历整个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以及作业反馈,可以看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手动脑,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我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仔细观察。

当学生思考出“力量”一词时,我赶紧抓住转换成新课的知识“能量”,让学生很好地从自己的经验过度到新知,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今后要多抓住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很好地和新知衔接。

借助实验,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概念,并及时地板书。

最近的一段教学使我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概念一定要板书在黑板上,并且概念中重要的理解点要逻辑性地出现,使学生真正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科学教案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科学教案

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设计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能量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认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二、教学内容:1. 能量的概念及其分类。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 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难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能量的概念、分类及其转化和守恒定律。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如太阳能、风能、热能等。

4.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实验,如蜡烛燃烧、发电机原理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能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能量分类和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生活中能量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5.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能量的概念、分类、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讲解。

2. 实验器材:蜡烛、发电机模型、热源等。

3. 案例分析材料:关于能量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4. 作业模板:用于学生举例说明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测试卷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测试卷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复习题一、填空题1.当我们玩橡皮筋动力飞机时,用力拨动螺旋桨,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就被绕紧,这样,橡皮筋就储存了一定的,当它放松时,能量释放出来成为,使飞机飞起来。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3.能量可以使或。

4. 能、能、能、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5.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像、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

6.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电灯泡就会,把室内。

7.烤箱能把转换为。

8.电磁铁由和两部分组成。

9.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10.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同后,。

11.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出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和。

12.台灯的旋纽开关能调节灯的亮度是通过来实现的。

二、判断题1.声控灯是利用了声音有能量的原理工作的。

( )2.台灯不能让物体运动,所以光没有能量。

( )3.太阳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光能和热能。

( )4.用橡皮筋驱动滚筒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虽然不同但滚筒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是中一样的。

( )5.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存和利用。

( )6.电风扇工作时,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还是电能。

( )7.走马灯是在热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的。

( )8.接通电话后,电话线中有电流通过。

( )9.小明用电池驱动玩具车,这个过程山的能量转换是动能转换为电能。

( )10.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 )11.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电能,,电能不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 )12.走马灯内的温度越高走马灯转得越快。

( )13.把铁丝按照一定方向缠绕在一根大铁钉上就是电磁铁。

( )14.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大。

( )15.制作电磁铁时,漆包线应始终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

( )16.电磁铁任何时候都有磁性。

( )17.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下《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检测试题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下《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检测试题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六下《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检测试题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分,共40分)1.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2.摆是由和组成的。

3.摆的晃动快慢与有关,与和无关。

4.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晃动的越,摆线越短晃动的越。

5.摆在晃动的过程中,是不断转化的。

6.钻木取火是把机械能转化成。

电水壶烧水,是将能转化成了能。

太阳能热水器是把能转化成了能。

家里的电视机在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能和能。

7.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它的使用宣告了人类历史的结束。

8.电磁铁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是利用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的装置,是把能转化为的装置。

在通电时产生,断电时消失。

9.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或者。

10.在电磁铁一端接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说明这一端是极。

要想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就要改变或者改变。

11.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能量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法、。

12.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物质统称为能源,分为和。

13.新能源有、、、等。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继续。

()2.运动是使身体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3.北极熊的毛为白色,有利于吸热。

()4.秋千在晃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

()5.秋千晃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

()6.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是因为摩擦生热造成的。

()7.地球上各种形式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机械能。

()8.增加线圈的匝数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性。

()9.做电磁铁时铁芯越粗磁性越大。

()10.制作电磁铁是要使用绝缘导线缠线圈。

()11.没有能量,太阳照样发光发热,人类照样正常生活。

()12.能量不会自生自灭,也不会消失,只是形式互相转化。

()1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14.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15.水力资源是可以更新使用的,又不造成污染。

()三、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否则不给分,每题2分,共30分)1.多穿衣服能使身体热起来,因为衣服能够()A.产生热量B.保温C.提供热量D.散热2.让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方法是()A.晒太阳B.吃热的饭菜C.跑步D.多穿衣服3.肥胖的人之所以胖,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里的能量转化为()储存了起来。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10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10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生活中的能量有哪些?答:(1)声能、热能、光能、电能。

