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第一篇: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道路工程概论,再是桥梁工程概论。
在道路工程这一章,我们学习到了四大点知识,分别是:绪论,道路路线设计,路线交叉与道路交通设施,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高速公路。
掌握基本概论后,我们展开了道路路线的设计,这也是本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
为了让我们明白路线合理的重要性,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中国十大死亡公路的PPT,因为线路的不合理,导致无数的生命黯然而逝,家庭支离破碎,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
公路的平面线形,由于其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公路从起点到终点在平面上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直线的适用条件,不要盲目使用直线,并按公式计算出离心力,横向力系数,圆曲线最小半径等必须的数据。
同时缓和曲线的加入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操纵方向盘,消除离心力的突变,也可以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道路安全在于驾驶员也在于我们这些建设者,所以我们若有机会设计一条道路,必定要锱铢必较,谨小慎微的完成设计。
路是三维空间的工程实体,需由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来确定其方向、高程和几何形状。
路线的平面是道路的中线在水平上的投影。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要素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平面曲线必须与地形、环境、景观等相协调,同时应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互配合。
路线的纵断面是路线的中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的设计成果有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设计表。
纵断面图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将其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准确地定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素包括纵坡度、竖曲线等。
纵坡及坡长、竖曲线的设计应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从经济、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计算进行设计。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论文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论文摘要:道路与桥梁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道路与桥梁的定义、类型、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关键词: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建设、设计与施工一、引言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而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路工程概论道路工程是指在特定地区规划建设各类道路并保持道路畅通的一种工程。
道路工程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道路工程可以根据用途不同分为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等。
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交通规划、道路布局、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等方面的问题。
道路设计对于道路工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道路设计需要从交通流量、速度、安全性、环保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保道路设施的合理性。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的材料选择、施工技术等问题,确保道路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桥梁工程概论桥梁工程是指建造和修复桥梁及其相关设施的一种工程。
桥梁是连接两地的交通工具,其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
桥梁根据结构形式可以分为梁式桥、拱桥、斜拉桥等不同类型。
桥梁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桥梁的结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水流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等问题,确保桥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道路与桥梁工程的重要性道路与桥梁工程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道路与桥梁的畅通对于交通的便利性和流畅性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道路与桥梁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其次,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
道路与桥梁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因此对于道路与桥梁的设计与施工需要高度重视。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浙江理工大学
一、中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若干阶段:
(3)“八五”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在国 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逐步建成以 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网。到1997年年底,全国公路 通车总里程已达122.6万km,其中高速公路4771km短短10年间,我国的高速 公路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发展历程!
1876年欧洲出现世界上首辆汽车。1902年在上海出现了我国的第一辆汽 车。1913年中国以新式筑路法修筑了第一条汽车公路,自湖南长沙至湘潭, 全长50km,揭开了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新篇章。抗战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沥 青路面100km,是中国最早修建的沥青路面。1949年全国解放时统计,通车 里程为8万km,机动车7万余辆。
一、中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若干阶段:
(2)从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路 运输需求强劲增长,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国家开始利用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修建高速公路。
我国的国道规划是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市重要大中城市、港站枢纽 和工农业基地。国道网由放射线、南北线和东西线组成。
浙江理工大学
