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手柄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手柄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 (3)1.零件的主要技术条件分析 (4)零件的分析 (5)零件的生产类型 (5)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 (5)选择毛坯 (5)确定毛坯尺寸等级 (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6)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7)定位基准的选择 (7)零件外表加工方法的选择 (8)制定工艺路线 (8)4.工序设计 (9)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9)确定工序尺寸 (11)5.确定切削用量 (11)工序2切削用量确实定 (11)工序3切削用量确实定 (12)工序4切削用量确实定 (13)工序5切削用量确实定 (13)工序6切削用量确实定 (14)工序7切削用量确实定 (15)工序8切削用量确实定 (15)工序9切削用量确实定 (16)工序10、11、12切削用量确实定 (16)总结 (17)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实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其生产类型确实定图一:手柄〔C1318)零件图图二:手柄三维图该零件为C1318手柄,右侧为Φ16的螺纹联接,左侧为Φ16通孔外径为Φ32,上平面下降11处为一与水平轴线成30度夹角的Φ4锥销孔,垂直方向为一M5的工艺螺孔。

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班级:学生:指导老师:时间: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铣Φ45端面,选用机床:X51立式铣床⑴铣Φ45端面:选择铣刀半径为25mm ,齿数Z=6(见《工艺手册》表3.1-27) 0.15/f mm Z =Z050d mm =,180min T =(《切削》表3.7和《切削》表3.8) 20/min c V m =查(《切削》表3.9) 010********127.4(/min)50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160/min n r =机 实际切削速度:1605025.12(/min)10001000nc nd V m ππ⨯⨯===机机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0.156160144(/min)f V f Zn mm ==⨯⨯=Z 机 铣床工作台进给量:150/min f V mm =横向基本工时:45200.43(min)150t +== ⑵半精铣Φ45端面: 加工余量为Z=1mm切削速度为20/min c V m = 127.4/min n r =查选用主轴为160/min n r =机工作台进给量:0.156160144(/min)f z V f Zn mm ==⨯⨯=机 基本工时:45200.65(min)100t +==工序Ⅱ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铣削大端面: ⑴粗铣大端面:进行两次铣削,第一次Z=2mm ,第二次Z=1mm20/min c V m =查01000127.4(/min)c V n r d π==查查选用主轴为160/min n r =机 实际切削速度:025.12(/min)1000c nd V m π==机查工作台进给量:0.156160144(/min)f Z V f Zn mm ==⨯⨯=机基本工时:501513200.65(min)150t +++==⑵半精铣大端面:切削速度:20/min c V m = 127.4/min n r =查选用主轴为160/min n r =机 工作台进给量:100/min f m = 基本工时:651513200.98(min)100t +++==工序Ⅲ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扩→粗铰→精铰Φ25H8mm 通孔,选用机床:Z535立式钻床 ⑴钻孔Φ23mm :选择Φ23mm 高速钢锥柄标准麻花钻(见《工艺手册》表3.1-6) 0.43/f mm r =机(《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 15/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硬度200-217 1000100015208(/min)23c V n r 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195/min n r =机(《工艺》表4.2-5) 实际切削速度:2319514.08(/min)c V m ππ⨯⨯===机机Dn 10001000基本工时:1243830.64(min)1950.43l l l t n f ++++===⨯机机(《工艺》表6.2-5) ⑵扩孔Φ0.084024.80+mm :选择Φ24.8mm 高速钢锥柄扩孔钻(《工艺》表3.1-8)由《切削》表 2.10得扩孔钻扩Φ24.8mm 孔时的进给量0.70.8/f mm r = ,并由《工艺》表4.2-16取0.72/f mm r =机扩孔钻扩孔时的切削速度11()23c c V V = 钻由《切削》表2.15得14/min c V m =钻,故:1111()()147 4.7(/min)2323c c V V m ==⨯= 钻10001000(7 4.7)8960(/min)24.8c V n r D ππ⨯===⨯按机床选取68/min n r =机24.8685.29(/min)1000c Dn V m ππ⨯⨯===机机1000基本工时:1243831.1(min)680.72l l l t n f ++++===⨯机机⑶铰Φ0.0230.01025mm +-孔:选择Φ25mm 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工艺》表3.1-17)由《切削》表 2.24得 1.0 1.5/f mm r = ,0.150.25p a mm = ,48/min c V m =由《工艺》表4.2-16得 1.22/f mm r =机 10001000(48)51102(/min)25c c V n r D ππ⨯===⨯ 按机床选取68/min n r =机 25685.34(/min)1000V m π⨯⨯==机基本工时:1243830.65(min)68 1.22l l l t n f ++++===⨯机机工序Ⅳ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粗铰→精铰Φ10H7孔,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 ⑴钻Φ10孔:选择Φ9.8mm 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1-6) 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0.17/f mm r =机 23/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 010********747.4(/min)9.8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960/min n r =机 09.896029.54(/min)10001000c d n V r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430.31(min)9600.17l