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传热学期中考试 答案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

传热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在选择离心通风机时根据( )A、实际风量、实际风压B、实际风量、标准风压C、标准风量、实际风压D、标准风量、标准风压正确答案:B2、与平推流反应器比较,进行同样的反应过程,全混流反应器所需要的有效体积要( )A、大B、无法确定C、相同D、小正确答案:A3、某单程列管式换热器,水走管程呈湍流流动,为满足扩大生产需要,保持水的进口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用水量增大一倍,则水的对流传热膜系数为改变前的( )A、1.149倍B、2倍C、不变D、1.74倍正确答案:D4、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A、阳离子聚合B、配位聚合C、自由基聚合D、阴离子聚合正确答案:C5、用离心泵向高压容器输送液体,现将高压容器改为常压容器,其它条件不变,则该泵输送液体流量( ),轴功率()。

A、不确定、不变B、增加、增加C、减小D、增加正确答案:B6、列管换热器中下列流体宜走壳程的是( )A、腐蚀性的流体B、压力高的流体C、被冷却的流体D、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流体正确答案:C7、某并流操作的间壁式换热气中,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90℃和50℃,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为20℃和40℃,此时传热平均温度差△tm=( )。

A、40℃B、30.8℃C、39.2℃正确答案:B8、工业上甲醇氧化生产甲醛所用的反应器为( )A、釜式反应器B、具换热式固定床反应器C、流化床反应器D、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正确答案:D9、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 )A、安装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B、改变出口管路中阀门开度C、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正确答案:B10、当壳体和管速之间温度大于50℃时,考虑热补偿,列管换热器应选用( )A、固定管板式B、套管式C、浮头式正确答案:C11、下面关于裂解气分离流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套乙烯装置分离收率和分离流程顺序关系很大,顺序分离流程和前脱乙烷流程、前脱丙烷流程相比乙烯收率最高。

2013年传热学期中考试答案

2013年传热学期中考试答案

南昌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 内燃机气缸壁厚8mm δ=,热导率50/(.)w W m K λ=,燃气与气缸内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2600/(.)ci h w m K =,辐射传热系数230/(.)ri h w m K = ,汽缸壁外表面与冷却水的对流传热系数21800/(.)o h w m K =。

设内燃机气缸壁可近似为平壁,试计算内燃机气缸壁传热的总热阻t R 。

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却水侧结了1mm 厚的水垢,水垢的热导率2/(.)f W m K λ=,试估算由于水垢引起的总热阻的相对变化。

(15分)答:(1)无水垢时:11()10.00810.0023/(60030)150118001W t i w o ci ri W o R R R R h h A A h AK Wδλ=++=+++=++=+⨯⨯⨯ (7分)(2)有水垢时:11()10.0080.00110.0028/(60030)150********f W t i w f o ci ri W f o R R R R R h h A A A h AK Wδδλλ'=+++=++++=+++=+⨯⨯⨯⨯ (6分)(3)总热阻的相对增加:0.00280.002321.86%0.0023t t t R R R '--==(2分) 2.由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v t t t tcq x x y y z zρλλλτ∂∂∂∂∂∂∂=+++∂∂∂∂∂∂∂ 简述上面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将其简化成二维、非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微分方程。

(8分)燃气 气缸内壁面 气缸外壁面 水垢外壁面 冷却水答:(1)tcρτ∂∂: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 ()()()t t tx x y y z zλλλ∂∂∂∂∂∂++∂∂∂∂∂∂:微元体从X,Y,Z 三个方向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v q :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3分)(2)()0tz zλ∂∂=∂∂ 0v q = 2222t t tc x yρλλτ∂∂∂=+∂∂∂ (3分) 3. 一块大平板,厚度10cm δ=,有内热源•Φ,平板中的一维稳态温度分布为2t b cx =+,式中100b =,2100/c K m =-。

传热学期中答案

传热学期中答案

《传热学》期中考试答案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1. 传热学是研究 由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规律 的科学。

2.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热传导 、 热对流 和 热辐射 。

3. 毕渥数的表达式是 hl /λ(或h δ/λ) ,其物理意义是 固体内部单位导热面积上的导热热阻与单位表面积上的换热热阻之比。

5. 加肋可以增加换热面的换热量,肋效率的定义为: 肋的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 之比。

6. 初始温度为20℃的热电偶突然放入300℃的空气中,30秒后热电偶的指示温度为160℃,则该热电偶的时间常数τc = 43.3 秒。

7. 在进行导热问题数值求解时,建立内节点离散方程的方法有 泰勒级数展开法 及 热平衡法 。

二、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 如图,厚度为δ的单层平壁,两侧温度分别维持在t 1和t 2(t 1>t 2),平板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即bt a +=λ(其中0>a ,且a 、b 均为常数),试就0<b ,0=b ,0>b 三种情况,画出稳态时平板中温度的分布曲线。