二、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应的,我国未来道路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道路设施管理:在评价方面,受相关高新技术的制约,国外始终 引领高性能路况检测技术的革新,国内以引进、改进和模仿为主,原创较少, 而在路况评价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均有各自代表性的成果;在预测方面, 因路网发展水平和交通环境不同,国外路况变化较稳定;在维修方面,大量 新的路面维修技术以国外设备和材料厂商为主导,国内以技术的本土化改进 和应用为主;在决策方面,无论是全寿命分析方法还是各类优化技术,国内 外均有各自代表性成果;在管理方面,国外开创了资产管理理念并已付诸实 施,而国内仅限于理念探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路面施工机械
沥青洒布机是在以贯入法、表面处治法修筑路面,稳定土壤以及路拌沥青混合料等工程中,用以运输、洒布液态沥青和煤焦油的一种专用机械
石屑撒布机: 用来撤布石屑到洒过沥青的路面上,作为黑色路面的配套机械。 构造:由一个箱形料斗和装在料斗下方的撒料转筒所组成。转筒的侧面有用弹簧钢板做成的斗门,斗门与转筒之间有可调整的间隙。当转筒旋转时就将料斗的石屑从斗门缝撤出去。 石屑撒布机有拖式和自行式
01
03
02
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因临时原因而中断施工时,需设置横向施工缝
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需设置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设在缩缝处,做成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如有困难而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形式,以保证缝隙不张开。纵向施工缝则采用设拉杆的平缝或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传力杆和拉杆的尺寸和间距.与前述缩缝和胀缝的传力杆和拉杆相同。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 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硬路肩);6-土路肩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层去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 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首先,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我了解到道路与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了解了道路和桥梁的分类和功能,学习了道路和桥梁的基本结构和材料。
此外,我还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工程标准。
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学习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使用CAD和BIM等设计软件进行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荷载、抗震和排水等设计要素。
在实践中,我通过参与道路与桥梁的设计项目,熟悉了设计流程和团队合作。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还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我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与桥梁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我了解了自动驾驶技术对道路设计的影响,了解了新型材料对桥梁工程的应用。
这些了解帮助我认识到道路与桥梁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激发了我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追求。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的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道路与桥梁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道路与桥梁工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04Z2505 课程名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类型:专业课英文名称:I ntroduction to road and BridgeEngineering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适用对象:交通工程授课学期:5先修课程:《工程地质学》、《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路基路面的构造及其设计原理,公路路线的设计方法,以及各类桥梁的基础构造和设计方法,提高道路桥梁的专业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学会查阅与本课程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相关规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
本课程较全面介绍道路、桥梁工程的基本特点、结构分类和结构型式、主要力学和构造特征、设计,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桥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相应设计和施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在道桥专业方向上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交通运输系统1.交通运输的性质、特点及作用2.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3.道路运输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二章道路的几何构成与设计1.道路的几何构成及设计2.道路几何设计新技术3.现代高速公路道路几何设计第三章道路路基路面的构与设计1.道路路基路面工程的构成与特点2.路基的基本特点3.路面的种类与特点4.路面的使用性能及其评价5.中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及其评价 16.国外路面结构及其评价 7.路基路面新技术第四章城市道路工程及道路立体交叉1.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分类及其特点2.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3.城市道路几何设计基本参数4.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5.道路建筑限界 6.道路平面交叉 7.道路立体交叉 8.城市道路景观第五章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设施体系3.城市噪音分析4.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公路景观及景观设计 6.现代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现代桥梁工程1.概述2.桥梁的组成和分类3.桥梁的总体规划设计4.桥梁上的设计作用 25.桥面布置与构造 6.桥梁墩台与基础第七章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及管理技术1.建设项目管理2.建设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考察(60%),合计组成考核成绩。
路桥工程概论ppt课件

(4)用以上步骤并直接用起重小车架设中梁,整孔梁架 完后即铺设移运安装粱的轨道。
重复上述工序,直至全桥架梁完毕。
.
13
四、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粱桥的施工特点
(一)钢筋混凝土悬臂体系和连续体系梁桥的施工特点 架设方法:搭设支架模板就地浇筑 施工缝:墩台处
.
27
二、缆索吊装施工
(一)缆索吊装设备 主要机具设备:主索、起重索、牵引索、扣索、浪风索、塔 架(包括索鞍)、地锚(地垄)、滑轮、电动卷扬机或手摇绞车 等。 (二)拱肋(箱)吊运、安装过程中的受力验算 (三)施工加载顺序设计
.
28
.
29
.
30
三、其它施工方法简介 (—)支架横移法 (二)斜吊式悬臂施工法 (三)刚性骨架施工法 (四)转体施工法 1.竖向转体施工 2.平面转体施工
.
31
.
32
第三节 缆索承重桥梁的架设简述 一、地锚式缆索体系桥梁的架设 方法一 阶段1:主墩、塔柱和锚碇的施工; 阶段2:主缆的架设; 阶段3:加劲梁从主跨中央开始架设; 阶段4:边跨加劲梁的架设以减少塔顶索鞍的水平位移; 阶段5;塔住处加劲梁闭合段的架 阶段6:加劲梁所有接头的固结封合 方法二 从塔柱处开始向两侧架设加劲梁,最后在主跨中央合拢
.
