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防治人员)
包虫病防治知识

包虫病防治知识1. 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也称为细粒棘球绦虫病,是一种由包虫(Echinococcus)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包虫是一种绦虫,其幼虫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肺部,形成液囊状的细粒棘球囊。
包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或食用被感染的水源而传播。
包虫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常常见,特别是农村地区,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防治包虫病对于保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2. 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包虫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a. 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感染包虫病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食用受感染的动物肉。
狐狸和狗是包虫的最终宿主,它们的粪便中含有包虫卵,因此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狗或狐狸肉可能导致感染。
b. 饮用被感染的水源包虫卵可通过污染的水源进入人体。
因此,饮用未经过滤、消毒或沸腾的水也可能导致包虫病的传播。
c. 环境污染包虫病的传播还可能通过环境污染的途径。
例如,感染包虫病的动物尸体、排泄物或其他污染物可能存在于土壤、草地、蔬菜、水源等中,进而导致包虫病的传播。
3. 包虫病的症状和诊断包虫病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被及时诊断。
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腹痛、胸痛或不适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肝脏、肺部肿块•呼吸困难如果怀疑某人患有包虫病,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诊断测试:•血液测试: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特定的抗体和抗原。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X光或CT扫描,帮助观察肿块或囊肿的位置和大小。
•组织检查:通过活检获取患者的组织样本,根据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特征来确定包虫病的存在。
4. 包虫病的预防预防包虫病的传播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a. 对食品进行适当处理和烹饪•完全煮熟肉类和内脏,确保肉类温度超过70℃•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的肉类、内脏等食物•注意过量消费动物肝脏,尤其是肝囊肿病高发区域的动物肝脏b. 增强个人卫生意识•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洗手,尤其在接触动物、土壤和农田后•避免直接接触动物的粪便•定期清理家居环境,包括清理宠物粪便•避免饮用未经过滤、消毒或沸腾的水c. 控制动物感染•户外饲养动物时,避免让其接触带有包虫卵的狡猾动物•定期给宠物驱虫,避免其感染包虫•合理处理动物尸体,避免将其直接丢弃在环境中5. 包虫病的治疗和管理包虫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两种方法。
脑包虫疾病健康教育问答

脑包虫疾病健康教育问答第一节认识脑包虫病一、什么是脑包虫病?脑包虫病又称脑棘球蝌病,是狗绦虫的幼虫侵入脑组织或颅骨与硬膜之间,发育成包虫囊肿所致,是一种少见的颅内寄生虫感染疾病,其发病率约为全身包虫病的1%。
患者与犬、羊有密切接触史,常见于畜牧地区,我国主要散发于西北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中南地区本病极为罕见。
二、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脑包虫病的发生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
在流行地区的羊群常感染有包虫病,当地人们常以羊或其他家畜的内脏喂狗,包虫在狗的小肠内发育为成虫即棘球绦虫。
虫卵随狗粪排出体外,人和狗接触密切,借污染的手指或饮食吞入虫卵而感染。
此外,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饮用同一水源也可招致感染。
三、患了脑包虫病身体有哪些不适脑棘球坳病即脑包虫,多见于儿童,以顶叶为常见,大多伴有肝与肺棘球坳病。
棘球坳逐渐增大,造成颅内占位效应,并对脑室系统压迫和梗阻,以致颅内压增高。
由于包虫囊肿扩张性生长,刺激大脑皮质,引起癫痫发作,囊肿较大的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和视盘水肿等,根据囊肿所在部位产生局灶性症状,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主要临床特点是颅内压增高和癫痫发作。