l l t n f ++++===⨯机机⑵粗铰Φ9.96mm 孔:选择Φ9.96mm 的高速钢铰刀(《工艺》表2.11)由《切削》表2.24和《工艺》表4.2-15查得 1.3/f mm r =机 6/min c V mm =查010*******191.85(/min)9.96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195/min n r =机 09.961956.1(/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230.19(min)195 1.3l l l t n f ++++===⨯机机⑶精铰Φ20mm 孔:选择Φ20mm 的铰刀 0.8/f mm r =机 6/min c V mm =查 010*******191.1(/min)10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195/min n r =机 0101956.123(/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43230.31(min)1950.8l l l t n f ++++===⨯机机工序Ⅴ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铣0.23014+的槽,选用机床:X63卧式铣床选用高速钢圆柱形铣刀,齿数Z=6 ⑴第一次走刀: 0.25/Z f mm Z = 15/min c V m =查010********367.5(/min)13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375/min n r =机 03751315.31(/min)10001000c d n V mm ππ⨯⨯===机机工作台进给量:0.25637556.25(/min)f Z V f Zn mm ==⨯⨯=机 基本工时:43100.94(min)56.25f L t V +=== ⑵第二次走刀: 15/min c V m =查 01000100015367.55(/min)13c V n r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375/min n r =机工作台进给量:0.25637556.25(/min)f Z V f Zn mm ==⨯⨯=机 基本工时:43100.94(min)56.25f L t V +===工序Ⅵ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 ⑴钻Φ13mm 孔:选择Φ13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5-6) 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0.36/f mm r =机 14/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 1000100014343(/min)13c V n r 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272/min n r =机 1327211.10(/min)10001000c Dn V 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28430.36(min)2720.36l l l t n f ++++===⨯机机⑵粗铰Φ13.95mm 孔:选择Φ13.95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工艺》表3.1-17) 0.5 1.0/f mm r = ,0.10.15p a mm = ,48/min c V m = 10001000(48)91182(/min)13.95c c V n r D ππ⨯===⨯ 按机床选取140/min n r =机(《工艺》表42-15) 13.9514091182(/min)10001000c Dn V r ππ⨯⨯=== 机机0.81/f mm r =机(《工艺》表4.2-16) 基本工时:1228430.31(min)1400.81l l l t n f ++++===⨯机机⑶精铣Φ14mm 孔:选择Φ14高速钢锥柄机用铰刀(《工艺》表3.1-17) 由《切削》表2.24查得0.5 1.0/f mm r = ,0.10.15p a mm = ,48/min c V m = 10001000(48)91182(/min)14c c V n r D ππ⨯===⨯ 0.62/f mm r =机(《工艺》表42-16) 按机床选取140/min n r =机 141406.15(/min)1000c Dn V m ππ⨯⨯==机机1000基本工时:1228430.40(min)1400.62l l l t n f ++++===⨯机机工序Ⅶ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钻8.5mm 底孔,攻螺纹M10mm ,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 ⑴钻Φ8.5底孔:选用Φ8.5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工艺》表3.1-6) 由《切削》表2.7和《工艺》表4.2-16查得0.28/f mm r =机 16/min c V m =查(《切削》表2.15)1000100016600(/min)8.5c V n r D ππ⨯===⨯查查 按机床选取545/min n r =机 8.55451455(/min)10001000c Dn V m ππ⨯⨯===机机基本工时:1210330.10(min)5450.28l l l t n f ++++===⨯机机⑵攻螺纹M10mm :选择M10mm 高速钢机用丝锥f 等于工件螺纹的螺距p ,即 1.25/f mm r = 7.5/min c V m =机100010007.5298(/min)8c V n r D ππ⨯===⨯查 按机床选取272/min n r =机 6.8/min c V m =机 基本工时:1210330.05(min)272 1.25l l l t n f ++++===⨯机工序Ⅷ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加工Φ5的圆锥孔,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⑴钻Φ5的圆锥孔: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 0.10/f mm r =机 20/min c V m =查 1326/min n r =查按机床选取1360/min n r =机 20.5/min c V m =机 基本工时:8320.096(min)13600.1t ++==⨯⑵铰Φ5的孔: 选择Φ5的铰刀 0.6/f mm r =机 0100010006382.17(/min)5c V n rd ππ⨯===⨯机查 按机床选取392/min n r =机 053926.15(/min)10001000c d n V m ππ⨯⨯===机机基本工时:8320.055(min)3920.6t ++==⨯工序Ⅹ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的确定:加工Φ5.5的圆锥孔,选用机床:Z525立式钻床⑴钻Φ5.5mm 孔:选择Φ4.8的高速钢锥柄麻花钻0.10/f mm r =机1120/min c V m =查010001000201326(/min)0.8c V n r d ππ⨯===⨯查查按机床选取1360/min n r =机00.8136020.5(/min)10001000c d n V m ππ⨯⨯===机机基本工时: 5.2320.075(min)13600.1t ++==⨯⑵铰Φ5.5mm 孔:121314151617181920.。