8
(二)后张法简支梁的制造工艺 1、预应力筋的制备 2.预应力筋孔道成型 3.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4.孔道压浆 5、封端
.
9
三、装配式简支粱桥的安装 (一)陆地架设法 1、自行式吊车架梁 2.跨墩门式吊车架梁 3.摆动排架架梁 4.移动支架架梁
.
10
(二)浮吊架设法 1.浮吊船架梁 2.固定式悬臂浮吊架梁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篇路线第一章概论1运输体系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管道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公路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类,具体为线形组成和结构组成两个部分.4线形设计基本要求:1保证行车稳定性2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3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4保证行车舒适性5路线线性的基本依据1地形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车辆 4设计行车速度5 交通量6通行能力a设计车速: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仅受公路几何条件的影响,一般的驾驶员能够安全顺适的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
直接影响: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b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最大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到达预测设计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设计依据。
c通行能力:单位时间内,道路与交通正常条件下,保持一定速度安全行驶时,可能通过的车辆数.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关系6路线设计希望达到的成果: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7线性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行车稳定性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保证行车舒适性第二章公路线性一、平面线性1平面线形三要素: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6V;反向:2V;2行车视距的含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a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 ST = S1 + S2 + S3 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安全距离c会车视距:同一车道上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及时刹车所必须的最短安全距离.为2倍的停车视距.二、纵面线形1纵断面图由直线和竖曲线坡度i:坡度线的两端高差与其水平长度比值的百分数。
2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为流水线方向。
3竖曲线的设计及计算a坡度差:ω〈0:为凹形竖曲线,ω>0:为凸形竖曲线L :竖曲线的长度(m)4爬坡车道: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到《规范》规定的允许最低速度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三、路线横断面路堑—-碎落台,路堤-—护坡道1中间带的作用:起诱导视线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属设施包括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伸缩缝、栏杆和灯光照明等。 它与桥梁的服务功能密切相关,对桥梁行车的舒适性和结构物的外观质量 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在桥梁设计中要对附属设施给予足够的重视。
按桥梁全长和跨径不同划分: 可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
按跨越障碍的性质划分: 可分为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高架桥和栈桥。高架 桥一般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为将车道升 高至周围地面以上并使下面的空间可以通行车辆或作其他 用途而修建的桥梁,称为栈桥。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位置划分: 可分为上承式桥、下承式桥和中承式桥。
浙江理工大学
二、桥梁的分类
1.桥梁按结构体系分类
梁式桥
拱式桥
浙江理工大学
二、桥梁的分类
1.桥梁按结构体系分类
刚架桥
悬索桥
浙江理工大学
二、桥梁的分类
1.桥梁按结构体系分类
斜拉桥
组合体系桥
浙江理工大学
一、公路网的定义
2.桥梁的其他分类方法
按桥梁用途来划分: 可分为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公轨两用桥、农桥、 人行桥、水运桥(渡槽)及其他专用桥(如通过管道、电缆 等)。 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划分: 可分为圬工桥(包括砖、石、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一混凝土组合桥和木桥等。
按桥跨结构的平面布置划分: 可分为正交桥、斜交桥和弯桥。
浙江理工大学
第六章 现代桥梁工程
第二节 桥梁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浙江理工大学
一 二
目录
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 桥梁的分类
浙江理工大学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
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设施组成。常见的梁式桥如图。
浙江理工大学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
拱式桥
浙江理工大学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
上部结构包括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两部分。桥跨结构是指直接承重并 架空的结构部分;支座系统的作用是支撑桥跨结构并把荷载传递给墩台, 并且要保证桥跨结构能够满足一定的变位要求。
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墩台的基础。其作用是支承上部结构,并 将结构的荷载向下传递给地基。桥台设在桥跨结构的两端,桥墩则设在两 桥台之间。桥台除了起支承桥跨结构的作用外,还起到与路堤衔接、抵御 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滑坡的作用。因此,通常情况下,桥台两侧常设置 锥体护坡。
浙江理工大学
一、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