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七课 第二框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D )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3
3、下列分配形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收入 D、某工程师在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
知识体系
按
劳 分
基本内容和要求
配 为 主
1、按劳分配 为主体
体
必然性 意义
-是什么 -为什么
,
多
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种类
分 配 方
2、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式
并
其它非按劳分配方式
存
21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4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 有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 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
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收入C属于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经营收入
25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4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 配?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1-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解惑提高 1.国家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1)必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重要性:①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 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②维护社会公平,有 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增加社会财富。③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行业之 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④维护社会公平是践行新的 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⑤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2)二者又是对立的。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 着矛盾,其根源在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人 类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地把“蛋糕”做大。 而要调动人们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则必须在分配“蛋糕”时将每个 人的报酬与对“蛋糕”的贡献统一起来。而在个人能力、工作机会 和工作环境等差异很大的社会里,每个人得到的“蛋糕”份额必然呈 现很大的差异,即出现不公平。要使每个人获得“蛋糕”份额平均,则 无疑会挫伤人们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
-7-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连一连] 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2020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七课 第二框 服务社会(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 服务社会1.服务社会体现________。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_________,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__________。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__________不断提高。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_________活动;需要我们热爱劳动,_________。
环境保护、__________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4.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帮助了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这说明( )A.我们可以从公益活动中获得我们所有的生活必需品B.我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C.我们中学生只需要好好学习,不需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D.我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为了获得荣誉“南京好人”许成好在二次创业时,带领着仅有3人的团队开始了公司的筹备与试运营。
短短5个月就打开了市场,当年获利近80万元。
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许成好带领员工从事爱心公益事业,企业员工自发组成了爱心团队,定期探望贫困学子并提供资助。
他们还给南京市六合区一名残疾儿童募捐了5万元手术费,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并持续赞助南京市六合区灵岩镇4名困难儿童上学。
另外,爱心团队坚持帮助连云港灌云县一个因病致贫家庭,还坚持不懈地每年为贵州山区的贫困学子捐衣赠书。
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说明( )A.只要服务社会,企业的发展就会一帆风顺B.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C.我们只需要认真学习,不需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D.企业应该为了社会效益放弃经济效益6.结合上述材料可知,我们中学生可以通过______来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
( ) A.辍学经商B.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C.爱岗敬业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7.“小青荷”是对G20杭州峰会志愿者的昵称。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二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探究点一
相互依 赖,不 可分割
联 系
相互 影响
相互 转化
方法论 要求
探究点二
整体
知识脉络
部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 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 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统率作用 ②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③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 ④根据人为
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审题
审 设 本题要求从联系的角度分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 问
审 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 材 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 料 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脉络
解惑提高
1.把握系统优化方法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
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
对事物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
性研究的新领域。
(2)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指原 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 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系 统来说,它又成为了整体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 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 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 动整体的发展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7课 第2框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新人教

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请列举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解释与论证:理解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预测与选择:中国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辨析与评价:客观评价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2.科学精神:明确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法治意识:中国积极遵守世贸规那么,履行应尽义务4.公共参与:亲身感受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议题一|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入世19年来,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贸易增长的同时,脱贫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中国让数亿人走出贫困,这是历史上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成果。
过去19年,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可能带来怎样巨大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探究(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19年来,“入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提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大多数。
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2

第七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三)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识记:当前国民经济进展打算和远景目标。
2)活动:以某项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例,对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连续进展的意义等咨询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
2、能力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对有关知识的识记、明白得,使学生把握知识的能力达到相应水平。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一样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辩证的观点、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咨询题,逐步把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使学生坚决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目标。
2、我国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和步骤。
差不多要求识记:当前国民经济进展打算和远景目标。
教学重点1、分配制度和分配原那么2、如何明白得共同富裕教学难点1、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教法设计能够采纳正反方辩论的方法,由教师依照目前社会上较为普遍的观点来确定论题,通过辩论,达到强化教学目标,把握知识要点的目的。
课时安排1课时关键词分配、共同富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提咨询:生产关系包括哪三个方面内容?现时期我国的公有制经济都包括哪些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又包括哪些形式?分不起什么作用?分配制度?讲解新课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板书)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板书)1)分配制度(板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材料一:高级治理人员个人最高年薪排行前3名是ST科龙、福耀玻璃和用友软件,年薪分不为700余万元、127万元和123万元。
材料二:董事长持股市值排行前三名为东方集团的张宏伟、宁波韵升的竺韵德和浙江广厦的楼忠福,持股市值分不是2186万元、2162万元和1397万元;材料三:总经理持股市值排行前三名为东方集团的安英、深科技的谭文金志和浙江东方的吴建华,持股市值分不为1326万元、838万元和402万元;材料四:董事会秘书持股市值排行前三名为东方电子的高峰、爱建股份的周浩奎和辽宁成大的罗启库,持股市值分不达到142万元、136万元和105万元。
第七课 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前预习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 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____________。
要求即要求要求。
2. 必要性: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实现的体现。
3. 怎样实现:(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配制度;(2)重要举措——①举措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__________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___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同步,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②举措二:再分配更加注重__________。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的含义:指经济活动中______与______的比率,它表示资源____________的程度。
效率提高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有一致性,又存在矛盾____________效率公平____________把蛋糕______ 把蛋糕_____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 ;(2)既要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既要_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鼓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易错易混点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3.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共29张

(1)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 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度?”
(2)请简要回答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经济发生如此大 的变化政治原因。
(2)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是什么(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内容:
(1)前提和基础: 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2)范围: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注意:聚居≠居住
(3)自治地方:
自治区(5个)
省一级
三级 自治州(30个)
D 发展,西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下列关于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根 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 实行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民族在创建美好生活、奔向美好明天的征程上迈出
新的步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①适合我国国情 ②由“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 ③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决定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材料一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 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好政策、好制 度。”“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贯彻民族区域 自治法,最重要的是团结和组织各族人民努力把经济 搞上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案】
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
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
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
定得多。
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
“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
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
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
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
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4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编写:赵长荣时间:2012.11.25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
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
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
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措施。
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0页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什么意义?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一致性:
对立性: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4 55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三、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1.根本措施是什么?(根据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可以思考出答案。
)
2.制度保证是什么?
3.两个重要举措:
【探究案】
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