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7页完成练习)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二、课堂助学1、情景引入:举例:选一生物和非生物的标本和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一般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提出疑问?什么是生物?非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观察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并及时做好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3图片,分析生石花、钟乳石、机器人、珊瑚和珊瑚虫等,是否是生物?①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明理由。
想一想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呢?(2)认真阅读教材P3—7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①生物的生活需要,举例②生物能进行,举例③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举例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举例⑤生物能和,举例⑥生物都有和,举例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三、诊断评价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观察工具观察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2. 仔细分析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3.请挑出一句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古诗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D.生长和繁殖6.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七上生物导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生物和环境第一课时:生物的特征第二课时: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三课时:生物的影响环境2. 第二单元:人体的构成第一课时: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课时:人体的主要组织第三课时:器官和系统3. 第三单元:植物的构成第一课时:植物细胞的结构第二课时:植物的组织第三课时:植物的器官4. 第四单元: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课时: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二课时: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第三课时:遗传工程的应用5. 第五单元:生物的进化和分类第一课时:生物的进化历程第二课时:生物的分类系统第三课时: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学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生物学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验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和测验: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和测验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 辅助材料:PPT、实验器材、观察材料、案例资料等。
3. 网络资源:生物学相关网站、视频、文章等。
六、第六单元:人体的生理功能第一课时:人体的消化系统第二课时:人体的循环系统第三课时:人体的呼吸系统七、第七单元:人体的防御系统第一课时:人体的免疫系统第二课时:人体的神经系统第三课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八、第八单元: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第一课时:人体的生长发育第二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第三课时:人体的衰老过程九、第九单元:人体健康与疾病第一课时: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二课时:常见疾病及其预防第三课时:急救知识和技能十、第十单元:探索生命奥秘第一课时: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第二课时: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第三课时:未来生物技术的展望六、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人体生理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本导学案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全套研究导引,共包括八个单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生物:揭示生命的奥秘
1. 生命的科学概念
2. 显微镜的使用
3. 细胞及其结构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单元:生物:生命活动与调节
1. 新陈代谢
2. 神经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3.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4. 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的生命体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人类及动物的五大群
3. 植物的分类
4. 菌类及生物技术
第四单元: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生态基本概念
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3. 生态系统
第五单元:生物: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发酵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遗传的现象及初步认识
2. DNA是遗传物质
3. RNA的主要功能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与进化
1. 物种的起源与分化
2. 进化的理论基础
3. 进化的证据及其支持
第八单元:生物: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 人类的生殖系统
2. 性别与性的形成
3.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每个单元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三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学科知识和解题技能。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为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提供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A B C D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该图所示生物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为什么?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的关系,这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
⑤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⑥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对鼠有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在图中括号内填写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下图显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A. ④②①③;B. ②③④①;C. ①②③④;D. ②④③①。
A. ④和⑤;B. ③和⑥;C. ①和③;D. ②和⑥。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第一、二章检测题.改用凹面反光镜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填“高倍”或“低倍”).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图,请回答:a A第三章细胞怎样产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在甲、乙载玻片下边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甲乙(3)结论:所示结构完成。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第三、四章同步测试BD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厥类第二节种子植物菜豆和玉米的种子结构(1)左图是种子;右图是种子。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和排泄教具生物和非生物图片、课件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D )A.弹钢琴的机器人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C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D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B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6.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应激性鲸喷出水柱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繁殖植物开花结果生长人体排汗排泄蘑菇由小长大遗传子女与母亲相似呼吸反思与补充: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三维)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答案)

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三、拓展创新
1.(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3)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4)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1)生物能生长 (2)生物能繁殖 (3)生物能遗传 (4)生物能变异 (5)生
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五、达标测试
1.D 2.C 3.D 4.B 5、C
6.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 ;曲中的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7、 动物取食 ———— 营养
鲸喷出水柱 ———— 呼吸
向日葵朝向太阳 ———— 应激性
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课前预习 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照相机 测量
二、合作探究
(一)B
(二)1.①营养 ②进行呼吸 ③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⑤ 生长
⑥繁殖
2.(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但是,无论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是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一些简单的物质,它们都是一样的。
2、略
(二)1.略
2.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水生生物 、 陆生生物 ; 家禽、家畜、作物 、宠物
(2)氧气 二氧化碳
(3)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Leabharlann 排尿等方式将 废物排出体外。
(4)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蘑菇能从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目标编写一份生物导学案,内容涵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知识。
简介本教学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内容。
通过导学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系统地研究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生物研究效果。
导学内容第一单元繁殖与发育1. [生物的基本特征](#part1)2. [生物的营养需求](#part2)3. [繁殖方式与形式](#part3)4.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part4)<a name="part1"></a>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是有机体结构复杂,可以代谢,可以繁殖。
-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 细胞分有无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 生物在进化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类群。
<a name="part2"></a> 2. 生物的营养需求- 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和物质两方面。
- 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获取能量,并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 生物的物质需求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 生物的营养需求与其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
<a name="part3"></a> 3. 繁殖方式与形式- 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 有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 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与父代基本相同。
- 繁殖形式包括内繁殖和外繁殖。
<a name="part4"></a> 4. 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人类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繁殖,通过性生殖器官进行交配。
- 人类的生殖过程包括受精和胚胎发育。
- 人类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
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研究,学生将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重点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营养需求、繁殖方式与形式以及人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
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复习目标:1、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作用
2、阐明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实质和意义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3、理解根的吸收作用,茎的运输作用,和叶片的蒸腾作用复习重难点:各节的基础知识
复习导学:
一、知识梳理:
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
条件
2、光合作用反应式:
它实现的两个转化:、
3、叶片由、、组成,其中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表皮上气孔是由
围成的,是和的门户。
叶肉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包括,。
叶脉是叶片的,具作用。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是:
5、水.无机盐是通过根尖的吸收,是通过茎中内
自下而上运输的。
有机物是叶片通过制造的。
是通过茎中内自上而下运输的。
6、蒸腾作用的部位是、、
二、巩固提高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包括
A、光
B、无机盐
C、水
D、二氧化碳
2、会养金鱼的人,常在缸内放一些水草,其目的是为了
A、增加美感
B、增加氧气
C、提供饵料
D、增加二氧化碳
3、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A、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
B、下表皮气孔分布多
C、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
D、栅栏组含叶绿体多
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
A、在光下
B、在白天
C、在夜晚
D、白天和夜晚
5、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原因
A、缺少肥料妨碍光合作用
B、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吸收
D、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吸收
6、环割枝条形成枝瘤的实验证明了
A、有机物的输送管道在树皮里
B、树皮是输导水、无机盐的通道
C、树皮可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D、没有树皮、植物可正常生活
7、移栽植物常去掉几片叶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腾
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呼吸作用
D、操作方便
8、判断
(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进行呼吸作用
(3)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是植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
(4)给庄稼施肥,施的越多越好
(5)植物移栽应在晴天
(6)光合作用为地球上一切生物提供生命活动能量
(7)将买来的新鲜蔬菜或水果放在塑料袋内,很易烂掉,这是因为呼吸作会产大量的热量
(8)煮熟的豌豆仍可进行呼吸作用。
三、思考
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