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I)卷

合集下载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估计101+的值在( )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2.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 )A .2k <B .2k >C .0k >D .0k <3.若抛物线2y x ax b =++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 )A .()3,6--B .()3,0-C .()3,5--D .()3,1--4.已知整式252x x -的值为6,则整式2x 2-5x+6的值为( ) A .9 B .12 C .18 D .245.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 )A .4B .6C .7D .106.正十边形的外角和为( )A .180°B .360°C .720°D .1440°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 →B →C 的方向运动到点C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cm),在下列图象中,能表示△ADP 的面积y(cm 2)关于x(c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8.如图,AD ,C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 ,∠CAD=20°,则∠ACE 的度数是( )A .20°B .35°C .40°D .70°9.如图,点P 是∠AOB 内任意一点,且∠AOB =40°,点M 和点N 分别是射线OA 和射线OB 上的动点,当△PMN 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 的度数为( )A .140°B .100°C .50°D .40°10.已知0ab <,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y x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化简:4=____________.2.因式分解:3222x x y xy +=﹣__________. 3.若函数y=mx 2+2x+1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是_____.4.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EO ⊥AB 于点O ,∠EOD=50°,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__.5.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D =10,AB =8,将AB 沿AE 翻折,使点B 落在B '处,AE 为折痕;再将EC 沿EF 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线段EB '上的点C '处,EF 为折痕,连接AC '.若CF =3,则tan B AC ''∠=__________.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为矩形,且点C 坐标为(8,6),M 为BC 中点,反比例函数k y x=(k 是常数,k ≠0) 的图象经过点M ,交AC 于点N ,则MN 的长度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11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22221412()x x x x x x x x-+-+÷-+,且x 为满足﹣3<x <2的整数.3.如图所示抛物线2y ax bx c =++过点()1,0A -,点()0,3C ,且OB O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2)点,D E 在直线1x =上的两个动点,且1DE =,点D 在点E 的上方,求四边形ACDE 的周长的最小值;(3)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连接CP ,直线CP 把四边形CBPA 的面积分为3∶5两部分,求点P 的坐标.4.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ED=∠B ,射线AG 分别交线段DE ,BC 于点F ,G ,且AD DF AC CG=. (1)求证:△ADF ∽△ACG ;(2)若12AD AC =,求AF FG 的值.5.某学校要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为了合理编排节目,对学生最喜爱的歌曲、舞蹈、小品、相声四类节目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每名学生必须选择且只能选择一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名学生.(2)在扇形统计图中,“歌曲”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度.(3)补全条形统计图(标注频数).(4)根据以上统计分析,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最喜爱小品的人数为人.(5)九年一班和九年二班各有2名学生擅长舞蹈,学校准备从这4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参加舞蹈节目的编排,那么抽取的2名学生恰好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是多少?6.学校需要添置教师办公桌椅A、B两型共200套,已知2套A型桌椅和1套B型桌椅共需2000元,1套A型桌椅和3套B型桌椅共需3000元.(1)求A,B两型桌椅的单价;(2)若需要A型桌椅不少于120套,B型桌椅不少于70套,平均每套桌椅需要运费10元.设购买A型桌椅x套时,总费用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求出总费用最少的购置方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B3、B4、C5、B6、B7、B8、B9、B1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2、()2x x y -3、0或14、140°5、146、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2x =2、-53、(1)2y x 2x 3=-++,对称轴为直线1x =;(2)四边形ACDE 的周长最小1;(3)12(4,5),(8,45)P P --4、(1)略;(2)1.5、(1)50;(2)72°;(3)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4)640;(5)抽取的2名学生恰好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为13. 6、(1)A ,B 两型桌椅的单价分别为600元,800元;(2)y=﹣200x+162000(120≤x≤130);(3)购买A型桌椅130套,购买B型桌椅70套,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36000元.。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1(含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点M (-2,2),则k 的值是( A )A .-4B .-1C .1D .4 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D ) A .x 2+2x -4=0 B .x 2-4x +4=0 C .x 2-2x -5=0 D .x 2+3x +4=03.某“中学生暑假环保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6,5,7,8,7,5,8,10,5,9,利用上述数据估计小区2 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约( B )A .2 000只B .14 000只C .21 000只D .9 800只4.对于反比例函数y =1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图象经过点(1,-1)B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C .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5.在△ABC 中,∠C =90°,若cos A =35,则sin A 等于( C )A.43B.34C.45D.35 6.如图,△AOB ∽△COD ,∠A =∠C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为( A ) ①AB BO =CD CO ②AB AO =CD OD ③OB CO =AO OD ④AO OC =BO DO A .1 B .2 C .3 D .4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11题图7.如图, 一河坝的横断面为四边形ABCD ,AD ∥BC ,AB =DC ,坝顶宽10 m ,坝高12 m ,斜坡AB 的坡度i =1∶1.5,则坝底AD 的长度为( D )A .26 mB .28mC .30 mD .46 m8.若点(x 1,y 1),(x 2,y 2),(x 3,y 3)都是反比例函数y =-1x图象上的点,并且y 1<0<y 2<y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D )A .x 1<x 2<x 3B .x 1<x 3<x 2C .x 2<x 1<x 3D .x 2<x 3<x 1 9.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3x -2=0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D )A .a >-18B .a ≥-18C .a >-18且a ≠1D .a ≥-18且a ≠110.某种衬衫平均每天销售40件,每件盈利20元,若每件降价1元,则每天可多售10件,在每件盈利不低于10元的情况下,如果每天要盈利1 080元,每件应降价多少元( C )A .2或14B .14C .2D .8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若点E 是边CD 的中点,连接AE ,过点B 作BF ⊥AE 交AE 于点F ,则BF 的长为( B )A.3102B.3105C.105D.35512.为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小丽同学想到了物理学中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她拿出随身携带的镜子和卷尺,先将镜子放在脚下的地面上,然后后退,直到她站直身子刚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E ,标记好脚掌中心位置为B .测得脚掌中心位置B 到镜面中心C 的距离是50 cm ,镜面中心C 距旗杆底部D 的距离是4 m .如图所示,已知小丽同学的身高是1.54 m ,眼睛位置A 距离小丽头顶的距离是4 cm ,则旗杆的高度DE 等于( B )A .10 mB .12 mC .12.4 mD .12.32 m第12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4分)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一元二次方程(x -4)2=4(x -4)的实数根是 x 1=4,x 2=8 .14.)如图,在△ABC 中,AB ≠AC ,D ,E 分别为边AB ,AC 上的点,AC =3AD ,AB =3AE ,F 为BC 边上一点,添加一个条件: ∠A =∠BDF ,得△FDB 与△ADE 相似.(只需写出一个)15.学习委员调查本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对学生喜爱的书籍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古诗词类”的频数为12人,频率为0.25,那么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48 .16.