CA6140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CA6140车床手柄座夹具设计说明书

第2章、手柄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 件材料为HT200,根据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该零件体积较小,形状较复杂,外表面采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粗糙度要求,由于零件生产类型为成批,大批生产,而砂型铸造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故本零件毛坯采用砂型铸造。

由于零件上孔都较小,且都有严格的表面精度要求,故都不铸出,留待后续机械加工反而经济实用。

2.2.基准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取825H φ孔的下端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 形块分别支承825H φ和13R 作主要定位面,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1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然后进行铣削。

(2)精基准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这在后面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3.工艺路线的拟定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工序三:粗铣上、下表面,精铣下表面;工序四:钻825H φ孔;工序五:插键槽6H9;工序六:铣槽14⨯43 mm ;工序七:钻、拉孔710H φ;工序八:钻孔5.5φ;工序九:钻、扩714H φ螺纹孔;工序十:钻、钳5φ锥销通孔、M10-7H ;工序十一:终检。

(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一:备料 工序二:铸造毛坯工序三:钻825H φ;工序四:粗铣上、下表面;工序五:精铣下表面;工序六:插键槽6H9 mm ;工序七:铣槽14 mm ⨯43 mm ;工序八:钻孔5.5φ;工序九:钻、拉孔710H φ;工序十:钻、扩714H φ;工序十一:钻、钳5φ锥销通孔、M10-7H ;工序十二:终检。

2055CA6140车床手柄φ14H7孔钻床夹具设计.

2055CA6140车床手柄φ14H7孔钻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手柄Φ14H7孔钻床夹具设计(一)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第一章 手柄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 手柄座的用途其余图1 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图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手柄座。

它位于车床操作机构中,可同时操纵离合器和制动器,即同时控制主轴的开、停、换向和制动。

操作过程如下: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上扳动时,车床内部的拉杆往外移,则齿扇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齿条轴往右移动,通过拨叉使滑套向右移,压下羊角形摆块的右角,从而使推拉杆向左移动,于是左离合器接合,主轴正转;同理,当手把控制手柄座向下扳动时,推拉杆右移,右离合器接合,主轴反转。

