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菌根的功能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外生菌根真菌提高马尾松幼苗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外生菌根真菌提高马尾松幼苗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外生菌根真菌提高马尾松幼苗的抗旱性研究进展【摘要】外生菌根真菌在植物生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提高植物抗旱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针对外生菌根真菌提高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接着详细阐述了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作用机制和提高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研究方法、结果及影响因素。

最后对外生菌根真菌提高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结论指出外生菌根真菌是有效提高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途径,但影响因素和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为探讨外生菌根真菌在提高植物抗旱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 马尾松幼苗, 抗旱性, 研究进展, 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影响因素, 结论, 机制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去的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增加植物根系的表面积和根毛的密度,提高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增强植物对逆境环境的适应能力。

关于外生菌根真菌如何提高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一定的不明确性。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机制,为提高马尾松苗木的生长质量和适应干旱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从而为提高马尾松苗木的生长和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促进效果,探讨其提高植物生长的机制。

2. 分析外生菌根真菌的施用方法和用量对马尾松幼苗抗旱性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3. 探讨外生菌根真菌在马尾松幼苗中促进生长和提高抗旱性的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本研究旨在揭示外生菌根真菌与马尾松幼苗之间的互作关系,为植物抗旱性的提高提供新思路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外生菌根真菌对植物抗旱性的作用机制西松对外生菌根真菌提高其抗旱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外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外生菌根。

你说这外生菌根啊,就像是植物和真菌之间的一场奇妙合作!
想象一下,植物就像是一个独行侠,在大自然中努力生长着。

但有时候,它也会觉得孤单,想要找个伴儿一起闯荡江湖。

这时候,真菌就出现啦!外生菌根就是真菌和植物根系紧密结合形成的。

这真菌就像植物的好朋友,给它带来好多好处呢!它能帮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就好比给植物加了个“营养加速器”。

植物有了这个助力,那生长起来可就更带劲啦!而且呀,外生菌根还能让植物更坚强,更能抵御外界的侵害,像个坚强的卫士一样守护着植物。

咱平常看到的好多大树,说不定都有着外生菌根的帮忙呢!没有外生菌根,它们能长得那么高大粗壮吗?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没有好朋友的支持和帮助,能那么顺利地走过人生的道路吗?
你再想想,这外生菌根和植物的关系,不就像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合作一样吗?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一起变得更好呀!
外生菌根还特别神奇呢!它的种类可多了去了,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有的能让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有的能让植物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

你说大自然是不是特别奇妙?竟然能创造出这么有趣的关系。

而且,外生菌根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呢!它能影响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对其他生物也有着间接的影响。

所以啊,可别小看了这外生菌根!它虽然小小的,不太起眼,但却在大自然中发挥着大大的作用呢!我们要好好保护大自然,让这些奇妙的关系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这不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吗?难道不是吗?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好这些神奇的外生菌根吧!。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植物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互动方式是菌根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1. 菌根真菌概述菌根真菌是一类重要的不具有光合作用的真菌。

它们与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养分,同时也从植物中得到养分和糖分。

菌根真菌包括两种基本类型:无菌根真菌(例如拟静菌根菌)和有菌根真菌(例如松露菌)。

2. 植物和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通过菌丝系统与植物根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即菌根。

植物提供糖和其他有机化合物,以换取从菌根真菌中获得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养分。

这种共生关系既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也可以为菌根真菌提供庇护和生存条件。

菌根真菌和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2.1 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生长在植物根系表面的菌根真菌。

它们形成一条厚壁分支,呈现一个菌丝网络,可以高度分化和聚集,来代替植物根系的功能。

外生菌根可以长成数摄米之长,并且分支繁茂,成为植物根系的一个完美替代品,从而增加了植物的吸收表面积,大大提高了植物的养分吸收能力。

2.2 内生菌根内生菌根形成于植物根系内部,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在内部纤维层中产生结合。

