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语法2

合集下载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认知语言学 构式语法

1.2.3. 普通习语(pieces)按常见方式排列第三种常规习语是由根据普通组合原则组合成的普通词项构成的,但这些原则都归属于成语解释。

大量满足这些条件的习语包括hang/tie one on(意为“喝得大醉”),pull someone‟s leg(取笑某人),和tickle the ivories(弹钢琴)。

此范畴内的常规习语包括诸如某人拿起一盘饮料说now watch me drop it之类玩命词组及传递反面信息的修辞疑问句,如:Who‟s gonnamake me? Am I invisible? When did I say you could do that?等。

2. 常规习语:以let alone为例我们对研究常规习语很感兴趣。

吸引我们的常规习语包括语法、语法外型和编码、解码型。

这些类型不但包括前文中提到的the X-er the Y-er句型,而且也包括像例14表达中显示的结构:(14)a. There goes Charlie again, ranting and raving about his cooking.b. Look who‟s here!c. what with the kids off to school and alld. Why not fix it yourself?e. He‟s not half the doctor you are.f. Much as I like Ronnie, I don‟t approve of anything he does.g. He may be a professor, but he‟s an idiot.h. Him be a doctor?i. What do you say we stop here?j. It‟s time you brushed your teeth.k. One more and I‟ll leave.l. No writing on the walls!m. That‟s not big enough of a box.n. It satisfied my every wish.在断定上面每个句子都例证了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或常规习语前,我们认为每个句子都可以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否定的回答。

构式语法——精选推荐

构式语法——精选推荐

构式语法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年张娟摘要:综观国内⼗年构式语法研究,构式语法在引进中国后迅速成为国内汉语研究的⼀个热点领域,同时也是⼀个⾮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仍处于实践与探索阶段!基于这种研究的阶段性特点,本⽂以#理论内涵’’’运⽤研究’’’应⽤研究$为线索,综述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同时对由此引发的构式语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法"研究热点和盲点以及理论建构等核⼼问题进⾏思考,以期促进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

构式语法⼀经引⼊国内便迅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也涌现出了⼤量的研究成果。

若从张伯江( 1999) 运⽤构式语法"对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进⾏由上⽽下的分析算起,构式语法研究在中国的历程只有⼗年多,还是⼀个⾮常年轻的研究领域!由这⼀阶段性的特点所决定,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研究范围"研究⽅法虽已有⼀定讨论,但还未形成⼀个很完善"系统性很强的理论!⽽构式语法的运⽤和应⽤研究,还处于探索或起步阶段,需要做更多实践性研究!基于此,本⽂以#理论内涵’’’运⽤研究’’’应⽤研究$为线索,综述国内构式语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旨在探讨⽬前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的理论研究现状"个案研究的热点与盲点"研究⽅法"理论建构等问题,以期促进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

构式的内涵Goldberg 认为,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Goldberg⼜认为,构式是#形式和功能的配对!#从这个调整过程本⾝就能看到构式的语义/功能是有争议的,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严⾠松( 2006) 认为,构式语法中的意义/功能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意义。

董燕萍、梁君英( 2002) 对Kay(1990)句法不仅包括句法和语义信息,也包括词汇和语⽤信息$这⼀说法进⾏反驳,认为Goldberg说的语义功能是⼀种认知语义,是长时间认知积累的结果,不是纯语⽤义,不需要依赖语境来进⾏推理!张韧( 2006) 指出," Goldberg(1995)认为语⽤信息⼀旦规约性地与语⾔形式相连,就成了构式的⼀部分,不可能仅仅靠语⽤原则来预测其存在!,并持#基于使⽤$的语法观,认为⼀个语义结构是同其符号形式⼀道从语⾔使⽤领域进⼊语⾔认知系统的,语义和语⽤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规约化的程度不同,都可以容纳在认知语法的意义观之下!我们对Goldberg 这⼀观点的理解是,语义语⽤其实是⼀个连续统,其两端能看到明显的不同,但是⼤部分中间地段不必区分!规约性较强的,对语境依赖程度越低,就越容易被理解为构式的意义; 反之,完全需要依赖语境获得的,越不容易理解为构式的语义!研究热点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研究主要是⼀些个案研究以及研究⽅法的探讨!个案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类构式: ⼀类是特殊句式,如双及物构式("把$字句("被$字句"存在句"供⽤句和祈使句; 另⼀类是有标记构式,即以往认为被处于边缘地带的⼀些习语性结构,如#a是a 了!("爱 a 不a!("aFa的!("不a"不a&!,等等!"结语综观构式语法的理论研究"个案研究和⽅法论的探讨以及对应⽤研究的展望,我们认为,现在的构式语法只是提出了⼀种新的视⾓和想法,仍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研究者们已逐渐意识到,如果不进⼀步做细致的研究⼯作,不断向前推进,研究者对它的热情会慢慢冷却!这也正是本⽂对近⼗年国内汉语构式语法综述的⽬的,希望通过对这⼗年多研究成果的核⼼问题"研究热点"研究盲点"研究⽅法"理论建构以及未来发展态势的探讨,把汉语构式语法研究所⾯临的机遇和挑战具体清晰地呈现出来,给国内构式语法研究提供⼀点参考,从⽽促进国内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

