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选题原因

福州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以保护福州城区内珍贵的文物古迹、纪念建筑物、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达到保持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目的。而三坊七巷是目前国内大城市中保存下来的最有历史文化意义,街坊风貌最具代表性,保存明清民居建筑最完整的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所以保护好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就是长久地保留住福州老城区的特色、人气和传统商业、饮食业、手工业等赖以生存的沃土,对巩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不仅要在政治、经济方面起领先作用,更应该在旅游方面突出优秀旅游城市的带头作用,突出福州旅游的特色。而作为福州特色的三坊七巷,它保存有最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积聚了福州历史文化,是福州作为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最好体现。

●相关主体分析

旅游资源也就是地理环境中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之一。当然没有旅游者旅游活动就无法实现。旅游者是构成旅游的主体,是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本次我们将从旅游资源和旅游者这两个方面调查分析福州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属于坊巷结构,保存相对完整。从唐代开始,人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三坊七巷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2、特征

自古以来,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三坊七巷人杰地灵,是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常以三坊七巷为中心,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三坊七巷的古建筑风貌主要表现在:石板深巷,青瓦粉墙。各式精雕细刻的门罩,风火墙式的多进院落,从高处俯视犹如海上层层波浪,那此起彼伏的万顷波涛既无比壮观又震撼人心。

3、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三坊七巷一度保护不善。在06年以前,三坊七巷属于较为衰败的街区,由于是旧时建筑,现代市政配套设施非常缺乏,排水、厕所、乱架的电线都成问题。从2006年7月开始,福州市委、市政府对三坊七巷进行了保护修复工程。相继投入38亿元,完成了105处历史建筑以及37处更新建筑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已修复并开放了林则徐纪念馆、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蓝建枢故居、叶氏民居等建筑。修复后的三坊七巷获得了“中国首座社区博物馆”的称号,也迎来了逐年递增的游客。旅游人数的增加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已有166个商家进驻三坊七巷。走在澳门路上,闻见香味,听得人声鼎沸。

在去年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去年10月1日,三坊七巷正式开启了以一日游为主的多条旅游线路,形成翻版的“北京胡同游”。

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重要的标志之一,1999年国务院批复的《福州城市总体规划》即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5月,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概况

问卷分析

1性别男(44%)女(56%)

2年龄20周岁

以下

(18%)21-30岁

(42%)

31-34岁

(22%)

41-50

(10%)

50岁以

(8%)

3职业教师

(10%)学生(50%)公司职员

(18%)

其他(22%)

4学历中专

(4%)大专(18%)本科大学

(36%)

大学以上

(28%)

其他

(14%)

5收入1000以

下(50%)1000-3000

(26%)

3000-6000

(22%)

6000以上

(2%)

6所在区域本省

(44%)外省(26%)国外(12%)福州市

(18%)

7交通方式步行

(4%)自行车

(0%)

汽车(24%)公交车

(48%)

火车

(18%)

飞机(8%)

8旅游方式自助游

(78%)团体游(22%)

9旅游目的消费购

物(6%)旅游名胜

(60%)

工作需要

(16%)

路过(18%)

10停留时间1天内

(54%)

3天左右

(14%)

一个礼拜

多(24%)

就走(8%)

11住宿旅馆

(30%)酒店(18%)亲戚朋友

家(26%)

露营(6%)家在福

州(20%)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三坊七巷的游客女性比例较高,年龄多在21-30岁之间。游客以高学历者为主其中大部分都是学生。多数旅客是来自本省的(62%),其中有18%是来自福州市的。有26%是来自外省的,12%是来自国外。说明游客以省内为主。旅客的旅游目地多为游览名胜(60%),有16%的旅客是工作需要而来的。为消费购物而来的旅客很少(6%)。旅客在三坊七巷停留的时间不久,大多是只有一天。多为自助游,大多数旅客会选择旅馆,也有一些会住在亲戚朋友家里面。

◆发展情况评定

“三坊七巷”是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她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们把凝结在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中的文化信息,在坊巷中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思想和著述,坊巷内特有的民风民俗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商贸特性,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现在我们可以统称之为“三坊七巷文化"。对福州来说,“三坊七巷’’已是一种不可失去的历史文化记忆,是一种不可切断的城市历史文脉,是一种不可磨灭的文化象征符号。这些决定着今天的“三坊七巷”保护开发利用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种具有文化意义、充满文化色彩的开发利用。

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和利用,将使福州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其青春活力,并获得其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不仅可以加大改造后的“三坊七巷”的文化含金量,丰富其文化内涵,激发其文化活力,而且也将使现代福州拥有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形态,流动着一股股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从而加重现代福州的历史文化质感,增强现代福州的传统文化韵味,使现代福州更具文化魅力。

●发展建议

1 政府主导,各部门配合

对于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应该由政府牵头领导、各专业部门指导、各级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福州市民共同参与的修葺和保护工程。政府应给予政策与法律上的支持与保证,使资源能得到合理的保护、科学的规划、精心的打造、有效的运营,持续的发展。使“三坊七巷”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得到政策、资金、技术、市场运营等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更要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管理、控制和监督。

2 建立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部门法律规范,修订和完善关于福州市文化保护的各项法规。特别是制定《“三坊七巷”旅游开发及经营管理办法》,完善《三坊七巷文物保护法规》,使三坊七巷旅游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

