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wode.doc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主要承担哪些职责?A. 记录和整理文书B. 管理国家财政C. 军事指挥D. 法律制定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秘书工作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C4. 秘书工作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A.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B.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D.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5. 当代中国秘书工作的特点是什么?A. 以文书工作为主B. 以行政管理为主C.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D. 以服务领导决策为主答案:D二、填空题6.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7. 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书处理、会议组织、信息收集8. 秘书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决策执行三、简答题9. 简述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答案:在古代中国,秘书工作主要体现在宫廷和官府中,负责记录、整理和保管文书,以及协助处理政务。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秘书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秘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得到提升。
10. 阐述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对秘书人员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秘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与国际秘书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四、论述题11. 论述秘书工作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秘书学概论》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秘书学概论》第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本文为《秘书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高等学校秘书学专业系列教材)第三章的思考题参考答案。
本文档以CQ资料模板,规范了文档结构图,能提高效率。
打开“视图〔v〕-文档结构图〔D〕”,可快速查找、学习、利用。
1.秘书的精神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秘书的精神素养?答:秘书的精神素养包括秘书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秘书的职业道德与作风修养两大部分。
秘书要想提高精神素养,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树立法制观念;了解政府的各种方针政策,准确把握政策导向。
其次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默默奉献,甘当配角;严守机密,守口如瓶;在日常工作中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与人交往一视同仁,不卑不亢;待人接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再次,要加强自身的工作作风修养,养成办事雷厉风行、严谨细致、谦虚谨慎、勤奋耐劳、思路清晰的良好工作习惯。
2.秘书的知识结构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答:秘书的知识结构包括(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相关知识三大部分,其中(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语言文字知识、历史地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办公自动化方面的知识。
(2)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秘书学、文书学、应用写作学、档案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知识。
(3)相关知识主要包括:领导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伦理学、决策学、咨询学、统计学、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3.秘书的能力素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秘书的能力素养包括:(一)基础能力(二)专业能力(三)基本技能三部分,其中(一)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等。
(二)专业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含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办事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
(三)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和网络办公技能等。
《秘书学概论》思考题答案-第一章.doc

《秘书学概论》绪论1.秘书学发展阶段的成果表现在哪些方面?秘书学发展阶段的成果可以概括为:(1)秘书职能的发展转变(2 )建立了秘书学科(3 )秘书职业化的初步形成(4 )秘书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大变革2.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工作和秘书活动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3.从广义看,秘书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包括哪些?从广义层面我们认为,秘书学是一个包括理论秘书学、应用秘书学、历史秘书学和秘书教育学四个主要部分构成的理论体系。
4.秘书学与文书学、档案学有什么区别?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都是独立的、密切相关的学科。
从学科产生的时间来看,档案学的产生已有70多年历史,文书学与档案学产生的时间大致相当,领属于档案学的档案管理学产生的时间也相对较早,而秘书学产生的时间距今只有30年。
从研究对象来看,秘书学研究秘书工作与秘书活动及其规律,文书学研究文书现象及其规律,档案管理学研究档案形成、发展和档案工作实践。
这是它们各自成为独立学科并相互区分的主要标志。
