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主要应用技术
花土沟油田化学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花土 沟油 田从 15 9 8年开 始试 采 ,9 2 16 1 6 ~ 9 9年 停 产 .9 7 19 1 7 ~ 9 9年 又 相 继 进 行 了 调 整 。特 别 是
19 9 6年 以来 ,油 田在加密 井 网和油水 井措 施上 , 进 行 了较 大规模 的调整 改造工作 ,使油 田产量大 幅度
花 土 沟油 田化 学 防砂技术 研 究 与应 用
一 海
摘
关键词 花土沟油田 出砂 防砂 机 理
静海 一
化 学 防 砂
要 分 析 了花 土沟 油 田 油 井 出砂 特 征 , 根 据 花土 沟 油 田地 层 特 点 制定 了合理 的防 治 措 施 , 用 G Y 并 采 F —D P低 聚 物进 行 了 M
油井 生产 具有采 油指 数低 [. tdI M a , 01 / . . P ) 采 2(T I ]
油速 度低 (. %) 单井 产 量低 ( 00 , 5 平均 3 t )采 油强 ./ , 6d
度低 『. tdm 1低 产井 ( 2 d 多 “ 01 / .) 5( , < f ) 四低 、 多” 一 开采
过 流 面 积 倍 增 而 停 止 出 砂 ,出 现 另 一 周 期 。 周 而 复
上 升 , 田开 发 效 果 得 到 很 大 的 改 善 。 油
始, 洞穴 越来 越大 , 到一 定程 度 . 有可 能形 成灾 达 就 难性 的地层坍 塌 , 使油 井套管 变形而报 废 。 根 据花土 沟油 田出砂这一 特征 ,在油井投 产 的
初期或 中期进行 防砂作业 ,油井 产量不 会大 幅度下 降, 合理 的防砂 工艺 , 可能恢 复油井产 能 。 还
般树 脂类 固砂剂 易堵塞地层 . 树脂 固结后 , 造
油田污水处理中油田化学剂的应用

油田污水处理中油田化学剂的应用油田污水处理中油田化学剂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油田污水处理逐渐成为石油工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油田污水是指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废水,其中包括油类、溶解气体、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
由于油田污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高效处理和达标排放一直以来都是油田开发中的难题。
幸运的是,油田化学剂的应用为油田污水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油田化学剂是指应用于油田开发和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化学产品,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油田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效果,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油田污水处理中,油田化学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下将针对几种常见的油田化学剂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首先,生物酶类是油田污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类化学剂。
生物酶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催化反应快、效率高、底物范围广等特点。
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生物酶能够有效降解油类和有机物,加速废水中有机物分解代谢的过程。
通过添加适量的生物酶,可以增加废水中的微生物数量,改善废水的降解效果,提高废水处理的效能。
其次,吸附剂是油田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油水分离剂。
吸附剂通常是多孔性物质,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一定的吸附性能。
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吸附剂能够吸附并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吸附剂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还可以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回收利用,降低对环境产生的损害。
除了生物酶和吸附剂,聚合物也是油田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类化学剂。
聚合物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和胶体稳定性,可以有效地捕获和去除废水中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此外,聚合物还可以与废水中的油类和有机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较大的团聚体,加速废水的沉淀和分离过程。
通过加入适量的聚合物,可以显著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油田化学剂,还有许多其他化学剂,例如消泡剂、分散剂和氧化剂等,在油田污水处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油田化学第1章 绪论

绪 论
9、参考书及期刊 、
(一)教材 一 《油气田应用化学》,陈大钧等编,2006 (二)教材参考书 1.《油田化学》,佟曼丽主编,1999 2. 《油田化学基础》,惠晓霞,1998 3. 《采油作业》,T.O.阿仑等 4. 《采油化学》; 《油田化学》, 2007. 赵福麟 5.《强化采油原理》,韩显卿著 6. 《EOR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刘玉章 等编
绪 论
绪论
