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_神思_翻译
文心雕龙-神思(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文言句式: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思》宾语前置
以斯成器,未之前闻《神思》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疑虑故愈久而致绩《神思》)古义:仓猝,不加细思:今义:鲁莽轻率
词类活用: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石崇与王恺争豪》绮丽”,形容词用作名词,华丽的物品
通假字:
疏瀹[yue]五藏,澡雪精神《神思》)“藏”通“脏”,五脏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巛神思》)“怿”通“绎”,整理、运用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神思》)“涂”“途”,途径,万途指思很多
阮瑀据案而制书,衡当食而草奏《神思》)“案”通“鞍”,马鞍。
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原文

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原文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文心雕龙神思卷二十六【原文】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①,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②,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③,神居胸臆,而志气④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⑤。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⑥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⑦,疏瀹五藏,澡雪⑧精神;积学以储宝⑨,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⑩,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11,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注释】①悄:静寂无声。
动:变化。
容:容颜。
用容颜的变动来代替眼神的变动。
②睫:眼毛。
眉睫之前:即眼前。
③神与物游:神,神思,指想象活动。
物,物象,指作家头脑中主观化了的形象。
精神和外物一起活动,即思维想象受外物的影响。
④志气:情志、气质。
情志和气质支配着构思活动。
⑤辞令:语言或文辞。
作家头脑中的形象和语言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枢机:关键,即主要部分。
⑥遁:隐避,逃遁。
⑦虚:虚怀。
静:安静。
贵在虚静:刘勰从先秦道家和那里引入文学创作并加以改造的理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虚才能全面接纳各种事物并很好地认识事物形象的各方面,二是虚才能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排除干扰,专心一意,更好地驰骋想象,释放感情。
⑧澡雪:洗涤。
以上三句是要求作者思想净化,毫无杂念。
⑨宝:指知识。
⑩研阅:研究观察。
照:察看,理解。
这句是说通过观察研究尽量去明白事理。
11元:杨校作玄。
元解:懂得深奥的道理。
宰:主宰,指作者的心、脑。
【译文】古人说:身子住在江海的边上,心思却想到朝廷中去了。
这就是说的想象的方法!。
言征实则寡余味也 译文

“言征实则寡余味也”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言辞过于直露,没有隐喻和含蓄,就会缺乏余味和深度。
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常常使用隐喻、象征等手法,以曲折、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从而增加作品的余味和深度。
如果作品过于直白,缺乏这些手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因此,“言征实则寡余味也”这句话提醒我们在写作或表达时要注重言辞的含蓄和深度,避免过于直露和单调,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传达更深层次的意义。
文心雕龙·神思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而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范校:一作闻)为馈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费(张松孙辑注本作贵,贵是),抒轴献功,焕然乃珍。至于变而后通其数,伊执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
文心雕龙·神思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 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 歧路,鉴在虑后,研虑方定。机敏 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 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 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 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 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 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2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 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 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 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3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 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 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 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