3 投入主体多元化

制定优惠的旅游开发投融资策略, 在政府的引导、政策的保证下,允许建立以国家、地方、集体、企业、个人齐上的多元化、多层次、自我积累、滚动开发的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本加入市场营运。政府与文化局、旅游局、土地局、规划局等各相关部门共同对三坊七巷的市场运作进行监督。

4 专业人才的培养

大力培养专业的导游人员,他们不仅要具备较广泛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以及国情、风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是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人。尤其是对三坊七巷的每个角落都很熟悉的人,他们可以把三坊七巷旅游资源全面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可以更好地保护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

5 加强社区的参与

目前三坊七巷内共居住5577户,15093人,以外来人口居多。人口密度已经严重超标,古名居,古院落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反而受损严重。只有通过人流分离,严格控制居住人口数量,降低三坊七巷内的人口密度。

6 成立游客服务中心

在每一个名人故居内开设一间游客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内可以配有故居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旅游纪念品甚至是专项导游员,可以对游客提出的意见、信息和投诉作出及时的反应。

7 保护与恢复历史标志

历史标志包括了遗存的路牌,标记,招牌,路名,相关的传说等等。通过对遗留历史标志的保护与恢复,让人们了解三坊七巷旅游资源破坏的程度,让他们认识到保护三坊七巷旅游资源迫在眉睫,自觉地树立保护三坊七巷资源的意识,使三坊七巷的保护成为福州每个市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8 加强文物保护意识

三坊七巷保留了明清时代的民居和园林建筑百余座,其中有四十多处被省市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对三坊七巷旅游资源的保护,政府在出钱出力的同时,也应加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在领导干部内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对文物的保护也必须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这样才能使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得到长久的保留。

9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而三坊七巷旅游资源中就有很多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让各界甚至是国家一起来对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10艺术旅游产品

恢复三坊七巷内极具福州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如:脱胎漆器、软木画、木雕、石雕、纸伞、裱褙,光禄坊的立春剪纸等。在三坊七巷旅游景区内开辟古玩字画展示、装裱加工、藏品交流、交易的场所,让游客了解到手工艺品的整个制作流程、加工流程、销售流程,让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其中,让游客享受到制作的快乐。

木偶戏、评话、闽剧也属于艺术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很少能在正式的舞台上看到木偶戏、评话、闽剧的影子,所以可以在三坊七巷开设小型的舞台或剧院,把木偶戏、评话、闽剧搬上舞台,让游客参与演出,对传播福州艺术文化,让游客可以真正的了解福州。

11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在明清时代,三坊七巷一带曾是福州城名门望族的聚居地。但到了清末,有些名门之后举家搬到台湾扎根,只有少部分仍然生活在福州。但因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回乡寻根省亲的人越来越多。如林则徐的后人每年会林则徐祠堂举行祭典,使许多台胞不远千里回到福州,共同寄拜他们的祖先。这样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使三坊七巷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到海外,也可以使内地的人们更多地了解台湾的文化。

浅谈福州三坊七巷传统建筑之门的艺术

万方数据

第1期 林蕾:浅谈福州“三坊七巷”传统建筑之门的艺术 43 门.简单地说就是建筑的出入口.老子日:“凿图3. 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间开了门和窗,才有了使用功能的意义,可见门是建筑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与形态。这两方面都可以在门的功能、方位和造型风格上得到体现.门的功能可分为使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开启一个建筑的大门才可进入它的内部空间,所以门起着沟通内外空间的作 要.山‘?鬯砖釜翌璧主_多量曼空曼。兰置,:?譬苎图l可更换拆卸的门扇图2大r_】门通常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独立的门 一‘。…。。 一 ……——门即成为每个房间的边界;门的社会功能之二是装饰作用,雕刻艺术在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门则是雕刻艺术重要的表现载体,“三坊七巷”中门的木雕艺术就十分丰富多彩. 1福州三坊七巷中门的艺术特色 1.1门的分类 门有多种分类形式:按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屋门、房门和插屏门.屋门即为大门,是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常位于建筑的明显位置.另外,大门还是主人身份、社会地位、财富等的象征;房门是建筑内部的门。分割和界定各个房间;为了遮住直对建筑的视线,在大门后回廊处通常会设置插屏门,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影壁.若按结构来分,门又可以分为板门和格扇门,板门即为厚实的木板门,严实,一般不做镂空与雕饰;格扇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称为格心,多饰漏花镂空悬雕等手法的精美木雕,下部称裙板,上下之间的一小段的连接称涤环板又叫中夹堂板.裙板与涤环板,一般都不做镂空,常饰以浮雕形式的木雕. 在福州“三坊七巷”中,大户人家的大门多为三开间六扇门,门扇一般由木板拼成,在门上采用竹片拼花,用钉子固定,可随时更换和拆卸(图1).一般人家的大门,则只有两扇门.在厚实的木板门外加上有雕饰纹样的格扇门,这样朴素的装饰,既实用又美观.门的造型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常见的矩形门.一些大户人家的大门为了彰显气派还设置了雨披 ——以自墙上挑出的木梁为支撑,并在其上覆盖灰 青瓦顶.雨披也是门的重要装饰部位,在那你能看到精心雕琢的斗拱、雀替、垂花柱等.另外,由于福州.受到西方文化与宗教的影响,所以拱门在民居中比较常见.在“三坊七巷”中,拱门多直接用砖砌成拱状门洞,顶部凸出的砖饰,强化了门的装饰性,如 图3砖砌拱形门洞 房门多为四扇,每扇都较细长,宽度大约在50~60 cm之间,上下部分约各占一半.裙板和夹堂板不做镂空,但都饰有或深或浅的木雕,格心则多采用透雕的形式,题材丰富多样且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三坊七巷”中的门一般漆成朱红色.红色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颜色。它代表着太阳和火,是光明与温暖的象征.人类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感情,红色代表着喜庆与吉祥,因此民居的门都喜欢采用红色.朱红色的大门在粉墙青瓦构成的灰色调的背景下,宛如绿叶丛中的一点红,显得十分突出.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也在门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原本朱红色的大门也变得暗淡失色了.另外,南方天气炎热,门扇也有漆成棕色或保留原木色彩的,这样既朴实又凉爽.1.2社会文化影响下门的特点 门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其一,风水观念决定门的方位.风水学认为门是建筑的咽喉,它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关系到聚气和散气,因此门的方位关系到整个房屋布局的成败与主人的吉凶祸福,正如《辨论十三篇>中提到“阳宅首重大门者,以大门为气叩也.”中国文化是南文化,故中国居住建筑大门多朝南.中国产生“向南”特征的文化,也与地理环境因素有关,中国位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朝南的房子,夏季,迎风而居,凉爽怡 人;冬季,风向阳,室内舒适.另外,风水学上还提 万方数据