5. 油田气应用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油田问题的提出→化学原因、化学原理的分析 油田问题的提出 化学原因、化学原理的分析→ 化学原因 一般化学剂的筛选→特殊化学剂的合成 化学剂的评 一般化学剂的筛选 特殊化学剂的合成→化学剂的评 特殊化学剂的合成 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 价→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 化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和手段的使用→效果评价 作用机理的研究 和手段的使用 效果评价→作用机理的研究 油田化 效果评价 作用机理的研究→油田化 学理论的提出→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学理论的提出 油田化学剂或化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油田问题的提出 油田问题的提出
绪
(三)期刊
论
1.《油田化学》,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主办; 2.《石油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中国石油学会主办 3. 国外的SPE、SCI、EI收录的期刊: 《Journal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 Journal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 Journal of Solution Chemistry 》
绪 论
6.5 油田气应用化学对石油勘探开发作出了巨 大贡献
罗平亚院士的三磺泥浆体系, 例1. 罗平亚院士的三磺泥浆体系,在70年代打出了中 年代打出了中 国第一口7000m以上的油井 m 国第一口 罗平亚院士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 例2. 罗平亚院士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在80~ ~ 90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提高5~10倍。 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提高 年代大大提高了石油钻井速度 倍 例3. 罗平亚院士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可以提 罗平亚院士的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油体系, 高采收率1~ 个百分点 相当于再造了1~ 个大 个百分点, 高采收率 ~2个百分点,相当于再造了 ~2个大 油田。 油田。
油田化学药剂pdf

引言概述油田化学药剂在油田开发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油田勘探和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油井储层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对化学药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对油田化学药剂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以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
正文内容一、油田化学药剂的类别1.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表面活性剂2.缓蚀剂有机缓蚀剂焦磷酸盐缓蚀剂无机缓蚀剂3.结垢阻垢剂有机结垢阻垢剂硅酸盐类结垢阻垢剂磷酸盐类结垢阻垢剂4.抑制剂乳化剂水井杀菌剂5.残渣处理剂焦油漆油处理剂酚类残渣处理剂油剂煤焦油类残渣处理剂二、油田化学药剂的应用领域1.油井酸化酸化剂的选择及应用酸化剂的配方设计酸化工艺的优化2.油井水泥浆水泥浆的配方设计水泥浆的性能改良剂水泥浆的加固工艺3.储层改造改造液的配方及应用储层改造技术的优化4.油井液体钻井液的选择及应用技术钻井液的性能改良剂钻井液的环境友好型5.油田废水处理废水处理剂的选择及应用废水处理剂的配方设计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三、油田化学药剂的作用机制1.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能量漏斗效应2.缓蚀剂的作用机制阻断金属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接触形成复合物保护膜3.结垢阻垢剂的作用机制抑制晶体形核及生长改变结晶形态和尺寸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改变油水分散相联系杀灭和防止微生物生长5.残渣处理剂的作用机制促进残渣分解清除残渣沉积四、油田化学药剂的未来发展方向1.绿色环保型化学药剂的研发2.高性能化学药剂的开发与运用3.智能化、自动化的药剂配方设计和控制技术4.多功能化学药剂的研究与推广5.药剂应用技术的改良和创新五、总结油田化学药剂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化学药剂的详细阐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机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油田化学药剂发展的重点将放在绿色环保、高性能、智能化和多功能化等方面,以更好地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上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上应用的研 究方向
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呈现出以 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 筛选和开发多功能的处理剂。为在高温高压和原油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维
持泡沫的稳定性,开发了碳氟表面活性剂,或与两性烷烃表面活性剂复 配。 • 扩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来源,降低处理剂成本。目前油田使用的表面活 性剂大部分来源于石油和煤炭,但是它们属于非再生资源,所以最好从 再生资源进行开发。 • 充分应用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降低产品用量,扩大功能。 • 开发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新型表面活性剂。随着油田开发,其地层温度 、水质矿化度会有新的变化。
