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三项”怎么看
怎么看懂肾功能化验项目

怎么看懂肾功能化验项目随着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了。
单位组织体检或者是个人自行体检已经越来越多了。
肾脏功能的检查在日常体检中是必需的一项检查,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氨基酸、尿溶菌酶、尿渗透压等。
在常规体检中,医生开的“肾功能”化验项目是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
很多人拿到化验单看不懂肾功能的结果,那么怎么样快速读懂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呢?一、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测定(一)血清肌酐: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肌酐的浓度是由肾脏排泄功能的好坏决定的,在肾脏疾病的初期,血清肌酐一般是不升高的,只有肾小球功能下降,肌酐才会升高,因此灵敏性比较差。
但是肌酐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很多人就认为肾脏功能没事,肌酐值在正常高值的临界上,这就要引起重视,要结合尿常规,如果尿常规也有问题,那么一定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特别强调的是老年人和肌肉消瘦者,通常肌酐水平是偏低的,但是一旦肌酐水平升高,这也要特别警惕。
(二)血清尿素氮:因为尿素氮会受蛋白质的影响,因此抽血时要求必须是空腹。
尿素氮的升高通常是器质性肾功能的损害,比如: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尿素氮由蛋白质分解代谢形成的,一些由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引起的疾病也会使尿素氮升高,比如:急慢性感染、大面积烧伤、高热等。
但是高蛋白的饮食也会使尿素氮升高,有些人特别喜欢吃肉,还有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果是这类人,也不要特别担心,要求清淡饮食,素食三天,再到医院进行尿素氮的检测,这样尿素氮的值就会降下来了。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检查,在急性肾炎和其他肾实质病变时,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是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低于正常值,因此能较早的反应肾小球功能有损害并能估计损害的程度。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正常范围是 80-120ml/min,肾小球功能损伤时,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怎样看肾功能化验单

怎样看肾功能化验单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当肾脏发生功能障碍时,患者的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检查肾功能的各项指标,不但可以诊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疾病程度以及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还能决定下一步治疗时使用药物的剂量以及选择透析、手术等治疗方案。
那么肾功能的各项检查项目里分别显示着什么信息呢?1、血尿素氮(BUN )。
它的参考值在正常情况是: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
若此项指数升高,则说明可能是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以及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
2、血尿素。
它的参考值在正常情况下是3.2~7.0mmol/L 。
临床意义与血尿素氮相同。
3、血肌酐。
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79.6~132.6 口mo,成年女性70.7~106.1 口mol/L 小儿26.5~62.0 口mol/,全血88.4~159.1 口mol。
指数增加,则可能是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症状的出现。
指数减少/则可能是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4、血尿酸。
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男149~417 口mol/L女89~357 口mol/L >60岁男250~476口mo/女190~434口mol/L。
指数增加可能是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症状的出现。
…肾功能四项化验单如何看肾功能四项检查主要包括:肌酐(CREAT),尿素氮(BUN-@),尿酸(UAL)和葡萄糖(GLU)。
其中前三项是用于检查肾功能的,而第四项主要查的是病人的血糖情况。
它们相对应的参考值分别为:44~115Umol/L, 2.1~7.9Umol/L,142-416Umol/L,3.89~6.11Umol/L这四项都是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四个指标都正常的话就说明肾功能没有问题,若不正常那就说明肾出问题了,此时病人则需尽快寻找相关治疗。
肾功能怎么看

肾功能怎么看肾功能指的是肾脏正常运作的能力,包括尿液的产生、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血压等功能。
肾功能的好坏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下面介绍一下如何检查肾功能。
一、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最常见的肾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来评估肾功能的良好程度。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无色或浅黄色,无异味,没有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二、血清肌酐检查血清肌酐检查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肾脏,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血清肌酐的浓度较低,若浓度过高,则可能是肾功能受损。
通常情况下,男性的正常范围为0.6-1.2毫克/分升,女性为0.5-1.1毫克/分升。
三、血尿素氮检查血尿素氮检查也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是由肝脏代谢产生的一种废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肾脏,最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与血清肌酐类似,血尿素氮的浓度如果过高,则可能是肾功能异常。
正常情况下,血尿素氮的正常范围为10-20毫克/分升。
四、肾小球滤过率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肾脏过滤系统的正常运作情况。
通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的血浆量。
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可以通过抽血检查,也可以通过收集24小时尿液样本来进行检查。
五、肾活检肾活检是一种直接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的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肾脏的病变情况以及评估肾功能的损伤程度。
肾活检适用于一些疑似肾脏病变或者明显的肾功能损伤的患者,但风险较大,因此临床上一般较少使用。
综上所述,肾功能的评估可以通过尿液检查、血清肌酐检查、血尿素氮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检查及肾活检等多种方法进行。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肾功能的好坏,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肾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