文心雕龙
神
思(第二十六)
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 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 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 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 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 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 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 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4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 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 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 而思隔山河。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 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人之禀才,迟速 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 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 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 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 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 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 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 短篇,亦思之速也。
文心雕龙中的描写文学创作的神思篇

文心雕龙·神思刘勰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原作怿,据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改)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沉虑(原作思虑,《艺文类聚》、《群书通要》引作沉虑,《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云:“沉字较胜,上云‘苦思’,此云:‘沉虑’,文始相对,且复字亦避”。
今据改),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鞍(原作案,按《三国志》载阮瑀于马上草书,援笔立成,故案当为鞍,今改)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
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
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神思》【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
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
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
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积学
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
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
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
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
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
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
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
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相如含。
《神思》翻译

《文心雕龙·神思》译文作者:刘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8012 更新时间:2003-11-19古人说:“身子远在海外,内心思念朝庭“。
这是想象的比喻说法。
构思的想象活动,天地无限广阔。
所以凝神默想,思路可以远接千载,表情稍动,视线能够遥达万里。
吟咏之间,发出珠园玉润的声音;眉迫在眉捷之前,呈现风云变幻的奇景。
这难道不是想象所致吗!因此想象的奇妙作用,在于使主观精神与客观事物相沟通。
想象贯穿构思绐终,思想感情起着支配作用。
事物靠耳目视听,语言是表达思丐的机关。
面关灵敏,事物形象能够描绘淋尽致;思想感情阻滞,想象活动就要停止。
因此酿文思,贵在虚静,排除杂念,净化心神。
要积累学识,储存写作的珍宝,分析事理,丰富创作的才能。
要深入学研究经历的事物,提高洞察能力,顺着思路选择恰当的文词。
然后深解妙理的头脑,按照声律安排文辞,这就是驾驭文思的首要方法,布局谋篇的根本途径。
想象活动刚一开始,千头万绪竞相涌起,既要按一定写作规矩虚构意象,又要对不够具体的形象精细刻画,想到登山,满目都是青山;想到观海,沟中全是大海。
不知自己才能究竟多大,仿佛可与风云并驾齐驱。
动笔前气势要比文辞大一倍,写成文章只能表达构思的二分之一。
这是为什么呢?竞想凭空设想易于奇妙,语言字字落实难于互朽。
因此想象转化为意象,语言转化为形象,贴切则天衣无缝,疏漏则离题千里。
有时情理就在内心却求之于域外,有时事物的义蕴就在眼前却以为远隔山河。
因此培养思想感情,锻炼艺术技巧,无须凭空苦思;掌握写作的关键,就不必枉费精神。
各人的天赋才能有别,下笔自有快慢之分,各类文体规模有大有小,彼此功用互不相同。
司马相如酹墨久思。
笔毛几乎腐烂;扬雄停笔苦想,睡觉常做恶梦;桓谭劳神写作,身体害病;王充动脑为文,气力衰竭;张衡《两京赋》整写十载;左思《三都赋》十二年乃成。