根据所采用的体系不同,表面活性剂驱可分为活性水驱、碱水驱、微 乳状液驱、泡沫驱、增稠水驱、正向异常液驱等。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上的应用 及原理
钻井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钻井液是指钻井过程中使用的工作流体,它在钻井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是:(l)携带和悬浮钻屑,(2)稳定井壁,(3)冷却和清洗钻头、净化井底, (4)平衡地层压力和获取井下信息。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勘探难度的加深,推动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现在阴、 阳、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各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各个过程。
表面活性剂数由80年的99种增至83年的167种,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分散解卡剂。 在国外,随着石油的深度开采出现了新的三次采油技术,强化采油技术(EOR)。始于1960年代,经
202X
谢谢大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1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开采上的用及原理
02
采油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驱油剂、堵水剂、酸化用添加剂、降粘剂和降凝剂、防蜡剂和清蜡剂。例如:在采油过程中,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研究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化学剂来改善油藏物理和化学条件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本文通过探讨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作用,旨在为油田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提高;采收率;应用前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开发成为了研究重点。
然而,传统的采油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油田开发的需求。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油方法,因其在提高采收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田寿命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探讨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作用。
1化学驱油技术的优缺点1.1优点提高采收率,化学驱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收率,从而增加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适用范围广,化学驱油技术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油藏,如低渗透油藏、高粘度油藏等。
操作简便,化学驱油技术的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资源。
1.2缺点成本较高,化学驱油技术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成本较高。
环境污染,化学驱油技术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效果不稳定,不同类型的油藏对不同的化学药剂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化学驱油技术的效果不稳定。
2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2.1化学驱油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的作用化学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药剂改变油藏中油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使油从孔隙中脱附出来,从而提高采收率。
化学驱油技术的作用机理首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油-水界面张力是影响油在孔隙中的分布和流动的重要因素。
化学驱油技术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质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使油在孔隙中分布更均匀,且更容易流动。
其次,改变岩石表面电性质,岩石表面的电性质决定了油在孔隙中的吸附和脱附。
化学驱油技术可以通过添加电解质等化学物质来改变岩石表面的电性质,从而使油更容易从孔隙中脱附出来。
再次,溶解油,化学驱油技术可以通过添加溶解剂等化学物质来溶解油,使其从孔隙中脱附出来。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为此,新型的采油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采油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热点。
一、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来改变油藏中原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改善采收条件,提高采油率。
