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道路的分类与技术标准一、道路的分类道路的功能主要是为各种车辆和行人服务,按其所处的位置、交通性质及使用特点的不同,道路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及林业道路等。
(一)公路公路是联结城、镇和工矿基地、港口及集散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和设施的道路。
而公路工程是以公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
我国公路根据其使用任务、性质和适应的交通量,按照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把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六个等级。
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一级公路:连接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二级公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
三级公路: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四级公路:沟通县、乡、镇、村的公路。
1、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快速路主要设置在特大或大城市,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的快速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及过境交通服务。
快速路采用分向、分车道、全立交和控制进、出口。
2)主干路主干路是联系城市中功能分区(如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干路,是城市内部的大动脉,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担负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
3)次干路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道路。
次干路与主干路组合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的功能。
4)支路支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道路。
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城市道路的分级在上述城市道路的分类中,除快速路以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条件,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Ⅲ级标准。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摘要】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是建设道路和桥梁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从道路施工技术概述、道路施工工艺流程、桥梁施工技术概述、桥梁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施工技术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介绍。
在道路施工技术方面,我们将探讨道路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不同道路类型的施工特点。
在桥梁施工技术方面,我们将介绍桥梁建设的技术要点和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桥梁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我们将总结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强调其在交通基础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全面了解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参考,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概述、道路施工技术、工艺流程、桥梁施工技术、施工技术问题、总结1. 引言1.1 概述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是道路交通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道路施工技术主要涉及到道路的规划设计、土方开挖、路基铺设、路面施工等各个方面;而桥梁施工技术则主要包括桥梁的设计、基础施工、桥梁结构搭建等内容。
两者在道路交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保障交通安全和便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路施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积累和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路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创新。
从最初的手工施工到现代化的机械化施工,道路施工技术在效率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而桥梁施工技术同样如此,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设计和施工也越来越复杂和精密。
在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施工工艺流程的设计和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合理规划和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流程,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施工技术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施工安全、环保要求、材料使用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工程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升,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交通建设需求。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路面施工机械
沥青洒布机是在以贯入法、表面处治法修筑路面,稳定土壤以及路拌沥青混合料等工程中,用以运输、洒布液态沥青和煤焦油的一种专用机械
石屑撒布机: 用来撤布石屑到洒过沥青的路面上,作为黑色路面的配套机械。 构造:由一个箱形料斗和装在料斗下方的撒料转筒所组成。转筒的侧面有用弹簧钢板做成的斗门,斗门与转筒之间有可调整的间隙。当转筒旋转时就将料斗的石屑从斗门缝撤出去。 石屑撒布机有拖式和自行式
01
03
02
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因临时原因而中断施工时,需设置横向施工缝
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需设置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设在缩缝处,做成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如有困难而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形式,以保证缝隙不张开。纵向施工缝则采用设拉杆的平缝或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传力杆和拉杆的尺寸和间距.与前述缩缝和胀缝的传力杆和拉杆相同。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 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硬路肩);6-土路肩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层去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 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交通能力和交通安全,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对于提升道路与桥梁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概论进行阐述和探讨,以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道路施工技术概述道路施工是指通过对路基的建设和路面的铺设等工程措施,使得道路能够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
道路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处理、路面铺设和边坡护理等工程。
在道路施工中,路基处理是首先需要进行的工程,其目的是使路基在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行时能够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道路使用寿命。
路基处理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挖填法、挖掘加填碾压法、边坡加固和路堤处理等。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和不同路基要求,采用的方法和工艺也会有所不同。
路面铺设是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
目前常见的路面铺设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等。