构式语法 整体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构式语法 整体意义-定义说明解析

构式语法整体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关注的不是单个词语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而是句子和篇章的整体结构和意义。

它通过分析句子中的各种构式(即固定的语法模式)来揭示句子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关系。

构式语法的出现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以及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构式语法,并认识到它对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同时重点讨论构式语法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构式语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构式语法的研究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构式语法及其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构式语法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整体意义的贡献。

通过对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进行介绍,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构式语法的概念和原理,同时也展示构式语法对于理解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作用。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构式语法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它对于语言学研究和语言理解的意义和价值。

2.正文2.1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强调语言中的结构和整体意义的关系。

在构式语法中,句子被看作是多种语法结构的组合,而这些结构被称为构式。

构式可以包括词汇、短语、句子甚至更大的单位。

构式语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 结构的重要性: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结构对理解整体意义至关重要。

句子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整体意义的关联都是构式语法关注的重点。

构式语法之“构式”--从语言学史角度分析

构式语法之“构式”--从语言学史角度分析

构式语法之“构式”--从语言学史角度分析摘要: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包括语素、词、半固定和固定的习语以及抽象的句型,跨语言的多个层次。

但是对于这一界定,构式语法学派内部仍存在分歧。

本文在追溯构式概念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各学派之间的看法和观点,并且结合具体实例双宾构式的特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构式语法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崭新的认识,对先前未能解释的语言结构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构式语法;构式;双宾构式1.引言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学理论,从创立至今只有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发展成一种比较系统的语言学分支,有自己一套分析语言现象的程序和手段,而且在国际语言学界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从2001年至今,国际构式语法研讨会已举办了4次,分别于2001年4月在美国加州的Berkeley, 2002年9月在芬兰的Helsinki,2004年7月在法国的Marseille和2006年9月在日本的Tokyo进行。

国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Fillmore, kay, Goldberg, Croft, Fried, Boas and Sag等。

关于Goldberg(1995)对构式的定义,有国内学者翻译成: “假如说C是一个独立的构造,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结合体,而且其形式和意义的任何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造的组成成分或其他业已存在的构造中推出来。

”但是国内学者也有批判这一定义的,石毓智(2007:109)认为这一定义既混同了两种性质很不一样的语言单位之间的本质区别,也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研究效用,而是徒增混乱。

本文将以语言学史的角度出发,追溯构式概念的发展历史,结合各学派的观点,并且结合实例初探双宾构式的特点,从而分析出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及不足之处。

1.构式概念的发展历程2.1 传统语法最早使用“构式”(construction)这一概念的是公元前一世纪的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

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理论

构式语法理论1.“构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内涵: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20世纪90年代由Charles J. Fillmore,Paul Kay 和Adele E.Goldberg 等人提出的一种语法理论。

它是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

“构式”的本义是“建筑”“构筑”,即把两个或多个部件组构到一起成为一个更大的单位,后来有了“构造”的意思。

目前,最为流行的是Goldberg的定义:“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或“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理论背景:(1)上个世纪60 年代Fillmore 的格语法( Case Grammar,Fillmore 1968,Dirven and Radden 1987) 演变来的;(2)1970 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George Lake (1977) 建立的生成语义学或格式塔语法( Gestalt Grammar)。