第二节脑包虫病的治疗原则和护理一、脑包虫病需要做哪些检查(1)血常规:半数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偶可达70%,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常可显著增高。
(2)皮内试验:囊液抗原0∙Im1注射前臂内侧,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若血内有足量抗体,延迟反应不出现,皮内试验阳性率为80%~95%,但可有假阳性,可作为临床初筛,但与结核病、猪囊尾坳病、并殖吸虫病有交叉免疫反应性。
(3)血清免疫学试验:其中E11S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但与猪囊尾坳病可呈交叉反应。
(4)X线颅骨包虫病变从板障开始,破坏颅骨,并且容易破出骨板,形成颅内、外软组织肿块,颅骨局限或广泛的多囊或单囊形态的膨胀性病变。
包虫病的护理知识

包虫病的护理知识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包虫寄生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人类受到包虫寄生虫感染后,包虫体会寄生在人体的器官内,导致包虫囊肿的形成。
包虫病在一些地区较为流行,特别是农村地区,因此了解包虫病的护理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包虫病的护理常识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包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食用被包虫寄生的食物,如未经充分烹调的肉类、蔬菜或水果;2.接触被包虫寄生的土壤或水源;3.与被包虫感染的动物接触;4.手术操作中未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在预防包虫病的传播中,需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切实的个人卫生习惯。
包虫病的症状包虫病的症状可能因受感染器官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常见的症状有:1.腹痛和不适感,伴随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2.皮肤症状,如皮疹、瘙痒和红斑;3.肺部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和气喘等;4.肝部症状,如肝肿大、黄疸和乏力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并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
包虫病的护理措施包虫病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予以合适的药物治疗包虫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泼尼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调整。
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及时复诊。
2. 规范饮食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遵循规范的饮食,特别是要避免食用生肉和常见的食源虫卵。
应选择煮沸、蒸煮、烤制等高温烹饪方法来食用肉类,确保杀灭可能寄生的包虫囊泡。
3. 增强体力和免疫力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并定期进行体检。
同时还应注意补充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适量的体力活动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有助于恢复和康复。
4. 加强个人卫生包虫病的患者应该加强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勤洗手,并避免与包虫患者或动物直接接触。
并且,要养成良好的洗蔬果和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以预防包虫病的传播。
包虫病预防基本知识

包虫病预防基本知识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是一种由包囊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动物和人类。
它主要通过摄入感染了包囊虫卵的食物或水源传播,感染后会形成包囊虫囊泡,引发不同程度的症状和病变。
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包虫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1.食物链传播:包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了感染了包囊虫卵的动物内脏,如肝脏、肺脏等。
当人们食用未经充分烹煮的感染动物内脏时,包囊虫卵会在消化道中孵化,形成包囊虫囊泡,从而导致感染。
2.水源传播:包虫病也可以通过饮用感染了包囊虫卵的水源传播。
当水源受到包虫病感染动物的粪便污染时,其中的包囊虫卵会进入水体,如果人们直接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就有可能感染包虫病。
