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集锦:硬皮病的小秘方
名中医治硬皮病三个秘方

名中医治硬皮病三个秘方
治硬皮病秘方(3首)
16.1治硬皮病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丹皮、阿胶(烊化)
各10克,百合、太子参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痰湿壅肺者,加橘络、
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
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疗效】屡用效佳。
16.2通脉方
【来源】陈慕莲,《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桂枝、附片各10克,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鸡血藤
30克,桃仁、红花、全蝎各15克,蜈蚣3条,金银花、土贝母各15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30日为1疗程。
【功用】益气温阳,活血通脉。
【主治】硬皮病。
【疗效】坚持服用,效果甚佳。
16.3通脉汤
【来源】龚琼模,《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丹参、鸡血藤各15克,赤芍10克,当归12克,乳香、没药各6克,桃仁、红
花、川芎、地龙各10克,金银花3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每次服100~200毫升,20~30天为1疗
程,可连续服用几个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清热。
【主治】皮痹阻(硬皮病)。
【疗效】坚持服用,效果甚佳。
【优秀文档】硬皮病的治疗偏方

硬皮病的治疗偏方
硬皮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我们如何防止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呢?这类病该如治疗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硬皮病的治疗方法相关知识。
方名
一味丹参方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镇静安神。
主治系统性硬皮病。
处方组成
丹参,制成注射液,每安瓿2毫升,相当于原生药4克。
每次用8-16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
10-20天为l疗程,连续或间歇应用。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16例硬皮病患者平均治疗43.3天,显著好转者6例,占37.5%;好转5例,占31.3%。
总有效率为68.8%。
处方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万章。
方名
桃益参红汤
功能主治。
中医辨证治疗硬皮病

(4)寒侵肌肤
治法:解肌散寒,宣肺通络。
处方:荆芥、防风、前胡、羌活、独活、枳壳、川芎、当归各9克,甘草、桔梗、生姜、薄荷、蝉衣各6克,乌梢蛇、茯苓各12克,黄芪、地龙各15克,全蝎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虚者加党参、熟地、白芍;有热象加银花、连翘、蒲公英;瘙痒加白藓皮、白蒺藜。
中医辨证治疗硬皮病
1、祛风通痹法:适用于硬皮病兼关节痛伴晨僵。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气血不行而为痹。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通经气为主。用祛风散寒、温阳通痹之法治疗常获较好效果。
【方剂】蠲痹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放风、羌活、马前子等。
2、凉血解毒法:适用于局限性硬皮病发展期,症见皮损部位色泽潮红或暗红,按之焮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中医辨证为寒湿郁久化热生毒,或经络气血不通久瘀化热生毒,或热毒入血,燔灼局部脉络。治疗以凉血解毒,中病即止,以防耗损阳气阴精。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223例,基本治愈8例,显效96例,有效107例,无效7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94。6%。
常用成方: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2)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开腠散寒.
处方:肉桂9克,仙灵脾9克,桂枝6~9克,山药、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赤芍各12克,黄芪、党参各15克,路路通9克,陈皮6克,制川草乌各6克、炙甘草6克。
【方剂】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用水牛角、生地、黄连、栀子、土茯苓等.
3、宽肠下气法:适用于硬皮病并发大肠、小肠病变,出现间歇性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等症状。机理为肠壁纤维化和平滑肌成片或弥漫性萎缩所致.中医认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肠道以通为用,胃气不降,肠道泌别清浊、传化糟粕机能失常,所以治疗以宽肠下气为主,兼护胃气,以达邪祛正安,
硬皮病当代外治妙方

硬皮病当代外治妙方
处方1 白附子、黄丹、羌活、独活、蛇床子、轻粉、花粉、山栀、枯矾、川乌、草乌、木通、甘松各6g,白鲜皮7.5g,狼毒、红花、地骨皮、透骨草、生半夏、木贼、艾叶各9g,花椒15g,皂角60g,料姜石120g。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
病在四肢末梢者,将煎好的药汁置盆内温浸;发于头面、腰背、腹部及四肢近心端者,将药末用开水拌湿,装入布袋内置患处,上加热水袋。
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钟,每剂用3~7日,30日为1个疗程。
[疗效]热敷药外用治疗局限性硬皮病81例,痊愈61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为100%。
处方2 威灵仙60g,蜀羊泉40g,石菖蒲30g,艾叶、独活、羌活、千年健各20g,红花15g,食醋500g。
[制用法]将上药加水2.5~3L,煮沸,将药液倒入盆内熏洗局部,待药液不烫手时擦洗患部,每日1~2次,每剂药可用6~8次。
[疗效]据报道,有人用上药外用治疗局限性硬皮病32例,治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100%[雷载权.中华临床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
(李世文,康满珍,王仲娥)。
治疗硬皮病的中医药方