如图,在一笔直的沿湖道路上有A ,B 两个游船码头,观光岛屿C 在码头A 北偏东60°的方向,在码头B 北偏西45°的方向,AC =4 km.游客小张准备从观光岛屿C 乘船沿CA 回到码头A 或沿CB 回到码头B ,设开往码头A ,B 的游船速度分别为v 1,v 2,若回到A ,B 所用时间相等,则v 1v 2=结果保留根号).17.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是2,BE =CE ,MN =1,线段MN 的两端在CD ,AD 上滑动,当DM = 55或255时,△ABE 与以D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第17题图 第18题图18.如图,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B ,C 在第一象限,点A 的坐标为(3,0),点D 为边AB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 =kx(x >0)的图象经过C ,D 两点,若∠COA =α,则k 的值等于4tan α .三、解答题(共66分) 19.(6分)计算:(1)2tan 60°·sin 30°+cos 230°-6cos 45°;解:原式=23× 12+⎝⎛⎭⎫322-6× 22=3+34-3=34;(2)2sin 60°-4cos 230°+sin 45°·tan 60°.解:原式=2× 32-4× ⎝⎛⎭⎫322+22× 3 =62-3+62 =6-3.20.(6分)解下列方程: (1)x 2-3x -7=0;解:a =1,b =-3,c =-7, 则x =-b±b 2-4ac 2a =3±372,∴x 1=3+372,x 2=3-372;(2)(x +3)2=x (5x -2)-7.解:原方程可化为x 2-2x -4=0, ∴(x -1)2=5, ∴x -1=± 5,∴x 1=1+5,x 2=1- 5.21.(8分)(贵港中考)如图,一次函数y =2x -4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且点A 的横坐标为3.(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点B 的坐标.解:(1)∵点A 的横坐标为3,代入y =2x -4,得y =2× 3-4=2, ∴A(3,2).将A(3,2)代入y =kx,得k =6,∴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6x;(2)由题意得⎩⎪⎨⎪⎧y =2x -4,y =6x ,∴x 2-2x -3=0.解得x =3或-1,∴B(-1,-6).22.(8分)(盐城中考)“大美湿地,水韵盐城”.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盐城市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D ”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最想去景点B ”的学生人数.解:(1)由“最想去A 景点”的人数和其所占百分比可求总人数:8÷ 20%=40人. 答: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40人.(2)总人数减去已知的人数可求“最想去景点D ”的人数40-(8+14+4+6)=8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最想去景点D ”的扇形圆心角:840× 100%× 360°=72°.答:“最想去景点D ”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72°.(3)“最想去景点B ”的人数:1440× 100%× 800=280人.答:“最想去景点B ”的人数为280人.23.(8分)(襄阳中考)受益于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多重利好因素,我市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利润逐年提高.据统计,2014年利润为2亿元,2016年利润为2.88亿元.(1)求该企业从2014年到2016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2)若2017年保持前两年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不变,该企业2017年的利润能否超过3.4亿元?解:(1)设该企业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 根据题意,得2(1+x)2=2.88.解这个方程,得x 1=0.2=20%,x 2=-2.2(不合题意,舍去). 答:该企业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0%. (2)2.88×(1+20%)=3.456>3.4.答:该企业2017年的利润能超过3.4亿元.24.(10分)(南宁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2),B (4,0),C (4,-4).(1)请画出△ABC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2)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A 2B 2C 2,请在y 轴右侧画出△A 2B 2C 2,并求出∠A 2C 2B 2的正弦值.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A 2C 2B 2与△ACB 是位似图形,△A 2C 2B 2∽△ACB. ∴∠A 2C 2B 2=∠ACB.过点A 作AD ⊥CB 延长线于点D ,得到Rt △ACD ,此时,AD =2,CD =6,由勾股定理可得AC =AD 2+CD 2=22+62=210,sin ∠ACB =AD AC =2210=1010,∴sin ∠A 2C 2B 2=1010.25.(10分)(潍坊中考)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一栋五层居民楼CD 的高度,该楼底层为车库,高2.5米,上面五层居住,每层高度相等,测角仪支架离地1.5米,在A 处测得五楼顶部点D 的仰角为60°,在B 处测得四楼顶部点E 的仰角为30°,AB =14米,求居民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3≈1.73)解:设每层高为x 米,由题意得MC′=MC -CC′=2.5-1.5=1. 则DC′=5x +1,EC ′=4x +1,在Rt △DC ′A ′中,∠DA ′C ′=60°,∴C ′A ′=DC′tan 60°=33(5x +1).在Rt △EC ′B 中,∠EB ′C ′=30°,∴C ′B ′=EC′tan 30°=3(4x +1).∵A ′B ′=C′B′-C′A′=AB.∴3(4x +1)-33(5x +1)=14.解得x ≈3.17.所以居民楼高为5× 3.17+2.5=18.4米.26.(10分)(茂名中考)如图,Rt △ABC 中,∠ACB =90°,AC =6 cm ,BC =8 cm.动点M 从点B 出发,在BA 边上以每秒3 cm 的速度向定点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C 出发,在CB 边上以每秒2 cm 的速度向点B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0<t <103,连接MN . (1)若△BMN 与△ABC 相似,求t 的值; (2)连接AN ,CM ,若AN ⊥CM ,求t 的值.解:(1)由题意知,BM =3t cm ,CN =2t cm ,∴BN =(8-2t)cm ,BA =62+82=10 cm ,当△BMN ∽△BAC 时,BM BA =BNBC,∴3t 10=8-2t 8,解得t =2011; 当△BMN ∽△BCA 时,BM BC =BN BA ,∴3t 8=8-2t 10,解得t =3223,∴△BMN 与△ABC 相似时,t 的值为2011或3223.(2)作MG ⊥BC 于点G ,当AN ⊥CM 时,∠1=∠2,tan ∠2=CN AC =2t 6=t3,在Rt △BMG 中,BG =BM·cos B =3t·45=125t.MG =BM·sin B =3t·35=95t ,CG =8-125t ,在Rt △CMG 中,tan ∠1=MG CG =95t 8-125t ,95t 8-125t=t 3,解得t =1312.。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元二次方程x2+5x=6的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A .1,5B .1,-6C .5,-6D .5,62.若反比例函数y=k x (k≠0)的图象经过点P (-1,1),则k 的值是()A .0B .-2C .2D .-13.一元二次方程x2+x+1=0的根的情况为()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 .没有实根C .只有一个实数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是2:3,其中较小多边形的面积为4cm 2,则较大多边形的面积为()A .9cm 2B .16cm 2C .56cm 2D .24cm 25.sin30°+tan45°-cos60°的值等于()A B .0C .1D .6.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C=90°,∠A=60°,BC 等于()A .30B .10C .2D .7.如图,Rt △ABC ∽Rt △DEF ,∠A=35°,则∠E 的度数为()A .35°B .45°C .55°D .65°8.如图,为测量河两岸相对两电线杆A 、B 间的距离,在距A 点16m 的C 处()AC AB ⊥,测得ACB 52∠= ,则A 、B 之间的距离应为()A .16sin52°mB .16cos52°mC .16tan52°mD .16tan52m9.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为了了解某池塘里青蛙的数量,先从池塘里捕捞20只青蛙,作上标记后放回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池塘中捕捞出40只青蛙,其中有标记的青蛙有4只,请你估计一下这个池塘里有多少只青蛙?()A .100只B .150只C .180只D .200只10.如图,△ABC 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A .B .C .D .二、填空题11.若()221ay a x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取值为______.12.已知关于x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有一个根为1,则a +b +c =_____.13.甲同学身高为.5m ,某时刻他影长为1m ,在同一时刻一中老塔影长为20m ,则塔高为____m .14.老师对甲、乙两人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五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均为90分,方差分别是S 甲2=17,S 乙2=15.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填“甲”、“乙”中的一个).15.已知sinα=35,则tanα=____.16.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 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有一水塔(图中点A 处)在距她家北偏东60°方向的500米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AB 是____米.17.已知锐角A 满足关系式2sin2A-7sinA+3=0,则sinA 的值为_____.1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a=0的两个实根为x1,x2,且121123x x +=,则a 的值为.三、解答题19.解下列方程(1)x (x-2)+x-2=0;(2)x2-4x-12=0.20.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根,求m 的值和方程的另一个根.21.