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生物的特征导学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1.1.1生物的特征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五、案例亮点
1. 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特征,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 实践性与探究性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究生物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生物的关系,培养他们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5.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生物保护工作。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究生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学生分组进行生物实验,培养他们合作交流、分工协作的能力。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生物的特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完成生物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4. 教师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初中生物七上《1.1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教案两篇(附导学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讲授: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的生物与非生物。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
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总结: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补充: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3、生物体能遗传变异;4、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二)课堂作业:书上练习P6(1)分析图片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为什么不是生物?(2)珊瑚和珊瑚虫都是生物吗?详细说明。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他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重点)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课前预习】1、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2、观察方法有: , ,, 。
3、科学观察的要求: ;;; 。
4、填充下图,阐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每个特征下面的内容,把课本上的图片及图片下的文字学以致用并思考然后回答下列内容:2、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说明了什么?3、判断对错:绿色植物不需要营养。
()4、人时时刻刻都要喘气,不论睡觉时,还是运动时;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天热时或者运动比较剧烈时,人还经常出汗,知道这都是什么原因吗?5、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干什么?6、你见过含有草吗?它为什么叫“含羞"草?6、假如现在有人喊:“地震了,地震了……”,说一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什么反应?7、体育课上,同学们对老师的哨声有什么反应?8、人能由小孩变成一个大人,小树也能变成一棵参天大树,这都是什么现象?9、母鸡能够产卵,给它一个适宜的条件,小鸡能从鸡蛋里面破壳而出,这都说明了什么?10、民歌中唱到:“种了一粒籽,发了一颗芽。
01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导学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生物的特征。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练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哪些特征?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学教材P2—P5页,对比各幅彩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3页的讨论题三、达标测试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 B.珊瑚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6.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A、能从外界吸收营养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生长和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1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理解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2.通过观察、讨论,能够理解并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每名学生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能重复)。
学生回答(专心致志,踊跃参加,气氛活跃,)教师:提问学生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你们是怎样区分它们的?自然界有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怎样将不同的生物区分开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生物的特征(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展示:鱼(在鱼缸里)、石头、菊花(带有枯枝)等。
提问:观察并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你总结出生物所具有的特征吗?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生物?(2)生物有那些共同特征?(3)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怎样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石花是生物吗?钟乳石是生物吗?人是生物吗?珊瑚虫是生物吗?拖把、扫帚是生物吗?粉笔是生物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观察和分析插图,独立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识图、学会观察、学会联系实际归纳总结。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1.1.1《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的全部内容。
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分组讨论区别生物与非生物,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逻辑思维认识生物.2、学习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2)难点受学生知识基础所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等内容是教学难点。
二、教学设计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第一节课。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从内容和活动两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内容中的事例来看,本节精选了机器人能演奏乐曲、做出一些复杂的活动、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钟乳石能慢慢长大等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分析这些事例中的物体是不是生物。
从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看,本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主.因为对概念内涵的理解要求不高,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也相应较低。
从活动设计上来看,本节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概念来展计的.最后,教材以图文结合、概念内涵与例证相结合的方式,逐一阐述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并且鼓励学生质疑和补充.可见,本节的活动设计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
2、学情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重要概念,即初步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又是初中生物学课程的起始章节,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其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2.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 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学法指导】1. 细心观察身边事物、上网搜集资料图片,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
认真阅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总结生物的特征,同时锻炼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课型】新课【学习过程】探究一:探究生物的方法--观察阅读教材第2页,完成下列问题1。
观察方法有哪些手段?2。
阅读瞎子摸象的故事:几个瞎子在大路上听说有人把一头大象牵过来了,他们决定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大象.其中一个摸着象的牙齿,他说大象好似一把剑;摸到耳朵的则认为像一把大扇子;摸到腿的人则说大象好像一根柱子;摸到身子的说象是一堵墙;而拿着尾巴的甚至说象只不过像根绳子。
牵象的人把象带走了,瞎子们还在路边争论不息。
通过这个故事,你认为科学观察有哪些要求呢?探究二:生物的共同特征一、情境引入根据生活的经验,你能说说机器人为什么不是生物.电脑病毒为什么不是生物。
投影播放:机器的活动一些画面(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自学教材P3-P6页,对比各幅彩图,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讨论交流:(1)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说明了什么?小麦和海豚的营养(2)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干什么?鲸产生的水柱说明是进行的哪种生理活动?该生理活动的意义是什么?(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4)你见过含羞草吗?它为什么叫“含羞”草?为什么“朵朵葵花向太阳”?(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青蛙能在水中产卵,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变成许多只不同的青蛙,青蛙长大后又能产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青蛙的那一生命现象?(6)病毒和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吗?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和自学提示内容。
(新)人教版生物七上《1.1.1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推荐) (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会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拟和分析,了解生物的根本特征。
2.通过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自己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自己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根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问题导学〔一〕阅读教材第2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学探究的根本方法〔1〕是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
〔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二〕阅读教材3-7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
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他的共同特征?。
学习检测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响,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响2.以下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3.以下关于生物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学探究的根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方案,有耐心5、仔细阅读下文,并答复以下问题:宇航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给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习案
课前预习:1、什么是观察?如何做到科学的观察?
2、观察校园或者教室内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
探究案
一、阅读教材P4—P7页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生物的特征。
并思考下列问题:
1、植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2、动物又如何获取营养呢?
3、举例说明动物是如何呼吸的?
4、植物能呼吸吗?
5、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的是什么气体?呼出的是什么气体?
6、生物排出体内废物的途径是什么呢?
7、那么植物也是通过出汗、排尿?
8、哪个小组同学举例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同学们举例理解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二、请分析说明下列问题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测试案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发育
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5、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6、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7、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
A、新陈代谢
B、应激性
C、变异
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8、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曲中的生物有:。
曲中的非生物有:。
【感谢您的阅览,下载后可自由复制或修改编辑,敬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