其实质即是在油藏中注入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使之与油藏中的油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油的相态、流动性、以及与岩石和水的作用等。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改变原油/水/岩石的相互关系,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波动床渗透率,促进水油分离,从而提高采收率和效益。
这种方法是一种物理、化学、动力学过程,并涉及表面化学、多相物流、传热传质等学科的知识。
二、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历程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和欧洲石油工程领域的学者开始进行油田化学驱油的实验研究,探索增产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外一些企业纷纷开始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应用于采油实践中,从而使这种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如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已经将油田化学驱油技术作为主要的采油方式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了该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三、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领域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技术体系,因此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
目前已有多项实践表明,化学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应用于低渗、超低渗、致密油、页岩油等新开发领域,对提高采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在渤海湾、巴海、长庆等国内外大型油气田,以及受地质构造复杂的焦煤矿区等领域,也都应用得比较广泛。
四、结语随着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油田化学驱油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虽然这种技术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成本过高等等,但是愈来愈多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被引入,这些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

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油田化学的应用和化学品中的应用摘要:就目前中国对油田化学的定义来看,油田化学主要是指在石油勘探、钻取、运输等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方法和各种化学药剂,其中大多数药剂类属于精细的化学工艺产品。
本文就将从油田化学的关键步骤入手,详细的介绍相关油田化学药剂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同时也会简单的阐述油田化学产品的大致发展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油田化学化学品的发展趋势油田化学是研究油田勘探、采集、钻井和原油运输过程中相关化学问题的科学,也是石油科学中最早发展的一门学科,是由采油化学、钻井化学和集输化学三部分组成,由这些组成部分就组成了油田化学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勘探、钻井、采油和原油集输虽然是不同的过程,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所以油田化学的几个组成部分虽然都自己各自的发展方向,但是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
油田化学品在油田勘探、钻井、原油集输的过程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油田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更顺利地勘采石油,油田化学品的发展应是重中之重。
一、油田化学在各方面中的应用1.钻井方面在一般油田钻井的过程中钻进液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它是指在油田钻井过程中的以其能够满足钻井工作的需求的一切循环流体的总称。
其中钻井液有携带和悬浮岩屑、冲洗井底(钻井液在钻头水眼处形成高速液流,可将钻井液与地层压力差压持在井底的岩屑冲起,起到快速清洗井底作用。
)、稳定井壁、平衡地层压力(在钻进过程中通过不断调节钻井液密度,使液柱压力能够平衡地层压力,防止井塌和井喷等井下复杂情况发生。
)、冷却和润滑钻头、钻具、传递水动力(钻井液在钻头喷嘴处以极高流速冲击井底,提高了钻井速度和破岩效率。
高压喷射钻井利用该原理,使高泵压主要分布在钻头处,提高射流对井底的冲击力和钻井速度。
)、获取井下信息等这么一些功能。
在整个应用过程中,对钻井液也有很多相关的要求,首先应与所钻遇油气层相配伍,满足保护油气层要求,有利于获取良好的岩样、岩芯和电测资料;其次钻井液应具有较好的抗温、抗盐、抗钙镁能力;接着钻井液应环保,减少对钻井人员及环境污染伤害;最后钻井液应具有良好的缓蚀防腐作用,减少对井下工具及地面装备的腐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化学主要应用技术发布日期:2010-3-23浏览次数:303本资料需要注册并登录后才能下载!·用户名密码验证码找回密码·您还未注册?请注册您的账户余额为元,余额已不足,请充值。
您的账户余额为元。
此购买将从您的账户中扣除费用0.0元。
本站资料统一解压密码:内容介绍>>油田化学是研究油田钻(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原油集输等过程中化学问题的科学。
油田化学是由钻井化学、采油化学和集输化学三部分组成。
这些部分构成了油田化学的研究对象。