某校开展了主题为“梅山文化知多少”的专题调查活动,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四个等级,整理调查数据制成了不完整的表格和扇形统计图(如图).等级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频数50m4020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问卷调查共抽取的学生数为人,表中m 的值为;(2)计算等级为“非常了解”的频数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扇形统计图;(3)若该校有学生2000人,请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梅山文化知识的人数约为多少?22.菜农李伟种植的某蔬菜计划以每千克5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由于部分菜农盲目扩大种植,造成该蔬菜滞销.李伟为了加快销售,减少损失,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千克3.2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小华准备到李伟处购买5吨该蔬菜,因数量多,李伟决定再给予两种优惠方案以供选择:方案一:打九折销售;方案二:不打折,每吨优惠现金200元.试问小华选择哪种方案更优惠,请说明理由.23.超速行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周末,小明和三位同学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检测车速.如图,观测点设在A处,离益阳大道的距离(AC)为30米.这时,一辆小轿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B处行驶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8秒,∠BAC=75°.(1)求B、C两点的距离;(2)请判断此车是否超过了益阳大道60千米/小时的限制速度?(计算时距离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75°≈0.9659,cos75°≈0.2588,tan75°≈3.732 1.732,60千米/小时≈16.7米/秒)24.在矩形ABCD中,E为CD的中点,H为BE上的一点,连接CH并延长交AB于点G,连接G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ECBG=EHBH;(2)若EHBH=3,∠CGF=90°,求ABBC的值.25.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12x+b经过点B(1,3),且与直线y=﹣2x交于点A,抛物线y=(x﹣m)2+n的顶点在直线y=﹣2x上运动.(1)求点A的坐标.(2)当抛物线经过点A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当﹣1<x<1时,始终满足(x﹣m)2+n<12x+b,结合图象,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C【详解】试题解析:x 2+5x=6,x 2+5x-6=0,一次项系数是5,常数项-6.故选C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D .【解析】试题解析:∵反比例函数y=k x (k≠0)的图象经过点P (-1,1),∴1=1k ,解得k=-1.故选D .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B 【详解】试题解析:一元二次方程x 2+x+1="0"中,△=1-4×1×1<0,∴原方程无解.故选B .考点:根的判别式.4.A 【详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是2: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是2: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4:9,∵较小多边形的面积为4cm 2,∴较大多边形的面积为9cm 2,故选A .5.C .【解析】试题解析:原式=12+1-12=1.故选C.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6.A【详解】试题解析:∵∠C=90°,∠A=60°,∴∠B=90°-60°=30°,∴由勾股定理得:==30.故选A.考点:1.勾股定理;2.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7.C.【解析】试题解析:∵Rt△ABC∽Rt△DEF,∠A=35°,∴∠D=∠A=35°.∵∠F=90°,∴∠E=55°.故选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8.C【详解】试题解析:因为AC=16米,∠C=52°,在直角△ABC中tan52°=ABAC,所以AB=16•tan52°米.故选C.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9.D.【解析】试题解析:∵从池塘中捕捞出40只青蛙,其中有标记的青蛙有4只,∴在样本中有标记的所占比例为4 40,∴池塘里青蛙的总数为20÷440=200.故选D.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10.C【详解】试题解析:如图,由勾股定理得AC=.∵BC×2=AC•BD,即×2×2=×BD∴BD=.故选C.考点:1.勾股定理;2.三角形的面积.11.1【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和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详解】∵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210 21a a +≠⎧⎨-=-⎩,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形如y=kx(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12.0.【详解】试题解析:根据题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即x=1时,ax2+bx+c=0成立,即a+b+c=0,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3.30.【解析】试题解析:∵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1.5:1=塔高:20∴塔高为30m.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4.乙.【解析】试题解析:∵S甲2=17,S乙2=15,15<17,∴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考点:方差.15.3 4.【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设∠A=α,∵sinα=3 5,∴35 BCAB=,设AB=5x,BC=3x,则,∴tanα=34 BCAC=.考点: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16.250.【解析】试题解析:∠AOB=90°-60°=30°,∵∠ABO=90°,OA=500m ,∴AB=12OA=250m .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方向角.17.12【解析】试题解析:2sin 2A-7sinA+2=0,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sinA-3)=0,2sinA-1=0,sinA-3=0,解得:sinA=12或sinA=3(不合题意舍去)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2.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18.3.【详解】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x-a=0的两个实根为x 1,x 2,∴x 1+x 2=-2,x 1x 2=-a ,∴12121211223+-+===-x x x x x x a ∴a=3.19.(1)x 1=2,x 2=-1.(2)x 1=6,x 2=-2.【详解】试题分析:(1)提取公因式,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2)分解因式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试题解析:(1)x (x-2)+x-2=0,提取公因式,得(x-2)(x+1)=0,解得x1=2,x2=-1.(2)x2-4x-12=0,分解因式得,(x-6)(x+2)=0,解得x1=6,x2=-2.考点: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20.m的值为1,方程的另一根为x=2.【分析】由于x=-1是方程的一个根,直接把它代入方程即可求出m的值,然后解方程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一根.【详解】解:∵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根,∴(-1)2-m×(-1)-2=0,∴m=1,将m=1代入方程得x2-x-2=0,(x-2)(x+1)=0解得:x=-1或x=2.故m的值为1,方程的另一根为x=2.【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因式分解的解方程技巧是解题关键.21.(1)200,90;(2)90°,补全图形见解析(3)200人.【详解】试题分析:(1)利用基本了解的人数÷基本了解的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算出本次问卷调查共抽取的学生数;m=抽查的学生总数×比较了解的学生所占百分比;(2)等级为“非常了解”的频数在扇形统计图中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所占百分比,再补图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用2000人×调查的学生中“不太了解”的学生所占百分比.试题解析:(1)40÷20%=200人,200×45%=90人;(2)50200×100%×360°=90°,1-25%-45%-20%=10%,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2000×10%=200人.答:这些学生中“不太了解”梅山文化知识的人数约为200人.考点:1.扇形统计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频数(率)分布表.22.(1)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解析】试题分析:(1)设出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根据从5元下调到3.2元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优惠方案分别求得两种方案的费用后比较即可得到结果.试题解析:(1)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1-x)2=3.2.解这个方程,得x1=0.2,x2=1.8(不符合题意),符合题目要求的是x1=0.2=20%.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20%.(2)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理由:方案一所需费用为:3.2×0.9×5000=14400(元),方案二所需费用为:3.2×5000-200×5=15000(元).∵14400<15000,∴小华选择方案一购买更优惠.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23.(1)112米(2)此车没有超过限制速度【解析】解:(1)在Rt△ABC中,∠ACB=90°,∠BAC=75°,AC=30,∴BC=AC•tan∠BAC=30×tan75°≈30×3.732≈112(米)。