秘书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比如秘书学研究文书与档案,不能混同于文书学和档案管理学。
"秘书学不能一般性地去研究这些内容,应当从秘书工作的特点出发,根据秘书工作的需要和要求,研究与秘书工作有密切关系的那部分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的内容。
"所以说,秘书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既是密切相关的学科,也是有明确分野、各自独立的学科。
《秘书学概论》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秘书?《辞海》对秘书的定义是什么?定义秘书概念,首先应将其界定为一种职业,在此基础上,再对秘书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定义。
应从三个方面考虑问题:一是秘书的主要活动范围是领导机构或领导者身边;二是秘书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处理信息和综合服务;三是秘书工作的根本性质是辅助管理。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 ):秘书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
(0213)《秘书学》复习思考题

(0213)《秘书学》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下列说法,错误的请在题前括号内打“×”, 正确的打“√”。
)1、()1985年,在全国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座谈会将“参与政务、掌管事务”确定为秘书工作的主要任务。
2、()从秘书服务对象的社会属性分类,我国秘书队伍可以分为公务秘书和社会秘书。
3、()历史上尧舜时期设置的官职之一“纳言”,是我国古代秘书的雏形。
4、()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国家秘书工作正式确立的时期。
5、()在唐代,具有“封驳”职能的部门是尚书省。
6、()唐代的贴黄制度首开公文摘要叙事之先河。
7、()产生于明代的“票拟”制度,近似于现代公文处理程序中的“拟办”。
8、()“文电”指文件和电报。
9、()公务电话无须强调保密,应强调说话声音清晰,语调平和。
10、()秘书陪同客人走路,应请客人位于自己的左侧,以示尊敬。
11、()名章属于私人用章,加盖个人名章,可作为个人对某件事负责的凭证。
12、()大事记通常采用流水帐式的编年体,既要记述事件本身,还要阐明原因和意义。
13、()在领导活动安排中,时间间隔越近,安排越要明白具体,准确无误。
14、()接待来访者,应遵循礼貌、负责、方便、时效的原则。
15、()在公文中标引主题词的顺序是先标类属词,再标类别词。
16、()为提高工作效率。
一份公文中可以既包含报告事项,又包含请示事项。
17、()一份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其发文标识、机关代字、印章三者必须一致。
18、()公文的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19、()紧急公文根据紧急程度分为特急、加急、急件三种形式。
20、()秘书进行辅助决策,一般是在领导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方案后再提出补充意见。
21、()汉代的统治者将文书作为施政的重要手段,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
22、()尧舜时期“进善旌”、“诽谤之木”的故事,可以认为是我国官方信访活动的源头。
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秘书机构是商朝时期出现的太史寮。
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秘书史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埃及时期B. 古希腊时期C. 古罗马时期D. 中世纪答案:A2. 秘书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A. 决策者B. 执行者C. 协调者D. 监督者答案:C3. 秘书工作中的“五常”指的是?A. 常听、常看、常写、常记、常思B. 常问、常答、常写、常记、常思C. 常听、常问、常写、常记、常答D. 常听、常看、常写、常答、常思答案:A二、填空题4.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5. 秘书在处理文件时,应遵循的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接收、分类、处理、归档三、简答题6. 简述秘书在组织中的作用。
答案:秘书在组织中扮演着信息沟通的桥梁,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
他们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协助领导进行决策,同时也参与到组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联络工作中。
7. 描述秘书工作中的“三勤”原则。
答案:秘书工作中的“三勤”原则指的是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思考。
勤于学习是指秘书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勤于工作是指秘书要认真负责,高效完成工作任务;勤于思考则是指秘书在工作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四、论述题8. 论述秘书如何处理紧急情况。
答案:秘书在处理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情况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其次,要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并根据领导的指示采取行动。
在处理过程中,秘书需要快速准确地收集信息,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信息的畅通和行动的一致性。
最后,秘书要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日后参考和改进。
五、案例分析题9. 假设你是一名秘书,公司突然接到一个重要客户的紧急电话,要求立即处理一项业务。
你将如何操作?答案:首先,我会立即记录客户的信息和需求,并向我的直接上级汇报情况。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5篇材料)

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5篇材料)第一篇: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全国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秘书史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5:BAACB6—10:BCDBB11—15:BCCDC16—20:CCCCD21—25:DDABB二、多选题26:AB27.ADE28.BDE29.AB30.ACDE三、名词解释31.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缣帛制作文书,我们称之为缣帛文书。
32.是宋代随着档案激增和文书处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立起专门化的档案房。