内生菌根对于植物的营养吸收更为显著,其结构特征为将菌根真菌生物体嵌入到植物细胞中,形成菌针或山核桃样的结构。

此种共生关系除了提供大量的养分外,另一个显著的作用表现在对植物的氮和养分的调节和维持。

3. 菌根真菌的生态学意义对于自然生态系统,菌根真菌的生态学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菌根真菌能够改善植物的营养吸收表现,从而增加了植被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其次,菌根真菌还能够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增强土壤的结构,从而增加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和减少土壤的侵蚀。

此外,菌根真菌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恶劣时,其能够促进植物对环境胁迫的适应,维持植物生长和开花等生物活动。

植物与真菌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真菌的共生关系

植物与真菌的共生关系植物与真菌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被称为共生关系。

这种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并且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与真菌的共生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菌根共生、藻类共生和真菌共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共生关系,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菌根共生菌根共生是植物与真菌之间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相互结合,形成一种复合体,被称为菌根。

菌根共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是指真菌主要生长在植物根系的表面,并且形成一个菌丝网络。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提供额外的水分和养分吸收能力,帮助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外生菌根通常形成于一些灌木和乔木的根系上,如松树和橡树。

内生菌根是指真菌主要生长在植物根系的内部,与植物根细胞相互交织。

这种共生关系可以提供更多的养分供应,同时也可以增加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免疫能力。

内生菌根通常形成在大多数草本植物的根系上,如小麦和大豆。

二、藻类共生藻类共生是指植物与藻类之间形成的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藻类生长在植物体内,并且通过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同时,植物也为藻类提供生存的环境和保护。

这种共生关系通常发生在水生植物和藻类之间,如海藻和珊瑚。

藻类共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少海水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护海水的酸碱度平衡。

同时,植物通过吸收藻类产生的氧气和有机物质,促进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三、真菌共生真菌共生是指多个真菌在一起形成的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不同种类的真菌通过分泌酶类和代谢产物相互配合,形成一种复杂的共生体系。

真菌共生可以提高真菌的抗逆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真菌共生对于土壤的改良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持至关重要。

真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和循环利用。

同时,真菌的菌丝网络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第9章 外生菌根菌

第9章  外生菌根菌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在自然界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生长不仅仅是在土壤,而是在其他生物,
包括动物、昆虫、大量微生物参与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外
生菌根菌与树木根系的共生,就是其关系中的一种。
一、外生菌根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菌套(mantle):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菌的菌丝体在土壤里生长,当遇到 适合的树木根系时,就与树木的吸收根系结合,在根系的根端 表面部分密集生长,形成一层保护层,人们将它称为 菌套 (mantle);
2.菌根增加植物对磷素的吸收
磷是最不容易分解和流动的元素,土壤中的磷绝大多数属于难溶性磷,不能被树木直 接吸收。因此,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周围的有效磷很快就被吸收干净,而外围的磷 素很难迅速补充,从而导致在植物根系四周,存在一个小范围的“贫磷区”,植物很容 易就产生缺磷的现象。但是,一旦植物拥有了菌根,大量的外延菌丝就可穿越贫磷区, 从更远的地方吸取到磷素、水分及其他营养,从而可部分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此外,菌根与无菌根的植物相比,可以产生较多的磷酸酶,其酶活性往往是无菌根植 物的好几倍(Hayman等,1975),菌根真菌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成可溶性磷,为植物 所吸收利用。有人测定了山毛榉树木菌根的32P,单位面积上的吸收量是无菌根植物 2.3~8.9倍。Sanders等(1973)证明,菌根菌吸收磷的速度是植物根毛的6倍。有菌根 时磷进入植物根系的速度为17×10-14mol/(cm· s)。而无菌根植物的吸磷速度仅为 3.6×10-14mol/(cm· s)。此外,外生菌根菌还可产生大量的草酸盐,通过与铁、铝等 金属的螯合作用,可释放出土壤中固定的磷酸盐,对植物吸收磷产生有利影响。 Ho(1979)和Theodorou(1971)也都分别证明,漆蜡蘑(LacCaria laccata)、蛤蟆菌 (Amanita muscaria)、葡萄紫色须腹菌(Rhizopogon vinicolor)、黄色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疣革菌(Thelephora terrestris)、土生空团菌 (Cenococcum geophilum)等菌根菌,能够产生表面植酸酶,通过对植酸盐的分解, 并从中获得磷素。 菌根除了对磷素的吸收有帮助以外,许多研究还证明,菌根对于植物对其他元素的吸 收,如:锌、铜、钙、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还表明, 越是在土壤贫瘠,特别是贫磷的地区,这种作用也更加明显。有研究指出,使用菌根接 种的苗木造林,不仅可以促进树木生长,提高成活率,还可以节省约1/3的肥料用量。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