新湘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1]

新湘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1]

新湘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湘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湘教版九年级上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期末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函数中:(1)y=-x 2;(2)y=—2x ;(3)y=x2—1;(4)y=21 x .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A 。

1个 B.2个 C.3个 D.4个2.(厦门模拟)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4,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的比为( ) A.1∶16 B 。

16∶1C 。

1∶2D 。

2∶13。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6x+2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k ≤29 B 。

k <29C 。

k ≥29D.k >294。

cos60°—sin30°+tan45°的值为( ) A 。

2B 。

—2C 。

1D.—15。

某农科院对甲、乙两种甜玉米各用10块相同条件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两个品种每公顷产量的两组数据,其方差分别为s 2甲=0.002,s 2乙=0。

03,则( ) A.甲比乙的产量稳定B 。

乙比甲的产量稳定C.甲、乙的产量一样稳定D 。

无法确定哪一品种的产量更稳定6。

如图,在Rt △ABC 中,∠C=90°,∠A=30°,c=10,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B=60°B.a=5C 。

完整版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完整版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已知方程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当x=a与x=a+n时,x2+bx+c=m,则m、n的关系为(A.m= nB.m= nC.m= n 2D.m= n 2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3x+k2﹣1=0有一根为0,则k=()A.1B.-1C.±1D.03、按100分制60分及格来算,满分是150分的及格分是()A.60分B.72分C.90分D.105分4、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P(a,b),其中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kx+4=0的两根,那么点P的坐标是( )A.(1,4)B.(-1,-4)C.(2,2)D.(-2,-2)5、下列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A. B. C. D.6、小红利用一些花布的边角料,裁剪后装饰手工画.下面四个图案是她裁剪出的空心等边三角形、菱形、矩形、正方形,若每个图案花边的宽度都相等,那么每个图案中花边的内外边缘所围成的几何图形不一定相似的是()A. B. C. D.7、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则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根的情况是()A.有两个不等实根B.有两个相等实根C.没有实根D.无法确定。