虽说这些都是鸿篇巨制,但也可以看出作者文思的迟缓,淮南王刘安一个早晨写成《离骚传》;皋枚受诏立即把赋写成;曹植创作如同口授;王桀为文成竹在胸;阮马鞍上起草文书;弥衡宴席间速成章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心雕龙·神思》原文及翻译(一)古人云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2神思之谓也3。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4,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5,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6,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7!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8。
神居胸臆9,而志气统其关键10;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11。
枢机方通12,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13,则神有遁心14。
是以陶钧文思15,贵在虚静,疏瀹五藏16,澡雪精神17。
积学以储宝18,酌理以富才19,研阅以穷照20,驯致以怿辞21。
然后使玄解之宰22,寻声律而定墨23;独照之匠24,窥意象而运斤25。
此盖驭文之首术26,谋篇之大端27。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8;规矩虚位29,刻镂无形30。
登山则情满于山31,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32,气倍辞前33;暨乎篇成34,半折心始35。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36,言征实而难巧也37。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38,疏则千里39。
或理在方寸40,而求之域表41;或义在咫尺42,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43,无务苦虑44;含章司契45,不必劳情也46。
〔译文〕古人曾说:“有的人身在江湖,心神却系念着朝廷。
”这里说的就是精神上的活动。
作家写作时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也是无边无际的。
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时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的时候,他已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
作家在吟哦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目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色:这就是构思的效果啊!由此可见,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作家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
精神蕴藏在内心,却为人的情志和气质所支配;外物接触到作者的耳目,主要是靠优美的语言来表达。
如果语言运用得好,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完全刻划出来;若是支配精神的关键有了阻塞,那么精神就不能集中了。
因此,在进行构思的时候,必须做到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
为了做好构思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来积累自己的知识,其次要辨明事理来丰富自己的才华,再次要参考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彻底理解,最后要训练自己的情致来恰切地运用文辞。
这样才能使懂得深奥道理的心灵,探索写作技巧来定绳墨;正如一个有独到见解的工匠,根据想象中的样子来运用工具一样。
这是写作的主要手法,也是考虑全篇布局时必须注意的要点。
在作家开始构思时,无数的意念都涌上心头;作家要对这些抽象的意念给以具体的形态,把尚未定形的事物都精雕细刻起来。
作家一想到登山,脑中便充满着山的秀色;一想到观海,心里便洋溢着海的奇景。
不管作者才华的多少,他的构思都可以随着流风浮云而任意驰骋。
在刚拿起笔来的时候,旺盛的气势大大超过文辞本身;等到文章写成的时候,比起开始所想的要打个对折。
为什么呢?因为文意出于想象,所以容易出色;但语言比较实在,所以不易见巧。
由此可见,文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受内容的支配。
如果结合得密切,就如天衣无缝,否则就会远隔千里。
有时某些道理就在自己心里,却反而到天涯去搜求;有时某些意思本来就在跟前,却又像隔着山河似的。
所以要驾驭好自己的心灵,锻炼好写作的方法,而无须苦思焦虑;应掌握好写作的规则,而不必过分劳累自己的心情。
〔注释〕1 古人:指战国时魏国的公子牟。
他的话载《庄子·让王》:“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2 “形在”二句:原指身在江湖,心在朝廷。
这里借喻文学创作的构思活动。
魏阙(què却):指朝廷。
魏:高大。
3 神思:宗炳《画山水序》:“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
”(《全宋文》卷二十)4 悄(qiǎo巧):静寂。
5 “吟咏”二句:指作家刚沉吟构思,文章尚未写成,可是在作家心目中,好像已听到那篇未来作品的音节铿锵了。
吐纳:发出。
6 睫(jié节):眼毛。
7 致:达到。
8 神与物游:指作者的精神与外物的形象密切结合,一起活动。
9 胸臆:指内心。
臆:胸。
10 志气:作者主观的情志、气质。
统:率领,管理。
11 辞令:动听的言语。
枢机:指主要部分。
《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孔颖达疏:“枢,谓户枢;机,谓弩牙。
言户枢之转,或明或暗;弩牙之发,或中或否,犹言行之动,从身而发,以及于物,或是或非也。
”12 枢机:这里指“辞令”。
13 关键:这里指“志气”。
14 遁:隐避。
15 陶:制瓦器。
钧:造瓦器的转轮。
这里以“陶钧”指文思的掌握和酝酿。
16 瀹(yuè月):疏通。
藏:同“脏”,内脏。
17 雪:洗涤。
《庄子·知北游》:“老聃曰:‘汝齐(斋)戒疏瀹而(你)心,澡雪而精神。
’”18 宝:这里指人的知识。
19 酌:斟酌,有考虑、思辨的意思。
20 阅:阅历、经验。
穷:探索到底。
照:察看,引申为理解。
21 致:情致。
怿(yì意):一作“绎”,译文据“绎”字。
“绎”是整理、运用。