33.指凡以官署的名义向皇帝陈述、请示有关政务、军情、钱粮等公事所用的上行文。
34.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开辟了几十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分别建立起了抗日民主政府,习惯称为边区政府。
35.俗称“小军机”,从内阁和各部院司员中选调兼任,由原衙门报送,经军机大臣考试,合格者被带领引见,有皇帝决定任用。
四、简答题36.命辞:卜问何事;验辞:日后是否应验37.秦朝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驿传制度:在水陆交通线上每隔五里设一邮,每隔十里设一亭,每隔三十里设一驿。
驿分骑马传送的路驿和以舟船递送的水驿。
各县衙所在地设传,并筑有馆舍,为传递公文的人员提供食宿、快马。
驿传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大大加快了公文传递速度,提高了公文效率。
38.比明代的票拟制度更为规范,制定了专门的票签样式,对各种内容的题本该如何拟写批示有一定的程式。
一般性问题可按定式拟写票签;较为复杂的问题,按规定可提出多种处理意见,拟写双签、三签或四签,并附以说帖,以供皇帝选用。
箬皇帝认为拟写的处理批示不妥,则需重新改写票签,称为改签。
39.(1)批阅重要的来文来电;(2)组织会务工作;(3)参与决策;(4)指导文件材料的秘密收藏工作;(5)管理会计工作和机关行政事务40.(1)宫廷权力之争的反映,是封建权位斗争的必然结果,是象征化的皇权与实务化的秘书机构之间的矛盾。
《秘书实务》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第六章)(编辑定稿)

第六章参谋咨询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参谋咨询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内容?答:(1)就秘书和领导的关系而言,秘书是领导的助手,参谋咨询自古以来就是秘书的职责。
参谋咨询可能渗透在信息工作、调查研究、信访工作等其他工作之中,也可能在平时单独出现。
为领导决策事项提供可行性备选方案是最典型的参谋工作。
(2)就秘书的职权范围而言,由于秘书在日常工作中全面协助领导处理各种事务,因而秘书具备为领导提供参谋咨询服务的的主观条件:一是熟悉领导的责权范围、工作内容、组织交流,对于各个工作渠道和各方面信息了如指掌;二是熟悉领导的工作习惯、思想脉络和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三是熟悉所在组织的具体情况,对上级部门的政策、理念和下级部门的工作情况都有所把握。
(3)就秘书和领导的关系而言,由于秘书经常和领导一起工作,因而具有更多提供参谋咨询服务的机会。
领导通过倾听和交流征求秘书机构的意见,拓宽自己的思路、强化自己的想法、(4)就秘书工作本身特点而言,工作的非权力支配性和非职责限定性,掌握的信息不受职能管理的局限,因此秘书的参谋咨询对领导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2.简述在领导决策过程各个环节中秘书机构的参谋作用。
答:(1)在发现存在问题中的参谋咨询,秘书机构应该协助领导分析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划定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界限,并准确地加以说明,按照严格的逻辑推断来寻求问题产生的原因。
(2)在确定决策目标中的参谋咨询,秘书机构要依据领导解决问题的意向,通过信息和调研,广泛深入地了解有关的真实情况,发现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提供领导在确定决策目标时参考。
(3)在拟订备选方案中的参谋咨询,秘书机构要围绕领导已定的决策目标,收集和处理有关的信息,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准确及时地向领导反映。
与此同时,秘书机构要协助领导去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对各种备选方案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将其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并可提出自己的建议,报告领导供决策参考。
(4)在选择决策方案中的参谋咨询,秘书机构要为领导集体的决策会议做好会前准备和会中服务工作,以便于领导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
《秘书实务》思考题和案例分析参考答案(第八章)(编辑定稿)

第八章信访工作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什么是信访?信访工作或信访活动的六个基本要素是什么?答: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信访工作或信访活动包括六个基本要素:一是信访者或信访人。
二是信访事项或信访内容。
三是信访形式或信访方式。
四是信访受理者。
五是信访处理者。
六是信访结果。
2.简述信访工作机构的基本任务和职责。
“信访工作机构”与“有权处理信访事项部门”有何联系与区别?答:《信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
各级党组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各企事业等单位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专、兼职人员负责处理来信来访工作。
信访机构主要任务是“接访(信)转办、联络协调、督促解决”。
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具体履行下列职责:(1)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2)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3)组织协调有关方面处理重要问题和疑难复杂信访事项,(4)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和各项措施的落实,(5)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工作的建议,(6)对政府部门和信访工作机构进行业务指导,总结交流信访工作经验,(7)为信访人反映和查询问题提供便利条件,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
信访工作机构只是接待受理信访事项的机构,不是解决处理信访事项的机构,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职能性工作部门或政府工作部门才是处理解决信访问题的部门。
信访工作机构主要负责登记、受理、转送、协调、督办信访事项,并提出改进建议等,与有权进行实质性处理的职能性工作部门或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登记、受理、办理和答复的职能不同。
3.信访工作必须遵循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对秘书提出了哪些要求?答:信访工作的原则:(1)按法规和政策办事的原则,(2)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3)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4)坚持处理实际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屮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wode第一章屮国秘书工作的起源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己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岀现了秘书活动。