8、如图,在4×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ΔABC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那么cos ACB值为()A. B. C. D.9、如图,某停车场人口的栏杆,从水平位置AB绕点O旋转到A'B′的位置已知AO=4m,若栏杆的旋转角∠AOA′=50°时,栏杆A端升高的高度是()A. B.4sin50° C. D.4cos50°10、如图,Rt△ABC中,∠ACB=90°,CM为AB边上的中线,AN⊥CM,交BC于点N.若CM=3,AN=4,则tan∠CAN的值为()A. B. C. D.11、如图,直线y=x―4与y轴、x轴分别交于点A、B,点C为双曲线y=上一点,OC∥AB,连接BC交双曲线于点D,点D恰好是BC的中点,则k的值是()A. B.2 C.4 D.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且 D. 或13、如图,由六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ABC的各个顶点都在格点上,则sin∠BAC的值是()A. B. C. D.14、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m-2)x2+4x-m2=0的一个根,则m的值为().A.-1或2B.-1C.2D.015、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且k≠0C.k≥-1且k≠0D.k>-1且k≠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一元二次方程x2=3x的解是:________ .17、已知A(﹣1,m)与B(2,m﹣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的值________.18、如图,⊙O与正方形ABCD的各边分别相切于点E、F、G、H,点P是上的一点,则tan∠EPF的值是________.19、在Rt△ABC中,∠C=90°,若AC=5,tanA=2,则BC=________.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经过原点O的直线1交于点A,B(n,﹣2),过点A作AD⊥x轴,垂足为D,已知sin∠AOD=,则k 的值为________.21、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ADEF是正方形,点A,D在x轴的正半轴,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F再AB上,点B,E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OA=2,OC=6,则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________.22、方程2(x+2)+8=3x(x-1)的一般形式为__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23、如图,等边中,,点D﹐点E分别是边BC,CA上的动点,且,连接AD、BE交于点F,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时,则点F的运动路径的长度为________.24、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线段OA与弦BC垂直,垂足为D,AB=BC=2,则∠AOB=________°.25、如图,将△ABC沿着CE翻折,使点A落在点D处,CD与AB交于点F,恰好有CE=CF,若DF=6,AF=14,则tan∠CEF=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计算:.27、如图,扇形OAB的半径为4,圆心角∠AOB=90°,点C是上异于点A、B的一动点,过点C作CD⊥OB于点D,作CE⊥OA于点E,联结DE,过O点作OF⊥DE于点F,点M为线段OD上一动点,联结MF,过点F作NF⊥MF,交OA于点N.(1)当tan MOF=时,求的值;(2)设OM=x,ON=y,当时,求y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在(2)的条件下,联结CF,当△ECF与△OFN相似时,求OD的长.28、如图,在数学活动课中,小敏为了测量校园内旗杆AB的高度,站在教学楼上的C处测得旗杆低端B的俯角为45°,测得旗杆顶端A的仰角为30°,如旗杆与教学楼的水平距离CD为9m,则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根号)29、我们知道当人们的视线与物体的表面互相垂直且视线恰好落在物体中心位置时的视觉效果最佳,如图是小然站咋地面MN欣赏悬挂在墙壁PM上的油画AD (PM⊥MN)的示意图,设油画AD与墙壁的夹角∠PAD=α,此时小然的眼睛与油画底部A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线恰好落在油画的中心位置E处,且与AD垂直.已知油画的高度AD为100cm.(1)直接写出视角∠ABD(用含α的式子表示)的度数;(2)当小然到墙壁PM的距离AB=250cm时,求油画顶部点D到墙壁PM的距离;(3)当油画底部A处位置不变,油画AD与墙壁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小然为了保证欣赏油画的视觉效果最佳,他应该更靠近墙壁PM,还是不动或者远离墙壁PM?30、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到河边公路AD的距离,在A点测得∠BAD=30°,在C点测得∠BCD=60°,又测得AC=50米,求小岛B到公路AD的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D2、B3、C4、D5、D6、C7、C8、C10、A11、A12、D13、D14、B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4、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7、30、。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将方程2368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A .3、6、8B .3、-6、-8C .3、-6、8D .3、6、-82.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过点()2,3-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3x 2﹣6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m <3B .m≤3C .m >3D .m≥34.若()()()1233,,2,,1,A y B y C y --三点都在函数1y x=-的图象上,则123y y y ,,的大小关系是()A .123y y y <<B .123y y y >>C .132 y y y <<D .无法确定5.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某校去年上半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389元,今年上半年发放了438元,设每半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A .438(1+x )2=389B .389(1+x )2=438C .(1+2x )2=438D .438(1+2x )2=3896.为了了解我市某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情况,检查组在该校随机抽取40名学生,调查了解他们一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小组的时间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根据图中信息估计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约等于()A .50%B .55%C .60%D .65%7.如图,若P 为△A BC 的边AB 上一点(AB>AC ),则下列条件不一定能保证△ACP ∽△ABC的有()A .∠ACP=∠B B .∠APC=∠ACBC .AC AP AB AC =D .PC AC BC AB =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 ABC 如图放置,其中点A 、B 、C 均在格点上,则()A .tanB=32B .cosB=23C .sinB=13D .9.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边BC 的中点,AE ⊥BD ,垂足为F ,则tan ∠BDE 的值是()A .4B .14C .13D .310.如图,△ABC 中,D 、E 两点分别在BC 、AD 上,且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若∠ABE=∠C ,AE:ED=2:1,则△BDE 与△ABC 的面积比为何?()A .1:6B .1:9C .2:13D .2:15二、填空题11.随机从甲、乙两块试验田中各抽取100株麦苗测试高度,计算平均数和方差的结果为13x =甲,13x =乙,2 3.6s =甲,2 4.2s =乙,则小麦长势比较整齐的是______.12.已知1x ,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k ++-=的两个实数根,且22121213x x x x +-=,则k 的值为____.13.如图,在△ABC 中,∠A =30°,∠B =45°,AC =AB 的长为_______.14.如图所示,AB ⊥BD ,CD ⊥BD ,连接AC 交BD 于O .若AB =3,BO =4,BD =12,则OC 的长是________.15.如图,小明周末晚上陪父母在锦江绿道上散步,他由灯下A 处前进4米到达B 处时,测得影子BC 长为1米,已知小明身高1.6米,他若继续往前走4米到达D 处,此时影子DE 长为______米.三、解答题16.解一元二次方程:(1)241210x -=(2)4)25()(x x --=17.计算:(1)2cos306045︒-︒+︒(2)()101202023tan 303π-⎛⎫---+︒⎪⎝⎭18.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是我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有“花鸟岛”之美称.如图,我国的一艘海监船在钓鱼岛A 附近沿正东方向航行,船在B 点时测得钓鱼岛A 在船的北偏东60°方向,船以50海里/时的速度继续航行2小时后到达C 点,此时钓鱼岛A 在船的北偏东30°方向.请问海监船继续航行多少海里与钓鱼岛A 的距离最近?19.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B=AC ,D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E 为BC 延长线上点,且满足AB 2=DB·CE.(1)求证:△ADB ∽△EAC ;(2)若∠BAC=40°,求∠DAE 的度数.20.某校为了解九年级男同学的中考体育考试准备情况,随机抽取部分男同学进行了1000米跑步测试.按照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学校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1)根据给出的信息,补全两幅统计图;(2)该校九年级有600名男生,请估计成绩未达到良好有多少名?21.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中,90B ∠=︒,5AB cm =,7BC cm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 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当P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则同时停止运动.(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4cm(2)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3)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22.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像相交于A (1,2),B (n ,-1)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直线AB 交x 轴于点C ,点P 是x 轴上的点,若△ABP 的面积是6,求点P 的坐标.23.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2(1)2(0)y x m x m m m =-+++>的图像与x 轴相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相交于点C ,连接AC BC 、.(1)线段AB =______;(2)若AC 平分OCB ∠,求m 的值;(3)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AC △为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4.如图1在矩形ABCD 中,点E 是CD 边上的动点(点E 不与点C ,D 重合),连接AE ,过点A 作AF AE ⊥交CB 延长线于点F ,连接EF ,点G 为EF 的中点,且点G 在线段AB 的左侧,连接BG .(1)求证:ADE ∽ABF ;(2)若20AB =,10AD =,设DE x =,点G 到直线BC 的距离为y .①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85EC BG =时,求x 的值;(3)如图2,若AB BC =,设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四边形BCEG 的面积为1S ,当114S S =时,求DC :DE 的值.参考答案1.D【分析】先将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先将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3+680x x -=.