3.接触传播:包虫病还可以通过接触感染了包囊虫卵的物体传播。
当人们接触到感染了包虫病的动物体表或环境表面时,包囊虫卵可能会附着在皮肤上或进入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包虫病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包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饮食安全•食用动物内脏时要确保充分烹煮,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肝脏、肺脏等器官。
烹饪温度应达到70℃以上,确保包囊虫卵被有效杀灭。
•食用水果和蔬菜前要充分清洗,以去除可能附着在表面的包囊虫卵。
•饮用水源要选择经过消毒处理的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消毒的水源。
2. 动物管理•定期给家养的宠物进行驱虫,减少宠物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不要触摸到野生动物的排泄物。
•饲养家禽和家畜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饲养场所,减少包虫病的传播。
3. 个人卫生•洗手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接触动物、土壤或其他可能污染的物体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
•在户外活动后,尤其是接触土壤或土壤污染的物体后,要及时清洗皮肤。
4. 环境卫生•定期清洁家庭环境,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等易受污染的区域。
•避免食用过期或不卫生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
包虫病的早期症状和治疗包虫病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包虫病的防治

包虫病的防治1、什是包虫病??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人类绦虫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2、家畜患包虫病有哪些异常表现??消瘦、被毛逆立、脱毛、咳嗽、呼吸困难、倒地不起。
主要是机械性压迫和毒素作用。
患脑包虫时患畜作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典型症状为“转圈运动”,故称回旋病。
?3、包虫病有哪些寄生宿主?寄生在那些部位??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犬、狼、虎、豹等肉食动物小肠内,幼虫寄生于中间宿主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各种家畜、啮齿类及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肝、肺、脾及其它各种器官。
?4、家畜是如何感染包虫病的?家犬和狐狸等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
犬因食入病畜内脏而感染。
病犬排出的虫卵,污染牧场、水源等自然环境及羊毛等畜产品。
牛羊等家畜因食入被污染的牧草、饲料或饮入被污染的水而被感染。
5、人如何感染包虫病??人由于与家犬接触,或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或其它食物而感染,另外,许多人在放牧、剪毛、挤奶、皮毛加工等过程中接触虫卵后误食感染。
?6、人感染包虫病有哪些异常现象??可寄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同时累及多个器官。
在肝脏可见肝区胀痛;在肺部可见呼吸急促、胸痛等刺激症状;在脑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一系列症状;在骨骼可破坏骨质,易造成骨折。
本病主要以慢性消耗为主,往往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
7、哪些行为容易得包虫病??经常玩狗(抚摸、戏耍)、喂食狗后不洗手、饮用被狗污染的生水、吃一些被狗粪污染的生菜或水果、吃一些带病变得动物内脏。
?8、人体包虫病如何诊断??若有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的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去医院进行确诊。
?9、生活中如何预防包虫病??1、狗要拴养并驱虫,犬粪最好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
2病畜脏器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深埋),切忌不能喂狗。
包 虫 病 防 治 知 识

包虫病防治知识包虫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包虫病:包虫病是指人偶然摄入由感染了包虫病的狗的粪便中所排出的虫卵而在体内发育成的囊型幼虫。
2.包虫病是怎样传播的: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会随狗的粪便排出污染土壤、草地、水源、狗的皮毛、及狗活动的场所,人若玩狗或者误食被污染的水和食品以及牛、羊在吃草时食入草或饮入被污染的水,这些虫卵就会钻入体内。