2.“构式”的核心思想、类型、主要支派及研究重点核心思想:研究语言的形式离不开对意义和功能的审视,形式和意义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

构式意义既是语义信息,也包含焦点、话题、语体风格等语用意义,并且所有这些与构式的关系都是约定俗成的,是构式本身所具有的表达功能。

构式是一种对语言的全息解释(图示2—1):图2-1类型:(1)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语素、词、复合词及全固定的习语(2)图示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及物、不及物、双及物、“把”字句、“被”字句等抽象句型。

主要支派:(1)Goldberg,A.E.& Lakoff,G..(2)Fillmore,C.J.& Kay,P.(3)Croft,W. &Talor,J.R. (4)Langacker,R.W.研究重点:词汇语义(lexical semantics)、标记性构式(marked structions)、题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3.国内的主要代表学者(部分学者观点、论文的罗列)张伯江1999:探讨了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是最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研究汉语现象的,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构式研究由此引进国内。

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
任何语言表达式, 只要它的形式、语义或功能 的某些方面是不可预测( unpredictable) , 就 都可称之为构式。(Goldberg, 1995)可以认 为, 形式、意义和功能的不可预测性是判定构 式的标准。
Let alone; all of a sudden; blue collar, white elephant 汉语中的“蓝领”“木马”“伤风”
例 (1) Peter faxed Tom a letter. 例 (1)包含了多种构式:主谓构式、双宾构式、 限定构式(不定冠词“a”)、过去时构式以及与该句 中5个词相对应的5个简单的词法构式所产生的。
2.信息的综合性
3.共性—遗传等级模式 构式语法学家认为构式本身是一个完整
的体系,该体系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构式与构 式之间一般来说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构式 之间的共同点构成这些构式的共性,这些共性 本身也是一个构式,该构式的特性通过遗传关 系传给更加具体的构式,这就是所谓的共性— 遗传等级模式。
Construction Grammar 构式语法
TG语言学派的几个假设:
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
1. 人们的语言能力是天赋的,是与其他认知能力平 行独立的一个模块,在语言能力这个总模块中还可 细分出若干子模块,如音位、句法、语义等。
What is construபைடு நூலகம்tion?
Definition 1:Construction is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or 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
( Jackendoff, 1997; Kay & Fillmore, 1999)

简论构式语法

简论构式语法

简论构式语法摘要:构式语法理论是以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为原型,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语法理论。

传统的语法理论主要采用模块式的方式分析语言,把形势和语义划分到不同的模块,但是构式语法认为构式就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

本文主要是对构式语法理论,构式语法的特点,它的优越性及不足作了相对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构式语法特征优越性缺点1.引言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新理论,源于认知语言学和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构式语法有了它独立的系统语言观和分析语言的一整套理论。

它认为语法是语义和形式的结合体,是对语言本质的一种新的认识,有区别于传统语法的优越性,能够帮助解释许多传统语法解释不了的语言现象。

但是它也有很多自己的局限性。

2.构式语法理论简介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传统语法对语言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从词汇的语义、语法功能和形式等出发,期中以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为主。

这种传统的语法研究思路解释了很多复杂的语言现象,如“看了三天了”的歧义格式的分析,传统语法的研究是把动词划分为延续性动词和短暂性动词两种,延续性动词和短暂性动词又可以基于词语的意义再往下分,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语言分析方法。

但是有很多语言现象是无法用这种方法分析的,例如:“十个人坐一条板凳”和“一条板凳坐十个人”这两个句子都是语义明确的正确的句子,但是“我坐板凳”却不可以说“板凳坐我”。

这种情况就无法用上面的层级理论分析。

做—说这种特点不应该是由某个个体的词项赋予的,而是由某种结构赋予的,也就是“构式”。

除此之外,也是很多语言现象,如组合词组、习语等是运用传统语法的模块式理论无法解释的。

如“let alone”“by and large”“all of sudden”。

针对传统语法研究出现的问题,语言学家开始寻找一种新的理论更好地解释语言现象,于是就出现了“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语法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指出构式语法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语法结构。