当手把在中间位置时,推拉杆处于中间位置,左、右离合器均不接合,主轴的传动断开,此时齿条轴上的凸起部分正压在制动器杠杆的下端,制动带被拉紧,使主铀制动。

1.2 手柄座的技术要求表1-1手柄座零件技术要求表1.3 审查手柄座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手柄座左右两端面和mm 14φ孔端面均有要求切削加工,mm 5.5φ孔端面、mm 10φ孔端面、mm 14φ孔端面和mm 25φ孔凸台端面均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而螺纹孔M10和圆锥孔mm 5φ的端面均为圆柱面保证孔的加工精度较困难;另外在轴向方向上的mm 25φ孔凸台端面作为定位基准加工要求较其他端面高。

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也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现将主要加工面分述如下:1.3.1 孔的加工φ孔凸台端面)是零件该零件共有5个孔要加工:φ45mm外圆凸台端面(mm25的主要加工面,其他的面、孔与其有位置尺寸度要求,因而是后续工序的主要精基准φ孔有平行度要求,也需要精加工;φ14mm是面,需精加工出来;φ10mm孔与mm25不通孔,特别注意该孔的加工深度;φ5mm圆锥孔虽是小孔,但由于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仍需精铰。

移动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移动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移动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rod cap ‘stechnical frock目录引言 (3)第一章零件的分析 (3)1.1 零件的作用 (3)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第二章确定毛坯,画毛坯图 (4)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 (5)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3.2 加工工艺路线 (6)3.3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7)3.4 加工工序设计 (7)第四章夹具设计 (11)4.1 第30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11)4.1.1 确定设计方案 (11)4.1.2 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的直径 (12)4.1.3 定位精度分析 (12)4.2 第50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13)4.2.1 确定设计方案 (13)4.2.2 定位精度分析 (13)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移动手柄的工艺工装设计专业班级:机电W06 学生姓名:郑亚伟指导教师:马贵飞职称:讲师摘要现代机械加工行业发生着深刻的结构性变化,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工艺工装的设计与改良直接影响着连杆盖的质量与性能。

连杆盖行业作为一个传统而富有活力的行业,近十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连杆盖行业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由此对其连杆盖质量、性能产生了新的变化。

本文首先介绍了连杆盖的作用和工艺分析,其次确定毛坯尺寸,然后进行了工艺规程设计,最后对第30道工序和第50道工序进行了夹具设计关键词:工艺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The design of the connecting rod cap ‘s technical frockAbstract A profound structural movement is taking place in the modern machine process industry, so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cal frock have becom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corporation to live and develop.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cal frock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cap. The connecting rod cap industry which is traditional and vivid has much developed in recent ten years. In new economy times , The cap industry presents a new developing trend. So there is a new requirement to its quality and performanc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ffect and technical analyse of the Connecting rod cap at first , then makes sure the rough’s size, planning the technical rules , at last designs the modular for the 30th and 50th working procedure .Key words technical analyse the technical rules plan modular design引言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经验知识,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手柄)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手柄套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目录1.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课程设计的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结构及工艺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毛坯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定位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粗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精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拟定工艺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工艺路线的拟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工艺方案的分析与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拟定,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切削用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1工序7: 车左端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2工序8: 加工Ф12H7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3 工序9: 锪钻中心孔Ф16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时间定额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1工序8: 加工Ф12H7孔时间定额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手柄套设计说明书

手柄套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作用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面的选择 (4)1.粗基准的选择 (4)2.精基准的选择 (4)(三)制定工艺路线 (4)1.工艺路线方案一 (5)2.工艺路线方案二 (5)3.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6)(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1.机械加工余量 (8)2.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9)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9)(一)设计主旨 (9)(二)夹具设计 (9)1.定位基准的选择 (9)2.钻销力以及夹紧力的计算 (10)3.定位误差分析 (11)4.夹具设计及操作说明 (14)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6)参考文献 (17)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环节。

它是我们全面运用课程及其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加工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设计巩固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并深化我对它的理解,为以后更好地走向工作打下基础。

因知识和能力有限,设计过程难免会有许多不足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一、零件的分析图1.1 手柄套零件图(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是机床用“手柄套”,如图1.1所示,它起着连接手柄和转轴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递转矩,使转轴旋转,从而起到调控作用。

