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绿电铝评价赋能电解铝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EPFCs=(GWPCF4×EFCF4+GWPC2F6×EFC2F6)/1000=0.25t.CO2e/t.Al。 其中,两种氟化物的全球变暖潜势 GWPCF4 和 GWPC2F6 分别为 6500 和 9200;排放因子 EFCF4=0.034 kgCF4/t.Al ;EFC2F6=0.0034C2F6/t.Al ; 其次,电力成本占到了煤电铝整体成本的 30% 以上 [5],
用各企业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
(2) 炭阳极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 :
172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5月下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E 炭阳极 =NC 炭阳极 ×(1-S 炭阳极 -A 炭阳极 )×44/12=1.50t.CO2/t.Al。 其中,吨铝炭阳极净耗量 NC炭阳极=0.42t.C/t.Al ;炭阳极平 均含硫量 S炭阳极=2% ;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 A炭阳极=0.4%。 (3) 阳极效应全氟化碳排放量为 :
电价洼地是企业产能转移的目标方向之一。电解铝的生产成
本主要包含了原料辅料(氧化铝、炭阳极、氟化铝)、电力、
人工和设备折旧四个部分,其中电力、氧化铝、炭阳极是最
大的三项成本支出。早些年,国内电解铝企业为降低用电成
本,纷纷建设自备电厂,发展了煤 - 电 - 铝一体发展的产业
结构。近两年煤炭价格拉高。2022 上半年持续高位运行,郑
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 4 部分 :铝冶炼企业》,数据来源安泰科,
参数选择及计算过程如下 :
(1) 用电环节排放的 CO2 以企业为单位进行计算,得出电力 因电厂的排放因子 × 自备电 %+ 区域电网 因子 × 网电 %)。
其中,自备电厂的排放因子采用 0.85kg.CO2/kWh ;各地区 电网的排放因子采用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 2012 年数据 ;电耗采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评估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和经济效益评估摘要:2021年6月20日,中央下发《关于报送(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工作正式启动。
据民政部发布的2020年11月全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显示,我国内地共有2843个县级行政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县级行政区面积和人口差异巨大,工商业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可利用屋顶面积差别巨大,刨除国内40来个人口小县,理论上每个县可开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在50-500MW之间,按平均每个县200MW的可开发容量计算,屋顶布式光伏推进开发可新增5.6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截止2021年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6亿千瓦的24.78%,投资开发空间十分巨大。
关键词: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社会效益;投资收益对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社会效益与投资收益进行了研究,并以河南省为例对其各地推进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平均单位造价盈亏平衡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具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当前造价下投资开发收益偏低,大面积的推广普及有待于单位造价的下降及绿证或CCERs的政策支持。
1社会效益分析1.1有效降低碳排放,环境效益明显根据2020年全国电力分工业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7克/千瓦时,按每燃烧一吨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吨计算;而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仅为33-50克/千瓦时。
因此,光伏发电将直接削减碳排强度700克/千瓦时以上的,按平均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考虑,国内开发新增屋顶光伏发电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2亿吨。
集约用地,节约土地资源。
分布式屋顶光伏利用的是现有建构筑物的屋顶,不直接占用土地资源,相比于地面光伏20亩/MW的占地面积,国内开发新增屋顶光伏可节省1120万亩土地资源。
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导致大量石油和天然气需要依赖于进口,屋顶分布式光伏推进,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的用量,保障能源安全;且由于其是分散布置,提高了终端用户的用电安全系数,在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用能安全。
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电力工业被视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电力工业的效益与环境影响。
本文将以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的问题,并对其意义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1. 供电标准煤耗的定义和意义供电标准煤耗指的是发电企业在单位电量产出中所消耗的标准煤数量。
它是衡量电厂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供电标准煤耗的低下代表着电厂在同等条件下能够生产更多的电力,并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实现,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标准煤耗还意味着电厂的环境污染排放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2. 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概述根据2021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整体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全国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为XX克标煤/千瓦时(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填写)。
与去年相比,全国平均供电标准煤耗下降了X%。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电力工业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3. 影响供电标准煤耗的主要因素(1)技术水平:现代化的发电设备和先进的发电技术是实现低供电标准煤耗的关键。
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应用以及洁净煤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2)能源结构:能源结构的合理优化也对供电标准煤耗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如水电、风能、太阳能以及核能的利用,可以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电标准煤耗。