三坊七巷 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三坊七巷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摘要:“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总占地约45公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中国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其基本格局形成于唐末,到明清时期发展到了鼎盛,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其中水榭戏台、欧阳氏民居、陈承裘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沈葆桢故居、林氏民居、小黄楼等9座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1】 关键词:三坊七巷、文化、创新、传承、价值、内涵、精髓、保护; 一、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 三坊七巷是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她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人们把凝结在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中的文化信息,在坊巷中生活过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思想和著述,坊巷内特有的民风民俗和具有文化内涵的商贸特性,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现在我们统称之为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的内涵、精髓和价值: (1)三坊七巷的文化内涵: 1、富有个性的坊巷格局 2、匠心独运的园林建筑 3、灿若群星的名贤英杰 4、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5、具有文化气息的商贸 (2)三坊七巷的文化精髓: 1、爱国与创业精神 2、包容与革新思想 3、崇文重教的传统 (3)三坊七巷的文化价值: 1、是展示福州历史文化的窗口 2、是提高文化认同感的基础 3、为福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资源【2】 例如:王审知(862-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河南光州固始人。唐中和元年(881年)同兄王潮、王审邽随王绪起义军渡江南下;景福元年(892年)攻入福州,历封琅琊郡王、闽王。前后治闽29年,修罗城、夹城,辟甘棠港,拓三坊七巷,政绩斐然,世称开闽王。其部将在塔巷北侧建育王塔,并建塔院,因而得巷名;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号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清嘉庆(1804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庶吉士,授编修。历江苏按察使、署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湖北、河南、江宁三省布政使,江苏巡抚,两江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班级:10机电(1)班学号:10033**** 姓名:***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与创新 摘要:三坊七巷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福州地标意义的“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第一街。可以说,三坊七巷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凸显着福州人追求正统教化的人文性格与开拓进取的海洋文化精神的相互融合。作为福州城市精神集结地、福州名贤文化纪念地、福州传统商贾文化传承地、福州民俗文化展示地,三坊七巷承载了福州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特色与价值,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名片。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批判地传承还要大胆的创新,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不仅如此,还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这些对当前的中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三坊七巷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三坊七巷文化传承保护 三坊七巷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景区,但是在现如今,三坊七巷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前所未有的冲击,三坊七巷传统文化现状不无使我们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做出改变,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大潮中,三坊七巷也曾经面临被拆迁改造的命运,但是在各方的努力下,它最终被抢救保护下来了,在国家文物局、福建省和福州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主持下,先后制定了《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保护与管理不断升级,并由省、市政府投资45亿元进行保护整修,使得它渐渐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带着文化遗产的尊严,融入社会,惠及民生,成为福州城市发展中的新亮点。2010年11月1日,在福州举行方案的论证会,探讨以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理念,推动三坊七巷在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传承、利用方面迈出新的步子。 三坊七巷文化探索创新 三坊七巷建设社区博物馆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博物馆界一直在思考博物馆如何从对物的关注转向更多地对人的需求的关注,如何跟人的发展、居民、社会发展挂钩。社区博物馆是一个很好载体,可能是我们国家今后几年博物馆发展的一个热点。三坊七巷做的工作与规划体现了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特色。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建设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对于博物馆在可移动遗产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传播和利用、服务社会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不可移动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利用方面难度更大。在三坊七巷引进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就应当在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更多地借鉴博物馆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首先,无论保护和展示都要强调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突出其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与价值,可以用博物馆手段画龙点睛地展示出长期以来人们在此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人文荟萃的必然性和逻辑性。对于引进到社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项目等要强调与遗产社区的兼容性并突出特色,原生的与引进的要能够区别开来,防止旅游地点商业服务、纪念品销售等的千篇一律。在博物馆的设计、规划上要高起点,但在实施上要有条不紊,不要太快。特别是,社区博物馆是活态博物馆,要使管理者、社区居民、游客都能了解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和正确的做法并参与其中。最后,要加强社区博物馆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的研究,真正探索出一条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综合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来。 文化批判传承 有些人认为,既然是传承传统,就要将传统的东西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将最原始的一