答:对于平板稳态导热有常数=-=dx dt q λ,即常数=dx dtλ,21t t >,若0>b ,则→>21λλ21t t dx dt dx dt <2. 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冷冻室内壁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为什么?答: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蒸发器和冰箱冷冻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热阻,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制冷室温度,必然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

所以结霜的冰箱耗电量更大。

tt b <0t t b = 0 t t b > 03. 对于矩形区域内的常物性,无内热源的稳态导热问题,试分析在下列两种边界条件下,导热物体为铜或钢时,物体中的温度分布是否一样,并解释原因:(1) 四边中有一个边绝热,其余三个边均为给定温度;(2) 四边中有一个边为第三类边界条件。

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一 答案

热学20122013年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一 答案

第 1 页 共 6 页8、 三个绝热过程方程: 、 、 。

二、选择题(单选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30分)1、正常人的体温是37℃,相当于华氏多少度: ( B ) (A) 96.8℉. (B) 98.6℉. (C) 32℉. (D)212℉.2、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容摩尔热容: ( B ) (A)12R . (B) 32R . (C) 52R . (D) 72R . 3、理想气体的压强: ( C )(A) 12k p n ε= (B) 13k p n ε= (C) 23k p n ε= (D) 32k p n ε=4、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求得速率倒数的平均值: ( D ) (A)1v . (B) 1v π. (C) 2v π . (D) 4vπ 5、一打气筒,每打一次气可将打气筒外压强p 。

=1.0atm, 温度T 。

=-3.0℃、体积V 。

=4.0L 的空气压缩到一容器内.设该容器的容积V =1.5×l03L ,容器内初始为真空,问要打多少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强p =2.0 atm 、温度t =45℃. ( D )(A) 45次; (B) 283次; (C)980 次; (D)637次。

6、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理想气体在温度为T 的平衡态下的最概然速率: ( A ) (B) (C) ; (D)7、 关于平均自由程,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C ) (A)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有关; (B)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 (C)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反比,与平均速率无关;(D) 与分子有效直径平方成反比,与分子数密度成正比,与平均速率无关;8、理想气体体积由V 1变到V 2(V 2>V 1),哪个过程中对外作功最多:( C )pV C γ=1TV C γ-=1p C T γγ-=第 2 页 共 6 页(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一样多。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卷和答案

传热学(一)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A. 导温系数B. 导热系数C. 传热系数D. 密度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A. 雷诺数B. 雷利数C. 普朗特数D. 努谢尔特数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A. B. C. D.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D. 无法比较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A. B. C. D.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B. 粗管内的大C. 细管内的大D. 无法比较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A. 逆流大于顺流B. 顺流大于逆流C. 两者相等D. 无法比较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有效辐射B. 辐射力C. 反射辐射D. 黑度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B. 磨光玻璃C. 涂料D. 黑体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A. 大一点好B. 小一点好C. 大、小都一样D. 无法判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②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③雷诺准则反映了( A)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④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⑤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C.无法确定D.顺流⑥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A.60.98℃B.50.98℃ C.44.98℃D.40.98℃⑦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⑧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⑨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A.W B.W/m2 C.W/m D.W/m3⑩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⑪.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A.热辐射B.热对流C.导热D.都不是⑪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B.凝结对流换热C.自然对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⑪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A.增加流体流度B.设置肋片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⑪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A.增加B.减小C.不变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⑪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A.减少导热B.减小对流换热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⑪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A.传热系数B.导热系数C.换热系数D.角系数⑪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A.100°CB.124°CC.150°CD.225°C⑪对于过热器中:高温烟气→外壁→内壁→过热蒸汽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B.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C.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⑪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D )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列管换热器停车时()A、先停热流体,再停冷流体B、无所谓C、两种流体同时停止D、先停冷流体,再停热流体正确答案:A2、夹套式换热器的优点是()。

A、传热量小B、传热面积大C、传热系数大D、构造筒单,价格低廉,不占器内有效容积正确答案:D3、稳定的多层平壁的导热中,某层的热阻愈大,则该层的温度差()A、愈大B、愈小C、不变D、无法确定正确答案:A4、关于乙烯装置设置火炬系统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装置在非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大量气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B、防止环境污染C、乙烯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将系统内排放的液相燃类通过火炬系统烧掉D、保护装置的安全正确答案:C5、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提高传热膜系数最容易的方法是()A、改变传热面积B、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C、改变工艺条件D、改变流体性质正确答案:B6、在管壳式换热器中安装折流挡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壳程流体的(), 使湍动程度加剧,以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A、黏度B、密度C、[Wj度D、速度正确答案:D7、分子筛吸附水的过程为()A、吸热过程B、放热过程C、吸附刚开始吸热平衡后放热D、吸附刚开始放热平衡后吸热正确答案:B8、以下种类的泵具有自吸能力的是()。