其中Ø12孔用来安装转轴,并通过两个Ø6H8mm孔进行轴向固定。

Ø8孔则用于安装手柄,借此来传递转矩。

Ø5H7mm孔只用于加工时的定位作用,通过它来保证3个径向孔的位置精度。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手柄套主要有两组加工表面,她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精度。

现分述如下:1. 以Ø12H7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它包括,Ø16mm孔,Ø12H7mm孔,左右两端面,Ø45mm外圆面以及定位用的Ø5H7mm孔,它们在加工时互为基准,彼此相互联系来保证形状位置精度。

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和典型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 推荐

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和典型夹具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 推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和典型夹具设计系别: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5月手柄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和典型夹具设计摘要手柄座零件是车床操纵部分的组成零件之一,该手柄座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连杆,车床外部手柄的运动是通过车床手柄座传递到车床内部实现人为对机床的操纵。

在设计中,主要目的是根据零件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然后制定出一套可行的夹具。

本文涉及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手柄座零件的分析及工艺规程的制定;第二部分是对于零件中的两次钻孔加工采用不同的定位、夹紧方式进行典型夹具的设计。

通过设计一方面使我们更进一步熟悉了产品加工设计的全过程,在制定加工方案的时候,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通过对手柄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钻孔用夹具设计,试图找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加工方法,以供生产同类零件的企业参考。

关键字:手柄座;工艺;夹具目录1绪论 (1)1.1前言 (1)1.2题目背景及意义 (1)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4本课题研究内容 (2)1.5夹具分类 (2)2零件的分析 (4)2.1生产纲领 (4)2.2零件作用 (4)2.3零件工艺分析 (5)3工艺规程设计 (6)3.1毛坯制造 (6)3.2基面选择 (6)3.2.1粗基准选择 (6)3.2.2精基准选择 (6)3.3制定工艺路线 (6)3.3.1工艺路线方案一 (6)3.3.2工艺路线方案二 (7)3.3.3工艺方案分析 (7)3.4加工余量确定 (8)3.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4钻螺纹孔夹具设计 (19)4.1 任务提出 (19)4.2 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设计 (19)4.2.1 定位方案确定 (19)4.2.2定位元件设计 (19)4.2.3定位误差分析 (19)4.3导引元件(装置)设计 (19)4.4夹紧方案设计 (20)4.4.1 夹紧方案确定 (20)4.4.2 夹紧力大小分析 (20)4.4.3 夹紧机构及装置设计 (20)4.5夹具操作及维护简要说明 (20)5钻孔夹具设计 (22)5.1任务提出 (22)5.2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设计 (22)5.2.1定位方案确定 (22)5.2.2定位元件及装置设计 (22)5.2.3确定最佳定位方式 (23)5.2.4定位误差分析 (23)5.2.5定位元件型号尺寸和安装方式 (23)5.3夹紧方案确定 (24)5.4夹具的操作及维护 (25)6结论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言综合模块(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的零件是“手柄”,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

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

一、零件的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Qn=5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α和废品率β可以取为α=5%,β=0.5%。

由此可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年件/ 55130.5%)(1%)5(1 5000) +)(1+Qn(1=N=++⨯=βα查表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

二、零件毛坯的设计1、选择毛坯根据生产纲领可知,手柄属中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为全圆柱体,可选零件材料为45,毛坯制造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

为了提高生产率,铸造方法选用砂型铸造,且为机器造型。

2、确定毛坯尺寸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μm。

Ra<6.3μm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

分析零件,各加工表面均为Ra≥1.6μ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余量值即可。

图2:根据零件尺寸计算的毛坯尺寸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不规则多孔零件体,其右端面是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有平面、内孔、外圆柱面、螺纹等加工,材料为45。

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本指南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右端面右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表面粗糙度为Ra3.2mμ,加工方法为先粗车后精车。

(2)、左端面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6.3mμ,由于毛坯上已经铸造出孔留出加工余量,所以选择先扩孔再铰孔即可达到要求。