(3)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合理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调度策略对于优化供电标准煤耗非常重要。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电网投资持续高增,发改委再出重磅政策支持电改和储能发展提速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周报电网投资持续高增,发改委再出重磅政策支持电改和储能发展提速投资要点: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核心观点: CIBF电池展技术百花齐放,碳酸锂价格回归健康趋势。
1) CIBF电池展技术百花齐放,关注技术驱动带来的份额提升;2)碳酸锂期货价格冲高回落,成本曲线中长期回归健康下降趋势。
光伏板块核心观点:1-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48.31GW超预期,同时1-4月海外出口数据表现强劲,印证光伏需求持续旺盛。
光伏国内装机及海外出口数据表现强劲印证需求持续旺盛。
1-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48.31GW,同比约+186%,其中4月份装机量14.65GW,同比+299%,目前全年1/3时间段内光伏装机量已接近50GW,而抢装旺季还未来临,我们预计国内全年装机量大概率将超150GW,大超年初预期。
风电板块核心观点:国内需求高景气逐步验证,出海进程加速,重点关注“两海”带来的投资机会。
本周招投标数据更新:本周招标0.64GW,5月以来累计招标1.04GW,其中陆风1.04GW,海风暂无;2023年1-4月合计招标32.87GW(-20%),其中陆风30.12GW(-20%),海风2.75GW(-15%);2023年以来累计招标33.91GW,其中陆风31.16GW,海风2.75GW。
储能板块核心观点:华中、西北区域两个细则征求意见,CESA发布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发改委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重点推进新型储能应用。
华中、西北两区域能源监管局发布《两个细则》征求意见稿,加速推进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明确“谁受益、谁承担”的补偿费用分摊原则。
电力设备及工控板块核心观点:4月单月电网投资同比+16%,关注能源互联网和特高压、电网消纳三条主线机会。
1)电网投资保持高增速,结构上将向特高压与能源互联倾斜。
2)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能源互联、电网智能化需求集中释放。
3)“4个加快”,特高压迎核准、开工高峰。
功率型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场站一次调频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要求较高。
2) 基于代数表达式的模型分析法。该方法的
77
技术应用
太阳能
2024 年
计算结果精度不如基于离线仿真软件的时域仿真 法,但结果直观,可解释性强。
3) 基于历史数据的机器学习法。该方法比较 依赖历史数据的质和量,可解释性较差。
典型的电网频率跌落曲线如图 2 所示。图 中:fn 为电网的额定频率;fss 为一次调频动作 后电网频率;fnad 为电网频率跌落到的最低值;t0 为电网频率开始跌落的时刻;td 为电网频率跌落 超过死区下限的时刻;tnad 为电网频率跌落至最 低值的时刻;tss 为一次调频动作结束后的时刻。
目前新能源场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方式主
要包括以下两种:1) 预留部分有功发电容量 ( 即 限电 ),以响应一次调频指令 [4];2) 加装储能系 统,由储能系统来响应一次调频指令 [5]。由于目 前全国许多新能源场站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发电 模式运行,不具备响应一次调频上调指令的能力, 此时若通过限电的方式来实现新能源场站的一次 调频功能,其技术经济性是否优于加装储能系统 这一方式值得讨论。
加速完善。
关键词:一次调频;新能源;钛酸锂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功率型储能;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21.2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随着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
一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发电的装机速度进一步加 快。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2023 年《1—11 月份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截至 2023 年 11 月底, 中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 28.5 亿 kW,同比增 长 13.6%。其中,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 5.6 亿 kW,同比增长 49.9%;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 为 4.1 亿 kW,同比增长 17.6%。中国并网新能 源发电装机容量为 9.7 亿 kW,渗透率为 34%。 中国通过风电、光伏发电在能源转型上取得一定 进展,为加速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全国总发 电量的占比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化工市场分析报告 (6)

虽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复苏缓慢而脆弱,但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化学工业从2022 年开始强劲复苏。
提供了可对照数据的 49 家公司 2022 年的总销售额达到了8570 亿美元,虽然不及 2022 年创下的 8920 亿美元的峰值,但比 2022 年上升了25.3%。
而且在化工 50 强中,惟独沙索和美盛两家公司的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如图 1:单位:亿美元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08920 857064022022年销售总额2022年销售总额2022年销售总额全球49家公司3年销售总额对照比销售收入大增更令人振奋的是, 50 强企业的利润数字集体飘红, 2022 年显然成为化学品生产商的好年景。
47 家去年就在榜单上的公司运营利润同比飙升了 80.4%,达到 936 亿美元。
而在销售额达到峰值的 2022 年, 50 强的总利润也只无非 600 亿美元,但 2022年总体利润率已达 11.4%,仅次于 1995年的 13.7%。
有 30 家公司的利润超过了 10 亿美元,北欧化工、阿科玛和昭和电工的利润甚至同比增长了1000%以上。
在全球化工 50 强企业中,石化公司的表现尤其突出。
前十强中的中石化、埃克森美孚、壳牌、台塑、沙伯和利安德巴塞尔 2022 年的收入同比至少增长了30%,而且净利润也在增加。
此外,业内人士长久以来耽心的大量新增石化产能在 2022 年释放从而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的情况并未发生。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化学品的需求增长还远未停步。
美国化工理事会(ACC)发布年中经济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受消费疲软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美国 GDP 增速已经放缓,估计 2022 年增速为 2.5%,无非 2022 年将升至 2.9%。
尽管经济增长放慢和市场前景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但是 ACC 对美国化学工业的前景依然持乐观态度。
ACC 预测今年美国化学品产量将增长 4.1%,2022 年增长 3.5%。
电气设备行业周报:蔚来新车ET 7发布,单晶硅片供应持续紧张

工业 资本货物蔚来新车ET 7发布,单晶硅片供应持续紧张行业研究报告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组件价格基本与去年底持平。
需求方面,圣诞假期前后,欧、美、南美海运价格仍快速飙涨,且海运的缺柜情形预期整个一季度都难以改善,加上人民币兑美金汇率持续升值,推升海外现货价格居高不下,海外终端买方呈现观望,近期几乎没有太多新成交订单,预期年后需求将开始感受到走弱迹象。