(2)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其他能(噪声也是一种能量)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

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

3、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4、能量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答:(1)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2)汽车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3)电视机将电能转化成声能和光能。

(4)电熨斗将电能转化成热能。

5、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电视的声和像是有电磁能转化来的,电磁能是有电能转化来的,电能是有风能、水能、热能转化来的,而这些都离不开太阳能。

第10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生活中的能量有哪些?答:(1)声能、热能、光能、电能。

(2)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其他能(噪声也是一种能量)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

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

3、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

4、能量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答:(1)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2)汽车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3)电视机将电能转化成声能和光能。

(4)电熨斗将电能转化成热能。

5、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电视的声和像是有电磁能转化来的,电磁能是有电能转化来的,电能是有风能、水能、热能转化来的,而这些都离不开太阳能。

10的数字能量磁场

10的数字能量磁场

10的数字能量磁场数字10在数学中有着很多特殊的性质,其中之一就是它的数字能量磁场。

数字能量磁场是一种数学概念,用来描述数字的特殊力量和能量。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尤为特殊,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一下它的特性和应用。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具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

当我们将数字10放入一个数字序列中时,它能够吸引周围的数字靠近自己。

这种吸引力可以类比为磁场的作用,就像磁铁吸引铁屑一样。

这种特性使得数字10在数学运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加法、减法、乘法还是除法,数字10都能够对其他数字产生强大的影响。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还具有放大效应。

当我们将数字10与其他数字相乘时,它能够将其他数字的大小放大10倍。

这种放大效应使得数字10成为了一种非常有用的数学工具。

例如,在计算货币兑换时,我们可以将金额乘以10来换算为更大的单位。

这样一来,计算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还具有分解效应。

当我们将数字10拆分为两个数字时,它能够将原本的数值分解为两个部分。

这种分解效应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几何中,我们可以将数字10分解为两个数字,分别代表一个图形的长度和宽度。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加方便地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还具有平衡效应。

当我们将数字10放入一个方程中时,它能够平衡方程两边的数值。

这种平衡效应在代数中非常常见。

例如,在求解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将数字10放入方程中来平衡方程两边的数值,进而得到方程的解。

这种平衡效应使得数字10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

总结起来,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放大效应、分解效应和平衡效应。

它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提供了便利。

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是数学世界中的一颗明星,它的特殊性质让我们对数字的力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数字10的数字能量磁场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特殊性质,还可以在数学运算中灵活运用它的特性。

王雪梅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说课1

王雪梅科学《无处不在的能量》说课1

4.我们知道,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 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5.说一说人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6.说一说下面图中事物存在的或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科学课小组评价量化表
学习 行为 个人 小组
注:小组一栏可用来记录本堂课本小组成员的杰出表现
七、资源开发 教材分析 1
《 无 处 不 在 的 能 量 》
五、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1
10 无处不在的能量
化学能 机械能 其他能
电磁能 电能 能量 设计意图:针对“能量”及“能量之间可以 相 互转化”的知识点进行设计。能量的形 声能 光能 式分类呈放射状,用双箭头表示各种能量之 热能 间可以相互转化。
六、教学评价 教材分析 1
《 无 处 不 在 的 能 量 》
统的认识。
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开放的、宽松的、自由的空间。学生在对话交流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 电能 灯泡 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的过程中,对能量间的转化逐步形成科学的、系 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热能

学 习 能 力
三、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 1
诗意课堂
课堂是主阵地
诗 意 教 学
诗意教育
让教育诗意化
诗意生活
生活即教育,让学生 具有诗意情怀 教育要为学 生的一生负责
诗意人生
师 生 过 一 种 幸 福 的 教 育 生 活
科学探究活动课的基本模式
诗意情景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评价交流
诗意延伸
《 无 处 不 在 的 能 量 》
应用创新 诗意延伸(7分钟)
2、这节课我们研究了能量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可以 用来发电,还能使物体发热,特殊的光能看 到人体骨骼或者骨骼内部……
• 热能可以使水烧开, 可以发电,使湿的 物体变干,可以烧 熟饭菜,可以取 暖……
• 电能可以使灯泡发亮, 还能使机器转动,使 电视机出图像,使电 瓶车跑起来,使电冰 箱冷藏冷冻食物,使 电脑正常工作……
10 无处不在的能量 QQ:932196376 燕窝镇中学
小组讨论:哪里有能量?
思考:是什么使它们动起来?

