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全国

农作物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

2017年6月

目录

1. 2015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1)

2. 2015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2)

3. 2015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3)

4. 2015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4)

5. 2015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5)

6. 2015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6)

7. 2015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7)

8. 2015年全国谷子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8)

9. 2015年全国高粱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9)

10. 2015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前10名统计数据 (10)

11. 2015年全国粮食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1)

12. 2015年全国小麦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2)

13. 2015年全国玉米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3)

14. 2015年全国水稻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4)

15. 2015年全国棉花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5)

16. 2015年全国花生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6)

17. 2015年全国大豆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7)

18. 2015年全国谷子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8)

19. 2015年全国高粱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19)

20. 2015年全国蔬菜单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0)

21. 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1)

22. 2015年全国小麦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2)

23. 2015年全国玉米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3)

24. 2015年全国水稻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4)

25. 2015年全国棉花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5)

26. 2015年全国花生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6)

27. 2015年全国大豆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7)

28. 2015年全国谷子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8)

29. 2015年全国高粱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29)

30. 2015年全国蔬菜总产前10名统计数据 (30)

(10省份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总种植面积的61.9%)

(10省份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9.1%)

(10省份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种植面积的78.2%)

(10省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0.5%)

(10省份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总种植面积的97.8%)

(10省份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花生总种植面积的83.2%)

(10省份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总种植面积的79.5%)

(10省份谷子种植面积占全国谷子总种植面积的96.8%)

(10省份高粱种植面积占全国高粱总种植面积的90.4%)

(10省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63.0%)

农产品检测

1、检验用水的要求 食品分析检验中绝大多数的分析是对水溶液的分析检测,因此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在实验室中离不开蒸馏水或特殊用途的纯水,在未特殊注明的情况下,无论配制试剂用水,还是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均为纯度能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蒸馏水可用普通的生活用水经蒸馏汽化冷凝制成,也可以用阴阳离子交换处理的方法制得。特殊项目的检验分析对水的纯度有特殊要求时,一般在检验方法中注明水的纯度要求和提纯处理的方法。 为保证纯水的质量能符合分析工作的要求,对于所制备的每一批纯水,都必须进行质量检测。一般应达到以下标准: ①用电导仪测定的电导率小于或等于530μs/cm(25℃)。 ②酸度呈中性或弱酸性,PH=5.0~7.5(25℃).可用精密pH试纸、酸度计测定,也可用如下指示剂法测定:在10 ml水中加入2~3滴1g/L甲基红指示剂,摇匀呈黄色不带红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或在10 ml水中加入4~5滴1g/L溴百里酚蓝指示剂,摇匀不呈蓝色,则说明水的酸度合格,呈中性。 ③无有机物和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为:在100 ml水中加入2滴 0.1g/L高锰酸钾溶液煮沸后仍为粉红色。 ④钙、镁等金属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

2 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2滴5g/L铬黑T指示剂,摇 匀。溶液呈蓝色表示水合格,如呈紫红色则表示水不合格。 ⑤氢离子含量合格。检测方法为:在10 ml水样中加入数滴硝酸,再加入4滴10g/L的AgNO3溶液,摇匀。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表示水合格,如有白色浑浊物则表示水不合格。 2、检验用试剂的要求 化学试剂是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标准的纯度较高的化学物质,它是分析工作的物质基础。试剂的纯度对分析检验很重要,它会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的纯度达不到分析检验的要求就不能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能否正确选择、使用化学试剂,将直接影响到分析实验的成败、准确度的高低及实验的成本,因此,仪器使用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类别、用途与使用方面的知识。 根据质量标准及用途的不同,化学试剂可大体分为标准试剂、普通试剂、高纯度试剂与专用试剂四类。 ①标准试剂 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通常由大型试剂厂生产,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其特点是主体成分含量高 而且准确可靠。 滴定分析用标准试剂,我国习惯称为基准试剂(PT),分为C级

全国各省农作物分布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主要农作物规定范围 1、山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西瓜九种作物。 2、山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大白菜九种。 3、北京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大白菜九种。 4、天津市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5、福建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薯、茶树九种。 6、广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甘蔗、西瓜 7、陕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包括油葵、食葵)。 8、湖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 9、内蒙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向日葵、高粱、甜菜。 10、河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1、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八种。 12、黑龙江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甜菜八种。