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外生菌根在农林业上的应用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lysx06);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TK28号)。

作者简介鲍瑾(1989-),女,安徽场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栽培学。

★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薄壳山核桃等干果育种栽培方面的研究。

菌根是土壤中的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广泛存在于各种生态系统中。

菌根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对提高林分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菌根形态和解剖学特征,将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3种主要类型。

外生菌根的特征是真菌不能侵染到根皮层细胞内,只在营养根表面形成菌套,同时侵入根的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

1外生菌根的作用機理1.1提高宿主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外生菌根可提高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效率,显著改善土壤。

由于外生菌根的外生菌丝、菌丝套、菌索及其数量、长度、体积均远远超过根毛,显著扩大植物根对土壤的接触而积和吸收面积,提高土壤磷的吸收和有效性, 吸收土壤中的氮,将有机态氮转换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氮。

1.2增强寄主植物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植物的逆境生长环境主要有土壤盐碱化、有毒物质含量高、干旱、寒冷、高温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

植物在不良条件下与外生菌根形成共生关系,能极大地提高对不良生长环境的适应能力o外生菌根通过扩大植物根系吸收表而积,增加寄主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元素平衡,产生生长调节物质,改善植物细胞生理代谢,降解储存于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等途径,改善植物体内营养状况,调节根部微生物环境,提高寄主的抗逆能力。

1.3增强寄主植物抗病力外生菌根抵抗病害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外生菌根真菌的阻隔作用、菌根周围微生物群落的保护作用、菌根真菌诱导植物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等。

外生菌根真菌侵入植物根以后可以形成一些保护植物根系的结构。

外生菌根真菌对病原物具有重寄生作用,可通过侵入锥穿入病原菌菌丝行寄生生活。

菌根研究报告

菌根研究报告

菌根研究报告菌根研究报告一、引言菌根是指植物根系与真菌之间的共生现象,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间互惠互利的关系。

通过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真菌能够从植物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因此,对菌根研究的深入探索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菌根的分类1. 菌根可以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种类型。

外生菌根是指真菌的菌丝只附着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特殊的结构称为菌丝鞘。

外生菌根通常形成在大多数草本植物和一些乔木植物的根系上,具有较高的菌根密度和菌丝表面积。

内生菌根是指真菌菌丝侵入植物根系内部组织,形成菌根结构,如蚜炭菌根和侵蚀菌根。

内生菌根通常形成在阔叶植物中,与外生菌根相比,内生菌根对植物的营养吸收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 不同类型的菌根可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外生菌根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表面积,提高植物对水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同时通过菌根菌丝鞘还能够提供保护作用,减少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伤害。

内生菌根则可以促进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生长发育。

三、菌根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菌根肥料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栽培菌根真菌与植物一起生长,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菌根肥料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同时还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 菌根在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中的应用菌根真菌可以分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净化土壤环境。

通过引入适应性强、降解能力强的菌根真菌,可以加速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的进程。

四、菌根研究的前景和挑战目前,菌根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未来的菌根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索菌根和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开发更高效、环保的菌根肥料和菌根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外生菌根真菌的功能与应用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的功能与应用研究