汽油
流水

小结:
• 风、流水、电、汽油都能使物 体动起来。它们都有能量(简 称“能”)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问题1:光、热和声音是能量吗?
• (1)“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 (能量的判断标准)
• 结论2:
声音能使物体动起来,所 以声音也是一种能量。
•结论3:光也是一种能量。
问题2:食物中储存着能量吗? • 分小组讨论
说出各种理由及事例
结论:人和动物都是从食物中 摄取能量的,吃了食物才能维 持体温和从事各种活动,所以 食物中存储着能量。
小结:
•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光、 热、声音、电流、水流、 风等都具有能量,能量还 储存在像汽油这样的燃料 以及食物之中。
几个能量转化的实验
1、弯铁丝实验: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实验:热 能转化成机械能。 3、用塑料梳子梳头后,梳子能吸起 纸屑。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3.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例子:
(1)汽车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2)灯泡将电能转化成光能 (3)风扇将电能转化成动能 (4)热水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 (5)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 (6)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
1. _ _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_____、 _____、 _____ 3.汽车发动机是将______转化成______和______ 。 4.电灯是将_ _转化成_ _和_ _;电磁铁是将_ _转化 成_ _。 5.电话是将_ _转化为_ _和_ _;电动机是将_ _转化 为_ _和_ _;电池是将_ _转化为_ _。 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 A. 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 B. 搓一搓手:人体内的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和热能 C.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 D. 燃烧一粒花生米,并给水加热:花生米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水 的热能 2.下面( )是电能转化为电磁能。 A.点亮台灯 B. 电池 C. 电话 D.电热器 1.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 2.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3.列举出在我们生活中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 四、你能设计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吗?
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 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电动机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发电机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 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的 光电池是光能转化为电能的




4.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电磁波) 转化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来,电能由风能、 水能、热能、太阳能转化来,风能、水能、热 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2.假设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 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 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 也不会发光。
3.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风扇: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1.答:机械能.电磁能.声能.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2.答: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 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 (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 自于太阳能。 3.答: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 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 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 四。1、弯铁丝实验: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2、瘪了的乒乓球恢复原状实验: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3、用塑料梳子梳头后,梳子能吸起纸屑:机械能转化成 电能。
• 食物中的化学能可以 使我们身体运动,还 能使同学们身体发育 长高,使我们有力量, 有精力思考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 声能可以使纸片震 动,制作雷达探寻 障碍物如水中的物 体……
人造卫星
机械能 电能 电磁能
能量
光能 其他能 声能
热能
1.能量的表现形式: ______、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等。
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 ,地球上的能量 大部分来自 。 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 式 、 。 3.列举能量的存在形式。 4.我们知道,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请你 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 了什么能? 5.说一说人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6.说一说下面图中事物存在的或工作时的能 量转化。(见下页)
• (2)热、光和声音是能量吗? • (3)怎样用实验证明?
实验1:
给 水 加 热 ?
得出结论 塞上塞子的烧瓶放入热水里,瓶塞会弹出。
实验2:
话 筒
得出结论
光是能量吗?
• 举例生活中应用激光的事例。
人类利用激光打孔、 切割材料。利用 激光进行工作。
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
• 结论1:热能使物体动起来,所 以热是一种能量。
找找我们身边的能量
• 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能量, 能量有很多种形式,能量存 储在各种各样的物质中。
总结: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 种形式,声、光、电、热都是能量的 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 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者 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 我们看不见能量,但是能感觉 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 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 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 量在起作用。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须刀: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 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能量转化的小实验
手弯折铁条: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用梳子梳头: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