薯七种。 14、江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15、河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花生九种。 16、青海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17、广东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八种。 18、辽宁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高粱八种。 19、云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蚕豆、甘蔗九种。 20、宁夏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胡麻、豌豆九种。 21、湖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2、江西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西瓜、辣椒九种。 23、贵州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七种。 24、重庆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茎用芥菜、柑桔九种。 25、吉林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26、甘肃省境内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 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治”仅是要求做到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为害,指采取措施控制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其次,应从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来全面理解。所谓“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定向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害虫的滋生基地。 2、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食性较狭窄的害虫营养条件恶化。 3、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害虫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4、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5、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害虫为害农作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农作物田间实监测管理与技术服务系统

农作物田间实时监测管理与技术服务系统 ZXO-2ST 农作物生长土壤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GPRS 无线实时传输+分析软件) 一、概述 该系统可以实时测量出土壤水份、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等五大参数,为土壤性能研究提供可靠数据保证。广泛用于农作物、农业科技的研究和生产、病虫害的测报预警。 二、系统组成 传感器(土壤水份、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监测主机,电源系统,通讯模块,连接电缆,微机软件 三、系统特点 1、可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土壤水势,土壤,电导率等五大参数,适合于野外长期观测。 2、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传输。 3、耐腐蚀,适于各类土壤的参数测量 4、性价比高,可测量土壤的不同深度剖面(多达12层) 5、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免维护,易操作。 6、支持多种通讯方式,易组成网络监测系统 四、技术指标 1、工作环境:温度:-40℃~+60℃,湿度:0%~95% 2、测量通道:1~16路(可选) 3、存储容量:6000条数据 4、监测距离:20米,标配10米电缆 5、供电方式:市电或电池方式(DC12V ),配太阳能电池可在野外无电地区常年工作。 6、标准RS232/USB 接口与管理微机有线连接(选GPRS 无线通讯模块可实现数据异地遥测),实时传送采集数据,并下载数据存入微机。 7、PC-2ST 土壤参数监测系统主机一台。其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 ,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数据6000条以上,工业控制标准设计,便携式防震结构,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屏(一屏显示多项内容),轻触薄膜按键,操作简单。适合在恶劣工业环境使用。具有停电保护功能,当交流电停电后,由后备电池供电,可维持48小时以上。 8、系统配置室外防雨机箱,可在野外全天侯常年使用 % ℃ W/㎡ MPa ds/m 0~100% -30~60℃ -150~150 W/㎡ 0kpa ~1500Kpa (或0~15bar) 0.25~20ds/m 0.1% 0.1℃ 1 W/㎡ 0.1 kPa 0.01 ds/m ±2% ±0.2℃ ≤5% 0 到 -100 kPa 时 <5kPa ;-100 到 -1500 kPa 时读数的 5% ±5%

中国农作物分布

1、这四种作物分别就是( )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油 菜 B.①棉花②棉花③花生④水稻 C.①小麦②油菜③花生④甘 蔗 D.①甜菜②甘蔗③棉花④水稻 2.我国北方地区不能种植图中得农作物④得主要原因就是(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势低洼 3、图中农作物得分布与下列排序正确得就 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C①油菜 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D①大豆②油菜 ③棉花④甘蔗 4.③处农作物在新疆种植得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北方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可行吗?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例中A 、B 、C 、D 分别代表得经济作物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7、影响A,B 两种农作物地区分布差异 得主要因素就是( )A 热量 B 降水 C 水源 D 光照。 8、导致①地有A 类农作物分布得主要 影响因素就是()A 纬度 B 地形地势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 9、与③地相比较,②地种植农作物得优势条件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省得油料作物就是____________11、经济作物A 分布地区纬度较_________,温度带属于_________带与_________带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2. 我国油料作物花生主要分布在(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东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13.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得就是()A.“南甘(蔗)北甜(菜)”——地形B.“南甘(蔗)北甜(菜)”——热量C.“北甘(蔗)南甜(菜)”——降水D.“北甘(蔗)南甜(菜)”——热量 14、读中国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 ) A 、①就是水稻 B 、②就是甜菜 C 、③就是油菜 D 、④就是甘蔗 15、下图中进行得农业生产活动就是( )A 、种水稻 B 、种小麦 C 、种油菜 D 种牧草 ① ② ③