采用不同的路面铺设材料和工艺,可以满足不同路段和不同车辆行驶速度的需求,有效保障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在路面铺设的工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性能和施工工艺,确保路面平整、无裂缝和抗滑性能。
边坡护理也是道路施工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边坡是道路沿线地势不平的地方,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
常见的边坡护理方式有人工加固、植被覆盖和土工布覆盖等。
在边坡护理工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保证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是连接两个不同地形和不同地势之间的交通设施,因此桥梁施工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工程知识。
桥梁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桥墩和桥面的建设、桥梁结构的施工和桥梁的连接安装等。
在桥梁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桥墩和桥面的建设,它们是桥梁的主要承载结构。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一、引言道路与桥梁是连接城市的重要交通设施,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部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材料选择、土地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包括基础施工、桥梁结构施工、道路施工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础施工技术1. 基础施工的重要性道路与桥梁的基础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基础施工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察,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以确保基础施工的质量。
2. 基础种类常见的桥梁基础种类包括桩基础、承台基础、挡土墙基础等,选择合适的基础种类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承载力要求等因素。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需要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基础施工工艺基础施工的工艺通常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浇筑等步骤。
在进行基坑开挖时,需要注意地质条件和环境影响,选择合适的开挖设备和方法。
地基处理通常包括土石方、回填、压实等工艺,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基础浇筑是整个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需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工艺的可靠性。
三、桥梁结构施工技术1. 桥梁结构种类桥梁结构种类包括梁式桥、拱桥、板梁桥、索桥等,不同种类的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技术要求。
在选择桥梁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的承载要求、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桥梁结构施工工艺桥梁结构施工的工艺通常包括预制和现场施工两种方式。
预制施工通常包括预制梁、板、墩等构件,在现场组装成桥梁结构。
现场施工通常包括模板搭建、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等步骤,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
3. 桥梁结构监测桥梁结构在施工后需要进行监测,以检测结构的变形、裂缝、扭曲等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桥梁结构监测通常包括视觉观测、应变测量、振动监测等方式,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简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简议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道路与桥梁建设是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交通流量和经济效益。
因此,在道路与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下将结合实际运用经验,简要论述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地基处理技术道路和桥梁建设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地基处理技术。
在地基处理时,需要对土壤、岩石和其他材料进行预处理和加固,以确保地基稳定和承载力。
一些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包括:1.水泥土,即在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水泥,然后经过混合、压实、养护等过程来强化地基;2.加固土工织物(Geotextile),即使用加固土工织物来增强土体的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能;3.动力加固,即利用地基处理机(又称土振器)进行动力加固。
这种处理方法具有处理范围广、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二、PCC和RCC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材料,通常包括普通混凝土(PCC)和高强混凝土(RCC)等几种。
其中,PCC用于制作道路和桥梁的路面、桥墩等基础建设,而RCC则更适合用于桥梁主梁的建设。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及比例应按要求控制,特别是水泥的品种和品质、水、石、沙的质量和含量等。
在配比时应根据工程结构、负荷要求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
2. 混凝土的拌和操作应该在全封闭和密闭的状态下进行,以确保其品质。
3. 与拌和相同,混凝土的浇注也应该在完全密闭的状态下进行,尽量避免激烈的震动。
同时,需要经常测量和记录混凝土的温度、浇注高度、强度等数据。
4. 在混凝土初凝前应采取及时且正确的措施,以防止表面龟裂、收缩等问题的发生。
除此之外,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三、环保施工技术随着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的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道路和桥梁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一些环保施工技术包括:1. 使用无污染环保材料,如钢筋混凝土和预制件等。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

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概论是指在建设道路与桥梁时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道路和桥梁是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的建设涉及到各种施工技术。
本文将针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道路基础施工技术道路基础施工技术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挖掘填方:根据道路设计要求,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将地面表层土壤挖掘掉,达到所需深度以便于填充石头或其他材料。
2)填充石头:在挖掘好的土坑中填充石头,通过过筛和压实使其平整,形成道路基础层。
3)压实土壤:利用压路机和地震机对石块和土壤进行压实处理,确保道路基础的质量。
道路面层施工技术是指上面的划分线路段中最上层的道路层,主要用于提供良好的车行和行人行走条件,它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道路设计而定,其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扫除表面杂物:道路表层要先进行清理,以便于更好地铺装。
2)铺装石子:道路表层铺设碎石,可以同时减少污水的滞留。
3)防水处理:对于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处理需要进行防水和污染剂涂层。
4)道路标识施工:对于不同类型的道路需要设定不同的标识线路。
桥梁基础施工技术是指安置于桥墩上的结构物,以确保桥梁能够安全稳定地承受交通载荷的技术。
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钢筋摆设:将预制钢筋放入基础混凝土中,以增强基础的力学性质。
2)制作混凝土震动器:混凝土震动器主要用于混凝土振动和排出空气,从而使混凝土能够尽可能密实和坚硬。
3)混凝土浇注和振动:对于桥梁基础的混凝土进行浇注,同时使用震动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的密实性更好。
2.桥梁梁体施工技术桥梁梁体施工技术是指桥梁梁体的建设过程,它是桥梁的主要承重部分,并通过桥墩传递载荷到基础。
其主要的施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安装模具:通过模具将混凝土浇入待定的形状,以达到所需的设计规格。
2)制成钢筋: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预制钢筋,以增强梁体的承受能力。
路桥工程概论ppt课件

(4)用以上步骤并直接用起重小车架设中梁,整孔梁架 完后即铺设移运安装粱的轨道。
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全桥架梁完毕。
.