治疗硬皮病的中医药方
治疗硬皮病的中医药方
作者:挚爱
1 寒凝血瘀证
证候特点:肢端皮肤发硬,肤色黯褐,指、趾端青紫,口唇色沉,遇寒尤重。
伴有关节疼痛,肤表少汗,毛发脱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涩。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方用阳和汤和桃红四物汤加减。
炙麻黄、熟地黄、白芥子、炮姜、当归、桂枝、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生地、丹参、羌活、僵蚕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风湿免疫科唐先平
加减:关节疼痛者加羌活、独活、威灵仙等。
雷诺现象明显者加鸡血藤、莪术、片姜黄等。
中成药:可选用风湿祛痛胶囊、寒湿痹冲剂等。
2 湿热瘀阻证
证候特点:局部皮肤变厚或紧张。
手指皮肤浮肿,皮纹消失。
甚至指端皮肤溃疡、坏死。
伴发热,关节肿痛。
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
方药:宣痹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当归、玄参、金银花、蒲公英、萆薢、木瓜、牛膝、薏苡仁、苍术、滑石等。
加减:热重者加羚羊角粉、白花蛇舌草、黄柏、连翘等;肿甚者加土茯苓、防己、车前子、泽泻等;皮肤溃疡疼痛者加乳香、没药等。
中成药:可选用湿热痹冲剂等。
治疗硬皮病的药方6

治疗硬皮病的药方6硬皮病麻黄解肌汤药物组成麻黄20g 桂枝20g 葛根20g 黄芪20g 花粉20g党参15g 阿胶15g 牛膝15g 川芎15g 龙胆草15g 甘草log制剂用法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
服药后加食热粥或热汤一碗以助发汗。
最后予黄芪鸡汤(黄芪100g,鸡 1只重约lkg,可加少许佐料,但要清淡)。
1个月为1疗程,等药4一5天后可进行第2疗程。
平均治疗时间为5个疗程。
适应病证硬皮病,肺气失宣、气血津液失布者。
病案举隅刘某,女,49岁。
双手及面部皮肤紫硬2年。
诊见皮损以双手及颜面为重。
触之僵硬,弹性消失,肤温降低。
双手屈伸受限,鼻唇沟消失,表面光滑如蜡涂。
口唇变薄,有放射状条纹,呈荷色样改变。
胸胁部皮肤变硬,失去弹性,呼吸困难。
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
肝区压痛(),肝大,肋缘下2cm。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实验室检查见:ESR45mm/h,Hb85g儿,RBC2.9X1012几,WBC8X109/乙肝功能碘试验(),硫酸锌浊度32U。
尿17-羟类固醇31.4/xmol/L,17-酮类固醇11.1mmol/24ho免疫球蛋白IgA3200mg/L,IgM1650mg/L。
诊断为硬皮病。
予麻黄解肌汤20余剂后,硬变区变软。
根据病情调整,麻黄加至50g ,葛根30g,黄芪50g。
服用2个多月后,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趋于正常,临床痊愈。
随访2年未复发.本方针对硬皮病肺气失宣、腠理闭塞、气血津液失布、肌肤失养失润的病机,采取发汗解肌、益气养血、通络润肤之法。
方中重用麻黄、桂枝、葛根发汗解肌,宣通肺气。
《药性论)指出“麻黄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麻黄性轻扬而善开肺气,此处借其轻扬以开痹着。
而桂枝辛温发散,善行四末以温通经脉,甘温助阳以发汗解肌逐邪通痹。
葛根既可解肌生津润肤,又可行经帅药至头面以达病所。
三药合用发汗解肌,宣痹通络为气血津液复行创造条件。
黄芪、党参益气补阳。
当归、阿胶、川芎行血、养血、通络、润肤。
老中医经验方治疗硬皮病