钻井、采油和原油集输虽然是不同的过程,但他们是互相衔接的,因此油田化学三个组成部分虽有各自的发展方向,但他们是互相关联的。
钻井化学主要研究钻井液和水泥浆的性能及其控制与调整。
采油化学主要研究油层化学改造(化学驱)和油水井化学改造。
集输化学主要研究埋地管道的腐蚀与防护、乳化原油的破乳与起泡沫原有的消泡、原油的降凝输送与减阻输送、天然气处理与油田污水处理等问题。
油田化学与其他科学紧密联系:油田化学中的一个任务是改造油层。
因此,油田地质学是油田化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
油田化学是化学与钻井工程、油气田开采工程(包括采油工程和有藏工程)、集输工程等工程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油田化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些工程学提出的,因此,油田化学与这些工程学紧密联系。
由于化学也是认识油层和改造油层的重要手段,因此各门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等)自然成为油田化学的基础。
油田化学是通过油田化学剂改造油层。
油田化学剂通常是溶解在各种溶剂(流体)中使用的。
油田化学剂的溶解,其后在界面上的吸附及在各相中的分配均对使用体系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影响必须用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油田化学与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紧密联系。
油田化学研究的内容:油田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研究钻井、采油和原油集输等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化学本质。
研究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化学剂。
研究各种化学剂的作用机理和协同效应。
油田化学三个组成部分在解决各自的问题时,所应用的油田化学剂有许多是共同的。
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是他们最常用的两类化学剂。
油田化学剂分类: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油田化学剂分为六大类:1、通用化学剂2、钻井用化学剂(分为钻井液用化学剂、固井水泥用化学剂)3、采油用化学剂(分为酸化用化学剂、压裂用化学剂、采油用其他化学剂)4、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剂5、油气集输用化学剂6、水处理用化学剂。
油田化学研究技术路线:油田化学研究路线:油田问题---化学原理分析---一般化学剂筛选、特殊化学剂合成---油田化学剂使用--效果分析-----作用机理研究-----油田化学剂改进-----油田化学剂再使用----……。
石油工业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了油田化学学科的发展,同时,油田化学的发展,推动了勘探开发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原油的常规分析1、原油常规分析的目的油田原油常规分析的目的是为开发新油田(或新油区)、油田生产管理等提供分析数据,为油田开发、地面工程的科研设计以及伴生气和轻烃为原料的化工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主要有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胶质和沥青质、硫含量、族组成、析蜡点、屈服值、机械杂质、含盐量、水含量、酸值、饱和蒸汽压、闪点(开口、闭口)、比热、爆炸极限、实沸点蒸馏、微量元素(Ni、V、As、Pb、Cu、Fe)、元素(C、H、N)等,根据油田开发、集输设计、矿场加工、地面建设、外输等目的的不同,内容有所增减。
原油采样采用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1)密度国标规定的原油密度的测定方法有三种,分别为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方法(密度计法),GB/T13377—石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B/T2540—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方法(比重瓶法)。
在原油常规分析中主要用密度计法。
(2)粘度原油运动粘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及粘度指数计算法,GB/T深色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逆流法)及粘度指数计算法,SY/T0520原油粘度测定旋转粘度计平衡法。
国内石油系统普遍采用GB/T265方法来测定原油粘度。
运动粘度(υt)的单位为mm2/s,动力粘度(ct)的单位为mPa.s,两者的换算关系为:ct=vt·ρt,ρt为温度t℃时试样的密度。
(3)凝固点凝点是指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倾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凝点和倾点其物理意义基本相同,均可决定试样的低温流动性,决定贮运的条件。
测定原油凝点(倾点)的主要方法有:GB/T510《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GB/T3535《石油凝点测定法》,SY/T0541《原油凝点测定法》。
(4)含蜡、胶质和沥青质原油蜡含量是指存在于原油中蜡的总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原油蜡含量的测定方法是ZBE21002《原油中蜡含量测定法》,该方法是用氧化铝吸附,溶剂(苯—丙酮二元混合溶液)脱蜡测定原油中的蜡(包括饱和烃的蜡和芳香烃蜡的总和)含量。
目前国内无测定原油中胶质含量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参照SH/T0509和ASTMD4124测定原油中胶质含量的方法正在编写中。
国内大多采用氧化铝吸附法。
也有采用白土—硅胶作吸附剂的。
原油中沥青质是一些中性的非烃化合物,不溶于低沸点的饱和烃(如石油醚、正庚烷)和乙醇中,在芳香烃(如苯)中可溶。
