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浙教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领域;精通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2. 能力目标:培育同砚的试验操作能力,提高同砚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育同砚对化学试验的爱好,培育同砚的合作认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领域;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2. 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试验操作。

三、教学内容:1. 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领域;2. 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试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同砚了解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2. 试验操作:设计试验操作,让同砚亲自操作,提高实践能力;3. 谈论沟通:引导同砚谈论问题,提高同砚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和性质,引发同砚的爱好,激发同砚的进修欲望。

2. 理论讲解:讲解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领域,让同砚对二氧化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试验操作:设计制备二氧化碳的试验,让同砚亲自操作,精通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4. 试验数据分析:让同砚分析试验数据,总结试验结果,加深对二氧化碳的理解。

5. 总结反思:引导同砚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反思自己的进修过程,为下节课的进修做筹办。

六、教学评判:1. 试验报告:要求同砚按照要求撰写试验报告,包括试验目标、试验原理、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等内容。

2. 试验表现:评判同砚的试验操作能力和试验设计能力,包括试验操作的规范性、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结果的分析能力等方面。

3. 进修态度:评判同砚的进修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包括教室表现、谈论参与和合作认识等方面。

七、教学资源:1. 课件:筹办相关的课件,包括二氧化碳的结构、性质和应用领域等内容;2. 试验器械:筹办试验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保试验顺畅进行;3. 教辅资料:筹办相关的教辅资料,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和精通知识。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介绍:本次作业的主题是关于二氧化碳的研究。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在大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地球温室气体之一,也是生物体中的重要成分。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来源、作用、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性。

二、作业目的:1.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结构和性质;2.掌握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来源和作用;3.了解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4.探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作业内容和要求:1.对于二氧化碳的基本认识:学生需要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子结构、物理性质等基本信息。

2.二氧化碳的来源和作用:学生需要研究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来源,包括自然和人为源的排放。

同时,还需要了解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作用,如温室效应等。

3.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学生需要探讨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等方面。

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和重要性:学生需要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如节能减排、推广可再生能源等,并阐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

四、作业形式和要求:1.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和研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2.文献综述:学生需要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为作业提供理论支持。

3.报告展示:每个小组需要进行一次作业报告展示,展示内容包括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

五、作业评价标准:1.对二氧化碳的基本认识是否全面准确;2.对二氧化碳的来源和作用是否具有深入了解;3.对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是否有清晰的认识;4.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5.作业报告展示是否清晰明了,内容是否充实具体。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教学)PPT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教学)PPT
二氧化碳
•倾流实验
现象 分析
底部蜡烛先熄灭,上部蜡烛后熄灭. CO2比空气重,不能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溶解性实验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瘪了. CO2能溶于水。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 干冰
性 特性

氧无气 化色体

无 比空 能 升华 味 气大 溶 吸热
讨论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通入澄清石灰水,变白 色浑浊
(练习)
练习
碳酸钙不溶于水
CO2 + Ca(OH) 2 H2O +CaCO3
答:木炭燃烧生火生成CO2 , CO2 与石灰浆[Ca(OH) 2]反应生成碳酸钙 和水,所以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讨论)
干冰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 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 “干冰”。
基本礼法”“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的道德高度进行批评。这样的文字,站在道德高位上指手画脚,将原本平等对话的双方扭曲成“法 官”和“犯人”的关系,自然不利于下文的进一步交流。 7、秋风吹来,银杏叶就随风一起摇摆,像在为我们扇风。这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钻进了我的脑袋:秋天之所以那么冷,会不会是被 它们扇成这样的呢?我看了看银杏树,它似乎在向我点头。银杏树的叶子是淡黄色,用力摇晃,树叶犹如一只只黄蝴蝶翩翩起舞。 2.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 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概括题是目前中考的高频考点,不管是散文、小说、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会有相关题型出现。所以学生们现在要特别注重这个题型。 但是,“学”和“思”在孔子心中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基础,他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 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 什么好处,还不如去认真学习。”这一句表明孔子是把“学”看得更加重要的,“学”是“思”的寄出和前提,“思”是“学”的提 高和发展。 ⑨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了多少钱了?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课件3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课件3
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了
解释:CO2溶解在水中以后,瓶 内的气压变小了,外界大气压大 于瓶内压强,所以瓶子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通常 1体积水 中能溶解 1体 积的 CO2
增大压强 可使其溶 解得更多
碳二水酸氧溶化饮液碳料
石蕊遇酸变红
演示2.指示剂变色反应
喷稀醋酸
喷稀盐酸
结论:酸性物质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变色ຫໍສະໝຸດ 二氧化碳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04
二氧化碳溶解在水 里时,生成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变成红色的酸性物质
CO2+H2O H2CO3 (碳酸)
演示3.用酒精灯加热颜色变红的试剂
现象:红色的溶液又变成了紫色 解释:碳酸很不稳定,很容易分解。
H2CO3
CO2 + H2O
B
活动2.验证汽水中的气体
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活动2.指示剂变色反应
蒸馏水 瓶中液体

色 紫色 变



演示2.指示剂变色反应
喷稀醋酸
喷稀盐酸
喷二氧化碳水溶液
结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时,存在能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酸性物质。
这个酸性物质是什么?