(3)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mμ,只需用φ6mm麻花钻直接在其位置钻孔即可。

(4)、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6,加工方法可采用粗车——精车——精磨。

(5)、这两个孔用于联接油管,用于输通油液,密封性需要比较高。

连结部分采用螺纹联接。

由于毛坯中这两孔是铸为实心,所以此部分的加工为先锪沉头孔,然后在其位置钻φ13孔,接着扩孔到φ14深13mm。

3、拟订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其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中已经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除此之外,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滤油器体加工包括各圆柱面、孔及端面的加工。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

工序ⅰ机器砂型铸造毛坯;工序ⅱ检验,清砂;工序ⅲ热处理;工序ⅳ粗车外圆;工序ⅴ粗车左端面;工序ⅵ粗车右端面;工序ⅶ扩φ6孔;工序ⅷ扩2-φ4孔;工序ⅸ扩φ10孔;工序ⅹ精车外圆。

工序ⅹⅰ锪平φ26;工序ⅹⅱ精车内孔φ10;工序ⅹⅲ精车内孔φ13;工序ⅹⅳ锐边倒角。

工序ⅹⅴ检验。

4、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四、是分散工序,工艺安排合理,能满足用通用机床加工并达到精度的要求,除了选择万能性通用机床加工外,还要设计一些专用夹具,提高加工要求和质量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

①工序ⅰ、ⅱ、ⅲ属于备坯阶段,不属于切削加工,由专门的车间负责。

②工序ⅸ粗车左端面,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

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根据工厂内的现有设备一般最常用CA6140型卧式车床加工。

③工序ⅴ先锪φ30内孔面,再扩φ38内孔,精度要求不高,选用立式钻床进行加工。

④工序ⅵ粗车φ48外圆柱面,在切退刀槽。

加工中需要换刀具,刀架最好是换位的,所以选择CA6140最经济。

⑤工序ⅶ铰φ38内孔,内孔倒角,选钻床进行加工。

⑥工序ⅷ精车φ48外圆,选用CA6140进行加工。

⑦工序ⅸ钻3-φ9通孔,由于是通孔,刀具进给深度可以不严格控制,在其位置钻通孔即可。

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只要在专用夹具上设计好对刀块,然后执行程序就可以加工出3个φ9通孔了。

⑧工序x磨左端面,表面粗糙度Ra1.6mm,没有要求与中心线的垂直度,所以选用普通的端面磨床即可加工达到要求。

⑨工序ⅹⅰ、ⅹⅱ加工进(出)油口孔,选用摇臂钻床进行加工。

⑩工序ⅹⅳ精磨φ48外圆,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6mm,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这里选用外圆磨床进行加工。

(2)、选择夹具工序ⅳ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

工序ⅴ、ⅵ、ⅶ、ⅷ、ⅸ、ⅹ、ⅹⅰ、ⅹⅱ、ⅹⅳ都选用专用夹具。

(3)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选用硬质合金车刀。

切刀槽宜选用高速钢。

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应选用可转位车刀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钻床上机加工的工序麻花钻,锪头钻,倒孔钻等。

(3)选择量具①加工部分的量具工序ⅳ卡尺;工序ⅴ卡尺;工序ⅵ卡尺;工序ⅶ卡尺;工序ⅷ卡尺;工序ⅸ卡尺;工序ⅹ卡尺;;工序ⅹⅰ卡尺,螺纹塞规;工序ⅹⅱ卡尺,螺纹塞规;工序ⅹⅳ千分尺。

②检验部分的量具检查内容测量工具砂眼、清砂是否干净、裂缝观察表面及磁力探伤;轴向尺寸卡尺;外圆径向尺寸外径千分尺;角度角度卡尺;孔内径内径千分尺;检查粗糙度专用仪器;检查配合表面精度专用仪器。

确定工序尺寸根据各原始资料及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采用计算与查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中间工序公差按经济精度选定,上下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手柄”零件材料为45,毛坯的重量约为1.1千克。

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采用机械砂型铸造毛坯。

(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φ38,φ30,φ11,3-φ9由于无特殊加工精度等,在满足其表面粗糙度的条件下直接钻孔或扩孔来完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外圆柱面φ46h6和φ46:φ46粗糙度为Ra6.3,精度等级为IT14,考虑其长度为14mm,因为砂型铸造等级为IT14左右,能满足加工需求,因此直接铸造成型。