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福州三坊七巷8分钟的景点介绍 佛说“今生的五百次回眸,才回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说的就是我们啊!在这茫茫人海中我们能相聚在一起,那就是有缘,很高兴今天可以跟大家一起旅游。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曾青香。曾是曾巩的曾,在我的记忆里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千百年前是不是一家,我就不知道了。名字很平凡,大家可以叫我小曾。站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本次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祝大家旅途愉快!三坊七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主要标志,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近代诗人陈衍诗云:“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这大约就是“三坊七巷”的由来。 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渡,等妹撑船来接郎。问郎长,问郎短,问郎几时返?”这是唐朝观察使常衮作的一首民谣。它曾给居住在三坊七巷的几代百姓带来多少童年的回忆。直到现在,特别是老一辈人听到这首琅琅上口的民谣仍激动不已。 三坊七巷,以她近三百座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物闻名于世。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配以古河道、古桥梁、古榕树,形成了古朴而富有特色的传统风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文物考古专家的广泛兴趣,成为游客前来福州的必到之处。可以说,她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而老家在福州的海外游子,三坊七巷是他们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的故园乡土。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三坊七巷呢,就是从这条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三坊七巷的“三坊”呢指的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古庇巷。但是在城市变迁过程中,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被改建为马路,因此:我们今天讲三坊七巷实际只有二坊五巷。“三坊七巷”历经许多年,格局依旧,基本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计200多座。公元前202年,福州城初建时,称“冶城”,统治者是勾践的后裔无诸。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造,坊巷格局就初步形成了。三坊七巷的民风民俗也是福州民风民俗的代表,许多节俗活动中心常集中在三坊七巷,它包括民间信仰、岁时节庆活动、建筑物中的民俗等。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在七巷中,郎官巷的长度最短,只剩一百余米了。其他六条巷都是笔直的,只有它略微弯曲,当年它的长度据说列七巷之首。在郎官巷原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讲的是,宋代在这条巷子里曾经住着一位叫刘涛的人。当然了,这个刘涛呢,肯定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个女演员刘涛了。因为这个刘涛,他是一位官员。也因为刘涛的儿子是郎官,孙辈也接连做起郎官,郎官结队成行,满巷生辉,于是巷子改了名,干脆叫郎官巷。 我们往前走呢,经过杨桥路,就能看到衣锦坊了。这个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以前叫做通潮巷。根据古书记载,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于此地,两兄弟才华横送,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

福州三坊七巷优秀作文

福州三坊七巷优秀作文 1福州三坊七巷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要去福州的三坊七巷,听爸爸说那里有许多古建筑,还有许多历史名人在那居住过。我迫不及待的就想看见了。爸爸开车,我们一家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三坊七巷。 在三坊七巷的路口有一块牌子对整个三坊七巷的介绍,原来“三坊”分别是光禄坊、衣锦坊、文儒坊;而“七巷”则为杨桥巷、郎官巷、塔巷、宫巷、黄巷、安民巷和吉庇巷,其中以宫巷最具内容。三坊七巷,四十公顷的斗大地方,竟有严复、林则徐、林觉民、冰心等著名人物 整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看着熙熙攘攘的游人,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南后街。当然,最诱惑人的还是街道两边诱人的美食和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 手摸着墙上的明砖青瓦,眼看着雕花门窗,不知不觉来到了禁毒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民族英雄林则徐,他是中国清代的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出生于今天的福建福州的贫困家庭,为官清廉耿直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最重要的是他还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虎门销烟。 走到林则徐纪念馆前,抬头可见正门匾上写着“林则徐纪念馆“,左匾上写着“中兴宗衮“,右匾上写着“左海伟人“。一走进林则徐

纪念馆,二面的白墙似乎代表了林则徐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通红的柱子诉说着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作风态度。在纪念馆的东面是新建的的禁毒教育宣传馆,里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吸食工具以及各类的毒品,还有近年来警方破获的重大、特重大吸毒案件,在这里面有鸦x发展史以及清朝政府的腐败的历史资料。 在林则徐纪念馆的北面是三块石碑,上面篆刻的是圣旨、祭文和碑文,这些都是林则徐为官时皇上所赐予的,在御碑亭的两根柱子赫然写着一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必驱之。”这两句诗是他的爱国胸襟,也是他人生追求的写照。在御碑亭右边是树德堂,树德堂内有一尊林则徐的塑像,塑像上有皇帝的御书“福寿”,塑像的左边是一幅江主席的题词:林则徐的爱国精神永垂不朽。 三坊七巷,盘落在福州城中“最美的符号”。 2福州名片“三坊七巷“ 提起心目中的福州名片,我想福州的“三坊七七巷”可谓首屈一指,这是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各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乘公共汽车至东街口或津泰站下,往西侧巷子里钻便是了。”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侧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巷、文儒巷、光禄巷;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

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与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中轴线上,是闽都文化传承地的核心组成部分。因街区至今完整保留着早在我国北宋时期就已逐渐消亡的古代城市里坊制度格局,被誉为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街区内现存保留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近代名人聚居地”,这里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林旭、林纾、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郁达夫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三坊七巷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是“闽台渊源彰显地”,并被国家文物局定义为整体性的涉台文物建筑群,共有26处古迹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涉台文物目录。 经过近几年的保护修复,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延续,休闲、旅游、文化、商业等功能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园林山水、名人故居、文物古建、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曾先后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并于XX年11月入选中国世界