在人和家畜的脏器中发育成包虫囊肿,被狗吃入,又会排出大量的虫卵。
周而复始,造成了包虫病的传播流行和扩大蔓延。
3.狗肠内的包虫来源是什么:人用带有包虫囊肿的牛、羊脏器喂狗,包虫囊肿吸附在狗的小肠上端, 45天左右发育成熟,并随狗的粪便向外界排出大量的虫卵,污染环境。
4.包虫病的危害有哪些:(1、人得包虫病后,呈现慢性消耗表现,身体瘦弱、劳动力下降。
年幼者影响生长发育。
我国每年因患包虫病而需要治疗的患者数以万计,而包虫的复发和死亡率都很高。
手术住院的患者花费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元。
沉重的负担使不少患者倾家荡产。
而延误诊治的患者失去治疗的机会,就会有生命危险。
(2、包虫病不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而且发病的高峰为20-50岁的青壮年,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牲畜患包虫病后,会形体瘦小,难以繁殖,从而导致畜牧业减产,不能抵抗冬季的严寒,最终死亡。
其中羊的患病率达60.2%。
由此造成每年经济损失上亿,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制约了经济发展。
5.包虫病怎样预防:提倡家犬拴养,控制用生脏器喂狗,同时要定期做好狗的驱虫工作。
6、国家对包虫病的防治有哪些优惠政策:(1、家犬的药物驱虫免费(2、患包虫病的病人药物治疗免费(3、患包虫病的部分严重病人的手术治疗国家有相应的经费补助。
7、每月20-23日为我县家犬免费驱虫日,就近的村卫生室人员会入户发放驱虫药。
包虫病防治知识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祖国医学对该病就有记载:“因种种原因,长成了包块,初起时象鸡蛋一样大,渐渐长大,形似怀孕,几年以后,按压腹部,包块很硬,但又有移动性”。
[试题]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防治人员)
![[试题]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防治人员)](https://img.taocdn.com/s3/m/16def67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9.png)
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祖国医学对该病就有记载:“因种种原因,长成了包块,初起时象鸡蛋一样大,渐渐长大,形似怀孕,几年以后,按压腹部,包块很硬,但又有移动性”。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食草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具有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也叫棘球蚴病。
按包虫囊肿寄生部位的不同,包虫病可分为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脑包虫病等。
按包虫囊肿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发性包虫病和多发性包虫病两种。
按包虫囊肿寄生宿主的不同,可分为人体包虫病和动物包虫病或家畜包虫病或牛羊包虫病等。
按包虫囊肿发生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包虫病和继发性包虫病两种。
按包虫囊肿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
囊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一种叫做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泡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另一种叫做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
一、包虫病有哪些主要危害?包虫病对人体所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机械性压迫和毒素作用,其危害程度与包虫囊肿的寄生部位、大小、数量、性质及并发症关系密切。
早期包虫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推移,包虫囊肿逐渐增大,开始挤压周围组织器官而出现症状:肝包虫常引起肝区隐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不佳等;巨大肝包虫可使膈肌抬高压迫肺脏,致使呼吸困难。
肺包虫常伴有胸部隐痛或刺痛;巨大肺包虫可由于挤压支气管而引起干咳,也可由于压迫肺组织而产生胸闷气短。
其他脏器如脑、肾、心等包虫病,其后果更为严重。
1、包虫感染:包虫合并感染后可形成脓肿,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及怕冷、发热等毒血症状,常伴有黄疸、咳嗽、贫血、瘦弱等。
2、包虫破裂: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外力挤压,其次是局部震动、感染穿孔与自发性破裂等。
①破入胆道:肝包虫破入胆道后,由于囊液涌入肝管会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寒战高热,多继发感染。
如果子囊或内囊碎片堵塞胆道,就可并发阻塞性黄疸,常形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②破入腹腔:肝包虫破入腹腔后,由于囊液迅速涌入,会立即引起剧烈的全腹膜炎及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同时,腹腔中随着囊液涌出大量的原头节也随之洒满腹腔。