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
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
•商朝己有了不同名日、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一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
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
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口趋繁忙。
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
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备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屮央秘书机构。
3•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已发现的故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备种活动的文书,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木要素。
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岀现后才可能产生。
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祁证实了这一点。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Z—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
国家岀现后,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指挥国事,必须使用文书,因而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
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事务的增加,领导部门仅靠语言已经难以实施管理。
因为,语言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地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
因此,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于文书以代替口语,才能实施管理。
这样,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屮,对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进而推动秘书工作的发展。
5.从商代史官的分工分析现代秘书的职能分工。
答:商朝的史官名1=1众多,有十几种,己经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贞卜史官,祭祀史官,作册史官,记事史官。
这四类史官屮,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这更像现代的行政秘书,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类似于现代秘书的口常事务的处理、办事的能力。
其屮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
古代史官的职能反应到现代秘书所具有的职能:办文、办会、办事。
秘书还具有信息管理、调杏研究、会务工作、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信访工作、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等职能。
第二章两周的秘书工作1.简述两周屮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答: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是一个辅助机构,起着参谋咨询、处理口常事务的作用;对下属职能部门而言,它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凡各种请示、报告均须先通过它上达中央政府,它起了中央政府和下属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卿事寮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
西周的诸侯国、地方州府,闾府官署也有了秘书机构,秘书工作在全国范围已初步建立,说明了秘书机构是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辅助性部门。
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二答:先秦的史官作为我国秘书的鼻祖,表现出时代特点,有的特点被LI后历朝的秘书官员发扬光大,成为传统。
概括起来,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宗教色彩由浓至淡,史官的分工、分层次由浅至深,产生了职业道徳,形成了职业个性,文化素质优秀。
春秋初期,情况发生变化,史官地位衰落,新秘书官职出现,大批士加入秘书队伍。
这些都说明,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秘书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表明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职业要求的严格性。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答:西周时,为了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类文种组成的恥套的文书体系,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西周是我国文书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开拓时期。
同时,文书用印制度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了公文被伪造,加强了对文书的管理和控制,是文书工作也是秘书工作屮的一大进步。
4.分析“士芍!!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答:(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丁•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声誉。
(3)使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由专门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对口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答:社会调查是行政决策的基础,是秘书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西周统治者在立国伊始的一些做法,事实上建立了社会调杳制度。