φ48h6所需精度要求高,需进行粗车—精车—精磨。

精车此时直径余量为0.9mm,精磨此时直径余量为0.1mm,剩下的粗车时直径余量为φ52.4-φ48-0.9=3.4mm,能满足加工要求,考虑φ48h6长度为40,精度等级为14,由铸造直接完成。

φ48h6的外圆柱面的加工余量表如下。

表3:φ48h6外圆柱面的加工工序尺寸(单位:mm ) 工序名称 工序双边余量工序公差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尺寸及公差 精磨0.1 IT6(0-0.016) φ48 0016.048-φ 精车0.9 IT7(0-0.025) φ48.1 0025.01.48-φ 粗车3.4 IT11(0-0.160) φ49 0160.049-φ 毛坯 F(0-3.6) φ52.48.14.52±φ (2)确定轴向工序尺寸如图4所示,图中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均按毛坯公差等级确定为IT14.图4:工序轴向尺寸L2工序尺寸按L1的工序尺寸确定。

粗车余量为2.8mm ,工序尺寸为102.5mm ,粗糙度精度为Ra6.3;精磨端面余量为0.5mm ,工序尺寸为102mm,粗糙度为Ra1.6。

L3和L4由铸造直接完成,L3=40mm,L4=14mm。

L6由锪φ30孔工序一次加工,L6=70mm。

L5由第一次扩φ38孔完成,L5=65mm。

五、夹具的设计本夹具是工序XI的专用夹具,所设计的夹具装配图如附图3所示,夹具体零件图如附图4所示。

有关说明如下:1、工件的定位(1)、定位方案本工序加工要求保证的位置精度主要是φ11中心线与φ26沉头孔平面的交点F到A面的尺寸94IT14;即mm43594±。

根据基准重.0合原则,应选端面A为主要定位基准。

该工序钻斜孔时受力不大,但受力不平衡,所以要实现完全定位,在此可以用“一面两孔”定位原则,已知端面A为主要定位基准,然图6:工件的定位与夹紧后可以再选φ38孔和下面的φ9孔作为定位孔。

端面A可以限制3个自由度,φ38孔与定位销配合可以限制2个自由度,φ9孔与定位销配合可限制1个自由度,即实现完全定位。

(2)计算定位销尺寸(a ) (b)图7:定位销φ38孔选用圆柱销定位,φ9孔选用菱形销定位。

下面只计算定位销的配合尺寸,其余尺寸按标准查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确定两销中心距按IT14查表,得φ9孔的公差为0.36mm ,φ38孔的公差为0.62mm 。

取孔的中心偏差等于孔的公差的1/5,则φ9孔的中心偏差为mm 072.05136.0=⨯,φ38孔的中心偏差为mm 124.05162.0=⨯。

那么两孔中心距偏差为mm LD 098.02124.0072.0=+=δ。

两孔偏差较大,那么两销中心距的偏差为mm LD Ld 033.0098.03131=⨯==δδ。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确定圆柱定位销直径尺寸1d取 mm k d 018.0002.0138632++==φ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确定菱形销宽度b 和B 值如图7(b )所示的菱形销。

查表可得b=4mm , B=7m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计算菱形销的直径尺寸2dmm D b Ld LD 116.09)033.0098.0(42)(22min 2=+⨯⨯=+≈∆δδ m m D d 884.8116.09min 222φφ=-=∆-=取偏差为g6,查表得121.0131.0005.0015.029884.8----==φφd mm上述式中的:min 2∆——削边销与孔配合的最小间隙,单位为mm;b ——削边销的宽度,单位为;Ld LD δδ,——分别为工件上两孔中心距公差和夹具上两销中心距公差,单位为mm ;2D ——工件上削边销定位孔直径,单位为mm ;2d ——削边销直径尺寸,单位为mm 。

2、 夹紧装置入图8所示,这是专门设计的夹紧元件。

参见夹具装配图,把夹紧元件套入零件的外圆柱面,然后顺时针旋转将套筒的两翼卡入夹具体的契形口中,契形口是按一定角度设计的,可让两翼受力时产生摩擦力而自锁,达到夹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