肾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肾功能检查报告是医生对患者肾脏功能情况的评估和诊断的重要依据。
了解如何正确地解读肾功能检查报告,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肾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
首先,我们要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中包含哪些项目。
一般来说,肾功能检查报告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GFR)等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全面地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滤过功能和浓缩功能。
接下来,我们要逐一分析这些项目。
首先是肌酐和尿素氮,它们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肌酐和尿素氮的升高可能意味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脏出现了问题。
其次是尿酸,尿酸的升高可能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有关,也可能是代谢异常导致的。
再者是尿常规,尿常规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功能和浓缩功能,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肾脏出现了问题。
此外,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如果出现异常,可能意味着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
最后是肾小球滤过率(GFR),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金标准”,它可以全面地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
在分析这些项目的时候,我们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疾病情况来综合评估。
比如,如果患者有肾炎的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报告中出现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等情况,那么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肾脏出现了问题。
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报告中出现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尿常规异常等情况,那么可能是肾脏排泄功能和浓缩功能出现了问题。
在解读肾功能检查报告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报告中的参考范围。
不同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可能略有不同,我们要结合具体的参考范围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报告中的异常项目,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怎么看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正确地解读肾功能检查报告,才能及时发现肾脏的问题,尽早进行治疗,保护肾脏健康。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肾功能检查报告,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肾脏健康。
肾功能三项正常值

肾功能三项正常值肾功能三项是指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尿酸(UA)的检测指标。
这三项指标可以反映肾脏的排泄功能和排除废物的能力,对了解肾脏功能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正常人的肾功能三项的正常值范围如下:1.尿素氮(BUN):尿素氮是空气中过剩的氨通过肝脏转化成尿素后由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尿素氮的浓度在7.0-20.0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2.血肌酐(Cr):血肌酐是骨骼肌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血肌酐浓度在0.6-1.2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3.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人的尿酸浓度在3.5-7.2mg/dL之间,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标准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肾功能三项的正常范围是根据大量正常人群体检结果所确定的,因此并不是绝对准确的,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
此外,不同的实验室或医疗机构对正常范围的设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参考具体的检验结果。
当肾功能三项的数值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存在问题。
高于正常范围的BUN和Cr值常常与肾脏功能不全或肾衰竭有关。
而高于正常范围的尿酸值则可能与痛风、肾结石等疾病有关。
在临床上,肾功能三项常常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以全面评估肾脏健康状况。
例如,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比值(BUN/Cr比)可以作为评价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之一,用于鉴别肾实质性疾病和肾前性疾病。
此外,尿酸与其他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痛风或肾结石等肾脏相关疾病。
总结起来,肾功能三项正常范围是一种重要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肾脏排泄和代谢废物的能力。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
但我们要明白,这三项指标仅仅是肾功能的一个评价指标,不能完全代表肾脏的功能状态,其他的尿液检查和肾脏影像学检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评估方法。
带你看懂肾功检查报告

