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合集下载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最终5篇)第一篇: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总结本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道路工程概论,再是桥梁工程概论。

在道路工程这一章,我们学习到了四大点知识,分别是:绪论,道路路线设计,路线交叉与道路交通设施,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高速公路。

掌握基本概论后,我们展开了道路路线的设计,这也是本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节。

为了让我们明白路线合理的重要性,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中国十大死亡公路的PPT,因为线路的不合理,导致无数的生命黯然而逝,家庭支离破碎,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巨大损失。

公路的平面线形,由于其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公路从起点到终点在平面上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由许多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而成。

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直线的适用条件,不要盲目使用直线,并按公式计算出离心力,横向力系数,圆曲线最小半径等必须的数据。

同时缓和曲线的加入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操纵方向盘,消除离心力的突变,也可以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道路安全在于驾驶员也在于我们这些建设者,所以我们若有机会设计一条道路,必定要锱铢必较,谨小慎微的完成设计。

路是三维空间的工程实体,需由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来确定其方向、高程和几何形状。

路线的平面是道路的中线在水平上的投影。

现代道路平面线形要素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平面曲线必须与地形、环境、景观等相协调,同时应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互配合。

路线的纵断面是路线的中线在竖直面上的投影。

纵断面的设计成果有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设计表。

纵断面图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将其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准确地定出道路的空间位置。

在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要素包括纵坡度、竖曲线等。

纵坡及坡长、竖曲线的设计应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从经济、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计算进行设计。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30
20
20
20
最小半径 (m)
250
150
150
100
100
70
40
100
40
20
40
20
推荐半径 (m)
400
300
300
200
150
200
85
85
40
停车视距 (m)
110
70
70
60
40
60
30
20
30
最大纵坡 (%)
6
7
7
8
9
7
9
9
9
9
合成纵坡 (%)
7
6.5
6.5
6.5
7
6.5
7
8
7
1、城市道路的分类 1)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设置在特大或大城市,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的快速交通服务,是联系城市各主要功能分区及过境交通服务。快速路采用分向、分车道、全立交和控制进、出口。 2)主干路 主干路是联系城市中功能分区(如工业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的干路,是城市内部的大动脉,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担负城市的主要客、货运交通。 3)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道路。次干路与主干路组合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的功能。 4)支路 支路是城市中数量较多的一般交通道路。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城市道路的分级 在上述城市道路的分类中,除快速路以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条件,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浙江理工大学
一、中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若干阶段:
(3)“八五”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在国 道网规划基础上研究形成了“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规划,逐步建成以 二级以上汽车专用公路为主组成的国道主干线网。到1997年年底,全国公路 通车总里程已达122.6万km,其中高速公路4771km短短10年间,我国的高速 公路就走过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一般需要40年完成的发展历程!
1876年欧洲出现世界上首辆汽车。1902年在上海出现了我国的第一辆汽 车。1913年中国以新式筑路法修筑了第一条汽车公路,自湖南长沙至湘潭, 全长50km,揭开了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新篇章。抗战时期完成的滇缅公路沥 青路面100km,是中国最早修建的沥青路面。1949年全国解放时统计,通车 里程为8万km,机动车7万余辆。
一、中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若干阶段:
(2)从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公路 运输需求强劲增长,公路建设的重要性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国家开始利用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修建高速公路。
我国的国道规划是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市重要大中城市、港站枢纽 和工农业基地。国道网由放射线、南北线和东西线组成。
浙江理工大学
二、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
相应的,我国未来道路工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道路设施管理:在评价方面,受相关高新技术的制约,国外始终 引领高性能路况检测技术的革新,国内以引进、改进和模仿为主,原创较少, 而在路况评价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均有各自代表性的成果;在预测方面, 因路网发展水平和交通环境不同,国外路况变化较稳定;在维修方面,大量 新的路面维修技术以国外设备和材料厂商为主导,国内以技术的本土化改进 和应用为主;在决策方面,无论是全寿命分析方法还是各类优化技术,国内 外均有各自代表性成果;在管理方面,国外开创了资产管理理念并已付诸实 施,而国内仅限于理念探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4.4 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面施工机械
沥青洒布机是在以贯入法、表面处治法修筑路面,稳定土壤以及路拌沥青混合料等工程中,用以运输、洒布液态沥青和煤焦油的一种专用机械
石屑撒布机: 用来撤布石屑到洒过沥青的路面上,作为黑色路面的配套机械。 构造:由一个箱形料斗和装在料斗下方的撒料转筒所组成。转筒的侧面有用弹簧钢板做成的斗门,斗门与转筒之间有可调整的间隙。当转筒旋转时就将料斗的石屑从斗门缝撤出去。 石屑撒布机有拖式和自行式
01
03
02
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因临时原因而中断施工时,需设置横向施工缝
混凝土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需设置纵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应尽可能设在缩缝处,做成设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如有困难而设在缩缝之间时,施工缝采用设拉杆的企口形式,以保证缝隙不张开。纵向施工缝则采用设拉杆的平缝或设拉杆的企口缝形式。传力杆和拉杆的尺寸和间距.与前述缩缝和胀缝的传力杆和拉杆相同。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 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硬路肩);6-土路肩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层去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路面工程概述
4.1 路面工程概述
一类是由松散粒料 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学习报告首先,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我了解到道路与桥梁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了解了道路和桥梁的分类和功能,学习了道路和桥梁的基本结构和材料。

此外,我还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工程标准。

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学习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其次,在课程中,我学习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掌握了道路与桥梁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学会了使用CAD和BIM等设计软件进行道路与桥梁的设计,学习了道路与桥梁的荷载、抗震和排水等设计要素。