我国重要农作物的分布及收种时间

?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春小麦: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春种夏收。 3、棉花的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北平原、以及新疆南部,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4、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 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以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 (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 (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

2015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2016年1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用 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第三产业用电量7158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 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 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974万千瓦。其中,水 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15年) 全年累计 指标名称计算单位 绝对量增长率(%)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555000.5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20 2.5 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0046-1.4 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9348-1.4 轻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6729 1.3 重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32620-1.9 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158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7276 5.0 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万千瓦15067310.4其中:水电万千瓦31937 4.9 火电万千瓦990217.8 核电万千瓦260829.9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315-4.0全国线路损失率% 6.60.0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小时3969-349

其中:水电小时3621-48 火电小时4329-410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09111.0其中:水电亿元782-17.0 火电亿元139622.0 核电亿元560 5.2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亿元460311.7发电新增设备容量万千瓦1297424.2其中:水电万千瓦1608-26.2 火电万千瓦640033.6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21785-2.6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千米33152-7.8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电源、电网基本建设投资为纳入行业统 计的大型电力企业完成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发电量为56184亿千瓦时,累计同比下降0.2%。与2014年相比,累计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其中,火力发电量为421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占全部发电量的74.94%;水力发电量为99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占全部发电量的17.73%。对比发电量、用电量来看,两者一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无太大差距。 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2014年全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从图3可以看到,2009-2013年期间的环比增速较快,2013年以后增速收缓,2015年发电量增速首次减少为负,为-0.2%。

农田、作物智能检测预警系统(仅供参考)

井冈山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农田、作物智能检测预警系统 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申请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项目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学院专业、班级::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填表日期:年月日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制 二〇一四年十月

填表说明 一、本“申请书”由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填表工作。 二、本“申请书”一式三份,经批准立项后分别由项目负责人、“井冈山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学校有关管理部门保存。 三、项目类别: 1、创新训练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新训练项目应当具备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点。 2、创业训练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达到创业模拟训练的目的。 创业训练项目应当具备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进行创业活动的针对性。 3、创业实践项目:指大学生团队或个人,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实践项目应当具备社会企事业单位背景、社会实践特点和可操作性。 四、专家组意见:如果没有组织专家评审,该栏目可以不填。 五、填表要求简明扼要,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 六、字体使用小四号仿宋体,单倍行距,双面印制、装订;如有附件材料,可集中装订于“申请书”后面。

中国农作物分布

中国农作物分布 1.粮食作物: 水稻:性喜温凉,水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适宜种植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 2.糖料作物: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一带 3.油料作物: 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 油菜:土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江中下平原 4.棉麻作物 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还有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和印度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亚麻: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作物,在北方可以春季播种,在南方可以秋、冬季播种.亚麻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而且排水良好、杂草少的土壤,以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为最好。油用型亚麻又叫做胡麻 黄麻:喜高温,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带。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下游 蕉麻(马尼拉麻):喜湿热的气候,分布在东南亚, 剑麻:剑麻又称西色尔麻,属龙舌兰科。剑麻具有喜温、耐旱的特点,适于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栽培。剑麻原产中美洲,现世界上剑麻的主要产国有巴西、坦桑尼亚等,我国剑麻主要分布在生长于雷州半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5.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需排水好的坡地。适宜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及印度东北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油菜:12——次年5月花生:4——10月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

农产品检测的工作总结

农产品检测的工作总结 结 一、我站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保障群众安全消费为目标,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农产品消费安全。 二、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今年以来在市和区检测中心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各街镇的检测人员培训、学习、参观,让我站工作人员撑握到更多专业技能。此外,前三季度各街镇的总结,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探讨学习,使我站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我站的检测工作上了新的台阶。 三,加强监督抽检工作,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全面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瘦肉精”、“磺胺类”、水产品的药物残留的检测项目。我站每日对农贸市场的肉类、蔬果、水产品、进行例行随机抽检。第四季度共抽检肉类样品519份;酒楼水产品102份、检出一份不合格;蔬菜3855份,共53751公斤、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样本9份,共102公斤、蔬菜基地抽检样本238份。此外,第四季度开展对食肆、酒楼水产品孔雀石绿抽检专项行动,行动中共抽检家食肆,共31份样本,其中1份不合格,已对不合格样本的经营户