接着解释了构式语法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构式和填充语素的概念。

然后详细阐述了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包括如何通过构式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

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构式语法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构式语法理论、初中英语教学、意义、基本概念、课堂运用、教学设计、应用案例、结论、展望。

1. 引言1.1 引言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它通过研究语法结构中的各种构式来揭示语言规律。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式语法理论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基本概念、课堂运用、教学设计和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2. 正文2.1 构式语法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构式语法理论注重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境,强调语言的功能和用途。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构式语法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和语言结构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实际应用场景。

通过构式语法理论,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构式语法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构式语法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规律和历史背景,培养对语言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2 构式语法理论的基本概念构式语法理论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它认为语言结构可以通过特定的语法构式来描述和解释。

构式是一种语法范畴,描述了语言中常见的结构模式和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xG does not come out of nowhere.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Linguistics,
partly because many of the linguists that are involved in
CxG are also involved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partly because CxG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hare many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Approaches.
Even a new domain name is given——Constructional
Linguistics.
Fillmore Construction Grammar Goldberg Construction Grammar
Langacker Cognitive Gramma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xG:
an established framework in the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community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other formal and less formal
教学重点:构式语法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实际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当前最新语言理论与实践方法,并创 造性地应用到实际研究中。
Course Description
The Outline of the Course
Cour法研究(上下卷)》
辅助教材: Croft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Langacker Cognitive Grammar Goldberg Construction Grammar Co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11) 授课形式: 讲解 + 讨论,个案分析,撰写小结
Construction grammarians are not likely to be content with analysis limited to grammar.
Recent years have seen the extension of
constructional theories to more areas of researches, encompassing acquisition, teaching,
Lakoff Gestalt Grammar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raugott & Barðdal Diachronic Construction Grammar
Croft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Bergen & Chang Embodied Construction Grammar
References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London: UCP., 1995.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Oxford: OUP, 2006.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London: UCP, Ltd., 1987.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UP, 1987.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2: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d: SUP, 1991a. Langacker, R. W. Cognitive Grammar: A Basic Introduction. Oxford: OUP, 2008. Taylor, J.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OUP, 2002. Croft, W. 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 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 Oxford: OUP, 2001. Susumu K. & Ken-ichi T (eds.). Functional Constraints in Grammar Vol. 1:On the Unergative-Unaccusative Distinction. Amsterdam: Benjamins. 2004. Fried Mirjam &. Jan-Ola Östman (eds.). Co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Vol. 2: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4. Östman, Jan-Ola & Mirjam. Fried (eds.). Co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Vol. 3: Construction Grammars: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5. Fried,Mirjam. & H. C. Boas (eds.). Co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Vol. 4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s: Back to the Root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5.
Construction Grammar 构式语法
刘玉梅
What is Construction Grammar?
Construction Grammar (CxG): a theory of syntax in which constructions are the basic unit of grammatical representation.
from schematic complex constructions to substantive atomic constructions. 3. Constructions: organized in a network, chiefly by taxonomic relations and partwhole relations. 4. (not universally accepte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 construction: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non)predic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al properties, but also by token and type frequency.
discourse, conversational system and so on.
This family of approaches in which many linguists with varying backgrounds have converged on the above key insights is referred to as Constructionist
Linguists seek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There is a need to posit a basic unit in linguistic studies via which grammatical units of other levels are explained. 设定语法中的某一单位为研究的基础,通 过该基础单位的研究来解释其它各级语法 单位。这个作为基础研究的单位就取得了 研究“本位”的地位。
Boas & Sag Sign-based Construction Grammar
Course Description
构式语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认知语言学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一门新兴语言学流派,主要对语言各层面的句法、语义、语 用作一整合性研究,并逐渐深入到外语教学、二语习得、修 辞学等方面的研究。构式语法现已成一门显学,具有广阔的 发展前景。本课程以构式语法基本理论为线索,着重讨论构 式语法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以 及解决外语教学、二语习得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 General
Introduction
Different grammatical approaches to basic unit of language and their main tenets
Emergence of CxG and its criticism
The Need
A number of converging central points have been anticipated in
the above theories:
1. Constructions: symbolic units, a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