从而确定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6,常数项为-8,故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和系数,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C【分析】先根据点的坐标求出k 值,再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反比例函数k y x=(k≠0)的图象经过点P (2,-3),∴k=2×(-3)=-6<0,∴该反比例函数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k y x=(k≠0)的图象k >0时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k <0时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A【分析】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详解】解:根据题意得△=(﹣6)2﹣4×3×m >0,解得m <3.故选A .4.A【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 1、y 2、y 3的值,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点A (3,y 1),B (-2,y 2),C (-1,y 3)在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上,∴y 1=13-,y 2=12,y 3=1,又∵13-<12<1,∴y 1<y 2<y 3.故选择: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y 1、y 2、y 3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B【分析】先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去年下半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的钱数,再表示出今年上半年发放的钱数,令其等于438即可列出方程.【详解】解:设每半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去年下半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389(1+x )元,今年上半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23891x +元,由题意,得:()23891438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求平均变化率的方法,若设变化前的量为a ,变化后的量为b ,平均变化率为x ,则经过两次变化后的数量关系为()21a x b ±=.6.C【详解】先求出m 的值,再用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除以抽取的学生数即可:∵m=40﹣5﹣11﹣4=20,∴该校学生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百分数是:20+440×100%=60%.故选C .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隐含着一个条件,即∠A=∠A,选项A和B可以利用有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判定;C选项可以利用两组对应边分别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D选项无法进行判定.考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8.C【分析】在Rt△ABC中,AC=2,BC=3,由勾股定理得:AB=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tanB,cosB,SinB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解:如图在Rt△ABC中,AC=2,BC=3,由勾股定理得:∴tanB=AC2= BC3,∴cosB=BCAB∴SinB=ACAB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网格中锐角三角函数问题,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A【分析】证明△BEF∽△DAF,得出EF=12AF,EF=13AE,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得出13EF DE=,设EF=x,则DE=3x,由勾股定理求出DF=再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BC ,AD ∥BC ,∵点E 是边BC 的中点,∴BE=12BC=12AD ,∴△BEF ∽△DAF ,∴12EF BE AF AD ==,∴EF=12AF ,∴EF=13AE ,∵点E 是边BC 的中点,∴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 ,∴EF=13DE ,设EF=x ,则DE=3x ,∴x ,∴tan ∠BDE=EF DF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得S △ABE :S △BED =2:1,再根据三角形相似求得S △ACD =94S △ABE =92S △BED ,根据S △ABC =S △ABE +S △ACD +S △BED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AE :ED =2:1,∴S △ABE :S △BED =2:1,AE :AD =2:3,∵∠ABE =∠C ,∠BAE =∠CAD ,∴△ABE ∽△ACD ,∴S △ABE :S △ACD =4:9,∴S △ACD =94S △ABE ,∵S △ABE =2S △BED ,∴S △ACD =94S △ABE =92S △BED ,∵S △ABC =S △ABE +S △ACD +S △BED =2S △BED +92S △BED +S △BED =152S △BED ,∴S △BDE :S △ABC =2:1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不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之间的关系进行等量代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甲【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判断即可.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详解】解:∵13x =甲,13x =乙,由方差的意义2 3.6s =甲,2 4.2s =乙,∵3.6 4.2<,∴2s <甲2s 乙,∴甲块试验田的方差小,故甲试验田小麦长势比较整齐.故答案为:甲.【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方差的意义: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2.-2【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解.∵x 1+x 2=-2,x 1.x 2=k-1,22212121212()3x x x x x x x x +-=+-⋅=4-3(k-1)=13,K=-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应用.13.3+3【详解】过C 作CD ⊥AB 于D ,∴∠ADC =∠BDC =90°.∵∠B =45°,∴∠BCD =∠B =45°,∴CD =BD .∵∠A =30°,23AC =,∴3CD =,∴3BD CD ==.由勾股定理得:223AD AC CD =-=,∴33AB AD BD =+=+.故答案是:3+314.10由CD⊥BD,AB⊥BD,与∠DOC=∠BOA,可证△DOC∽△BOA,由性质OC CD OD==OA AB OB,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AO=5,可求OC=6【详解】解:∵CD⊥BD,AB⊥BD,∴∠D=∠B=90º∵∠DOC=∠BOA∴△DOC∽△BOA∴OC CD OD== OA AB OB∵AB=3,BO=4,BD=12,∴OD=BD-BO=12-4=8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OC8= 54∴OC=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勾股定理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5.2【分析】依据△CBF∽△CAP,即可得到AP=8,再依据△EDG∽△EAP,即可得到DE长.【详解】如图,由FB ∥AP 可得,△CBF ∽△CAP ,∴CB BF CA AP=,即1 1.614AP +,解得AP=8,由GD ∥AP 可得,△EDG ∽△EAP ,∴ED GD EA PA ,即 1.6448ED ED ++=,解得ED=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中心投影的特点可知在这两组相似三角形中有一组公共边,利用其作为相等关系求出所需要的线段,再求公共边的长度.16.(1)121111,22x x ==-;(2)1236,36x x ==【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利用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解:(1)∵241210x -=,∴24121x =,∴21214x =,∴12111122x x ==-;(2)∵4)25()(x x --=,∴2630x x -+=,∴2-466=3622b b ac x a ±-±==±∴1233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由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1)2;(2)0【分析】(1)先把函数值代入,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方,再乘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2)先把函数值代入同时计算零次幂负指数去绝对值,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解:(1)2cos306045︒︒+︒,2122⎛+ ⎝⎭,=222-+,=2;(2)()101202023tan 303π-⎛⎫---+︒ ⎪⎝⎭,=13233-+⨯,=132-+,=0.【点睛】本题考查特殊三角函数值化简求值问题,掌握特殊的三角函数值及零次幂,负指数,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50海里【分析】过点A 作AD ⊥BC 于D ,根据题意得∠ABC=30°,∠ACD=60°,∠BAC =30°,可证CA=CB ,由CB=50×2=100(海里),可求CA=100(海里),在直角△ADC 中,CD=AC0cos60=100×12=50(海里)即可.【详解】解:过点A作AD⊥BC于D,根据题意得∠ABC=90°-60°=30°,∴∠ACD=90°-30°=60°,∴∠BAC=∠ACD-∠ABC=30°,∴CA=CB,∵CB=50×2=100(海里),∴CA=100(海里),在直角△ADC中,∠ACD=60°,∴CD=AC cos60 =100×12=50(海里).答:船继续航行50海里与钓鱼岛A的距离最近.【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作出正确的图形.19.(1)见解析;(2)(2)∠DAE=11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AB=AC,求得∠ABD=∠ACE,再利用AB2=DB•CE,即可得出对应边成比例,然后即可证明.(2)由△ADB∽△EAC,得出∠BAD=∠E,∠D=∠CAE,则∠DAE=∠BAD+∠BAC+∠CAE=∠D+∠BAD+∠BAC,很容易得出答案.试题解析:证明:(1)∵AB=AC,∴∠ABC=∠ACB,∴∠ABD=∠ACE,∵AB2=DB•CE∴AB DB CE AB=,∵AB=AC,∴AB DB CE AC=∴△ADB∽△EAC.(2)∵△ADB∽△EAC,∴∠BAD=∠E,∠D=∠CAE,∵∠DAE=∠BAD+∠BAC+∠CAE,∴∠DAE=∠D+∠BAD+∠BAC,∵∠BAC=40°,AB=AC,∴∠ABC=70°,∴∠D+∠BAD=70°,∴∠DAE=∠D+∠BAD+∠BAC=70°+40°=110°.20.(1)见解析;(2)180名【分析】()1由条形图与扇形图知良好的人数与百分比可求抽取的学生数:1640%40(÷=人);可求抽取的学生中合格的人数10,可求合格所占百分比:25%,优秀人数百分比:124030%÷=,即可补全条形图与扇形图;()2求出成绩未达到良好的男生所占比例为:30%,用部分估计总体60030%180(⨯=名)即可.【详解】解:()1由条形图与扇形图知良好的人数16人,百分比为40%则抽取的学生数:1640%40(÷=人);抽取的学生中合格的人数:401216210---=,合格所占百分比:104025%÷=,优秀人数所占百分比:124030%÷=,如图所示:;()2成绩未达到良好的男生所占比例为:25%5%30%+=,所以600名九年级男生中有60030%180(⨯=名),九年级有600名男生成绩未达到良好有180名.【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21.(1)1秒;(2)3秒;(3)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P 、Q 分别从A 、B 两点出发,x 秒后,AP=xcm ,PB=(5-x )cm ,BQ=2xcm ,则△PBQ 的面积等于12×2x (5-x ),令该式等于4,列出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解;(2)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看△PBQ 的面积能否等于7cm 2,只需令12×2t (5-t )=7,化简该方程后,判断该方程的24b ac -与0的关系,大于或等于0则可以,否则不可以.