A、往复泵B、齿轮泵和漩涡泵C、漩涡泵D、昌心泵正确答案:A9、水在无相变时在圆形管内强制湍流,对流传热系数OLi为1000W/ (m2 • ℃)若将水的流量增加1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Qi为()A、不变B、1741C、2000D、500正确答案:B10、辐射和热传导、对流方式传递热量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传递介质B、物体是否运动C、物体内分子是否运动D、全部正确正确答案:AIK真空泵发热或真空低的原因有可能是()A、过滤尾气带水多B、注入软水量不足C、进气管道堵塞正确答案:B12、下列哪种单体适合进行阳离子型聚合反应()A、聚氯乙烯B、聚丙烯C、聚丙烯月青D、聚乙烯正确答案:B13、对下述几组换热介质,通常在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从大到小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冷流体热流体①水、气体②水、沸腾水蒸气冷凝③水、水④水、轻油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②〉④〉③〉①正确答案:A14、用水蒸气在列管换热器中加热某盐溶液,水蒸气走壳程。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早⼀、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为 _、、。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 内燃机气缸壁厚8mm δ=,热导率50/(.)w W m K λ=,燃气与气缸内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2600/(.)ci h w m K =,辐射传热系数230/(.)ri h w m K = ,汽缸壁外表面与冷却水的对流传热系数21800/(.)o h w m K =。

设内燃机气缸壁可近似为平壁,试计算内燃机气缸壁传热的总热阻t R 。

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却水侧结了1mm 厚的水垢,水垢的热导率2/(.)f W m K λ=,试估算由于水垢引起的总热阻的相对变化。

(15分)答:(1)无水垢时:11()10.00810.0023/(60030)150118001W t i w o ci ri W o R R R R h h A A h AK Wδλ=++=+++=++=+⨯⨯⨯ (7分)(2)有水垢时:11()10.0080.00110.0028/(60030)150********f W t i w f o ci ri W f o R R R R R h h A A A h AK Wδδλλ'=+++=++++=+++=+⨯⨯⨯⨯ (6分)(3)总热阻的相对增加:0.00280.002321.86%0.0023t t t R R R '--==(2分) 2.由导热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v t t t tcq x x y y z zρλλλτ∂∂∂∂∂∂∂=+++∂∂∂∂∂∂∂ 简述上面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2)将其简化成二维、非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微分方程。

(8分)答:(1)tcρτ∂∂: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 ()()()t t tx x y y z zλλλ∂∂∂∂∂∂++∂∂∂∂∂∂:微元体从X,Y,Z 三个方向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v q :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3分) (2)()0tz zλ∂∂=∂∂ 0v q = 2222t t t c x yρλλτ∂∂∂=+∂∂∂ (3分)3. 一块大平板,厚度10cm δ=,有内热源∙Φ,平板中的一维稳态温度分布为2t b cx =+,式中100b =,2100/c K m =-。

假定平板的导热系数80/(.)W m K λ=,试确定:(1)平板中内热源∙Φ之值;(2) 0x =和x δ=边界处的热流密度。

(15分)答:(1) 直角坐标中常物性、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式为022=λ+∙Φdx t d (5分) ∴ 243222(100)80 1.610(W/m )d t Φc dxλλ∙=-=-=-⨯-⨯=⨯……………..(5分)(2) 根据傅里叶定律和给定的平板温度分布,可得000=-===x x dxdt λq ∴ x =0处绝热………………………..(5分)2222(100)8010101600(W/m )x x dtq λc δdx δδλ-===-=-=-⨯-⨯⨯⨯=(5分)4. 一块初温为20℃、厚10cm 的钢板,热导率为80/(.)W m K ,密度为37800/kg m ,比热容为460/(.)J kg K ,放入800C 的加热炉中加热,表面传热系数为2500/(.)W m K 。

问单面加热20min 时的中心温度为多少?如两面加热,要达到相同的中心温度需要多少时间?(12分)答:(1)单面加热:单面加热相当于一块厚为20cm 的钢板两面对称加热,0.1l m δ==。

题给钢板的中心处相当于50.510xδ== (1分)热扩散率为:5280 2.2310/7800460a m s c λρ-===⨯⨯ (1分) 参量50222.23102060 2.6760.1a F l τ-⨯⨯⨯=== (1分)1801.65000.1i B hl λ===⨯(1分)查表得:0.25m θθ= , 0.86m θθ=(2分)则钢板中心的相对过余温度为:000.860.250.215m mθθθθθθ==⨯=(1分) 钢板的中心温度为:00.215()8000.215(20800)632.3m t t t t C ∞∞=+⨯-=+⨯-= (1分)(2)两面加热: 相当于一块厚为10cm 的钢板两面对称加热,0.05l m δ==。