作出整改,并继续不定期抽检。 四、市场检测方面,在我站监督人员指导下,以及市场检测人员共同努力工作,市场农产品质安全检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第四季度抽检蔬果样本32151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样本201份,销毁45份。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第四季度未发生过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毒事件。 五、加强辖区学校、幼儿园、机关集体饭堂的食用农产品检测监督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农村集体聚餐的食用农产品的监管,10月8日、22日、23日,大富村、上朗、大江村村庆围餐939席从农产品抽样检测到上桌进行全程监管,防止集体中毒事故的发生。 六、加大宣传力度。为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安全生产,安全消费意识,我站结合街道在文化广场的各项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和印刷食品安全法等宣传资料,用派发的方式,大力宣传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强化了宣传效果。第四季度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接受咨询群众400余人。 七、加强辖区内蔬菜生产基地监管,我们按规定时间,按严格检测程序,对生产基地进行每月一至二次例行抽样检测,重大节假日和新菜上市之前,我们组织技术人员深入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者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篇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方案(2007-04-26 05:16:30) 转载▼ 分类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根据《市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政办发[2003]79号)精神,以及省农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目标 以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发展绿色、无公害、安全、优质、和出口农产品为目的,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实施力度,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的竞争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为我市农业标准的制定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标准 现使用的残留农药测定仪和所配套的试剂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标准号 GB/T500199-2003)。是根据酶的活性变化程度,定性和半定量地测定果蔬中农药的残留量,并用“抵制率”来表示残留农药量的多少。其判别标准为若被测样本的酶抑制率<50%为安全果蔬。 若被测样本的酶抑制率≥50%为农药残留的毒性超标。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要求 根据市农委与省农委签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监测系统项目协议书要求,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和工作要求》、《检测人员行为准则和岗位职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地样品送检时间及要求》,承担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高质量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四、农产品安全检测基地确定 首批检测基地设在市区蔬菜、果品主产乡。蔬菜基地为西郊乡、滴道河乡、长青乡、红旗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蔬菜公司等六个检测点。果品基地设在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中学地理】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转贴 2008-04-17 11:19:01]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 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农产品安全监测

农产品安全监测 一、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 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 的重点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为了夷陵区的农产品质量更安全,让全区人民吃上安全放 心的农产品,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 程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加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意义深远,非常必要,且势在必行。 二、课题攻关预期目标,具体的考核指标(含主要经济指标)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小溪塔城区绿环、弘林、宜美家、冠辉 等农贸交易市场及超市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督促农贸市场和超市建立农 产品购销台帐,蔬菜农残自检和产品质量公示栏等工作,真正让城区人民吃上安全放心农产 品。 预期目标: 抽检:7月—9月每周抽检一次,10月—6月每两周抽检一次,每次抽检样本50个以上;农贸市场和超市每两周自检一次,每次自检样本5个以上/市场或超市。 考核目标:抽检或自检样本合格率80%以上,并建立不合格农产品退市制度,检测准确率达99.5%以上。 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工艺路线、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开展农产品检测,为政府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决策提供依据,为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全面实现我区农业投入品标准化、农业产地环境无害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化的目标。通过对基地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农产品安全性进行检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市场准入制度,让消费者吃上可放心食用的安全农产品。 该项目对农产品可有效实施从生产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积极推进农产业化进程和精品名牌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警效率,有效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课题实施年限及年度计划 该课题属公益性社会事业,应长年坚持实施并常抓不懈。 2010年主要对小溪塔城区六大农贸市场和四大超市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市场及超市开展蔬菜农残自检等工作。 五、课题总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万元,其中区科技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经费1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5万元。 六、课题预期成果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分析 项目实施建设后,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显着提高,至少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既维护了广大消费者利益,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一)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人口及外汇储备统计数据 1949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179.56亿美元(50年国家外汇储备:1.57亿美元)人口5.42亿 195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276亿美元[679亿](外汇储备:1.08亿美元)人口5.75亿 196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X位:467亿美元[1149.3亿](外汇储备:0.81亿美元)人口6.73亿 197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3位:916亿美元[2252.7亿](外汇储备:0.88亿美元)人口8.30亿 1978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5位:268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7亿美元)人口9.63亿 198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333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人口9.87亿 199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10位:363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10.93亿美元)人口11.43亿 199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691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735.97亿美元)人口12.11亿 2000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080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655.74亿美元)人口12.67亿