目前国内外测定原油中沥青质含量的标准方法均为正庚烷沉淀法,主要有IP143《正庚烷沉淀法测定沥青质》、DIN51579《沥青质含量测定法》(正庚烷沉淀法)、SH/T《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从胶质加沥青质中减去沥青质,即可得到原油中胶质的含量。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也是原油分析的重要项目,该分析执行SY/T5779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适用于原油中正庚烷以前的轻烃、C8~C40正构烷烃等烃类化合物的全烃分析,其分析结果为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
3、地层原油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地层原油物性分析方法执行SY/T5542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测试仪器为柱塞或活塞式PVT仪,仪器额定工作温度不低于150±0.5℃,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50MPa。
试样分析过程包括仪器仪表标定与检定、样品检查、转样、地层原油的单次脱气、恒质膨胀试验、多次脱气实验、地层原油粘度测定等物性分析及计算过程。
伴生气的常规分析1、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1)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伴生气常规分析项目包括:氦、氢、氧、氮、二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和更重组分、硫化氢,测试浓度结果为摩尔百分含量。
(2)伴生气常规分析仪器及操作方法伴生气常规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执行GB/T13610国家标准。
测试时,具有代表性的气样和已知组成的标准混和气(标准气),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
样品中许多重尾组分可以在某个时间通过改变流过柱子载气的方向,获得一组不规则的峰,这组重尾组分可以是C5和更重组分,C6和更重组分,或C7和更重组分。
由标准气的组成值,通过对比峰高、峰面积或者两者对比,计算获得样品的相应组成。
2、伴生气中硫化氢(H2S)含量的分析伴生气中硫化氢(H2S)含量的测定为碘量法,采用GB11060.1《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的测定碘量法》。
测量范围为0~500mg/m3。
其方法原理为: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用过量的乙酸锌溶液吸收计量体积的气体试样中的硫化氢,生成硫化锌沉淀。
加入过量的已知浓度的碘溶液和少量的盐酸,以氧化生成的硫化锌,剩余的碘用已知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量即可计算出气体试样中硫化氢的含量。
油田水的常规分析1、水常规分析的目的水与油伴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产品和原料。
通过水常规分析明晰水的化学组成和性质,是研究油气成藏、制定开发技术政策、注采工艺技术、地面集输工艺的重要基础数据。
2、水的常规分析项目、仪器及操作方法(1)水的常规分析项目油气田水的常规分析方法执行SY 5523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分析项目有:颜色、气味、透明度、沉淀物、酸度(pH值)、密度、Cl-、SO42-、HCO3-、CO32-、OH-、Ca2+、Mg2+、Ba2+、Sr2+、K++Na+等,分析结果按照苏林分类法计算原生水型特性系数,进行水型判别,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硫酸钠四种水型。
(2)水常规分析仪器及操作方法油气田水的常规分析方法执行SY 5523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各种离子的分析方法主要为化学滴定法或离子色谱法。
化学滴定法在油田最常用。
油田化学主要应用技术钻(完)井液处理技术(1)、冷却和润滑钻头(2)、净化井底、携砂(3)井壁稳定(4)、减少钻柱与井壁磨阻(5)、帮助获得所钻地层性能的有关信息:取心等要求:环保、对地层无不利影响、对设备无腐蚀等伤害油水井酸化处理技术酸化过程中,满足工艺要求和提高酸化效果。
主要基础酸液溶蚀岩石,辅助作用包括:缓蚀、缓速、稳定粘土、改善表面活性、增粘、减阻、暂堵、破乳、助排、杀菌等技术。
油水井压裂技术压裂过程中,满足工艺要求和提高压裂效果。
压裂液技术,辅助作用包括:稳定粘土、改善表面活性、增粘、减阻、暂堵、破乳、助排、杀菌等技术。
堵水调剖技术:使用无机或有机化学品封堵高渗层段、大孔道、裂缝等,改善油井生产能力。
油气集输技术油气集输中,油井、集输站、油区内部管线、长输管线等生产过程中的破乳脱水、清蜡、防蜡、降凝、降粘、减低原油流动阻力等工艺技术。
主要使用油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等。
油田水处理技术油田注入水、采出污水的除油、絮凝、杀菌、防腐、防垢、等压裂过程中,满足工艺要求和提高水处理效果。
提高采收率技术:使用化学剂通过改善流度比来提高波及效率、降低界面张力来提高驱油效率的技术。
化学驱:碱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二元复合驱、三元复合驱。
油层保护的重要性、内容和技术路线1、油层保护的重要性油层保护技术就是防止和减轻油层损害的(formation damage)技术和措施。
1)在油气勘探中,利于及时发现油气藏,正确评价油气藏;2)提高油气产量,增加油井产能;3)提高增产措施的成功率;4)提高最终采收率;5)充分利用和保护油气资源;6)降低成本。
2、油层保护技术的内容(1)、岩芯分析、油气水分析和测试技术(2)、油气层敏感性和工作液损害性能的室内评价技术(3)、油气层损害机理研究和保护油气层技术系统方案设计。
(4)、钻井过程中油气层损害因素和保护油气层技术(5)、完井过程中油气层损害因素和保护油气层技术(6)、油气田开发生产中的油气层损害因素和保护油气层技术(7)、油气层损害现场诊断和矿场评价技术(8)、保护油气层总体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技术3、油层保护技术路线(1)、分析所研究油气层的岩石和流体特性,以此为依据研究该油气层的潜在损害因素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