外生菌根真菌的功能与应用研究外生菌根真菌是一种生物,它们与植物的根系形成联盟关系,互相合作,使双方获得更多的营养和生长优势。

在农业、园艺、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外生菌根真菌的功能和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外生菌根真菌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生菌根真菌的定义和分类外生菌根真菌是指一类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真菌。

与植物根系联盟的这类真菌,常常被称作外生菌根真菌或外生菌根霉属真菌。

在真菌分类学中,外生菌根真菌属于担子菌门,菌盖菌纲,外生菌根霉亚门,包括外生菌根蛏、外生菌根霉、外生菌根松霉、外生菌根厚垫菌等。

外生菌根真菌最早由德国植物学家弗兰克在1885年首次发现并描述,他观察到一些植物的根系与真菌纵向、横向卷缩、涡状扭曲。

近年来,人们对外生菌根真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物种非常丰富,它们可以与各种生物形成联盟。

二、外生菌根真菌的作用机理外生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盟,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协同作用。

植物根系为外生菌根真菌提供生存所需的有机物,外生菌根真菌则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较难吸收的养分,提高其抗逆性和生长速度。

具体来说,外生菌根真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与植物根系联盟:1、释放生长激素外生菌根真菌可以释放一些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等,促进植物生长与发育。

2、分泌酶解酸和琥珀酸外生菌根真菌分泌酶解酸和琥珀酸等物质,将矿质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锁定态磷、镁等元素,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态养分。

3、抑制根际有害微生物外生菌根真菌分泌抗生素等物质,能够抑制植物根际的有害微生物,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4、增强植物根系结构和生理机能外生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盟,可以增强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提高植物根系的有效吸收面积、吸水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

三、外生菌根真菌的应用研究1、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外生菌根真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最早起源于对玉米栽培中的连作障碍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外生菌根真菌在玉米、大豆、小麦、红枣等作物的栽培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酚类化合物及半萜类化合物等 ; 另外 ,某 些外 生菌根 真菌 能产 生 具抗 病作 用的 酶类 ,如过 氧化 氢酶 ,能增 强植物细胞壁机械拮抗作用 。 二是外生菌根菌可提高植物 的抗逆 能力 。 许多 外生菌根 菌能 耐极度 的干 旱 、 寒冷 、 高温 、高盐等不良环境 。 外生菌根的 形成 能极 大地 提高 树木 对不 良 环境 的适 应能 力 。 如 吕全
[4] [3]
的次生代谢物 ,如 , 许多外生 菌根 真菌 能产生 抗生 素 ,云杉白 桩菇 ( Leucopax ill us cereal var . p iceina) 能 产生 ,对樟疫霉有拮抗作用 ; 形成外生菌根的植 物受病害 侵染 ,植物会 产生或合 成一些 能抑制 病害
。 再次 ,外生菌 根菌能 产生抗 病害
[6]
环境工作者所关注 。 一方面外生菌根真菌通过真菌细胞壁和 液泡分 隔区直接 吸附土壤 中重 金属离素 及 其 他 有机 酸
[7]
根还可以通过在植物体内的累积以及菌 根真 菌菌 丝体的 整合 等各 种机 制
,降低植物根际的 pH 和改变重金属离子环境 吸附 特性 ,同时 也降 低重 金属对 宿主 植物的 毒性 ;外 生菌
第 15 卷第 2 期 20 0 7 年 3 月
Chinese Journal of Eco唱Agriculture
中 国 生 态 农业 学 报
Vol . N o .2 15 March , 2007
外 生 菌根 的 功 能 及 与环 境 因 子 的 关系
贺小香 谭周进 倡倡 肖启明 陈力力