2001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159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121.65亿美元)人口12.76亿 2002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237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2864.07亿美元)人口12.85亿 2003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7位:140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4032.51亿美元)人口12.92亿 2004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6位:19787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6099.32亿美元)人口12.99亿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5位:225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人口13.09亿 2006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26448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人口13.10亿 2007年中国GDP世界排名第3位:29330亿美元/预测(汇率按7.8计算)(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 (二)历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1970——2009世界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国(地区)GDP总值排名(除苏联外,按当时汇率) 01----美国--------1,0255亿美元 02----日本----------2068亿美元 03----西德----------2037亿美元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发布时间:2020-07-20来源:国家能源局大中小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标名称单位6月 同比增长 (%)1-6月 累计 同比增长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6350 6.133547-1.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612.93738.2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412 4.322510-2.5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334 4.222116-2.4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377.05333-4.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82514.35331 6.6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193622 5.3其中:水电万千瓦--31614 2.7火电万千瓦--119906 3.8核电万千瓦--4877 6.2风电万千瓦--2165912.4全国供电煤耗率克/千瓦时--302.6-3.6*全国供热量万百万千焦--268221 4.2全国供热耗用原煤万吨--15857 3.6全国供电量亿千瓦时--28765-2.5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小时--1727-107*

其中:水电小时--1528-145* 火电小时--1947-119* 核电小时--351990* 风电小时--1123-10*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4.6-0.08▲其中:水电%--0.30.01▲ 火电%-- 5.8-0.08▲电源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73851.5其中:水电亿元--39925.3 火电亿元--183-31.9 核电亿元--156-1.5 风电亿元--854152.2电网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6570.7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3695-378*其中:水电万千瓦--412230* 火电万千瓦--1632-62* 核电万千瓦--0-125* 风电万千瓦--632-277*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10894-2344*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千米--14566-1726* 注:1.全社会用电量为全口径数据,全国供电量为调度口径数据。2.“同比增长”列中,标*的指标为绝对量;标▲的指标为百分点。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食品农产品检测常见检测项目及检测指标 广电计量杜亚俊 微生物及生物毒素 检测能力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金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氏菌、阪崎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胞杆菌、双歧杆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黄曲霉毒素(M1、B1、B2、G1、G2)、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T-2 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等。 营养成份及常规理化 营养成分检测能力 中国营养标签(1+4)、美国营养标签(1+14)、香港营养标签(1+7)、台湾营养标签(1+6)等。 常规理化检测能力 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膳食纤维、营养强化剂、水分、灰分、总灰分、总糖、粗纤维、非脂乳固体、折光指数、旋光度、淀粉、酸碱度、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盐基氮、氨氮、全氮、固形物、过氧化值、pH 值、酸价、粘性胆固醇、二氧化硫、葡萄糖、果糖、蔗糖、脂肪酸、相对密度、净含量、二氧化碳、碘值、游离碱度、游离脂肪酸、咖啡碱、咖啡因、脲酶、电导率、牛磺酸、皂化值、不皂化物、不溶性杂质、总酯、羰基价、感官、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 等。 重金属及微量元素 检测能力 钾、钙、钠、镁、铝、铜、锌、铁、锰、硒、锡、锑、碘、铅、总砷、无机砷、汞、镉、铬、硒、氟、磷、锗、锂、锶、镍、银、钴等。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及接触材料 食品添加剂检测能力 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丙酸钙、栀子黄、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诱惑红、酸性红、新红、碱性橙、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 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脱氢乙酸、没食子酸丙酯、氨基乙酸、二氧化钛、咖啡因、抗坏血酸、滑石粉、纳他霉素、亚硝酸盐等。 非法添加检测能力 硼砂、罂粟碱、吗啡、那可丁、可待因、蒂巴因、瘦肉精、苏丹红Ⅰ - Ⅳ、孔雀石绿、皮革水解物、三聚氰胺、罗丹明B 等。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