老中医经验方治疗硬皮病(一)风寒湿客于肌表证临床表现: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皮肤发硬光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疏风散寒,佐以除湿。
方药:麻杏薏甘汤加减。
麻黄10g、杏仁10g、生薏苡仁12g、甘草10g、威灵仙3g。
加减:指趾厥冷者,加附子3g、细辛3g。
(二)寒湿内郁,风寒闭塞证临床表现:胃脘满胀,四肢厥冷,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化湿,散寒通阳。
方药: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
麻黄10~15g、桂枝6~15g、附子10~15g、细辛4g、生姜10g、甘草10g、大枣7个。
(三)心肾阳虚,寒水不化证临床表现: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腹冷痛,四肢厥冷疼痛,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微。
治法:温阳化水行痹。
方药:真武汤加减(任应秋法)。
附子10g、茯苓18g、党参10g、苍术10g、干姜6g、白芍18g。
(四)血虚络瘀证临床表现: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指趾厥冷紫暗,舌苔白质暗,脉沉细涩。
治法:养血活血,温经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何首乌15g、菟丝子15g、鸡血藤15g、桂枝15g、细辛3g、威灵仙6g。
(五)肾气亏损证临床表现: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指趾厥冷,腰背酸痛,舌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补肾气。
方药:右归丸加减。
附子10g、肉桂10g、山茱萸10g、杜仲10g、怀牛膝10g、何首乌18g、肉苁蓉18g、菟丝子12g、山药12g、枸杞子12g、威灵仙3g、当归10g、苏木10g。
(六)气血俱虚,阴阳不足证临床表现:局限性或系统性硬皮病,疲乏无力,指趾厥冷,全身酸困,纳呆食减,胃脘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健脾温中,益气养血。
方药:十四味大建中汤加减。
黄芪15g、肉桂10g、川芎10g、当归10g、生地10g、白芍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10g、附子10g、麦冬10g、半夏10g、肉苁蓉15g、生姜3片、大枣5枚。
皮肤硬化的偏方

皮肤硬化的偏方关于《皮肤硬化的偏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出現皮肤硬底化的原因是有很多种多样的,较为显著的病症便是用手去摸伤处的皮肤是看起来较为的硬。
一般来说是由于化学纤维或是皮肤下的人体脂肪组织出現发炎等的一些状况,才会造成皮肤硬底化的。
运用一些小偏方也是能够协助医治这一病症的,前提条件大伙儿一定要有客观的心态,那样才算是对自身的人体有确保。
1、阴虚火旺损:治疗方式:滋阴补肾,填精补肾填精。
中药方剂:二仙汤与右归饮交互。
仙灵脾、仙茅、巴戟天、制附子温肾固精强肾;生地、山萸肉、杜仲补气补血,善补阳者阴中求阳;川芎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促进消化;鹿角胶填精补肾填精,全方共奏滋阴补肾,填精补肾填精之功。
2、肾气虚:治疗方式:滋补养生肾脏,填髓固精强肾。
中药方剂:左归饮主导方。
山萸肉、菟丝子、牛膝、龟板胶滋补肾脏;鹿角胶填精补肾填精;知母、黄柏滋阴清热。
全方共奏滋补养生肾脏、填髓固精强肾之作用。
3、痰湿中阻:治疗方式: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中药方剂:温胆汤与三秒散交互。
二陈汤化湿止咳化痰,健脾和胃;枳壳、竹茹清热解毒、理气、祛痰;赤芍、黄柏清热解毒化湿。
全方共奏清热化痰,健脾和胃。
4、气滞血瘀:治疗方式:养血通脉、活血化淤。
中药方剂: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芩补气血;川芎白芍、羌活、桃仁活血化淤;地龙通脉;牛膝、制首乌补虚。
诸药共奏养血通脉、活血化淤、滋补养生肾脏之功。
5、脾胃虚寒:治疗方式:健脾益气。
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加味。
山参、黄芩为君药,大补气补血,健脾开胃,白术茯苓、薏苡仁、淮山药、甘草健脾胃渗湿,佐以紫丹参,活血化淤,补而不滞。
诸药共奏健脾补血脾之功,促中原之消化吸收。
上边便是和大伙儿详细介绍了有关皮肤硬底化的小偏方材料,期待对有需要的人会有一定的协助的。
针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病症,假如病人要应用小偏方开展医治得话,就需要有客观的心态,由于小偏方对身心健康也是存有一定的危险因素的,因此就应当先咨询靠谱医师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方一
【组成】透骨草12克,石菖蒲、川乌、草乌各9克,祁艾花、伸筋草、生甘草各15克。
【制用法】水煎后待温淋洗或沐浴患处,每日1一2次。
【主治】硬皮病。
【来源】《皮肤病中医诊疗简编》
秘方二
【组成】制草乌、川椒、艾叶、桂枝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溻洗患处。
【主治】局限性硬皮病。
【来源】《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
秘方三
【组成】伸筋草、艾叶、桑枝各30克,透骨草、刘寄奴、官桂、穿山甲各15克,草红花、苏木各9克。
【制用法】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
用桑叶架锅上蒸,蒸后热溻患处或水煎后熏洗患处。
【主治】局限性硬皮病。
可以引起硬皮病病变的化学物质
(1)氯乙烯
(2)硅酸盐粉末——见于金矿矿工
(3)接触性L-色氨酸——发生在流行性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肌痛综合症中
(4)有机溶剂——芳香烃类、脂肪族炭氢化合物
(5)药物——博来霉素、食欲抑制剂
(6)硅——乳房充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