包虫病防治知识

包虫病防治知识包虫病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2698-2599年,我国医学对该病就有记载:“因种种原因,长成了包块,初起时像鸡蛋一样大,渐渐长大,形似怀孕,几年以后,按压腹部,包块很硬,但又有移动性”。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食草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具有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也叫棘球蚴病。
包虫病分类按包虫囊肿寄生部位的不同,包虫病可分为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脑包虫病等;按包虫囊肿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发性包虫病和多发性包虫病两种;按包虫囊肿寄生宿主的不同,可分为人体包虫病和动物包虫病或家畜包虫病或牛羊包虫病等;按包虫囊肿发生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包虫病和继发性包虫病两种;按包虫囊肿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囊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一种叫做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泡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另一种叫做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
包虫病主要危害包虫病对人体所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机械性压迫和毒素作用,其危害程度与包虫囊肿的寄生部位、大小、数量、性质及并发症关系密切。
早期包虫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推移,包虫囊肿逐渐增大,开始挤压周围组织器官而出现症状:肝包虫常引起肝区隐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不佳等;巨大肝包虫可使膈肌抬高压迫肺脏,致使呼吸困难。
肺包虫常伴有胸部隐痛或刺痛;巨大肺包虫可由于挤压支气管而引起干咳,也可由于压迫肺组织而产生胸闷气短。
其他脏器如脑、肾、心等包虫病,其后果更为严重。
一、包虫病临床症状有哪些?包虫在人体内可长达数年到数十年不等。
早期可没有任何表现,体检或出现症状后被发现。
虫囊占位、局部压迫和刺激、自然或意外破裂进入腹腔引起继发感染,同时产生毒性反应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肝包虫最为常见,占比约70%。
肺包虫次之,占比约15%,脑包虫、骨包虫以及其它部位包虫较为少见。
包虫病流行现状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虫病防治知识问答包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祖国医学对该病就有记载:“因种种原因,长成了包块,初起时象鸡蛋一样大,渐渐长大,形似怀孕,几年以后,按压腹部,包块很硬,但又有移动性”。
包虫病是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或牛羊等食草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具有地方传播流行特征的慢性寄生虫病,也叫棘球蚴病。
按包虫囊肿寄生部位的不同,包虫病可分为肝包虫病、肺包虫病、脑包虫病等。
按包虫囊肿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发性包虫病和多发性包虫病两种。
按包虫囊肿寄生宿主的不同,可分为人体包虫病和动物包虫病或家畜包虫病或牛羊包虫病等。
按包虫囊肿发生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包虫病和继发性包虫病两种。
按包虫囊肿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
囊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一种叫做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泡型包虫病是由小绦虫中另一种叫做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所引起。
一、包虫病有哪些主要危害?包虫病对人体所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是机械性压迫和毒素作用,其危害程度与包虫囊肿的寄生部位、大小、数量、性质及并发症关系密切。
早期包虫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着时间推移,包虫囊肿逐渐增大,开始挤压周围组织器官而出现症状:肝包虫常引起肝区隐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不佳等;巨大肝包虫可使膈肌抬高压迫肺脏,致使呼吸困难。
肺包虫常伴有胸部隐痛或刺痛;巨大肺包虫可由于挤压支气管而引起干咳,也可由于压迫肺组织而产生胸闷气短。
其他脏器如脑、肾、心等包虫病,其后果更为严重。