【详解】解:(1)设经过x 秒以后,PBQ △面积为24(0 3.5)cm x <≤,此时=AP xcm ,()5BP x cm =-,2=BQ xcm ,由142BP BQ ⋅=,得()15242x x -⨯=,整理得:2540x x -+=,解得:1x =或4(x =舍),答:1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4cm ;(2)设经过t 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10cm由222PQ BP BQ =+,即2240(5)(2)t t =-+,解得:t=3或-1(舍),∴3秒后,PQ 的长度为;(3)假设经过t 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27cm ,即72BQ BP ⨯=,()2572t t -⨯=,整理得:2570t t -+=,由于24252830b ac -=-=-<,则原方程没有实数根,∴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理解清楚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判断某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等于一个值,只需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判断该方程是否有解,若有解则存在,否则不存在.22.(1)y =x +1,2y x =;(2)(-5,0)或(3,0)【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 (1,2),可以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即可得到点B 的坐标,再根据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A 和点B ,然后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到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然后根据△ABP 的面积是6,即可求得点P 的坐标.【详解】解:(1)∵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过点A (1,2),B (n ,-1),∴21m =,解得m =2,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1n-=,解得n =-2,∴点B (-2,-1),∵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A (1,2),B (-2,-1),∴221k b k b +=⎧⎨-+=-⎩,解得11k b =⎧⎨=⎩,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设点P 的坐标为(p ,0),∵一次函数y =x +1,∴当y =0时,x =-1,∵△ABP 的面积是6,点A (1,2),B (-2,-1),∴()()12162p --⨯--⎡⎤⎣⎦=,解得p =-5或p =3,即点P 的坐标为(-5,0)或(3,0).【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3.(1)2;(2(3【分析】(1)设1(A x ,0),2(B x ,0),12()x x <,根据题意可得1x ,2x 为方程222(1)20(0)x m x m m m -+++=>的根,解出1x ,2x ,进而得出212AB x x =-=.(2)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 OA m ==,推测出sin OC AD OBC BC AB∠==,进而解得2(2)BC m =+,在Rt BOC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m =(3)连接PB ,P 为对称轴上的点,所以PA PB =,又PAC ∆为等边三角形推出PA PC =,进而可得点A ,B ,C 在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P 上,推出1302OBC APC ∠=∠=︒,进而可得tan OC OBC OB ∠==m .【详解】解:(1)设1(A x ,0),2(B x ,0),12()x x <,1x ,2x 为方程222(1)20(0)x m x m m m -+++=>的根,即1x ,2x 为方程()[(2)]0(0)x m x m m --+=>的根,所以1x m =,2x m 2=+所以212AB x x =-=.(2)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点D ,若AC 平分OCB ∠,则有AD OA m ==,因为sin OC ADOBC BC AB ∠==,即222m m mBC +=,所以2(2)BC m =+,在Rt BOC 中,因为222OC OB BC +=,所以2222(2)(2)[2(2)]m m m m +++=+,即2222(2)(2)4(2)m m m m +++=+,0m >,所以2(2)0m +≠,所以214m +=,解得m =(3)存在点P 满足题意,连接PB ,则有PA PB =,因为P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A PC =,所以PA PB PC ==,所以点A ,B ,C 在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P 上,所以11603022OBC APC ∠=∠=⨯︒=︒,所以tan 3OCOBC OB ∠==,因为0m >,所以20m +≠,所以3m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角平分线,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答,属于中档题.24.(1)证明见解析;(2)①110(020)2y x x =-+<<;②10011;(3【分析】(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证明;(2)①作GH ⊥BF 于H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推出EC=2y ,再根据DE+EC=20,即可解决问题;②由85EC BG =,可以假设EC=8k ,BG=5k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构建方程求出k 即可解决问题;(3)连接BE ,先证△ADE ≌△ABF ,设DE=a ,CD=BC=b ,则==BF DE a ,根据112EBG ECB BFE EBC S S S S S =+=+△△△△及14S S =,构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AE AF ⊥ ,90EA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AD ABC ABF D ∴∠=∠=∠=∠=︒,EAF BAD ∴∠=∠,FAB DAE ∴∠=∠,90ABF D ∠=∠=︒ ,ADE ∴V ∽ABF ;(2)①如图1中,作GH BF ⊥于H ,90GHF C ∠=∠=︒ ,//GH EC ∴,FG GE = ,FH HC ∴=,22EC GH y ∴==,20DE EC CD AB +=== ,220x y ∴+=,110(020)2y x x ∴=-+<<.②∵85ECBG =,∴假设8EC k =,5BG k =,∵2EC GH =,∴4GH k =,∴3BH k ==,∴310FH CH k ==+,∴610FB k =+∵1102y x =-+,∴208x k =-,∵ADE ∽ABF ,AD ABDE BF ∴=,即102020-8610k k =+,解得:1511k =,∴10011x =;(3)如图2中,连接BE ,∵ABCD 为矩形且AB=BC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AD ,∠ABF=∠ADE=90°,又∵AF ⊥AE ,∴∠FAB+∠BAE=∠BAE+∠EAD=90°,∴∠FAB=∠EAD ,∴△ADE ≌△ABF ,设DE a =,CD BC b ==,∴==BF DE a ,∴112EBG ECB BFE EBCS S S S S =+=+△△△△()()221111142244a b a b a b a ab=-+-=--∵2S b =,14S S =,∴2222b b a ab =--,即220b ab a --=,∴210b b a a ⎛⎫⎛⎫--= ⎪ ⎝⎭⎝⎭,∴12b a +=或12b a -=(舍去),∴DC DE 【点睛】本题属于相似形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23合并的是( )A .8B .13 C .18 D .92.若一次函数(2)1y k x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 .2k < B .2k > C .0k > D .0k <3.如果23a b -=,那么代数式22()2a b ab a a b +-⋅-的值为( )A .3B .23C .33D .434.把函数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下列在该平移后的直线上的点是( )A .()2,2B .()2,3C .()2,4D .(2,5)5.已知a m =3,a n =4,则a m+n 的值为( )A .7B .12C .D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5)(3)y x x =+-经过变换后得到抛物线(3)(5)y x x =+-,则这个变换可以是( )A .向左平移2个单位B .向右平移2个单位C .向左平移8个单位D .向右平移8个单位7.如图,点B ,C ,D 在⊙O 上,若∠BCD =130°,则∠BOD 的度数是()A .50°B .60°C .80°D .100°8.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A.∠ABD=∠ACB B.∠ADB=∠ABCC.AB2=AD•AC D.AD AB AB BC=9.如图,已知某广场菱形花坛ABCD的周长是24米,∠BAD=60°,则花坛对角线AC的长等于()A.63米B.6米C.33米D.3米10.如图,⊙O中,弦BC与半径OA相交于点D,连接AB,OC,若∠A=60°,∠ADC=85°,则∠C的度数是()A.25°B.27.5°C.30°D.3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计算618136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2.分解因式:2ab a-=_______.3.若x1,x2是方程x2﹣4x﹣2020=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x12﹣2x1+2x2的值等于__________.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EOD=50°,则∠BOC的度数为__________.5.如图,直线y =x +m 和抛物线y =x 2+bx +c 都经过点A (1,0)和B (3,2),不等式x 2+bx +c >x +m 的解集为__________.6.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4x(x >0)图象上一点,直线y=kx+b 过点A 并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B ,C ,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D ,连接DC ,若△BOC 的面积是4,则△DOC 的面积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4111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32m ++m ﹣2)÷2212m m m -++;其中m 2+1.3.如图,在▱ABCD 中,AE ⊥BC ,AF ⊥CD ,垂足分别为E ,F ,且BE=DF(1)求证:▱ABCD 是菱形;(2)若AB=5,AC=6,求▱ABCD 的面积.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的中点,连接DE ,过点A 作AG ED ⊥交DE 于点F ,交CD 于点G .(1)证明:ADG DCE ∆∆≌;(2)连接BF ,证明:AB FB =.5.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市某校开展了“读好书,助成长”的活动,并计划购置一批图书,购书前,对学生喜欢阅读的图书类型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数据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 名学生,两幅统计图中的m = ,n = .(2)已知该校共有36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喜欢阅读“A ”类图书的学生约有多少人?(3)学校将举办读书知识竞赛,九年级1班要在本班3名优胜者(2男1女)中随机选送2人参赛,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被选送的两名参赛者为一男一女的概率.6.文美书店决定用不多于20000元购进甲乙两种图书共1200本进行销售.甲、乙两种图书的进价分别为每本20元、14元,甲种图书每本的售价是乙种图书每本售价的1.4倍,若用1680元在文美书店可购买甲种图书的本数比用1400元购买乙种图书的本数少10本.(1)甲乙两种图书的售价分别为每本多少元?(2)书店为了让利读者,决定甲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3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降低2元,问书店应如何进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购进的两种图书全部销售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A4、D5、B6、B7、D8、D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a (b +1)(b ﹣1).3、20284、140°5、x <1或x >36、﹣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x=3.2、11m m +-,原式=.3、(1)略;(2)S 平行四边形ABCD =244、(1)略;(2)略.5、(1)200 , 8415m n ==,;(2)1224人;(3)见解析,23. 6、(1)甲种图书售价每本28元,乙种图书售价每本20元;(2)甲种图书进货533本,乙种图书进货667本时利润最大.。