、Ca
2 +
。 三是外生菌根菌分泌植物激素的促生长作 用 。 绝大 多数 外生菌 根真 菌能合 成或 分泌 植物激 素和
、M g
2 +
等离 子 的 有 效 性 ,促 进 宿 主 植物 对 这 些 元 素的 吸
长生调节剂来调节共生关系 。 如植物生长素 (Auxin) ,包 括赤霉 素( Gibberellin) 、细胞分 裂素 (Cy tokinin) 、吲 哚乙酸(IA A) 、玉米素(Zeatin)等 , 这些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多重作用 。
Zhou唱Jin ,XIAO Qi唱 Ming , CHE N Li唱 Li(Hunan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C hangsha 410128 ,China) ,CJEA , 2007 ,15(2) : Abstract T he functions of ectomycorrhiza , and t he effect of en viron men tal factors on ectomycorrhiza and ectomycorrhizal fun gi are discussed .Some ad vice on t he existin g problem s of ectomycorrhizal research at present in our coun try are put for唱 ward .
2 环境因子对 外生菌根 的影响
外生菌根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其在植树 造林中被 广泛利 用 。 但在 外生 菌根与 其环 尤 境因子关系中 , 任何不适的环境因子都会影响 、抑制外生菌根的形成及其真菌的生长 。 2畅1 树种 、植被 、 林龄及林分密度对外生菌根真菌分布的影响 不同树种 、 植被 、林龄及林分密度对外生菌根菌分布有 很大的影 响 。 在国外 松( 湿地松 、火 炬松 )及 马尾 松人工幼林下 ,外生菌根真菌比 较单 一 ,种类相 对较 少 ,主要是 硬皮 马勃 科 ( Scler oder m ataceae) 和 须腹 菌科 ( Rhi zo pogonaceae)的菌根菌 ,它们也是四川省人工造林的主要外 生菌根 菌种
Key words Ectomycorrhiza , Function , vironmental factors En (R eceived M ay 14 , 2005 ; revised Aug .29 , 2005)
内生菌根(Endo mycorrhiza) ,现趋向分为 外生 菌根 、内生 菌根 和内外 生菌 根(Ectendo myco rrhiza)以 及一 些次 要类型 。 在这种共生联合体中 , 一方面真菌通过菌丝从土 壤中和宿 主植物 根部摄取 生长必 需的 碳水化 合物 和其他有机物等营养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活史 ; 另一方 面 , 生菌根 扩大了宿 主的吸收 面积 和吸收 范围 ,促 外 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 形成互惠互利的 共生关 系 。 外 生菌根 真 菌遍 及各 个生 态系 统 的土 壤中 ,尤 其 在森 林生 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近几十年 来对 外生 菌根功 能研 究不 断 深入 ,越 来越 多 的植 物学 、真 菌 学和 植物 病理学家 , 特别是植物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家认识到了外生菌根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倡 湖 南农 业 大 学 人 才 基 金 资 助 课 题( 0 5 W D0 1 )和 湖 南 省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课 题( 0 5JJ3 0 15 2)资 助 倡倡 通 讯作 者 收 稿 日 期 :2 00 5唱0 5唱14 改 回 日期 :20 0 5唱0 8唱2 9
202
(湖南农业大学 长沙 410128)