1、包虫感染:包虫合并感染后可形成脓肿,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及怕冷、发热等毒血症状,常伴有黄疸、咳嗽、贫血、瘦弱等。
2、包虫破裂: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外力挤压,其次是局部震动、感染穿孔与自发性破裂等。
①破入胆道:肝包虫破入胆道后,由于囊液涌入肝管会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寒战高热,多继发感染。
如果子囊或内囊碎片堵塞胆道,就可并发阻塞性黄疸,常形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②破入腹腔:肝包虫破入腹腔后,由于囊液迅速涌入,会立即引起剧烈的全腹膜炎及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同时,腹腔中随着囊液涌出大量的原头节也随之洒满腹腔。
原头节在没有被体内免疫防御系统杀灭的情况下,原则上一个原头节会生长发育成一个新的继发性包虫囊肿。
大量原头节则会在数年以后造成继发散发性多发性腹腔包虫,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拳头;少则几个,多则数以百计。
包虫与网膜、系膜、肠管广泛粘连,不仅严重压迫腹腔脏器,且往往产生粘连性肠梗阻及并发感染、穿孔破裂,形成腹腔脓肿、肠瘘等复杂的急腹症。
对腹腔散播的多发性包虫需要多次手术摘除,由于大小包虫很多,粘连广泛,难以彻底清除。
③破入肺内:肝顶部的包虫,由于肝组织的阻力而向肝的膈面增大,逐渐突出于肝表面并推挤膈肌向胸腔内膨出。
当包虫合并感染,产生粘连和炎症浸润时,可使包虫穿通膈肌破入肺内,形成肺脓肿及支气管瘘而咯脓痰,常带有子囊及内囊碎片。
如果脓痰被黄染,则表明已经形成肝管—包虫囊—支气管瘘,后果很是严重。
④破入支气管:肺包虫破入支气管后,由于囊液涌出会突然发生呛咳而咯出水样囊液,其中往往带有小子囊或内囊碎片,也可查到原头节。
⑤破入胸腔:肺包虫破入胸腔后会产生大量的胸腔积液,病人会突然高热、呼吸困难或发生过敏反应等。
3、血行转移:原头节或泡型包虫的脱落组织及碎片可潜入血循环而发生其他器官包虫病,特别是由肝包虫转移的继发性肺包虫和脑包虫最常见。
4、门静脉高压:巨大肝包虫多合并门静脉高压,具体表现为肝、脾增大、腹水、浮肿、腹壁静脉曲张及衰竭、消瘦等。
二、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如何?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人体包虫病分为囊型、泡型和囊泡混合型三种类型,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
2004年全国寄调结果表明:全国包虫病流行区人群血清平均感染率为11.98%,平均患病率为1.084%,现症患者估计近100万,主要流行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等省区;宁夏平均感染率11.58%,平均患病率0.39%,估计全区感染者50万,病人2.4万,主要分布在西吉、原州、海原、同心、盐池、中宁等县。
我区有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囊型包虫病在全区20多个市县均有发生,以东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陶乐、同心、盐池)和六盘山麓地区(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为严重流行区,但泡型包虫病主要在西吉县、海原县、原州区流行,流行区域分布在月亮山周边的十多个乡镇。
三、人和牛羊等食草动物是如何感染上包虫病的?人和牛羊等食草动物都对包虫易感,只要生活在包虫病流行区尤其是高发流行区内,时刻都有误食棘球绦虫卵而被感染上包虫病的可能。
棘球绦虫卵是由棘球绦虫的成虫生产而排出来的。
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狗和狼、狐狸等食肉动物的小肠里,到了一定时期,就会不断地随着动物粪便排出大量虫卵,散布到周围环境当中。
牛羊等食草动物很容易在吃草时食入被虫卵污染的草或在喝水时饮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而被感染患病。
人则由于饮用了被虫卵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或者通过玩狗、捕杀野生动物等方式污染了虫卵的手而被感染患病。
虫卵被误食以后,首先在胃肠消化液的作用下,小幼虫(六钩蚴)由卵内钻出,再进入肠子上的血管里,这样就被血液循环带到身体的许多脏器或组织里,并在合适的地方停留下来,或者慢慢生长发育成一个充满液体而且液体里含有大量原头节和许多子囊或孙囊的囊型包虫,或者呈浸润型生长发育成象癌症一样可怕、临床上有“虫癌”之称的泡型包虫。
四、狗等食肉动物是怎样成为传染源的?包虫病是传染病,狗等食肉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由于这些动物肠子里有棘球绦虫生长繁殖并能排出棘球绦虫卵,故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传染源。
那么,这些动物肠子里的棘球绦虫又是怎样长出来的?这是由于狗等食肉动物吃了牛羊等食草动物体内含有包虫囊肿的内脏组织后,包虫囊内的原头节在胃蛋白酶和胆汁等的作用下于十二指肠上段内发生外翻,然后用头钩和吸盘牢固地附着在肠壁上,经过45天左右就会长出成千上万的性成熟的棘球绦虫,进而排出棘球绦虫卵,发挥其传染源的作用。