22 玄:指深奥难懂的事物或道理。
宰:主宰,这里指作家的心灵。
23 声律:指作品的音节。
安排音节本来只是写作的技巧之一,这里用以代表一切写作技巧。
墨:绳墨。
“墨”与下句“斤”相对,和《文选·琴赋》中的“离子督墨,匠石奋斤”用法同。
24 独照:独到的理解。
25 窥:视。
意象:意中之象,指构思过程中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构成的形象。
斤:斧。
26 驭文:就是写作。
驭:驾驭,控制。
术:方法。
27 大端:重大的端绪,也就是要点。
28 万涂:即万途,指思绪很多。
29 规:画圆形的器具。
矩:画方形的器具。
这里是用“规矩”指赋予事物以一定的形态。
虚位:指抽象的东西。
30 镂(lòu漏):也是刻。
无形:和上句“虚位”意同,这两句和陆机《文赋》中说的“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意义相近,都指通过艺术构思而赋予抽象的东西以生动具体的形象。
31 登山:指构思中想到登山的情景。
下句“观海”同。
32 搦(nuò诺):握,持。
翰:笔。
33 辞:指写成了的作品。
“辞前”是未写成以前。
34 暨(jì计):及。
35心始:心中开始考虑写作时的想象。
36 翻空:指动笔写作以前构思的情形37 征实:指把作者所想象的具体写下来。
38 际:这里指空隙。
39 疏:远,指语言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
40 方寸:心。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41 域表:疆界之外,指很远的地方。
42 咫(zhǐ止)尺:指距离很近。
咫:八寸。
43 秉:操持,掌握。
44 务:专力。
45 章:文采。
契:约券,引申为规则。
46 不必劳情:参看《养气》篇。
其中论不必过于苦思说:“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
(二)人之禀才1,迟速异分2;文之制体3,大小殊功4。
相如含笔而腐毫5,扬雄辍翰而惊梦6,桓谭疾感于苦思7,王充气竭于思虑8,张衡研《京》以十年9,左思练《都》以一纪10: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淮南崇朝而赋《骚》11,枚皋应诏而成赋12,子建援牍如口诵13,仲宣举笔似宿构14,阮瑀据案而制书15,祢衡当食而草奏16: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17,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
覃思之人18,情饶歧路19;鉴在疑后20,研虑方定。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21,虑疑故愈久而致绩22;难易虽殊,并资博练23。
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24,未之前闻。
是以临篇缀虑25,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26,辞溺者伤乱27。
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28,贯一为拯乱之药29;博而能一30,亦有助乎心力矣。
〔译文〕人们写作的才能,有快有慢;文章的篇幅,也有大有小。
例如司马相如含笔构思,直到笔毛腐烂,文章始成;扬雄作赋太苦,一放下笔就做了怪梦;桓谭因作文苦思而生病;王充因著述用心过度而气力衰竭;张衡思考作《二京赋》费了十年的时光;左思推敲写《三都赋》达十年以上:这些虽说篇幅较长,但也由于构思的迟缓。
又如淮南王刘安在一个早上就写成《离骚赋》;枚皋刚接到诏令就把赋写成了;曹植拿起纸来,就像背诵旧作似地迅速写成;王粲拿起笔来,就像早已做好了一般;阮瑀在马鞍上就能写成书信;祢衡在宴会上就草拟成奏章:这些虽说篇幅较短,但也由于构思的敏捷。
那些构思较快的人,对写作的主要方法是心中有数的,他们机敏得好像未经考虑就能当机立断。
而构思迟缓的人,心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思路,几经疑虑才能看清楚,细细推究才能决定。
有些人因为文思敏捷,所以很快就能写成功;有些人因为多所疑虑,所以历时较久才能写好。
两种人写作虽难易不同,但同样依靠多方面的训练。
假如学问浅薄而只是写得慢,才能疏陋而只是写得快;这样的人要想在写作上有所成就,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所以在创作构思时,必然出现两种毛病:思理不畅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常常内容贫乏,文辞过滥的人又常常有杂乱的缺点。
因此,增进见识可以补救内容的贫乏;突出重点可以纠正文辞的杂乱。
如果见识广博而又有重点,对于创作构思就很有帮助了。
〔注释〕1 禀:接受。
2 分(fèn粪):本分。
3 制体:指文章的体裁、篇幅等。
4 殊:不同。
功:成效、功用。
5 相如:指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作家,相传他的文思较慢。
《汉书·枚乘(附皋)传》:“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
”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西京杂记》:‘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
’”含笔腐毫:古人写作前常以口润笔,兼行构思。
毫:即毛,指毛笔。
腐毫:形容构思时间之长。
6 扬雄:西汉著名作家。
辍(chuò绰)翰惊梦:桓谭《新论·祛蔽》中说,扬雄写完了《甘泉赋》,因用心过度,困倦而卧,“梦其五脏出在地,以手收而内之”。
(《全后汉文》卷十四)辍:停止。
7 桓谭:东汉初年著名学者。
疾感:《新论·祛蔽》中说,桓谭想学习扬雄的赋,因用心太苦而生病:“余少时见扬子云之丽文高论,不自量年少新进,而猥欲逮及。
尝激一事而作小赋,用精思太剧,而立感动发病,弥日瘳(愈)。
”8 王充:字仲任,东汉著名思想家。
气竭:《后汉书·王充传》说,王充“著《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
……年渐七十,志力衰耗”。
9 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
研《京》:写《二京赋》。
十年:《后汉书·张衡传》:“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过分奢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即附会),十年乃成。
”《二京赋》指《东京赋》和《西京赋》,载《文选》卷二、三。
10 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
练《都》:指写《三都赋》。
练:煮缣(细绢)使洁白,这里指推敲文辞,构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