13
四、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粱桥的施工特点
(一)钢筋混凝土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梁桥的施工特点 架设方法:搭设支架模板就地浇筑 施工缝:墩台处
.
27
二、缆索吊装施工
(一)缆索吊装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主索、起重索、牵引索、扣索、浪风索、塔 架(包括索鞍)、地锚(地垄)、滑轮、电动卷扬机或手摇绞车 等。 (二)拱肋(箱)吊运、安装过程中的受力验算 (三)施工加载顺序设计
.
28
.
29
.
30
三、其它施工方法简介 (—)支架横移法 (二)斜吊式悬臂施工法 (三)刚性骨架施工法 (四)转体施工法 1.竖向转体施工 2.平面转体施工
.
31
.
32
第三节 缆索承重桥梁的架设简述 一、地锚式缆索体系桥梁的架设 方法一 阶段1:主墩、塔柱和锚碇的施工; 阶段2:主缆的架设; 阶段3:加劲梁从主跨中央开始架设; 阶段4:边跨加劲梁的架设以减少塔顶索鞍的水平位移; 阶段5;塔住处加劲梁闭合段的架 阶段6:加劲梁所有接头的固结封合 方法二 从塔柱处开始向两侧架设加劲梁,最后在主跨中央合拢
.
8
(二)后张法简支梁的制造工艺 1、预应力筋的制备 2.预应力筋孔道成型 3.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4.孔道压浆 5、封端
.
9
三、装配式简支粱桥的安装 (一)陆地架设法 1、自行式吊车架梁 2.跨墩门式吊车架梁 3.摆动排架架梁 4.移动支架架梁
.
10
(二)浮吊架设法 1.浮吊船架梁 2.固定式悬臂浮吊架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锚索和锚杆施工
SNS边坡防护网
❖三、路面的施工技术
❖ 由于行车荷载对路面的作用随着深度而逐渐 减弱,同时,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也会影 响路面的工作状况。因此,从受力情况、自 然因素等对路面作用程度不同以及经济的角 度考虑,一般将路面分成面层、基层(底基 层)、垫层来铺筑。
的中轴线测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面上,再进行路基建筑物各特 征点测设。
❖ (2) 控制点的恢复布设,恢复勘测设计所布设的导 线点、水准点,同时进行增密导线点和水准点。
第一节 道路的施工
❖ 一、道路的施工测量
❖ 1. 施工测量的主要程序
❖ (3) 路基中线恢复测量 可用全站仪进行点的平面 位置测设、水平角的测设,水平距离的测设。
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 能根据工程实际状况,指导和监督路基、路面、桥梁的具
体施工。
第一节 道路的施工
❖ 一、道路的施工测量
❖ 道路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根据施工的需
要将设计好的线路的平面位置,纵、横断面测设 到地面上,为施工提供各种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 依据。
❖ 1. 施工测量的主要程序 ❖ (1) 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将路基
❖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2)基层施工技术
❖ ① 粒料基层:填隙碎石施工的方法有干法施工和湿法施工。 ❖ ②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方法都有路拌法和中心站集中
拌合法。
承唐高速公路路面底基层施工
❖ 三、路面的施工技术
❖ 2.面层施工
❖ (1)沥青面层施工:沥青面层经常采用的沥青材料有 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沥青乳液等。
❖ 3.路基防护和支挡
❖ 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 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防护工 程一般有边坡坡面防护、冲刷防护、支挡建筑物及 湿软地基加固等几类。
❖ 用于防护的材料有植物防护、圬工防护、土工 织物防护等几种材料。支挡建筑物一般采用挡土墙 形式,挡土墙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三种形式。
❖ 混合法是将横向挖掘法和通道纵向挖掘法混合使用,先沿路
堑挖出一个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开挖,或者沿横向挖出横向 通道。
❖
对于石质路堑开挖方式需要根据岩体条件、开挖尺寸、
工程量和施工技术要求,通过方案比较拟定合理的开挖方式,
开挖方式有钻爆开挖、直接运用机械开挖、静态破碎法。
路堑挖方施工
❖二、路基的施工技术
❖ 三、路面的施工技术
❖ 1.基层(底基层)施工 ❖ (1)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 基层的两大类型是粒料基层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 粒料基层有嵌锁型和级配型两种类型,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 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