二氧化碳本身?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生成物?
01
喷稀醋酸
03
不变色
喷稀盐酸
02
二氧 化碳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二氧化碳
【测C量a地(OH窖)2内水氧溶气液的】含量 碳 CO酸2是很分不子稳构定成,的很C容. 易分解。 下列有 能关将C氧O气2说、法二正氧确化的碳是、-空----气---三---瓶--(气体)鉴别出来 下二列氧能 化将碳氧不气能、燃二烧氧,化也碳不、支空持气一三般瓶可气燃体物鉴的别燃出烧来。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优秀课件5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优秀课件5

2
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 6、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影响。空气中CO2体积分数 在10%以上,会致人死亡。
冬天天气寒冷,但教室还是要 适当开窗通风?
死狗洞
你会解释了吗?
为什么狗会死亡,而高处的 人却安然无恙?
安全小帖士——
CO2具有窒息作用,空气里CO2的含量 达4%~5%(体积分数)时,会使人感到气喘、 头痛、眩晕等;达到10%时会使人窒息,导 致死亡。
(二)化学性质
1、取2支试管,分别加 入少量蒸馏水和上面实 验中变扁瓶中的液体。 然后分别滴加少量的紫 色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的变化。
现象:蒸馏水呈紫色,变扁的瓶中液体呈红色。
说明: CO2 与水反应生成了酸

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 H2CO3

2、用酒精灯加热颜色 呈红的的那只试管, 观察颜色的变化。
CO2 + H2O = H2CO3
每个CO 分子由1个碳 CO2 +Ca(OH)2 =CaCO3↓+H2O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CO2 +Ca(OH)2 =CaCO3↓+H2O
2
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7、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加压降温条件下,能变成无色液体,甚至变成雪花状固体(干冰);
灭火
干冰制冷 舞台烟雾
人工降雨
课堂小结
性质
决定
用途
1、无色无味的气体。
物 理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灭火
性 3、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易升华
保鲜食品或人工降雨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5、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精品课件3

浙教版科学《二氧化碳》ppt精品课件3
若火灭了,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 满。
视频:二氧化碳的制取
讨论和交流: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 装置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
错误1、 制取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液面下形
成液封。 这样的后果: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
逸出到空气中,导致收集不到气体。
错误2、 收集装置中, 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 这样的后果:空气不易排出,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3)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它还可用于灭火。
③气体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来收集:图3.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4、氧气可用哪些方法收集?为什么?
5、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这样的后果: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
7= _______ 千克 CO2
课堂小练 6、下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B )
A
B
C
D
课堂小练 7、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 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 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 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1)实验室用石灰石(固体)和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且不用加热。 ①反应物的状态都是固体,且需要加热:选图1;
----二氧化碳的制取
D.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是否是二氧化碳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灭了,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二氧化碳》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观点、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二氧化碳的基本观点和性质2. 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3. 二氧化碳的应用领域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2. 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制备二氧化碳并观察其性质。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数据和心得体会。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二氧化碳的应用案例引起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二氧化碳的基本观点、性质和制备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数据,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5. 应用拓展:展示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让学生思考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进修内容,思考二氧化碳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六、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原理、步骤、结果和结论。

2. 应用钻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二氧化碳应用领域进行钻研,并撰写一份钻研报告。