(适用考试)(必刷题)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适用考试)(必刷题)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在△ABC中,点D在BC边上,连接AD,点G在线段AD上,GE∥BD,且交AB于点E,GF∥AC,且交CD于点F,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B. =C. =D. =2、如图,平行四边形AOBC中,∠AOB=60°,AO=8,AC=15,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经过点A,与BC交于点D,则的值为()A. B. C. D.3、如图,菱形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上,若,则()A. B.3 C. D.4、已知x1, 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A.5B.10C.11D.135、如图,且则=()A.2︰ 1B.1︰3C.1︰8D.1︰96、已知点在反比例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则为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7、如图,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0),y=﹣(x>0)的图象上,且OA⊥OB,则的值为()A. B.2 C. D.48、已知2是关于x的方程3x2﹣2a=0的一个解,则a的值是()A.3B.4C.5D.69、一元二次方程(x+6)2=16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x+6=4,则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A.x-6=-4B.x-6=4C.x+6=4D.x+6=-410、图中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A.点MB.点NC.点OD.点P11、若=2,则=()A. B. C. D.212、点,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则()A. B. C. D.不能确定1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14、已知点(x1,y1),(x2,y2)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点,且0<x1<x2,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0<y1<y2B.0<y2<y1C. y1<y2<0D. y2<y<0115、在Rt△ABC中,∠C=90°,∠B=25°,AB=5,则BC的长为()A.5sin25°B.5tan65°C.5cos25°D.5tan25°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ABC内接于⊙O,∠CAB=30°,∠CBA=45°,CD⊥AB于点D,若⊙O的半径为2,则CD的长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