摘 要 本文对外生菌根的功能 、 环境因子对外生菌根及 外生菌 根菌的 影响进 行了综 述 ,并 针对当 前存在 的主要 问题提出了建议 。 关键词 外生菌根 功能 环境因子 A review on the function of ectomycorrhiza and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m .HE Xiao唱Xiang ,TAN 201 ~ 204
[19]
研究较多 , 已成功利用牛肝菌( Bolet us spp . 、 ) 乳牛肝菌( Suill us bovi nus) 等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云杉 、落叶 松 、
外生菌根可提高宿主植物抗病 、 抗逆能力 。 一是提高 植物的抗 病能力 。 近 年来关 于外 生菌 根抗病 机理
,外生菌根根圈几乎没 有腐霉
和镰孢菌 , 但在非菌根根圈这类根腐霉却大量存在 。 其 次 , 主植物营 养根形 成外生菌 根后 ,菌 套和哈 蒂氏 宿 网的机械屏障作用使病原菌侵入植物营 养幼根 时 ,必须 通过 由菌 丝紧 密交 织而 成 的菌 套 ,然后 通 过皮 层组 织内的哈蒂氏网 , 才能进入根的组织细胞 ,使病原菌难以 接触到植 物根 穿孔蕈炔素
[15]
,大 部分 外生菌 根通 过外 延菌丝 与地
下菌丝网络相连接 。 在森林立地条件 下 ,地下 庞大 复杂的 菌 丝网 络系 统是 菌根 的 主要 吸收 器官 ,树木 一旦 同外生菌根真菌形成菌根 , 其直径明显大于未形成菌根 的营养根 ,加 上菌根真 菌的外延 菌丝 ,菌 根同土 壤的 接触面积大幅度增加 。 多年研 究 表明 ,同样 的 投入 ,菌 丝的 吸 收面 积 和吸 收 长度 比 根 系的 分 别大 10 倍 和 1000 倍
,实现 对重 金属 的提 取 和固 定 ,
达到菌根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 三是外生菌根真菌能 加速土壤 养分循 环 , 善土壤结 构 ,提高 土壤中 养分 改 土壤 P 的风化 、提高土壤溶液离子的有效性以及直接吸收等过程影响 N 、 、K 、 、M g 等元素的无机循环 。 P Ca
的有效性 。 外生菌根真菌还可以通过参与凋落物的酶降解过程影响有机物的循环 , 通过促进生物固 N 、 加速
g ranu lat us) 和淡黄须腹菌 ( Rhi zopogon l u teol us) 接 种 的 辐射 松 幼 苗 比 未接 种 幼 苗 对 干旱 的 适 应 性 有很 大 增强 。 外生菌根的其他作用一是对土壤有机 污染 物的 降解 作用 。 外生 菌根 真 菌可 通过 特殊 途径 把 有机 污染 物直接分解为自身可吸收利用的简单有 机物或 碳水 化合物 、水和 盐等 ,使 有 毒有 机污 染物 分解 为 无毒 可利 用的营养物质 ; 外生菌根真菌还可通过共代谢的作用 降低土壤 中有机污 染物的 毒性 。 外生 菌根 对土壤 有机 污染物的降解通过菌根根圈微生物群落的作用 , 一般 在菌根根 圈的微生 物量比 周围土 壤中 要高 1000 倍 ;二 是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毒力的抗性作用 , 外生菌根技术 作为一种 重金属污 染土壤 的生物修 复技 术正为 全球 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 ; 一 方 面外 生 菌 根 真 菌能 分 泌 H 另 类
中 国 生 态 农 业 学 报
第 15 卷
油松 、 马尾松和樟子松等 ,防治由镰刀菌 、 腐霉菌及疫霉 菌等引起 的根部 病害 。 外生 菌根防 御宿 主植物 根部 病害的主要机制 : 首先 ,外生菌根的微生物群落具有防御病害 侵袭的 作用 ,外生菌根 的形成 能吸 引根圈 周围 其他有益微生物 , 在松苗外生菌根根圈的真菌数量约为非菌根根圈的 10 倍
用; 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 N 源主要为无机氮 , 土壤中 N 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 , 某些外生菌根真菌直接 吸收有机氮和分泌硝酸还原酶 收
[17 , 8] 1
(与有机酸的分泌有关 ) ,因 而能 够 增 加 K
,从而提高 植物 对土 壤中 N 源 的利 用 。 另 外 ,由 于外 生菌 根根 际 p H 较低
菌根( M yco rrhiza) 是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共 生组 织 ,菌根 一般分 为外 生菌 根( Ectom ycorrhiza) 和
1 外生菌根的 功能
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一是扩大宿主的 吸收面积 及吸收 范围 。 从严 格意 义上讲 ,构 成森 林的大多数树种没有真正的根系 ,外生菌根是植物主 要的 吸收器 官
[16]
生菌根能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 尤其是促进 P 和 N 的吸收利用 。 外生菌 根真菌分 泌的磷 酸酶能把难溶性的 P 转化为可直 接被植物根吸收利 用的可溶性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