3.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二氧化碳的相关讨论,并撰写讨论总结报告。

七、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数据准确性、实验报告结构完备性和实验结论合理性。

2. 应用钻研评分:评分标准包括钻研深度、钻研方法和钻研效果。

3. 小组讨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讨论质量、讨论内容和讨论总结。

八、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二氧化碳制备实验所需器械和试剂。

2. 多媒体资源: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案例的多媒体资料。

《二氧化碳》第1课时 教案

《二氧化碳》第1课时 教案

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二氧化碳溶 入水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酸性 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
学生实验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学生总结
阅读课本 P98 后回答: 1.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2.二氧化碳作气肥,用于光合作用 3.二氧化碳也是一种工业和食品原 料。 4.制冷剂:干冰(固体二氧化碳) 可用于人工降雨。
课堂小结 板书
引导学生自主小结,并逐步完善和形成 概念图 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结构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二氧化碳的用途
回顾
难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过程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年级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故事引入:讲述“死狗洞”的故事
学生听故事
问:这是什么原因?
讲述这个故事背后的秘密:二氧化碳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秘吧!
讲述:对物质的认识可以通过结构、性
质和用途等几个方面来了解。
二样化碳的结构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是由大量二氧
象。
问:能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总结
思考与讨论: CO2 溶于水的过程中,
引起兴趣
学生通过 小组讨论、 自主构建 知识,体现 学生是学 习主体的 理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 3.4《二氧化碳》第 1 课时
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活动:如图 3-55,取 2 支试管,分别 加入少量蒸馏水及图 3-54 中被压扁的 瓶中液体。然后,分别滴加少量紫色石 蕊试液,观察 2 支试管中液体颜色的变 化。 活动:用酒精灯加热颜色呈红色的那支 试管,颜色如何变化? 思考与讨论: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 二氧化碳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师点评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冬季在我国北方用石灰浆刷墙后,常在房中放一盆炭
火,它起的作用是( D )
A、提高室内温度 B、增大室内CO2体积分数 C、降低室内潮气 D、提高室内温度,增大室
内CO2体积分数
第19页/共27页
第20页/共27页
空气中CO2浓度与人的反应
第21页/共27页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 给墙壁扫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 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 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利用你所学到 的知识解释一下。
3、反应装置
第2页/共27页
实验探究一: 准备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认真观察其颜 色、状态、闻其气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第3页/共27页
实验探究二:
在左右相同两个塑料杯中一个倾倒入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思考】:(1)实验室收集CO2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还是向下排空气法?
(2)制取好CO2的集气瓶应如何放置?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O2 + H2O = H2CO3(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H2CO3 ∧=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第12页/共27页
二氧化碳的用途
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试举例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一个人带着一条狗 走进了一个山洞,走 着走着,狗突然倒在 地上,原来狗已经死 亡.而高处的人却安 然无恙.你知道其中 的奥妙吗?
第1页/共27页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份是碳酸
钙)和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
2、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
常温下状态: 气 体
密 度:
比空气大
溶 解 性:
微溶于水
第6页/共27页
实验探究四:
如图所示,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瓶 二氧化碳气体沿着烧杯内壁往点 着蜡烛的烧杯中缓慢倾倒,认真 观察现象。
实验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蜡烛 现象 也熄灭
分 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析 也不能燃烧
第7页/共27页
答:因为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碳酸钙,放一盆炭火可以使 室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且室 内的温度也会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第22页/共27页
CO2气体
加压 降温
101KPa 升华 - 78.5C0
压缩
无色液体
降温
干冰
雪花状固体
第23页/共27页
小结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
是什么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
A: CO2
方程式。 B: H2CO3 C: H2O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第18页/共27页
5、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
的__C化_a_(学_O_式_H_)是_2___+__C__aC__C__O__O2__3__=__,_=_=有__C关__a反_C_O应__3的__+化__H学__2方_O_程_。式是
第13页/共27页
“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 剂
第14页/共27页
食品冷藏
医疗降温
第15页/共27页
人工降雨
灭火器
光合作用
第16页/共27页
汽水
1、CO2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D )
A、溶于水中 B、溶于石灰水中 C、进行光合作用 D、制成干冰
2、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
的方法是( A )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第17页/共27页
1、有一种无色气体A,它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生成B,B
呈酸性,但不稳定,易分解生成C和
气体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生成白色沉淀。 A、 B、 C各
这位可怕的“杀手”到底是谁?
后来,有关部门测定原来山洞内 积累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第26页/共27页
合乐888 mqu53hno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第25页/共27页
• 某市发生了一件奇案,三名小学生进入一个幽 暗潮湿的山洞探险,在山洞中他们没碰到什么 怪事,只是越到深处,他们感觉越不舒服,最 后终于昏迷过去,百余人参与急救,但悲剧还 是发生,不仅三名小学生不幸遇难,同时还造 成一名营救人员死亡,十多位营救人员昏迷.
H2CO3 = H2O + CO2
(碳酸不稳定)
第10页/共27页
实验探究六: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 H2O 注:用来鉴别二氧化碳
第11页/共27页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 碳不能供给呼吸
第4页/共27页
实验探究三: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 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
实验 现象
塑料瓶瘪进去了
分 析
瓶里压强减小,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 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
第5页/共27页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 色: 无 色
气 观 察
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现 象
一滴管紫色石蕊试液
蒸馏水 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
第8页/共27页
如图进行实验,观察颜色变化 一滴管紫色石蕊试液
蒸馏水 溶有二氧化碳的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A,再观察颜色变化。
第9页/共27页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CO2 + H2O = H2CO3(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A、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
H2O + CO2
C、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CO3。
第24页/共27页
知识拓展:
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 气候变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