❖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 水泥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 石灰稳定土基层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 公路的基层;
新钉出。 ❖ 中线复测就是把标定路线平面位置的各点在地面上重
新钉出,有时还要在曲线上以及地形有突变或土石方成分 有变化等处增钉加桩并复核路线的长度。 ❖ 对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如交点、转点、曲线的起始点,应 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固定。 ❖ (2) 水准点的复测与加设 中线恢复后,对沿线的 水准点作复核性水准测量,复核水准点的各水准基点高程 和桩的地面高程。 ❖ (3)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 路线横断面应详细检查与 核对,发现疑问与错误时,必须进行复测。对于在恢复中 线时新建立的横断面,要进行重新补测。
第六章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 知识目标
❖ 掌握路基、路面、桥梁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主要施工 方法和施工工艺流程。
❖ 理解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理。 ❖ 了解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测量的程序、测量的主要内容。
❖ 能力目标
❖ 能说出道路和桥梁施工测量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 能绘制出路基施工、路面施工、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
❖ 二、路基的施工技术
❖
1. 路堤填筑施工
❖
为保证路堤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筑路堤时,要处理好
基底,选择良好的填料,保证必须的压实度,正确的填筑方
法和施工工艺。
❖ (1)基底处理 路堤基底是指路堤所在的原地面。为使 路堤填筑后基底不致产生过大的沉陷,并使路堤与原地面紧
密结合,防止路堤沿基底发生滑动,应根据基底的土质、水 文情况、坡度等对基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
❖ 横向挖掘法:对路堑的整个宽度,从路堑的一端或两端开始, 以全宽及适当深度进行开挖。
❖ 纵向挖掘法又可分为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和分段纵挖法。
❖ 分层纵挖法是沿路堑全宽以深度不大的纵向分层进行挖掘。
❖ 通道纵挖法是先沿路堑纵向挖出一条通道,然后再把通道向 两侧拓宽,以扩大工作面。
❖ 分段纵挖法是在路堑上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当位置,从一侧挖 成一个或几个出口,把路堑分为几段,再分别沿纵向开挖。
❖ 石油沥青一般用于各类沥青面层。面层中另一类 重要的材料是沥青混合料,即由沥青、粗集料、细集 料和粉矿以及外加剂组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工程上一 般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材料。热拌沥青混合 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 (2)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 土、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面层板和基层组 成的路面。
❖ (4) 纵断面测设 在线路中桩平面位置确定后,按 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测设 出该高程。
❖ (5) 横断面的测设 线路的横断面的测设包括路基 和边坡的测设。
一、道路的施工测量
❖ 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 ❖ 道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有导线、中线的复测和固定,
水准点的复测和增设,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 ❖ (1)导线、中线复测和固定 ❖ 导线复测就是把控制路线中线的各导线点在地面上重
❖ (2)填料选择 不论是土方路堤还是石方路堤或土石方 路堤,填料选择时一般都以利用当地土石做填料为原则,尽
量选择挖取方便、强度高、稳定性好并便于施工的土石作为 路堤填料。
❖ (3)填筑方法 路堤基本填筑方法有分层填筑法、竖向 填筑法、混合填筑法、填石路堤等几种。
路堤填筑施工
❖ 2.路堑挖方施工:开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