带你看懂肾功检查报告肾功能的评价临床上常使用三个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尿酸。
1.血肌酐正常值男54~106微摩尔/升,女44~97微摩尔/升,不同的检验机器有不同的标准值,是否正常参考化验单给出的标准值提示。
肌酐的来源:内源性肌酐来自于人体自身肌肉的新陈代谢,而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一般来说,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是稳定的,如果饮食习惯变化不大,那血肌酐的生成是比较恒定的。
肾脏是肌酐排泄的主要器官,肌酐由肾小球滤过后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上不回吸收,也不再分泌。
所以,肾小球滤过率是血肌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尿素氮正常值为2.86~7.14毫摩尔/升。
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一般每克蛋白质代谢产生03克的尿素。
肾脏也是尿素氮的主要排泄器官,尿素氮从肾小球滤过后在各段肾小管均可重吸收。
所以,血尿素氮的排泄不仅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也受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3.血尿酸正常值为男240~360微摩尔/升,女180~300微摩尔/升。
血尿酸的来源:内源性的血尿酸来自于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外源性的血尿酸来自于肉类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蛋白质成分。
前者占80%,后者仅占20%。
肾脏也是血尿酸的主要排泄器官,血尿酸从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先重吸收后再分泌。
所以,血尿酸的排泄不仅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也受肾小管功能的影响。
从上述不难发现,血肌酐每天产生的量是相对恒定的,从肾小球滤过后不受肾小管的影响,影响血肌酐水平的只有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也就是说,血肌酐水平能基本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也就是肾功能),所以,临床上用血肌酐值来评价肾功能。
而尿素氮和尿酸的产生受食物的摄入和肠道吸收的影响较大,其排泄还受到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甚至尿酸的排泄还受到许多药物的影响。
二者都不能客观的反映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所以,尿素氮和血尿酸对肾功能的评价只是参考。
但是,肾脏轻度受损后,对血肌酐的排泄没有影响。
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化验单上这三项肾功能指标怎么看?

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化验单上这三项肾功能指标怎么看?
肾脏具有强大的功能,它能为我们分泌和排泄尿液、废物、毒物和药物;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而肾脏能力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检查指标是否异常。
临床用于常规检查肾功能的指标有三项:尿酸、血肌酐、尿素氮。
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化验单上的那些数值,来了解自己的肾功能呢?
01 尿酸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主要经肾脏排泄,当排泄能力降低,尿中排出的尿酸少了,血尿酸就会增高。
持续尿酸高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因而测定尿酸能够了解肾脏的功能。
02 血肌酐
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能力的受损程度。
肌酐包括肉类食物的代谢产物,和人体内肌肉组织的代谢产物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食用的肉食量相对稳定,身体肌肉没有太大变化时,肌酐的生成是稳定的。
血肌酐增高常见于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
肾功能受损初期,血肌酐浓度可能表现为正常,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会明显上升。
03 尿素氮
血尿素氮没有血肌酐那么敏感,它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而且容
易受饮水量、蛋白质摄入量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单纯这一项升高不一定就是肾功能减退,要结合其他指标一起判定。
但在尿毒症患者中,血尿素氮增高程度往往病情发展一致。
在透析时,也常以尿素氮作为观测指标,而非肌酐。
三项指标正常值
(测量方法不同,数值会稍有偏差)
•尿酸:208-428umol/L
•血肌酐:44-106umol/L
•尿素氮:2.9-8.2mmol/L。
体检肾功能三项