文化遗产预备名单。XX-XX年,三坊七巷连续三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现在的三坊七巷已成为了福州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一、恢复坊巷格局,重现历史风貌 三坊七巷的文化积淀深厚,是福州历史文化的浓缩,充分体现了福州爱国与忠义,开放与兼容,开创与进取、崇文与重教的城市人文精神。通过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鱼骨状”总体格局的恢复,对传统建筑及街巷历史风貌的整治,对传统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保护、整治与修复,对传统小园林的整治与充分利用,展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园林特色,凸显其明清民居建筑博物馆的历史价值与建筑风貌。 二、传承民间习俗,弘扬本土文化 三坊七巷保护修复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发展街区活态的历史文化精髓,通过保护三坊七巷所蕴含的各项民俗活动、民间曲艺、民间手工艺、书香文化、传统风味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刻体验本土民俗文化等提供优良的环境、条件与载体。一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吸引民间手工艺入驻南后街。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已相继入驻;并在叶氏民居集中展示福建省门类最为齐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传承人的现场表演与互动吸引了众多的游客驻足欣赏;二是以还原三坊七巷历史风俗为重点,结合每个福州的民俗节日,积极开展各种特色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中秋摆塔、九九重阳

文化旅游节策划方案

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营销策划 一、背景分析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一)大背景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散客迅速上升,团队比重大幅度下降 2.主题文化旅游将迅速崛起,它区别于传统的文化旅游,而是有主题的。 3.观光型旅游为主向文化娱乐型旅游为主转变。 4.旅游者追求有更多的参与性活动。 5.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旅游的特点分析 文化旅游体现了文化事业在旅游经济发展方向上的外延和文化行业本身所具有的产业特质,体现了旅游业对文化的依附性和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呈现给旅游主体的是旅游景观的文化魅力、文化包容、文化辐射,并以此来感染、熏陶游客。有以下特点:

福州民俗文化系列之传统节日篇教学设计两课时

福州格致中学 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阶段成果观摩课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设计 〔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 授课教师:刘晓桦指导教师:张燕翎、廖德和 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程高二《旅游规划》班 授课时间:2012年3月21日上午第3节 授课地点:高三(1)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旅游景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初步学会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图片,文字材料,培养学生提炼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的观念。 【教研课题】案例分析中拓展视野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旅游景区规划的方法 2.难点:1、福州三坊七巷景区的开发潜力分析 2、厦门鼓浪屿景区的保护系统规划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景区视频,引出旅游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旅游开发条件分析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课件展示关系图 二、讲授新课 1、教师以“广东仁化丹霞旅游风景区”为例,分析景区的具体规划方法: 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旅游活动特点分析景区规划的内容开发潜力分析 游赏系统规划 服务系统规划 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旅游活动组织规划 保护系统规划 分期实施方案规划通过展示图片,应用材料,让学生理解景区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2、案例讨论: A. 厦门的鼓浪屿景区: 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②保护系统规划 B. 福州的三坊七巷景区 ①景观资源综合分析 ②开发潜力分析 学生分两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分别让两组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加以点评。 通过对三坊七巷开发潜力的分析和厦门鼓浪屿提出的保护规划,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扩散思维能力。 三、巩固新课 通过3个景区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旅游景区的规划内容和方法,拓展学生视野。 四、课外拓展 学生应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对鼓山旅游风景区做一个合理的规划。 《旅游规划》(2课时,第2课时) 选修3 旅游地理 撰稿教师:刘晓桦 授课教师:刘晓桦 授课班级:省颁地理选修I(B)课 程高二《旅游规划》班

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分析 ●选题原因 福州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以保护福州城区内珍贵的文物古迹、纪念建筑物、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达到保持古城的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目的。而三坊七巷是目前国内大城市中保存下来的最有历史文化意义,街坊风貌最具代表性,保存明清民居建筑最完整的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所以保护好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就是长久地保留住福州老城区的特色、人气和传统商业、饮食业、手工业等赖以生存的沃土,对巩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而且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不仅要在政治、经济方面起领先作用,更应该在旅游方面突出优秀旅游城市的带头作用,突出福州旅游的特色。而作为福州特色的三坊七巷,它保存有最完整的古代街区群落,积聚了福州历史文化,是福州作为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最好体现。 ●相关主体分析 旅游资源也就是地理环境中那些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首要任务之一。当然没有旅游者旅游活动就无法实现。旅游者是构成旅游的主体,是旅游三大要素的基本要素。本次我们将从旅游资源和旅游者这两个方面调查分析福州三坊七巷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属于坊巷结构,保存相对完整。从唐代开始,人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三坊七巷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三坊七巷老字号趣谈及开发