(1分)180 3.25000.05i B hl λ===⨯(1分) 中心过余温度为:0.25mθθ=(1分) 查表得05F =(1分)两面加热,要达到相同的中心温度需要时间:220550.05560.59.34min 2.2310F l s a τ-⨯====⨯(1分) 5. 简述Nu Bi 数和数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两者有何区别?(8分)答: 虽然两者都表示边界上的无量纲温度梯度, i hlB λ=,u hlN λ=(4分) 但一个在流体侧,一个在固体侧。

u N 中的L 为流场的特征尺寸,λ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i B 中的L为固体系统的特征尺寸,λ为固体的导热系数。

(4分)6.对于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可以采用何种方式强化流体的换热?为什么?(10分)答:可通过长管改为分段的短管或者采用螺旋管都可以强化流体的换热.(4分)因为长管改为分段的短管应考虑入口效应,其对流换热系数更大.采用螺旋管,在横截面上引起二次环流也强化换热.(6分)7. 20C 空气在常压下以2/m s 的速度流过平板,平板长为300mm 。

若平板温度为60C ,试求空气流离开平板时,平板单位宽度的总放热量。

(12分) 答(1)特征温度:11()(6020)4022m f w t t t C =+=⨯+=︒ (2分)据此查得:32621.128/, 2.7610/(),16.9610/,Pr 0.699kg m W m K v m s ρλ--==⨯⋅=⨯=(1分)(2)雷诺数: 5620.335377.451016.9610e ulR ν-⨯===<⨯⨯ (2分)属于层流.(1分) (3)对流换热系数:1/21/31/21/30.6640.66435377.40.669109.23u e rN R P ==⨯⨯=(2分) 22109.23 2.761010.05/()0.3u N h W m K l λ-⨯⨯===⋅(2分)(4)所需管长为:()10.0510.3(6020)120.6w f hl t t wΦ=-=⨯⨯⨯-=(2分)8. 空气横向掠过12排管子组成的叉排加热器,管外径d=25mm ,管间距S 1=50mm ,S 2=45mm ,管束的最窄截面处流速u=5m/s ,空气平均温度f t =60℃,管壁温度为120℃,试求管束平均换热系数。

如管束改为顺排,其他条件不变,则换热系数为多少?(12分)答(1) 叉排时:特征温度:60f t C =︒ 据此查得:32621.06/, 2.910/(),18.9710/,Pr 0.696,Pr 0.686f w kg m W m K v m s ρλ--==⨯⋅=⨯==(2分) 雷诺数: 650.0256589.3518.9710e udR ν-⨯===⨯ (2分)对流换热系数:1250 1.11245s s ==<0.250.250.20.60.360.20.60.36120.6960.350.35 1.116589.350.69661.570.686rf uf ef r rw s P N R P P s ⎛⎫⎛⎫⎛⎫==⨯⨯⨯⨯= ⎪ ⎪⎪⎝⎭⎝⎭⎝⎭(2分) 查的12排的修正系数为0.9862261.57 2.9100.98670.42/()0.025uf N h W m K d ψλε-⨯⨯=⨯=⨯=⋅(2分)(2)顺排:0.250.250.630.360.630.360.6960.270.276589.350.69660.550.686rf uf efrrw P N R P P ⎛⎫⎛⎫==⨯⨯⨯= ⎪ ⎪⎝⎭⎝⎭ (2分)查的12排的修正系数为0.9872260.55 2.9100.98769.32/()0.025uf N h W m K d ψλε-⨯⨯=⨯=⨯=⋅(2分)9. 不凝结气体含量如何影响了蒸汽凝结时的对流换热系数值?其影响程度如何?凝汽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8分)答:(1 )因在工业凝汽器设备的凝结温度下,蒸汽中所含有的空气等气体是不会凝结的,故称这些气体成分为不凝结气体。

当蒸汽凝结时,不凝结气体聚积在液膜附近,形成不凝结气体层,远处的蒸汽在抵达液膜表面进行凝结前,必须以扩散方式穿过这个气体层,这就使凝结换热过程增加了一个热阻,即气相热阻,所以对流换热系数降低。

(4分)(2)在一般冷凝温差下,当不凝结气体含量为1%时,换热系数将只达纯净蒸汽的40%左右,后果是很严重的。

(2分),(3)这是凝汽器必须装设抽气器的主要原因之一。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