体检肾功能三项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三项检查的目的和内容。
1. 尿液检查:尿液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尿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再吸收功能,并能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常见的尿液检查项目有:- 尿常规:包括尿液外观、尿液PH值、比重、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尿酮体、亚硝酸盐等指标的含量和尿液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等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 尿蛋白定量:用于评估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 尿肌酐/尿尿素氮比值: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2. 血液检查: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排泄功能和激素代谢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有:- 尿素氮: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情况下尿素氮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肌酐: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肌酐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 尿酸: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和尿酸的排泄功能,正常情况下尿酸的含量应该在正常范围内。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评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有:- B超:通过超声波的显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是否有肿瘤、囊肿等病变。
- CT扫描:通过X射线的扫描技术,可以观察肾脏的血管、肾脏组织的密度以及肾脏结构的异常情况。
-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的药物,可以观察肾脏的功能和血流情况。
综上所述,体检肾功能三项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这三项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肾脏的功能和结构状况,发现肾脏疾病或异常情况。
这些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功能三项”怎么看
在常规体检中,血液化验“肾功三项”是必检项目,包括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
那么,这些指标的升高或降低意味着什么?是否检查数据正常就说明肾功能良好?超出正常范围就意味着肾功能出问题了呢?
答案是:肾功三项只是表示肾功能状态的线索,它主要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相对于临床而言,体检中对于肾功能的检查项目较少,但操作简便,可初筛肾功能问题。
图(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血肌酐:结果正常也不能大意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也兼有内分泌功能。
在临床上,肾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动态显像、血β2-微球蛋白等多项指标。
由于一些项目复杂,常规体检一般只做前三项测定,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均是小分子物质,可经肾小球自由滤过,可以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但这三项指标也受肾小球滤过功能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所以评估滤过功能最准确的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
但GFR是一种功能指标,不存在于血液中,不能
直接测得,日常使用的GFR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值等因素,用专业公式计算得来的。
血中肌酐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
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时,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
在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的肌酐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
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人的1/2~1/3时,血肌酐浓度才会明显上升,故测定血肌酐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受损的指标。
血肌酐的敏感性较血尿素好,但血肌酐值正常不能表示肾功能就正常,因为GFR轻度下降时血肌酐并不马上升高。
相反,如果血肌酐明显升高,基本可以判定为肾功能不正常。
看到体检报告中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内,很多人会认为没事而忽略。
其实,若血肌酐值在正常高限附近,就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尿常规也有问题时,就更应当进一步找专科医生检查。
血肌酐增高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时,血肌酐进行性升高为器质性损害的指标。
经常健身而肌肉健壮的人,其血肌酐水平可能会在正常值范围内偏高一些,这种情况不需慌张。
另外,服用某些药物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会产生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而肌病、严重水肿等情况,也会对血肌酐水平有一定影响。
影响血肌酐的因素有很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注意一旦血肌酐上升,就要警惕是否肾功能减退,需要进一步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二、血尿素:升高或许是肉吃多了
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尿素的生成量取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情况及肝功能状况。
尿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正常情况下30%~40%被肾小管重吸收。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尿素在血中的浓度增加,因此目前临床上以血尿素水平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血尿素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单纯这一项升高不一定就是肾功能减退。
血尿素增高常有如下原因:
一、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肿瘤、多囊肾等所致的慢性或急性肾衰竭。
和血肌酐一样,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尿素可无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50%以下,血尿素才迅速升高。
因此血尿素测定同样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
但对慢性肾衰竭,尤其是尿毒症,血尿素升高的程度一般与病情严重性一致。
图(3):正常肾(左)和多囊肾(右)
二、肾前性少尿
如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灌注不足致少尿。
此时血尿素升高,但肌酐升高不明显。
经扩容尿量多能增加,血尿素可自行下降。
三、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如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蛋白饮食等,但血肌酐一般不升高。
这些原因导致的血尿素升高,以上状态矫正后可以下降。
比如说高蛋白饮食造成的血尿素升高,有些人或许只是吃肉多了,如果回家素食三天,再到医院检查,血尿素就降下来了。
图(4):高蛋白饮食可造成血尿素升高
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升高,但这不是唯一的临床表现。
尤其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出现血肌酐升高,尿液检查异常等,可能同时还会伴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贫血、骨痛、皮肤瘙痒等临床表现。
看化验单是一个综合的判断,除了肾功三项指标外,还可以结合尿常规指标,以及B超查看肾的形态等手段,来判定肾脏是否出了问题。
三、血尿素:持续增高易致肾损伤
尿酸为体内嘌呤(piào lìng)的最终代谢产物。
人体内嘌呤合成及尿酸的生成主要在肝内进行,而人体内尿酸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其中大部分经肾脏代谢。
引起血尿酸增高的病因有很多,如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等诱因。
图(5):嘌呤的代谢和清除
肾脏病变,如肾小球病变导致的尿酸滤过减少和肾小管病变导致的尿酸分泌减少,都会影响肾脏对尿酸的代谢,继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会增加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减少。
放化疗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细胞破坏,可导致核酸代谢加速,会导致短时间内尿酸释放过多,产生一过性的血尿酸升高,这些也可以成为血尿酸升高的原因。
因为尿酸大部分经肾脏代谢,在酸性条件下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过多会对肾小管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引起尿酸结石以及急、慢性尿酸肾病,甚至堵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
结语:
评价肾功能不全的指标要综合判定,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很多,几乎整个肾脏构成部分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其中包括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肾间质疾病、肾肿瘤等。
还有继发于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感染、肿瘤等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肾损害。
肾功三项只是一个线索,评估肾脏有没有问题,仅通过血液生化查肾功三项是不够的!
如果肾功三项出现异常,可以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建议进一步选做相关检查:一是结合泌尿系B超,排查肾脏、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等,明确肾脏形态大小,有无占位、结石或梗阻等情况;二是完善尿常规检查,注意有无血尿或蛋白尿等。
可进一步行“尿液相差镜检”,观察红细胞形态,以明确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源性还是非肾小球源性;如果尿蛋白有“+”号,可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蛋白尿;同时可行“尿NAG酶、β2-微球蛋白”等测定评估肾小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