必需发大力气大力改造三坊七巷这条全国历史名街,因此建议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应向北京前门街、杭州河坊街、周庄乌镇学习,学习它们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张祖仁近日多次在早晚时间逛三坊七巷,发现热闹了许多,有民俗的木画漆器、寿山 石等福州传统的文化品牌。因此笔者建议,要扩大三坊七巷范围。北起三角井,南到澳门路, 这样约有7公里长。从杨桥路到三角井可办美食街。福州三坊七巷改造,应集文物保护和商 贸旅游、文化、古玩、娱乐为一体高标准的文物建筑保护区。 张祖仁说三坊七巷,东以南大街为界,西至通湖路,南起安寿河沿,北至杨桥巷,这 里虽然是名人街,但也是福州重要的商业街,这里店铺林立,非常繁华,有供应家庭日用饮 食所需的米店、菜行、油行、酒店、酱油(吓油、鼓油、调味小菜)店,南北京果(食杂店, 还有独具风味的福州小吃,象征着福州文化民俗小吃,尤其锅边糊摊,蛎饼,线面店,供应 日常生活的家具店,桶石店,竹器店,苏广店(专营布匹,针线,纸花等)皮箱,皮枕店, 估衣铺等。其中衣锦坊的水流湾,更是专业的家具店,南后街还是一条文化浓厚的街市)如 一对对联曾写到“三坊七巷、文化民俗”用对联来说明三坊七巷以文化民俗为主来赞美它的 繁华,赞美他的内涵,古玩街、经营古玩,字画,有书坊,其中宫巷,“吴玉田”到书坊最 有名,还有文儒坊的陈仁权刻碑,有古旧书店十多家,如“西午经阁,六一居”,裱褙店, 如“青莲阁”“二宜轩”“米家船”还有花灯、灯笼,在南后街还有福州特产,工艺品店,如 脱胎器店,生产经营各种福州工艺品,如脱胎瓶,盘,盒等,还有木画,亭台,木阁,鱼、 鸟、水,松鹤等,层次高明,还有木雕。石雕石柱,寿山石,另还有寿衣具店(棺材店), 甚至还有当铺,店,钱庄,可谓360行,应有尽有,杨桥巷的皮箱漆器最为出名,沈绍安一 老铺,以油加工为业,制售漆筷,漆碗,神主木碑之类的小商品,例外福州皮箱以实用耐久 著称,往往用了三代,还没有坏,成为福州人的传家之宝。 张祖仁说南后街到元宵节最为热闹,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古诗云“元宵灯火伸放,塔, 车马如潮南后街”生动地塑造了当时热闹的场面,这里有许多花灯,用料有低绢,纱、绸、 玻璃等,不一而足,这些花灯,玲珑剔透,光彩绚丽,为节日的气氛增添了乐趣。 张祖仁说南后街的桶石店(售便桶,镜箱,樟木箱商店)也闻名福州,南后街有“三 多”,衙门多,里巷多,暴发富多,使南大街成为福建省会所在的主街,这里有福州最早的 药店“回春药店,也是百年老药店,该店的”周工百岁洒“和丸都驰名中外,南后街还有补 牙店”还有照相馆等十多家,另还有铜店十多家,如“林长兴”“阮栊兴”“王书兴”“王见 兴”等家。该行业解放后全部加入福州缝纫机厂,南后街,鞋店,有“永安”“健康”“良发” “高武等新” 张祖仁说现在南后街百年老店已不多了,有“回春药店”“同利燕店”“米家船”等还 留在经营,随着南后街的拆迁,我们应把百年老字号要用心扶持,使之发扬光大,使南后街

社会实践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市三坊七巷商铺运营情况的调查 摘要:我们这次的实践活动地点是在三坊七巷展开。活动以着眼现在,展望未来为主题,调查福州三坊七巷的商铺运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加深了解当今商铺经营者的现状,以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参考,懂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实践以参观、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调研形式开展,时间为六天,预计花费100 元。 关键词:三坊七巷,商铺经营,学生创业 一、调查目的与基本方法 (一)实践目的 1通过对福州三坊七巷的商铺的调研,可以充分了解福州的三坊七巷商铺发展形势意义: 2对于当今大学必须紧跟时代,理解当今商铺经营者的难处,理解当今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难处 3通过亲身体会商铺经营者面临挑战,懂得毕业后如何为基层服务 4通过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同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两会精神,深刻领会和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二)大体的实践步骤 在时间前期,我们小组确定实践课题、目的、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设计“三坊七巷商铺营情况”的调查问卷(电子和纸质版),并打印纸质问卷。最后小组分工、讨论实施方案。在时间中期,我们先开展网上调查,然后到拟去地点实施问卷调查并定期记录实践情况。在实践后期,我们小组收集、整理、分析材料并我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做出总结,最后撰写实践论文,提交报告。 (三)实践时间及地点安排 整个寒假及下学期第一周(2月12-18日)各小组按照工作计划在三坊七巷开展调研活动,要求调研期间组员每天做好调研日志。第二周(2月19-22日)各成员返回学校撰写实践报告,并在周三前提交实践报告及附件材料(调查问卷、现场照片、调研日志、心得体会、ppt、考核手册等) 二、调查成果 (一)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形式:书面问卷笔答;问卷实发100分,回收96份,问卷填写完整程度75%。该调查群体基本属三坊七巷商铺者,但由于受问卷分析人员时间、精力、能力以及问卷填写不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此次调查分析只能进行粗略分析。此次调查从问卷制作到分析历经6个工作日 1接受调查商铺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导游服务案例分析

1、清晨8时,某旅游团全体游客已在汽车上就座,准备离开西湖大酒店前往机场。地陪小王从饭店外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又向全陪了解了全团的行李情况,随即讲了以下一段话: “游客朋友们,早上好! 我们全团18位游客都已到齐。现在我们准备去机场。今天早上,我们将乘10:00的航班去G市。在这里,王导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短短的一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朋友今后有机会再次来到福州,游览我们的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到时王导我再来给你们做导游。 最后祝大家一路平安!合家欢乐!身体健康!谢谢大家。朋友们!机场到了,现在请下车。” 请运用导游服务规范知识,分析导游员小王在这一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8分)答:根据导游服务规范,导游员小王的这一段工作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导游员必须提前到达酒店做送团准备,小王迟到了; (2)首先要就自己迟到向全团游客表示道歉,他没有; (3)由于迟到,小王没有亲自参与清点行李,仅仅向全陪了解; (4)出发前没有询问游客与酒店结帐、交还客房钥匙、物品是否带齐等事宜;(5)欢送辞不规范:没有简要回顾旅游活动、没有征求游客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就工作中不足之处再次道歉(包括自己迟到); (6)下车前没有再次提醒游客带好随身物品,并检查是否有遗留物品。 2、清晨7时,某旅行团全体成员已在车上就座,准备离开饭店前往车站。地陪导游人员小董从饭店匆匆赶来,上车后清点人数,又向全程导游人员了解行李情况,全程导游人员告诉他全团行李一共15件,已与领队、饭店行李员交接过,此后小董讲了以下一段话:“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们全团14人已经到齐,好,我们现在去火车站。今天早上,我们乘8点30分的火车去下一地,两天来大家一定过得很愉快吧?我十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和合作,中国有句古话:相逢何必曾相识,短短两天,我们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成了朋友,在即将分别的时候,我希望各位女士、先生今后有机会再来我市旅游,人们常说,世界变