消息方面,有媒体初步统计称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45.29GW,12月抢装超过18GW,年度装机再一次超越市场预期。
关注标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京运通、福莱特、福斯特。
2020年11月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6.33GW,达到年内单月最高装机量,预计全年装机超30GW。
而2021年将迎来海上风电、陆上风电第二波的抢装,风电景气度有望维持。
国家能源局在近期会议上提出“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1.2亿千瓦”的目标,根据风光供应链能力及项目储备情况,此装机目标可拆解为光伏80GW、风电40GW,超出市场预期。
持续看好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的投资机会,推荐标的:禾望电气、明阳智能、中材科技、东方电缆。
工控储能:2020年12月制造业PMI指数51.9%,连续10个月处于扩张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延续扩张态势,海外疫情加剧下的供给替代支撑国内出口的韧性。
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持续飙升及浙江等地的“用电荒”现象佐证了经济动能的强势。
行业龙头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有望受益于下游应用的国产供应链切换,市场份持续提升。
继续推荐行业龙头汇川技术,看好公司“双王战略”的持续推进;此外建议关注在消费家电变频和工业控制领域技术领先的麦格米特。
储能方面,随着新能源消费占比的提高及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经济性逐渐显现,我们认为2021年将成为储能商业化的转折点。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新能源汽车政策不及预期、电改不及预期、新能源政策不及预期。
目录一、板块行情回顾 (5)二、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5)(一)新能源汽车: (5)(二)新能源发电: (6)(三)工控储能: (7)三、数据跟踪 (8)图表目录图表1:本周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表现一览 (5)图表2:新能源车细分板块表现 (5)图表3:新能源汽车历史走势 (6)图表5:锂电价格数据周跟踪 (9)图表9:光伏价格一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电联发布2020年11

中电联发布2020年11-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当月用电量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累计用电量降幅继续收窄,当月用电量由负转正;除建材行业,其他高载能行业当月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发电装机容量平稳增长,当月发电量正增长;除太阳能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降低;全国跨区送出电量较快增长;全国基建新增装机同比减少;电源完成投资同比增长,其中新能源发电完成投资增长较多。
一、全社会用电情况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127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其中,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
分产业看注,1-4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138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5.3%;第三产业用电量342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8.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6.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7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7.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6%。
图1 2019、2020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4月份,20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依次为:云南(6.7%)、新疆(5.6%)、内蒙古(4.2%)、甘肃(3.9%)、青海(2.1%)、吉林(1.3%)、黑龙江(1.0%)、西藏(0.4%)、广西(-0.6%)、四川(-0.9%)、辽宁(-1.7%)、山西(-1.9%)、贵州(-2.3%)、陕西(-3.9%)、北京(-4.1%)、湖南(-4.1%)、重庆(-4.2%)、安徽(-4.4%)、宁夏(-4.5%)和山东(-4.5%)。
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5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用电量39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用电量79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发布时间:2020-07-20来源:国家能源局大中小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标名称单位6月
同比增长
(%)1-6月
累计
同比增长
(%)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6350 6.133547-1.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7612.93738.2第二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412 4.322510-2.5工业用电量亿千瓦时4334 4.222116-2.4第三产业用电量亿千瓦时10377.05333-4.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亿千瓦时82514.35331 6.6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193622 5.3其中:水电万千瓦--31614 2.7火电万千瓦--119906 3.8核电万千瓦--4877 6.2风电万千瓦--2165912.4全国供电煤耗率克/千瓦时--302.6-3.6*全国供热量万百万千焦--268221 4.2全国供热耗用原煤万吨--15857 3.6全国供电量亿千瓦时--28765-2.5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小时--1727-107*
其中:水电小时--1528-145*
火电小时--1947-119*
核电小时--351990*
风电小时--1123-10*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4.6-0.08▲其中:水电%--0.30.01▲
火电%-- 5.8-0.08▲电源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73851.5其中:水电亿元--39925.3
火电亿元--183-31.9
核电亿元--156-1.5
风电亿元--854152.2电网工程投资完成亿元--16570.7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3695-378*其中:水电万千瓦--412230*
火电万千瓦--1632-62*
核电万千瓦--0-125*
风电万千瓦--632-277*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万千伏安--10894-2344*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千米--14566-1726*
注:1.全社会用电量为全口径数据,全国供电量为调度口径数据。
2.“同比增长”列中,标*的指标为绝对量;标▲的指标为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