在实践中,我通过参与道路与桥梁的设计项目,熟悉了设计流程和团队合作。

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还了解到了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我了解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道路与桥梁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我了解了自动驾驶技术对道路设计的影响,了解了新型材料对桥梁工程的应用。

这些了解帮助我认识到道路与桥梁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激发了我对于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追求。

综上所述,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的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道路与桥梁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了解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这些知识和技能为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我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道路与桥梁工程,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篇路线第一章概论1运输体系铁路道路航空水路管道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3公路设计包括线形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类,具体为线形组成和结构组成两个部分.4线形设计基本要求:1保证行车稳定性2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3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4保证行车舒适性5路线线性的基本依据1地形条件 2水文、地质条件3设计车辆 4设计行车速度5 交通量6通行能力a设计车速: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车辆行驶仅受公路几何条件的影响,一般的驾驶员能够安全顺适的行驶所能达到的最大车速。

直接影响: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b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最大车辆数。

设计交通量:拟建道路到达预测设计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是设计依据。

c通行能力:单位时间内,道路与交通正常条件下,保持一定速度安全行驶时,可能通过的车辆数.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的关系6路线设计希望达到的成果: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7线性设计的基本要求:保证行车稳定性保证行车畅通、安全和迅速保证平、纵、横合理布局保证行车舒适性第二章公路线性一、平面线性1平面线形三要素:曲率为零的线形:直线曲率为常数的线形:圆曲线曲率为变数的线形: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6V;反向:2V;2行车视距的含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须的最短距离a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 ST = S1 + S2 + S3 反应距离刹车距离安全距离c会车视距:同一车道上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及时刹车所必须的最短安全距离.为2倍的停车视距.二、纵面线形1纵断面图由直线和竖曲线坡度i:坡度线的两端高差与其水平长度比值的百分数。

2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为流水线方向。

3竖曲线的设计及计算a坡度差:ω〈0:为凹形竖曲线,ω>0:为凸形竖曲线L :竖曲线的长度(m)4爬坡车道: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汽车行驶的专用车道沿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行驶速度降到《规范》规定的允许最低速度下时,可设置爬坡车道;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应设置爬坡车道.三、路线横断面路堑—-碎落台,路堤-—护坡道1中间带的作用:起诱导视线作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讲义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讲义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课程定位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是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公路发展简史、公路的组成,公路路线平、纵、横设计。

分2学期实施,本学期周2,下学期周4,总学时数108。

教学设计对本课程从课程内容取舍、教材选用、教法、考核评价进行了设计。

本节学习任务的教学流程为回顾上节:路线纵断面图、纵断面设计中纵坡选取—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小坡长、最大坡长、高原折减公路设计的原则:安全、经济、适用、美观本节内容:纵断面设计方法地面线:根据各中桩地面高程而点绘成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它反映了原地面的起伏情况。

设计线:它是根据设计计算后确定出来的一条形状规则的几何线形。

它反映了道路的起伏和高程,由直线和竖曲线构成一、纵断面设计要点设计高程控制、各坡段纵坡设计、转坡点位置确定。

1.各种地形条件下高程控制平原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以保证路基稳定的最小填土高度控制;丘陵地区:地面有一定高差,以土石方填挖平衡及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山岭地区:地形变化频繁,地面自然坡度大,布线有一定的困难,主要由纵坡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尽量考虑土石方填挖平衡、路基防护工程的经济向等方面考虑,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沿溪路段:为保证路基安全稳定,高程重点考虑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考虑壅水高)。

原则:所有地形条件下均应力求纵坡平缓、均匀;山岭地区受限需采用较大纵坡时,尽量不采用极限坡度。

3.转坡点的位置(高程)确定转坡点是两条设计纵坡线的交点,来那个转坡点间的水平距离成为坡长。

转坡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纵坡度的大小、坡长、平纵断面组合、土石方填完平衡和公路的使用质量。

理想的转坡点位置:填挖工程量最小、最大最小纵坡值、坡长限制、缓和坡段等均要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勘测规范》的规定和要求。

二、纵断面设计方法及步骤1)绘制地面线绘出①地面线②平面直线、平曲线示意图写出①桩号②地面标高③沿线土壤地质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2)标注控制点控制性的“控制点”控制路线必须通过它或限制从其上、下方通过。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道路与桥梁工程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们承担着保障交通顺畅、促进物流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等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概况,包括其定义、分类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道路工程是一种以建设、改建、维修城市道路网络为主要任务的工程。

道路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提供舒适便捷的交通条件。

道路工程按照功能和宽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普通道路、乡村公路等。

每个类别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以满足不同等级道路的需求。

道路工程的建设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

首先,规划阶段通过研究当地交通状况、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等因素,确定道路建设的需求和方向。

然后,在设计阶段,道路工程师根据规划确定的要求,将道路设计成具体的平面布置和纵断面,并确保设计能够满足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

接下来,施工阶段将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实际建设,包括路基处理、铺设路面、设置交通标线等。

最后,道路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符合规定标准。

桥梁工程是指建设、改建和维修各类桥梁的工程。

桥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连接两个不同位置的地面,以克服水体、峡谷等地理障碍,以方便人和车辆的交通。

桥梁工程的形式和类型千变万化,包括悬索桥、拱桥、梁桥、斜拉桥等。

每个类型的桥梁都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建设过程。

桥梁工程也需要经历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阶段。

道路与桥梁工程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城市交通的支撑系统,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出行条件。

城市交通无论是人员出行还是物流运输,都离不开道路和桥梁的支持。

其次,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也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规划部门会依据市场需求、人口分布等因素来确定新的道路和桥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扩大了城市的空间布局,还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此外,道路与桥梁工程还与城市环境保护和景观塑造密切相关,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城市形象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