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09年第6期 总第95期Sum No.95 收稿日期:2009-05-24 作者简介:郝帅帅(1984-),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袁书琪(1949-),男,上海市人,福建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国家旅游规划资 质)所长,教授、 文化与旅游地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摘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建筑形式独特,名人名家辈出,同时是中国坊巷建筑的典型代表。三 坊七巷文化积淀深厚,在这里开展文化旅游是对其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谈起,介绍了三坊七巷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并为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421(2009)06-0023-05 1文化旅游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普通观光型旅游向高层次、更富吸引力的文化需求型旅游发展,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领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不是简单的走马 观花、 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外表的壮观或先进的现代文明。历史性传统街区是指那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历史街区内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地区文化的缩影,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非常具有典型性。因此在历史街区开展文化旅游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只有在历史街区里游客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 1.2 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1.2.1 内容1.2.1.1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文化旅游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人群中形成的, 因此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文化旅游资源以求能够持续使用。在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度地发展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中保护,以发展促保护。 1.2.1.2公平享受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各代人公平享有旅游资源。当代人在满足自己的文化旅游需求的同时,不能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不能损害后代公平利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权利。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宗旨,就是旅游资源和环境应该实现相承共享,当代人没有权利剥夺后代人的社会发展能力和生活需求。 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文化旅游的需要,又不能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文化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文化旅游质量,改善历史文化福州市三坊七巷 历史街区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探讨 郝帅帅1,袁书琪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文化旅游节策划方案

三坊七巷文化旅游营销策划 一、背景分析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009年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一)大背景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散客迅速上升,团队比重大幅度下降 2.主题文化旅游将迅速崛起,它区别于传统的文化旅游,而是有主题的。 3.观光型旅游为主向文化娱乐型旅游为主转变。 4.旅游者追求有更多的参与性活动。 5.旅游活动将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旅游的特点分析 文化旅游体现了文化事业在旅游经济发展方向上的外延和文化行业本身所具有的产业特质,体现了旅游业对文化的依附性和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呈现给旅游主体的是旅游景观的文化魅力、文化包容、文化辐射,并以此来感染、熏陶游客。有以下特点:

品牌与定位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品牌与定位中的中国元素运用 "中国元素"频繁亮相于各大品牌的广告和设计中,成为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运用"中国元素"时,该如何避免落入俗套? 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 古色古香的两层木屋,高高的红漆木板凳,门店旁红红的两串灯笼……只是这里并非中国茶馆,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牌"星巴克".这种将中国元素和外来咖啡融合的策略,让消费者不仅仅可以体验异国的咖啡文化,还可以体验中国式的休闲生活.纵观市场,不难发现"中国元素"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玩具、服装、手表等产品设计当中,甚至店面装修、广告 设计之中也频频出现,而且总是能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看惯了洋品牌所带来的西式设计和风格之后,中国元素往往能让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品位.例如:BASEL 2011 钟表展推出以中国元素为背景的珐琅腕表,分别取材于10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辛亥革命和博大精深的紫禁城建筑文化;在大众新甲壳虫平面广告中,画面上由经典转向现代的太师椅以及由传统转向时尚的旗袍装,在耐人寻味的同时彰显出"经典非只在既往,时尚不限于当下"的寓意(见图1). 如今,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努力推行全球本土化战略,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面对不同的文化群体和亚文化群体时,必须重视和考虑受众的特性,实施相应的本土化战略.一方面,企业将消费者日常所熟悉和认同的元素注入产品或广告当中,能更有效地激发、唤醒消费者的本土文化意识,与消费者普遍的民族心理合拍,进一步促进他们的"符号消费"(符号消费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消费方式,即人们购买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实用价值,更是为了享受丰富的品牌内涵).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产品的同质化情形愈加明显,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家争夺市场的重心基本已从"产品功能的推陈出新"转向"品牌 形象差异化的建立",而中国元素的运用则是实施这一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根据广告学者郭有献的定义,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属于"中国元素".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元素"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是物质符号(物质文化元素),即所谓的"形",代表图像、符号等,如太极、剪纸、水墨画、京剧、书法、脸谱、汉字等.