西周的社会调杳工作由专人总管,由多种人员承担调杳,调杏的时间、方法、情况的上报、汇集都有规定,形成一套较严密的制度。
社会调杳的秦汉的秘书工作1.简述秦汉屮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答:秦汉屮枢机构的演进是从丞相府到尚书台。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屮枢机构,其秘书T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
至汉代先后经历削弱相府、起用尚书,而后设立尚书台。
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形成,最终诣书台取代相府,成为皇帝的办公厅。
这标志着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的任务已经完成。
2.简述秦汉秘书的选拔与任用。
答:H秦朝始,秘书官吏列入封建王朝的文官系统,其选任途径也类似于文官选用方法。
秦朝屮央政府的重要秘书官员,其來源一是从开国功臣屮选用,二是从六国III部屮招用,+ 央备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则通过学校培养、输送。
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则用试吏法简选出来。
汉朝吸取了战国以来选士的经验,建立了 i套选用官吏的制度,除了皇宫屮的重要秘书(如屮书令)和外朝的高级秘书官员(如御史屮丞)由皇帝直接任命以外,各级秘书大多通过察举、征召、辟除等途径选任。
汉武帝在屮央开办太学的同时,还诏令全国各地的郡(国)仿照太学,兴办官学,培养人才,其屮不少人被委任为地方官衙屮的秘书官吏。
3.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
答:(1)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
“凡为吏Z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
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S2(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汉朝规定,屮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
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二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
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务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
4.结合尚书台取代丞相府的过程分析中枢秘书机构变更的主要原因。
答:汉代时,丞相的地位有所提高,丞相府也演变成为政权实体,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开始削弱抑制丞相的职权,并设立尚书台。
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屮,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
一旦该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有•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
5.结合“学校培养"谈谈学校教育对秘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答:(1)汉武帝时,为了培养官员创办了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员,儒学五经为教材,以统一学员思想,传授历代兴亡得失及理政经验。
学员称博士弟了,或从民间优秀青年中选拔, 或是郡具选送的优秀青年官吏,或是皇亲国戚、高官的子弟。
(2)汉灵帝光和年间,还设立了鸿都门学,专门教授辞赋、书法等,毕业后授官,其屮不少人被用为秘书官员。
这是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它对提高秘书的书法水平和文书的书法质量有积极作用。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1.简述魏晋南北朝屮枢秘书机构的演变及职能。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屮枢秘书机构演进的过程,其基木线索就是:以屮书省取代尚书台,设门下省分散屮书省Z权,初步形成了屮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秘书机构。
(1)设屮书省替代尚书台。
中书省起初的职责是“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即负责起草诏命、记录朝廷大事,拟制文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后来,随着业务LI繁,屮书省要负责21方面的事务,直接与行政屮枢尚书省的各曹对口,渐渐发展为规模很大的朝廷的“办公厅"。
(2)设门下省分屮书省Z权。
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宣i召命,办理交付事项等。
这样,门下省就分掌了屮书省的一部分秘书工作,分散、限制了屮书省的权力。
2.简述曹操、诸葛亮任用秘书的原则及方法。
1)曹爱才敬才,不计私怨,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广纳天下Z士,而且知人善任,根据这些人才的特长,分别将其用为不同类型的秘书。
(2)诸葛亮用人不注重门第资历,只要有真才实学,徳才兼备者,一律任用,任人唯贤。
诸葛亮的用人Z道别具一格,在任用Z前,从七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问Z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是“穷Z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是“咨Z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是“告Z以难而观其勇", 五是“醉Z 以酒而观其性",六是“临Z以利而观其廉",七是“期Z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除了要求秘书忠于职守以外,还非常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为此,他专门建立了“参署'制度, 让秘书能充分发表意见,实行“纳言之政”。
“参署”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三条,即“违覆”、“直言”、“进人二3.简述“九品中正制'及“寒门掌机要"。
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包括各级秘书官吏)的基木制度是白曹不起始的九品屮正制。
所谓“九品屮正制”是曹丕称帝后,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的,即令屮央的一些官员兼任貝原籍所在州郡的屮正,根据“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的原则,察访木州郡的人才,列为九等,以备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