如此循环愈演愈烈,导致包虫病的流行越来越严重,结果给人和牛羊等食草动物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五、人体包虫病如何诊断与治疗?包虫病病人的诊断标准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有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2.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或发现占位性病变并查出包虫病相关的特异性抗体或循环抗原或免疫复合物;或病原学检查发现棘球蚴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等。
3.排除其它原因所致肝、肺等器官的占位性疾病。
在此需要强调:流行区内长期居住和外来短期住留以及接触过病区狗的民众,定期做包虫病的物理和实验室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出现肝区隐痛不适者更应及时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包虫病,实施早期治疗。
六、如何预防和控制包虫病?包虫病是可以预防控制的。
只要积极实施预防控制措施,就可以保护包虫病流行区的健康人及外来者不被感染或不被再次感染,减轻包虫病的危害。
对于包虫病的预防控制,关键在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和家畜的抗病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狗的管理,积极开展狗的驱虫治疗。
在农牧区提倡尽可能少养狗,控制狗的数量。
坚决捕杀野狗、病狗及无用狗。
对于有用狗,要登记挂牌,纳入统一管理;要拴养家犬,不可乱喂家畜内脏,减少狗的感染机会;要定期(6周左右)投药(吡喹酮5毫克/公斤体重)或在狗的皮下埋植吡喹酮长效缓释药棒予以驱虫,降低狗的感染率,并保证环境不被污染。
2、加强屠宰管理。
凡开展集中家畜屠宰的机构和部门应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卫生监督,严格处理感染包虫囊肿的内脏,决不能乱仍和喂狗。
零散的家庭屠宰,应将有病的牲畜内脏做深埋、焚烧处理或煮熟后喂狗。
冬春季病死牲畜也应做深埋或焚烧处理,否则野犬或野生食肉动物如狼、狐等也可可能在感染发病后进一步传播给人和家畜。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接触狗、狼等野生食肉动物以及易被这些动物粪便污染的物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4、改善饮水卫生。
目前许多农、牧区群众饮用涝坝水、渠水、河水、雪水现象普遍,且人畜混用,这些水源极易被污染。
提倡打井取水或饮用自来水,同时人们应自觉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水源,防止水源污染。
5、加强健康教育。
知识贫乏和不良的健康行为是导致包虫病传播流行的根本原因,除政府部门应在流行区内大力宣传包虫病的预防知识外,广大干部群众应当互相帮教,提高群防众控能力。
尤其应在高法流行区中、小学校开设预防包虫病科普课程,并通过中小学生广泛向家庭和社会宣传。
6、保护易感人群和家畜群。
对于初次进入流行区或接触了传染源的人群以及流行区内的家畜,均可实施预防性投药(丙硫咪唑,20毫克/公斤体重),以提高抗病能力。
七、包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标语)有哪些?(一)、犬的管理方面:(10条)1、犬拴养,常喂药,包虫病防治见成效2、狗粪莫小瞧,危害真不小,羊儿掉了膘,人肝长大包,人人讲卫生,狗服驱虫药3、牛羊内脏喂犬狼,经济损失人遭殃4、犬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5、预防包虫病,家犬院中养6、远离狗粪,珍爱生命7、管住一条犬,保护全家人8、羊杂碎,是祸根,煮熟它,烧了它,切莫生着做狗食9、不要将有病变的动物脏器喂狗10、杜绝有病脏器被犬吃,包虫病有望被控制(二)政策方面:(6条)1、政府免费救治包虫病患者2、预防包虫病,国家免费救治3、免费查治包虫病,造福疫区老百姓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费检测、诊断包虫病5、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家,包虫病防治靠大家6、全社会行动起来,防治包虫病(三)犬驱虫、讲卫生方面:(19条)1、勤洗手,不玩狗,不用生杂碎喂狗2、勤洗手,少生病,犬喂药,人健康3、预防包虫病,饭前要洗手4、饭前便后勤洗手,讲究卫生管住口5、不玩犬,勤洗手,阻断包虫卵进人口6、每月给狗驱虫喂药是预防控制包虫病的关键7、不养犬,不玩犬,避免包虫病感染8、给犬喂服吡喹酮,人畜健康才长久9、犬拴养,常喂药,不玩狗,常洗手,牛羊内脏不喂狗10、月月犬驱虫,年年人安康11、定期犬驱虫,远离包虫病12、为狗驱虫是预防包虫病最有效的措施13、配合政府,犬犬服药,月月驱虫14、治疗家犬,消灭野犬,预防包虫病15、控制包虫病,坚持犬驱虫16、加强犬只的“管、驱、灭”是控制包虫病的关键17、定额养狗,犬犬挂牌,月月驱虫,灭犬有奖18、狗是包虫病的主要帮凶19、要健康,不玩狗,月月要给狗驱虫(四)包虫病防治三字经包虫病防治三字经包虫病害人精从口入危害重夺营养食欲退人消瘦住肝脏肝区痛蚴囊破流胆道胆绞痛到腹腔腹膜炎入肺脏胸疼痛干咳嗽呼吸难咯鲜血不治疗会送命到脑中头痛死常恶心带呕吐得偏瘫入骨髓易骨折村民们要记清重预防讲卫生吃饭前要洗手口渴了喝开水生瓜果水洗净狗拴养不进屋莫玩狗常驱虫狗粪便及时埋可防病病脏器不食用莫喂狗要深埋改厕所杀虫卵饮用水压管道管水源莫污染有保证庭院内勤打扫废弃物莫乱扔多栽花广植树环境好得了病莫惊恐找疾控免费药做手术不收费人轻松早治疗身体健奔小康收入增新农村共建设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