三坊七巷项目设计

目录 一引言 (1)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 三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2) 1自然、社会状况 (2) 2地脉与文脉、人脉分析 (2) 3市场感应分析 (4) 4 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5) 5 市场调查定位分析 (6) 四旅游形象定位策划 (7) 1旅游主题形象定位 (7) 2人员形象设计 (8) 3视觉形象设计 (9) 4景观形象设计 (10) 5市场引导形象 (11) 6产业贡献形象 (11) 五旅游形象推广与传播 (12) 1媒体网络传播 (12) 2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传播 (12) 3交通指示牌传播 (12) 4旅游纪念品传播 (12) 5专题活动传播 (13) 六三坊七巷具体项目设计 (13) 1活动主题 (13) 2宗旨与目标 (13) 3基本活动程序 (13) 4各项活动具体方案 (14) 七活动经费预算 (17) 八结论 (17)

三坊七巷形象设计方案 一、引言 旅游地形象也称旅游形象,是旅游地通过旅游产品(总体产品)呈现在游客面前或传布给世人的总体特征,是社会对某旅游地特点的概括和总体评价,也是公众的识别标志,要保证旅游地在信息、传媒造就的各种形象的汪洋大海中能够被识别和自我认同。潜在的游客是由“形象”做出判断进而产生前往旅游的兴趣的。兴趣的浓厚与否并不由优质的风景旅游资源所决定的,而旅游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认可度往往显得格外重要。作为中国南方城市民居群落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三坊七巷有傲人的资本;但作为静态展示的不言不语的民居和名人故居,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哪里呢?外地游客到三坊七巷看什么? 在寻访三坊七巷的过程中,失落感充斥心中,除了触目惊心的破败脏乱狭小给人带来的局促感外,名人故居内涵的空泛使人倍感失落。以一个福州人的肤浅眼光来看,这些文化遗迹的现状实在难以激起我们的兴趣,更何况外地游客呢?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由于历史缘故原由,三坊七巷一度保护不善。据统计,直至2006年三坊七巷开端正式大范围改造之前,这块土地上竟住有3700多户、1.6万多人。 并且由于是旧时修建,没有任何现代市政配套,没排水、没厕所、没煤气;电线、德律风线更是恣意飞天横架,密如蛛网;本来以经营古籍、古董、古董为主的南后街,竟成了花圈一条街;每日清早,各个坊巷内家家户户门前,一溜摆放着马桶,臭气熏天。 其间,三坊七巷经营权还曾被转手给社会第三方,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2005年末,福州市委、市政府收回经营权,其后又于2006年7月开端实施大保护修停工程,而第一难题便是搬迁布置。为此,福州市专门支出近30亿元,为三坊七巷住民寻找新故里,政策是每户至多可分得一套不低于45平方米的套房。搬迁工作由此顺利完成。 紧接着,是市政配套工程建设和修建修停工程。到目前为止,又花费16亿多元。虽然三坊七巷于2009年正式对游人开放,但实际上另有10余处文保修建

《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教案 ----高二(3)班班主任:*** 班会时间:2012年3月6日 班会地点:多媒体8 班会目的: 通过对三坊七巷的人文历史民俗的宣传介绍,挖掘福州地方特色,使学生在对老福州有了更深层和全面的了解,增强作为下一代接班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林则徐、冰心等名人入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养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活动准备: 1.动员全体学生收集三坊七巷的相关故事及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此为载体开展活动。 班会过程: (一)开场: 甲:高二(3)班《走进三坊七巷,传承福州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请大家欣赏福州方言童谣《月光光》。(视频2分钟) 乙:这些年福州一座座高楼立起来,一条条道路变宽了,金山、五四北、大学城等新城区迅速崛起,破旧的建筑渐渐消失,福州变高变大变靓了。 甲:福州正发展成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开放型滨海新城。但请别忘记:福州更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八闽都会,自然风光优美宜人,人文历史积淀深厚。 乙:几千年的人文积淀,是否会在几十年内就全部变成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东西?甲:城市改造中,那些千篇一律的灰色高楼不断崛起,是否在无形中强迫人们转换视觉,让古老的榕城逐渐失去记忆? 乙:作为福州下一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哪? 甲:我觉得我们应该去深入了解福州的人文历史,继承并发扬光大。 乙:五代十国的闽国,将城市从今天的东街口向南扩建到了于山、乌山以南,

三坊七巷脚下的江水冲积形成的土地,便成了城市的中心腹地。 甲:从唐末五代历宋元明清至今千余载,三坊七巷便在无形巨手的掌握之下调控着自身的文化品位,使之成为福州人文大舞台,造就和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福州人,代表着福州的人文精神。 乙:请问有哪些同学已经到过三坊七巷?请举一下手。 你对三坊七巷的哪些特别之处印象最深?(提示:建筑、美食、)(二)、观看三坊七巷宣传片 甲:让我们跟随〈三坊七巷〉的宣传片走进三坊七巷,从这里开始重温福州历史。(视频3分钟) 乙:“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大学者陈衍的诗句中第一次有了“三坊七巷”这个专有名词的文字记载。 甲:“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与古北京正阳门外琉璃厂相媲美的南后街。明清时期,这里是两侧坊巷文人官绅的会所,名人名作的诞生摇篮。 (三)、分享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历史名人故事 乙:请问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有哪些? 甲:这里我们选取介绍其中几位较有代表性的名人。请看视频。(视频3分半)(四)、学生介绍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乙:智慧勤劳的福州先民还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具特色与魅力的闽剧、十番音乐、评话、伬艺、寿山石雕。 甲:还有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马尾马祖元宵节俗、软木画、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陈靖姑信仰和罗源畲族服饰等十二项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 乙:我们班的同学分组对其中的软木画、脱胎漆器、寿山石雕和牛角梳的资料进行收集,现在请各组派代表介绍。 甲:先请同学介绍。 乙:请同学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